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判解研究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刑事法判解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riminal Case Law

杂志介绍:

刑事法判解研究是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政法期刊,2002年创刊,季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热案评析、疑案争鸣、历史镜鉴、专题论坛、域外视角、解释研究、优秀判决。

  • 省级期刊 期刊级别
  • 2002年 创刊时间
  • 北京 出版地区
  • 季刊 出版周期
收录信息:

知网收录(中)

荣誉信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刑事法判解研究杂志简介

《刑事法判解研究》创刊于2002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季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刊载刑事法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凭借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态度,在推动刑事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还是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从业者,都能从这份杂志中获得宝贵的资料和支持。

创刊以来,刑事法判解研究已成为国内刑事法领域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杂志致力于紧跟学术前沿,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平台。它不仅关注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还注重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司法解释,旨在为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所有对刑事法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它强调实证分析与理论结合,重视原创性研究。每篇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确保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此外,杂志特别强调注释规范,要求全文采用脚注形式,以增强引用资料文献的准确性。

刑事法判解研究投稿须知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获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获多项基金资助的应依次列出。

(二)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

(三)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另页提供姓名、简介(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四)非直接引文注释,注释前应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以“转引自”为引领词注明转引之文献详细信息。

(五)前言应充分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献,全面评述相关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要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

(六)表格采用三线制;图幅一般为40mm(高)×50mm(宽),方框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间隔合理、标识清晰,标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和相应单位表示。

(七)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附相应英文摘要。

(八)投稿者若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自负文责。

(九)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十)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主题,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刑事法判解研究同类期刊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邮编:100745。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