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创刊于201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国内信用体系建设领域内的权威出版物,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全面的视角,深度聚焦于信用领域的各个方面,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与智力支持。该杂志精心设计的多个栏目,不仅展现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多维度面貌,也反映了国内外信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
“政要声音”栏目,作为杂志的引领性板块,及时收录并传播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这些高层声音为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各界理解和参与信用建设提供了权威的政策解读。“信用监管”栏目则聚焦于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来保障市场秩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该栏目不仅介绍了国内外信用监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还针对信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论文如果是基金项目、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上述立项的成果,需在文章标题右上角插入脚注,并在脚注中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二)作者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应附于文末,以便联系。
(三)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来稿必须保证是作者原创作品,如有抄袭剽窃侵权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
(四)文稿须附中文摘要,中文内容须一致。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数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参考文献。
(五)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限定在25个汉字内。
(六)作者信息:在正文后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七)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字为宜。摘要的作用是补充题名的不足,介绍文章主要内容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八)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层次标题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即1,1.1,1.1.1,1.1.1.1。一般不超过4级。
(九)稿件中的图片、照片应单独提供并注明来源。图表、照片应有编号和说明文字,线图、拓片应统一排列并附线段比例尺。
(十)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出版物。引用文献须按引用的先后,在正文中有关处用[1],[2]…标明,序号与全文末的参考文献必须一致。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