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与汉学》创刊于201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半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它是一本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学术追求的刊物,它的诞生源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珍视以及对学术交流的执着追求。这本杂志旨在为汉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沟通与交流平台,让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让学术的精髓在这里传承。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汉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冲击,汉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它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空间。在这里,汉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他们可以围绕汉学的各个领域展开深入的探讨,从文献整理到理论创新,从历史文化到现代应用,无所不包。这种自由而开放的学术氛围,将激发更多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思维,推动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同时,杂志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深知,汉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因此,我们将通过这一平台,深入挖掘和整理汉学经典文献,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专栏文章,介绍汉学的历史渊源、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来稿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稿篇幅控制在1万到1.5万字为宜,特约文稿不在此例。要求学术观点新颖,客观审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文字通达,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二)本刊使用规范简体字。标题采用宋体四号字。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一倍行距,A4纸打印。按照标题、作者姓名、中英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中英文关键词(3-5个)、正文的顺序排列。引文一律采用页下注的形式,注释码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④……表示,每页重新编号,要求引文准确,并按照“作者、译者、校注者:书名,版本,页码”的顺序注明出处即:【朝代】或(国别)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加方括号),并在文末按顺序列出。作者、译者、编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3人时只写前3人,后加“等”。
(四)稿件篇名(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规则,并控制在20个字以内。
(五)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话,引号的句号在引号内;引不完整的一段话,即文字前面不是句号或文字从句中引,句号在引号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叹号、问号,一般放在后面一个引号里面。
(六)注释:页下注,采用Word脚注功能注加在页面底端。脚注编号:①、②、③……基本格式:[国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页码。(中国国籍不用加注);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七)请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电话、通讯地址、邮箱,以便栏目责任编辑与作者及时沟通。
(八)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其中,中文摘要应在200字以上,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应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个实词)。
(九)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同意编辑部上述声明。自投稿日起3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不退,敬请谅解。
(十)文中图要直观、简明、清晰。图中的文字、符号、纵横坐标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保持一致。图版、照片必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请提供矢量图或线条图,不接收扫描图。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517号,邮编: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