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族考古是一本由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历史期刊,1987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南方民族考古》创刊于198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该杂志是一本专注于南方地区民族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南方地区民族考古学的发展和交流。《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南方各个民族地区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涉及的领域广泛而深入。杂志关注南方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深入探讨各民族的起源、迁徙、发展演变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杂志还报道相关的考古新闻、学术动态、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
本杂志的特色之一是注重南方地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南方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许多地方,这些地方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和文化遗产。杂志通过深入研究南方各个地区的考古遗址、器物、文字等,展示南方地区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该杂志注重学术性和学术交流,旨在促进学界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交流。每期杂志都会刊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原始考古发掘的报告、文物分析与评价、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杂志还设有评论栏目,对近期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评论和评述。
除了学术性,该杂志也关注读者的实用需求。每期杂志都会刊登研究方法与技术、考古学专业知识普及等内容,方便科研人员和爱好者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总之,《南方民族考古》杂志是南方地区民族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平台,面向广大研究人员、学者和爱好者,传播南方地区民族考古学的最新进展,推动南方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
(二)正文标题末尾不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序一般不超过5级,可使用“一”“(一)”“1.”“(1)”“1)”标明,不宣用①,以与注释序号区别。
(三)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四)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位(具体到学科门类),工作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职称,职务,主要社会兼职,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五)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六)摘要:要求文字简洁而精炼;内容客观而全面;重点突出研究结论;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要出现“本文”、“该文”、“笔者认为”、“作者认为”等用语);不要加诠释和评价性文字;篇幅以200字左右为宜。
(七)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八)原创性:杂志通常寻求原创内容,因此确保您的稿件是您自己的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地方发表过。如果您引用了其他作品或参考资料,请确保进行适当的引用和注明来源。
(九)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义。介绍研究的背景资料时应引用相关文献。不应与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
(十)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需征求作者意见。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