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坛是一本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文化期刊,2006年创刊,季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文学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论坛特稿、青年学者园地、书评、会议综述。
《语言与文化论坛》创刊于2006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季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关注语言作为文化表达的核心工具,还探讨了语言在塑造文化认同、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反映社会变迁中的角色。探讨个人和社会群体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和表现自己的身份,包括民族身份、性别身份等。杂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作者提交基于实证研究的稿件,同时也欢迎那些能够提出新颖视角或挑战现有观念的理论性文章。
通过这种方式,语言与文化论坛不仅促进了学术界内部的知识共享,也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指导。杂志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的价值,认为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复杂互动需要借鉴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它积极倡导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全面和动态的语言与文化研究框架。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无论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微妙关系的研究人员,还是希望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政策制定或其他专业领域的从业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本刊实行三审定稿制,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出版后的期刊和每篇文章均需接受主管单位的专家审读。请勿一稿多投并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二)得到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标注(基金名称、编号),并请提供有关批准文件的复印件一份。
(三)正文内各级标题处理如下: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单独成行。
(四)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原始语种非英文参考文献后同时附相应的英文项目,并注明其原始语种。
(五)中文摘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5个要素,内容尽可能详细,即应写出论文的重要研究背景,主要研究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及主要结果和结论,重点描述研究中的创新内容。
(六)文中图表要精选,应有图序、图题和表序、表题。插图要求内容真实且标注明确,数据要与文中表述一致。表格要求表述简洁,一般采用三线表。
(七)注释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全文统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八)引文超过150 字换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缩进4 格,以下各行缩进2 格。夹注置于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引诗超过8 行换行另起,规则同上。
(九)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服务单位、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另外,请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十)来稿须符合学术规范,必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和学术性,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重复率检测高于15%者恕不录用;一旦发现有套改、抄袭行为,取消录用资格。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98号,邮编: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