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出版是一本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新闻期刊,2023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行业热点·数字教材创新发展、特别策划·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数字出版研究中的应用、数据洞察、学术交流、新兴业态·游戏研究的多维视角、国际瞭望。
《中国数字出版》创刊于2023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杂志旨在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同时也致力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其高质量的内容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基础,杂志内容覆盖了从电子书、数字报纸、网络文学到数字期刊等多个方面,并且深入讨论了包括HTML5、XML、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多种前沿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
每一期都会包含有关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变化、版权保护挑战与机遇等方面的深度文章。此外,对于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通过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等话题也有所涉及。在风格上,中国数字出版力求保持学术上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同时又不失可读性,使得即使是非专业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知识并增进对中国乃至全球数字出版业的理解。杂志还会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撰写特稿或评论,进一步增强了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文章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列出,图表不超过6幅,尽可能紧随文字之后,图中所标字母和符号必须清晰醒目,大小适中。
(二)标题的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⑴”。
(三)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
(四)本刊刊登一定比例的校外稿,欢迎投稿。所刊用文章必须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观点,不接受一稿数投。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
(五)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所获学位、职称、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基金项目(编号)资助。
(六)注释:凡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所作的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为注释。用“①、②、③、④……”编号,置于正文之后。
(七)论文如果是基金项目、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上述立项的成果,需在文章标题右上角插入脚注,并在脚注中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八)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600-800字,关键词2至5个(中英文)。
(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十)正文须观点鲜明新颖、材料充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层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层次顺序。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莲花苑5号华宝大厦1005,邮编:1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