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稿件被《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本刊是国内土木工程行业专门进行图学和信息技术交流的惟一刊物,面向全国从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交通、石化、电力等领域的设计、科研、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类高等院校师生等。
(二)来稿须符合学术规范,必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和学术性,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重复率检测高于15%者恕不录用;一旦发现有套改、抄袭行为,取消录用资格。
(三)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带圈数字注于当页页脚;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用带方括号的数字(如[])按顺序编码标明,并与文末编码对应。
(四)正文各级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级题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一位数后不加标点。
(五)引言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
(六)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
(七)为了使本书编排规范,敬请作者来稿时提供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工作单位及部门、职称、学历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及电话号码。
(八)稿件请附200—300 字的中英文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简要概述所研究的问题与观点、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结论。
(九)基金项目有则加。格式为“基金项目:基金名称(编号)”。论文若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本刊将酌情优先发表。
(十)正文中的图或表分别按图1、图2、图3、……或表1、表2、表3、……顺序编排,图的标题位于图的下方,表的标题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数据和资料来源。如有补充说明,应以“注:”的形式进行说明。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是一本在建筑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2009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图学学会主办,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823/TU,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7461。
该刊设置了技术研究、BIM技术与应用、应用交流、BIM技术应用、其他信息技术应用、BIM技术专辑、开发实践等等栏目,覆盖建筑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建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发表范例
-
GIS与BIM相结合的校园运维研究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设
作者:汤文凯; 王思佳; 谭木兰
-
BIM技术在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项目中的应用
作者:孙昱; 谌红杰; 刘文尧
-
BIM技术在大树智能科技中心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凯; 拜正芳; 花锋; 吴利平; 石登锋; 金康熙
-
基于Revit的BIM正向设计软硬件配置建议
作者:陈少伟; 陈剑佳; 焦柯
-
BIM技术在核心筒桁架层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张爽; 樊冬冬; 陈执鑫
-
变电构架IFC数据交换研究
作者:满延磊; 张其林; 常治国
-
框剪结构—桩筏基础—岩质边坡地基共同作用影响数值分析
作者:余鑫; 干腾君; 刘金洋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