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遗产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890
  • 国内刊号:44-1645/G0
  • 全年订价:¥250.00

文化遗产杂志

Cultural Heritage

杂志介绍:

文化遗产是一本由中山大学主办的文化期刊,2007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实践。

  • CSSCI南大期刊 期刊级别
  • 0.33 影响因子
  • 广东 出版地区
  • 双月刊 出版周期
收录信息: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荣誉信息: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 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 美国西部民俗学会 张举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保护、研究、传承到消费的过程中,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伦理问题。本文首先陈述所提倡和遵从的伦理原则,强调将学科伦理与日常生活中做人的伦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保护非遗中的记录阶段,...

  • 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重大改革

    作者: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柳州545000 高静

    1962年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半个世纪里虽屡经修改,但原形主义始终是制度的核心理念。然而,无形文化财制度艺能领域所认定的文化原形却先天不足,大多是在备战全国民俗竞演大会过程中人为创作的...

  •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2018年修订的评析

    作者: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400045 周超

    已实施了70年的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在2018年6月8日又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此次修订不仅增加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计划的认定制度,还通过新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援团体的指定等方式,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制度的重心...

  •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染织工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与经验启示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金华321000; 日本国立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 钟朝芳

    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和染织工艺相关的法律制度经历了1954年、1975年以及2004年的三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拓宽了染织工艺保护的范围和视野,改变了染织工艺保护的模式和方式。然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

  •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作者: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临汾041000 孔美艳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就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祭灵戏、驱邪度亡剧和家庭伦理剧三大类,如果是老喜丧,亦不避讳滑稽戏谑风格的演出。究其原因,祭灵戏的演出主要是出于礼的需要;驱邪度亡剧的演出与人们对死亡的认...

  • 隋唐至宋金鼓吹制度沿革考

    作者: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黎国韬; 陈佳宁

    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各朝多在太常寺辖下设置鼓吹署(局),这是西晋、梁、陈、北魏、北齐之制的沿袭。但自隋唐开始,“卤簿鼓吹”的分部形式与前代颇有不同,并直接影响到以后多个朝代,所以隋唐时期实...

  • 版本与语言——中国古典戏曲翻译之思

    作者: 不详;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 奚如谷; 杜磊(译)

    本篇是奚如谷教授论戏曲翻译的代表之作。奚如谷教授主张戏曲翻译不应一味贴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而遮蔽戏曲文本产生的知识与文化语境。他提出了文化与文学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前者因考量原作在知识与文化语境中的...

  • 昆曲与京剧的折子戏差异新探

    作者: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龙赛州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史上的重要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剧种之中。作为花、雅两部代表性剧种的昆曲和京剧,其折子戏在文本形态和演出形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文本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与全本戏关系密切,改编幅度较小...

  • 新见民国时期学人杂剧七种考论

    作者: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安徽凤阳233100 姚大怀

    《吊红》《野祭》《歼倭记》《不如归》《下南唐》《北邙山》《访贤轺》等七种杂剧,均诞生于民国时期,且出于学人之手。学界此前曾提供了其中四种剧作的部分线索,但受材料或著述体例所限,均未作详述。鉴于上述剧作稀...

  • 中国上古婚俗考

    作者: 不详;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葛兰言; 卢梦雅(译); 蒯佳(译)

    本文是葛兰言最早的一篇汉学研究,刊于《通报》(M.Granet,"Coutumes Matrimoniales de la Chine antique",[WTBX]Toung-pao,[WTBZ]vol.XIII(1912),pp.517-558),实可视作葛兰言代表作《中国古代节庆与歌谣》的雏形。...

  • 蛇与巫:楚美术中的戏蛇图像研究

    作者: 长江大学工业设计系; 湖北荆州434023 余静贵

    楚美术中丰富而系统化的戏蛇图像构成了先秦戏蛇图像的主体,楚文化是研究戏蛇图像的重要文化语境。楚美术图像的戏蛇主体经历了由鸟兽到半人半兽,再到人的演变轨迹,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蛇意象是理解戏蛇...

  • 巫师群体在中国养蚕丝织技术起源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400079;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重庆400700 敬德; 邹芙都

    学界对中国养蚕、丝织技术起源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起源时间、地域、动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对作为其中关键因素的人类自身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较少。研究表明,在充满巫术宗教信仰的史前社会,野蚕因其特殊的...

  • 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作者: 南京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罗兵; 苗怀明

    五通崇拜自唐代兴起于徽州,而后随着朝代更迭而广泛传播,明清以来,逐渐成为了中国江南地区最为兴盛的民间信仰之一。细考五通信仰的流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佛教或是道教,都曾经参与到对五通形象、故事的建构...

  • 小故事与大社会:口述历史中的粤语讲古及其传人

    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广州510641 储冬爱

    口述历史对于非遗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粤语讲古是口述史的一种特殊形式。透过传承人具体的人生小故事,分析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讲古艺术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将有助于了解口述历史对于非遗保护、传播与研究所具有...

  • 晚近说唱“金山歌”的文本书写与书籍环流

    作者: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广东广州510275 郑莹

    “金山歌”是早期北美华人集体创作的重要文学作品,主要以书籍的形式在北美华埠和国内流通。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其俗文学体性、书写运作、传播接受这些过去或被忽视的内容应得到关注与考察。作为广东四十六字歌在北美...

  • 花鼓灯生涯六十春——安徽省凤台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士根访谈录

    作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花鼓灯及地方文化研究所; 安徽淮南232001 王新亮

    张士根简介:男,1943年出生,共产党员,安徽凤台县城关镇人,初中文化水平,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凤台花鼓灯的发展历程。曾任凤台县推剧团演员、团长,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教师、校长,花鼓灯艺术团指导员等职务;现任中国舞...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

    作者: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上海200240; 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510091 薛可; 龙靖宜

    面对数字化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成为其传承与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基于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手段,发挥数字传播的优势,制定智能、创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策略具有深...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无锡214122; 江南大学ITDS研究室 张毅

    “非遗重新进入生活”是传统工艺继续传承和发展的必然,在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必须厘清非遗传统工艺及其创新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现代产品设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才能正确处理好非遗传...

  • 《文化遗产》2019年总目

    作者:  

  • 稿约

    作者:  

    《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中文堂902,邮编: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