作物学报杂志退回来的稿件怎么修改?

当稿件被《作物学报》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每篇参考文献,要求注明在文章中的使用位置;参考文献,必须方便读者查找,至少要能找得到,一般包括作者名、文献名及文献出处三个部分。

(二)关键词:3-8个(关键词选定的基本原则:每个关键词都要与文章内容契合,概念不可太大,也不要过小,可从方便网上检索的角度考虑)。

(三)文稿整体一般应包括标题、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

(四)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电话,邮箱等信息。

(五)标题层次的划分不宜超过4节,4节不够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第一级标题用1;第二级标题用1.1;第三级标题用1.1.1;第四级标题用1.1.1.1;各级标题均顶格写,分级号后不用顿号,空1字后写标题。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作物学报》是一本在农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1950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1809/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0496-3490。

该刊设置了导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覆盖农业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农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作物学报发表范例

  • 冬小麦生物量及氮积累量的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研究

    作者:吴亚鹏; 贺利; 王洋洋; 刘北城; 王永华; 郭天财; 冯伟

  •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N2O排放、水稻氮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冯珺珩; 黄金凤; 刘天奇; 曹凑贵; 李成芳

  • 小麦产量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作者:李朝苏; 吴晓丽; 汤永禄; 李俊; 马孝玲; 李式昭; 黄明波; 刘淼

  • 甘蓝BoPINs家族基因的特征和表达分析

    作者:王玉奎; 张贺翠; 白晓璟; 廉小平; 施松梅; 刘倩莹; 左同鸿; 朱利泉

  • 不同收获指数甘蓝型油菜β-淀粉酶活性及其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分析

    作者:靳舒荣; 王艳玫; 常悦; 王月华; 李加纳; 倪郁

  • 沟垄覆膜对连作马铃薯土壤酶活性、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要凯; 赵章平; 康益晨; 张卫娜; 石铭福; 杨昕宇; 范艳玲; 秦舒浩

  • 《作物学报》征稿简则

    作者:--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

投稿咨询
作物学报杂志

作物学报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