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稿件被《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题目、作者、单位和摘要 题目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要求,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中文题目不应超过20个汉字, 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二)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全拼音, 姓前名后. 单位必须写出全称, 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摘要应体现稿件的目的, 方法, 主要结果和结论等, 应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客观、扼要的叙述, 以报道性文摘形式为宜, 以第三人称叙述, 不使用"本文"、"我们"等字样. 一般不分段, 不用图表、公式, 不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
(三)中文稿件一般应包含约150单词的英文摘要; 英文稿件一般应包含200~300字的中文摘要. 稿件的标题、作者、单位和摘要要求用中英双语表示。
(四)中文标准基金全称及批准号、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信息 一律以脚注形式标注于首页. 稿件首页脚注应标明通讯作者及其E-mail地址. 同时,应标明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不标注)、籍贯、职称、最高学历(可不标注, 但在读研究生需注明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等. 所有这些脚注内容, 全部用中文表示。
(五)表、插图 文中表、插图 (照片) 具有自明性, 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 在论述中应先文后图表. 在中文稿件中, 表、插图 (照片) 标题应同时采用中、英文表示. 表头、插图 (照片) 的量或用来标记图形轴线的量, 用"物理量符号/单位标准化符号"形式标记。
(六)精选出反映稿件内容的中、英文关键词各3~6个, 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后. 关键词按其重要性排列。
(七)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八)注释的方式,序号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释格式为,著者:文献名,出版社名(或杂志名),出版年(或杂志期次),页码。
(九)正文:一般应包括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层次系统为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一本在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1955年创刊,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595/N,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0490-6756。
该刊设置了特约综述、数学、电子信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与材料学、生物学、学科交叉等栏目,覆盖科学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