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学刊是一本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历史期刊,2018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文物天地、遗产世界、青年论坛。
《文博学刊》创刊于2018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本专注于文博领域的学术期刊,其刊登的学术研究成果涵盖了考古学、博物馆学、藏品研究、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等多个重要领域,为文博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及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宝贵平台。
在考古学方面,杂志致力于刊登最新的考古发现、考古理论与方法、古代文明研究等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神秘面纱,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还推动了考古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学刊的传播,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考古动态,促进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博物馆学作为文博领域的重要分支,也在杂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学刊刊登的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管理与运营、展览策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博物馆的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学刊还关注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探讨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篇幅以5000字左右为宜,考古报告、简报类一般不超过20000字,并欢迎1500~3000字篇幅的“读书·思考·纪念”类文章。
(二)务请在来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与英文标题,摘要应能客观反映简报和论文的主要内容,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
(三)因财力人力所限,来稿一概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5个月内未收到通知者,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四)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五)正文中的文献号码,请写于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引用文献一般不超过20篇。引文必须准确,与原始书刊资料核对无讹误。
(六)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七)来稿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凡参引他人观点,一般应引用原文,以双引号标出,并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详细标明出处;使用他人整理发表的文献、图版和数据资料者,亦请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相应标明。
(八)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及时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九)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
(十)标题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第一级标题用“1”、第二级标题用“1.1”、第三级标题用“1.1.1”等。
文博学刊 在线订阅
该杂志全年订价¥388.00,发行周期:双月刊,杂志级别:省级期刊
主办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邮编:5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