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作为学术期刊,其学术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有共同之处。李自乐等认为只有作者成果、职业编辑、编委会、审稿人、出版平台和出版论文量这6个条件达到一流,该学术期刊才能称得上是一流科技期刊。郑琰燚等认为决定学术期刊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为期刊平台在行业领域研究对稿源和人力资源的聚集度、学术期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学术期刊社会认可度3个方面。丁美霞认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须满足品牌特色、高端的学术依托、高水准的论文质量、规模化的刊载容量和专业化的编辑素质以及技术、作者和营销等要素的要求。也有学者直言,判断一个省高校学报期刊的影响力并不完全是看它的数量有多少、规模有多大,而是要考察它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如何。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基于“高校应该办与自身同步发展的期刊”,我们不能一刀切地理解提升所有高校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统一标准。就共性的因素而言,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基础要素有编辑队伍、作者、审稿专家队伍和品牌效应四个部分。
(1)编辑队伍团队中的决策者(负责人)是期刊的灵魂和统帅,在整个期刊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导航作用,尤其是他的伦理素质、贡献意识、办刊理念、开放眼光等因素对期刊有着重要的影响。
(2)作者队伍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中间力量,为了得到优质的稿件,编辑部着重跟踪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进展,着重发展核心作者群,培养和维系作者的关系。
(3)审稿专家队伍是把握稿件质量的重要角色,如何动态地管理审稿专家资源库,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成为编辑部重要的日常工作。
(4)品牌有“你若花香,蝴蝶自来”的效应。期刊的内容忌人云亦云,应从特色上着眼,打造品牌的旗帜,努力选择与行业密切相关联的内容,以此建设期刊的品牌栏目,形成具有高影响力因素的特色内容聚集区。
2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2.1传统学术质量把关模式存在的问题
1)稿件初审的弊端。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关键在于稿件的质量,而内容质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则是由审稿过程决定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都是由编辑部来负责出版的所有工作。通常情况下,学校有什么学科专业,期刊就设什么栏目。这里就存在一个弊端:编辑部的编辑人员的学术背景不能涵盖所有的学科,“隔行如隔山”,如果由他们来对稿件进行初审,并不能很好地判断稿件的学术水平。有些编辑在初审稿件时,多数从格式、学术不端检测等方面简单地判断稿件的质量,这样难免会把一些学术质量高但格式不符合要求的稿件退稿。在同行评议送外审时,有可能出现编辑对该学科领域不甚了解而没有选对审稿人,这给作者和期刊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如果稿件的质量存在漏洞,不擅长该领域的审稿人简单判断稿件,审稿通过而没有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或者简单拒稿,编辑人员无法进一步发现问题,这就影响了审稿的公平性,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编校工作与约稿和策划间的矛盾。普通高校学术期刊的稿源多是自然来稿,学术期刊的质量与来稿的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优质的稿件多数倾向于重点大学的知名期刊。若普通刊物编辑部仅仅是“等米下锅”的话,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自然难以提升层次。由此,要争取到高质量的稿件,编辑人员需要主动出击,深入业界了解最新前沿和权威研究,想方设法约到高质量的稿件。然而,高校的期刊编辑部属于教辅部门,相对边缘,人手有限。编辑人员又多数是非出版专业出身,或中途转行而来,他们为了提高编校的质量,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熟悉编辑规范上,放在来稿的编辑上。同时,期刊如果属于综合性的,栏目涉及到众多的学科专业,那么对于学科背景单一的编辑人员而言,要独具慧眼,了解作者,有针对性地约到高质量的稿件,那是相当困难的。
3)主编“挂名”现象对期刊的影响。普通高校的学术期刊主编多数是学校领导,他们工作较为繁忙,既要教学科研、又要担负大量的行政事务,甚至还有社会兼职,因此他们多数只是“挂名”而无暇为学报发展出谋划策,由于事务繁忙拖延了审稿期限也时有发生。有编辑直言: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编辑队伍,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刊物。另外,主编缺位还影响着稿件审理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多数依赖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如果同行评审的意见出现偏差,难免会出现有失公平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甚至会打击作者投稿的积极性。笔者在实践中就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文章来回修改了几次仍未达到出版的要求,最后要作退稿处理。作者十分不解:为何专家审稿通过的稿件,编辑部仍然会作这样的修改要求。在稿件反复修改而质量不达标被退掉的情况下,编辑再多的解释对于作者而言都是苍白的。
2.2创新稿件质量把关模式
目前,学术期刊稿件的外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由编辑部的学科编辑初审(有些期刊不分学科编辑和文字编辑,统一由编辑负责初审和编校),编辑根据专业背景分工,初审通过后送同行专家评审,最后由编辑部根据审稿人意见对稿件作出是否录用的判断。二是兼职的学术编辑和编委负责稿件的初审。三是由编辑部的常务副主编负责稿件初审,然后交给编委进行同行评议,最后主编终审定稿。这几种方式都突出了有专业学术背景的人员负责稿件的初审,而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由另外的专门人员或者机构来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稿件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由此,借鉴国内外相对权威的期刊有关学术和出版分离的方法,普通高校学术期刊应把工作的重心和方向由重稿件的编校转向侧重稿件的组织和评审,在保持编辑传统特质的前提下,还要着重培养学术编辑,尽量把具体的编校出版工作交给专门的人员负责。
2.3提升编辑学术水平
全方位推动编辑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也是把关稿件质量的有利举措。提升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还需要编辑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高校编辑普遍学历高,但是忙于编辑工作,往往在学术科研实践上投入较少。编辑要想约到高质量的稿件,必须要深入科技工作一线,深入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学术论文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成果,在选稿和审稿乃至编辑加工环节更好地发现论文的价值,从而更有利于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以及编辑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