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评论是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期刊,2000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主体制度、规划和产业法、财税法、金融法、竞争法、消费者法、对外经贸合作法。
《经济法学评论》创刊于2000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它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探讨经济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当前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刊提供了对中国经济与法律发展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及对经济法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的分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该期刊强调对风险和危机的适当预测、防范和处理,旨在最小化危机损失和应对成本。该刊关注政府的政策调控和监管,在经济市场中发挥内在的主导力量。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的政策及其调控监管对于一国经济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认识到经济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它着眼于当前中国谋求发展、实现小康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的挑战。然而,这些危机和挑战也给国家和民族从新的高度崛起提供了机会。该刊通过研究和分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反思、休整和再崛起的思路和方法。
该期刊在经济法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和加强合作的平台。通过深入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分享,该刊为经济法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并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它关注经济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强调经济的风险和危机管理,关注政府的调控监管作用,并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促进了该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实践创新。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一)为保证稿件评审客观公正,保证本刊的质量,我刊采用匿名评审制度,正文仅列标题、文章全文和参考文献,隐去所有与作者相关的信息。
(二)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刊用,即视为作者许可本刊使用该稿件的发表权、发行权、复制权、网络传播权等。
(三)参考文献一般列出文中出现的、正式发表的文献。按作者姓的首字母排列,文献序号用[1][2][3] ……表示。序号之后依次为作者姓名、文献题名、及文献类型标识(专著为M,学位论文为D,期刊文章为J,报纸文章为N,论文集为C)。
(四)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时,如每段文字不长可在同一自然段内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较长,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当页脚注,用①②……标注。(注意:注释不是引文的参考文献,引文引用文献应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七)作者简历,包括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邮寄地址及邮政编码。
(八)摘要与关键词论著类稿件要写出100~200字的结构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构成),其他类稿件要编写50~100字的指示性摘要。
(九)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学位,研究方向。
(十)文稿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物理量单位用正体。带有角标(主要是下标)的量请注意正确格式,非量的角标用正体,如角标本身为物理量,则仍为斜体。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邮编:100087。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