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9 21:41: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科学与工程

篇(1)

国内多个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水、大气、固废污染控制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如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污染控制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开设的《环境工程原理》、同济大学开设的《环境工程学》。我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也开设了《环境工程学》这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和课程的特点,笔者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课程教学中的困境

1.1 学生工学基础薄弱

《环境工程学》涉及的内容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部分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水力学等工科课程的内容,而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工学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中无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让这部分内容不影响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工程基础薄弱对实际工程的了解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基本知识, 缺少实际认识, 从而在真正设计时无从下手;学生在设计时缺乏对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相关资料查阅的能力, 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存在问题。

1.2 学时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我校该课程采用的教材一直沿用的是蒋展鹏主编的《环境工程学》,现已经历三版(第三版为蒋展鹏和杨宏伟主编)。教材主要系统的论述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污染防治技术与污染控制工程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3篇内容[1],及主要涉及三大污染控制工程,内容范而多。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学时只有51个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同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是一个需要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同时,该门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由于总课时偏少、内容多, 教师教学更偏重于理论教学,从而导致该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和渗透不够, 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1.3 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正确与否事关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的“一言堂”,只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多媒体工具使用单一,只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编辑后照搬到幻灯片上,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2 教学改革

2.1 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范,课时少,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新技术和工艺流程不断涌现,因此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根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针对教材相对于实际工程工艺的滞后性,增加一些环境工程学方面尤其是污染处理技术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相关知识的储备。同时注重新旧工艺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新工艺的改进之处,甚至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三大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且学生工科基础薄弱,因此对于涉及到部分工科基础课程如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水力学等工科课程的内容时,一般不做深究,对于设计方面的内容,亦不做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这些学科一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环境工程的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选修本专业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鼓励学生多查阅当代环境工程新技术、新理念的中英文文献,作为本学科知识的课余补充,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国内外在污染控制方面的最新动态,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态度与技能。

2.2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将讲授法、讨论式、案例式和现场观摩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在环境工程学术领域中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主要采样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以丰富的图片、逼真的动画及实地录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简洁的文字叙述和深入的语言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直观化展示将涉及的装置、材料的外观和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生动描述,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可以可节约课堂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3]。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整堂课都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此外,对于一些繁琐的计算过程,板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多媒体教学。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赴学校相关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弥补课堂教学对相关工艺和设备直观认识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针对某种污染,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能了解相关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让学生也走上讲台,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2.3 加强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的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环境工程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与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课程紧密联系。实验课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我校的本门课程不设实验课,设单独的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两门课程的衔接和结合。

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学生兴趣,结合国家级和校级的创新型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对工艺流程的设计改动,加强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到研究生和导师的相关科研工作当中去,增强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1.1实习认识的不足

不少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认为,毕业实习仅仅是学校要求他们完成的“一项任务”.因而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大多实习指导老师不愿意认真研究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可避免地形成“走马观花”的实习模式,最终使得毕业实习的效果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

1.2实习管理的低效

国内高校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常常具有随意性,加上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力度不够,因此,毕业实习中指导教师往往不能给实习生以全面、科学和高效的指导,加上实习教学缺乏相应的质量监控措施,实习过程评价的虚化,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普遍.

1.3实习基地的有限

缺少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实习基地是许多高校实习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国内一般高校实习经费有限,加上国内不少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其正常工作,而且还存在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使高校按专业建立的实习基地“小而散”,导致了实习内容和功能的单一化;而且区域各高校实习的安排时间几乎相同,常常出现在同一单位扎堆过多的学生实习,也给挂牌的实习单位造成很大压力.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专业分委员会于2009年对国内35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见表1).结果表明:73%的高校认为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学校建设实践基地的动力不足、投入不够,造成了一些高校几乎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或建成的实习基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35所高校的生均实习经费仅为435元,通常只能支付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的交通费,远不能支付毕业实习所需的费用,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2福建省区域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福建省生态环境的特点是海陆兼备,山海互补,区域内多山地丘陵,少平原,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腹大口小的海湾和河口所组成的海岸带是福建海陆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密切关联和交流的界面,区域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繁多,可供观测的自然环境现象多[3].2010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调研了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和基地建设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内各高校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生产企业/环境保护公司、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其中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市祥坂污水处理厂等单位接受了3~4个专业的实习生;而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华能东电厂、福州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挂牌实习基地,这些大型企业在清洁生产和末端污染治理方面有特色,可以开发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在自然生态环境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目前已经建设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闽江口湿地野外定位观测站、福州琅岐岛实习基地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野外实习基地,可以共享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

3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习与基地建设改革的思考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有目的地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十分重要.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实习基地的选择既要考虑满足其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在目前各高校实习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区域建成1~2个规范性和共享性高的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实习基地示范区,建成“区域实习基地共享平台”,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十分有必要.

3.1构建区域实习基地共享平台

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和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区域野外实习基地方面的优势和力量,构建“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实习基地示范区”和“近海海岸环境实习基地示范区”,培训一批合格规范的自然生态环境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该实习基地示范区可以作为区域各高校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共享的实习基地,避免不同专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3.2优化配置实习时间

考虑到食、住、行的方便,位于福州市内的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监测站、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型环保公司等单位仍将作为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认知性环境见习、生产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一般一个实习基地以一次性容纳20~30名学生实习的规模为宜.因此,区域内各高校有必要探讨如何将彼此的实习时间错开,并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衔接,避免“人满为患”,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

3.3加强分散实习的研究

目前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实习是集中实习的延伸,是潜在的待挂牌的实习基地资源,也是学校把握用人单位需求和动态的一个窗口.分散实了在经费上比较节省,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很有帮助,但要避免“散放羊”,有必要对分散实习的模式、指导方式和考核方式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跟踪调研,加强对分散实习的管理.

3.4改革实习的管理模式

篇(3)

    针对有色领域的重污染现状,依据中南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环境工程学科体系的建设规律,在中南大学新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等的资助下,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有特色的环境工程学科新的教学体系。其中,具有有色冶金特色的《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是新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结合近年来在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导论》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谈几点教学改革与创新之处,旨在充分发挥交叉重点学科群的优势,培养冶金环境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重点解决矿冶领域的重污染问题。

    课程性质与特点《环境科学导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之一,属于必修课。该课程以人类生存环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各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阐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城市、农村区域生态与环境、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新方法和环境科学发展的进展。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研究内容与人类自身利益关系紧密。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化学、化工、土木建筑、机电、物理等多学科知识。

    概念新,出现的新名词多。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壁垒、绿色消费等。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较密切。如各种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工程设计紧密相关。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各种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

    授课时间有限。当前,大多数高校均强调学生的宽知识面和综合素质培养,学时数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很有限。

    我们结合冶金特色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环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及在有色冶炼企业进行环境治理的工程实践,经过6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寻出了一些冶金特色《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授课学时所限,不可能面面环境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跨越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俱到,理应"因材施教",即根据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及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

    针对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应重点讨论矿冶行业实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介绍现有冶金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环境意识,将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按节备课法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根据课本外的大量新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对于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更是如此。我们按专题进行备课则很好地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我们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学重点和能够找到的教学材料,将教材重新组合,分为若干专题讲授,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热点、难点。为此,不仅需要补充或更新教材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有结构,将最需要讲授的内容梳理出来,重新形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教学实践表明,按专题进行备课和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互动式教学为了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下列做法:提前布置下次课的授课内容,并将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每次课抽一、两个小组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

篇(4)

广义信息经济的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知识型。信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智力,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

(2)创新型。在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3)整合型。信息经济是在整合即综合集成中发展的。

(4)互联型。信息经济是建立在无处不在的公用信息基础之上的一种互联互动的经济。各类经济组织与企业、公司以及他们内部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

(5)紧迫型。信息化缩短了时空的差距,极大的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6)全球化。信息化使空间变小,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弱化了。

(7)数字化。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而以光速进行传输。

(8)虚拟化。经济活动不仅能在物理世界中进行,还可以在媒体空间中进行。

(9)分子化。经济活动的单元趋于微型化。指令控制的等级制将为基于个体或全体的分子式结构所取代。

(10)中空化。信息化使最高决策层能同最基层的实行单位直接联系,让中间组织失去必要性。

根据一项对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德国印刷媒体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的分析,德国企业现在招收的经济信息人才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占所有同类广告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招聘广告是针对商业软件开发部门的,还有不到五分之一是科研和教学。9%的招聘广告是针对市场推广部门,技术管理、企业领导、规划、调控、行政管理或者财务部门的招聘广告各占7%。

“经济信息人才经常从事对软件系统和结构进行规划,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领域,”魏因哈特教授说。鲍施先生补充到,软件推销、数据仓库管理和SAP等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咨询也是经济计算机人才的典型工作岗位。

经济信息人才通常都在一些部门的结合领域工作。比如在拜耳公司,他们主要在企业调控、物流、采购、推销和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各自部门的IT系统。“但是我们公司的其它部门也聘有经济计算机工作者,他们通常负责企业管理软件的操作,”赫兰德尔先生强调说。在世界着名软件制造商SAP公司,经济信息人才的身影出现在各个部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女经理苏珊.卡普费尔(Susanne Kapfer)对此说到:“主要是在软件开发、质量管理、咨询顾问、售后服务和培训部门。”

对于这些人才来说,重要的是应该意识到,在他们的工作领域是经常不断地出现新的课题和就业领域的。“主要是在互联网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大量新的就业领域,”奥伯维斯教授说,“比如在开发网页,在互联网上设计供应链,为不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和可行性分析,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规划电子商务的应用。”

与企业管理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竞争

经济信息人才很少单独出现在就业市场上。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专业,他们要经常和一些相近专业――主要是经济学、信息学和经济工程专业的人才竞争。联邦劳工局的鲍施先生观察到,从招聘广告可以看出,他们和经济专业的

毕业生的竞争最为激烈,因为这些人也往往“掌握了很多软件方面的知识”。魏因哈特教授也证实了这个趋势,他说:“很多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选择经济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项技能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极有裨益。”而且经济信息学和信息学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变得模糊了,主要是有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就辅修了一些企业管理的课程。总的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信息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受欢迎,“特别是在软件系统开发这样的纯技术工作上”,魏因哈特教授说。赫兰德尔先生则根据拜耳公司的实际情况讲到:“在最尖端的IT工种上我们几乎没有聘用一名经济信息学毕业生。” 高要求

为了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经济信息学专业的大学生最好在上学期间就积累应用经济计算机方法(比如数据和程序建模)的经验,奥伯维斯教授建议到。此外还最好有使用数据库系统、系统建模工具和软件设计相关工具的经验。“他们必须至少熟练掌握两种流行的编程语言,”鲍施先生对经济信息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补充到。

此外,企业还期望应聘者有优良的毕业成绩和一个“紧密联系实际、有吸引力的硕士论文”,魏因哈特教授认为。“重要的是,在上大学期间就通过实习或打工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好准备。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将来在找工作时就会面临困难,” 奥伯维斯教授警告说。鲍施先生对此建议到:“他们在软件和硬件生产方面,或者在商业领域要注意多积累一些经验。”

而且专家们对一些跨行业的技能也有一致的意见:必须会英语,最好有较长的国外居留的经历。在软技巧(注)中,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应聘者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也同样受重视。“因为在计算机领域,人们必须作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 奥伯维斯教授强调到。

专家们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进一步解释了他们的主张。“我们期望应聘者精通英语并有实习经验,”SAP公司的卡普费尔女士说。职业培训毕业的经历或者在校外的工作经验能增大他们的录用机会。而且SAP公司特别看重应聘者是否有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因为我们的每个部门都是国际化作业的,” 她说。此外,独立工作能力、首创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意识以及灵活性都是很受好评的。

想去拜耳公司工作的人,最好尽量掌握一些SAP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且软件演示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赫兰德尔强调说。这家世界最大的医药保健及化工集团尤其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客户需求理解和沟通能力,因为“经济信息人才要直接面对客户,” 赫兰德尔说,“他们要和客户一起设计、生产企业管理软件并负责售后服务。”而且企业还希望应聘者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我们很注重,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作了些什么,”他说。有在国外实习或者攻读海外学期的经历对进入这个跨国企业是相当有利的,“但这也不 是说一定要去加利福尼亚,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去那里,” 赫兰德尔警告到。精通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再掌握一门外语就更好了。在软技巧中,项目作业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最被看重的。

篇(5)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250-01

当前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新工科”的出现,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新兴领域实际应用中形成创新创业机制[1]。这新的革新与发展迫切地要求高校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帮助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绩效、培养社会需求人才迫在眉睫。

一、混合式学习

Graham等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传统的面对面学习与基于技术媒介的学习进行结合[2]。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指的是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结合[3]。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线下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基于网络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将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无形中扩大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让学习进行更自由更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学习。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运用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必要性

1.学时不够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普通高校学科设置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学科,承载着培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与使命。在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其学科相关内容较多,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的有限时间去学习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因此,采用“线下课堂学习+线上网络学习”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无形中增加学习时间,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学习更多更有深度的知识。

2.缺乏实践

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种工科类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性知识,还需要实践环节。因此,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尽可能多地去实践和锻炼,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时间大多花费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没有更多时间和机会真正地实践,有些甚至丧失了动手的能力,更不可能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课后线上进行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或答疑。这样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培养专业实践技能。

3.学习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学习方法单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模式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很容易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学习,并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线上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习惯去进行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合作、竞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实施要点

1.借助MOOC开展线上学习,丰富学习资源

篇(6)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面试方案及录取办法

复试、录取原则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性。依据考生申请材料情况及面试成绩,综合考虑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组织形式

1、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

组长:柳建设

成员:李征 陈泉源 亢燕铭 薛罡 宋新山

秘书:朱立华

2、按学科组建不少于五人的复试专家小组。组长由学术带头人担任,成员由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正高级专技职务人员组成(一般应具备博导资格),秘书由专职教师担任。复试专家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复试工作,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考核考生并评分,复试程序要规范,要有现场记录、成绩等,考核结论由复试专家小组集体负责。

申请材料综合测评

由复试专家小组负责,主要审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成果,包括研究生阶段基本表现、奖励及荣誉、英语成绩、学术成果等,总分70分,计分标准参见附件。

复试基本要求

复试总分为30分。每位考生的复试成绩包括“专业外语”和“综合面试”两部分。复试总成绩的计算公式为:复试成绩=专业外语成绩+综合面试成绩。其中专业外语总分10分,综合面试总分20分。

综合面试采用PPT汇报及答辩形式进行,每人汇报时间10分钟以内。申请者可以简要介绍教育背景、硕士阶段科研成果、获得奖励和荣誉等。

复试专家通过申请者的汇报以及现场提问对申请者进行考核,复试专家对申请者的考核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情况(6分);

②对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6分);

③现有研究基础、合作精神及科研创新能力(6分);

④博士攻读规划(2分)。

录取原则

总成绩=申请材料综合测评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相同,由原面试专家小组根据其学术成果创新性投票决定。

学院根据学院招生计划及导师的招生额度,按照总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原则上,每位导师每年招收博士生总数不得超过2名,如果导师当年招生指标已满额,需博士生同意转换招生名额不满的导师,否则不予录取。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篇(7)

大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翻翻历史的扉页,一切都成了过往,三年就这样过去了,在XX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的日子里,生活中充满阳光,人与人之间都坦诚相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我在美好的大专中就这样成熟了起来,也就体会到了大专的生活是我进入社会的根本。

大专三年里,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着严谨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因为我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老师、同学相处得很融洽。学习当然是重要的,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三年的大专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在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我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再觉得是一种累赘,而是很乐意的去做并且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

学习文化知识时,端正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大专三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协会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我成为不仅有知识还有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的有志青年,让我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会继续努力。

篇(8)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发生着进步,也在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更是十分明显。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能够更好地把握该门专业的进步。

二、研究科技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影响的意义

1.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总结,在很多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都已经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作为城市未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依据点,而且建筑环境就是把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住宅需求达到了先进技术的设计和创新理念的应用,而且能够把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发展相结合,给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才能把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得到全面的空前提升,通过自动化和专业化的技术改进,把各生活基本条件带动起来。

2.是对先进技术进一步引进和发展的主要基础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要把与居民生活最基本相关的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的专业进一步的利用,也带动了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为建筑环境管理就是给建筑工程本身点明了注意事项,所以建筑工程中的环境管理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给建筑事业的单一性增添了更多的实际增分点,因为建筑事业的开展必须要有建筑环境的全面规划和科学分析,再加上设备工程对建筑物的不足之处进行的填补,从而给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更多的实际意义。

3.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人才未来发展走向的具体表现,实施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促使高校开设相关的技术专业,给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应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利用和开发中,相关专业的开展例如:电气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管理、空调制冷技术等一系列的增强建筑环境实际质量的面向现代化的新专业不断涌现,也加快了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备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技术环境。计算机能对建筑热湿过程及空调系统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使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最优化决策及运行中的最佳化调节和管理成为可能。此外,通过CFD模拟能使空调气流组织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保证工作区空气环境的情况下,减少空调负荷和扩大进排气温差。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设计方法正在发生从静态的设计情况的分析到动态过程的研究的转变,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网络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现代科技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已越来越高,住宅不再是只向居住者提供吃住的场所,而是朝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交、工作以及享受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现代化装备和最新的高科技成果都已被运用到智能化的住宅中,信息社会的所有特征都能在这样的住宅中找到。我国也已经明确要求21世纪商品住宅的建筑都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智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智能建筑首先在美国出现,美国智能建筑学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几个基本要素即从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服务性的大楼。我国则以大厦内所配置的自动化设备来衡量智能建筑。新加坡规定智能大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室温、湿度、灯光、保安、消防等,以创造舒适的环境;二是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联网;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备,并向国内外进行联网。

四、现代科技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影响的结晶――绿色建筑

建筑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科技进步的一种基本体现。随着人类由荒蛮走向文明,由落后走向现代,人类的建筑也经历着由被动地适应大自然到主动地寻求舒适的进程。然而,在人类不断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现代工业的弊端也逐渐地显现。如大自然遭到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人类已经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球的共识。而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工具和文化体现,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建筑就随之而生。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具备了“绿色”性态,即适应大自然的一类建筑。它在能源消耗上,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而少消耗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等;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利用构造处理技术来达到舒适的内部环境,而少利用设备力量满足人类需要;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地少占用土地。

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所有或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提高建筑的保温能力和空气密闭能力,充分利用土壤蓄能、水分蒸发吸热、“烟囟”效应、建筑绿化等自然空调手段来改良室内热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通风装置和人工照明系统,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2.现代科技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广阔前景

我们的祖先虽然为如何利用大自然作了良好的阐释,但由于缺少现代科技的支持而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实现需要大量的建筑设备支持。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发了大量人性化的建筑设备,使建筑实现真正的舒适,可以说现代科技造就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在建筑中尤其是建筑使用阶段合理采用可再生新能源,对改变住区能源消费结构,节约采暖、空调等生活能耗,降低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综合节能技术途径有:①通过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②通过开发新型建材提高门窗气密性。绿色建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使之成为现实。现代科技将成为人类改造环境的重要成果,成为21世纪的建筑设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五、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调研

在开展专业建设的活动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开展调研工作。可以派专人去一些名校进行调研,收集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教学资料,还可以观察并了解他校的教学结构体系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以便为学校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做一个铺垫,为学校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调研后的反思

我国高校在1952年创办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当时全国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此专业。四十多后,一些高校才陆续建立该专业。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1998年国家教育部研究决定,将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这就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的由来。到了21世纪,全国有许多高校已设立了该专业。

3.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

为了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上,我们要加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的课件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等等。为了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如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培养模式,构建两个体系,对于核心课程要建设多媒体课件等等。

六、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更好地把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脉”,就要更为深入地探究现代科学技术对其造成的深刻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从严,吴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88-89.

[2] 孙世国.21世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3):101-102.

篇(9)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1950年,我国仅有高校193所,在校大学生13.7万,在学研究生1261人;到1977年,高校增加到500余所,报考570万人,录取27万人;1999年,我国高校数量发展到1071所,在校本科生340万人,在学研究生23万人;随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高校2941所,在校本科生1494万人,在学研究生179万人。所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论是高校数量还是本科生、研究生人数都得到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高校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协同育人。通过深入实施“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和“卓越计划”,整合科研、行业、社会甚至是国际方面的资源,扎实推进了高校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地方厅局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协同育人工作。二是资源共享。63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65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于高校教学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一大批教师团队在“爱课程”网等3个网站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同时以“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慕课也正在兴起。“爱课程”网、网易、央视网3个网站课程页面浏览量累计1.27亿次,课程访问量超过3852万,“互联网+高等教育”正在迅速发展。三是强化实践。目前全国已有6000余家企业与高校签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其中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626家。同时,新建了一大批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实施高校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实务部门人员互聘计划,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我国高等教育环境专业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我国环境问题并不突出,环保意识较淡薄,只有少数学校开设环境保护相关课程或专业方向,1977年开始有7所高校开始环境专业招生,可以说该时期是环境专业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由于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社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成立了环境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我国环境专业步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治污需求日益迫切,开设环境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环境专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着部分高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复杂性不断增加,我国治污工作任重道远,环境专业建设步入深化阶段,专业日趋完善和成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学科在推进理工交叉的学科建设、环保人才培养和环保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下,国家对培养环境学科高端人才提出新期待。

3.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高端创新人才

党的十确定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重在人才驱动。最近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同时,我们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重在育人,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4.环境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端人才保障

环境学科涉及理、工、农、经、管等多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环境学科的重要特色。同时,环境污染物种类及来源、污染过程、污染效应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生态、健康等问题的渗透、交叉,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广泛性,环境污染防控目标和方法的多样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端环境人才。

5.环境污染治理需要高端人才支撑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需要铁腕治理。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要相继出台。

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迫切的环境治理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美丽中国愿景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6.高端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二是分析理解能力全面,三是处事能力成熟,四是应对挑战能力突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机制,培养出更多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尽一致

自高校扩招以来,环境专业培养规模急剧扩张,人才培养数量增速较快,培养的人才类型多偏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有待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尚待设立。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匹配

大学在我国创新体系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论文和成果较少,学术大师、一流学科较少等。

另外,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原本并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尽管我国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增长,但生师比仍较高。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3.57万人,比2013年增加3.95万人;专任教师153.45万人,比2013年增加3.7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l,逼近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不超过18:1的合理标准。而美国生师比小于10:1的学校达90所,加州理工学院生师比只有3:1。比较起来可以发现,我们的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相对较大,带的学生较多,有些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

3.培养模式机制与高端人才培养要求尚不完全相适应

偏重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学生的教学投入、工程实践、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等方面有待加强。

4.监管评价体系与高端人才培养要求不相协调

有的学校过于把论文、专利、项目经费等作为考核硬指标。这一做法有助于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但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往往会使工科理科化,一味强调科研经费往往会导致理科工程化。

个别学生受到求新、求奇、求快、求利的思想冲击,还存有抄袭、剽窃、造假等不端行为。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思考: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由此引发如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的思考。

三、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再创新的思考

1.美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教育发达国家的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不是被动的跟随者,而是积极的引领者。研究型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坚实基础。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造性贡献奠定了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智力支持作用。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经历了从通才向实用人才、全面人才、创新人才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凸显,培养拥有“精深的专业造诣、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及具有批判和变革的勇气”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其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53.12%,我国约30%),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数理化生构成通识教育的主体,体现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专业教育课程则注重专业基础理论与工程设计能力,非限制性选修课程涉及方向多,学生选择空间大(见下表)。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越大,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就会宽一些,研究领域也会广一些,我国学生在此方面尚显不足。

总体看来,在教学方法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多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提升实践能力;在培养模式上,以学分制推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以导师制推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在评价体系上,将教学研究成果与其他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教师聘用、晋升、终身制和工资等级直接受到教学记录的影响,同时重视学生多元能力发展,开发相应的评价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

2.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1)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师德、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二是要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方式,规范评价程序,提高评价的公正力和公信力。

(2)完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不仅限于教师、家长等外部力量,更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诊断。评价的内容要由重视结果到重视动态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需要实现多元化,以达到对学生特殊能力的关注。

3.提升高校育人能力

培养高端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人才培养必需的系列精神品质。大学应该成为有灵魂、有眼光、有胸怀和有脊梁的大学。

同时,要弘扬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更精湛的业务、更高尚的师德、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4.推动学科创新建设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发展其学科创新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该交叉学科的创新建设同样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学任务需要由具备工程实践或科研经验的教授及高工担任;二是科学研究需要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开展前沿创新活动;三是工程实践的高校任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或科研经历;四是要鼓励师生定期参加国际交流,掌握学科前沿。

5.创新“产学研”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产学研”教育对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创新“产学研”培养模式,需要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6.重拳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是教育界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建立适合本领域特点的科研诚信规范;健全法规制度,使学术不端行为投诉举报、调查核实、监督监察、公开公示和惩戒处置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落实法规执行力,将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落实到位,违者必究。

7.培育高端人才创新素养

现在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与过去不同,选择面更宽了,但素质贵在平时培养。一是坚守信念、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韧劲。在科研的道路上,经历了失败的人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取得成功的人,必定经历过许多失败,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奋斗精神。二是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动力之源,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兴趣。三是同甘共苦、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科研工作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需要团结协作。科技创新没有相互支持、集思广益的和谐环境,没有众志成城、携手拼搏的协作精神,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无从谈起。四是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留学,无论是在哪个岗位,都不要忘了“我是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8.几点建议

笔者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有几点建议:

(1)强化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端人才培养须立足国家治污战略需求,适应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整合教育培养资源,体现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科学性、操作性和执行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3-02

2013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了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一级指标及一级指标下的主要二级指标和重要数据项的分析,采用“分段分析”、“均衡性分析”、“分类分析”和“发展态势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各参评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主要一级指标进行了评估和定位。具体内容可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查询。尽管该报告评估指向是研究生教育,但无疑对如何提升高校本学科本科生教育亦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分析讨论了内蒙古大学本学科的现状及其现存差距,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

一、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内蒙古大学于2008年11月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环境保护厅共建学院。内蒙古大学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8年(第七批)获批为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起由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保护局联合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同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自成立以来,本着“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环境与资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科群。学院现已形成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稳定的研究团队,2个研究团队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湿地环境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诸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

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8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29人,2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学院的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外重点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形成一支学缘和知识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能从事前沿性科学研究和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师资队伍。

二、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

根据该报告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参评单位群体的整体水平分布和内蒙古大学在参评单位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其按评估指标体系,逐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部分主要数据项的水平状态的分析,在82所参评高校中,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声誉目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而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则与其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尚属下游,亟待提高。具体指标及排名如表1所示。

三、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该报告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客观,但总体来说,学院今后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加强和亟待提高。

(一) 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

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学校人才工程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学科交叉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培养创新团队;结合产、学、研,培养开发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研发和管理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同时,建设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师资队伍总数达到40人至45人,博士比例达到90%以上。另外,着力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力争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使研究生教育涵盖到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水资源管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研究方向。

表1学科整体水平及各一、二级指标位次统计表

(二) 以高水平为切入点,强化科学研究

相比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而言,本学科科研产出明显不足,中、英文论文数量偏少,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依托科研项目,鼓励、督促和支持科研人员及时将研究成果发表。结合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发表具有代表性高水平学术论文上有所斩获。

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种形式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通过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积极参与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力争在工业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产业化示范工程;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工农业固体废物、城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产业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和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篇(11)

一、加强环境工程专业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工科专业的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倾向。大家普遍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研究和创造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当今社会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更能体现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要求等方面比较淡漠人文类课程。环境工程作为工科专业中的一类,也难以形教育的应有氛围。第二,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过程,它应该体现教学的全课程与全过程育人。目前的课程设置虽然专门开设一些人文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所用,但这些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同时大班模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第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环境保护责任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更应进行环境科学思维、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做好民众环境素养提升的领头兵。

二、人文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学习环节都是围绕专业设置的,因而学生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因此,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中,功效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最佳途径,能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但这对专业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立足社会现实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明白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目的的伟大使命,并自觉在教学活动中予以践行。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中,把专业的科学教育看成是包含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人文因素在内的统一体,结合社会现实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把课程知识点传授与学生情感、心理和个性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专业技术硬、人文素养高的环境技术人才。第二,教师要善于分解课程知识点,能进行科学理论与国家政策、国民素质、社会实际的有效融合,进行专业知识外延。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老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想,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产生对环境工程的兴趣和热爱。鼓励、肯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特点,利用学校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设计参观调研、专家讲座、创新实验等教学环节;重视教学情境,管理好课堂,把自己在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及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思考和克服的过程及经验乐于与学生分享。第三,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找到科学与人文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环境工程主要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质,但在专业教学中不能牵强附会或生硬穿插,避免说教或填鸭式教学。如介绍课程背景时,可以结合环境问题产生背景、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如讲解环境标准时,可以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让这些科学理论渗透爱国意识;如讲解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时,可以进行国内外技术对比,让学生在树立远大的事业志向的同时,产生深深的家国情怀;在介绍学科技术进展时,可以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风、道德与品格。第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能言传身教。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还有人格与素养的教育,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环境工程的专业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因此老师不仅给学生能传授环境科学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等的培养及创新精神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