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语文新课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6 16:13: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新课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新课标

篇(1)

近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地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地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地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发展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国外,如日本2002年的新课程,美国2000年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的课程标准,新加坡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如“提高国际意识”、“交往,信息技术,共同操作”、“善于获取信息”、“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标新立异”等都值得我们思考。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对它的又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

1.观念落后。

2.师资不齐。

3.学生水平不一。

4.硬件落后。

5.评价不配套,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如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盲目地进行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篇(2)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的熏陶,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阶段,喜欢丰富多彩的天地,对于纷繁的世界不够了解而又保有强烈好奇心,新课标正好可以满足强烈的汲取意愿,通过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和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精神上有所获得。比如,讲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必然要补充诸多人物介绍与分析,还可搜集人物所作的好诗佳词,让学生在古典文学之中寻求美感,更重要的去学会分析与评析。又如自读课文《老人与海》,选文内容本身要讲解的并不多,而个人体悟很重要,课程内容就包含着对海明威的介绍和硬汉精神的讲解,通过这些激发学生内心的拼搏向上精神。

第二,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通过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据此要求,语文课程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老师灌输,而是课上课下、老师学生互动的学习整体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有资料补充,即针对课文内容及时整理出相关的背景知识补充资料与复习题,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明确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要点;要通过实践性活动来培养学生学语文的激情,如组织朗诵、诗词接龙游戏、文学常识竞答等活动,让学生关注和语文相关的东西,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锻炼加强。

第三,新课标注重突出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构建作用,力求建设有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下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比如议论文课程之一《横向展开议论》,课本给出具体的横向展开议论的例文,但具体怎么去讲,如何去填充,要靠老师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让学生在课后习题中选取自己有能力有感觉的题目以自己的理解,按照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去写作文,加上作文评析课,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又有新的思想升华,这就是课程经过主体——教师和学生——建设性接受与创造之后的结果。

第四,新课标着眼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的过程应当是愉悦有活力的,新课标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充分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意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

自主是人主体性的彰显和个性的呈现,合作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探究是人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极大促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益于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增强交往能力;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所以让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学会沟通和宽容,学会合作和分享。例如《祝福》讲读内容非常多,可以调整课堂结构,在10—15分钟之内,让学生读课文自主思考理解,分组讨论解决不同问题。之后分组进行交流,班级评价和老师指导补充。

第五,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

4.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做法并非是背离了新课标,而恰恰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篇(3)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04.

篇(4)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都按这一框架进一步展开。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其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专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指向、过程、层次”三大特点。

新课程综合化的特征告诉人们,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育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也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将会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任课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走进新课程首先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合作。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群策群力显得极其重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知识单一的现状,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必须做到“一专多长”,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忽视学习、充实、提高的人,会后悔莫及。

“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设置,“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编排,必修和选修双向推进,体现基础教育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新“亮点”。

全新的要求决定着教育教学评价必须改革,由传统一卷量化转向质性评价与量化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注意评价的多样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评价中,要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给以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会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教育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项评价指标。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与特长的发展,尤其是探究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要尊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二、评价方式方法要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

在学生学科学习状况评价中,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形式应采取自评与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与课堂观察、管理评价与激励评价、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等多种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在期末“算总账”的方式,同时改变那种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三、具体做法

1.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

过程评价:采用成长袋评价方式,即通过记录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主要活动的成长袋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结果评价:是针对某一阶段的整体评价,表现方式之一是考试。

2.评价形式――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

教师评价: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激励性。

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家长评价:积极参与,相互沟通。

3.评价方式――提倡等级评价和描述评价相结合

等级评价:根据量化的指标客观地制定出等级标准,注意有可操作性。

描述评价:以激励为主,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发展。

新课程带给我们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引发我们无尽的思考与探究。它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感悟的世界,它呼唤我们的语文教师既是具备语文学科特质能力的“专家”,又是一个能跨越学科领域的“杂家”。新课程呼唤我们的语文教师向综合型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充电,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篇(5)

关于“对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②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2]由此看出,对话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言语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方式,语言交流是人与人沟通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3]

不过,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讨论“对话”这个话题时,它的含义有更具体的所指。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看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就是读者(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教学对话”和“阅读对话”两个方面的含义,而且“教学对话理论和阅读对话理论应该适当分离”。[4]

二、教学对话

教学与对话是密不可分,彼此包含的。“教学对话”就是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对话。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中,都进行着最普遍意义上的对话。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就是不管以哪一种教学方式方法作为主导,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各式各样的对话,具有对话的品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对话在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与价值。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对话”

在一般教育学意义层面来看,平等对话理念来源于西方民主教育思想,是以追求民主价值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这种理念在我国先贤哲人的论述中也有不同程度地表述,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展开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坚持平等相待,他在和学生对话时说:不要以为我比你们稍微年长一些,你们就感到拘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在“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影响下,从人的价值教育的视角审视,平等对话理念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领域全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的形成,从而对新一代公民民主素养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作为教学原则的“对话”

当前我国的学者们在经受国外教育思潮影响的同时,对中国的教育现实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他们一致呼唤教学的对话精神。教学对话原则在主体参与式教学、主体性教学、教学与交往等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浮出水面。其实考察世界教学发展史不难发现教学对话原则精神的闪烁。孔子是最早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深刻阐述的,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启发性原则,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自觉自愿的需要为起点,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原则,即教与学相辅相成。在现代教学论意义下,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这种信息互动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三)作为教学方法的“对话”

作为教学方法的对话,实质上就相当于交谈式、讨论式的教学,主要表现方式为交流、探究,也可以有质疑提问与互相回答。对话式提问不等于知识的单方面考问,不应该是教师控制提问话语权;对话式回答也不等于学生单方面言说,教师需要面对、解答学生的质疑。比如教师可以说:你要深入阅读,进一步准确把握文章的意义;我在倾听你的观点意见,我赞同的是哪些,哪些是我不赞同的;我的观点看法是……,我的根据是……。学生可以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的理由是……;我想知道您对文章是怎样理解的;我赞同你的哪些观点,不赞同哪些观点,你的哪些观点对我有启发等等。胡明道老师执教的《童趣》教学片段[5]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老师提出两个探究问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一:

1.苏州出版社要编辑《闲情记趣》现代版,你有无童年的趣事?说给大家听听。

2.如果苏州沈复研究小组或人教社编辑来访,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羡慕沈复吗?你如同他的“趣”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生20:我想对沈复说,我很羡慕他,他有闲情去观察,虽然他没有现代玩具,但他能亲近大自然。(师:你不能吗?)我们功课很多。

生21:当年他觉得很有趣,但我想我们长大了,我们这种年龄,觉得这很无聊,蚊子很讨厌,我们有自己的爱好。

生22:我要问沈复两个问题:一、按他这种爱好发展下去,他应成为生物学家,他怎么成了文学家?(师:哦!他是热爱生活的文学家。)二、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生23:我想对沈复提一点意见,第一段是统领全文的,但他把获得“物外之趣”的原因仅仅归为“细察纹理”,其实他更多的是用了想象,(师:不简单!那你觉得要加写什么?)可在“细察纹理”后加“私拟想象”。

生24:我不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话,我认为我们都应保留一点童趣,有一点想象力。

生25:我提一点反对意见,我们每天在家做作业,不可能有这种“趣”。

生26:想象力可发现趣味,小时候,我看我家天花板上的水渍印子,像老鼠,越看越像。(师:你可能还会想,他是不是要去找妈妈。)

生27:小时候,我看见墙上有很多蚂蚁抬一大块食物,我很奇怪它们怎么抬得动,我就去一压,结果压死一些蚂蚁。(师:现在是否很内疚?不过你的好奇心还是可嘉的!)

生28:一次,我在同学家玩,看见湖里有倒映的树、草,我们以为是怪物,越看越像,于是吓得把玩具都扔进了湖里。

生29:我还想谈刚才那个问题,我认为“趣味”是靠自己去感受,去体会的,如果我们有情趣,那么在家写作业也应该会感到有趣味。作者的两幅图实际有联系,这就是他觉得什么都很有趣味。

师 :刚才我们的讨论棒极了,大家认可了沈复的“物外之趣”,他喜欢“细察”、“想象”,观蚊飞想象为“鹤舞”,视土墙为有山、有石、有树、有兽的“山林”,我们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获得了“文外之趣”。

三、阅读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对话是阅读教学中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间在对话理念和对话原则支配下展开的合理“倾听”和“言说”的动态沟通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多元主体展开认知、情感、精神等领域的多向交流和多重对话,在平等民主理念下进行着一种以文本言语形式为媒介、以学习语言为本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师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另外,对话的态度,则强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6]

(一)阅读对话的误区

我们考察当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发现,教师普遍欠缺对对话理论方面知识的应用,在实际对话操作中显得过于生硬,导致对话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对话无视学生主体,对话失去教师主导,对话脱离文本中心,对话偏于“言说”“倾听”等。有的课堂,教师、学生的言说很普遍,但是其言说没能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不能算作对话。其实对话与否,究其实质不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交谈式”的“言说”或“倾听”,也未必产生“有意义”的对话。请看一位教师与学生关于《孤独之旅》(曹文轩)的对话交流片段[7]:

师:同学们读了此文,读出了什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

生1:我读出了小说节选的主旨,它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生2:我认为本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生3:本文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师:此文也启迪我们,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好,你们的理解很到位,很透彻,祝贺你们。

生3:我认识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难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生4: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生5:我认为他还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的孩子。

生4:我还认为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生6:我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在孤独、漫长的放鸭旅程中,杜小康从一个幼稚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后,变得坚强了。

师:对,这个标题在揭示人物战胜自然与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

学生们每一个讲得都非常好,但是偏于各自的“言说”或“倾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和碰撞,导致对话无实质意义。

(二)阅读对话的有效实施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无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这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是教师预设的问题答案,这不是真正的阅读;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回答的是他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阅读结果,这也不是真正的阅读。实现阅读对话,要求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走进文本,细读文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场阅读活动的见证人或旁听者。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学生当下的阅读经验、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决定他们能否走进作品、走进作品会有多远,决定阅读对话能否形成。当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形成与文本的阅读对话时,教师唤起、补充学生的知识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是用教学参考书中的现成标准答案应对学生,而是要有自己的阅读心得,以此与学生交流对话,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此与学生沟通;也不仅是训练能力,而是要有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教师所有的智慧都应该体现在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对话上,而不是精心预设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猜测教师的意图。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读者的身份参与阅读对话,与学生沟通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但不可以权威者自居标准答案,也不可以指手画脚横加指责与批评。当然,有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学生补充提供文本解读信息、介绍写作背景、讲述文本文体知识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感受教师的理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创设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课堂氛围

真正的阅读对话要在一个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各抒己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性、客观性、具体化语言评价学生并与学生对话,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对话教学中的民主平等精神,要求教师应该承认这种独特差异,把相同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对话中平等的一员。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和对话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充分地发展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努力克服传统教育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6]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4]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J].语文学习,2002,(11).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追求变革与超越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的战略决策,为此,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兴起。我们都知道,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性措施就是全面推进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2011年,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并颁布了新课标的修订版。在此之后,语文课堂的确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语文教育达到其理想境界了吗?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1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语文教师课改意识淡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体现在语文课程上,就是要求语文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就目前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现状看,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意识淡薄,语文课标的实施总体仍是高观点低操作。通过对某市个别小学生、初中生的简单访谈了解到,语文教师虽都学习过新课程标准,然而,他们一般用传统的经验解读课程标准,其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更新。即使一些注重在其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师,其指导也显得粗放,“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在课堂中得到实现。

1.2学生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尚不够适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教学建议”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基础教育一直重视“双基”①,但是,就目前对中小学随机抽取一个年级的30名同学的调查中发现,无论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在转变学习方式方面表现欠佳,他们中的大多数仍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不能真正融入到新形式的教学活动中。

1.3家长的态度制约了新课标的落实

本轮新课改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语文新课标中,遵循低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工具性的课业份量减少,而增添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1~2年级的识字要求降低,增添了诸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等要求。然而现如今的中小学生,学校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家长却把子女送到形形的辅导班,导致孩子长时间处在疲惫状态,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这其中既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的导向,也有家长在应试导向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对孩子升学的过分焦虑。

2产生问题的原因

2.1教师对新课标存在抵触心理,不能全面解读语文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结合现实需要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的,它既是现实的,也是超前的。但在老一辈的语文老师眼里,经验胜过理论,对新课标的学生存在一定抵触心理。而新一代的语文教师是在以单一工具性为特点的语文教学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但很容易“跟随”老教师的步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两类教师群体在实施新课标的时候,很难全面解读语文新课标,更不会依据自身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造成改革后的语文课支离破碎,越改越乱。

2.2中小学普遍大班额现象,影响新课标实施效果

新世纪,社会大众对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因此,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无可厚非的。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而农村地区十年的撤点并校也让农村孩子接受了寄宿制的大班额教育。②大班教学给新课程带来许多不便,对教师管理班级、开展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3社会上,仍是单一的升学观念占上风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考似乎成了平民步入上层社会的唯一捷径。因此,社会大众“从娃娃开始”关注高考。2013年暑假,对某暑假班的小学生进行非正式的访谈中得知,孩子们选择上辅导班的理由大多是“家长强迫”“为了考个好大学”而家长变本加厉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是因为“上学才有出息”“出路才多”“不能让孩子掉队”③。这种单一的升学观念不仅不会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新课标实施的助推手,反而是鼓吹应试教育的先锋。

3改善现状的建议

3.1语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影响极大。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理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用开放的、个性的眼光去解课标、运用教材、实施课堂教学。

3.2学校要寻找有效途径,破除实施障碍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城市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却折射出国家对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总体发展仍不均衡的残酷现实。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坐等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这种现状,这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智的。我们可以等,但是孩子等不得。因此,面对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庞大的班级规模,学校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破除语文新课标实施的障碍,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新课改的洗礼,为他们未来发展作为充分的准备。

3.3社会上,营造适宜语文新课标落实的环境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要更新自己的人才观,把目光从“成绩”量化转到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上,为新课改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为新课标具体推行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4总结

自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修订版)》的颁布,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变,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在新课标的规范下,从关注学生的分数开始转向关注学生个体。这也说明了,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到今天也略见端倪。虽然,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上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在我们这样的教育大国,各地的教育实际情况不一,教育的改革更是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新课改还在推行,素质教育就在不远的明天。

注释

①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② 吕妮娜.新课改在农村小学的遭遇及思考[J].陕西教育,2010(10).

③ 注:此段引号所引的皆根据2013年笔者在某暑假任教时,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非正式访谈的记录整理的。

参考文献

篇(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成长取决于他的教育学知识的质变和深化”,他还认为“进修提高首先意味着教师今天对于某一教育真理已不同于昨日”。这告诉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既要有深厚的教育学知识,更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普及,语文新课改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谙习语文新课标,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自身的认识定位还停留在以往的单一的教育者这一角色,没有很好的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由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由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行成与发展。笔者尝试着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倡导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及积极进取精神,促使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发展与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自身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特点,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效果最佳化。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而提倡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我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就尝试着这样去做。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笔者鼓励学生依据相邻、便利的原则,自由结合成合作小组,并对赵州桥的特点、卢沟桥的特征及中国石拱桥之所以拥有光辉的成就的原因等问题同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这对于让他们加深对于原文的理解,增强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意识等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切实提高这篇文章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特点,初中语文自然也不例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充分重视语文的实践性特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直接、更有效的接触语文材料,以此更好的掌握运用所学语文知识的规律、着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所在。”

新课标的这一精神对于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际水平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这些知识时,笔者格外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召开与落实。如,说明文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体裁之一,而其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整篇文章有一个大的中心,而每个段落又各有一个小的说明中心,这些小的中心集中为大的文章中心所服务。优秀的说明文大多中心鲜明而突出。在讲解完说明文的这一特点知识之后,笔者便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取的资源范围内(如,科普性文章、说明书、解说词等)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更深的了解了说明文这一文学体裁,与此同时,还切实促使了他们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与进步,为其日后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与普及对于初中语文学习来说带来了较大的改革与发展机会。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积极实践,将更多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相信,如此方能真正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良性发展。

篇(8)

一、概述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现状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篇(9)

一、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

长期以来,语文学界一直存在“工具论”“人文论”的学科特性之争。语文界前辈普遍认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语文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老教材更多的是强调语本学科的工具性,将语文单一视作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传授,忽视语文课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事实,在技术层次上作琐碎的传授和肢解的训练,强调所谓“双基落实”,使语文教学逐渐与自然学科趋同,丧失其应有的乐趣,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了。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地思考、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一个学生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所以,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新教材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教材虽有所改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不足与弊端。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教材;对学生来说,这些教材还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兴趣与求知欲。

高中语文教材应该不是考什么,学什么。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应作为考试的附属品,否则其就成为打压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毒瘤。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可以说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当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需要的语文教材应有何特点呢?

(一)走进语文

语文教材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语文的味。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其语用性,即“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学生要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用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语文教材应合理地博采文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东西在语用学框架下有序的、有选择的重组与整合,形成语文的东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以生为本

语文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一方面应该从选择素质教育对学生需要的角度来编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那些具有生长型、迁移性和教育性的内容选入教材。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考虑到所选入的教材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是否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说经过时间和社会考验过的经典作品的选入,的确合情合理。但是在当下时代,学生的兴奋点是与当下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一方面能够坚守传统经典,另一方面要吸纳最新的能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作品。

三、注重实践

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知识由初步接触,经过反复历练到最终领悟、完全内化是一个滚雪球式的渐进过程。经验要靠在语用中一点一点地积淀,不可能一步完成,须要依赖大量的实践环节。过去语文教学局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省去了很多这样的环节,欠债太多,致使不少技能学生掌握不到位,需来日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补课,才能最终消化,严重滞缓了技能的内化速度,影响了教学效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把眼光局限于课堂讲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放到语文讲读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讲读——课外阅读——课堂讲读”构成的圈化的能力训练“驿道”,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一站一站的滚动训练。

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从不同层面对语文教材观进行了新建构,体现了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是多种现代教育理论、新文化思想和课改经验智慧交叉融合的结晶,深入地探析和把握其思想要义,无疑有助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迫切需要建造成一所五色乐园。孩子们在这所充满希望、充满绚丽的天地里,不再机械地识记生字,不再乏味地朗读课文,不再听那灌输式的讲解,不再死背古诗意思,不再心中有话不敢说……他们可以在五色园里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

一色乐园——情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情感是审美感知的动力,只有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情感时,才会产生审美感知。

(一)入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气氛,使学习“变苦为乐”呢?我觉得必须让学生“入情”。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我鼓励并带领学生到河边欣赏美丽的日出,再看看菜场热闹非凡的景象,然后到学校北边的建设路边观察上班的车流和人群。有了较丰厚的生活积淀,学生在学习课文是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领略小镇早晨的无限美好的风光,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就把最感人的内容先介绍给学生,也可设计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深深的吸引过来并锁定。

(二)动情

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入情”到“动情”呢?儿童情感的产生、发展与他们的认识紧密相联。因此,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例如:《黄山奇石》,精读课文第三段时,从“抱着、蹲着、望着”和“一动不动”等词让儿童体会此时的猴子不同于往日的顽皮。接着出示“猴子观海”的教学挂图,引导想象:猴子在想什么?它怎么会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促使观察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黄山的奇石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色乐园——个性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时,当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请小朋友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一学习组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迟迟不能进入正题。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学生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准要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化。

(一)鼓励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样的语文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我爱你啊,中国》时,有的同学提出:“‘浓妆淡抹’通常用在女子身上的,可这里为什么说杭州西湖浓妆淡抹?”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审视、去发现,让问题把学生从课文带回个性化空间。

(二)鼓励对作业选择的个性化

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满足个人的需求,从而促使个性化的发展。结合教学实际,我设计三种作业:(1)自主型作业,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2)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3)鉴赏型作业,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鉴赏活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加文化沉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自由完成作业。

三色乐园——合作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创造力。”

(一)师生合作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合作。比如:在教者、学者、作者三情聚焦,产生共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孩子语言单薄影响了共振的效果,这时,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提升孩子的语言。如在指导学生观察珍珠鸟一文的主题画时,师问:“你会给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呢?能说说理由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二)生生合作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而小组讨论正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学习标点符号的争吵,我让学习小组排练小话剧。不少学生将“争论不休”、“大笑不止”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教室里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学生表演的间隙,我扮成记者对“标点符号”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孩子有的说:“我懂得了个人的作用小,集体的力量大”;有的说:“我们今后在集体中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你看,学生不仅把握了文章中心,明白了道理,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合作力量大吧!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大胆采用这种互动合作方式,构成立体交流网络,改变传统的师生单维交流。

四色乐园——感悟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当今“感悟”一词可算是语文课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然而,是否每次的感悟,都能让学生有所收益呢?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课文都没读完,就让学生谈感悟,这从何而谈。且收不到实效,还隐藏着负面效应。我结合实际教学,认为引导学生感悟可以这样:

(一)渲染气氛悟情

苏教版小语教材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思想教育性强,文学欣赏价值高。《船长》一文,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在轮船被撞坏,即将沉没的危急关头,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为了再现这位英雄临危不俱的铮铮铁骨,教师制作了船长屹立舰桥,轮船渐渐下沉的课件,让学生目睹这一悲壮的一幕。然后播放一段雄壮的《国际歌》乐曲,全体学生起立朗读课文第29、30自然段。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都会感悟到这位船长人格的伟大,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二)朗读质疑悟意

我们要注重感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抓住课文重点时,先让学生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味,继而细细地思,让学生说感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质疑、赏析、品味等。如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经过指导,学生已经能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但突然有学生提出对“五彩缤纷”一词不理解。于是,我利用素材库,让同学们亲眼观赏了迷人的蝴蝶谷,同学们在看时,不时惊叹,因为画面上有各种颜色的蝴蝶,他们对“五彩缤纷”一词就不难理解了。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在学生有所感悟时,给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感悟。

五色乐园——开放

开放阅读教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教学实践中排除干扰,不懈探索,百折不挠。我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向学生开放,可以从外显与心灵两方面着手。

(一)外显开放

“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会、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得到自由,无拘无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教学《东方之珠》,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关于香港的历史、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等。在理解课文时,可以随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唤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心灵开放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因此,课堂上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会,去感受。或者是让学生学会课文后谈自己的体会。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更不能因学生的某一疑问不是教学重点而回避,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颜回的志向歌到底唱了些什么?”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每人自编了一首志向歌:

生:水,奔流不息;水,拥有志向。我,勤奋努力;我,实现理想。

生:我不求生活富贵,只求平淡而有意义……

生:生命是一首激昂的歌,志向是歌曲的主旋律。

新课标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成功的未来,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付诸行动,用语文这块阵地,开创出五色的乐园,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11)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