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是一本由山东大学主办的文化期刊,1985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一)若两个注释编号次第紧连,但引注的同一文献不在同一页码,则使用“同上注,第XX页”。
(二)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以脚注形式标注于作者简介上方。
(三)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单位全称+处室或二级院系)、所在城市、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四)摘要应避免用语不规范。摘要中不要出现生冷偏僻、自己杜撰的名词、术语或符号等。
(五)文章正文的标题、表格、图、公式以及脚注应分别连续编号。
作者:陈进国
作者:孟令法
作者:季中扬
作者:袁松
作者:彭伟文
作者:冷剑波
作者:--
作者:张从军
作者:张春
被引次数:指该刊被当参考文献的引用次数,以及被下载次数。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