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7 14:22: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篇(1)

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有抑郁心理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在2010 年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31%以上。大学生中存在有抑郁心理的打斗为轻型抑郁症,这种状态可以随着学习状态、情感状态等的改变得到缓解或痊愈,但是一些较为抑郁心理较为严重的学生则可能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最终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状况,例如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故意伤害他人等一些报道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大学生的抑郁心理通常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烦躁、忧伤等,其中心情压抑是大学生抑郁心理中最为明显的一种,这也是由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类压力较大而造成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压抑心理的主要因素,而情感、家庭等一些因素则容易造成学生的烦躁、忧伤等一些情绪。心情压抑作为大学生抑郁心理中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其主要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生活信心、丧失生活目标,最终感到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个人追求无法实现,最终恶化到自负、自责、自我价值缺失,认为自身生存没有价值或对社会没有价值,因而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情况。

二、大学生抑郁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

1.不适应大学环境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情绪起伏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大致表现如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群体性的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往往会造成一些恶果,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

4.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三、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具体对策

1.大学院校应当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理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当前学生学习和社会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学生更应该学会放平心态、找准定位,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全面的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主动的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及早的发现个人问题,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逐渐解除心结。在心理教育课程当中推荐组织适当的情绪宣泄活动,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发泄心中的压抑感,从而找回正常的情绪,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篇(2)

1.有回报的爱,不让孩子做“白眼狼”――关心他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但如果长期处在被关心的环境中,这种本能就会弱化。尤其是形成了习惯,被关心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他人的优待,而关心他的人会像陷入泥潭一样不得不继续牺牲下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父母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人。

2.有距离的爱,不让孩子做“金丝雀”――人到中年,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与孩子长相厮守,感受孩子带给她的平和的快乐。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会长久地待在母亲翅膀的庇护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做笼中的“金丝雀”。孩子是娘身上的肉,要是一会儿不在身边,就觉得像是心都被人偷走了。但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况且,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学会飞的小鸟,他们渴望尊重,而这尊重大多数时候就是“距离”的代名词。父母恰当地保持距离,既有助于维护亲子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现在因为学业繁重,许多妈妈成了“后勤部长”,家务全包不说,还要帮着孩子择校、打听考试信息、跟老师处好关系……别提有多累了,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学习好就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了吗?只会学习的人跟寄生虫有何区别?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相处融洽,更难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来。只有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他才会走出依赖,走上独立。

4.有担当的爱,不让孩子做“替罪羊”―――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不拿母爱做幌子、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权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着想。

篇(3)

大学生是一个特俗的群体,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期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素质发展较快,处于成熟与未完全成熟之间,这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7月4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14%存在抑郁症,17%存在焦虑症,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高校的一种常见问题。2002年2月23日,作为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致使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将四位同学杀害;2010年3月30日,大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弃样貌丑,致心理失衡后产生杀人泄愤恶念,在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2014年11月20日,天津城建大学二年级学生翟清松先在寝室内持刀将同宿舍同学何某杀死,随后将相邻宿舍的同学杜某捅伤,最后把自己反锁在寝室内,开始自残。……这些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导致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抑郁症、疑病症和感情危机等不良心理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焦虑;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难沟通导致的苦闷;恋爱与性关系危及情感问题的困扰;就业竞争产生的心理紧张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1990年,我国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截止到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有30%—40%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等,其中有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仍有很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高校设有机构,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比较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都是兼职,有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学科教师等,他们即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会从思想教育上来帮助学生,这样不仅不会从心理上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厌恶,导致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3.忽视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出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社会因素。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与学生的家长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舒缓。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我们要建立多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咨询和自助相结合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的关键。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专业上,都应该有高要求,建立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标准、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的矫正。3.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该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有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积累下来的,比如溺爱过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家长注重成绩,造成学生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快的摆脱心理问题。

总结

心理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才前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就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晴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4(15):122-123.

[2]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3]温家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16.

[4]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7-32.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质去走向社会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竞争的能力。本文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理解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困境。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和谐,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健全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质量与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适应挑战的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大学生网围绕涉及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原因、现状及对策等10个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查,近万名大学生进行网上投票。《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1]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嫉妒、逆反心理、仇富、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这种危机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外部环境,包括对未来的恐慌、适应能力不强、交际能力不足、经济压力、情感的缺少等等。其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原则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大学的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渗透的,[2]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遵循如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差异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设计、组织教学与教法等方面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的年龄、体质、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总体一致的要求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作为体育教师要做到因学论教、创设个性发展多元格局,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就要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3、交互性原则

交互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交往性、互动互补性、主体创造性、生动灵活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积极课堂参与起到促进作用。给师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学生和教师处于一种轻松快乐的锻炼、学习,进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参与者。

4.综合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教学而教学,要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查。

三、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和成熟的新阶段,心理素质的培养相对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改善自我的人格结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了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

1、体育教学推动了大学生的智能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3]

2、体育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体育运动具有降低紧张情绪、排解焦虑的心理的作用。体育运动所产生的运动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体育运动既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又培养人勇于接受失败。最后,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我意识。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

3、体育教学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体育教学以班级或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这种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和互助的精神。

4、体育教学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大多数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以进步和友谊为内容,便于培养人的坦诚、宽容、谅解和互爱等品质。

5、体育教学健全了大学生的的人格

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主要指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体育运动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培养大学生具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另外,体育运动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生应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建议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这一兼有健康、娱乐及教育功能的有利条件,完善自己的人格。建议体育教师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课的设计、组织教学等方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参考文献:

篇(5)

也就是说,全国每5个孩子中,有1个是农村留守儿童。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约242万人。

2015年7月30日,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他们的统计数字中,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075.4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 409.53万人,在初中就读665.89万人。这也表明,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学龄前儿童约占留守儿童人群的三分之二。

伴随着这个庞大数字而来的种种问题,和频频发生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更是让这个脆弱的群体,成了一个沉重的公共议题。

这份调查报告称,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缺乏;人际关系趋紧;集体观念意识淡薄,等等。即使是成为大学生,留守儿童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个性内倾更明显,比较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喜欢冲动任性。

205.7万儿童独自居住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在河南农村调研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户人家,父母都外出打工,平日里一对兄妹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一天,爷爷下地干活,奶奶到邻家串门,无人看管的兄妹二人误食了家中的农药,等到爷爷回家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看到倒在地上的孩子,爷爷直接拿着铁铲出门,他亲手打死了老伴,随后自杀。

“在其他地方,这样的故事其实我们听说过很多。”在贵州省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服毒身亡的事件发生后,叶敬忠告诉记者。他自2004年左右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群的问题,多年来曾多次到四川、安徽、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进行考察。

根据全国妇联的上述报告,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均已超过50%。除此之外,更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外出后,处于独自居住状态,这一群体的规模已高达205.7万人。

2014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将近一半(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9个百分点。这些意外伤害包括: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等等。

其中,遭遇割伤一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相差最大,前者比后者高出5.3个百分点。课题主持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留守儿童在家做农活,接触菜刀、镰刀较多的缘故。

在湖南省,张旭东看见一个13岁的男孩。男孩一岁半之前,一直由外婆照看。有一次,男孩左眼不小心进了点杂物,弄破了一点,外婆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告诉他的父母。直到爸爸妈妈回来时,男孩的左眼已经不能完全睁开了。

之后,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男孩在湘雅医院动了3次整形手术,但都收效甚微,直到现在,他的左眼仍呈半闭合状态,需要药物维持。为此,他还常常被不懂事的同学、表妹嘲笑为“独眼龙”。

超过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单独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在几种监护模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然而,年老体弱的祖辈监护人往往体力精力有限,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欠缺,很容易监护不力,给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一些微小方面常常呈现出差距。比如,在河北省无极县,有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曾调查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他们选择了325 名留守儿童和 318 名对照儿童。

结论显示,几乎在所有的指标上,留守儿童都低于非留守儿童。比如,甲肝疫苗接种率。留守儿童应种人数296,实际接种人数只有100,只有三分之一。而对照非留守儿童应种人数289,实际接种人数则高达264,超过九成以上。

张旭东的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较弱。有近一半(49.4%)的留守儿童曾经没有完成作业,比非留守儿童高8.6个百分点。“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在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今天,当人们难以看到教育为底层提供上升通道的可能性,留守儿童便走在了成为廉价劳动力后备军的路上;而留守儿童自己,似乎也默认了这一切。

今年30岁的纪录片导演蒋能杰,曾在老家湖南邵阳跟拍6年,完成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纪录片里,蒋能杰问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们说:“打工。”

片中一位留守儿童的奶奶则转述了儿子对8岁孙女说的“玩笑话”:“你明天跟我上街捡可乐瓶,一天能捡20块钱,一个月有600块钱。捡垃圾捡到十五六岁就能进厂了,进厂就能挣多点钱了。打工到20岁,你应该有10多万了。”

个性内倾更明显

回忆起拍摄经历,让蒋能杰印象特别深的,是当他问起孩子们是否想念父母时,他们干脆地回答:“不想。”

意外的是,父母们对孩子的关爱意识也不强。“他们意识不到孩子生下来是要教育、要陪伴的,他们就觉得有吃有住就可以了。”蒋能杰说,因为孩子从小被留在老家,两代人之间感情淡漠,孩子冲着父母叫叔叔阿姨的,他都见过。

2014年,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对甘肃、云南、贵州等6省市农村地区的1 05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5%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如果将他们的数据推及全国,就意味着全国共有921万留守儿童一年见不到父母一次,超过262万个孩子甚至一年都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

与此同时,该组织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情绪的消极程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也越高。

贵州毕节市纳雍县的一个13岁女孩刘佳,特别希望爸爸妈妈带自己去买吃的。她告诉记者,最想念父母的时候,是每次赶圩看见同学被爸妈牵着手。她特别希望,父母能回家过年,也带她去赶一次圩。

可惜,父母从来不在过年时回家,平时电话也不多,大概每个月一次,每次几分钟。“每次只会问,‘学习怎么样?’我说,‘挺好的’,然后就没了。我希望他们能问我生活怎样,问我开不开心,可他们眼里就只有学习。”言语之间,刘佳难掩失望。

张旭东的团队也遇到类似的孩子。在山西,一个名叫贝贝的15岁女孩,希望爸爸能跟她一起去外面买本书。可是,爸爸听到女儿这么说时,便把买书的钱给了她。几次后,贝贝便再也不提出这种要求了。

其实,这位爸爸完全没有意识到,贝贝不过是想跟难得回来一趟的爸爸单独相处一会儿。而另一位眼睛受伤的孩子,并不对自己的病情过多忧虑,反而因为爸爸妈妈陪着他看病而感到安心、欣喜。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认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母亲)之间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早期依恋的顺利完成和发展才能成全一个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容易产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任性、叛逆、难以主动交流的心理障碍。调查走访中,张旭东曾问过一个四年级孩子:“你们班留守儿童有什么特点吗?”对方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们不跟我们说话!”

“你捡到东西时如何处理?”“你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你会怎么办?”“当看到学校的水龙头没有关,你是否会去关?”这些问题来自另一份问卷,由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老师李华玲、赵斌所做的《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调查报告》。

结论不容乐观。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当农村留守儿童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会针锋相对的孩子占了大多数,为43.3%;还有3成多的孩子会找人帮忙助阵;表示能宽容和解、主动消除矛盾的儿童最少,仅有2成左右。

这份调查报告称,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务外出,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又滋生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危机的新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缺乏;人际关系趋紧;集体观念意识淡薄,等等。

即使是成为大学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也不尽相同。曾有学者对200名留守儿童在校大学生和300名非留守儿童在校大学生做调查后发现,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个性内倾更明显,比较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喜欢冲动任性;但与成长中父母都在身边的大学生相比却独立自强,遇事更能当机立断。

少管所的孩子,80%以上是留守儿童

“我想要他们回家,我想爸爸妈妈回来管着我……有好几次,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话刚到嘴边,那边却匆匆挂了。”湖南初中生魏文,被欺负几次后养成了打架报复的习惯,却又挣扎着想回到正路来。

可是,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遇事便让他去找老师。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有一段时间,他不再想到父母,即使想到,也不像原来那样亲近。再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头脑里出现一死了之的想法。

他也曾经向父母求助过,说自己不想读书了,心里总在胡思乱想。父母不理解,一连声骂他不知足。再提起时,父母心情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心里不痛快,就自己到街上去,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后,父母再不允许他提起这事。

正是魏文情绪起伏不定的这段时期里,一次洗澡房里的小小冲突,他一时冲动,用一把水果刀刺死了同校男生,被判15年徒刑。进入监狱时,魏文刚满17岁,正在上高中。

湖南省岳阳籍女作家阮梅,在少管所见到了这个看上去乖乖巧巧的、像邻家男孩一样的魏文。她历时近2年,深入看守所、未成年人管教所等地,接触了9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最终选取了11个典型监狱少年的忏悔录整理成访谈录《罪童泪》:“我通过调查发现,走进少管所的孩子,80%以上是留守儿童,90%以上是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的孩子。”

在走访中,她时常遇到“敌意、冷漠、木然”的脸。管教干部还告诉她,这些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小毛病很多。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诚信观念。他们爱占小便宜,对别人的痛苦无所谓。比如,在监狱里,他们不经别人同意就翻别人柜子,哪怕被抓到了也认为没关系。可是,谁敢碰一下自己的东西,却什么都计较。

2013年3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阮梅成立了岳阳市华容县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对全县未成年儿童开展公益讨论、入户关怀及留守问题研究。在辅导站,阮梅曾见过一个女孩患上严重的被害妄想症,自己割腕2次、写遗书1次,但学校联系家长后,在外打工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回来。“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很可能造成爆发性后果。”阮梅很是忧虑。

河南省高院曾随机抽取了2009 年至 2013 年间的120 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其中,留守儿童作案的47件,比例达39.2%。江西另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5月在押的1 877名青少年罪犯,在犯罪前与亲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32.6%,其他的孩子是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其他亲戚或朋友生活,或是独自生活。

初中毕业、团体作案、多是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抢劫和盗窃,犯罪动机简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精心的策划,往往是见财起意和激情犯罪的多――这是2013年南宁市上林县人民法院对南宁6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后,总结出的最大特征。

他们发现,在接受调查访问的100名农村留守青少年中,有一半以上承认自己存在一点或几点人格方面的心理缺陷,入狱前都有暴躁、叛逆、自私、虚荣、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就“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暴力型犯罪而言,其作案目的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显示一种征服别人、驾驭别人的扭曲英雄观,他们试图把别人因自己的和暴力而恐惧视为一种可骄傲和炫耀的资本。”

比如,上林县一位17岁的男生黄军,与旁人聊天时,与同村另一位姓吴的男子产生了争执,并被吴挖苦、讥笑,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回去后,黄军纠结了邻村一帮朋友,来到吴某家中,将其殴打至重伤。

“儿童时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仅很难改变,而且它还可能成为以后违法犯罪的预报因子,影响并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可以说,“留守 ”对少年儿童犯罪具有潜在的影响。”山东警察学院教授董士昙告诉记者。

董士昙最担心的是,未成年时被忽视、被打骂、被虐待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在成年后成为犯罪人,这是因为,在犯罪学上,被害体验或经历往往使受害者产生不公正感以及对法律规范的不当态度,从而使受害者向方向逆转或深化,以至于产生或强化了加害意识。“在不可预见的将来,问题留守儿童可能会对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产生很大影响。”

篇(6)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去从事各种各样的学习、娱乐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6.4%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症。此外,上海师大顾海根教授针对上海6所高校370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达到了8.1%。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一项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对其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使用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存在显著相关。过分依赖网络造成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孤独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还有研究显示,许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心理问题,如担心、不快乐或者可能表现撒谎、发怒等行为问题,有不安定易分心的过度活动现象,存在同伴问题以及相对缺乏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

1.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满怀豪情地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人生新阶段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新生适应不良”。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显然,能否在入学期间对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不成熟的个性特征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IAD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患IAD的个体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或重或轻的缺陷:敏感、抑郁、脆弱、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

此外,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也是网络成瘾的易患因素。性格孤僻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关照和帮助,而在网上,他们很容易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从自己的网络支持小组中寻得帮助和安慰。甚至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找到相同缺陷的对象,上网者在现实中感到的压抑情绪暂时得以缓解。一些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由于可以在网络新闻组或互联网多用户互动游戏中做出骄人的成绩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就会通过不断地上网来满足自己特定的心理需要,长期如此就有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学生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也是学生上网成瘾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主,与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总认为生活中没有邪恶,只有正义、善良与诚实,是美好的,缺乏对现实中丑恶事物的认识、了解和接触,缺乏对丑恶事物的必要的防卫。因此,他们社会阅历很浅,社会经验少,缺乏明辨是非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表现出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此外,好奇与从众心理也是大学生依赖网络的原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学习的压力,他们丧失了求学的目标与动力,出现了暂时的目标真空,难免感觉到生活单调乏味,缺少变化和新鲜感。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指出,一个人生理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仍然不满意,自己仍然不安宁,因为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大学生上网正是为了寻求一种不断扩展的、更新的、能够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网络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机会,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满足。

3.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没有和孩子平等谈心沟通的传统,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大多是一厢情愿的,没有体现出对子女心理需求的尊重,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去寻求理解和支持。而这些方面在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中却正好相反。作为网络游戏发源地的欧美,没有出现所谓的“网瘾”问题,游戏对他们的青少年来说,仅是一项普通的娱乐方式而已。在中国,游戏却升格成了许多学生依赖的精神寄托支柱和释放压力的工具。

若想使子女不沉迷于网络,需要家长们好好研究子女的心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和想法,同时学习青年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子女的想法并经常和孩子作平等的沟通这样,子女在一个有足够关心、尊重、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不会精神受创地到虚幻的网游中寻求寄托发泄了。

三、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培育健全的人格,恶劣的网络环境造就有缺陷的人格。为了保障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优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要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净化网络信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上网,优化网络环境,以先进的思想与文化教育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

2.改变学校教育方式

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倾向于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训练,缺乏创新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应对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的大海。这种教育方式需要加以改革。首先,学会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吸收先进的学习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次,学会创新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中深化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学习过程。

其次,高等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潜能。智力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个性、情感、感知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明显欠缺,要使学生能够再要正确地认识互联网,需要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行为导向。因此,发展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的辨别力,对于预防网络成瘾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要在大学加强目标管理。“空虚、无目标感”是大部分网络依赖者的共同特征,所以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发泄。目标管理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建立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价值,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之奋斗,获得成功,有了成功的体验才是根治青少年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的动力源泉。

3.行心理辅导与矫治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高校可以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随机应对挫折的能力;此外,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供科学的心理测评,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使他们能及时地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迅速地走出心理困境。

其次,为网络成瘾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网络成瘾是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依赖的有效矫治方法仍然在探索和研究之中。根据国外学者Young的调查,对于网络成瘾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时间管理;(2)雇佣监督者;(3)设定目标;(4)使用提醒卡;(5)接受个别治疗或加入一个支持性的团体。这些干预方法都是从行为上做出限制,强行控制上网者对网络的使用时间及强度。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已被用来治疗网络成瘾,并成为治疗IAD的主要方法。国外学者Davis提出的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中,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十一周治疗过程他强调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成分,使其暴露于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自己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形成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在治疗的方式上,除了个体辅导之外,团体辅导也在大学校园中被逐渐推广,许多心理辅导老师将这些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依靠团体场的力量与成瘾者自己的积极改变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让学生感受现实社会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学会以真、善、美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促使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平等地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认知, 满足他们被接纳、关爱和归属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2(6):802-807.

篇(7)

2008年9月,“90后”高中毕业生进入全国各地的高校,标志着“90后”大学生时代的到来。三年过去了,“90后”大专生已经毕业,进入到社会各行各业,而2012年“90后”的第一届本科生也将走向社会,“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

一、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思想特点

思想独立开放,但有些偏激。知识经济,网络的普及以及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9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前辈,信息获取更加快捷,相关的知识了解更加宽泛,见解更加广阔。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上比较独立开放,在行动上不会人云亦云,不盲目认同某种价值,遇到问题一般会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然而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看问题做事情往往比较偏激。

2.学习特点

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根据笔者在民办高校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90后”大学生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比较重视学习的结果,即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对于学习的过程,完全是抱着一种“体验一下大学生活”的态度,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早晚自习要么不去上,要么去上也是干一些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情。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有逃课现象:77.8%的学生承认自己偶尔逃课,2.9%的学

生承认自己经常逃课,只有19.3%的学生说自己从不逃课。[1]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更加严重。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强管理和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形成自由散漫的作风,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3.心理特点

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抗挫折能力欠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民办高校上学,除了高考发挥失常,志愿没有填好等原因,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民办高校不惜花费巨大的招生成本,在“90后”高中毕业生中进行大力宣传自己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等,使得一些学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失去了进入公办高校学习的机会,只得进入民办高校。这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校后发现学校与招生人员宣传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加之民办高校本身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使得一些学生觉得自身的地位很低,原本成长很顺利的他们在远离了父母、亲人、朋友的环境下产生了很强的挫折感,自卑感加重,进而导致部分学生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生活态度极其消极,自暴自弃。有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2]

4.人际交往特点

“90后”大学生表面上看来人际关系非常广泛,实质上却与亲人、老师沟通较少。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90后”大学生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交流方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手机短信和网络聊天成为他们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模式,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3] 进入大学后,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90后”大学生过多地借助短信和网络聊天这种即时异地沟通模式,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缺乏到现实社会的交往能力。

二、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教育策略思考

1.加强与学生思想的良性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率大大高于他们的前辈。校园贴吧、校园论坛是学生们集体发声的平台。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很难见到校方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对其中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校方也缺乏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干预。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进行清晰准确的人生定位,确立自我奋斗目标,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激励他们学习的热忱。[1]尤其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要利用好个人博客、QQ等受学生欢迎的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同时利用论坛等工具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在消除学校与“90后”学生的沟通壁垒地同时,为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另外,基于目前民办高校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大多是“80后” ,他们自身由于生活阅历不丰富,社会经验不足,导致看问题,做事情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生管理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知晓“90后”大学生特点,了解他们最新的思想动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中,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政治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2.加大专职教师在学生教学和管理中的力量

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显然不是以专业学习为导向的,我们有必要加大专业教师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上的力量,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科研指导教师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突出后两者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1]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高职“90后”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没有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使得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格外费力,高中的自由散漫延续到大学就表现在逃课,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考试作弊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要消除这些不良现象,就需要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在课外时间与辅导员,班主任多沟通交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基础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方案,督促他们在有限的大学生活中能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一定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民办高校一般在学生入学时就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应该说这个起步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在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针对目前“90后”大学生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的问题,民办高校要重点做好新生入学的适应性教育,远离父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生活如何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等方面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开展讲座、团队培训、心理咨询、案例讨论、心理剧等方式特别可以进行场景模拟的实操练习,努力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意识和能力,逐渐使大学生正视挫折之后的情绪情感反应,养成求助和自我调试、保护心理健康的意识。[4]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学生的交往平台

对“90后”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但网络的长期使用会使他们远离社会,家人,老师和朋友,大多数有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学生都是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这种社会参与度的减少在大学则集中表现在对集体活动持观望态度,同学之间相互关心不够等方面。针对目前“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设计校园文化的活动载体,突出互联网的工具属性和载体价值。学生工作部门应该精心设计体现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占据大学生的生活中心,积极塑造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最终实现大学生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有机融合和交互影响。[5]学生在正确的网络引导下积极参与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各类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沟通联络、整合资源、团队合作与体验成功,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另外,还要增强“90后”大学生区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意识与能力,促使他们在“两种世界”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健康成长。

总之,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较之于“80后”有着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素质,这给传统的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挑战。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90后”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够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李建军. 关于“90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2]谢国士.“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魅力中国,2009(25).

[3]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已谈过恋爱多次[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4]罗易,廖云峰.我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1).

[5]王宇航,梁凯音.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点与高校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

作者简介:

篇(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郑日昌

南京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长、主任医师 张孟林

宠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象・亲近

“大夫,我家彬彬又不吃饭了,它是不是生病了啊,连牛奶也不喝了,都两天了,可急死我了啊!”“我上次告诉你不能让它跟着你们吃饭,你是不是又没做到啊,狗不能吃咸了,油吃多了对肠胃不好,会不想吃饭的。”“那,您给它开点药吧,看它病恹恹的样子,多可怜啊!”

“大夫、大夫,您看看,我家兰兰这两天有点出血,是不是流产了啊?”“别急别急,这个是生产前的正常表现,这些天你多照看着,一看到要生了就赶紧送过来啊。没事的。”

这是记者在一家宠物医院听到的对话。恍然之间,记者几乎不知身在何处。光听问话,谁会想到那“彬彬”、“兰兰”只是一只猫或者是狗?

宠物医院的李大夫告诉记者:“一只狗生病,常常是一家老少全来。很多时候,宠物生病,主人跟着操心上火,常常是宠物的病好了,主人却病倒了。”

记者在宠物医院看到,有人一脸愁容抱着狗来诊所,治好的笑嘻嘻走了,治不好的伤痛欲绝。一些老人自己省吃俭用,对狗却舍得花钱,每次来打预防针,都点名要进口的。

■现象・消费

据2005年4月7日《兰州晨报》报道,4月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几家宠物商店和宠物医院。在一家宠物中心,记者看到很多供小狗小猫吃喝玩乐或梳妆打扮的新奇玩意。很多东西都是进口产品,价格不菲,一件巴掌大的毛衣就要180元,一瓶小狗用的进口洗澡液高达58元,一栋小狗“豪宅”价值上千,小狗全套美容包括美容美发、去虫香浴、四肢修剪、清耳洁肤等,最少需要400元。

据记者调查,由于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商店生意特别红火。记者算了一笔账,养一只小狗每月花费在500元左右,更有甚者花费近千元,一年花费近万元。养只宠物值得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吗?

■宠物・调查

2002年曾有调查机构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大城市进行过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市民表示自己钟爱某种动物,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已经或者准备饲养宠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并称为我国“五大宠物城市”,其中仅上海一地豢养的宠物就超过100万只。加上没有上户的宠物,全国的宠物数量着实惊人,而且更有扩大的趋势。

不久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委托零点调查公司就养狗的问题在北京做了一份调查报告,以下是报告的主要结果:

养狗与家庭收入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养狗家庭属于北京市的低收入阶层,绝大多数养犬户为普通工薪家庭,养狗平均月花费低于百元。仅有1/3的家庭给狗购买营养均衡的狗粮,大多数家庭自己给狗做食品。给狗做美容、购买服装的比例很低。总体来说,养狗户与非养狗户的家庭收入相差并不大。

养狗的原因调查数据证实,95.8%的养狗者是因为喜欢,而为了显示身份、跟随潮流而养狗的家庭仅占4.2%。多数家庭看重狗带来的生活乐趣,通过养狗来缓解压力、寄托感情、增进家庭融洽感,狗越来越多地成为“亲善大使”,对唤起人们的爱心、调解人际关系带来有益的影响。

狗带来的冲突虽然所有狗类都难免吠叫和排泄,但是养狗家庭和不养狗家庭的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不养狗的人对他人养狗持不介意(59%)甚至赞成(9.2%)的态度,21.1%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反对原因主要集中在狗随地排泄(55.7%)、传染疾病(49.8%)、狗吠扰民(46.1%)等问题上。

宠物是空巢老人的精神伴侣

■现象・伴侣

刘大爷今年60岁了,是南京“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员,开朗健谈。“可是,我以前可不这样哦。”刘大爷笑着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5年前刘大爷退休后,没工作压力了,儿女不在身边,在家里和老伴过了两年悠闲轻松的日子,觉得十分开心。可是两年一过,家人突然发现,刘大爷变了,经常觉得头昏,而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候却又呆呆傻傻,沉默寡言,上过医院,没查出什么毛病。后来,刘大爷的老伴从朋友家里要来一只哈巴狗,取名雪雪。此后,刘大爷每天清晨和傍晚,准时带着雪雪到楼下花园里散步,和有宠物的邻居们聊天交流。

自从刘大爷养了宠物以后,人精神了,心情也更舒畅了,而且以前常犯的小病小痛也不再犯了,大家都说刘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刘大爷还经常参加宠物协会的聚会,和热爱动物的朋友们讨论关于宠物的种种。协会也经常请动物学家来给大家讲解如何更好与宠物和谐相处等知识。“我可学到了不少呢。”刘大爷开心地摸抚着雪雪。

■宠物・交流

“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长张孟林说,在许多家庭,宠物已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有资料显示,98%的宠物主人会经常和宠物说话,80%的宠物主人在谈话中把宠物当作人来对待,28%的人信任宠物,并且与其诉说当天发生的事情。当一个人轻轻抚摸他的宠物时,他的血压会明显下降。当人发怒,或者遇到困难时,身边有宠物,他的血压就不会升得太高。这说明,宠物的存在以及与宠物的交流都可暂时降低高血压和调节焦虑心情。许多人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喜欢先与他们的宠物亲昵一番,这可使大脑摆脱一天中积累的压力。抚摸既是增进宠物与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又可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现代人压力较大,生活节奏紧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喂养宠物,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好方法。

■宠物・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从2002年开始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对宠物与人类的身心健康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特别针对“空巢家庭”(即儿女不在身边的家庭)。研究小组对北京地区的700多个“空巢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宠物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拥有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郑日昌教授说,一些社会性元素并非人类社会所特有,这些元素也可能由宠物提供,例如安全感、被关心的感觉、价值感、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等等,从而缓解人的压力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兽医学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宠物和其年迈的主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宠物提供给主人的一种特别的、多层面的依恋,使人感到被关注,并用自己的力量自助。你可以与宠物交流,以诚相待,并且期望被它们所理解。喂养宠物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条件性影响。

美国科学家的一次调查表明,宠物拥有者的身体状况比不拥有宠物的人好。部分原因是因为宠物饲养者一般活动量大,身体也就健康。宠物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一个关注的焦点,使他们去关心宠物的种种需要。宠物需要给予饮食,有的还要每天带着去散步。因此,平时活动很少的老人有了一个关心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对他的关心又是那样积极响应,感激备至。遛狗的同时也增加老人与他人交际的机会,从而可减轻孤独感。此外,少量的运动对老人的健康也有利。

德国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饲养猫和狗的人与不饲养这些动物的相比,每年就诊的次数要少16%,住院的天数要少21%。这种现象在65岁以上男性群体中尤为突出。

宠物可减少或消除人的病痛

■现象・变化

据张会长介绍,在北京曾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大学二年级的崔小姐因自杀未遂被送到北医三院救治,这是崔小姐的第四次自杀。当时负责抢救的林医生会诊后,初步认定,崔小姐有严重的抑郁症倾向,于是建议她到心理研究所做进一步的治疗。心理研究所的医生对崔小姐进行病情分析和催眠治疗后,决定采取动物温馨治疗,把一只叫琴琴的猫给她喂养。和琴琴一起生活一个月后,崔小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不再有自杀的念头,而且和猫咪琴琴还有周围的病友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崔小姐回家两周后,医生到她家里,发现她已经变得热情开朗、大大方方,不再是那个缩在屋角,不敢和别人交流的小丫头了。

■宠物・治疗

在一定的条件下,宠物还可以充当医生,而宠物参与的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做“动物疗法”。

张会长介绍,动物温馨治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情感治疗理论的一个实际应用的分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研究表明:饲养宠物可以治疗精神疾病。例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

动物疗法还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是精神疾患。例如狗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而狗对人们的帮助也不限于在精神疗法方面。

大家知道,狗一直以来可以训练为盲人引路,并照顾他们的生活。而现在,动物学家致力于训练“援助用犬”,用于帮助残疾人自理生活,一些狗被训练帮助聋哑人对声音的反应,例如对门铃响或火灾警铃的响声起反应。还有狗被用于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例如为坐轮椅的人找回失落的物品或开门。动物专家们发现狗熟悉一些人的行为可以预料人的突发病,现在专家们努力给狗确定和巩固这些特征,以帮助癫痫病患者。

现在,宠物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挖掘出来,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宠物・关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素质和道德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关爱宠物。人们认为,对宠物的关爱也是对人的关爱,宠物与人,特别是它们的主人,具有难以割舍的亲情。人类对于宠物的爱心,某种程度上反射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难想像一群冷酷对待动物的人,会对他人和社会怀有博大的爱心。

有资料表明,喜欢饲养宠物的人,通常情绪稳定、情感丰富、富有爱心、热爱生命,而锻炼饲养宠物的能力,养成照顾宠物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激发人潜在的爱心和忍耐力。有爱心的人会重视生命的意义,能培养出对周围事物的责任感。有忍耐力的人也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不会轻易被外界的伤害所击倒,更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处理生活的能力。

宠物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

■现象・另类

2005年4月8日《重庆晚报》报道,昨日,一名捂着右手的大学生赶到新桥医院求救,称被自己所养的宠物所伤,令医生吃惊的是,其宠物竟是一只蜥蜴。

近来,蜥蜴、变色龙、乌龟、老鼠等奇异的野生小动物,逐渐取代了温顺可爱的小狗、小猫,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物。新桥医院急诊科史忠教授介绍,充满神秘感的“另类宠物”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新鲜、另类、刺激的心理,但这些宠物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史教授称,这些“另类宠物”极不适宜饲养,因为其体内携带了许多病菌和寄生虫,很有可能使饲养者传染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且这些动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不易驯养、容易伤人。同时,部分"另类宠物"带有弯曲杆菌,受这种菌感染的人会出现胃痛以至瘫痪的症状,造成食物中毒。

■现象・疾患

说到宠物给人带来的麻烦,首推狂犬病,俗称疯狗病。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显示,我国从2002到2004年,狂犬病在重点传染病中的所占死亡人数和病死率都位居第一,是传染病中“第一杀手”。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消耗狂犬病疫苗400余万份,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用量的总和。即便如此,我国狂犬病发病率仍高达5%,居世界第四位。

狗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多因被患病的狗咬伤而感染。猫、蝙蝠、狐狸及其他许多野生动物也都可传播狂犬病。有些外观健康的猫狗等动物也可能携带有狂犬病病毒,并将该病毒传染给人。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喉肌痉挛窒息而死。此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至今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宠物・病菌

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留美博士后谭毅教授说,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由猫狗鸟等宠物而引发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宠物身上携带着许多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使人类感染并致病。疾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咬伤或挠伤主人,也可以因主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宠物的排泄物、唾液和皮屑等所致。此外,宠物皮毛中藏匿着的携带病菌的虱子和跳蚤也是将病菌传给人的重要途径。除个别疾病如狂犬病外,大部分人畜共患疾病都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且疾病的严重性与被感染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有关。

除狂犬病外,其他几种常见的宠物易传染给人的疾病有弓形虫病、鹦鹉热、癣菌病、寄生虫病等。

篇(9)

据199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首要的阻碍因素是羞怯心理。在大学生中,48%的人承认自己经常感到羞怯,仅1%的人完全否认自己曾羞怯过。羞怯与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缺乏自信、回避社交、孤独、社交焦虑症等有不容忽视的关系,也和一些精神障碍有联系,如精神抑郁症、物质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关注羞怯并探讨改善羞怯水平的干预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 羞怯的界定

1.1 羞怯的概念

生活中,羞怯常用来描述对社交互动的反应和感觉。心理学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羞怯,如Buss从人格特质方面将羞怯定义为“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抑制或尴尬,尤其是与不熟悉的人相处的情境”。Leary则认为羞怯总体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以社交焦虑和人际抑制为特征的情感―行为综合表现,源于对他人人际评估的期待或这种期待的存在。后来有研究者试图就羞怯的起源定义,如Rubin提出羞怯是指在遇到新的社交情境时恐惧的感觉,以及在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社交情景中对负面评估的关注。总之,羞怯的心理学概念正处于不断发展中,目前仍没有一个被所有研究者认同的概念。

由于羞怯本身的一些特征或外部表现,人们常将一些概念与羞怯混淆,如内向、窘迫、社交焦虑障碍(SAD)等。其实,内向的人单纯地喜独处,不喜社交互动,但不像羞怯的人一样害怕社交场合。窘迫指不舒服,伴随着失去自尊以及生理反应(如脸红)、心理困扰等,也指遭遇暴露而感到痛苦的情绪唤醒,随后产生不适应感或羞愧感。虽然两者症状有相似,但是在特质水平和其他重要方面有区别,如羞怯与社交能力更相关,而窘迫则与环境适应性相关。但两者关系现在仍不明确。此外,高羞怯者常被认为患有SAD,Marshall等人认为羞怯是社交焦虑的一种形式,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是羞怯的一种极端形式。Henderson也描述羞怯的变化“从轻微的社交尴尬到整体地令人长期困扰的社交恐惧”。 Heckeman等人则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另一种假设,认为羞怯是一个比SAD内涵更广的概念,它可能和SAD的轻微案例有重叠的部分,也可能是SAD的外延。但两者关系有待继续研究。

1.2 羞怯的分类

为了进一步清晰地界定羞怯,研究者们将羞怯进行了分类。

Henderson和 Zimbardo将羞怯分为气质型羞怯和状态型羞怯,认为羞怯的范围可能包括从轻微的社交尴尬到整体的抑制性社交恐惧。气质型羞怯是长期的、气质性的,是一种人格特质和个体自我定义的核心。状态型羞怯指在特殊的社交情境中体验到羞怯的症状,但并不将它包含在个体的自我定义中。Pilkonis将羞怯分为公众型羞怯和隐蔽型羞怯,前者明显表现出社交适应不良,他人评价为羞怯,后者则是自我认为羞怯,他人则不认为如此。Cheek和Krasnoperova将羞怯划分为退缩型羞怯和依赖型羞怯。前者特点是抑制、沉默和回避社交场景,后者特点是顺从他人观点及常用的中立态度。两者不同处主要涉及羞怯者如何与他人交往,对于羞怯者来说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或社交应对的模式。

1.3 羞怯的表现

Henderson和Zimbardo总结了羞怯在行为、生理、认知、情感等四个方面的表现(表1)。

表1 羞怯的表现

每个羞怯者的羞怯程度不一,表现不一,四个方面不一定同时表现。在羞怯人群中,43%的人仅符合某一方面的表现,37%在两个方面有表现,12%的人同时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2 羞怯的相关理论

2.1 社会适应模型(Social Fitness Model)

该理论强调羞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模型,包括情感和思维两个部分。羞怯者逆转了社交情境中的自我放大偏见,将失败归咎于自己,而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临时的、不可控的和情境性的等制约因素。羞怯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恶性循环过程,分三个步骤:(1)接近阶段,在接近社交情境的时候,个体内心存在斗争,对即将进入的情境存在恐惧和消极预测,这种斗争反过来加重了个体的恐惧;(2)逃避阶段,个体逃避社交情境,从而减轻个体在第一个阶段的痛苦,但之后却产生了自责,并因此羞愧,加重了自责,使痛苦增加;(3)愤恨阶段,个体对他人产生愤怒和怨恨,当感觉到羞愧、恐惧和易受伤时,他们会认为他人对自己是蔑视、危险且强大的,有潜在的威胁,以这种方式减轻自责和痛苦。而所有的恐惧、羞愧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和自责、责备他人等消极认知同时又作用于这个过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该理论认为羞怯与认知密切相关。

2.2 自我表征理论(Self-presentation Theory)

该理论认为羞怯是一种对自我表征的过度关注,并由此提出假设:在社交情景中,个体试图控制自我形象或相关信息。羞怯者以在他人心中创造一个被期待的印象为动机,但却缺乏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自信。这导致他们在社交情景中,采用一种谨慎和保护性的自我表征方式。Leary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羞怯和自我表征之间的关系:SHYNESS=M*(1-p)。M代表印象动机或个体想要在他人心中形成被期待印象的动机程度,p表示能够形成被期待印象的主观觉察可能性。根据公式,当一个人渴望在他人心中形成一个被期待的印象,但同时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实现目标,其羞怯程度将增强。假如两个人与同一人接触,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完全能达到别人的期待,他可能体验不到羞怯或焦虑;同时另一人则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别人的期待,这可能导致其羞怯程度增强。此公式可以有效地预测一个人的羞怯程度,理解羞怯发生的原因。

3 羞怯的干预研究

Zimbard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的羞怯诊所。该诊所在多年成功治疗成年人羞怯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专门治疗羞怯的方案,包括个人治疗和团体治疗。治疗的初级评估主要包括依次的结构性临床访谈,运用到斯坦福羞怯问卷、社交焦虑或沉默问卷、Beck抑郁问卷、自尊量表、社交回避或苦恼量表等等。治疗方法包括:在恐惧的场景中进行暴露和行为训练、社交技能培训、对自我和他人的负面想法进行认知重建、交流训练,对他人提要求或对不合理要求说“不”的自信训练 。

Henderson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治疗方案――为期26周的社会适应训练。该治疗训练的一个特色是采用情景模拟,利用其他组员或外部协作者模拟令羞怯者感到恐慌的情景(如与同伴聊天),这种方法称为行为家庭作业。它适用于个人治疗和团体治疗,不同治疗形式所使用的技术见表2。羞怯诊所为期6个月的团体治疗数据结果显示,在恐惧负面评估、社交回避与苦恼、社交焦虑、抑郁和羞愧等方面有显著降低。

表2 社交适应训练适用表

随着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有研究者提出远程网络认知行为治疗:以网络为媒介,对羞怯者进行非面对面的网络干预训练。该方法干预效果显著,在长期效果、经济效益及可接受性上均显示有效,对进一步发展针对一般心理障碍的网络治疗有支持性。但由于其非面对面式的形式,局限处也很明显,如因不能直接观察导致的对被试的控制减弱。

4 研究不足和展望

当前,羞怯概念界定模糊,各研究者不能形成统一意见,且缺少对羞怯内部认知结构的研究,这对羞怯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且羞怯与内向、窘迫、社交焦虑症等表现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注意将其鉴别开来,以避免混淆来访者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干预方面,国外研究的对象多为儿童、青少年及临床病患,在成人尤其是非临床成人方面较少。且其干预方法多为专业、系统的临床治疗,在社会中的可推广性相对较弱。这对治疗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羞怯十分不利。

国内对羞怯的关注度虽然正不断提升,但迄今并没用出现专门针对羞怯的干预研究。因此,将来的研究需在这一方面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伍育琦.大学生羞怯心理的调查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2):105-106.

[2]Carducci BJ, Zimbardo PG.Are you shy Psychology Today. 1995, 11/12: 34- 68.

[3]W. Ray Crozier. Shyness and embarrassment: 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psychology.1990,59-86.

[4]王文娟,金一波.害羞的界定和测量与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科学,2009,32(4):910-912.

篇(10)

1 网络成瘾的定义和诊断

成瘾的概念一般用于描述为身体与心理对于一种物质的依赖,现已被应用于网络的过度应用,称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Use)。目前人们对网络成瘾的现象主要界定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病理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有问题的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或网络依赖( Internet Dependency)。但由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IV;1959)”中还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界定,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统一判定的标准。目前关于过度使用网络的名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网络成瘾”,另一种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因当前对网络成瘾没有统一的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使用“网络成瘾”这一关键词[1]。

“网络成瘾”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Coldberg提出的,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行为现象,美国心理学家Beard 等人又提出了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1998)主要指的是网络本身因素造成的成瘾,如网上交流和一些网上质量低下的内容[2]。Caplan 认为PIU应被限定为在人们生活中能引起心理、社会、学校或者工作困难的网络使用。Young认为符合下列中的五条即可诊断网络成瘾:(1)为了得到更多的满足增加上网时间。(2)努力试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是失败。(3)当上网的时间被限制时,易出现激惹、压抑和情绪不稳定。(4)呆在网上的时间比开始上网时延长。(5)用网络逃避工作中和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风险。(6)不告诉其他人自己真实的上网时间[3]。

后又有许多研究者报告那些患有PIU的人群伴有心理上的变化,如抑郁、社会孤独和在家里及工作中产生了负面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反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他们的研究显示把网络成瘾这一概念定义为病,可能提的太早或者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并指出网络成瘾应定义为对于网络的有害的依赖。其理论根据是:(1)成瘾缺乏特殊的理论和概念;(2)在成瘾范例中的经典研究还未被发现;(3)在大多数过度使用网络的人群中,成瘾可能更多地代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最初的障碍。而以Davis为代表的学派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产生了质疑,他认为:虽然网络成瘾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好像不太贴切。成瘾涉及人与刺激之间的心身依赖,通常基于一种物质。由于这个原因,DSM-IV没有把病理的使用,物质的滥用和其他刺激描述为成瘾,也没有把强迫性的赌博列为成瘾。由此他提出了PIU,把 PIU的症状界定为:(1)对于网络强迫观念;(2)自我控制冲动的能力减弱;(3)没有能力自行停止网络的使用;(4)最重要的是患者本人扭曲的认知,即患者认为网络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随心所欲的地方。除此之外,当他们不在网上的时候,仍然不能放弃对网络的眷恋,用更多的时间上网,并把大量的钱用于网络和诸如此类的其他消费。患有 PIU的个人开始变得对过去喜欢的事情不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做一些可以令人高兴的事情,甚至远离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而把自己孤立起来。这一问题行为更加促进了 PIU恶性循环,他们开始与社会隔绝,导致他们在网上有一种罪恶感,常常对自己的朋友说谎,而不告诉他们自己真正停留在网上的时间,并认为自己的网络使用对于其他人来说是私密的。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的。久而久之出现了贬低自我价值和加重了 PIU的症状。Davis 还将PIU分为特殊的PIU和广泛的 PIU,特殊的PIU产生的基础与先前的心理病理状况有关,而广泛的PIU是由于个人缺乏家庭、朋友、社会支持和社会孤独所造成的。国内学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网络成瘾。其一是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和厌恶感,并导致自身幸福感的缺乏;其二是个人将其在网上从事的工作视为逃避现实社会的方法和手段,将网络作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其三是在网络社会找到并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所追求的信仰[4]。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在症状表现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5]。

本文认为,成瘾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应有严格的界限,成瘾除了指必须存在一种物质之外,还应有戒断症状。本文认为成瘾这一词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夸大,更多的可能还是依赖和病理使用。因为成瘾按照DSM-Ⅳ的标准是一种物质的作用,是一种物质在体内直接产生的一种化学变化。而网络成瘾是不存在这种物质的,是由不良的认知直接产生的一种心理的变化,是一种强迫的行为。本文支持Davis的理论,并认为所谓的网络成瘾可能是适应不良认知而导致的一种行为的强化。

2 流行病学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显示PIU人群所分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多见于青少年。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国外有研究显示,在大学生人群中IAD的发生率约为9.8%-13.0%[6] 。国内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7月的最新统计,网民总数为12300万人[7]。有调查表明北京中学生网络成瘾者高达13.65万人,专家测评发现目前北京市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高达14.8%[8]。国内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发生率为6%-14%,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9]。(2)男性多于女性[10-11]。国外研究显示男性在成瘾方面的得分高于女性[12]。国内有研究报道男性网络成瘾的人数是女性的4倍[12]。(3)18-35岁是高发人群,占总人数的67.4%[7]。(4)网络的病理使用者较其他人具有更大的成瘾可能性。国外有研究调查了277名病理使用网络的大学生,发现其对于网络成瘾有很高的易感性[13]。国内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负面的心理因素多,积极的心理因素少[14]。(5)网络依赖者的人格多为内向性性格[8]。(6)受教育程度与网络使用的关系密切。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占17.8%,高中大专本科占78.6%,硕士博士占 2.9%[7] 。

3 网络成瘾人群的特点

3.1 认知特点

Davis曾指出,PIU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了个人的认知是不良行为的主要来源,认知在PIU的维持和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认为认知和行为是 PIU产生的基础,非适应性认知是 PIU发生的充分条件,而心理机能障碍,如抑郁、社会焦虑、药物依赖及生活事件的影响是 PIU产生的必然条件[4]。

有研究对记录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组对不同性质图片的注视次数差异显著,并且变化趋势不同[15]。这说明,心理健康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对不同性质的图片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图片对被试具有不同的意义,高分组(得分采用自评症状量表>200分)的被试对中性图片注视最少,低分组(采用自评症状量表

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成瘾者的特点,PIUV患者存在着注意中不同环节的改变,这种注意的改变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在网上停留的时间,而使上网时间延长。由此可以看出,认知活动是人们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良好的认知功能是人们顺利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保证,错误的认知偏差,易于导致PIU患者的不良的行为反应。

3.2 元认识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项目分析从元认知的特点对网络成瘾的本质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元认知的构成包括7个方面的因素:目的与计划性、执行性、对外部舆论氛围的认识、自我监控、知识来源与情感体验、时间控制、戒断行为与适应性。此分析还指出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16]。一项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13-18岁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7]。综合这些研究,本文考虑到元认知水平与年龄的相互关系。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他们迫切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与自我认同,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独立地从事一切事情,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元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经验不足、缺乏资源或心理承受度不够成熟等而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不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空间相对容易地获得自我实现,往往使青少年流连忘返。时间是衡量个体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时间控制体现了个体的自我调整水平。

3.3 行为特点

行为科学家认为成瘾行为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他们提出的模式是行为在不断地强化下转变为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为,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给个体带来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功能下降等,青少年网络成瘾即为这种症状[18]。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也提出了社会交换互动论中的刺激命题,如果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及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与此类似的行动。上述命题所说的酬赏是指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它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类。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也认为,行为是强化的结果,而错误的认知或认知的偏差,加上行为的强化,可能是网络成瘾的必然结果,网络使他们得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而这种得不到的东西正是他们行为固着的奖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行为[19]。国内学者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给予了解释。认为,正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奖励作用,使行为受益,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负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能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从而增加了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并认为正强化在网络成瘾的初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负强化是指从沉迷到成瘾这一段发生作用[20]。

3.4 人格特点

国外研究表明使用网络过度的高中生比使用网络少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精神症状。另外频繁过度的网络使用者比没有使用、减少使用和适度使用的人似乎具有特殊的人格类型[21]。国内专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病态人格是网络成瘾的本质原因,是病态人格选择了网络成瘾[22]。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网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性格越内向,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23]。美国心理学家Young早期在研究互联网成瘾现象时就发现互联网成瘾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公正性存在负相关,与外倾性零相关,说明神经质人格类型的使用者容易产生病理性使用行为,开放性等人格类型的使用者不容易产生病理性使用行为,或者可以说,具有消极人格特征的使用者产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一些研究则表明这两者之间并不相关[24]。笔者曾在网吧随机抽取了20个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个被试中,有一个外向性格,三个自认为介于两者之间,其余均为内向性格,表明人格与网络成瘾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内向性人格的人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内心的世界里,脱离了与他人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这种特性和缺乏社会的支持,可能是导致他们沉迷网络以致成瘾的原因之一。可见人格作为决定个体行为最基本的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也是影响个体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行为是由人来操纵的,人的本质也会影响到行为的执行,确切地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3.5 焦虑、抑郁特点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网络成瘾者无论从行为、情感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超出了正常人群的一般尺度,而发展成为一种畸形的、为追求而脱离现实世界的异常人群。研究表明,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上瘾前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他们或者压抑或敏感,喜欢独处,抽象思维丰富,不服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规范。往往有某些严重的情感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在调查中54%的人患有焦虑,54%的成瘾者报告说,他们从前曾有过抑郁症的病史,还有一些人显示出长期的自卑心理[25]。有人对170位网瘾者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发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社交恐怖因子、孤独性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等方面所感受的网络吸引几个方面的得分高于非成瘾大学生,但在自信因子方面的得分则相反,这说明缺乏自信,焦虑抑郁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之一[26]。也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往往和个体的负性情绪有关[27]。

德国心理学家Munich认为,网络成瘾是心理障碍的一种[28],国内一些专家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在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更需要从心理的层面进行探讨。精神科医师 Shapria在其临床实践中,访谈了14位网络过度使用者,发现其中有9位患有躁郁症,7位有焦虑症,3位有暴食症,4位有冲动控制障碍,8位曾经有过酒精依赖或其他药物成瘾的问题,他还认为,网络成瘾并不一定是他自身的问题却可能是当前常见的一个治疗精神状况的标记[29]。有人对某市1037名中学生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评方法及SCL-90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成瘾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各因子明显高于常模,由此得出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心理问题严重[27]。

3.6 家庭社会特点

Caplan 发现社会因素在病理网络使用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告诉我们,网络成瘾首先是有了网络,而在社会、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出现了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在非适应性认知的基础上出现了特殊的PIU和广泛的PIU的行为,而又出现 PIU的症状,这些症状与非适应性认知又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国内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问题[10]。从认知行为模型中,本文认为除了网络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过于放纵和严厉、学校环境、老师的素质行为都是青少年过度地沉迷网吧或病理性地使用网络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健康的网络使用

当我们置身于不同的文献中讨论病理使用网络的同时,应同时关注如何健康地使用网络。每天全世界都有数以万计的人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体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交友、学习、工作及娱乐,这都说明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媒介。我们不应该去过多的强调它的负面结果或贬低它的现实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过度使用的负面结果,也要知道哪些是以病理的方式使用网络的行为。Davis认为健康的网络使用应包括:(1)没有适应不良认知的基础上,为达到某一目的合理地使用网络;(2)健康的网络使用指的是能正确地区分网络交流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存在着显著的不同;(3)网络只能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能依赖它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4)我们应该更明确地限定什么是健康的网络使用,什么是病理的网络使用[4]。

5 讨论

Davis认为,认知在PIU的维持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Davis的理论,即PIU的研究必须开始去寻找与PIU认知、行为水平更紧密的关系,研究者应关注存在于PIU中的适应不良的认知[2]。

首先,应弄清适应不良的来源和如何改善适应不良认知所产生的土壤。进一步弄清PIU与精神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有何更深层次的关系。找出为什么网络的使用对某些人出现问题,而对另一些人却存在很低的相关或无相关。例如:为什么网络成瘾的男性大于女性,那么男性与女性在认知的基础上有何差异,为什么女性焦虑、抑郁的患者没有出现或较少出现网络成瘾,这到底与他们的认知有关,还是与个性人格有关,还是与情绪的释放途径有关。另外,应研究是先有网络成瘾,还是先有心理障碍或青少年人格发育障碍,哪些人是因有心理障碍而形成网络成瘾,哪些人是因有网络行为而导致心理障碍。最后,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和统一。由于目前网络成瘾界定标准尚未统一,还不能准确的界定网络成瘾者。如:不均匀的样本、男女分布不一样等导致的研究结果不一样。试验的工具不同,也会降低信度和效度的水平。这些都会引起诊断标准不一致。所以要对网络成瘾的现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统一标准、统一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的认识尚不一致。但是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青少年网瘾者由于适应性认知不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格发育障碍。网络只是外因,内因在于患者由认知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障碍等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体系。网络行为是一种习惯,正常的习惯不会成瘾,只有在认知适应不良时,才会导致成瘾。Davis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更深层次的研究网络成瘾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更深入地去挖掘网络成瘾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对网络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地干预。

志谢:感谢罗和春教授、胜利博士、李冰冰博士、刘丽娟、李玲莉,及我的朋友刘晓梅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31-37.

[2] Caplan 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omput Human Behav, 2002,(18):553-575.

[3] Yellowlees PM, Marks S.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or Internet addiction? Comput Human Behavior,2007,23(3):1447-1453.

[4] Davis R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 Human Behav, 2001,(17):187-195.

[5]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1-504.

[6] 尹华站,黄希庭,李丹.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的时间记忆特点 2006,14(4):362-364.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 2006.

[8] 黄芩.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职业与健康,2004 20(9) :98-99.

[9] 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 ,27(5):369-371.

[10] 高亚兵.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40-45.

[11]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 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6,20(1):51-54.

[12] 李兆良,高燕 ,冯晓黎,等.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2006 ,22 (6 ):664.

[13] Mo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Ev-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 Human Behav, 2000,(16):13-29.

[14] 易晓明.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科学,2005 ,28 (6):1476-1478.

[15] 闫苍松,隋雪,任延涛.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14(2): 238-240.

[16] 李宁,梁宁建.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元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27(6): 1356-1359.

[17] 张梅花.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文探讨. 教育探索,2006,(18):45-46.

[18] 杨鹏. 游戏, 心理与环境. 中国青年研究,2006.8.

[19] 刘晋飞, 王茂福.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世界中互动可持续性的原因.中国青年研究, 2006.6.

[20] 杨客,阮昆良,郑涌.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51-952.

[21] Yang CK,Choe BM.Baity M,et al.SCL-9-R and 16PF Profi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e.Can J Psychiatry,2005,50:407-414.

[22] 庞勇. 网络成瘾与病态人格的亲和性选择.学术交流,2005,140(11):131-134.

[23] 张静,李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0-73.

[24] 周爱保, 茄学萍, 刘锦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6,18:37-42.

[25] 刁生富. 论网络成瘾的成因与对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20(6):50-53.

[26] 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63-1364.

[27] 梁宁健.吴明正,杨轶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学.心理科学,2006,29(2):294-296.

篇(11)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杀人案,还有很多学生的厌学逃学比比皆是、甚至于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直接关系。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要条件 。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解除紧张;

(4)有助于形成友谊;

(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2、培养意志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3、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5、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6、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体质,而且对心理健康也益处多多。无论您如何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吧,既促进心理健康,又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