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稿件被《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来稿应具有原创性,内容符合本单位保密规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应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时,须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由作者自负。
(二)文章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统计学分析符合表述规范,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三)参考文献:引文务必准确,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并且在文章中直接引用的文献;按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著录。
(四)文题应具体、确切,高度概括文章并应使用规范术语。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来语、缩写词、代号、符号等。
(五)正文格式和结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类分为:引言、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六)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七)作者署名:作者所在单位用“1,2,…”的上角标顺序编号,共同第一作者在上角标注明“*”,通讯作者在上角标注明“@”,并在脚注提供第一和通讯作者的电子邮箱。
(八)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为报道性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来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揭示研究的创新点,一般800~1000字;关键词为反映文章核心内容并便于检索的标准名词术语,一般3~6个。
(九)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文稿,请提供基金名称和编号,附在文题后。
(十)学术论文、综述、问题讨论等,一般不超过14000字(约8个版面,包括图表,下同);研究简报不超过8000字(约5个版面)。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是一本在农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2020年创刊,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0-1670/S,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6-8884。
该刊设置了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等栏目,覆盖农业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农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