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期刊投稿时,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了解审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应仔细了解《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的审稿周期。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该杂志的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审稿周期影响论文的发表计划。
二、避开高峰期
避开高峰期:在节假日或学术假期期间,编辑和审稿人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稿件。
热点话题发表后:当某个医学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可能会收到大量与该话题相关的稿件。为了避免与热门稿件竞争,可以选择在热点话题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关注征稿信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 期刊会定期发布征稿信息,明确说明当前或未来的重点收稿范围、专题或栏目。投稿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信息,根据收稿需求来准备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仅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还能确保稿件与期刊的主题和内容定位相符。
重点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卫生预防、护理医学、综述、信息。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投稿须知
(一)注释时,必须将其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所属页码一并注出。
(二)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三)作者简介放在首页脚注,注明生年、单位、职称和邮编。
(四)请在来稿正文前加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3至6个关键词,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请不要出现“本人”、“本文”等词起写。
(五)属基金资助项目文章应注明论文基金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
四、合理安排个人时间
投稿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进度和稿件质量,确保在投稿前对稿件进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审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个人时间安排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投稿时间,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期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是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国际刊号:1674-6554,国内刊号:37-1468/R,杂志社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济宁医学院内),以反映医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为深化医学改革、繁荣医学科学服务。
该刊在学术界具有广泛认可度,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
核心期刊地位:连续入选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3-202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1-202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化学文摘(网络版)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数据统计
被引次数统计
影响因子统计
被引次数:指该刊被当参考文献的引用次数,以及被下载次数。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