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还记得那年中秋,皎(jiǎo)洁的圆月当空挂起,洒下的如丝如缕(lǚ)的银光,把地面打扮成一个清亮亮的世界。窗玻璃的反光与灯光、月光幸福地交相辉映。
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窗前,边聊天边欣赏圆得可爱的月亮。茶桌上散落的坚果散发着甜甜的蜜意。我倚在爸爸、妈妈的中间,互相讲着有趣的故事。爸爸一口清茶咽下白天的喧嚣,他眉头舒展,谈笑风生,妈妈的嘴角漾起笑意,我的心里像被一只小猫轻轻地挠着——美滋滋的,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月光下最幸福的天使。
可是后来,美景渐渐离我远去。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去了国外;妈妈升职,常常加班。那些甜蜜的时光,成了遥远的回忆。每当夜深人静,我经常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回忆属于我们一家的时光。身边没有了依偎的幸福,心里总是酸溜溜的。
今天,又是中秋节,我独自趴在窗台,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空,月光如水,冷冷的。
突然,一条短信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妈妈。“宝贝,餐厅里有爸爸寄来的你最爱吃的豆沙饼,保温杯里有我给你热的奶,快尝尝吧。一会儿忙完了,我就赶回家陪你。”我微微一笑,跑到餐厅。餐桌上一大盒豆沙饼,盒底下压着一张爸爸写的小信条,“宝贝,知道你最爱这个,多吃点。天冷了,多穿点,别感冒了。”放下纸条,眼睛已经湿湿的。拿起小饼,细细咀嚼着爱的味道,心里甜甜的,为这个家而甜。
窗外还是那轮明月,一抹月光轻轻抚摸着我,暖暖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大庆市
龙北第二小学五(2)班学生
【专家处方】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在记叙文中,如果能适当地加入抒情,不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思想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点睛之笔,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该如何展现这点睛之笔呢?
第一,用真情打动人。抒情就是要抒发真实的情感,这是文章最可贵的地方。作文唯有情真意切,才能动人心脾,引人思考。《爱的味道》中,小作者开篇写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幸福时光,此时作者眼中的月亮是可爱的,“坚果散发甜甜的蜜意”、“心里像被一只小猫轻轻地挠(náo)着——美滋滋的”。而作者独自在家感到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了依偎的幸福,心里总是酸溜溜的”。连月光都是“冷冷的”。最后被亲情感动的事,这样的事例是真实可感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流露出的情感才会可亲、可信,真实、感人。
第二,巧妙捕捉细节。细节描写往往是把感人的片段放大,相当于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同身受。要善于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中,去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细节,它可以是瞬间的现象、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眼神、内心的感动,等等。文中爸爸的眉头、妈妈的嘴角、爸爸寄来的饼、妈妈特意放到保温杯里的奶……这些细小的情节无不体现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细微处见真情,捕捉到这些就能打动人,感染人!
第三,抒情形式恰当。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如本文中,作者说“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月光下最幸福的天使”、“细细咀(jǔ)嚼(jué)爱的味道,心里甜甜的,为这个家而甜”。这是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带有浓重的感彩,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点明题意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我觉得此次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32-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一、依托兴趣,开发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设计了“有趣的动画”、“探秘七巧板”、 “影子游戏””一日三餐巧安排”等丰富多彩的的主题活动。在“一日三餐巧安排”这一主题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图片,告诉同学们,“假设今天中午老师请你吃大餐,你会选择下列哪些食物?”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美味的食物,同学们垂涎三尺,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根据同学们选择的食物,师生进行分析与评价,引入本课主题:如何科学合理搭配饮食。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又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一日三餐食谱。整个活动内容的设计,都调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始终在喜欢、关注的状态中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着眼生活,开发主题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
在四年级,我和学生一起开发了《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个大主题活动下设计了一系列小主题探究活动,如《话说春节》、《浓情端午》、《月下中秋》、《爱在重阳》等。在《月下中秋》这一小主题活动中,第一阶段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围绕中秋节进行了专题探究:中秋节习俗、与月亮有关的传说、描写月亮的诗词歌句等。第二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整合资料、汇报交流,通过这一环节的展示,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阶段,是课堂的延伸在中秋节晚上,学生深入自己的家庭,或为父母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或高歌一曲《十五的月亮》;或与家人一起共赏明月,庆祝团圆。并用视频或照片形式记录下来,教师进而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又如在《爱在重阳》这一主题实践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了重阳习俗,受到爱老敬老的思想教育,我又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巧设问题,开发主题
北京有兔儿爷,济南有兔子王,两者指的是一种东西,只是叫法不同。“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当时风行济南、北京两地的中秋节祭拜玩具就是“兔子王”。
兔子王是中秋节期间祭拜用的泥玩具,象征平安与吉祥。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面塑是济南工艺美术中,最具地域特色的类别之一。
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都要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等主打传统演艺项目最具人气。踩高跷是各地流传甚广的一项娱乐活动,丰收过后,一路人马,高跷队扭来扭去,成为旧时一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5
人们通过文字的书写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他人传递信息。因此,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习作能力,才能保证文字的合理运用和信息的良好传递。小学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字交流能力及文学素养的基础教学,对学生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教师也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小学习作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意义
新媒体的出现和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人们运用互联网收集、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源,实现了即时交流,大大提升了工作、学习的效率。目前,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普遍运用,教育领域也开始将其运用在实践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媒体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提升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意义。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意识未能完全形成,其学习动力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兴趣。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灵活生动。它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其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培养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同时,新媒体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对丰富教学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体能够将多种素材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如声音、文字、影像等,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同时,新媒体主要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而发展,教师在运用新媒体时,能够通过互联网迅速找到大量所需的资源,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另外,新媒体的运用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新媒体平台,实现双方之间的即时沟通,及时解决习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平台上相互交流写作心得,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二、小学习作教学中新媒体的具体应用
(一)丰富习作素材
素材是学生创作文章的基础,素材积累不足,学生便会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但是小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阅读的资料有限,教师又无法要求他们在习作过程中去重新体验生活。新媒体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描写“牡丹”的习作中,很多学生都听说过牡丹,甚至知道牡丹是我国的国花,但是对于牡丹的具体种类、形态等并不了解。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关于牡丹的简介、图片、视频等,在习作前先在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上为学生展示所收集的素材,请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在每张图片旁都加上所展示的牡丹种类说明,并添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诗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在了解不同种类牡丹颜色和形态的过程中,能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词,并体会到诗词中所描述的牡丹特征及其代表的含义。小学生十分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片所吸引,能够认真观察每一幅图片,并尽可能多的记忆上面的信息。在观察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展示与牡丹相关的视频,展示牡丹成长、绽放的过程,使学生为生命的美丽而惊奇。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写作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便会发现一些学生对牡丹繁多的品种十分感兴趣,还进行了仔细的描写;一些学生则着重描写了牡丹的代表意义,引入了教师提供的诗词;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在习作中感叹大自然和生命的奇妙。由此可见,运用新媒体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其思维的拓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建立素材资源库。例如,运用QQ建立“习作资源群”,将每一次习作的素材上传至群文件中,在为学生布置习作题目后,要求学生前往群文件中查找相应的素材,通过素材获得思路的拓展。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优秀写作素材分享给全班同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从而将更多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实现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激发写作欲望
一讲到写作文,不少学生会大吐苦水,不是没内容可写,就是写得笼统,不够具体。尽管教师反复引导、提示、启发,学生还是无从下笔,只好通过编造、抄袭来交作文。那怎样突破这种困境呢?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让学生不再感觉生活单调,不再忽略身边的人与事。例如,在进行“写一种小动物”为主题的习作时,教师先提出习作要求,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小动物的习性,并将小动物以视频的形式拍摄下来,传到班级的微信里,或在朋友圈上。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的观察重点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发上来的视频达到了二、三十条,有拍小金鱼的,有拍小仓鼠的,有拍小乌龟的……教师选择其中精彩的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多次播放,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学生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与冲动,等到开始写作时,学生的思绪就会如泉水般涌出,真实而流畅。
(三)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进行习作的主要动力。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进行以“春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在习作前,先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并录制小视频传到微信朋友圈里。教师将优秀的视频集中起来,做成课件。在作文课前,播放给学生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并配以欢快的音乐,如《春天在哪里》等,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知道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便能够立即进行回忆,并主动向教师和同学叙述自己回忆中的春天。在新媒体的运用和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充分融入了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了用文字描述春天的欲望,激起了自身的写作兴趣。
在习作训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题目,学生难以理解这类题目,就无法进行良好的创作。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实现教学情境的创建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例如,在要求学生以“温暖”为题进行习作时,学生第一个想到的会是身体感知上的温暖,但是无法对其内涵进行拓展。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创设温暖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温暖的内在含义。如为学生播放《为妈妈洗脚》的广告片,并询问学生看过广告片的感觉以及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怀,或是为学生播放具有正能量、传递温暖的视频,使学生充分理解温暖的真正含义。同时,在播放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温暖事件,使学生充分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使其习作内容充实且蕴含丰富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习作水平。
(四)指导构思方法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新媒体教给学生习作的构思方法,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文章连贯有序。例如,在描写“中秋节”的习作训练中,若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向学生介绍中秋节,学生便也会在习作中对教师提到过的内容进行简单拼凑。为指导学生进行良好构思,教师可以将PPT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中秋节的来源和时间等,其次向学生讲解古代中秋节的习俗,最后描述现代人过中秋节的习惯,并在每一部分设置过渡语,使学生在习作时也能够按照教师引导的思路,将文章写得井然有序,过渡自然。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新媒体,为学生制作网络概念图。概念图就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教师运用这一手段,将学生每个阶段的写作内容显化出来,并以线段连接思路,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习作内容。这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习作进行良好构思。
(五)建立交流社区
新媒体能够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甚至家长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建立习作交流社区,为学生、家长提供与教师共同交流的途径。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习作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习作上传至博客、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学生在这些新媒体上看到自己的作品,会立即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获得习作动力,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习作任务。同时,在的习作的最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学生在获得积极评价后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刺激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此基础上,家长和学生也能够通过新媒体,对教师的评价进行反馈。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能够了解自身的不足,充分激发写作兴趣;家长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家孩子的优缺点,明白指导习作的方向;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能够实现彼此的理解包容,进一步实现对孩子习作学习的鼓励与支持;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实现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获得百花争鸣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学生写作思路的拓展。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新媒体的运用也逐渐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现有的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年龄特征,合理运用新媒体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指导学生构思方法,从而实现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陶象胜.教学媒体融入 享受习作快乐――多媒体在习作起步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58-60.
[2] 袁贞宏.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6(1):134-135.
[3] 邱胜东.多媒体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 (10):149-150.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姥姥吃过晚饭,就坐到门口看月亮。
7点左右,我和姥姥来到门口,我抬起头寻找月亮来。我焦急地问姥姥:“月亮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啊!”姥姥指着东边说,看,月亮就在那里。我顺着姥姥指的方向,看到金黄的。大大的圆月。但是没有月光。“月亮怎么不亮啊?”我问姥姥,“一会儿它生上高空就亮了!”于是我静静地等着,半天,月亮一点也没变,我问姥姥“疑?它怎么一点也不动啊?”姥姥笑着对我说“呵呵,咱们先进屋看会电视吧,你过会在来看!”过了好长时间,大约9点多,我们又来到院里,这时,月亮已升到了高空,金黄的圆月变成了一个皎洁明亮的圆月,好像一个大玉盘。我发现月亮旁边边还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我想:它可能是一位仙子飞往月球,去安慰美丽的嫦娥姐姐吧!喔?月亮里的哪个黑影是嫦娥姐姐,那旁边的小黑影一定就是玉兔啦!此时的嫦娥姐姐一定很伤心,我真不知到应该怎样安慰她,我就为她祝福吧!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巩华中心小学四年级:邵帅
点评:文章写景略显单薄,可以把视角放开些,如月光、地面、人们、风、声音等都可以成描写的对象,可以运用月亮的诗句增加全文的文采。
点评老师:陶流林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照片的故事”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每张照片后均有一段常人不知的故事。学生描述故事时千万不能虚构,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再现,这样才能令人心动。如一个学生叙述儿时一张被枣树刺扎到的照片时这样写道:“出门时我看到了一棵枣树,当时调皮又馋嘴的我就去摘枣,在触碰到枣树的那一瞬间,脸上的笑容僵住,取而代之的是痛苦的表情,手来不及缩回来,我已经痛得哇哇大哭了。”细腻的动作过程的延长,让人体会到了小作者被枣刺瞬间刺痛的扎心。还有一幅描写妈妈的片段:“我仔细打量妈妈,她确实老了:干枯而焦黄的头发中增添了缕缕银丝,脸上更是被岁月这把刀雕得深一道浅一道,我的心被重重地击了一下,眼睛湿润了。”妈妈美丽的面容被岁月磨砺得令人心酸。
二、刻画细腻,事例典型
只有选取典型的事例加以细腻刻画,才能深入人心。“照片的故事”取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来源于琐碎平凡的生活,离不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一个学生描述一张中秋月饼的相片时写道:“我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中秋节后一周回到家后妈妈告诉我冰箱里有月饼。我打开冰箱,瞬间呆住了:甜甜的月饼上已经长了一层密密的绿毛,绿毛用自己的茁壮告诉我,妈妈为了她心爱的女儿能吃到香香的月饼,忘记了时间和月饼的保质期。母爱的保质期是一辈子呀!”母爱平凡,抓住了典型的事例细腻刻画,一样能让人动心动情。有人说:“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刻画,不能一般性地陈说人物的所作所为,须知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常常抵得上千言万语。”
三、妙用修辞,现其神韵
平平淡淡的描写叙述,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活力,要想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要为文章的语言插上修辞的美丽翅膀。
选文一
下雨天,真好
文/琦 君
一清早,拉开窗帘看看,窗上已布满了水珠;啊,好极了,又是个下雨天。雨连下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屋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
那时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6岁,睡在母亲暖和的手臂弯里。天亮了,听到瓦楞上“哗哗”的雨声,我就放了心。因为下雨天长工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一会儿。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有个盲人,雨天没打伞,一个过路人见他可怜,就打着伞送他回家。盲人到了家,却说那把伞是他的。他说他的伞有两根伞骨用麻线绑住,伞柄上有一个窟窿。说的一点也不错,原来他一边走一边用手摸过了。伞主笑了笑,就把伞让给他了。
我说这盲人好坏啊!母亲说,不是坏,是因为他太穷了。伞主想他实在应当有把伞,才把伞给他的。在熹微的晨光中,我望着母亲的脸,她的额角方方正正,眉毛细细长长,眼睛眯成一条线。我的启蒙老师说菩萨慈眉善目,母亲的长相一定就跟菩萨一样。
雨下得越来越大。母亲一起床,我也跟着起来,顾不得吃早饭,就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院子里玩。我把伯公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绣球花瓣绕着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
天下雨,长工们不下田,都蹲在大谷仓后面推牌九。我把小花猫抱在怀里,自己再坐在伯公怀里,等着伯公把一粒粒又香又脆的炒胡豆剥了壳送进我嘴里。胡豆吃够了再吃芝麻糖,嘴巴干了吃柑子。大把的铜子儿一会儿推到东边,一会儿推到西边。谁赢谁输都一样有趣,我只要雨下得大就好。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穿钉鞋走田埂路不方便。老师喊我去字,伯公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睡觉了。”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母亲只要我不缠她就好。
5月黄梅天,到处黏糊糊的,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院子里各种花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地张开翅膀,托着娇艳的花朵,父亲用旱烟袋点着它们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下雨天谢得快,我得赶紧爬上去采,采了满篮子送左右邻居。玉兰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
唱鼓儿词的总在下雨天从我家后门摸索进来,坐在厨房的条凳上,唱一段《秦雪梅吊孝》《郑元和学丐》。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听。晚上就在大厅里唱,请左邻右舍都来听。宽敞的大厅正中央燃起了亮晃晃的煤气灯,发出“嘶嘶”的声音。煤气灯一亮,我就有做喜事的感觉,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雨“哗哗”地越下越大,盲人先生的鼓咚咚咚地也敲得越起劲。唱孟丽君,唱秦雪梅,母亲和五叔婆听了眼圈儿都哭得红红的,我就只顾吃炒米糕、花生糖,父亲却悄悄地溜进书房作他的“唐诗”去了。
(选自《今日文摘》,有删节)
【妙句采撷】
雨连下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屋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
“屋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比喻生动形象,具有雨天特色,与下文的“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一起,准确表现了雨天时间之长的特点。“我也不抱怨”说明“我”对雨天有喜爱之处,自然引出下文中雨天之趣的描写。
唱孟丽君,唱秦雪梅,母亲和五叔婆听了眼圈儿都哭得红红的,我就只顾吃炒米糕、花生糖,父亲却悄悄地溜进书房作他的“唐诗”去了。
唱鼓儿词的,家里不同的人兴趣是不同的。母亲和五叔婆已沉醉于戏文中,听了眼圈儿都哭得红红的;“我”的兴趣是吃炒米糕、花生糖,这符合儿童的特点;父亲的兴趣是作他的“唐诗”,因此也就悄悄溜进他的书房。
选文二
月光饼
文\琦 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过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的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思考练习】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的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树、野花、青草、流水、鸟语、虫鸣……四处弥漫着原生态的气息;有着珍贵的人文特色,传统的农作方式、质朴的乡村农友、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方言民歌……洋溢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韵味。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将这些本土资源引入,那么课堂必然会变得生趣盎然,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行为,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接触更多的东西。同时,阅读还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或者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而乡土文化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整合乡土资源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营造乡土氛围,创设阅读情境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气息,营造出乡土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情节化的阅读情境。例如在阅读《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律・》、《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爱国情怀浓厚的课文或者描写革命年代的诗歌时,则可以结合家乡的有名的革命先烈或者著名的革命事迹等文化资源,营造出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在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游记类课文时,则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风光迤逦的大自然美景中再去阅读课本中的游记,更能引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还有在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故乡》、《社戏》、《端午日》以及《中秋咏月诗三首》等记叙民俗风情的课文或诗词时,则可以联想家乡的人文风情,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家乡的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惯或活动等等。这样,将家乡的本土文化与阅读文本进行了有机结合,借助家乡的本土资源营造出学生们熟知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更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家乡文化加强阅读学习。
2.联系乡土文化,加深课文阅读理解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整合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一般而言,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了学生们十分熟悉的地理地域风貌、人文习俗、经济建设、文化习惯等,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上,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感悟课文深意。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梁衡的《夏》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的夏季风光与作者笔下的夏景图进行对比阅读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们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所经历的夏季是什么样的景象?或者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夏季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有的说“夏季是阳光普照”,有的说“夏季是炎炎烈日”,有的说夏季是“绿树成荫”,还有的人说“夏季里田地都裂开了口、河流都干枯了”等等。那么,你们心中的夏季印象是根据什么得来的?“生活经验”、“我们家乡的夏季就是如此”,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根据学生们讨论家乡的夏季景象,教师再因利势导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分析之中,与学生一起对比探讨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季与我们家乡的夏季有何异同特点。比如作者笔下的夏季是有颜色的,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金黄色”。“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看到了一大片成熟的金黄色的麦田”。“那么我们家乡的夏季有颜色吗?”“有”“什么颜色”“我们家乡的夏季是绿色的……是白色的……是泥土的颜色……”作者还写到“密密的厚发……黛色的长墙……热风浮动……蝉儿长鸣……”,这些是描写什么的呢?我们家乡的夏季里有没有这些情景或景象呢?作者认为夏季人们的神经是紧绷的、呼吸是急促的,为什么呢?大家在夏季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呢?你的感受如何呢?通过引入本土资源,让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本课课文,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笔下那热烈、紧张而又急促的夏天。
3.挖掘乡土文化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情感
阅读是一门学问,浩瀚无边、永不止境。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农村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借机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对阅读文本的情感。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有效性 方法
小学生向来怕写作文,在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这三大部分中,作文出现的问题最多,如写成流水账,不分详略;语言表达能力弱,错字、病句一大堆;结构混乱,主题不明……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不妨试试从关注生活、指导写作、重视修改、读写结合入手,逐渐形成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关注生活,仔细观察体会
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中,埋头学习,可能对社会了解很少,看似很难写出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其实不然,我们小学的作文不同于中学作文,需要关注社会,他们练习的习作主要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身边,如熟悉的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写出点东西来。这样的生活经历学生还是有很多的,但为何他们写出的文章内容肤浅、毛病很多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了,但没有仔细观察。
如有一次笔者在中秋节放假前布置了一个作文,叫《______的中秋节》,假期结束之后收来一看,什么样的都有,全是一家人吃饭、玩耍的,但是具体的细节很少有人写出来,流水账形式不少。这样看来,在布置作文任务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应该给学生一个观察的方向,毕竟小学生的观察力不强,需要教师逐渐地引导。如布置学生写春游的作文,要布置学生注意观察路上的大体情况,重点观察游玩地的景物、人物活动、突发事件等,这样学生才不会在游玩的过程中心不在焉或走马观花,才可能在下面的作文中有顺序、有重点地写好游记,而不是以记流水账来应付差事。
二、指导思路,引导学生自主
小学生作文思路容易出现思路不清甚至混乱现象,像有的开头很好,可写着写着就开始跑题了;也有很多情况是顺序很乱,需要做些调整;还有的就是像流水账一样而不分主次的,主题不明确……这些状况都需要学生注意认真改正。但笔者认为,我们的指导不能在习作之前就进行详细地指导,这样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情况,反而压制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写不出好作文,也没有真情实感可言。笔者记得有一回让学生写《记一次____》,笔者在写作之前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举例,大略说了当学生时代的一个故事,随后用那件事做例子就写作方法进行了指导,没想到学生在后来的草稿上,许多学生都模仿那件事来写,根本没有打开思路,可以说过早地细致指导让学生的思维禁锢住了,学生毕竟年龄小,不能够从例子中举一反三,他们反而会出现大量的模仿。笔者认为指导可以,但要注意的是注重“导”,而不是给学生“指”,要求学生能打开思路,有自己要写的东西,可以把最终的指导放在修改他们的草稿上,找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合理修改。
三、重视修改,提升作文品质
文章不怕千遍改,曹雪芹为了写好《红楼梦》,“增删五次”,终于完成了这部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可见好文章要不厌其改,只有在草稿上认真加以修改,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品质,使自己的作文更上一个台阶。
如我们小学平常的作文都是精批精改,发给学生的作文上有很多学生作文情况的批改记录,如果仅仅认为这就是修改,那么我们就太不负责任了,修改有许多种,可以是教师给学生的常规批改,也有在作文指导上的修改,也有的是针对不同学生的面批,还可以是指导学生互批互改,当然还有针对相同错误的升格式的修改……教师不能使用一种修改方法,一是学生容易厌倦,引不起兴趣,二是学生的修改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我们要给学生轮流使用批改方法,教师要注意先扶后放,先指导学生学习,然后等学生学习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让他们互相修改了。如可以把教师批改、面批、升格作文放在前面时间,而互批互改要放在后面进行,不能调乱顺序,反而效果不好。
四、读写结合,促进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