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治疗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1 09:12: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治疗方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治疗方案

篇(1)

止血 有3种止血方法:性激素止血、刮宫、辅助治疗。性激素止血包括3种方法:子宫内膜脱落法(俗称药物刮宫)、子宫内膜修复法、子宫内膜萎缩法。下面重点介绍性激素止血方法。

子宫内膜脱落法 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脱落法,其止血的机制是使雌激素作用下持续增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并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使内膜不再增厚。停药后子宫内膜完全脱落,可起到药物刮宫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子宫内膜脱落法适用于血红蛋白>80 g/L、生命体征稳定者。用法如下:①黄体酮:20-40 mg,肌内注射,1次/日,使用5天左右。②地屈孕酮(达芙通):10 mg,2次/日,使用10天。③口服微粒化孕酮(琪宁):200-300 mg/日,使用10天。④醋酸甲羟孕酮(MPA):6-10mg/日,使用10天。

注意:孕激素控制月经周期方面优于其他药物,对于月经不规律或无排卵的患者服用孕酮疗程10~12天。一般停用孕激素2~7天出现撤退性出血,如果未出现撤退性出血或持续不规则阴道出血,需要对诊断重新评估,包括是否存在早期妊娠,必要时行相关的内科检查。

子宫内膜修复法 雌激素应用于子宫内膜修复法时,大剂量雌激素可迅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适用于出血时间长、量多,导致血红蛋白

雌激素用法: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mg/次,口服,4-6小时1次,血止3天后每3天减1/3药量。

注意:在应用子宫内膜修复法治疗功血的过程中,应注意减量原则,即每次减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因为减量过大,会有出血情况发生,即使按照每3天减量1/3逐渐减量的原则,也可能发生出血,此时则需按减量前的剂量服药。目前常用的药物为补佳乐。雌激素疗法适用于血红蛋白增加>100 g/L或可以承受1次月经样出血的患者,且不能直接停用雌激素,必须加用孕激素撤退。

子宫内膜萎缩法 高效合成孕激素可使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此法不适用于青春期患者。炔诺酮(即妇康片0.625 mg/片)治疗出血量较多的功血时,首次剂量5 mg,每8小时1次,血止2~3天后每隔3天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2.5~5.0mg/日。持续用至血止后21天停药,停药后3-7天发生撤药性出血。也可用左诀诺孕酮1.5-2.25 mg/日,血止后按同样原则减量。

注意:妇康片为19-去甲睾酮的衍生物,具有雄激素的活性,故此法不适用于青春期患者。因为目前避孕药在功血的治疗中应用得比较普遍,所以妇康片在临床治疗中用得越来越少。但在很多基层医院没有更多的药物可选择时,此法仍在应用。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目前口服避孕药治疗功血已经被很多临床医生认可,因为它止血速度快,适用于长期而严重的无排卵型功血。目前使用的是第三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妈富隆、敏定偶或达英-35,用法为1~2片/次,每8-12小时1次,血止3天后逐渐减量至1片/日,待血红蛋白达到100 g/L可以停药。

调节周期 止血后的调节周期十分重要,因为无排卵型功血的原因是无排卵,而我们前期治疗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无论是孕激素、雌激素,还是口服避孕药均无法使患者恢复排卵,患者将保持无排卵状态。因而血止以后如放任患者,将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无排卵型功血,所以止血后的调整周期十分重要。

孕激素 可于撤退性出血第15天起使用,地屈孕酮10-20 mg/日×10天,或微粒化孕酮200-300 mg/日×10天,或甲羟孕酮4~12mg/日;分2-3次服用,连用10-14天。酌情应用3-6个周期。

口服避孕药 可很好地控制周期,尤其适用于有避孕需求的患者。一般在止血用药撤退性出血后,周期性使用口服避孕药3个周期,病情反复者酌情延至6个周期。应用口服避孕药的潜在风险应予以注意,有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40岁吸烟的女性患者不宜应用。

这里需要解释何为“酌情”。因为功血患者往往病史较长,治疗可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所以这一点在患者就诊时需要告知患者,否则很多患者认为治疗1-2次就可治愈,月经刚正常就停止治疗,导致功血反复发作。

“酌情”是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决定治疗的疗程,如果第一次出现功血,且贫血不严重,可应用3个周期。如果反复发生功血,或贫血尚未纠正,可延长至6个周期,甚至更长。

停药后建议患者测量基础体温,如果基础体温呈双相,则提示有排卵,如为单相则需继续治疗。如果没有条件测量基础体温,停止治疗1-2个月后无月经来潮,应该继续治疗。由此可以看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很重要。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可有效治疗功血。原理为在宫腔内局部释放左炔诺孕酮,抑制内膜生长。功能性子宫出血病情易复发,口服药物治疗有局限性,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月经过多有效且物有所值,可治疗特发性月经过多、无排卵月经过多、继发性月经过多等。

纠正贫血 补铁治疗,血色素过低时应输血。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不宜用药、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不易随访的年龄较大者及病理检查为癌前期病变或癌变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切除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疗

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疗分为月经过多的治疗和月经周期间出血治疗。

月经过多的治疗 主要是口服妥塞敏等止血药、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口服避孕药,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切除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月经周期间出血治疗 建议先对患者进行1-2个周期的观察,测定其基础体温,明确出血类型,排除器质性病变,再进行干预。

围排卵期出血:对症止血。

篇(2)

一年前,一位中年男士在体检中发现肺里有个肿物,后来明确为肺癌,PET显示全身没有转移。医生劝他做手术,可他对手术很恐惧,非要吃中药。吃了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改善,又在某人的劝说下去做伽马刀。当时肿瘤缩小了,可刚过两个月,就发现了脑转移和双肺转移,这时病情已经变成了晚期。后来再化疗,已是于事无补,病人很快就去世了。

事实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上述这类病人,由于治疗的第一步走错了,以后步步错,想弥补都很困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走向死亡,教训惨痛。因此,一旦确诊肺癌,就要迅速做出判断,选择最优的第一步治疗方案。

重点提示:早期肺癌病人手术是最佳选择

对于早期肺癌病人,手术是最能使其获益的治疗手段。只要肿瘤没有远处转移,通过手术可以把肿瘤完整地切除、把淋巴结彻底清扫;如果没有手术禁忌、身体可以耐受,就该首选根治性的手术治疗。根据统计,早期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0%~90%。由于有10%~30%的患者术后仍有可能复发和进一步恶化,因此绝大多数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需要追加辅助化疗,以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重点提示:肺癌晚期出现转移应首选化疗

有的病人,发现时已经是肺癌晚期,出现了转移,当时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应该首选化疗。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肺癌的诊断已经到达分子层面,可以为病人找到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一方面,较晚期的患者能通过个体化化疗获得不错的疗效;另一方面,若化疗效果明显,有可能使肿瘤缩小、转移灶消失,达到降低肿瘤分期的效果,为根治性手术争取到了机会。这时再做手术,病人就很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有的肺癌病人,尽管已经是晚期,不能做根治性手术,但其转移灶是孤立的,比如出现在脑或肾脏。这种情况下,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可以选择切除肺内原发灶和孤立的转移灶,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可获取病理结果,通过分子生物学诊断指导下一步治疗。

就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来说,国内目前的治疗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有些过去不能做的肺癌手术现在已经可以做了,并且都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下面几种类型的肺癌晚期病症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病人可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这类病人经过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后,由于病人肺部原发的肿瘤和转移到胸膜的病灶被切除了,就减少或推迟了癌细胞远处转移的可能。因此,对于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的病灶侵犯了左心房,病人可进行手术治疗。肺癌的病灶虽侵犯了左心室但心脏功能良好,能够耐受手术的病人;肺癌的病灶虽侵犯了左心室,但在手术前,能够确定其癌灶只局限于一侧胸腔,无对侧纵隔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病人,并且未出现癌性心包积液的病人;此类病人中,在手术前,估计其左心房的切除范围小于心房1/3的病人。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具有上述适应症的肺癌病人是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对这类病人可辅以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

篇(3)

1屈光矫正在治疗弱视中的作用

经典的眼科专著已经指出,治疗弱视主要采用屈光矫正、遮盖治疗、光学或药物的压抑治疗以及视觉刺激疗法等。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弱视中,恰当的屈光矫正均是治疗的必要步骤,是规范化治疗弱视的第一步。包括屈光矫正在内的综合疗法已经成为国内广泛应用而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这些规范的治疗方法即使在基层医疗单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但是目前基层眼科对屈光矫治在治疗弱视中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所用的屈光矫治的方法也不够规范。事实上,除了由于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和斜视导致的弱视必须进行屈光矫正之外,对于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角膜移植术后眼进行弱视治疗时均应当首先进行验光配镜。眼睑异常的患儿,如上睑下垂、血管瘤时可以引起角膜不规则和散光,因此进行弱视治疗时也应当首先进行屈光矫正。美国眼科学会《眼科临床指南》中指出,一定程度的屈光不正有导致弱视的危险,因而需要矫正,消除屈光不正造成的视网膜成像不清晰,帮助儿童的视觉发育。指南同时给出了儿童眼镜处方的指南:对于1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双眼屈光等同时,≥4.00D的近视、≥6.00D的远视、>2.00D的远视合并内斜视、≥2.50D的散光,均需配镜矫正;如有屈光参差,≥2.50D的近视、≥2.00D的远视和散光就需要配镜矫正。对于2~3岁的儿童,如果双眼屈光等同时,≥3.00D的近视、≥4.50D的远视、> 1.50D的远视合并内斜视、≥2.00D的散光,均需配镜矫正;如有屈光参差,≥2.00D的近视、≥ 1.50D远视和≥2.00D散光就需要配镜矫正。对于如何确定所需镜度,国内一般对远视者在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的基础上按每+1.00D减去0.25D来配镜(最多减去+2.00D)。伴有内斜视者从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中减去+O.50D配镜。散光和近视应当全矫正。虽然不同的学者考虑矫正屈光不正的镜度有一定差异,但都是在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基础上,按照能够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镜度给予,远视眼尽量给予最高的镜度,近视眼尽量给予最低的镜度,对于远视眼注意保留一定的调节张力,对近视眼避免过矫。这样给予的镜度保证了患儿看远时视网膜成像清晰。由于远视弱视患儿调节能力受损,调节反应降低,这样给予的镜度对远视眼患儿可以减轻看近的调节负担,使其看近时也能清晰地视物。对于远视合并内斜视的弱视患儿可以通过戴远视镜来区别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等。这些都是在屈光矫正后需要观察和确定的,需要在治疗弱视的同时给予处理。

屈光矫正除了作为弱视治疗的首要措施外,对于一些视力发育迟缓儿童也可以作为促进视力发育的手段。一些低龄儿童有轻度或中度的屈光不正,矫正视力未达到正常低限。对这些儿童不必过早地诊断为弱视,应当通过观察屈光矫正的效果后加以区别。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戴镜后视力逐渐提高,有可能是视觉发育迟缓。对于一些轻中度弱视的儿童仅用屈光矫正就可以提高视力。美国儿童疾病研究小组近些年进行的系列研究报告已经得出结论:对3-7岁的单纯屈光参差性弱视者仅用戴镜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弱视患者中,约1/4单纯使用光学矫正后视力就有提高。这些均说明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弱视的治疗中,屈光矫正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这一点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认真对待,提高屈光矫正的质量和水平, 以获得最佳矫正效果。如果不做恰当的屈光矫正而仅仅给予遮盖和视觉刺激等治疗,那么没有清晰的视网膜成像刺激,就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2遮盖和压抑疗法的实施

遮盖和压抑疗法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方法。在弱视治疗时,如果双眼视力不等,对视力较低的一眼应该加强刺激,而对视力较高的一眼应该压抑,以便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或正常。遮盖疗法可以阻断主导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使弱视眼重新接收视觉刺激而提高视力。压抑疗法的机制与遮盖法相同,适用于轻中度弱视患儿,以及不能坚持遮盖或应用遮盖法失败者。为了防止健眼发生遮盖性弱视,一般按照患儿年龄来确定弱视眼和健眼的遮盖时间,推荐1岁的儿童采用3:1的比例来遮盖,即健眼遮盖3d,弱视眼遮盖ld,2岁的儿童采用4:1的比例来遮盖;3-4岁的儿童遮盖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学者对于治疗时年龄较大、重度弱视儿童采用6:1的比例或清醒时间全部遮盖的方法。根据弱视儿童的年龄和不同的遮盖比例,制定了不同的随诊复查时间,以跟踪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虽然这些方法已经得到大部分医师的认可,但对一些细节,例如对是否遮盖弱视眼,每天遮盖的时间量,以及遮盖治疗持续的时间等,仍有不同的意见,需要进一步规范化。von Noorden认为健跟和弱视眼交替遮盖3:1的比例在遮盖弱视眼时可以使主导眼主动增强,由于导致弱视的双眼异常作用的因素在双眼开放时是活跃的,遮盖弱视眼也可以防止已经取得的治疗效果的逆转。部分时间的遮盖只用于维持疗效,直至稳定的年龄。对于双眼视力相差≥2行者可以使用交替遮盖方法,但要注意避免主导眼的遮盖性弱视,对于年幼儿童尤为如此。当双眼视力相等时就可以停止遮盖。对于无斜视、双眼视力相等的弱视患儿不应当采用遮盖治疗,以免影响双眼视觉发育。在进行遮盖治疗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患儿的依从性。双眼视力的差异往往使患儿不能自觉地完成遮盖,从而影响疗效。向家长宣教,使其理解和配合是完成治疗的关键。此外,目前国内在遮盖治疗时多使用在框架眼镜上套眼罩的方法,依从性差的患儿常常透过眼罩边缘“偷”看,使得遮盖实际上不能发挥作用。在国外一般应用粘贴眼罩,粘在眼周皮肤,患儿不易“偷”看,从而保证遮盖的效果。粘贴眼罩对幼儿皮肤无刺激性,特别适用于幼儿白内障术后的早期遮盖。我们应当积极地研发这种粘贴眼罩,使它成为规范化遮盖疗法的一部分,以便充分发挥遮盖疗法的效果。

压抑疗法分为药物压抑和光学压抑两种。药物压抑为健眼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压抑看近。光学压抑为健眼给子远视欠矫+5.00D,压抑看远,弱视眼戴矫正眼镜。药物压抑和光学压抑两者结合为完全压抑,使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2行。压抑疗法适用于轻、中度弱视、遮盖性眼球震颤、高度远视对遮盖疗法依从性差或失败的患儿。因为不需要遮盖眼,即使摘镜后健眼视力也差,因此较易为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更多地应用。

制定任何规范化诊疗措施都是应当以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提供的证据为基础的。近年来美国儿童疾病研究小组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遮盖和压抑疗法进行了研究,包括遮盖的具体方法,以及遮盖与压抑疗法的效果比较等,发现对中度弱视患儿采用每天2或6h的遮盖,视力进步的情况相似;对重度弱视患者每天6h遮盖和全天遮盖的疗效相同;采用阿托品压抑疗法或遮盖疗法治疗中度弱视都是有效的;在应用压抑疗法时,周末或每周2d使用阿托品和每天使用阿托品能产生相同的疗效;对7~l3岁曾经治疗过的弱视儿童采用2~6h遮盖或阿托品压抑治疗依然可以提高视力。这些研究结果为弱视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内,一些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轻中度的弱视患者。

3综合疗法和综合治疗仪

综合疗法是国内被广泛采用的经典治疗弱视的方法,内容除了以上提到的屈光矫正和遮盖及压抑治疗外,还包括针对中心注视的视刺激法(即CAM),针对旁中心注视的后像疗法和红色滤光片疗法及精细目力作业等。在临床应用时,应该针对每个患儿的视力、屈光度、注视性质和是否合并斜视等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重视儿童弱视治疗,就要充分认识屈光矫正的重要作用,遮盖和压抑疗法的实施,这两种重要的防治措施在基层是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眼科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译.眼科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25).

篇(4)

具体方案如下:

1级治疗方案选用一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包括双胍类(二甲双胍等)及胰岛素增敏剂。本方案适用于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者,多为初发的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如无效可进入2级治疗方案。

2级治疗方案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餐后血糖调节剂,无效后可选择3级治疗方案。

3级治疗方案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餐后血糖调节剂,再配以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2的病人。无效后可进入4级治疗方案。

4级治疗方案胰岛素补充疗法,即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3的病人。根据胰岛素的缺乏程度,每日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

5级治疗方案胰岛素替代治疗(一日注射2~4次),停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具体到每一个病人,除病期以外,其体形胖瘦、肝肾功能、并发症的情况以及血糖水平均不相同,因此,在应用上述方案时,还要通盘考虑这些因素,故病人在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需行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2~65岁,平均(48.15±5.66)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4.14±3.67)kg/m2。依据胆囊疾病划分,胆囊结石35例,胆囊息肉5例,依据阑尾疾病划分,急性阑尾炎13例,慢性阑尾炎27例;B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3~65岁,平均(48.22±5.69)岁,平均BMI指数(24.20±3.69)kg/m2,依据胆囊疾病划分,胆囊结石33例,胆囊息肉7例,依据阑尾疾病划分,急性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纳入标准①术后病理活检确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或急慢性胆囊炎)和阑尾疾病(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②年龄18~65岁;③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研究。

1.3排除标准①腹部手术史;②泌尿系统疾病;③回盲部病变;④合并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其他需同时行手术治疗疾病;⑤出血性疾病;⑥麻醉禁忌证;⑦中心型肥胖;⑧临床资料不全。

1.4治疗方法A组患者采用经脐周三孔腹腔镜术式治疗,即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建立气腹(压力12~14mmHg),手术方式采用脐周三孔法,以脐部为中心并沿脐周皮肤画圆,自皱褶5点方向弧形切入皮肤1.0~1.5cm,继而将10mmTrocar置入,探查腹腔胆囊和阑尾病变情况;保证头高30~45°,于左侧脐12至1点方向侧向置入10mmTrocar作为主操作孔,自脐8至9点侧向置入5mmTrocar作为副操作孔;首先钳抓胆囊颈牵拉至外上方,明确周围毗邻脏器位置后游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夹闭胆囊动脉并切断胆囊管;再对胆囊床进行超声分离,排除活动性出血和胆汁渗漏后再行胆囊切除;寻找并确定阑尾位置后钳提头端并暴露阑尾系膜,游离阑尾至根部并予以结扎,同时于结扎处远端1.0~1.5cm夹闭;两者间离断阑尾并电凝残端;B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术式治疗,即于脐正中位置作纵行皮肤切口,长度约1.5~2.0cm,常规建立气腹(压力12~14mmHg),并置入单孔腹腔镜装置及专用光学镜,胆囊及阑尾切除方式同A组;切除完成后撤出腔镜装置,以可吸收缝线对腹膜及皮下组织进行严密缝合。

1.5观察指标①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及住院时间;②手术整体满意度评价采用Brown等拟定评分标准,包括术后机体恢复和腹部外观两部分,每项各5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③术后精神状态评价包括抑郁和焦虑,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分方法为由患者根据自觉抑郁程度在长10cm直线上做标记,记录长度(cm)即为所得分值[5];④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类型包括切口感染、胆漏及脐疝。

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选择Epidata3.05软件,数据分析选择SPSS13.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B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整体满意度评分比较A组和B组在患者手术整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35±1.33)和(8.86±1.49)分;B组患者手术整体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视觉模拟评分比较B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3讨论

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属于腹腔镜联合手术常见类型之一,即在同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对胆囊和阑尾进行切除;相较于传统开腹术式,腹腔镜手术器械长度和操作灵活度更具有优势,改变以往无法同时于同一切口处理两种距离较远病灶的缺点。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微创联合切除术以其手术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而单孔腹腔镜术式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则是一种经脐部单一切口置入腔镜器械微创联合切除术式,相较于脐周三孔术式其将原有多个体表穿刺操作孔道合而为一,单一切口脐内隐蔽性较好,腹部美观效果更佳;而单一切口还有助于降低术中镇痛物用量,缓解术后疼痛及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同时相关感染发生几率亦相应减少。

篇(6)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黄疸反而更加深,皮肤搔痒,还出现了恶心、上腹胀痛、胃口大减,人体逐渐消瘦,只得再求教于医生,接受手术治疗。医生打开他的腹腔,发现原来发生在胰头部的癌组织已经广泛转移,无法作手术根治。不久,这个患者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一种疾病常有多种治疗方案。例如肺结核除了必须采用正规的抗痨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作肺叶切除术;肢体烫伤时既可敷药物后作消毒包扎,也可采用暴露疗法。任何方案都要考虑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首先选择哪种方案,至关重要。癌症的治疗方案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及服中草药等。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更是重要,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如果首选方案不当,难免会延误病情,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有的患者在得了癌症后,首先想到服单方,这是错误的。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癌症的发生部位、是否已转移等多种因素来慎重抉择。目前,对癌症的治疗方法虽然还不尽人意,却并不是无法可施。一般说来,如果患者的健康情况允许,没有转移或只有局部范围的转移,对发生在某个脏器(如肺、食道、胃、肝、胰、结肠、肾、膀胱、前列腺、、生殖器等)的癌症,应尽可能采取“手术根治”的首选方案。实践也证明,手术根治由于能彻底消除“祸根”,往往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跟化疗、放疗及服中草药等方法相结合,更能提高疗效。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已高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不易,得到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期,可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仍应首选手术,切除肺叶及附近的淋巴腺。对不适宜作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则可选择化疗、放疗作为首选疗法。

篇(7)

妊娠期阴道出血有多种原因,妊娠早期出血主要由输卵管妊娠及宫颈息肉引起的,偶尔也会因卵巢妊娠等其他异位妊娠导致的[1]。妊娠晚期出血一般由胎盘早剥、胎盘前置及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这些晚期妊娠并发症引发的。无论何种妊娠期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尤其是孕妇的生命安全。为此,临床上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尽量保全母婴安全。下面,将14例妊娠期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简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的14例妊娠期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年龄22---41岁。早期妊娠出血12例,晚期出血2例(皆为经产妇)。接诊后,通过妇科检查、腹部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同时结合鉴别诊断,最终确诊输卵管妊娠8例(早期输卵管妊娠7例,破裂1例),宫颈息肉4例,胎盘前置2例。

1.2方法

1.2.1输卵管妊娠及宫颈息肉治疗方案

7例早期妊娠患者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年龄及生育要求,行输卵管保守治疗及切除治疗。2例早期输卵管未破妊娠患者经过检查无药物禁忌症,且妊娠包块小于4厘米,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7天后,4例出血明显减少或消失。复查血hCG下降大于15%。1例hCG下降

4例宫颈息肉患者,经过明确检查后,无息肉坏死,给予消炎止血治疗。3例于妊娠16周后进行息肉摘除,1例于分娩前1个月行息肉摘除。息肉小的,用血管钳钳夹紧跟部扭下。息肉较大的,用血管钳钳夹息肉,由蒂部摘除。摘除术后行止血、消炎、安胎治疗,观察1周后停药。息肉摘除后,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叮嘱患者每隔3个月进行复查一次。

1.2.2胎盘前置治疗方案

2例胎盘前置孕妇皆为经产妇。经过超声诊断,确诊2例皆是部分性前置胎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首先抑制宫缩,止血,尽量采用期待疗法,根据疗效、适时终止妊娠,防止产后出血。其中,1例孕妇经过卧床休息、使用宫缩剂、纠正贫血及监护胎儿等期待治疗,使胎儿成功存活,母婴结局良好。1例期待治疗失败,适时终止妊娠,孕妇状态良好,胎儿死亡。产后,应用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出血。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4例妊娠期阴道出血患者,经过详细的检查,明确了出血原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2例胎盘前置患者在充分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胎儿,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同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女性,尽量给予保守治疗,保留输卵管。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4例女性输卵管得以保留,4例因腹腔出血量大或保守治疗失败,切除输卵管。4例宫颈息肉孕妇及1例胎盘前置孕妇母婴结局良好。另外1例胎盘前置孕妇适时终止妊娠,产后无严重出血发生,孕妇生命安全,围生儿死亡。

3讨论

妊娠早期的阴道出血,临床诊断时首先考虑异位妊娠和宫颈息肉。如果一时无法确定是否宫外孕,要进行连续的血hCG测定。尽早做出明确诊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时由于孕囊比较小或者已经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发现双侧输卵管均无明显肿块,无法确定哪一侧时,可以在每侧输卵管上注射10~20mg的 MTX,既保留双侧输卵管,又可以将胚胎破坏吸收。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且有生育要求,不主张过早地进行腹腔镜检查和药物治疗。如果是宫内妊娠,腹腔镜检查并使用子宫操纵杆易导致宫内妊娠发生流产。因为IUD本身就是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一般不主张继续保留IUD或放置IUD,应避孕l年后再考虑怀孕。

胎盘前置患者经过B超的早期诊断可以明确诊断。孕妇在20周左右应检查胎盘和胎盘与脐带的连接部位,以及早发现帆状胎盘,并跟踪血管走向,明确有无血管前置。当双胎、羊水过多,B超提示分叶或多叶胎盘,要注意有前置血管存在的可能性。

当阴道少量出血同时伴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率改变时,应警惕有前置血管破裂的可能[2]。

对于胎儿生长受限合并胎心率过速、晚期减速或正弦曲线型胎心音者,应考虑到是否为前置血管受胎先露压迫形成血栓导致胎儿缺氧等因素所致。对于胎盘前置孕妇要尽量延长围生儿的存活时间,因此,要密切监护孕妇及围生儿的变化,适时终止妊娠。

总之,导致妊娠期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临床要给予详细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篇(8)

Discussion influence clinical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making factor

Li JianhuiWang Shaofang

Abstract: The plan is the clinical medical worker generalized analysis concrete patients disease type and occurs,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hic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patient own characteristic formulates inevitably comes under the various influence.The following is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treatment plan making several factors.

Keywords:Treats the planFactorCondition changeableIndividual differenceKnowledge to renewAffects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053-01

目前的医学仍然属于经验科学,大部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仍是基于对既往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总结。药物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综合分析具体患者的疾病种类及发生发展特点、患者自身的特点后而制定的,决策过程中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1 病情复杂多变

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内矛盾的各个方面不断转化的结果。临床诊断通过对临床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和推论,作出初步诊断。但疾病是复杂的,即使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有不同表现,同样表现可能源自不同疾病。患者对疾病主观体会的表述、疾病的表现和变化均可影响临床诊断和观察结果,进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者由于疾病本身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初步诊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部分正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病情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会发生并发症,如果并发症发展迅速、表现明显,可能会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则治疗方案也随之调整。

2 患者个体差异

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症状表现和程度差异。诊断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治疗方案的差异。对于正常治疗量的同一药物,在给药剂量、给药方法和给药频率相同的条件下,多数人会达到预期相似的治疗效果,但个体间在药理效应、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经常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相同剂量的普萘洛尔、异烟肼等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彼此可相差几倍到几十倍。患者由于遗传因素而产生的个体差异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等药动学过程,也影响体内受体种类、数量等药效学相关因素,临床疗效自然差异较大。

3 医生知识更新

篇(9)

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只要能除掉病因,疾病就会好转以至治愈,是最理想的效果。那么,首先得找出病因,如最常见的肝炎,有病毒性、酒精性、免疫性、中毒性等不同性质的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又分别由甲、乙、丙、丁、戊等不同类型的病毒所致,有些还是合并性的,因此病因治疗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找不出或者不清病因,那势必给治疗带来不利,肯定无法收到最好的疗效。又如慢性支气管炎,可能由单一的原因引起,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感染、过敏、抽烟或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等等,都需要医生认真仔细地查找分析,尽可能把病因去掉,达到治本的目的。但致病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以至于有些病,目前医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确病因,如高血压病、癫痫、某些肿瘤,不明原因的疼痛、发热等,对于这些病症,就很难准确把握病因方面的治疗了。

2对症治疗

顾名思义,对症通常是针对病人比较突出而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或表现,如疼痛、发热、恐慌、狂躁、腹泄、失眠等进行处理的办法。临床上最常见,必须慎重地进行相应的施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对身体的危害,但绝不是所谓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是每一个病人一出现症状就马上用药,应作具体的分析,对非用药不可的一定要用;对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对尚待观察病情变化中的病人,如果没有生命危险或对身体有较大损害时,可适当等待选择时机用药,以免影响对病情演变的观察。对症处理的用药剂量、途径、间隔时间等也都要十分讲究,不能因为对症而造成对身体的其它损害或对功能的影响。

3针对发病机理的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病已经明确了其发病机理,为有效治疗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比如休克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微循环的有效血循环灌注不足,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疏通和改善微循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升血压的药物,以改善血液和氧的供给,纠正休克。心功能不全是心脏自主搏动能力衰减,使心脏每搏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要根据心衰的程度、急性还是慢性,及时应用针性强的抗心衰药缓解心衰,改善症状体征,使其它方面的治疗得以继续。

消化性溃疡是因各种原因使胃酸增多和/或反渗作用导致胃粘膜损害,要用抑制胃酸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减少或避免胃酸对胃粘膜的反作用,使溃疡好转。还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都需要从发病机理方面去进行治疗,才能使病情稳定好转或治愈。

4支持治疗

患病时间较长或不能进食的病人,一些重症呕吐、腹泻的病人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或身体虚弱等,应给予支持治疗,可进行胃肠外营养补给或口服补充营养,主要是水和三大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也有一部分病人需要输血或血浆等。这点也比较重要,因为病人的一般身体状况差,其它的治疗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的,对病情的好转稳定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还应当重视支持治疗,以保证其它方面的治疗发挥效用,提高和增强病人的体能,从而提高治愈率。

5补充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人身体缺乏某些所需物质而出现的病症。如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所致,只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病情就会好转;对缺铁性贫血要补充富含亚铁的补血药;低钾者要补钾;生长发育慢的缺锌患者,要给予含锌丰富的食物或用些含锌的药物等等。总之,这是最为直接的补充治疗方法,只要把人体内缺乏的物质补充足够了,病就会好转而愈。但要注意观察,正确掌握补给量,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篇(10)

自2008年,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医生Leaute-Labrieze等[1]发现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对于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有一定疗效后,临床及基础研究广泛展开,并进一步证明普萘洛尔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可靠疗效,并使之逐渐成为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一线用药[2],多位学者研究证明,口服普萘洛尔不仅可以使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停止增生,且可以使血管瘤提前进入消退期[3]。同时,皮质醇激素,干扰素及长春新碱作为传统一线、二线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仍在广泛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推测可能是通过血管收缩,抑制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这几个机制独立或者联合作用的结果,主要适用于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4]。国外学者多采用1.5~3.0mg/kg/天进行治疗,而华裔人群对β受体阻滞剂敏感性较高[5],所以国内学者多采用1.0~1.5mg/kg/天进行治疗,治疗持续3~5个月,直至病变停止生长、退缩或服药满5个月[6]。也有学者认为最长服药时间可达9个月[7]。服药后每2周复查患者血压,心电图,血糖,血常规等指标以明确药物有无产生严重毒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停止治疗并及时处理[8-10]。Holmes等学者提出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终止治疗,并得到广泛认可:①心动过缓或者心率降至同龄幼儿清醒状态下心率值70%以下;②低血压症状或者血压下降值超过同龄幼儿清醒状态下血压值25%以上;③低血糖症状;④喘息或者呼吸困难[3]。溃疡作为血管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远期恢复,而该类患者是否应该早期服用普萘洛尔目前尚存在争论,Denise等学者认为早期服用可以缩短溃疡愈合时间,而Bernabeu-Wittel等[11-13]认为口服普萘洛尔在改善症状及减少治疗后瘢痕形成方面效果不佳。治疗婴幼儿会厌下血管瘤普萘洛尔也有一定效果,若出现反弹现象导致瘤体快速增大或瘤体出血时,需紧急切开气管保证气管通畅,同时尽快手术完整切除血管瘤[14-15]。综合国内外文献,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未做特殊处理而自行消失,因此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是相对安全的。

2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全身毒副反应小,是理论上最理想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小针高频电凝,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

2.1局部药物治疗:包括类固醇激素、抗肿瘤抗生素等药物局部注射以及普萘洛尔乳膏局部使用等。

2.1.1平阳霉素:平阳霉素能影响细胞分裂过程,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殊的硬化作用,瘤体注射平阳霉素之后,相应范围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使得血管内膜断裂,经过局部组织修复后,血管壁逐渐增厚,管腔逐渐变小最终闭合。常用方案为平阳霉素8mg,与4ml生理盐水及4ml的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混合液中平阳霉素浓度达1mg/ml,体积大小不同对应注射量不同,每点注射最大量为2mg,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40mg,两次治疗间隔2周,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个月。与其他硬化剂相比,平阳霉素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感较小,同时治疗后局部肿胀不明显。平阳霉素药物毒性相对较低,大剂量平阳霉素可导致肺纤维化,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平阳霉素不超过40mg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患者不会出现肺纤维化,同时也不会出现全身严重毒副反应[16]。

2.1.2曲安奈德:曲安奈德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抗血管新生作用。能有效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组织生长,也可以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同时能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对血液中活性胺的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管增生,促使瘤体消失。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效果明显,每次注射量不宜超过lOmg。血管瘤瘤体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大量激素可能影响患儿内分泌及生长发育[17-19],因此在使用该治疗方案时应注意控制药量,同时定期检测患儿内分泌指标。

2.1.3微型解剖针结合高频单极电凝:高频单极电凝治疗血管瘤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局部组织产生的集中热效应,即在大电流密度下,瞬时产生巨大能量,使电凝头下的组织快速脱水,同时将局部的小血管凝固,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对于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有较好效果。微型解剖针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Kerner等认为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使用微型解剖针相比传统手术刀而言,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瘢痕形成不明显,伤口感染较少,患者易于承受,美容效果更理想[20-21]。这也为微型解剖针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达到微创目的提供了证据。马珂、陈石海等[22-23]观察不同功率下,小针高频电凝治疗后鸡冠的病理学变化,得出使用6W的小针高频电凝能有效减少鸡冠毛细血管数量,并且不损坏鸡冠外形,而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时,他们则认为高频电凝功率选用8~10W为宜。根据其体积及深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从血管瘤瘤体外缘向中央区逐步治疗,微型解剖针应刺入瘤体内,连接高频单极电凝,功率多选用8~10W,每点电凝时间约为1~2s,针距约为1~3mm,术中以见针眼周围变色,红斑消退为宜,两次治疗时间间隔约为1个月,术前评估避免术中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和骨质,术后创面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日晒,局部色素沉着一般在3~6个月逐渐消退。

2.1.4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是一种最彻底的治疗方案,但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瘢痕形成影响外观,使得其不能作为首选方案。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如需手术治疗必须保证完整切除以避免复发,而稳定期及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手术切除时主要考虑局部美观及功能完整。血管瘤如果出现并发症则需要及时手术切除,包括血管瘤破溃出血或者形成溃疡,局部功能损坏,气道梗阻,先天性心脏衰竭等。血管瘤若在患儿1岁内切除有复发可能,而患儿3岁后会有自我形象定位,因此,手术治疗时机一般在1~3岁。手术切口设计应尽量沿皮纹走行,由于早期血管瘤生长会替代周围组织,并且不断挤压周围组织从而在瘤体周围形成囊性包膜,除了部分瘤体包膜间有血管穿行外,手术时沿包膜完整切除血管瘤,可避免出血,缺损组织可用局部皮瓣修复,若创面较大且未在暴露部位,可考虑游离皮片修复[24]。尽管非手术治疗不断进展,但手术治疗血管瘤能尽快及时完整去除病灶的特点尚未被替代,尤其是在非手术方案治疗无效或者血管瘤位置可能威胁生命时[25]。

3 小结

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常用方法很多,但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倘若有一种局部治疗方法,能选择性对血管瘤治疗有效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及全身情况,并且易于操作,价格低廉,无疑是一种新型、理想的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案,微型解剖针结合高频单极电凝等局部治疗方案的进一步研究为完善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Léauté-Labrèze C,Dumas de la Roque E,Hubiche T,et a1.Propranotol for severe hemangiomas of infancy[J].N Engl J Med,2008,358(24):2649-2651.

[2]Léauté-Labrèze C,Sans-Martin V.Hémangiome infantile[J].Angiomeset angiomatoses,2010,39:499-510.

[3]Holmes WJ,Mishra A,Gorst C,et al.Propranolo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rapidly proliferating Infantile Haemangiomas[J].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2011,64(4):445-451.

[4]Storch CH,Hoeger PH.Propranolol for infantile haemangiomas: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J].Br J Dermatol,2010,163(2):269-274.

[5]Zhou HH, Koshakji RP,Silberstein DJ,et al.Altered sensitivity to and clearance of propranolol in men of Chinese descent as compared with American whites[J].N Engl Med,1989,320(9):565-570.

[6]秦中平,刘学键.小剂量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4):3130-3134.

[7]吕云霄,陈少全,王冰,等.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5):326-329.

[8]Mingming Lv,Xin-dong Fan.Propranolol for problematic head and neck hemangiomas:An analysis of 37 consecutive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2(76):574-578.

[9]Sánchez-Carpintero I,Ruiz-Rodriguez R.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clinical effectiveness, risks, and recommendations[J].Actas Dermosifiliogr,2011,102(10):766-779.

[10]Swee T,Tinte Itinteang.Low-dose propranolol for infantile haemangioma[J].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2011(64):292-300.

[11]Hermans DJ,van Beynum IM,Schultze Kool LJ,et al.Propranolol,a very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ulceration in infantile hemangiomas: A study of 20 cases with matched historical controls[J].J Am Acad Dermatol,2011,64(5):833-838.

[12]Kim LH,Hogeling M,Wargon O,et al.Propranolol: useful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ed infantile hemangiomas[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1,46(4):759-763.

[13]Bernabeu-Wittel J,Pereyra-Rodríguez JJ.Propranolol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mangiomas of Infancy: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28 Patients[J].Actas Dermosifiliogr,2011,102(7):510-516.

[14]Canadas KT, Baum ED,Lee S,et al.Case report: Treatment failure using propanolol for treatment of focal subglottic hemangiom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0,74(8):956-958.

[15]Blanchet C,Nicollas R,Bigorre M,et al.Management of infantile subglottic hemangioma: Acebutolol or propranol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0,74:959-961.

[16]Hou J,Wang M,Tang H,et al.Pingyangmycin sclerotherapy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an evaluation of 66 consecutive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1,40(11):1246-1251.

[17]Buckmiller LM,Francis CL,Glade RS.Intralesional steroid injection for proliferative parotid hemangiom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08,72(1):81-87.

[18]Weiss AH,Kelly JP.Reappraisal of Astigmatism Induced by Perioc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 and Treatment with Intralesional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J].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2008,115(2):390-397.

[19]Pandey A,Gangopadhyay AN,et al.Twenty years' experience of steroids in infantile hemangioma-a developing country'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09,44(4):688-694.

[20]Kerner M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the Microdissection Needle in Head and Neck Surgery[J].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2005,133(2):38.

[21]Sharma MR.Safety of colorado microdissection needle (Stryker) for skin opening in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1,40(10):1062-1063.

[22]陈石海,吴伟民.小针高频电凝在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624-627.

[23]马珂,陈石海,刘庆丰,等.小针高频电凝损伤鸡冠毛细血管的初步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0,26(6):430-434.

篇(11)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6~2007年我院共收治肝脏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10~64岁,平均37.8岁。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者19例,有腹膜炎30例,休克19例。经腹穿、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肝脏损伤,部分患者经手术探查证实。

1.2肝脏损伤的临床病理类型肝脏损伤程度分型采用按创伤轻重的五级法标准,36例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Ⅴ级3例。非手术治疗者以B超、CT检查明确肝脏损伤程度分级。

1.3治疗方法①非手术治疗:共10例(27.8%),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2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如发现进行性血压及血红蛋白下降等,做好中转手术的准备。②手术治疗:共26例(72.2%),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为1~12h。其中单纯缝合术13例,清创加带蒂大网膜或明胶海绵填塞及缝合术6例,清创性肝切除术5例,肝周纱布填塞止血法2例。

二、结果

全组治愈33例(91.67%),非手术治疗组无死亡病例。手术治疗组死亡3例(8.33%),2例死于术中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均与失血直接相关。

三、讨论

3.1关于肝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原则是一旦诊断明确最好早期手术,但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循环稳定的肝脏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以避免不必要或不适当的手术干预所致的并发症。本组非手术治疗10例均治愈。笔者认为肝脏损伤在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积极治疗的前提下采用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可行,其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是极为重要的。但非手术治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或虽有轻度休克但经过快速输平衡液1000~2000ml或输血800ml后能恢复并能维持者;②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正常或经输血后可回升;③无其他腹内脏器损伤,尤其是无空腔脏器损伤;④影像学检查肝脏损伤程度分级在Ⅲ级以下,尤其是损伤位于肝Ⅵ、Ⅶ段者。至于血性腹膜炎范围多少、腹穿是否抽到血性腹水等,只能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非手术治疗一定要严密监护,特别是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压、脉搏以及腹部体征的监测,必要时应及时中转手术。患者及家属能理解非手术治疗的合理性,对于一些开放性损伤在上述条件内能判断感染不严重,非手术治疗也是可行的。

3.2手术治疗肝脏损伤一经确诊,除适合上述非手术治疗适应证者外均应手术治疗。对入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者,应迅速在上肢或颈部建立通畅输液通道,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平衡液和全血,使血压回升,为手术赢得时间。下肢输液在合并肝周大静脉损伤者往往达不到扩容升压的目的,应尽量避免。在进行交叉配血以及其他简要的术前准备等处理后,应边抢救边进手术室。对于病情稳定或补液后病情稳定者,在积极输液止血的情况下,尽可能行B超、CT、X线等有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并有利于发现合并伤。手术处理原则是:止血、清创,正确处理肝脏损伤及腹内其他脏器损伤,充分有效地腹腔引流。肝脏损伤因损伤的程度、范围和部位等不同,没有任何一种手术方式能适用于每一伤员,应根据伤情恰当地选用一种或数种术式联合使用。另外,只要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方法越简单、时间越快捷、干扰越小越好。手术方式选择:①单纯缝合是处理肝损伤最常用方法,适应于Ⅰ、Ⅱ级肝脏损伤。②清创及带蒂大网膜填塞和明胶海绵填塞缝合近年运用较多,一般应用于Ⅲ级及以上的肝损伤,其优点是能够消灭死腔、控制止血、促进肝组织修复等。③创口敞开做交锁褥式缝合,如肝中央型破裂伴出血需探索出血来源,应敞开创口止血,处理胆管损伤,然后交锁褥式缝合带蒂网膜填塞。④肝切除术,急诊行规则肝切除术病死率高达50%以上,故多数学者不主张施行,如需行肝切除亦应行不规则肝切除术,现一般倾向于尽可能行清创性肝切除术,彻底清除失去血供、无法修复的肝组织,并直接于创面止血,适用于多数肝破裂和复杂严重的肝损伤。本组5例Ⅳ、Ⅴ级肝破裂者采用此术式,其中1例胆瘘经非手术治疗愈合、1例死于术中大出血无法止血、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患者肝功能欠佳有关,伤者肝脏有明显硬化表现)。⑤肝周填塞,主要用于伤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此术式易引起压迫性组织坏死、感染、胆瘘,妨碍创面引流,取出填塞物时容易继发性出血等,被认为是一种不安全的处理方式。近年来该术式应用于严重的肝外伤及分期手术处理又重新得到重视。本组2例用此方法,死亡1例为肝后静脉损伤。:

3.3术后处理肝脏外伤特别是严重肝脏外伤,其肝细胞功能急骤减退,术后常出现凝血障碍及应激性溃疡。故应加强护肝治疗及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剂。术后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全身感染及腹腔脓肿形成。术后的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支持治疗能够使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笔者体会到术后除补足葡萄糖外还应补充足量蛋白质、脂肪乳、多种微量元素。严密观察术后引流情况及腹部体征是发现早期并发症的关键,如少量胆汁漏多能自愈,只有早期正确的术后处理才能够防止后期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晓华,吕新生,主编.肝脏·门静脉高压症外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