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创新科技是一本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2023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上篇 十大变革科技、下篇 未来领域科技展望。
《下一代创新科技》创刊于2023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它致力于报道全球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份杂志不仅关注当前的科技进步,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它旨在报道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引领未来科技进步的重大变革性技术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下一代创新科技强调青年学者的作用和贡献,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以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创刊以来,下一代创新科技迅速成为科技界的重要信息源,促进了跨学科交流并激发了创新思维。它通过发布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深度评论,成为了连接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桥梁,助力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化。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机构选择将他们的最新发现和见解分享在创新科技上。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阐述基金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这包括实施的具体实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和初步结论等。
(二)摘要内容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之后分别填写。写成报道性文摘,尽量用量化指标进行描述,请勿笼统泛谈。
(三)请酌情考虑文中图表的取舍,只保留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图表,请务必提供清楚的插图,图形符号及制图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图表紧跟在相应文字段之后,并给出图号、图名。
(四)题名: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约20字,不得使用化学式、公式,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缩写符号和代号。
(五)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献时,只编一个号,即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例如:张三[2]8-12;张三[2]66-80。
(六)来稿要有参考文献,内容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需详细标注,例如:(1)参考专著: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参考期刊:请注明作者、文章名称、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七)来稿一般在1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请不要一稿两投,若1个月后仍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作者有权自行处理来稿。
(八)脚注用宋体小五号字。中国年号、古籍卷数请用中文数字。其他如公历年份、期刊卷期号、页码等,均请用阿拉伯数字。
(九)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领域、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包括手机)、E-mail 地址等。
(十)文章应主题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逻辑严谨,文字精练,标点符号正确。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