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史学是一本由重庆市历史学会;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历史期刊,2017年创刊,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大后方研究专栏、历史地理研究专栏、先秦秦汉史研究、唐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书评。
《西部史学》创刊于201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半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旨在促进对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入探讨与研究,为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发表研究成果的专业平台。通过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鼓励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如考古学、民族学、文献学等多角度切入,以丰富对西部地区历史的理解。
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提升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对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少年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涉及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以及西藏自治区等地域的历史文化研究。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还包括考古发现、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等内容。既重视理论创新,也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尤其是如何利用历史智慧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论文为课题项目者,须在标题末尾处标注*(上标),并与当页末尾*链接,*后写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项单位课题(课题编号:)阶段性成果。
(二)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文章的著录格式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国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有国际符号的计量单位均用符号表示;数值和国际计量单位间应有空格,若之间有汉字则无须空格;复合单位不使用除法格式,而使用乘积格式。
(四)文中引用文献,首次列注时需标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时方可简化。注释按照(作家,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几页)的形式进行标注。
(五)稿件的注释是作者对标题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须放置在当页地脚注释序号与文中标注序号相一致(文中标注序号用上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②……
(六)“作者简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研究生文章需其导师任通讯作者,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硕博导师。
(七)各级标题不得使用引文标示。正文中如需对引文进行阐述时,引文序号应以逗号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号中,如“文献[1,2,6,9]从不同角度阐述了……”
(八)文稿须附中文摘要,中文须内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数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参考文献。
(九)题名。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紧扣文章主题,用语用词严谨规范且利于网络检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和代号。
(十)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个月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请及时向本刊杂志社查询,确认不录用后,可将稿件改投他刊。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演路102号1幢,邮编: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