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是一本由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学期刊,2014年创刊,季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环境文苑、地质奇观、宝石世界、摄影荟萃、学史·文化、人物琼音、行者·随记、地学诗歌展。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创刊于2014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季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本专注于自然资源领域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的刊物,其核心理念是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栏目,该杂志旨在全方位地普及自然资源领域的科学知识,同时弘扬这一领域的文化价值,搭建起一个知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
普及科学知识是杂志的首要任务。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对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则是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因此,杂志通过设立科普知识专栏,向广大读者介绍自然资源的种类、特性、分布、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念,提高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是杂志的重要使命。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它要求我们以客观、理性、探索、创新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在自然资源领域,科学精神更是我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指导。杂志通过报道科学家的研究故事、科研成果,以及自然资源的探索历程,向读者传递科学精神,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参考文献应为在文中确切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且应在正中相应的地方标示。
(二)作者保证所投作品为原创作品,不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否则产生的责任由作者承担。
(三)稿件的注释是作者对标题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须放置在当页地脚注释序号与文中标注序号相一致(文中标注序号用上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②……
(四)请在稿件上写明真实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务)、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发表署名听便。
(五)图要清晰、精确。坐标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要使用规定符号标注。同一内容或同一组数据,如列成表,不再作图;已用图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金相照片请提供原件并标明放大倍数。
(六)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
(七)本刊欢迎各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投稿,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八)主题:确保您了解杂志的主题和定位,并将您的稿件与之相关联。阅读最近发行的杂志,以便更好地了解杂志的风格和内容。
(九)文章正文全部采用宋体五号字。全文行距固定值17磅。论文中的所有字母和数字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文章内有插图的,请提供原图。
(十)作者投稿后,若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编辑部的稿件处理信件,可自行处理该稿件。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图书馆,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