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职称评审公示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5 22:19: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职称评审公示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职称评审公示报告

篇(1)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行为属性分析

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要根据职称评定行为的整个评审过程和这个过程中评审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鉴定。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属性

从各级职称名额的确定、评审申报条件,被评审“双师型”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学院行政人员对被评审人员相关材料的审查、评审专家学科结构构成、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程序,学校中级评委、高级评委的民主投票权、最后院务会对选出人员的确定、合格人员上报省教育厅评定、职称授予和认定。这一系列流程都是严格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给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条例来操作的,其实质是高职院校行政部门代表省教育厅行使行政管理权,行使的是一种行政法规、规章授予的权力。有明确的授权机关、授权方式和授权范围,脱离了指导的属性。评审主体做出的是明确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象是“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国家统治层自上而下的管理行为,具有公共管理性,其性质是一种行政公务。行政主体依评审条例或省级会议精神将其行政意志通过语言、网站公告、文字、符号等具体的行动来告知相对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一旦取得相对应的职称,一旦授予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因此判定获取职称的这一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职称评审的性质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结果属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结束后,评审结果都会按时地公示,授予相应的职称聘书,因而具有因教育部门授予而产生与此对应的授权、行为能力和与职称相对应的相关待遇。该教师在高职院校工作中其工作行为都与其职称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因行政部门授予的职称具有证明力,是整个教师群体中明显的身份认知。如果教师在职称行为受侵害时受国家教育行政权力保护,同样职称一旦授予,该教师也承担义务,服从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对其与职称有关的行为的管理,职称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职称的变更或消灭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判定这获取职称的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

三、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师权利保障实现的因素

(一)法律受案范围的不明确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受案范围分析,那么哪些纠纷属于这类纠纷?在这里从“双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高职院校”三个关键词方向来界定。也就是只有同时符合这三方面的纠纷才是研究的受案范围。界定厘清哪些纠纷是属于“双师型”教师被侵权的行为类别可以节约法律成本,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

法律适用方面上,宪法、教师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中都有涉及对教师权力的维护,但具体可依据的相应法条缺失,试用准则模糊、混乱。例如《教师法》和相关规定,教师权益遭到侵害后其法律救济途径只有申诉和仲裁两种,但《教师法》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教育部也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关—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明确规定,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其申诉、仲裁、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等维权途径不畅通。

(三)现有维权的方式滞后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具有自身特殊性,这里包括“双师”身份的认同,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独特性,要求此类教师职称评定时要有专门的适用标准,既要在同专业“双师型”教师之间评定时有区别,又要在全校的各专业教师职称评定时有其合适的区分标准。“双师型”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属于新事物,教师职称评定中由于评定条例自身的落后、维权途径的单一滞后,都给“双师型”教师遇到不公正待遇时的维权设置了障碍,因此这些新问题需要救济途径、救济方法和评定规则能够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四)科学救济程序设计的缺失

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混乱。在横向程序上,由于对教师权利保障的救济途径具体权限的划定不清,具体法律适用不清等原因,造成申诉、仲裁、诉讼等救济程序设置的现行法律法规对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时的受理、调查、答辩等事项时,缺乏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实践中,教育行政系统内部救济仍然多采用行政方式,对事件的调查粗糙,不公开进行,对教师申诉的处理往往掺杂领导的个人感情和主观判断。另外,对提起申诉控告的缘由,受理机关、时限要求、处理结果的送达和执行等,具体事宜也仍未制定出明确的单项法规或相应的实施细则。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受理申诉或控告后,由于缺乏受理、审理、申诉、答辩、调查、处理的严格程序,势必存在随意性,难以保障教师的申辩权利。而且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过程中,教师和被申诉机构完全是“背靠背”。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受理纠纷,实施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救济的程序设计

(一)明确受案范围

在此要解决纠纷的类型是针对“双师型”教师这一主体的,所以要明确“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类型,也就是受案范围。

1.“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程序性类型纠纷

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对评审的资格审核程序不满;评审委员会组建的专家组成员构成制度不合理;利益相关评审专家、服务人员回避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和提出异议制度;评审程序中出现选票公布程序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对科研成果评判送审程序不透明、不科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条件与其他教师项目没有评审制度上的明确区分;不同学科评审程序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参与评审专家专业资质不够或不同学科专家比例不科学;公示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选票制度不科学造成人为操作可能;对同等情况下教师的评审硬件提出特殊苛刻的要求,超出规定以外;变相限制教师的申报职称人数;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申报名额比例分配不科学;高职院校学院内部评审程序未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的,直接由行政部门以发文形式确定等。

2.“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实体性类型纠纷

“双师型”教师发表的核心论文、非核心论文、论文影响因子等有关论文评价认定引起的纠纷;学校设置门槛限制“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分配的比例不科学;“双师型”教师年终考核、学期考核引起的纠纷;对不同国家机构组织的奖项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有关出版专著、合著、创作作品、专利、规划教材、精品课程等级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进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时所产出成果的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院级教科研项目及课题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不同系部”双师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等级引起的纠纷;学术报告水平层次认定引起的纠纷;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级评定引起的纠纷;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年度和考核优秀评定中不公引起的纠纷;教师带学生参赛不同等级的成绩评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教师做访问工程师、指导社团数量的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

(二)程序设计

1.申诉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内部申诉制度。设置申诉救济渠道、申诉委员会的建立和制定申诉程序,并在学院的教代会上审议、通过,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这个通道常规化、合理化。当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纠纷存在,可以依程序向教师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教师申诉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上,应明确各部分人员的比例,保证教师代表数量、由教师代表提名相关专业的异校“双师型”评审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人员监督,确保纠纷解决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重视校内申诉制度的具体程序性规定,在有效的信息平台上明确申诉程序的详细步骤、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细化各个程序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纠纷当事人向教育行政机构的申诉。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应该设立相对应的受理部门和处理机制,目前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这样的部门,但是不乏存在公正受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受理部门和人员与高职院校是否存在利益关系的问题,领导和领导之间是否有默契,因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和运行也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指导,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受理程序科学设置,公开、透明和回避利益方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建议现有的机构的人员设置应选择第三方辅助机构构成,应该从教育行政各部门抽掉各负责人与本地区或异地相关专业的教育专家共同组建,对纠纷进行民主合议,全程采用公开旁听制度。这里为了维持解决纠纷成本,纠纷提起人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且将保证金制度化。

2.行政复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复议法中的“行政机关”这一主体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高职院校是由国家和法律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带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高职院校享有授权执法主体资格,在法律上处于行政主体地位。因此,当“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权利受到学校有关行政裁定行为侵犯时,可依法向学校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请求撤销行政裁定或重新裁定等,这也是解决纠纷的一条有效出路。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范围包括,教师的申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或行政裁定不公正、行政程序有问题的纠纷和申诉机关已经进行了处理但教师仍对处理结果不满的案件等。

3.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

作为最终救济方式的设计,采用了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的方式,即无论行政相对方采用了哪种方式都是对此最终的裁定。

第一,仲裁是仲裁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有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以第三者身份进行调解,做出判定或者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应该是解决职称评审类纠纷的首选,职称评审要求的专业比较强,涉及方面多,中国教育方面的法官也是稀缺资源,仲裁的优势在于其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能独立、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议组建教育仲裁组织,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非营利性组织,具有自主性、非营利性、非官方性质。其运营的方式通过供应政府教育行政机关教育仲裁服务、机构自身向高校等相关市场需要者提供服务以及通过社会或企业募捐、赞助等方式来维持运营。做到财务和服务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双师型”教师在进行职称评定向该组织申请仲裁时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障金,防止发生乱申述、无理申诉等现象。在非营利性组织建立纠纷专家库制度,每次处理纠纷时都给予相应的经济费用和根据每次纠纷解决的情况建立解决纠纷专家信用等级制度,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相关专家一经被举报,情况属实便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终身不得采用。同时在这个仲裁委员会中要建立一个辅助机构,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中立的。人员构成应该由两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同级别教育行政机关的代表,起到监督仲裁作用;第二部分,是各学科的同行专家组成。起到对相关专业性仲裁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的作用。仲裁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以保证仲裁的公平、公正。仲裁委员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民主合议迅速处理纠纷;当教师未能或不愿通过申诉解决纠纷时,可以在申请仲裁和提讼之间进行选择,除非有法定的事由,本次仲裁是一裁终局。

篇(2)

二、表格从网站下载填写后用16开纸(封面和封底在)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原表式样。

三、评审表封面拟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栏填写这次拟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

四、本说明以高级评审表为例,中级评审表参照说明填写。

1、表一:基础情况

(1)“最高学历”栏:双学历的须填写两个学历,有本科以上两个学历层次的(如本科和研究生),也要同时填上(专业、毕业时间)。如果是函授读本科的,应填上“函授本科”,研究生班的“班”字不能漏。

(2)“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取得时间”栏:取得时间是指资格起算时间。

(3)“何时何地受何奖惩”栏:填写任现职以来行政方面的奖惩情况。论文、科研方面的获奖在表七中反应。

2、表二:重要经历

(1)“重要经历”栏:从初中起按时间次序填写。

(2)在同一单位,但岗位(部门)不同的,或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的,应分段填写。

(3)“任何职”栏:重要填写专业技术职务。

3、表三:国内外学习、培训、进修经历填写本人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学习、培训、进修情况。并提交相应证件原件给学院职改办验印后复印。

4、表四: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该表是评审表的主体内容,是基层单位推荐和评委会评审的重要根据,请根据评审条件请求来写,请求全面、真实地反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实绩,表述详略得当,并兼顾与提交的其他材本文来自小草料的呼应关系。在结尾要写上诚信保证,如“本人慎重逞能,所申报材料完整属实,否则愿接收处分。”若经核实,有弄虚作假者,两年内不得申报职称(含当年)。

5、表五:任现职以来重要专业技术工作事迹登记

(1)“任现职以来”的时间从行文之日算起。

(2)“重要专业技术工作”指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一般包含教学、教辅、科研、专业技术管理及学术社会兼职等工作。该表重要填写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等。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另有专门表格,不在此体现。

(3)“本人起何作用”栏内,工作内容如为科研项目标重要参加者或协助者,应写明有多少人参加,本人排第几名。

(4)在研项目、课题也可填入表格,但须注明“在研”,并注明立项批准文号。撤销的项目、课题不能填写。

(5)所填的所有项目、课题均须经过学院科研处登记、备案,否则不能填写。本表内容须经学院科研处审核盖章予以确认。

6、表六: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1)本表仅限评审教师职务资格的人员填写。

(2)一般填写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如任现职年限较长,已超出提升职务资格所必备的资格年限,报高级可填写近五年中级可填近四年的教学工作情况。

(3)讲解课程和学时数是指在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本文来自小草班级所授课程及授课干学时数,不包含计划外班级(如助教班、培训班、短训班等)授课和社会兼课。授课班级须在第二栏内注明。

(4)不需将课时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只填实际课时。带实习或指导毕业设计,填写带(指导)学生人数和时间(天或周数)即可。教学研究、监考、批改作业之类不要填入表中。

(5)要把任现职以来的总学时数和年均学时数计算出来并填上。计算年均学时数时,经组织批准或工作需要参加脱产学习、支教、扶贫等,该段时间不均分课时,以实际在岗教学时间计算。

(6)完成教学工作情况必须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核并加盖公章予以确认。

(7)“指导研究生情况”和“指导教师进修进步情况”栏:要写明白指导研究生、进修人员的人数,讲解课程名称、学时数、时间,指导其完成科研及其他任务的情况和成绩等。

(8)“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贡献”栏:填写包含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学生教育工作方面的成绩。

7、表七:任现职以来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登记

(1)“日期”栏:指出版、发表、宣读、交换的时间。

(2)未正式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等一律不要填写。

(3)其他内容按本表附注的说明填写。

8、表八:测验成绩及答辩情况

(1)“测验种类”栏:指专业进修测验、职称外语测验、职称计算机测验等。

(2)“测验科目”栏:填写具体的测验科目,职称外语须写明测验语种。

(3)“测验成绩”栏:填写分数。职称外语测本文来自小草验、职称计算机测验填写合格。

(4)“组织测验单位”栏:填写举办单位名称。职称外语测验、职称计算机测验组织单位填写“百色市职改办”。

9、表十:任现职以来年度及任期满考核成果

(1)申报高级填写近五年申报中级填写近四年考核成果。

(2)“考核单位”栏:一直在本校工作的填“百色学院”。

(3)“考核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签章”栏:申报者不填。由学院人事处核实后加盖考核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签章和人事处公章确认。

10、表十一:自我鉴定应按照《试行条例》中的政治和业务条件的请求填写,落款处须亲笔签名。

篇(3)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逐渐扩大,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编制数已十分紧张,讲师指标数的不足问题已日趋严重.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合理地开展高校讲师资格评审工作,黄山学院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高校讲师;职称评审;评分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74-02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是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的基础,也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不但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由于中级职称由高校自主评审并聘任,因此高校可根据省职称评审的有关文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办学规模、学术水平,制定本校职称评审标准和评审推荐办法.随着高校规模扩张,讲师指标不足情况已日趋严重.本文以黄山学院讲师资格评审为例,探讨了现阶段开展讲师资格评审工作的对策和办法.

1 高校讲师资格评审工作现状

1.1 讲师指标不足现象日益突出

目前,安徽省高校的职称评审工作遵循“评聘合一”原则,一方面,意味着教师评审通过即可聘任相应的技术职务,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在省人社厅核定的岗位限额内开展职评工作.近十余年,安徽省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前后,全省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2005年,省编办根据当时的在校生规模核定了各高校教师的编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逐渐扩大,现有的编制数难以满足当前需要.安徽省于2008年底启动了岗位设置工作,大多数高校于2010年基本完成首次岗位设置,按照岗位设置工作精神,各高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基本控制在3:4:3,虽然大多数高校按4:4:2左右设置了结构比例,但在高层次人才较为密集的高校系统,随着近年来高校引进人才层次的提高,讲师指标不足现象日益突出.

1.2 职称评审条件有待进一步改进

讲师是一个以“讲”为主的教学岗位,其工作重心和考核重点更应该侧重于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讲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讲师职务评审聘任的关键条件.在评审条件中,对科研项目和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对教学效果方面的量化不够,这种偏重科研业绩现象,会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降低,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尤其对于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讲,应该更加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包括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引导学生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知识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行业的职业素养[2].

1.3 职称评审推荐办法有待进一步优化

职称评审工作涉及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业务素质及资历等多项因素,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多以定性评议和鉴定式方法进行抽象的描述,评审的分辨率较低,教师之间业绩及资历的比较,缺乏衡量的标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为了克服主观评价、定性考核机制的弊端,对被评审对象采用一种较全面反映其思想觉悟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学术成就及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 黄山学院讲师资格评审工作的探索

学校按照个人申报、职能部门审核、二级学院推荐、校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程序开展评审推荐工作.在评审工作中,严格学校、二级学院两级公示制度,采用量化评分标准,采取实名投票方式,将“公平、公正、公开”贯穿评审工作始终.

2.1 严格评审推荐环节,确保评审结果真实有效

2.1.1 公布岗位职数,合理分配讲师指标

按照优先考虑高层次人才,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注重调整师资队伍职称结构,适当倾斜特色专业、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原则,结合各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具体情况,将拟用指标进行切块.首先将相应指标数分配给新近来校的经考察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的博士研究生,然后将剩余指标分成两部分,其中约2/3指标分至各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评审推荐产生直接晋升人选,另约1/3指标由学校统筹,供各二级学院推荐人选参与学校竞争.

2.1.2 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开展教学考核工作

讲师评审工作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凡教学工作量不满、教学考核不达标者,不予评定或推荐高一级职称.高校组织专家通过听课、教案评价等环节对申报人进行考核.教案评价、专家听课成绩以及学生评教成绩是中评会评分的重要依据.

2.1.3 主客观相结合,组织评审推荐工作

学校层面的评审推荐工作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科组评议,同学科专家对课堂教学活动、教材及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熟悉,最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方面做出准确的判断.由学科组专家对申报人员材料进行初步评议,按照评分标准对申报人材料进行评分,学科组的评议意见作为校中级职称评委会评审的重要依据.第二个环节是学校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根据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平时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确定评分标准中的主观分项,然后结合学科组的评议意见及客观项评分,得出申报人员的最终得分并排名,最后以实名投票方式确定晋升人员.

2.2 制定量化评分标准,力求评审结果客观公正

2.2.1 评分标准总体设计思路

量化评分标准,有利于全面考察教师的情况,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业绩对比,能为职称评审提供可靠的依据[3].评分标准中考核内容的设计和各项指标的的赋分是该项工作的关键,因为其结果对教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黄山学院讲师评分指导标准分为三大项,分别是思想政治及工作表现、教研科研工作、学历任职年限,权重分别为0.3、0.4、0.3,每一大项中包含若干评分指标,如思想政治及工作表现考项中,评分指标分别有年度考核、教学工作量、学生测评、教案评价等;教研科研工作考项中,评分指标有科研论文、学术专著、教材、科研课题、科研奖励、教学成果、教学效果等;学历任职年限考项中,评分指标有任职年限、取得学历学位年限.评分标准中每一个细化的指标,都有具体的评分等级和每个等级的分值.每一个大项基分为60分,满分100分,超过100分以100分计.评审专家根据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客观评价,明确各指标项的得分,汇总得出每一大项的得分,再加权平均得申报人的最终得分.此得分是专家评审推荐的排名依据.

2.2.2 合理设定各指标项分值

评分标准制定的依据是省厅及学校的职称评审条件,因此,如何将职称评审条件中的各条件量化体现,各指标项分值设定是否合理,相互之间是否平衡,是设计讲师评分标准的关键.一方面,注意各指标项分值的平衡,另一方面,注意同一类型业绩成果分值的级差.

2.2.3 突出实际工作表现

除了教研科研业绩外,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及工作表现也是评聘讲师资格重要的考量依据.因此,在评审标准中,制定了关于“年度考核”、“获得双能型教师资格”、“微课大赛获奖”、“体育教师说课比赛获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等方面的评分指标,根据所获奖项的等级给予相应的加分.

2.2.4 体现评委主观意见

在评分标准中,除了客观量化指标以外,还制定了主观评价指标,需要评审委员会专家对申报人员进行主观评分,例如:评委根据申报人提交的述职报告和其它业务材料的质量与充实情况,分别加、扣0-5分;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及群众反映,视申报人工作表现分别加、扣0-5分.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的情况,向特色专业专业、新办专业倾斜,酌情加0-5分.除此之外,专家还可以根据主观判断对各大项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测评标准时,应坚持全面考核,易于操作的原则,在对考核指标的重点处理上,把握政策导向作用,尽量使评审结果客观、公正、合理[4].并且标准的核心部分需要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黄山学院制定的讲师资格评分标准虽然在推进评审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指标的分值设定,权重安排以及内容完整度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3 结语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影响高校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5].高校讲师资格评审工作自主性强,由各高校在省职称评审文件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条件,设计评价体系,明确评审程序.因此,应当把握好自主评审的机会,正视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弊端,不断修订符合校情的评审条件,切实完善和改进评审机制,提高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的质量,使之真正起到促进高校师资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峨腾荣.论新建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规划应服从学校特色战略[J].龙岩学院学报,2006,24(5):106-109.

〔2〕安石英.地方高校职称评审中的漏洞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38-39.

篇(4)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64-01

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把教师业务档案保存起来不仅是学校的历史财富,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通过业务档案,教师能看到自己在从事教学与教育科研中的成绩,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激发工作热情。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为教学第一线服务。

一、原始材料的搜集

(一)历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本人申报材料是基本材料,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教师一定时期内的专业技术水平。几年来多数教师已积累了3次,有的已达到4次。

(二)每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及师德评价,综合技能评价、公开课评价、教学反思、一帮一、谈话记录等。

(三)学历证明复印件。教师是终身学习制的,因此,继续教育是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不少教师通过在职或离职进修获得新的学历应及时充实。有的由本科达到硕士再达到博士学位。

(四)各类荣誉证书复印件。包括各级各类的优秀、先进;论文获奖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指导教师奖等。

(五)学术成果复印件。凡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教改经验、公开出版的专著以及编写的教学用书。这些复印件必须有书刊的封面和目录,以保持其真实性,它是衡量教师、教研最有份量的见证。

(六)课题立项申请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

(七)平时自主学习记录。阅读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以上材料,不是一次搜集完备而是应随时积累。前两项材料由组织掌握,后五项材料需本人提供。开始时,我们主动向教师索要,并逐一验收,后来教师也逐步明确了提供这些材料的重要性,感到材料保存在档案室比存放在自己手中更安全、更可靠,查用方便,所以一产生上述材料,便主动上交到档案室。

二、整理与归档

(一)随时搜集。随时收到材料后,先用简易袋子分人保管起来,要求做到不错失,不残缺。

(二)定期整理。每年年底对收集的材料,按规范进行裁切、裱糊、折叠。其次是拆开原档案进行分类编排,然后是重新编造目录活页装订,最后按一定顺序归入本人档案盒。这些年来,有的教师的业务档案已积累了厚厚的一大册。

三、利用和管理

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提供了有用的依据。每逢评聘职称时,学校都要召开职称评聘公示会。我们这时要将教师业务档案送上门,通过利用业务档案向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来衡量是否符合评聘条件。业务档案为学校领导做好评聘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在管理上,严格执行借阅制度,确保档案安全。部门借阅,一般在档案室,特殊情况,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但不得超过借阅期限。本人要求查阅,须经领导同意,但只能借阅不能将档案带出档案室。有关组织推荐意见、鉴定、民意测验一般不允许查阅,专业技术人员调动工作时,其业务档案应及时转入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转出时必须登记注销手续,不得个人自带。

四、体会

教师业务档案为新时期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新课改后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提出了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即为面向教师未来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调动教师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师后续性发展创造条件。教师业务档案由于对教师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等有详尽的量化记录,因此,为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适应新时期下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业务档案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除了反映量化的第一手资料外,也开始注重质性评价材料的收集。例如师德的评价、综合技能评价、公开课(示范课)评价、教育教学反思、师徒结对、谈话记录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因此,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应增加相应的栏目,全面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1 毕业论文相关知识欠缺

多数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是首次接触毕业论文,在这之前他们从未受过相关的完善而系统的写作训练,致使不少学生一时无所适从。而且,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通常在进行临床实践实习的前期,而这一时期通常正是重要的专业课学习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又面临着各种考试以及就业单位的种种考核等实际问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研究和准备毕业论文课题的设计。

1.2 教学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呈膨胀性发展,学生数量增加迅猛,而相关的管理人员有限,管理水平又参差不齐,面对各种变化的新情况,不能与时俱进地迅速做出应对。南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学科门类较多,各学科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大多不同,这给管理工作更增添了难度。而且,个别管理人员办事推诿、拖拉、不负责任,导致教学文件不能迅速有效地传达到指导教师手中,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影响较大。

1.3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有限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师生比例存在着严重的失调现象。就我院医学护理专业而言,每位指导教师带有十多个毕业学生,而且多数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投入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明显不足。个别教师对工作相当不负责,甚至有的教师连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没有仔细地审阅,致使论文中出现大量的低级错误。在开题和答辩时,一些教师既不提问也不指正,或者教师自身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严重下滑。

1.4 部分学生缺乏进取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时期也是教学管理上相对松散的时期,尽管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但教学内容的时间性要求不像课堂教学那么严格,这使得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自己放任自流;有的学生文字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却不虚心请教;有的学生不拟定提纲,写论文时东一句、西一句,不能合理、正确地描述课题内容和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实践工作。

2.论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笔者设想构建出一套包括4个层次(教师一专业系一学院一专家组的动态管理模式,并从我院医学护理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实施,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指导教师及院系之间的协调与监管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图中可见,监控体系主要包括论文选题与设计、设计的实施与督查、成果评估3个核心环节,过程严谨,工作量饱和。各环节的具体特征如下。

2.1.1 论文选题与设计  这一环节从临床实践前4周开始进行,采取“题目公开、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方法,指导教师结合临床实践需求、医院实际状况、科研项目、教学改革与管理、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等情况设计题目,题目要求本着目标明确,难易度适中,可控性强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结合具体临床实践。既可以由导师亲自设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所查文献资料等自己进行选题,选题可全方位、多角度涉及。设计完毕的课题由导师汇总至系里,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对每一个课题进行“盲审”,包括题目的方向、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等,对不合格的课题坚决予以退回,要求重新修改完善直至达到标准要求。最后,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将合格的课题送交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后者对所选课题进行总审把关后,上网公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环节要有一个发动宣传时期,针对全系护理专业将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全体学生,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写作和培训指导,从而使护理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其求知欲和科研兴趣。还应组织指导学生阅读专业刊物,在校园内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并向学生介绍成功者的典型事例,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最后,将选题表和任务书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要求其撰写课题大纲并将选题表和任务书填好,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修改后再将以上材料返回给所指导的学生,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参与到临床实践之中。

2.1.2 设计的实施与督查  这一环节是完全的动态流程,从资源的合理组织(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应用相关的实验设备、收集病例、论文的设计规范等)到设计任务的完成,涉及的各种相关表格和项目的填写,学生是主要实施者,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解惑和把关,学院督导小组进行全过程监控。

学生根据课题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仔细规范地收集病例,分析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其中病例的收集是关键,要尽可能多地去收集病例,对所收集到的病例要尽可能详细地进行记录,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和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及治疗处理意见等都要做到认真、仔细地记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随时和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开题报告撰写完毕,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再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特别是对开题报告中相关内容的创新性进行严格评估。评审完毕,将需要补充修改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其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随后,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拟定各周计划进行前期具体的课题设计工作,主要涉及细节方面的完善等内容。

学院督导小组要严格进行监督管理,包括严格执行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和请假制度。督导小组应定期聚会,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更应该特别关注,确保学生安心顺利地进行临床实践和毕业课题设计。为保证毕业论文保质保量地完成,根据周进度计划表,要在中期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工作,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通报,多方沟通以确保问题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得以迅速解决。

临床实践后期,要求学生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并深入总结探讨,将所遇到的具体情况随时和导师沟通交流。待论文写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特别仔细地去审核其中的关键词、统计数据表、图表、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注意其中的规范书写方式,避免学生养成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的写作习惯。随后,进入-到毕业论文的结题审核和专家评定阶段。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严格仔细的审核评定工作,在选择专家时,必须邀请课题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组的成员不得少于7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不少于5人,专家评审小组的主席必须是取得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人员。毕业设计的实施与督查这一环节是毕业论文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环节,整个过程大约历时18周。

2.1.3 成果评估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临床案例收集、整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和结构的合理性、创新性;独立工作能力;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准确性、规范性;图表的美观和质量;整个设计写作过程的工作态度。其中导师和评审小组成员的意见各占20%,答辩小组意见占60%。答辩内容包括个人对论文的设计撰写的全过程、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论文形式的规范性以及内容的质量高低;论文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严谨性和正确程度等。由答辩评委会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分别打分,最终得出平均答辩成绩。综合导师和评审小组成员给出的成绩以及最终答辩成绩,得出综合成绩,并经学院教学评审委员会进行最终审核和验收后,将成绩在网上进行公示,并以此来评估导师教学和学生培养目标相符合的程度。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论文,由学校推荐并提供经费在相关专业期刊发表,为提升专业品牌和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做贡献。同时,对毕业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在全院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毕业设计成果评估这一环节大约历时2周。

2.2 建立学生论文意见反馈统计数据库

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之后,根据我院护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和相关文献资料,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如调查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和态度,包含是否有必要写毕业论文、写作态度是否认真等多个选项以及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中、后期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议的解决办法等。前者可以采用半开放问卷,而后者可采用开放性问卷,允许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再次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可以真实而充分地反映撰写毕业论文是否在学生中起到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交流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地探索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之后的毕业生论文设计的顺利进行做更为完善和充分的准备。同时,将这些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既可以在整个学院内部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也可以在兄弟院校之间进行交流,以实现成果和经验共享,为整个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篇(6)

多数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是首次接触毕业论文,在这之前他们从未受过相关的完善而系统的写作训练,致使不少学生一时无所适从。而且,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通常在进行临床实践实习的前期,而这一时期通常正是重要的专业课学习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又面临着各种考试以及就业单位的种种考核等实际问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研究和准备毕业论文课题的设计。

1.2教学管理质量有待避一步提高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呈膨胀性发展,学生数量增加迅猛,而相关的管理人员有限,管理水平又参差不齐,面对各种变化的新情况,不能与时俱进地迅速做出应对。南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学科门类较多,各学科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大多不同,这给管理工作更增添了难度。而且,个别管理人员办事推诿、拖拉、不负责任,导致教学文件不能迅速有效地传达到指导教师手中,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影响较大。

1.3拍导教师投入精力有限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师生比例存在着严重的失调现象。就我院医学护理专业而言,每位指导教师带有十多个毕业学生,而且多数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投入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明显不足。个别教师对工作相当不负责,甚至有的教师连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没有仔细地审阅,致使论文中出现大量的低级错误。在开题和答辩时,一些教师既不提问也不指正,或者教师自身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严重下滑。

1.4部分学生缺乏蛙取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时期也是教学管理上相对松散的时期,尽管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但教学内容的时间性要求不像课堂教学那么严格,这使得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自己放任自流;有的学生文字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却不虚心请教;有的学生不拟定提纲,写论文时东一句、西一句,不能合理、正确地描述课题内容和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实践工作。

2论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笔者设想构建出一套包括4个层次(教师—专业系—学院—专家组)的动态管理模式,并从我院医学护理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实施,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指导教师及院系之间的协调与监管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系流程详见图1。从图中可见,监控体系主要包括论文选题与设计、设计的实施与督查、成果评估3个核心环节,过程严谨,工作量饱和。各环节的具体特征如下。

2.1.1论文选题与设计这一环节从临床实践前4周开始进行,采取“题目公开、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方法,指导教师结合临床实践需求、医院实际状况、科研项目、教学改革与管理、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等情况设计题目,题目要求本着目标明确,难易度适中,可控性强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结合具体临床实践。既可以由导师亲自设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所查文献资料等自己进行选题,选题可全方位、多角度涉及。设计完毕的课题由导师汇总至系里,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对每一个课题进行“盲审”,包括题目的方向、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等,对不合格的课题坚决予以退回,要求重新修改完善直至达到标准要求。最后,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将合格的课题送交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后者对所选课题进行总审把关后,上网公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环节要有一个发动宣传时期,针对全系护理专业将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全体学生,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写作和培训指导,从而使护理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其求知欲和科研兴趣。还应组织指导学生阅读专业刊物,在校园内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并向学生介绍成功者的典型事例,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最后,将选题表和任务书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要求其撰写课题大纲并将选题表和任务书填好,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修改后再将以上材料返回给所指导的学生,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参与到I床实践之中。

2.1.2设计的实施与督查这一环节是完全的动态流程,从资源的合理组织(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应用相关的实验设备、收集病例、论文的设计规范等)到设计任务的完成,涉及的各种相关表格和项目的填写,学生是主要实施者,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解惑和把关,学院督导小组进行全过程监控。学生根据课题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仔细规范地收集病例,分析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其中病例的收集是关键,要尽可能多地去收集病例,对所收集到的病例要尽可能详细地进行记录,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和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及治疗处理意见等都要做到认真、仔细地记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随时和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开题报告撰写完毕,由系审核评估小组再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特别是对开题报告中相关内容的创新性进行严格评估。评审完毕,将需要补充修改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其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随后,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拟定各周计划进行前期具体的课题设计工作,主要涉及细节方面的完善等内容。学院督导小组要严格进行监督管理,包括严格执行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和请假制度。督导小组应定期聚会,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更应该特别关注,确保学生安心顺利地进行临床实践和毕业课题设计。为保证毕业论文保质保量地完成,根据周进度计划表,要在中期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工作,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通报,多方沟通以确保问题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得以迅速解决。临床实践后期,要求学生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并深入总结探讨,将所遇到的具体情况随时和导师沟通交流。待论文写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特别仔细地去审核其中的关键词、统计数据表、图表、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注意其中的规范书写方式,避免学生养成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的写作习惯。随后,进入到毕业论文的结题审核和专家评定阶段。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严格仔细的审核评定工作,在选择专家时,必须邀请课题专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组的成员不得少于7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不少于5人,专家评审小组的主席必须是取得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人员。毕业设计的实施与督查这一环节是毕业论文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环节。整个过程大约历时18周。

2.1.3成果评估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临床案例收集、整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和结构的合理性、创新性;独立工作能力;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准确性、规范性;图表的美观和质量;整个设计写作过程的工作态度。其中导师和评审小组成员的意见各占20%,答辩小组意见占6o%。答辩内容包括个人对论文的设计撰写的全过程、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论文形式的规范性以及内容的质量高低;论文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严谨性和正确程度等。由答辩评委会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分别打分,最终得出平均答辩成绩。综合导师和评审小组成员给出的成绩以及最终答辩成绩,得出综合成绩,并经学院教学评审委员会进行最终审核和验收后,将成绩在网上进行公示,并以此来评估导师教学和学生培养目标相符合的程度。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论文,由学校推荐并提供经费在相关专业期刊发表,为提升专业品牌和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做贡献。同时,对毕业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在全院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毕业设计成果评估这一环节大约历时2周。

2.2建立学生论文意见反馈统计戡据库

篇(7)

20*年,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优化人才环境,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一是招才引智并举,人才总量不断壮大。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年共举办24场人才交流会,32场周六人才集市,15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近*人进场应聘,达成意向1.*余人次。组团8批共12*用人单位赴东北、中西部地区招聘人才,达成意向150*人次。大力开展网络招聘,接收网上登记求职900*人次。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市“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实施办法》,利用“专项事业编制”引进急需人才22*。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会同组织部门开展“百名专家兴百企”活动,组织申报3*企业46项技术需求,聘请32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技术与发展顾问,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在外引智力方面,成功申报了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信联花卉有限公司为省农引推基地。全年共申报引进国外智力17项,有1*引智单位引进了外国专家执行项目,帮助项目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0项,实施推广项目2项,培训项目1项。

二是开展人才培养,人才素质明显提升。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若干规定》,全市共有2.*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考试合格证书。组织1*企事业单位人员赴香港参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训班。联系确定4*人才为第二批“百名教授育百才”拜师结对培养对象。在*、*分别举办花木产业新技术高研班、杨树新品种栽培与管理和畜禽标准化养殖新技术高研班,培训实用人才66*名。会同南京理工大学成人学院举办三个专业证书班,培训技能人才20*名。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效果明显。将农村实用人才纳入职称工作的整体管理之中,制定实施了《*市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意见》,创新评审方式,全市共有70*名农村人才申报了专业技术职称,通过评审,有6*获得高级技师职称,62*获得技师及以下级别职称,有效调动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积极性。将企业和社会技能人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技术等级考核范围,拓展了人才服务新领域。扩大考评结合范围,会同教育部门组织228*名申报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人员参加统一考试,有215*人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为68*企业技术人员评审了专业技术职称。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制定出台《*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专业技术职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开展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聘工作,确定1*中学高级教师为晋升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人选。开展公安机关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共有3*公安人员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全年共评审通过高级职称89*、中级职称270*人。

四是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竞争优势得以体现。首先,落实人才待遇。会同组织和财政部门,扎实做好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申报、审核、审批工作,对引进的9*人才发放20*元专项补助资金。审核上报“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3*,*项目获得了资助。会同组织部门组织部分优秀专家、“135工程”培养对象参加体检及外出考察疗养。其次,开展市级以上优秀专家选拔推荐工作。推荐*人选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候选人,以市政府名义评选表彰5*市优秀科技专家,首次评选表彰了机关事业单位3*技能人才标兵。再次,打造人才竞争平台。制定实施人事考试定点巡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遏制了“考场腐败”现象的发生,顺利完成54类执(职)业资格、水平等级考试1.*多人次。广泛征求转业干部对安置办法改革的意见,采取“积分考试”办法,圆满完成14*军

转干部安置任务,保证了安置工作的公平和公正。第四,优化各项服务措施。拓展人事服务范围,完善服务项目,全年新增人事人员近200*。开展人事争议仲裁,维护人才合法权益,受理、调解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完成“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为全市人才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首先,认真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市党政机关行政编制、自定编制和人员情况以及参照(依照)管理单位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按时完成全市公务员职务与级别调查统计、汇总上报工作。对已实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和拟申请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依据政策法规进行了核定。根据上级精神,完成了我市公务员工资套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其次,规范开展公务员登记。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照政策,严格把关,对上报人员进行逐人逐项审核,顺利完成全市1101*公务员的登记审批工作。

第三,扎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培训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启动了“5*”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组织我市4*乡镇科级干部和“双强型”村支书参加南北公务员对口培训;会同市委组织部完成330*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习新英语900句培训、考核工作;对20*年新录用的10*公务员进行了初任培训。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严谨规范,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备案工作;全年参与审核、审批的表彰奖励事项,国家级11批次,省级18批次,市级5批次。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共招录公务员10*。公务员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及时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宣誓活动,公务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宗旨意识得到了增强。

(三)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人事工作运转高效

一是完成了市属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争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帮助未完成改革任务的部门理顺关系、解决问题,顺利完成了改革任务。通过改革,理顺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转换了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激活了事业单位内生动力,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效。对县(区)属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指导、帮助县(区)积极推进县(区)属事业单位改革。

二是对机关后勤人员用人制度实施新办法。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市市级机关工勤人员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对市直机关新补充的工勤人员,一律实行“进岗不进编、用人市场化、管理合同化、工资契约化、保险社会化”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机关后勤人员用人方式上的创新。

三是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展有序。我们建立了毕业生需求信息统计、分析、制度。积极参加“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和省人事厅组织的“人事局长校园行活动”,面向毕业生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活动。我们还确定洋河集团、秀强玻璃等*企业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四是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工资福利及退休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全年共办理工资审核126*次,办理退休手续7*;全面落实企业干部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企业干部思想疏导和“重点工作对象”稳控工作得到加强;严谨细致地做好因公出国人员政审工作,全年共办理39批5*次因公出国人员政审工作;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86批18*人次;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扶贫、绿化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人事部门的应有贡献。

(四)注重自身建设,人事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年来,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围绕“强素质、创一流、树形象”的目标要求,着力抓好学习调研,继续推进政(行)风建设,进一步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促进了自身建设,推动了人事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全员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积极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的大规模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户,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使人事人才工作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明显提高。11月份,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人事工作更大突破”大讨论活动,专题研究如何提高新形势下人事部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收到讨论文章26篇,对谋划新一年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对局机关、事业单位学习制度、公示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修订,量化了工作指标。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编制人事政务公开目录,细化各项服务内容和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办事公开事项的条件、程序、时限提供服务,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三是狠抓政(行)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多途径、多形式对外公开本局各处室(中心)的职责权限,努力打造“阳光人事”。通过“政(行)风热线”、“市、县(区)长信箱”、“厅、局长信箱”等途径,搜集社会各界对人事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增强了人事部门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坚持廉洁从政,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人事部门和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人事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展现了许多新举措、新经验。市人事局开展的“创新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方式,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局开展的“实施‘五个一''''''''人才服务工程”被评为20*年度全省人事系统亮点工作。在20*年度全市人事系统亮点工作评选中,*人事局开展的“打造‘六型机关'''''''',构建和谐人事”;*人事局开展的“建立乡土人才工作站”;*人事局开展的“率先设立人才基金,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人事局开展的“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宿*人事局开展的“新录(聘)用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等工作被评为年度全市人事系统亮点工作。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工作,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为推进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篇(8)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加快发展步伐,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夯实基础”为目标,以促进教育“普惠、优质、特色、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大力推进均衡发展、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营造和谐氛围”为举措,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二、重点工作

1、大力推进均衡发展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全面实施《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投入以政府为主、招收适龄儿童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教师以公办教师为主的“三为主”发展机制。结合“小县大城”总体规划,修编全县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启动平原乡镇中心幼儿园新一轮迁建、扩建、扩容工程,办大办强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建赤城街道和始丰街道中心幼儿园,扩建玉湖幼儿园,鼓励村(居)、企事业单位以集体的名义创办幼儿园。鼓励城乡示范性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设立教学点等方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促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强城镇小区和中心村幼儿园建设,改善边远山区送教点设备设施,扶持一批民办龙头幼儿园,逐步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公办幼儿园配备1班1人公办教师的要求,增加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数,并建立学前教育教师雇员制。雇员制教师由县人劳局和教育局联合考录,人事关系留在县人才交流中心,日常管理由教育局负责,并实施每月不低于22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人口集聚趋势和“小县大城”总体规划,制定《县中小学校布局“十二五”规划》。加快城区校网调整,赤城四小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赤城中学完成食堂建设,始丰中学实施一期扩建工程,做好福溪街道中小学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优化农村校网布局,启动新一轮布局调整,初中推行跨乡镇办学,“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对小学100人以下、初中3个班规模以下学校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参与改革的学校要认真实施,全面总结,形成特色。组建“名校引领、一体发展、捆绑考核”的教育发展联合体,联合体内“学校统筹管理、资源统筹使用、教学统筹组织、师资统筹培养、教研统筹安排、工作统筹考核”。设立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成绩突出、贡献重大的学校予以奖励。

加快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坚持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牢牢抓住全省实施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评估的难得机遇,推动我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力应对新高考带来的各种挑战。进一步健全选课走班制度,鼓励普通高中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对必修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形成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硬件设施配备,着重推进满足学生走班教学需要的功能教室建设,配齐配足学校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需的仪器设备。中学、平桥中学、育青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跻身省首批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行列。继续推进高中招生改革,支持高中学校有序竞争。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加快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情况,基本完成专业结构阶段性调整任务,初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完成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全面建成职教中心,做好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整体搬迁的前期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职业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初高中毕业生继续实施预备劳动力培训,提高城乡居民的学历层次和劳动技能。

协调发展其他各类教育。继续重视特殊教育发展,着力改善特殊教育中心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幼儿园)上规模、上等级,整体搬迁天成职技校。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审、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健全成人教育网络,积极发挥乡镇化技术学校和社区学校在“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种文体活动,满足广大群众接受继续教育的需要。

2、着力提升学校内涵

深化学校自主发展项目。在过去两年的学校发展性评价活动中,大量被专家组肯定的自主发展项目,要不断巩固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深化项目,使之课题化、课程化、形成特色;部分需规范的项目,要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使之常规化,进入优秀项目行列;少数需调整的项目,须在10月中旬前,拿出新的自主发展项目规划,交评价办初审。今年的学校发展性评价还有4所副乡镇级小学和7所公民办高中段学校参加。请这些学校务必在10月底前制订好5年发展规划和自主发展项目规划。

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培训的基本内容,使教师安于从教,善于从教,乐于从教。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对学生终身学习负责。引导教师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

加强名优教师培养。加强名优教师队伍建设,组建名师工作室和优秀教师学科群,建立健全名优教师联谊会和读书会制度,并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学科教学领军人物和教学骨干。设立名优教师联络点和责任区,实施名优教师“3211工程”(省市名教师建立3个联络点,县名师建立2个联络点,各类教坛新秀和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建立1个联络点,带动1000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鼓励名师名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完善激励机制,按每室每年5万元标准安排名师工作室专项经费,每年安排80万元设立名优教师培养基金,对省市教坛新秀和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进行专项奖励,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对教科规划部门立项的国家级课题予以经费补助,并以县政府名义对研究成果突出的国家、省、市级课题予以奖励,努力建设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环境。

加快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以5年为一个周期,以专业发展为重点,对校(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逐步增强校(园)长和教师选择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的自。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鼓励教师“跨学科、复合化”学习和发展。建立相对灵活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职工在职参加电大学历提高培训,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并为考核合格教师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实行优胜劣汰和末位退出机制,2012年开始,对年度考核末位的教职员工进行提高培训,培训后仍不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实行异地交流和转岗。

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加强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城乡之间和名优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实行校长任期制,校长任期5年为一届,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从2012年暑假开始,毕业分配录用到老城区学校的教师,任教满6年后,须交流到平原农村学校服务4年,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学校,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可回原学校任教;毕业分配录用在平原农村学校的教师,服务满6年后,考核优秀的可以参加进城考试或到城区学校挂职4年再回原学校任教;毕业分配录用在山区学校的,实行服务期制度,服务期满5年后,考核优秀的可以参加进城考试或到城区学校挂职4年再到平原农村学校任教。2012年暑期前在岗的专任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仍通过城乡支教和教研区联合体内定向交流的办法实现有序流动。凡1962年9月1日以后出生直接录用在城区中小学的教师,需晋升中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必须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全职支教)经历,方可推荐评审。

3、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首位原则,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少先队以及各类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互帮互助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坚持健康第一,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布制度,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机制,努力把心理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和低龄阶段。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着力建好中小学生素质培训中心。各校要积极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在认真组队参加全县性比赛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综合实践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个人才能和特长的机会。

减轻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上课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量,确保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早晚自修和一切形式的补课。各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坚决抵制“题海战术”等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行为。完善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示和问责制度,各校要实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和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意见,自觉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

加强质量监管。健全质量监管机制,加强质量监测和质量分析,逐步构建起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各校要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健全“教学常规管理月”制度,各学校要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责任,提升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建好全县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切实加强备考工作,各高中学校和初中学校要密切关注高考、中考动向,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调整备考计划,不断提高备考实效。高考要力争重点率和上重点线万人比继续稳居全市前列,并在全省向前移位,县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设立高中教育发展奖励基金。中考既要增加全市前5000名学生名额,又要减少后30%学生比例,力争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实施初中教育提质行动。以名优学校、城区学校为龙头,加快推进以强带弱、以城带乡、以优扶差工作。进一步完善初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调整力度。对初中校长及各类管理者进行专门培训,用5年时间对初中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轮训一遍。实施初中“3524”工程,“十二五”期间,为初中学校培养30名县级名教师,5名市级名校长,2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400名优秀班主任。

4、切实营造和谐氛围

切实做好扶困助弱工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分类资助长效机制,加大高中段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贫困生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形成覆盖所有学生的资助体系。继续做好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确保外来民工子女同等接受良好教育。主动帮助留守儿童和后30%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注重心理沟通和亲情关怀,使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动活泼的健康成长。增强对残疾学生的人生引导和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监督力度,全面落实“五项规定”、“六条禁令”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禁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权益,不准个人违规干预和插手基建工程项目、物资设备采购、招生录取和职称评聘等工作,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各校在干部选拔上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继续推行“阳光采购”、“阳光招生”和“阳光人事”,不断深化校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继续实行述职述廉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继续开展以“治庸治懒、提质增效、狠抓落实”为主题的“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坚决杜绝教师、违反计划生育、亵渎女生、体罚学生和参与黄赌毒等严重影响教育形象的现象,努力塑造教育为民的良好形象。

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维稳工作。全面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各校要完善校园保卫、值班、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等制度。健全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群策群防机制,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力争全面完成省定危旧校舍维修改造任务。继续开展中小学生安全工作“六个一”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各校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技防网建设,全面提升人防、物防和技防水平。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校园食品必须严格实行定点采购或超市配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强化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等安全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学生健康上网。切实做好各类、上访工作和效能网答复工作,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工作要求

1、增强发展意识

穷县办大教育,关键在发展。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超前意识,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赢得了先发优势。但城区校网调整滞后、适龄儿童入园难等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出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教师专业素养跟不上教育改革步伐等新问题。面对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以“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创建教育现代化县”的宏伟目标为指引,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以领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解决各种新老问题。要继续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估,加快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接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2、增强管理意识

管理是办高水平教育的必要前提,各校要切实增强管理意识,全面落实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和人本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加强学生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党、工、团等组织的重要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实行全员管理和全方位管理,尤其要加强活动、课间、午间、自修课和住宿生的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留管理盲区。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进一步完善财务报销审批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食堂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必须由学校举办,鼓励幼儿园和高中段学校食堂自主经营,各校要单独建立食堂帐簿,按成本补偿原则建立餐饮定价机制,核定合理的饭菜价格,确保饭菜质量。加强环境管理,各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正气顺的教育环境。

3、增强学习意识

篇(9)

随着两校区的成功合并,原有的工会委员因工作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使原有的工会委员会工作难以开展。为履行《工会法》和确保工会工作的正常运行,务必尽快成立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开学初,学校党总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起草了《句容市职教中心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组建方案》,并借助教师节表彰大会,请全体教工推荐心目中的工会委员,统计结果将交党总支研究决定后,予以公示。在新当选的委员中,采取竞职演说、教工选举产生工会主席1名和副主席1名,最终组成句容市职教中心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第六届工会委员会(7人组成)。同时成立句容市职教中心第六届女工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3名)和财经审查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3名)。为改善工会干部办公环境,提高工会干部的办事效率,积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尽快解决工会干部无办公室的问题。为了落实《教代会条例》和确保我校六届一次教代会的顺利召开,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决定将于2011年12月由全体教工选举产生六届教代会代表66人。通过工会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运用当代工会的先进理论,提高办事效率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会的层次和知名度。

二、强化师德建设,确保四星创建成功

由于我校已成为一所拥有教工260多人、占地280亩的现代化雏形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和确保学校今年创建四星级任务的完成。为同心同德,共谋发展,需做好教工的思想德育工作,为此,学校工会根据党总支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师德教育活动内容与学校教工思想实际,借庆祝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之际,向全体教工再次发起倡议: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推广“十提倡”用语和遵守“八要十不”承诺,目的旨在强化师德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和教工思想德育素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规范教师为人师表的言行,引导教师争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提高师生生活的幸福指数,以此促使我校校风、学风有较大的改观,把我校真正建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学习工作的乐园,从而推动学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和四星级学校成功晋级。

学校工会将通过倡议和利用网络、公开栏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教育,以此希望广大教工能自觉使用“十提倡”用语和履行“八要十不”承诺,做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和四星级学校的排头兵。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冷漠;多赏识,少批评;多理解,少挖苦,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对学生的教育要能真正彰显人文关怀,把学校的“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进一步落实到实处,要“急学生之急,想学生所想”,为学生美好的明天“撑起一片蓝天”,把我校打造成具有现代化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四星级学校。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工会要始终把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激发教工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创建和谐校园当作工会的重要工作任务。而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是通过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两项制度来实现的。所以,工会要以加强教代会规划化、落实教代化职权为重点,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如抓好教代会中心议题的确立、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和培训、提案的落实以及民主评议行政领导等环节,提高教代会的质量。同时,工会要引导教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确立主人翁的姿态和胸怀全局的意识,群策群力地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等。工会还要为“进一步重视和满足教师参政议政的意愿”、“真正做好校务公开、阳光操作”创造环境,充分落实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真正使校务公开工作转化为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和谐要素、一种管理理念,更是学校凝聚力积蓄的动因。

四、切实履行职责,维护教工切身权益

今年是我市新一轮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小学兑现绩效工资的重要之年。校工会要借此东风,主动参与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参与教师职称评审,参与学校考核方案的制定或修订,配合学校党政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继续做好“有难大家帮”的互助互济工作,对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教工,工会要及时地给与热情的帮助和解决,要把教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要“想教工所想,急教工之急”,从而维持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还要继续开展“三关心”行动,真正关注教工的工作和生活,帮助教工解决思想、情感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的困惑、困难等问题,要通过对教工的尊重与支持、对教师的真切关心与帮助解决教工的民生问题,要把好事办好办实,并拓宽为教工办好事办实事的渠道,如利用教师节,联系中医院和妇保所,为符合条件的教工体检;要借中小学实行绩效工资之际,制订客观公正、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在财政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教工的经济待遇,共创学校发展与教工无忧的双赢局面。 【1】

查阅更多 职教中心工会工作计划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五、开展寓教于乐活动,促进教工身心健康

为帮助教工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校工会要大力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优势,组织教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喜闻乐见的一些文体活动。为便利教工活动的开展,学校花巨资修建了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为教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大舞台。校工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工活动场所,如乒乓室、台球室、室内馆场等,结合教工的兴趣与爱好,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工消除疲劳、调整心态,愉悦教工的身心,减轻教工的心理和生理压力,确保教工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以此推动学校的四星创建等工作有序开展并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工会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尤其是工会干部自身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要确保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工会干部务必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敢于作为,要在上级工会和校党总支的有力领导下,团结教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学校四星创建与未来发展而努力。

附具体计划:

九月份:

1. 做好庆祝教师节有关工作、向教工发出师德建设倡议;

2. 成立第六届工会委员会、第六届女工委员会、第六届财经审查委员会;

3. 制订工会工作计划;

4. 联系中医院、妇保所为符合条件的教工体检;

5. 改善工会办公环境,落实工会办公场所;

6. 做好我校参加句容市关工委组织的“我爱我的祖国”演讲工作。

十月份:

1. 鼓励教工用实际行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

2. 上报一份调研报告,力求参加镇江市教育工会的评比;

3. 做好迎接“江苏省教科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和“镇江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授牌工作;

4. 利用公开栏、网络等阵地,大力宣传“十提倡”用语和“八要十不”,强化师德建设,为学校创建四星做贡献;

5. 征求教工建议,开展一次文体比赛活动(内容待定)。

十一月份:

1. 在情况可能的情况下,邀请部分退休教师回校参观、交流;

2. 协助有关部门,要求教工继续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确保我校顺利通过验收;

3. 配合学校,鼓励教工为四星创建比贡献;

4. 加强“教工之家”的建设,为教工的业余活动提供便利。

十二月份:

1. 征求教工建议,开展一次文体比赛活动(内容待定)。

2. 做好宣传发动和选举六届教代会代表工作;

3. 尽可能在学生中广乏地做一次师德建设调查;

4. 加强对室内体育馆的管理与使用。

二0一一年一月份:

1. 组织教工用实际行动庆祝元旦;

2. 整理2011年工会工作目标考核材料;

3. 落实六届一次教代会召开的时间、程序、内容;

4. 做好困难教工的帮扶工作;

5. 争取党政主要领导支持,落实教工相关待遇;

6. 做好离退休教师的春节慰问工作

不尽事宜,另行通知!

(2)

篇(10)

调研的发言材料1今天上午,全市农场改革发展现场会在我场召开,下午张市长又在我场主持召开“一主三化”示范建设工作会,这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对bb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下面,我代表农场党委就bb的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1—8月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区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紧扣“一主三化”示范建设目标,突出改革创新,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截至8月底,完成市口径财政收入46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000万元的76.67%。农工纯收入和增幅保持良好态势,人均纯收入4900元,占目标7230元的67.77%(具体详见补充材料)。

(二)泛bb区域发展(aabb台湾农民创业园筹建工作)扎实推进。

2月11日,李市长、张市长在bb主持召开的专题办公会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大bb理念,联动三里、大潭、六指等泛bb区域发展,3月1日、6月21日、8月28日,区委书记袁堃、区长徐进先后三次就落实李市长、张市长指示精神在bb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泛bb区域发展工作。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区两办、发改委、土地规划、农业、商务、水务、建设、bb、三里、大潭、六指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泛bb区域建设。二是完成了规划编制。紧扣bb“一区四基地”的发展定位,结合《aa(bb)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与周边的三里、大潭、六指等街镇场部分区域形成近200平方公里的泛bb发展区域,由8个产业板块构成,努力将泛bb区域打造成“华中种业之都、都市农业之窗”。

目前,规划编制完成。园区投资优惠政策市里正在加紧完善。三是aa(bb)台湾农民创业园(筹)顺利挂牌。今年3月以来,根据张市长的安排,在市、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赴台考察、推介,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来场考察,国台办有关负责人就创业园申报工作来场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申报意见。除与市、区农业局、台办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外,全力做好aa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挂牌工作。7月6日,作为第四届湖北aa台湾周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的aa(bb)台湾农民创业园挂牌仪式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台湾等地各界人士400多人参加仪式。创业园的顺利挂牌,不仅增进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友谊,促进了汉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搭建了汉台农业交流的平台。四是项目引进进展顺利。其一,新博泰引资项目。4月20日,台湾兆丰国际集团太平洋世纪实业公司与aa新博泰公司联手,投资3亿元,占地600亩,把台湾大湖的草莓产业化基地移植到aa台湾农民创业园。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其二,台湾富圣花卉基地项目。该项目已落户bb,按照aa市花卉开发中心提供土地、设施,富圣公司提供技术、资金、市场,开发1万平方米的自动温控温室,合作培育高档蝴蝶兰,今年10月可望投产。其三,“佳海农耕”年华项目。拟引进台湾先进的管理技术或与台资合作,目前市区台办正在穿针引线。

(三)农民新村建设扎实推进。今年我们重点推进四个还建点建设。一是沙口佳苑。一期20栋5万方新村已封顶,正着手内部装修、立面粉饰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胜海家园。13万方桩基工程全部完成,即将转入地上工程。三是下畈中心村。场地平整完成土地回填18万方,即将启动建设。四是高车中心村。高车中心村二期总建筑面积7万方,计划建设还建楼31栋,其中今年完成11栋,地面工程已经完成,即将转入地上工程。

调研的发言材料2我叫冯英,x年任校长,来自荆州区川店镇川店小学。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17500平方米,服务半径12公里,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7人,其中寄宿学生478人,专任教师38人。

近几年来,在“荆州区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区域教育资源,构建有效课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我校以镇直中心的独特位置,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是办学条件向前跨进一大步。我们利用省教育厅建设“远程项目学校”契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实现了信息技术建设“四个一”,即做到了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每班一台液晶电视,每位教师一个教育博客,每班一个班级博客,初步实现了班班通。利用危改项目资金,在消除危房的同时,使学校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台阶,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另外,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寄宿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基本满足了远道学生的寄宿愿望,寄宿学生达到在校学生的60%。

二是教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一方面利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轮多的全员培训,缩短了农村教师与城市师资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本区教师学科转岗培训,缓解了学科教师不配套的矛盾;第三,响应区教育局号召,大力推进“千日破关强师行动”,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目前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教学,备课实现了无纸化。

三是学生接受到了更加完整的教育。荆州区的“春晖少年”(我唱红歌绕校园,咏诗储才在少年,文明课间我做主,超越自我耀春晖)德育行动,促进了我校德育在务实性、针对性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以雅行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内化成学生的良好品质。有效课堂建设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师生角色定位更加科学,课程改革理念得到更好体现。随着“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间生活、体质状态、心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根据荆州区教育局特别关注五类学生(“留守学生、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学困生、优生”)的意见,学校启动了“爱心24”行动,每位教师做两名留守儿童的知心爸爸、妈妈,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等具体活动,落实对五类学生全天候的关爱。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在“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强烈、参与教育过程的行为越来越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觉得面临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坐在校长的位置上,每天最让我压头的有“四愁”。

一愁教师生玻我校教师工作量都很大,每名教师除了担任一门语文或数学课以外,还要跨年级代课。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术科教师奇缺。音乐美术教学包括“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我们主要是依托城区派出的走教教师实施的;二是教师外出学习或者是生舶顶课”难。平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和参加活动要调一大圈的课,遇上有教师生病,很难安排人员代课。去年我校一位教师生病做手术请假三个月,由于确实安排不了人上课,我只好顶上去。按现有教师编制标准我校教师又不缺编,我感觉现行教师编制标准不能适应课改环境对教师的需求,这还不考虑教师老龄化、学科结构矛盾因素。因此建议适当放宽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调研的发言材料31.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应多组织一些像“崇德大讲堂”的活动,也可组织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演讲。

将有教育“三乱”的教师评为师德标兵是教育系统的笑话!建议教育局对市级及以上的“师德标兵”公示对象到校了解是否有师德失范言行。另外,一些带生的教师担心教育局领导通过访问学生了解情况,毫不犹豫地教学生撒谎,恳请领导了解师德表现时不要难为学生。

2.从素质提升工程到领雁工程再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选课,每次的改进都是一大进步,但每次都如竹篮打水。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内心的需求,而不是行政的强加。教师们都清楚,素质提升工程是豆腐渣工程。领雁工程培养的领头雁也没发挥作用。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为了赚取学分。学区组织的“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研修班”,把专家、名师请到了家门口,可是到勤率却让领导大跌眼镜。建议不要过分强调学分。

3.几十年累积起来的人为导致的教育失衡发展,想一朝一夕纠正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犹如患了慢性病的,希望通过下猛药根治是不可能的一样。阳光招生的潜台词就是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否则就不会有择校,从而就不需要阳光招生。现在,口口声声说的是均衡发展,但制定的政策还在与均衡发展背道而驰。如x年《教师流动条件量化考核标准》,就是让优秀教师流向城区、窗口学校。窗口学校应该重视自身的“造血”,二不是靠他校的“输血”。希望上级领导在制定政策时,少些思维定势,少向窗口学校倾斜。窗口学校不要成为“吸血”鬼。

4.学校要应对的事情很多,令我们喘不过起来。

每个部门、每条线、每件事情说起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都马虎不得,连教师的无偿献血都被提升到政治任务。党风廉政、校务公开、计划生育、依法治校、安全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工作、治理教育“三乱”、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实验教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职称评审、扫盲工作、清退代课教师等等,学校都被要求成立领导小组,试问,总共才40多人的单位,有必要成立那么多领导小组吗?所有的这些领导小组,其实大多数是学校领导干部组成。还有,很多工作都要求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难道我们是国务院?如果学校能按上级要求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让校长去当教育厅长肯定没问题了。建议上级少些形式,多做整合,让学校能集中精力多做些正事。

5.学校被当作机关。

有的工作临时布置,一布置就要上交,领导们忘了我们不是机关干部,我们还要上课的,还要改作的。上级布置的很多工作不只是现成的或做纸上文章的,难道米一下锅就立刻煮成饭?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做,结果不得而知。

6.学校中层干部付出的与得到的相差太大。

奉献应该是干部的自觉、自愿,我们顶多只能提倡,但不能以奉献为借口对他们的付出熟视无睹。迎接办学水平评估、创建标准化学校、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等等让中层干部放弃了很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扫盲人员入户调查等突击性工作,防御台风等政治性任务,假期值班等规定工作,所有的所有都要求领导干部去做,可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允许领导干部多拿。提干没多少机会,经济上又得不到补偿,中层干部还有什么盼头?长此以往,还有多少人愿意这样没日没夜地去干?有不负责任的说:中层干部辞职没关系,要干的人多得是!这话不假,可是,中层干部得要有一定的能力和威信啊!想当干部的就一定能干好工作吗?再说,培养一个干部也不容易。

7.校长的责任与权力并不匹配。

学校里的大事小事都有校长的责任,但校长有多大的权力?比如治理教育“三乱”,比如辞退代课教师,比如派出支教教师。现在,我们连调换一位老师的任教班级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何也?校长没权力呗!

教育,谁都可以说三道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有时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学校,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校长,孤立无援。

调研的发言材料4我叫冯英,x年任校长,来自荆州区川店镇川店小学。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17500平方米,服务半径12公里,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7人,其中寄宿学生478人,专任教师38人。

近几年来,在“荆州区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区域教育资源,构建有效课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我校以镇直中心的独特位置,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是办学条件向前跨进一大步。我们利用省教育厅建设“远程项目学校”契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实现了信息技术建设“四个一”,即做到了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每班一台液晶电视,每位教师一个教育博客,每班一个班级博客,初步实现了班班通。利用危改项目资金,在消除危房的同时,使学校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台阶,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另外,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寄宿制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基本满足了远道学生的寄宿愿望,寄宿学生达到在校学生的60%。

二是教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一方面利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轮多的全员培训,缩短了农村教师与城市师资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本区教师学科转岗培训,缓解了学科教师不配套的矛盾;第三,响应区教育局号召,大力推进“千日破关强师行动”,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目前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教学,备课实现了无纸化。

三是学生接受到了更加完整的教育。荆州区的“春晖少年”(我唱红歌绕校园,咏诗储才在少年,文明课间我做主,超越自我耀春晖)德育行动,促进了我校德育在务实性、针对性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以雅行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内化成学生的良好品质。有效课堂建设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师生角色定位更加科学,课程改革理念得到更好体现。随着“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间生活、体质状态、心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根据荆州区教育局特别关注五类学生(“留守学生、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学困生、优生”)的意见,学校启动了“爱心24”行动,每位教师做两名留守儿童的知心爸爸、妈妈,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等具体活动,落实对五类学生全天候的关爱。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在“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强烈、参与教育过程的行为越来越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觉得面临的挑战很多、压力很大。坐在校长的位置上,每天最让我压头的有“四愁”。

一愁教师生玻我校教师工作量都很大,每名教师除了担任一门语文或数学课以外,还要跨年级代课。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术科教师奇缺。音乐美术教学包括“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我们主要是依托城区派出的走教教师实施的;二是教师外出学习或者是生舶顶课”难。平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和参加活动要调一大圈的课,遇上有教师生病,很难安排人员代课。去年我校一位教师生病做手术请假三个月,由于确实安排不了人上课,我只好顶上去。按现有教师编制标准我校教师又不缺编,我感觉现行教师编制标准不能适应课改环境对教师的需求,这还不考虑教师老龄化、学科结构矛盾因素。因此建议适当放宽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二愁家长找我要求安排学生来校住宿。我校是x年开始创办的寄宿制,寄宿很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管理难和远道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满足了布局调整后人民享受优质资源的愿望。但是,太多学生在校寄宿的需求,使得我们的寄宿条件跟不上,学生只能两个人挤在一张狭小的床上,其它生活设施也很成问题。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寄宿条件成了当务之急,建议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专项投入,同时单列寄宿学生的公用经费比例。

三愁分管校长找我批计划。前一段时间,区政府和教育局在我校开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调研,要求学校在三年内教育技术装备达到标准,我感到很振奋,因为推行合格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确实需要尽快实施教学设施标准化,但同时我很也发愁,我校807名学生,每生每年公用经费为315元(省转移支付300元,区配套15元)。共计25.4万元。刚性支出大体分为五个方面,共需25.8万元,一是师生人头经费需3.8万元,二是教育设施添置和维护需7万元,三是教师培训需2万元,四是宽带运行费用1.8万元,五是水电费、书报杂志及其它日常办公用品开支需11万元。从上面收支比较可以看出现有公用经费标准只能保证学校最基础的运行,确实无法腾出资金考虑学校发展问题,我们盼望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幅度宜在50%左右,即每生每学年450元。

四愁学校出现安全事故。当前社会环境下,学校责任无限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学生出现一点儿安全事故都来找学校,学校安全虽有法可依,但家长不和学校讲道理,社会调处机制显得很无力,学校抗风险能力脆弱,为此,建议将学生平安保险强制化,帮助学校缓解后顾之忧。

调研的发言材料5周x

今天,很高兴陪同几位领导来我们学院调研。我这次调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对我们某学院实验班进行调研。我们某学院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是了解和观察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察点。院领导的有关情况介绍,让我对我们学院教学工作有了一个全面了解。学院这几年来在班子的带动下,锐意进取,负重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自己听了以后深受鼓舞。

x年起,某学院开始组建强化班,对一批学生能力强学习基础好有志于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实施分类培养,用两年时间着力强化理论基础,强化基础科研训练。某学院强化班是我们学校最早建立的一批强化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教学改革来看,我们在分类教育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大类招生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了一个选择;对于招生来说,提高了生源质量;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增加了一些挑战,多了一些成就感。在实验班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感觉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刚才各位领导也介绍了?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蛔悖热纾“闻嘌绞交剐枰徊礁慕至鞣绞健嗉豆芾砘褂薪徊礁慕目占涞取J炅耍Ω盟担鞘焙蛄耍颐怯斜匾允笛榘嗫煲岳吹脑诵星榭龊臀蠢丛诵蟹较蚪械餮小PA斓级哉庖幌罟ぷ魇种厥樱郧炕嗟牡餮薪辛嗣魅钒才牛笪颐怯虢涛翊σ坏溃哉庖幌罟ぷ鹘械餮校贸龇桨浮N颐歉菪A斓家螅鸩萘艘桓?a href='//xuexila.com/fanwen/tongzhi/' target='_blank'>通知。刚才已经发给了大家。大家刚才谈了很多意见,我也进行了认真的记录。我同时也希望学院对这一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结合我们的题纲整理一个报告出来。

我们这次调研主要就是要详细地了解真实情况,用数据说话,听我们学院领导的真实想法。希望大家在完成报告时,从学院发展的角度,从提高生源的高度,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一个系统的思考。以前的模式有什么缺陷?我们准备怎么办?希望我们的报告把这几个问题讲清楚。大家在完成调研报告时,要着重把握三条。一是要把我们学院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好。学院是出经验出思路的地方。要把我们的经验推广到全校范围。二是要充分考虑学院的下一步打算。我了解到,我们学院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学校人才资源丰富,有背景有成果有课题的大教授很多。现在学院班子力量也很强,又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与条件,完全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品牌,发挥带头作用。我们究竟怎么办好强化班?是办强化班,还是办卓越人才班?要把强化班、卓越班等综合起来考虑。三是就是说明我们学院除了考虑希望学校要提供的政策支持外,也还要我们学院的自身发展需要,我们学院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