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考后自我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和探索,不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从小就习惯了抄笔记、被动记忆和完成老师作业, 因而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欠缺。因此,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第一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月考中,许多初中英语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考试失利。因此应当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学会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自主学习
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应长期化,规范化。
写学习情况小结/总结是进行自我反思的最佳途径,一般小结宜每周末一次,总结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以月考后的总结为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反思前一学月的学习情况,如课前预习、课堂听课效率、作业完成效果,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策略经验交流等各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并给予相应的自我评;分析本次考试的长处与不足,具体的失分原因;应考策略的运用;确定下一步目标 ,自我确立一个能不断强化学习动机的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体系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这个目标体系应包括长期目标(如三年后高中毕业时),中期目标(高一学年度结束时)和短期目标(每一学月结束时)。在月考后的总结中,主要确定下一月的目标,即短期目标,强化学习动机,更能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2.新理念的渗透使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开始试着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理念规定的学习方式也被引入课堂教学中。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往往出现流于形式,合作不合适宜,讨论不够深入等缺点。
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只是规律和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无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操作,使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无法得以实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关系,还不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没认真在课堂上执行合作学习理念;第三方面就是因为对学生了解不深,对教材研究不透,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肤浅,形式化的趋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作学习理念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对一种学习方式的界定,是指的与人合作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从理论上说是对合作精神的具体化,也是为培养合作精神而设定的一种具体行为。合作学习包括几个要素:一是合作,要求与人合作,取长补短,这就需要学会接受他人观点,学会识别他们观点,学会提出观点,学会用别人的正确观点指导自身实践;二是学习,学习就是吸收,要在合作中吸收别人的优点,并将这优点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2.合作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理念。新理念要求学校教学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学习的基础,探究是深入学习的手段,合作是学习精神化理念化的一种表现。合作学习理念既是一种学习追求,符合学习规律;又是一种精神追求,符合成长规律。学习主体的学习和发展是新理念对教学定位的长远目标。鉴于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
小学教学是基础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热爱的基础,它所涉及的运算和基本法则,是学生将来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从提高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角度看,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铺垫的,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的观念角度理解是为学生以后学会合作,学会处世打下基础的。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也是新理念对小学数学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认真思考后的教学定位。
1.理念渗透。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首先将合作学习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渗透合作学习理念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主要是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相互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理解合作学习方法也应该是由浅入深,避免空洞的说教,从课堂的简易问答入手,逐渐放开手脚,引导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通过提出话题,引发争论等形式让学生明合作学习方式。
2.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实施首先应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通常情况下,组建小组应遵循的原则是小组内同学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趋于一致;小组成员以三到五人为宜。在组建小组过程中还要关注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通常以责任的划分为分工标准。
3.明确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开始后,首要的步骤便是引导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范本。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充分整合,划定几个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选择,并且让小组内每一成员明确学习任务,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1.积极引领学生开展自我竞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未来就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三部"自动主义"很好的诠释了学生学习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竞赛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养成,每到考试前,我都让学生确立自己要追上班里的哪位同学,并且把这个目标贴在桌子右上角。假如你这次考试是第20名,那你下一次考试奋斗方向就是追上第19名的同学,能超过第19名,就是伟大胜利。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竞赛,不只是让学生追尖子,当冠军,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我竞赛。这样的竞赛,这样的追击,取胜的希望值大,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竞赛积极性。引导学生追击紧挨着自己的同学,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一个刺激。他自己内心深处也不服这个同学:"我以前比他强,这次考试,我没在意,被他超过了,下次我一定超过他。"这种不服气的心理更容易激发学生竞赛的积极性和高涨的热情。每位同学桌子上都写着前一位同学的名字,而自己的名字又被写在别人桌子上,公开成为别人挑战的目标。这样大家不仅有榜样,而且有追兵,班级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全班只有最后一名的同学没有追兵,但处于这个位置,他也不能不着急,没人追他,他也会尽最大力量超过他前面的同学,改变自己的处境。学习最好的第一名同学,没有追击目标,但后边那么多人都追他,想代替他的位置,这么多动力推着他,他也会奋力向前。这样的氛围使每位同学每天都在争取进步。
2.指导学生运用五步复习法巩固学习效果
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呢?学习方法很重要。学生复习时,由于方法不对头,导致不能系统地复习,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穿成串,一团乱麻,复习效果往往不理想。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采用五步学习法去学习的。
2.1 看书必动笔。告诉学生坐在桌前开始复习时,手中必有一支笔,笔下必有复习本,一边看,一边思考,并把经过思考后概括出的重点、要点记录在本上。看一句提炼一句,看一页提炼一页。这种写不是平时那种写,是经过自己大脑过滤、思考、完全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也能印象深刻,记得牢。
2.2 动笔必编网。通过动笔提炼要点,再用线条互相联系在一起,把原来书上的内容转变为精炼的图示方式。就像形成了一个知识网,把分散、零碎的知识点变成系统的知识网,点面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成果得到牢固地记忆,也方便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
2.3 编网必记述。编好网后,如果不用心记述,便不能将知识深印脑海中。记述就是记住和复述,无论看书或编网时,都要记住知识。一边理解,一边力求记住,通过看――理解――动笔――记忆这样的顺序,消化每个知识点,并且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述。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把每一章节的知识网络化,记忆牢固化。
2.4 记述必反复。通过记述,知识网又移植到了脑子里。怎样防止逐渐淡忘呢?方法就是循环反复地记述。完成第一节记述后,才进行第二节,完成第二节后,再把第一、二节连在一起重复一遍,完成第三节后,再把一、二、三节一起重复,如此循环反复,直至所有章节,整门功课。
2.5 反复必丰富。通过以上步骤,知识网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使自己主动对知识网进行丰富补充。哪里容易出错,难点在哪,然后集中解决它,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达到了学习效率最大化。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的引领,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避免走许多弯路,从而大大增加了复习效果。
3.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学生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我总结了以下做法。
3.1 年级组定期召开碰头会。每当考试前,老师们举行一次碰头会。各自汇报给年级组长教学进度及考试范围,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各科老师介绍自己科目的复习好方法,老师们互相学习各门不同科目的先进经验。针对偏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的薄弱科目,该科老师给予最大的关注,努力营造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各科老师制定好计划后,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分析,学生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自身不同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改,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各科复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复习。
3.2 具体的复习计划实施。学生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两位班主任、年级组长的共同组织带领下,依照复习计划进行复习,今天复习语、思、史,明天复习生、英、地。这些文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做题达到复习效果。物、数两门理科利用自习课时间,两位老师商量好,你今天去一班,我去二班,理科的功夫下到平时,魏田琪老师,杨春燕老师孜孜不倦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孩子们身边。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我们学校制定了"每晚学习一小时"的好方法,让学生每天背书包回家,依照复习计划每晚复习,家长签字(包括孩子复习多长时间,复习内容为哪门课、第几章、第几节。)第二天,班主任检查,抽查复习效果,做到家校结合。孩子们认真完成计划,班主任老师认真检查,督促学生执行好计划。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二、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三、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是否做对。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四、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喜欢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五、三种复习法”,学会说数学。
如何合理复习?介绍三种复习法。
1.及时复习
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②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③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④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2.单元复习
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3.考前复习与考后总结
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六、互动问答
家长:请问备战数学竞赛会不会影响高考?多做卷子会不会有收获?
不可否认,数学是各学科中难度较大的。每所学校、每个班级会有一些“不会学”和“学不会”甚至厌学放弃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产生原因不是单一的,相对而言,转化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要整体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何让他们实现赶超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将从学困生的成因表现和转化方法两方面来阐述。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表现
1.自信心不足
“畏难”情绪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杀手。要处理好事情,先处理好心理。由于缺乏自信,连审题关都过不了,又怎能分析和运算?所以自信心的不足导致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表现为消极应付,毫无进取心,甚至彻底放弃学习数学。
2.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牢,思路不清
学困生对于数学概念和定理掌握不牢,忽视条件,混淆不清,更缺乏严谨的学科语言,于是就出现了张冠李戴或离题成里的情况。例如:学困生理不清先化简还是先运算的关系,也就体会不到简捷高效;学困生分不清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也就不能准确审题,解题更是无从谈起;学困生未养成图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习惯,也就不能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更不能避免把已知和未知条件混为一谈的情况。
3.自学能力不高
对于数学问题,学困生连提出问题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时他们对于自己掌握了哪些,掌握程度如何,或者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都一头雾水,没有头绪。至于联系所学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自主性在他们身上是极为少见的。
4.积极性不够
“要我学”跟“我要学”的状态相去甚远。学困生毫不关心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也是置若罔闻。思考问题时如同燃料不足动力不够的机器,怎能积极地按步骤解题进而做到思维灵活?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成了老师的奢望。
5.练习量不大
大部分学困生尚处于消极地“为教师做题”的应付状态。各种练习敷衍了事,作业不够规范,甚至不经大脑地“誊写”他人作业,费时不少,费力不小,作用和效果却微乎其微,达不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要求。
6.考试测验不重视
得分多少无关紧要,进步与否不是问题。选择题的运气决定了考试分数,根本不想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同学,也不跟自己的过去做比较,态度不正,成绩难高。
要转后进的学困生,就要唤醒他们身上的自发学习细胞,不再敷衍,轻装上阵,带着目标去学习,活学活用各种定理公式,决不轻易地自我放弃。当他们自发地动起来之后,就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自我挖掘潜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此,做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以下是我在转化学困生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困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主动探究,进而涌现创造性,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从情感入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学困生也有丰富的情感,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学困生,他们也愿意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习惯,如果师长和同学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多一些表扬和宽容,少几分批评和苛责。茂盛是当他们进步时有赞赏,当他们无奈时有帮助,这样他们就会接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会迎难而上,形成良性循环,学习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之前先跟学困生加强沟通力度,得其心方可授其业,肯定他们的优点,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从补习入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自我的特点,老师不可对其放任,而是要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学习计划,做到少而精,先求质后求量,及时地检查反馈,不留夹生饭,使他们不再把“基础差”作为借口,要让他们明白:“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明天的基础”。不再埋怨过去而要立足现在。当他们渴求得到肯定的愿望被满足时就会全力以赴地跟上老师的步伐。
3.从语言入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学困生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思想往往集中的程度不够,尤其是对知识及教师本身都感到乏味,在十分枯燥氛围中不能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进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一语唤醒梦中人”,此时老师的语言风格更灵活一些,再艺术几分,就能使气氛更加活跃,氛围更加和谐,把他们引回积极主动探究的状态。
4.从引导入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把抽象的教学知识形象化地解读体验,与生活紧密联系,更加直观地为学生呈现教学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完全可以让学生小组探讨体验,进而引出性质,而不是直接讲授并塞入学生大脑。直观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远远大于教师的说教。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合力,让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一步一个台阶,逐步提高。
1.教师要注意分类布置作业,对于学困生,习题的难度要降下来,辅导的力度要升上去。起点决定终点,不可急燥,不得冒进。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循序渐进,谆谆教导,有进步胜于无进步。同时,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也要跟上,只要有进步就要大力肯定。
2.变被动为主动,打消学生的依赖心理。学困生出现疑问时,教师不可包办代替,条分缕析地讲解不如诱导学生分步解析,可以大题化小,从未知推已知,启发学困生动脑动手直到能够运用概念、公理等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3.从习惯入手加强督促反馈,增强学困生的学习意志。对于学困生的标准和要求要区别于优秀和中等的同学,但不等于没有标准和放松要求。在给予关心和辅导的同时,决不放松对其意志和习惯的训练,布置不检查等于零,哪怕只做一小部分,但要做就做最好。
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作用,有意识地把语法学习的目的引导到训练和交际上来,创设符合生活的活泼的教学情境,使语法形象化、实践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语法学习和提高交际能力相辅相成的目的。
一、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定语从句,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其意义,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利用情景启发学生去思考运用并全面总结,将更侧重于实际运用,在教学每个环节都强调学生的亲身语言体验和实践,体现了“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而能用”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先反复播放一首含有几个定语从旬的英文歌曲That’swhy you go away,使学生在轻松、好奇的气氛中接触教学内容——定语从句,并找出歌曲中的定语从句,然后老师巧妙设疑针对歌词及作者提出不同问题,启发学生用定语从句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把所有类型的定语从句都操练一遍,接下来老师启发学生自我总结如何选用不同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让其在观察、发现中学会总结,最后老师利用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些认知性及控制性练习,让学生学用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活用所学的语法。
二、教学实例
1 欣赏歌曲,感受基本定语从句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精心选用一首含多个定语从句的歌曲That’s why you go away,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语言学习经验,并导入了本课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唱出歌曲中的定语从句,使学生对这些定语从句有了更深的体验。
2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操练各种定语从句
在学生对歌曲及本节语法都有了兴趣之后,教师因势利导巧妙设计了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后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及as,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回答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操练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定语从句。
T:Why did the girl go away?Does the singer tell us the reason?
S:The singer tells us the reason why/for which the girl went away.
T:What is the reason?
S1:The singer is not the man(who/whom/that)the girl’s heart ismissing.
S2:The girl wants the singer to forget every little thing(that)shesaid.
T:Good! You’ve done very well.Let’s see the result.What is thesinger feeling?
S1:The singer is the one who is feeling lost.
S2:The singer thinks love is one big illusion he should try to for—get.
S3:The singer won’t forget the way(that/in Which)the girl is kiss—ing.
S1:The girl went away,which made the singer very sad.
T:So the couple has reached a stage…
S1:The couple has reached a stage where there is nohting to saybetween them.
S2:The singer was put into a position where he must let the gid goaway?Does the singer tell us the place?
S3:The singer doesn’t tell us the place where/in which they saidgoodbye.
T:When did they say goodbye?Does the singer tell us the time?
S:The singer doesn’t tell us the day when/on which they said good—bye.
T:Whose song are we listening to?Do you know about the singer?
S:I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inger whose/of whom the song weare listening to.The band’s name is Michle learns t0 Rock.
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自然、恰当地运用了各种类型的定语从句。老师也事先把学生可能用到的句子在屏幕上显示并把关系词加粗加黑,让学生尤其注意不同情况下,不同关系词的选用,以此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3 认知归纳,总结定语从句关系词的运用规则
老师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粗加黑的部分,思考什么时候使用关系代词,什么时候使用关系副词。学生四人一组,结合实例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做出回答。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和完善。之后老师介绍如下口诀,供学生参考:
that可作主宾表,指人指物它都行,
which用来指物用,主语宾语它都行,
who和whom指人用,作主作宾要分清,
that,which都指物,两者区别要记清,
逗号,介词后只用which,其他that是全能,
定从之中少定语,whose为你唱一曲,
从句缺状when where why,介+关系代可替代,
先行用way作状语,in which/that略可以。
通常对语法知识进行总结的过程比较枯燥,但是教师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相互讨论后总结定语从旬先行词选择的规律。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总结并呈现规则,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语法课给笔者带来许多启示:
1 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学习语法,形成语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法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
2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3 语法教学不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而是让学习者掌握有用的、有意义的技能和知识
总之,教师应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拓展自己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
平时讲评中有的教师只是单纯和学生对答案,有的又讲得过细,效率不高。根据讲评课的教学水平层级由低到高依次又可分为只讲答案,讲评题意、思路和方法以及讲评联系、诱导创新等。因此,语文试卷讲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小组合作自主订正答案。教师则重点讲评题意,答题思路,讲评知识联系,引导创新,培养能力。那么讲评什么?为什么讲评?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统计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做好问卷调查和调查情况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例如这次初三年级的二模考试:积累与运用(20分)、古诗文阅读(20分)、现代文阅读(27分)、作文(53分)共有24道题目,容量很大。
讲评后,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试题的订正工作并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和说明外,还要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及时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些相应的逆思路题或变式题让学生再练习、再提高。不仅要做到考后一百分,而且要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有句名言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采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就是目标的力量。目标法则要求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要善于确立明晰的目标,并按照目标的要求坚持不懈努力,就能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功。目标很明确,做事才会有方向,学生才有执行力。2010年9月我接手的是孝义中学实验班的学生,刚接手新班时,我就和同学们订下了班级奋斗目标。我们的班级奋斗目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考上几个名牌大学的目标,而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可以说目标给同学们规划出了一个新的“海洋”。我们班的近期目标是:打造全年级第一的班级,无论是学风还是班风上是一个叫得响的“335”,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要得第一。中期目标是: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上一本,高考达线率达100%。长期目标是:全班三分之二的研究生学历,至少有五名同学获院士称号。班级的奋斗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最起码学生在这样一个既有短期的硬任务,又有长期的“海洋”感召下,他们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学习的动力,有时候学生们不是不想努力,而主要是不知道努力后会带来什么结果。
日本著名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两度夺得世界冠军,他说:“我们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由于路途遥远,总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往往在中途就疲惫地放弃了。”因此我们班除过班级大目标外,还有每个小组、每个人的小目标,让每个同学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我把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大学梦”粘贴于班级最起眼处,让同学们每天在教室都能看到自己的大学,知道自己的大学目标,并且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有自己的近期目标,我们学校实行月考,学生们每次月考后必须依据自己的现状制订近期目标,以下是我班学生的目标卡:
■
学生在长期目标的感召下,在近期目标的激励下,学习起来就有动力,学习的热情很高,学生们形成一股“比”“赶”“超”的学习氛围。有的人会说:“我们在班级管理时也试用过这些,但有时候效里并不是很好。”我想,关键在于只有目标激励而没有具体实施办法,或者说没有考核办法。
学生们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有了超越对手,也要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我把我们班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办法,进行了分组,每个组也有每个组的组内目标,同学们相互监督,相互支持促成了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并且我要求班内每个同学都要有“日计划、周小结”。每天在睡前十分钟,给明天的所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内容订计划,计划包括:时间、科目、完成内容、完成情况四个部分,除过完成情况一栏,其余三项要求越具体越好,学生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计划越具体实施起来越容易。可能刚开始要求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不是很情愿,或者说没有尝到写计划的甜头,没有养成良好的写计划习惯。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进行监督,每天抽查,过上一段时间学生养成了习惯就没有必要检查了,现在我班的学生是不需要检查计划的,正如他们说的一天不写计划,第二天就过得不充实,好像丢了魂似的。除过“日计划”外,学生们每周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这个周小结本我每周都要批阅的,在批阅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否依旧充足,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正常,或者有时候还能进一步了解班内动态和学生心理。周小结本成了我和同学们沟通的纽带,有好多需要提醒同学的、需要纠正的在三言两句的批语中就能体现,学生有些不好直接讲的话也写在了周小结本上,周小结本让我与学生的距离走得更近了。
一、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理意愿
反思心理意愿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反思的计划与准备,包括对反思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有自觉的反思欲望等。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理意愿是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第一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班会、物理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定义、分类、内涵、意义等,告诉他们反思能促进思考、引导思维、促进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也可在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懂得反思的意义。第二,反思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要做的事情。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制订好反思计划、反思目标,并做好记录。此外,要让学生着重反思每个知识点从未知到已知的情感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来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并在思维的拐点处通过逐渐深入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反思。
例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物体的加速度。
学生一般会采用如下方法求解:
当教师介绍另一种方法(遇到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条件时,使用推论比较简单,直接可得出a==2m/s2),学生体会到所学方法的优点后,就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激发了他们使用这一方法的热情,他们会自发地进行反思、总结,逐步吸收、积淀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将反思的习惯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十分重要,而适当的反思可以让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反思的程度和力度,能反映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调节能力的强弱,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当反思从开始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到变成学生主体的一种自然习惯之后,就可以自觉地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提高。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是必须的。我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首先要第一时间把知识点吃透。同时要求学生在第一遍学习之后按步骤进行自主完善、自主批判、自主总结、归纳方法、回顾探究、深化延拓这些反思环节。其次,要深入挖掘每一道题的价值。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一课中有这么一道题目:物体从高出地面H处自由落下,落至地面陷入沙坑h后停止,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投影三种解法,并总结。(1)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比较。(2)动能定理解题方法步骤(三步走)。对这类题进行反思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可以总结出几种解法?①使用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公式来解题。②分过程用动能定理来解题。③全过程用动能定理来解题。然后通过对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思路?能不能避开这些错误思路?这样反思总结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再认真对比多种做题思路,让自我意识渗透做题过程,并总结归纳,就能让每次经历逐步内化成习惯。三是认真做好做题后分析。每次做练习之后,学生都应围绕知识点、解题思路、常见题型以及自身思维中常有的误区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写物理学习日记和建立错题集
建立学习日记和错题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宏观跟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宏观方面看,写学习日记是一种反思过程,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能自然不自然地进行反思活动,还能在书写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维。而从微观方面来看,书写学习日记的过程也是在调整学习过程的每个方面,如活动的导入、活动的启动和活动的结尾,对自己有评价、有分析,然后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微观地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日记的格式可以统一规定,这样便于学生上手和教师检查。而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可以让学生相对自由地发挥,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之一。学习档案也是反思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从形式上来讲,可以是物理课堂笔记、课外作业、课内外反思、错题集、考后分析表等,还可以是物理期刊、摘录及其他跟物理学科紧密相连的材料、笔录等。学习档案的建立对学生强化反思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才能将中学物理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内化,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促进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她连续三年参与人民大学新生咨询的相关活动,接受千名学生及家长咨询。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担任新浪高考专业咨询工作。2014年,她以亲身经历写下《我成长,我快乐》一书,受到广大网友追捧。
人小的时候,可以口气坚定地说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这样宏大的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对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感到迷茫。那些大目标虚无缥缈,让人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到达目的地。曾经,我想学有关政治方面的专业,然后去当政治家。但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看着政治界的高层人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点的,不得不感慨太不容易了,想到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我就觉得这个理想不靠谱。相信很多人有同感,年龄越大,迷茫越多。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选准一个大学专业才是最切实际的。
专业选择,是高考后的一件大事。有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成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得好,二是志愿报得好。因此,高考后家长们不能放松,要花费精力研究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而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是选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选次大学的好专业,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根据社会潮流,这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头疼好久。
在我看来,专业不是应该早就想好的吗?这种大事在高考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一味关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选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看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找到他喜欢的方向,作为日后的专业方向。而究竟什么专业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潮流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父母应该提前考虑的。
可遗憾的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
就我个人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小就比较明确,即使中间有过变动,但也是有明确目标的。我爱好历史、英语、政治,想过大学上历史系、英语系、国际政治系等。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很模糊,只知道一个大致范围,不清楚大学里有哪些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逛贴吧时,我总能看到学生的如下表述:喜欢能当官的专业,喜欢能赚钱的专业,喜欢轻松有趣的专业等。这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只能说他想得太空泛、太天真。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大家很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金融。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第一,很多人都想上这个专业,即使高考时没考上,进入大学后也千方百计转过去。但是想上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有几个真正知道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又有几人是真正热爱金融事业的呢?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孩子选择专业,是冲着好就业、将来能拿高薪去的,“有钱途”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对错暂且不论,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难道就适合自己吗?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多想想。
在我看来,选择专业有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完成。
知己,全面剖析自己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分析自己的习惯。
了解自己,就要直面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最喜欢先写一大串优点,而在缺点一项里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更有甚者,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只能说出几个空泛的词来。
作为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保持好的、改正坏的,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当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不要大加批判,而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解决。在孩子成功改掉了缺点后,要对孩子提出表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习惯,告诉孩子犯错、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就好,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缺点,不用想怎么逃避。每次考试之后,每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都让孩子总结一下得失。久而久之,在这种自我分析中,孩子也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我和以前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发现,他们总喜欢问:“我学习不好怎么办?”“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听得多了,我就想说:“拜托,你能不能先分析一下,这道题你为什么会出错?你清楚自己各科的问题在哪里吗?”对我来说,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是家常便饭,只有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学习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怨天尤人只是白费工夫。所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写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逃避。
对专业的选择,孩子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趣爱好,不能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只能当个消遣。而对于性格特点,孩子要多听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采用一些测试手段进行测评,毕竟自己是主观的,父母虽说客观一些,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多听听朋友、老师和专家的意见。记得,我在文理分科时,老师让班上同学做了一个文理分科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历史的想法。高考前,我还做过一个有关专业选择的测评,发现自己的确喜欢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考上人大后,由其他系想法转到了历史系。
在分析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想把这个当成事业,毕竟事业和喜好不一样。在我转专业时,曾非常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转专业,是不是就证明我根本就不热爱历史?如果我转了专业,即便父母说我不适合学,是不是也证明了我真的热爱历史?在痛苦了两个月后,我觉得,转了也许会不如意,但是总比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至少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困难。最后,我还是做了决定――学历史。
知彼,四处搜集信息
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选专业指南。成千上万的家长抱着书发愁,那么多专业,怎么给孩子选择呢?这么厚的书,家长懒得一张张去看,大都会凭着感觉和喜好给孩子挑选一个专业。而孩子对专业的了解也很欠缺,也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觉得那个好。
在给考生做咨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问,自己报的专业好不好?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不能不为他们遗憾,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居然填报了。很多孩子把原因归结于忙于高考,没时间研究这些。但是专业这个东西,如果不经自己研究考虑,将来难免会后悔。这就提醒我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要提早一些。
大学里专业很多,如果一个个都去了解,肯定不现实。这就需要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了解。了解不能空泛,要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水平如何,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怎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自己或身边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的经历,告诉孩子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真实状况。经过这样的了解,再决定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比较周全了。
有些聪明孩子对自己要上的专业早就开始研究了,很早就查过相关资料,甚至在高二、高三时就已经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建立了联系,不时地打探信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可取。现在交流这么便利,想找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已经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经过自己的了解,依然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专业作为目标去努力了。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己”指的是自己,而“彼”指的就是专业了。
走好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木
选择专业时,不能不提到社会、不提到父母。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是孩子想选什么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除非你生在一个非常开明、不用考虑“钱途”的家庭,家长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否则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要做出选择。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就是现实中那些口碑好、就业好的专业,将来前途也不错。这种情况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去选择。次一点的情况,就是理想的专业在现实中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做些调整。最不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现实中出路很差,这种情况,就看理想和现实,谁更强势了。
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很多人说金融、经济这些专业好赚钱,说管理空泛,小语种泛滥成灾,说文史哲出来没饭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说法了。但是社会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改变,而且社会很大,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站在高处。我了解到的就有小语种专业毕业后进入德意志联邦银行工作的,文史哲研究深入了,有一己之见,照样可以留名于世。既然我们想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去说服他人,就像我在人大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得够好够精,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父母和自己之间,要做出选择。
父母更有阅历,了解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无论父母同意或不同意你的选择,你总会受他们意见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热爱新闻,而父母想让她学金融经济类专业,这个女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闻。她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告诉父母,如果学她不感兴趣的,她恐怕都考不及格,毕不了业。而且她把自己了解的新闻专业的情况告诉父母,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她将来生活得很好。虽然父母不愿意让步,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这个女孩在新闻界做得很好。
开学的第一天,我对每一个新同学说了:“欢迎你到高一(8)班来,希望你能为8班作贡献”。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感到很意外、很新奇,也有一些不自然。事后有同学说:“自己读书以来从没听到过这样的话”。头一个月在熟悉学生的过程中,我告诉他们,我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为班级争光。通过表达老师的感情期待,拉近了师生距离,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随后的几次主题班会、个别交谈、课前集体谈话时,我结合个人经历反复阐述一个观点:老师看大家是一张白纸,每个同学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个人的努力交决定自己的命运,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一个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竞争环境。
其次,我在平时指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逐渐转向主动自我管理。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与强烈的自我要求。我认为,学生若没有进取意识与自强意识,没有对班级的认同感,没有集体的荣誉感,是无法实现自我教育的。我的做法是从严格的“他律”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我对学生经常讲一句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希望你们的名字总是和守纪律、爱学习、有进步等联系在一起。
班级建设初始,百事待举,我采取全程、严密跟踪的方法:常去班级看看。下午第四节天天到班上,坚持每午到班级走一走,看一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上课时的精神面貌和班级纪律,而且利用下课时间与同学可作一些简单的交流。坚持每个晚上自修时都下到班级,尤其是临下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认真自修的习惯。期中、期末考期间,我更从时间上保证同学们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宿舍熄灯前我坚持每周不定进下到宿舍三四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宿舍生活和相关一些事,也可预防违纪现象的发生。比如,开学初的一天晚上,在宿舍里就遇上了自己班学生与别班学生的一些小纠纷,作了及时调解,使这个事件得到很好的解决。有时也会发现一些人在做违纪的事,及时处理后做耐心的沟通交流并在班上通报批评,使其在全班面前检讨,达到了警示效果,使类似违纪现象尽量杜绝。
就这样,抓住分分秒秒,由量变到质变。一个学期过去了,班级形成努力向上的学风,出现尖子生带动普通生的良好局面,期末考,本班的各科成绩在年度普通班中均名列前矛。
第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只是学习方法的点拨,更是全方位予以指导。我先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指出读好书,考上理想大学,于国家于自身都有利。再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否则学习只能事倍功半。如自习课,我总提醒同学,铃响就应该开始学习,习惯成自然,就不会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我也现身说法,介绍“五先五后”的学习方法,即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讲,先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先打基础后再灵活思维,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运用鼓励性评析,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刚接手高一(8)班,我就想采取新的教育方式:1、全面客观;2、以鼓励为主;3、有发展性。就像教育、管理成人一样,肯定性评价对孩子来说也能引发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良性循环。我的口头禅有:“没关系?”“再试一试”“从头开始”,使他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今后该“怎么样”明确进取方向和步骤。(1)
以下内容与本文新高中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返回 栏目列表】
学习如此,班级活动也同样。我积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参与各项班级活动中,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校运动会我们班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在校歌咏比赛中也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我尽可能地利用一切集体活动使大家增强团队精神,使全班同学更为团结,真正能够体会到自己是班中的一份子。
我非常重视正面评价学生。如平时,科任老师表扬、肯定的人和事,我可能的再在众人面前表扬一下,通过这种下面肯定的做法,确实较好地激起学习的兴趣,振奋同学的精神,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的体会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感到应从班干部队伍建设,科任教师的团结合作,师生间的沟通,吸取老班主任、同事们的各种长处等方面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