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科技评论是一本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技期刊,2018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进展_观点、进展_热点、进展_聚焦、进展_趋势、封面文章_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科创_科技制高点、商业_报告、视野_历史、视野_探索、视野_创新、视野。
《张江科技评论》创刊于2018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是一本专注于报道和评价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与商业价值的杂志。旨在成为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的重要媒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经济转型与发展。通过整合来自高校、学术机构、政府以及金融界的资源,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创业者、管理者及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决策支持。
该刊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研发人员、创新创业者、企业管理者、投资者以及其他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这些读者能够从杂志中获取到有关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市场趋势等方面的高质量信息,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此外,张江科技评论凭借其专业的编辑团队、严谨的内容筛选机制以及广泛的信息来源,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那些希望紧跟科技进步步伐并寻求商业机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源。同时,它也是了解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窗口。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行文中的注释可使用脚注,注释应是对正文的附加解释或者补充说明,每页连续编号,脚注符号用①②……,如果参考文献中已经有完备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简注,注释内容置于( )内。
(二)文末请附作者详细联系方式(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及时联络。如愿附上作者个人简况,甚是欢迎。
(三)为保证期刊的质量,对于所有的论文,将邀请2位专家评议确定提出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由本刊编委会确定用稿意见。确定最终入选文章。
(四)来稿请附中英文对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观真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关键词用5~8个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基于委托课题形成的论文,需征得课题委托方同意公开发表。杜绝为规避重复率检查采取变相抄袭行为。因抄袭等原因引发知识产权纠纷,作者将负全责,编辑部保留追究作者责任的权利。
(六)标题序号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顺序排列,一般不用“①”号。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序号可适当减少,但不可反顺序使用。
(七)引用报刊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期 ;引用书籍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页码 ;引用互联网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网址和时间。
(八)著作权清晰,不存在任何分歧。视角新颖,具有原创性、学术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九)参考文献:文中如有序号,要与文后序号一致,用[1]…[2]…标注,未标注序号的文献列于标洼序号的文献之后。
(十)插图尽量简洁,反映论文所必需的内容,避免相互重复或与正文重复。一般不超过6~8幅,具体视篇幅和内容而定。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A座9F-10F,邮编: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