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是一本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历史期刊,2017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法律与法规。
《水下考古》创刊于201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水下考古领域的专业期刊,其内容涵盖了水下考古的广泛领域,从理论与方法到调查与发掘,再到研究与探索,以及法律与法规等多个方面,为水下考古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杂志汇聚了国内外水下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水下考古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所做出的思考与实践。它探讨了水下考古的方法论问题,包括水下遗址的调查技术、发掘策略、文物保护方法等,为水下考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在调查与发掘方面,杂志详细记录了世界各地水下考古的实地调查与发掘工作。这些报道不仅展示了水下考古的丰富成果,如沉船遗址、水下古城、海底文物等,还分享了考古队伍在实地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来的水下考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来稿不拘中英文,中文稿件以7 000 至15 000 字为宜,英文稿件以不超过30 页为原则,中英文稿件均须附中英文篇名及关键词( 3~5 个) 、中英文摘要(200 字左右) 。
(二)来稿正文使用WORD 或WPS 格式处理,图片以JPG 或TIFF 格式存档。图片须标明在正文中的位置,并提供单独图片文件(单色线图不低于600 dpi; 黑白和彩色图片不低于300 dpi) 。
(三)来稿时,请提供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电子邮箱以及来稿字数、图数等信息,以方便联系。
(四)本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性修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 如需重大修改,会征得作者同意。
(五)本编辑部将择优录用来稿; 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抄袭等行为; 本刊发表论文原则上须为首发,严禁一稿多投,凡发现此类行为者,后果由作者自行承担。
(六)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七)对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以注释首次出现的顺序编号,注释内容按编号顺序标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谢。
(八)稿件要具有原创性,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
(九)参考文献:(1)正文格式:作者,发表年(多版次文献请同时提供第 1 版的发表时间),页码,外加圆括号。(2)文末格式:中、外文献分开,各按音序排列。
(十)来稿请注明作者、单位、职称或职务、联系方式及邮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确定先后次序。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1-5号A座5F,邮编: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