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是一本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社会期刊,1992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夏商周考古学、史前考古学、文明起源与聚落考古、区域研究。
《考古学研究》创刊于1992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该杂志是中国考古学领域的一本重要学术杂志,致力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该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平台之一,旨在传播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促进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本杂志包含考古发掘报告、考古学理论研究、考古方法和技术创新、文物保护与修复、考古调查与勘探等方面的学术文章。该杂志面向广大考古学者、研究人员、学生和文物爱好者等,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近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地区的考古研究内容。杂志编辑团队由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家和研究者组成,他们在考古学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杂志编辑团队注重学术质量和学科多样性,力求提供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促进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合作。杂志的出版周期较为稳定,一些特别的专题辑会深入研究某个特定的考古学领域或主题,提供对该领域或主题深入分析的文章和评论。同时,该杂志还向读者提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的动态,介绍国内外考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
《考古学研究》在中国考古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为国内外考古学者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分享。该杂志鼓励学者积极参与考古实践和发掘工作,推动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和实践,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参考和倡议。作为中国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杂志,在推动考古学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为广大考古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平台,促进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它也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要求文章为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为保证质量,本刊对所有来稿送交相关专家、编委审阅,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二)同一种参考文献多次引用,要标为同一序号,文后不得多次著录;多次引用的文献在文内序号后用上标括号内分别标出每次引用文句的页码,文后著录不再标识页码。
(三)论文题目应当简洁明了,反映论文的主旨。论文题目应便于读者检索、转抄和引用,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问意味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四)注释:本刊实行“参考文献”与“注释”分开排版,“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紧接正文之后排版,注释以①②③……的序号单独排序,并注意注释符在文中不用上标格式。
(五)作者简介应包含姓名、所在单位详细名称、具体地址及邮编、具体职称(职务)、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信息。不署任何兼职单位和兼职职务。
(六)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要对应,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
(七)基金课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是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角横线下注明“基金项目。
(八)正文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级标题按正文内容排版,仅加粗,不单独成行。
(九)表格采用三线制;图幅一般为40mm(高)×50mm(宽),方框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间隔合理、标识清晰,标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和相应单位表示。
(十)截止日期:确保您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您的稿件。如果您需要更多时间完成稿件,请提前与编辑部联系,并尽量遵守要求。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东黄城粮北街16号,邮编:100717。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