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期刊投稿时,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了解审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应仔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审稿周期。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该杂志的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审稿周期影响论文的发表计划。
二、避开高峰期
避开高峰期:在节假日或学术假期期间,编辑和审稿人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稿件。
热点话题发表后:当某个文化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可能会收到大量与该话题相关的稿件。为了避免与热门稿件竞争,可以选择在热点话题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关注征稿信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期刊会定期发布征稿信息,明确说明当前或未来的重点收稿范围、专题或栏目。投稿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信息,根据收稿需求来准备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仅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还能确保稿件与期刊的主题和内容定位相符。
重点栏目:古代历史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古典文献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及区域文化研究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投稿须知
(一)学术论文篇幅以10000-20000字为宜,统一使用页下注,不另列参考文献,来稿请附200字以内中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同时附录英文标题。其他栏目论文字数不限。来稿请使用Word格式。摘要采用第三人称表述,突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不做一般性和预告性陈述,不宜出现“本文”“本人”等字眼。
(二)论文标题和一级标题字体为黑体,标题用小二号,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副标题用仿宋,小三号;内容提要、关键词用楷体,小四;二级及以下标题、正文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整段引文用仿宋,小四号,右侧缩进2格;页下注释用宋体五号;全篇行间距为1.5;段前段后0,页边距普通,纸张方向纵向,纸张大小A4,分栏1,文字方向水平。来稿文件命名格式:投稿时间、作者、单位、论文题目,如:2020.6.6张**(**大学):论**。
(三)来稿请附不超过200字的作者简介,应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社会兼职、研究领域、通信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等信息。
(四)本刊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由不少于两名业内权威专家审阅,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凡投寄稿件编者有权酌情删改,如不同意修改的请在来稿首页顶端注明。
(五)本刊诚邀有共同理想和情怀的高校学院、学术团体、各类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加盟办刊,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微薄之力,有意向者可来函商讨合作方式。
(六)注释的方式,序号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释格式为,著者:文献名,出版社名(或杂志名),出版年(或杂志期次),页码。
(七)引言切忌与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释;应与结语呼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结语中应有回答,但不能雷同。
(八)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虚假、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走的内容。稿件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商誉权、隐私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九)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数量在3-8个(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
(十)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分别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顺次编号,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四、合理安排个人时间
投稿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进度和稿件质量,确保在投稿前对稿件进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审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个人时间安排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投稿时间,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期刊创刊于2019年,由广西古代文学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主管并主办,是国内公开发行的文化类学术期刊,杂志社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238号新华之星A座36楼,以反映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为深化文化改革、繁荣文化科学服务。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