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资源研究是一本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办的农业期刊,1972年创刊,双月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技术应用、研究简报。
《林草资源研究》创刊于1972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国内林草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始终致力于及时追踪并发表林草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为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杂志不仅关注林草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和应用,为林草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的追踪方面,杂志始终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杂志编辑部密切关注国内外林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综述文章、研究报告和技术应用案例,确保每期都能为读者带来最新的科学信息和技术动态。这些文章不仅涵盖了林草资源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经营与管理、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等多个方面,还深入探讨了新技术、新方法在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在加强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方法交流方面,杂志积极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鼓励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路,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实验数据,促进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时,杂志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进一步推动林草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一)本刊注释一律采用国标形式,脚注尾注分开。引用文献依次注明:作者、文献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时间、页码等项,并请核对无误。
(二)凡在正文中出现的所有引文、引语、数据等引用资料,请务必注明精确出处,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内注明,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应信息。
(三)凡向本出版物投稿的稿件,即视作作者同意独家授权出版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图书出版权、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权、无线增值业务权等权利。
(四)每篇稿件须有不超过200字的摘要,客观陈述全文的中心内容,不进行评论。摘要中避免出现“本文”、“作者”等字样。
(五)正文标题末尾不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序一般不超过5级,可使用“一”“(一)”“1.”“(1)”“1)”标明,不宣用①,以与注释序号区别。
(六)在篇首页写明所有作者的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学历、现职称(职务)等:须有作者姓名的拼音、工作单位的英译文。
(七)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
(八)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著录顺序为:顺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本项(任选)刊名,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九)如论文属于基金项目,需注明基金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及编号,多个项目间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十)格式要求:投稿应以电子版形式提交,一般为Microsoft Word或PDF格式。文章中的图片、表格等应提供高清版本。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编: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