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的互补关系
(一)专职与兼职的互补。学术稿件的鉴审唯有采用专职编辑审稿与兼职专家审稿相结合的办法才是可取的。它既不能离开专职编辑在鉴审稿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可离开兼职专家审稿的鼎力辅助作用。倘若没有了前者,全是编外兼职的专家审稿人办刊,也就没有了出版学科的“魂”,否定编辑“有学”了;倘若没了后者,期刊社有限的编辑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应对学科众多、专业分工细密的审稿工作。
(二)优势与局限的互补。一方面,编辑审稿人更具有出版的战略眼光,在熟悉国家出版法规、党的出版方针政策上,在掌握各种出版信息上,一般优于专家审稿人,他们更清楚地知道科学文化的发展形势、读者的需求、期刊市场的状况、刊社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期刊的内容涉及整个学科领域,而且学科种类繁多,专业分工又越来越细,但期刊社的设置,不可能像教师和科研人员那样按学科、专业分工把守。因此,在对稿件内容的学术性、科学性等方面的评鉴,专家较之编辑,其审稿优势显而易见。
(三)侧重点与面上的互补。专家审稿,主要是对稿件在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作出评鉴。这是专家审稿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专家审稿的最重要方面。编辑审稿,则要突出审稿的编辑职业特点,编辑审稿的重点并不是要花很多精力去搞清也难搞得清的专业问题,而是对文稿的其他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主要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审查,看文稿的表述是否简洁晓畅,语言文字是否精炼,谋篇布局是否合理,结构层次是否合乎逻辑等等。
(四)细致与粗疏的互补。通常情况下,专家审稿较之编辑审稿粗疏一些,他们对文稿的把握多是粗线条的,评价也是从大的方面去做,关注的问题不外乎稿件主要内容是否可靠,学术价值如何,现实意义怎样,有无刊用价值等等。编辑审稿则不然,他们既要考虑专家审稿所要考虑的“大是大非”问题,还要把文稿在变成铅字的过程中对所有大大小小问题仔细琢磨透,任何细枝末节、死角、盲区都要照顾到,不能有半点疏漏和闪失。
二、责任编辑要承担配合过程中的协调任务
(一)专家审稿简单化专家审稿简单化会给责任编辑处理稿件带来困难。比如在审稿意见上只签有“可以刊发”或“不宜刊用”等很不具体的命令式短语,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点评,基本无助于下一步的审稿工作。遇到这样的审稿意见时,就需要责任编辑与审稿专家进一步联系,继续陈述审稿的要求,弄清其所签发意见的确切理由,或再请其他有关专家审阅。
(二)专家审稿中的情感偏颇由于科技期刊的稿源大多来自业内同行,难免使审稿专家产生相轻或相亲的情感偏颇。若这种现象真的出现了,势必会产生判断失误,这样就有可能使有价值的文稿受到冷落或使平庸之品受到照顾。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责任编辑可酌情采用审稿的“双盲法”,尤其是在作者与审稿人是同辈或同学等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处理以上情况时,非常需要责任编辑人际技巧的运用,既要将问题解决好,又要避免发生不愉快而给审稿工作造成不应有的障碍。
三、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的差异性分析
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在许多方面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也有不少不同点,这是自然而正常的。因为作为编辑的审稿人与作为专家的审稿人,扮演的审稿角色和所起的职能作用,还有各自的特殊性。专家审稿更注重科研论文本身的鉴审,编辑审稿则更多关注稿件与刊物之间的关系,即稿件适用刊物或刊物适用稿件的问题。这正是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之不同的主要依据,也是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的差异性所在。
(一)审稿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既然是“专家”审稿,就应突出审稿的专业特点,请“专家”审稿也主要是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稿件在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作出评鉴。这是专家审稿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专家审稿的最重要方面。同样,既然是“编辑”审稿,也要突出审稿的编辑职业特点,尤其是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稿件的审理,在已经专家审理之后,编辑审稿的重点并不是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搞清没有必要搞清也难以搞得清的专业问题,而是从稿件发表的要求出发,对文稿的其他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主要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审查文稿,看文稿的表述是否简洁晓畅,语言文字是否精炼,谋篇布局是否合理,结构层次是否合乎逻辑等等。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稿件,专家审稿意见是取舍文稿的主要依据,编辑审稿只作为补充,对这类稿件的审理,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二)审稿人的职责有所不同。专家审稿纯属个人行为,代表的是个人,审稿意见正确与否,完全由专家本人负责,其评价失当所产生的不良作用相对编辑而言,负面影响较少。专家审稿可以不对刊物负责,相对编辑而言,约束少,行为自由度较大。他们审稿有失公允和错误所受到的唯一惩罚,只是在刊物编辑面前失去信誉。编辑审稿则不同,他们虽然是以个体的方式具体参与稿件的审理,可以无顾忌地写上自己的意见,但他们在裁决一篇文章能否刊用时似乎有更多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的评判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而且代表一家刊物,是以社会文化代表者的资格去评判的,他们评价意见正确与否,不仅事关个人声誉,更重要的是事关一家刊物形象,
事关社会文化传播的正常和健康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审稿较之专家审稿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
(三)审稿时的视角有所不同。评价一文稿的好坏,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足为怪。之所以同是一篇文章,在不同评审者眼里具有不同的评语,且不仅能自圆其说,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评审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何看待文稿的取舍,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的视角是有所不同的。专家重稿件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审鉴,而对与文稿相关联的刊物及刊物之外的其它因素则较少顾及。编辑审稿就不能只盯着稿件本身,还要考虑稿件与刊物的关系,要考虑刊物性质、职能、作用、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要体现自己的编辑思想,要突出刊物的个性、特色等等。如果说,专家审稿更多地主要是对所审文稿负责,那么编辑审稿则更多地主要是对刊物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审稿细致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论,专家审稿较之编辑审稿粗疏一些,他们对文稿的把握多是粗线条的,评价也是从大的方面去做,关注的问题不外乎稿件主要内容是否可靠,学术价值如何,现实意义怎样,有无刊用价值等等。编辑审稿则不然,他们既要考虑专家审稿所要考虑的所谓“大是大非”问题,还要把文稿变成铅字的过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仔细琢磨透,不能有半点疏忽和闪失。
(五)审稿的局限性有所不同。编辑和专家审稿,相对而言,有各自的优势,亦有各自的劣势与局限。一方面,编辑审稿人更具有出版的战略眼光,在熟悉国家出版法规、党的出版方针政策上,在掌握各种出版信息上,一细,但期刊编辑部编辑的设置,不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少相异般说优于专家审稿人,他们更清可能像教师和科研人员那样按学之点。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楚知道科学文化发展的形势,读科、专业分工把守,而是贯彻小而好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之间的关者的需求,期刊市场的状况,刊精的原则和一专多能的要求按主系,充分发挥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社之间的竞争。而专家审稿人由要学科配备的。因此,在对稿件稿各自的优势,克服其劣势与局于自身专业局限,虽然他们是某内容的学术性、科学性等方面的限,才能提高对稿件的鉴审力,减学科的专家学者,但对上述编辑评鉴,专家较之编辑,其审稿优势少审稿失误,使编辑审稿人与专业务方面情况的了解远不及编显见,他们更有发言权。
更多期刊知识内容,欢迎咨询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