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创刊于201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季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本独特的科普类期刊,不仅致力于传递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更将焦点放在了科学背后的人文精神之上。它坚信,科学与人文的相辅相成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关键动力。
在杂志中,读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科学发现。这些发现或许来自物理学的新理论,生物学的新突破,或者化学的新材料。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评论,该杂志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这些科学发现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科学带来的震撼和魅力。
然而,它并不满足于仅仅传递科学知识。它更关注科学背后的人文精神,即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勇气、坚韧和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是科学家们的灵魂,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该杂志通过挖掘和呈现这些人文精神,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温度和情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来稿内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等;作者工作单位和职务职称;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二)期刊要求稿件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严禁学术腐败,严格学术不端检测。一旦发现稿件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问题,将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处理。
(三)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根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要求在论文中进行标注。
(四)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创首发。学术论文稿件需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练,格式规范,不少于6000字;观点类、创作谈、书评类稿件一般不少于4000字。特别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科普工作者、科技记者等踊跃来稿。
(五)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应注明“转引自”。转引文献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据之文献。
(六)稿件注释著作类包括作者、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古文献可在作者前加时代;译著可在作者前加国别;论文类包括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号。来稿请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七)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八)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词)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要列出主要数据和具体统计学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九)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十)文稿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物理量单位用正体。带有角标(主要是下标)的量请注意正确格式,非量的角标用正体,如角标本身为物理量,则仍为斜体。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