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研究是一本由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主办的文化期刊,2009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文化与交际的多元性、全球化与多元化、文化身份与交际、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跨文化翻译、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研究》创刊于2009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汇集了中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自创刊以来,该期刊致力于选题新颖、报道广度和理论高度,旨在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信息。
该刊物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无论是来自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的案例分析,都能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找到有价值的论文。这种多元化的报道方式使得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该刊物的选题覆盖了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各个方面,如语言和文化差异、国际商务交流、跨国团队合作等等。这些选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通过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此外,本刊注重服务大众的理念,不仅将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和学习机会。这种服务意识使得该期刊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它还以其选题新颖、报道广度和理论高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跨文化交际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它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广大业界和读者的肯定,在促进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该期刊能够继续保持其学术水准,为学术界和实践者提供更多有益的贡献。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用字规范,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附图表量不限。
(二)作者简介:编排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或职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邮箱)。
(三)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第二级用“(一)”“(二)”“(三)”等,第三级用“1.”“2.”“3.”等。
(四)在中文关键词的下行,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1999年3月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五)正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一般不超过五级。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
(六)脚注用宋体小五号字。中国年号、古籍卷数请用中文数字。其他如公历年份、期刊卷期号、页码等,均请用阿拉伯数字。
(七)图表编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图表标号依次排列,如表1、表2、表3,图1、图2、图3,图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数字标示应置于图标题之上。
(八)基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上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处理与刊登。
(九)学术原创性要求:学术期刊通常会要求稿件具有独创性,即未曾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您的稿件需要是原始的研究成果,不得涉及剽窃或重复发表。
(十)务必在文中引用处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见GB/T7714-2015。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给出,3人以上只写前3名,后加“等”。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邮编:10020。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