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6 02:56: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这里,笔者所知的基础就包括名字和内容,舌尖上的中国,是否听到就觉得特别有韵味呢,舌尖,就是关于吃,而中国,就是一个范围,将这两点结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是一部关于吃的故事-中国的食物,让人遐想无限,当第一部播出之后,好评不断,也让这个名字涌现在网络中,一个好的内容就是成功的基础,而想看内容好不好,就是直接上豆瓣,直接截图看之。

9.4的内容质量分,在豆友最为广泛的评论下,达到了这样的分数,不得不说,这篇主题片拍的是多么的精彩,内容质量高,会更加容易造成口碑的宣传,在造势中也会产生极大的正面效应,内容才是王道,点燃吃的热情,在街头中无时无刻不在谈论舌尖上的中国。

其次,借助微博的大力造势,以及互动的网友成功进化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W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而更多的是,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篇(2)

消费者所想、所渴望

如今电视上内容虽然丰富但过于娱乐化,缺乏制作精良、拍摄创新、画面细腻、具有卓越内在品质的上乘之作。《舌尖上的中国》采用国际化的包装,以BBC纪录片的模式传递浓浓的乡土气息、故乡情怀,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摒弃过去中国纪录片式的表达方式,变讲知识为用美食讲温情故事,这一创新的拍摄手法,使它更具有好莱坞大片的味道。这正是今天观众(消费者)所渴望的、所想要的。

消费者所体验、所感受

有关美食的电视节目早已屡见不鲜。《舌尖上的中国》独辟蹊径,不是从川鲁粤菜大餐介绍入手,而是从观众不熟悉而又感兴趣的原生态的食材介绍入手,大大增加了观众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如第一集就是用采松茸、挖春笋、采藕等纪实画面增强观众(消费者)直观感受。再如在介绍各类菜系时的关注点不是所谓佛跳墙、满汉全席这些过于昂贵的、观众听说过、没见过也没机会见的大餐,而更多是饶有情趣的地方小吃和地方特产,从黄馍、咸鸭蛋、虾酱到年糕、煲仔饭、烤紫菜等,这让观众(消费者)感到特别亲切,仿佛身临其境,体验真切。

另外,《舌尖上的中国》内容真正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这些自然馈赠的食材方面,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这也勾起观众(消费者)对故乡的记忆与情怀,巧妙拿捏着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从一定意义讲也正是满足了消费者内心需要,从而在他们内心占据一席之地。

消费者所乐意做

洞察消费者心理是营销成功的基础。《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可延展性,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给后续的商品开发提供了很好的铺垫,有媒体报道说,从首播开始,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尤其是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5月14日播出的第一集介绍了云南诺邓火腿之后,某售卖诺邓火腿的淘宝店立即产生了33笔订单,其中32笔都是在当晚11点后产生的。

据说《舌尖上的中国》还要拍第二季,还要考虑植入广告,如电商网站、餐饮酒家借助《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与观众真实舌尖的互动也有了良好的开端。据此可以想象由“舌尖”引起的蝴蝶效应还会继续。

篇(3)

拥有数千年饮食文化,中国被誉为最会吃的国度,

但国人却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现实下败坏了胃口,

直到“舌尖”唤醒了大家的味蕾,也撩起人们对于自然、对于故土的一抹乡愁。

美食在民间,这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饱藏着时间与情感的味道。这曾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如今却变成一场需要沉浸和向往的中国梦。

远离庙堂,对准民间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说自己跟总导演陈晓卿最大的不同就是:“陈晓卿是美食家,我绝对不是美食家。”

任长箴对于吃很不在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清心寡欲”,黄瓜如果能凉拌绝对不下锅炒。这也时常招致陈晓卿的嘲笑:一个做美食纪录片的执行总导演,竟然对食物毫无研究。开讨论会的时候陈晓卿提出节目里要做腌腊,而且得做广东的腌腊。任长箴问了:“你能先给我讲讲什么是腌腊吗?”

任长箴认为,或许正是因为在吃上的不在意,成就了自己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而这恰恰是“舌尖”打动人们的地方。观众在镜头中看到的是民间平实普通的劳动人民,依靠已沿用千年的智慧和工艺,去寻求和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在陈晓卿眼中,这些“人”才是这部纪录片的真正主角:“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远离庙堂,对准民间”的特点让《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片中显得有些另类,但任长箴觉得这才是片子质感的来源:“常态的片子都是美食家啊餐厅啊,司空见惯,不好看也没意思。”早在十年前,任长箴就拍摄了反映民间技艺的纪录片《留住手艺》,对于民间,她有着特殊的情怀,也知道它的魅力在哪里。

最早《舌尖上的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任长箴发现如果以这七个字来进行分集的话,根本难以实现。他们花了两个月从这七个字里走出来,最终确定了以食物的整个加工流程来确定分集的顺序。

“确定这种分集方式之后,每一集里我们都可以纵贯南北,可以在一集中谈各种食材各大菜系,有了能够着力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深入民间,任长箴又特意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找来马羽洁和杨晓清两位导演,分别执导第三集和第七集,这两位导演都有十到十五年的农村拍摄经验。在正式拍摄之前,剧组团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他们检索了网上所有能看到的关于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片子,任长箴花了一万块钱买来关于美食的书。

“拍摄这部片子最大的挑战在于集团作战。”任长箴说,“每个导演都有成熟的经验,每个导演在自己的领域都是大腕儿,到这儿突然要统一思想,游说和心理建设是特别困难的事儿。”于是在讨论时拍桌子、摔电话、短期之内互相不理睬,这些情况时有发生。而任长箴经常是挑起“事端”的那个人,因为她固执己见,令很多人大伤脑筋。

“我做第一个样片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看着呢,你每天跟人拍桌子,跟人提意见,人家会说你能做成什么样儿啊?”也许有点较劲的意思,任长箴在做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时投入全部精力,自认已经超水平发挥。

在拍摄《自然的馈赠》时,挖藕人的故事令任长箴印象深刻。天色微明,圣武和茂荣俩兄弟就要跟工友们一起划上舢板,下湖挖藕。但剧组的人起得更早一些,当浩浩荡荡的职业挖藕部队划着舢板将湖面铺满时,摄影师早已在一旁架好机器。由于野外光照太强,拍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九点之前和下午四点半之后。为了拍好三百人一起下湖的镜头,摄影师花了三天时间。挖藕环境的艰苦带给任长箴强烈的震撼感:“没有人会将藕当作高贵的食材,但要得到它,却需要面临如此艰难的考验。”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迅速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甚至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任长箴说自己非常愿意接受观众的好评:“因为我知道观众夸赞的不是我们的制作水准,而是片子里的这些人。”在所有针对“舌尖”的评论中,任长箴对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的一条评论记忆犹新:“你把它视为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抗,以及漠视,也是准确的。伟大的农耕文明,才创造出中国人的味觉享受,并可上溯到家国情怀。”

任长箴认为这条评论深得其心,她本来就是一个反感和漠视现代文明的人:“我的初衷就是觉得有一种朴素温暖的人和一种很朴素温暖的食物,我把它们的关系呈现出来并告诉大家:平静朴素的东西蕴含着特别大的力量。”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煲了一晚的酸萝卜老鸭汤让屋子里充满香气,柏邦妮已经准备好了这次私房菜的所有食材。在做饭之前,柏邦妮拍下黑板上的菜谱发到微博上:酸萝卜老鸭汤、辣炒蛤蜊、糖醋小排、鱼香茄子、清炒丝瓜都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家常菜。在黑板的一角,柏邦妮用粉红色的粉笔写上:为佟妍的开心私房菜。

篇(4)

在此背景下,理国思潮逐渐在网络和社会上兴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浮躁的想法。“理国论”主张通过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以不越过法律的前提下表达诉求。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戾气并非正义,只有理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生活体

“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令人意外的是,这条微博迅速爆红网络,“生活体”成为龙年的第一个流行体。

网友争相转发评论表达了对梁朝伟“懂得生活”的羡慕和膜拜,网友索性发起“生活体”造句,将郭德纲、方舟子、马云等名人拉来,充当“生活体”的主角,程序员、主持人、医生等职业也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调侃之后,沉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能得到些减轻。

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开播即占据微博话题量榜首,它让许多观众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坐等这部“吃货中国”,甚至还带旺了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网购等销量;它不仅成为办公室里的谈资、媒体热议的焦点,更激发了万千网友的美食热情。

国人一边看纪录片一边流口水,慢慢地有人发掘起身边的美味,再后来话题重心汇集到发掘“舌尖上的……”系列,一时间,《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的健康》纷纷搭车、仿效。

最炫民族风

今年网络上最流行的国产音乐莫过于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了,最流行的视频也是围绕着《最炫民族风》而改编的各种翻唱、搞笑视频。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改编视频中,无所不包的创意充分体现了广大网友的无敌想象力,从“印度版”到“碧昂丝版”,从“烤羊肉串版”到“烤鱿鱼版”,从“迈克尔·杰克逊版”到“日韩偶像版”,从“客厅浴室版”到“广场舞版”,让今年的网络世界充满“民族风”的欢乐。

以一首歌曲被翻唱、改编的数量来看,《最炫民族风》创了华语音乐的新高。节奏感十足、鼓点平稳的舞曲旋律,配上众多精彩搞笑的视频,就成就了民族风的“全球化”演出。

杜甫很忙

篇(5)

关键词 党报微博 新闻评论 话语体系

微博新闻评论是指微博用户对微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报道进行评论,或者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观点看法的行为,其话语体系选择,就是其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在微博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新闻平台和言论平台之际,有媒体人呼吁“时评写作应该有一场革命,建议报章的评论版应取消长篇大论,时评家应该告别昔日动辄上千言的写作习惯,而顺应微博时代的要求,写140字之内的微评。”

作为以评论尤其是政论体裁为传统优势的《安徽日报》,其法人微博@安徽日报在上线之初就将“主流权威,引领舆论”作为立博之柱。为此,安徽日报社评论内容生产系统对做好党报微博新闻评论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将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在微博账号上实现延伸。其重点打造的评论栏目“Hi,你早”,就成为@安徽日报较为成功的一类博文,创造了一批有新闻有观点、网络化人文化的精彩时事短评。

一、@安徽日报在微博新闻评论上的探索

在话语权日益扁平化的微博时代,想要垄断话语空间和控制政治生态的发展,已经不再如同机关大院时代那么具备强制力了。党报微博新闻评论作为党报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的重要手段,早就嗅到了这种变化的气息。@安徽日报以“Hi,你早”为代表的实践探索,正是把握住了这种变化的脉搏。

在评论内容方面 “Hi,你早”关注和评论的选题十分丰富,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民生、体育、娱乐等方方面面均有涉及,覆盖网民关心的各种问题。对于《安徽日报》纸质版很少关注的话题,像“入梅”之类的天气变化、“舌尖体”之类的网络造句、“疯狂世界杯”之类的体育赛事等,都加以评论,具有突破性意义,充分体现出@安徽日报适应微博舆论生态、关注网民真正需求的策略选择,也体现出@安徽日报新闻评论注重与舆论热点契合的定位思路。

在语言风格方面@安徽日报自开通以来,就追求清新、时尚、贴近网民的语言特点,而网络语言的使用,更是让党报微博接了地气。作为评论类博文,“Hi,你早”虽然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不多,但是“亲”、“冒个泡”、“肿么了”、“戳图”、“浮云”、“吐槽”、“舌尖体”、“甄嬛体”等新潮时尚词语的不断出现,还是为党报评论带来一股清新风尚,标志着《安徽日报》愿意放下姿态,以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更好地融入到网络社会并为受众服务。

在表现形式方面@安徽日报积极尝试与网民互动,不再自说自话,单向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不同,微博评论更容易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这一方面拉近了@安徽日报与网民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微博评论话语体系的转变。“Hi,你早”等评论栏目语言风格活泼,获得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安徽日报固定栏目“午间话吧”还将网民评论集纳,如今已形成颇受网民欢迎的品牌栏目,很多还被搬上了报纸。

二、党报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体系改进

新闻评论是党报微博的旗帜和灵魂。然而由于受传统党报政治语境的束缚,以及说教式言论生产惯性,党报微博新闻评论不可避免被烙上或轻或重的“板着面孔训话”的痕迹。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评论能否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观点,能否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发表评论并引导舆论,是决定党报微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想在这场新的舆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党报微博新闻评论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更多关注热点和敏感话题,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微博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无视热点话题、回避敏感话题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当下,“哪里都是敏感点”,党报微博的失声等于将话语引导权拱手相让。只有正面回应网民关注,站在理性理智的角度发出党报权威的声音,旗帜鲜明地亮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不缺席不失声,才能确保党报微博的权威地位,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以“全民抱怨小长假”为例,在全民情绪热腾高涨的时候,@安徽日报在“Hi,你早”栏目发表博文:“高速公路频频堵车,各大景点纷纷爆棚。堵的是车,窝的是心;看的是景,见的是人。壮观的堵照、满腹的牢骚,挡不住出行的浪潮。打破“逢节必堵”怪圈,不能坐等自然调节,而把人堵怕了、挤疯了、吓退了。分流全民假日、疏导休闲需求,期盼社会治理全面升级,请不要让我们等得太久!”全文平实质朴,通俗易懂,既客观公正,又引人深思,在宣泄、调侃、谩骂充斥微博平台的关键时刻,直击热点,简洁明了地提炼出事实背后的本质意义,为党报微博新闻评论树立了标杆。

2、更多吸收互联网主题元素,丰富话语表达内涵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表现出更多的自由性和互动性。自由性体现了新媒体用户的多元思维和多元化的价值追求,互动性则反映了新媒体用户之间信息交流与传递的频繁便捷。因此,党报微博在进行新闻评论的时候,既要贴近网民的多元需求,用网民的语言、微博化的形式表达党报权威观点,又要注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避免自说自话,更忌片面说教。

分析@安徽日报的评论栏目,其从一开始就主动贴近网民生活。有些评论内容即使来自《安徽日报》,但是“搬运”到微博上之后,无论是标题、语言风格都做了相应改变,使之更加适合微博特点。党报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造就出强有力的专业队伍、采写作风严谨、话语表达稳重不偏激等优良传统,微博如何在继承优势的基础上吸收互联网多元价值和表达形式,进一步丰富表达内容,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3、更多采用网络化语言,提升评论亲和力和感染力

传统主流媒体常常被称为“耳目喉舌”,报道内容多关注党和国家大事,政治、经济新闻比重大,政策解读内容较多,语言表达缺乏新意,有的还有浓重的“八股味”,难以让人“悦读”。党报微博在实践中,如果想要改变过去在受众心中严肃刻板的印象,就要放弃使用操作报纸的方法来操作微博,尤其是那种视觉上比较呆板的评论类说教语言。要恰当使用具有亲和力和新鲜感的网络语言,用网言网语感染微博受众。

一定程度上说,微博平台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沟通方式要人性化、“微博”化,无论是消息还是评论。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是将微博作为一个新的宣传平台,将原有的宣传思维、话语体系生硬移植到微博上,没有与网友的积极互动,更少见互联网语言的创新应用,这样的微博出来,只会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党报微博与网民的话语体系交集越大,获得的回馈就越丰厚。

要打造良好的话语体系,党报微博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办报理念应与时俱进,有所改变。只有用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点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之事,使评论更加入脑、入心,才不会“传而不通,通而不受”。新闻评论是党报微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微博的要件,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良好话语体系,才能成为真正的主流。

参考文献

①曹林,《微博冲击下传统媒体评论的创新空间》[J].《中国记者》,2012(7)

②梓轩、雷建军,《党报微博转变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探索》[J].《新闻记者》,2013(8)

③黄楚新、王诗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党报与微博的互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④董天策 等,《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征》[J].《当代传播》,2013(4)

篇(6)

[摘 要]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发挥着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完成了一次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传播。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意识形态; 电视纪录片;

在当下的中国,重视研究大众媒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是“个体对于政治国家(state)或民族国家(nation)的归属认同意识以及与本族群人的共享情感”。国家认同在个人层面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国家历史、语言、伦理、习俗、文化、价值观等的认同。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个体自觉归属于国家的主体意识。英国学者沃克指出,所有社会都需要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缺少这种共识,就会很快分崩离析。[5](P58)

中国的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构建国家认同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历次春晚、大阅兵以及、、奥运开幕式、世博会开幕式等的大型直播活动都体现了主流媒介对于国家认同、社会凝聚的意识形态功能。2012 年 5月,一部美食题材的七集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6]在中央电视台悄然热播,吸引了无数观众深夜守候,更引得人们在情不自禁中潸然泪下。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它不是一部精致的烹饪教科书,没有梳理烹饪大师、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也不旨在展现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烹饪过程。片子总导演陈晓卿说: 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7]

事实上,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国家认同的构建,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此片对于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是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四个维度的互动实现的。

一、民族性格认同

民族性格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一般性的行为与性格特点,体现于外在的活动、行为和态度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民族性格理解为民族行为模式。[8](P316-317)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国家认同密不可分。《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篇幅中,通过故事性叙述和象征符号的使用,讲述不同人物获取、加工食材和食物的日常劳作故事,勾勒出中华民族勤劳坚韧、吃苦耐劳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性格。

片子选择了数十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例如凌晨三点上山采拾松茸的卓玛母女; 长年在淤泥中挖采莲藕的圣武、茂荣兄弟; 在查干湖冰河里干了一辈子的鱼把头石宝柱; 冰天雪地沿街叫卖黄馍馍的绥德汉子老黄; 挑着扁担摆豆腐摊儿为生、渴望钓一次鱼的姚贵文; 守着百年虾酱作坊自食其力的郭绍芬老人; 童年便开始在自家餐馆帮工的澳门阿伦; 祖祖辈辈种植高山糯稻的壮女潘银绍; 深海潜水一天捕捞几千斤鲍鱼海珍的叔辉师徒等等。通过叙事讲述了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稻米等食材、食物加工背后劳动者的勤劳和艰辛。

节目使用了象征符号凸现民族性格。象征主义大师将象征符号作为维持一个社会的机制。象征符号的作用在于 “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9]( P48)节目中的人物生活在东南西北的城镇村落,他们地域不同、民族各异,但是片子中反复出现的鲜活的象征符号: 一双双制作美食粗糙的手,一个个操作食材熟练灵巧的手指,一张张满布皱纹黝黑的笑脸,是他们的共同群像,是中国普通劳动者的象征。在每个人物故事结尾时,片子使用了 “收获”的象征,展现了或是因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或是因劳动获得的实物收获,表达出了对勤劳坚韧、吃苦耐劳民族性格的褒奖和强化。

片子中使用环境影像作为象征符号,如美丽如画的贵州梯田、一望无际的江汉藕田、挺拔青翠的竹林、碧波万顷的海洋……让故事更具有张力,使得个体故事具有了普遍性和历史感,具有了时空的延展性,让人感受到世世代代身处此环境之中的普通中国人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在每一集片子结尾部分都运用慢动作 “笑脸”的象征符号,不管是挖藕兄弟满脸泥点子的憨厚,还是姚贵文夫妇的羞涩腼腆,一组组纯朴而又美好的笑脸,象征着一种收获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更是对中国人勤劳坚韧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精神的礼赞。

随着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片子中个体人物故事所传达出的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得到了观众强烈的共鸣。“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10]民族性格认同从一个层面支撑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奠定了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石。

二、民族情感认同

民族情感是民族心理特征之一,是国家认同的明确指向。自发的民族情感表现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对某个民族的某些人、某种文化或某种带有民族色彩的活动的特殊情感。[11]( P160)对乡土的情感和家庭的亲情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共同情感和心理特征。

《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食物、食材和菜品不是出自名门的珍稀美食,相反却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日常居家的美味,如柳州酸笋,广州炒牛河,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岐山哨子面,宁波水磨年糕,绍兴酱香菜,云南汽锅鸡,徽州臭豆腐,扬州煮干丝、狮子头,重庆火锅,上海糟货,苗家腌鱼、腊肉,朝鲜族辣白菜,西藏青稞酒,内蒙古奶豆腐……正是这些家常、街边的美味勾起了人们对于家乡、故乡的情愫。“看到片中家乡的美食,就想起了故乡的味道,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 “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从网络上观看到 《舌尖上的中国》,也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欧洲时报网站撰文 “《舌尖上的中国》受华人热捧”,文中有海外华人评论说:“你也许可以强迫自己头脑遗忘中国的一切,但你的舌头和胃总是会不屈不挠地想念中国菜,中国馒头,老干妈……这完全是无法遏制的。”来自纽约的网友 “洛之秋”说,“听到那一句句方言,备感亲切”。来自海内外浓浓的故土乡情,在各种媒介上互相共鸣着。

篇(7)

他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更多的选题是由领导派下来的,这是第一次自己上报,没想到不仅通过了,还红遍全国。也许对于观众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幸运儿,只有他和他周围的人知道,这是他辛苦耕耘几十年,水到渠成的结果。

陈晓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从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之前拍摄过的《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都获过奖,而这些所有的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如《舌尖上的中国》来得凶猛。

“我们的目标是把事情做好,能引起这么大反响,与整个摄制团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我只是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并为此感到荣幸。”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很谦虚地表示。

陈晓卿和他的同事用了一年的时间,去了100多个地方,才出来这样一部气势恢宏、制作精美的纪录片,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只有当事人知道。

然而,行程的颠簸与辗转只是体力上的消耗,最累心的其实是内容的策划与编排。“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好吃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什么样的观念去寻找美食。”电视语言与其他媒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如同《娱乐至死》中阐释的: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所以,陈晓卿在选择过程中,首先会寻找有趣的人,挖掘他们身上有趣的故事,这个人可以是厨师,或获取食材和享用美食的人。其次,陈晓卿会很注重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基因,以点带面反映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比方《厨房的秘密》中选择了云南的香格里拉,选择了陶锅,它是中国烹饪从烤到煮过程的一个缩影。而这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能俘获这么多观众的重要原因,内容为王,拍摄美食的节目不可谓不多,但只有它拍出了食物背后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内涵,拍出了食物悠长醇厚的文化气息。

《舌尖上的中国》的执行导演任长箴认为,让观众看到影片后垂涎欲滴,只是他们想要达到的基本传播效果;而能看到食物背后普通人的情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感情。在整部纪录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普通劳动者们朴实的情感和纯净的笑容。《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说:“或者,你把它视为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抗,以及漠视,也是准确的。伟大的农耕文明,才创造出中国人的味觉享受,并可上溯到家国情怀。”

然而,面对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赞扬,陈晓卿兴奋之余也异常冷静,他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有些被过度解读了。“有的报道称,《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呼吁中国传统美食的传承和保护,其实我们开始并没有想那么多,想那么深,这就是个吃的节目,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而且介绍的都是特别浅显的东西,很多中国美食博大精深的方面体现得不是特别充分”。

纪录片营销机遇

《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除了对全国观众视觉的冲击,对于中国纪录片市场,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或将成为中国纪录片绝地反攻的良机。

纪录片在中国近年一直处于被遗忘的尴尬位置。《舌尖上的中国》却在国内掀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高峰。自5月14日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后,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更是达到了0.55%,作为一个纪录片,它不仅超过了同时段所有电视剧收视率,几乎比肩BBC纪录片的收视。而此片在视频网站的签约上线也引爆了视频网站采购纪录片的热潮。5月23日、24日,土豆网、爱奇艺、搜狐视频相继宣布上线《舌尖上的中国》。

在国内创下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传来好消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主任张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外市场对《舌尖上的中国》反应良好,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争抢现象,“这是纪录片领域里面近几年比较少见的。”张琳透露,在此之前,央视纪录片的单集销售纪录是由当年的《故宫》创造,每集售价高达5至6万美元。

中国纪录片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一批经典作品曾经是中国百姓的集体记忆。这些纪录片占据着当时荧屏的黄金时段,其收视率与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四世同堂》、《红楼梦》不相上下。然而,2000年以来,在国际纪录片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纪录片市场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随着中国电视媒体竞争加剧,相对小众的纪录片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介绍,“很多城市电视台已经没有纪录片专业队伍了。”

对于这部纪录片走红对于国内纪录片市场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杨钢元告诉记者,“我觉得是给过度模仿海外纪录片的倾向刹了下车,让中国纪录片人感受到了中国自己的优势,各方面的探索会逐渐多起来,自信心也会跟着增强。但就市场而言,更多的是一时的社会共振,至于纪录片是否会就此火起来,目前还难下此断语。”

如今,《舌尖上的中国》或许正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一个绝地反攻的良机。事实上,这种回暖从2011年就开始了,截至目前,全国开办的省级以上纪录片电视频道有4个,其中,央视开播了首个全球覆盖的专业纪录片频道CCTV9,国产片播出比例占70%,目前覆盖人口超过6.5亿,收视人群从开播之初的每天2700万增加到4200万。而《舌尖上的中国》在cctv9的重播必将再次提升这一频道的关注度。

另外,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化和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投入不到2亿元,而2012年的广告签约收入已超2亿元。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年盈利超过3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的纪录片收视率远远高于其电视剧收视率。

除了在电视上的红火,视频网站也成为纪录片播放的后起之秀。在此之前,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各大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对于纪录片的积极采购与自制,各种争夺战硝烟四起。土豆、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都有纪录片频道,其中爱奇艺纪录频道已储存上万集纪录片资源,累计时长超过6000小时。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各大视频网站在纪录片板块的布局必将加快。

至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是否会因为渠道的扩大而扩展,杨钢元老师认为,这要看社会变革给公民表达开拓出多大的言论空间。但整体而言,如果社会按现有状态稳步发展,不出大的动荡,随着有知识一代的成长,纪录片这种相对高品味的影像形式的收视群体会稳步扩展。

“我倒更期待民间自由创作的发展,二者会相辅相成,推动社会信息传播整体格局的变革。”杨钢元老师告诉记者。

走红的秘密

为什么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却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陈晓卿总结的原因是,首先是题材好,大家喜欢;其次是赶上了央视一套改版的好时机,拿出晚间时段给纪录片,才会有这么好的收视效果;第三则是整个创作团队付出的辛劳。

杨钢元老师认为,“这部片子是接上了中国现实与文化的地气。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本就发达,现在人们又小康了,两厢辐辏,不火都难。”

首先,是片子本身质量过硬。视角独特,内涵深远,制作精美。

通常情况下,纪录片题材多涉及历史、科技、人文,很少有美食的。而《舌尖上的中国》以各地的美食切入,文案精练到位,引人入胜。这是经过陈晓卿反复修改才最终成型的。熟悉陈晓卿的人知道,除了制作纪录片,他还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美食专栏,因此文案才如此凝练传神。

从剪辑技巧来说,影片采用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大量采用叙述,制造悬念。每一集都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时空跨越巨大,文化意味深远。磅礴的内涵总落笔于小人物,管窥见豹,绵延不绝。

另外,本部影片也是国内第一次用高清设备拍摄纪录片,为了捕捉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美食,一张张朴实生动的笑脸,一幅幅天地广阔的画面,拍摄者会为了一个镜头拍摄几个小时,力求呈现最完美的画面。“我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在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告诉记者。

其次,契合社会心理与需求。

如今,人们都背井离乡,居住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每天吃着路边的鸡蛋灌饼或高档餐厅精致的菜肴,但都没有人知道这些食物是如何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惧怕食物,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是下一个三鹿奶粉或皮鞋酸奶;我们浪费食物,因为它身上没有我们流的汗,人们对食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尊重和信任。价格再昂贵也不是家里熟悉的味道,制作再精美也看不到它背后的历史底蕴。而《舌尖上的中国》带你翻山越岭,穿越古今,探索每一道食物的前世今生。它带着虔诚和尊重去展现人与食物最原始也最真挚的情感,那一盘炒年糕,手擀面条,它填补的不只是观众的胃和缺失的食物常识,更是离家千里的游子浓浓的乡情,而这一切,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第三,是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助力。

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超过16万,其中包括许多名人粉丝,影片播出当天上午,陈晓卿在新浪了一条微博:“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这条微博目前已经转发了12127次,1289次评论。此后,配合每天一集的主题讨论,形成了持续的影响力扩散效应。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访谈”,以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使该片人气越来越旺。

舌尖体的走红也让片子人气大增。北京网友,把焦圈、豆汁儿、驴打滚,发到网上,制造“舌尖上的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网友也在网上图文直播“舌尖上的家乡”;各个版本“舌尖上的母校”纷纷出炉,北大、清华、人大的学生都自制了“舌尖上”系列。

“这是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澳洲国立大学新媒体博士顾洁表示,“纪录片与新媒体巧妙结合,在网络积聚了热度再吸引电视台购买。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宣传推广的新阵地。”

然而,任长箴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表示,影片在微博和人人网上的火爆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这也说明,要想在社会化媒体上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技巧与策略永远都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过硬,后续的传播效果水到渠成。

舌尖上的营销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也让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人抓住了这一商机,趁势进行舌尖上的营销。

篇(8)

露丝・雷克尔是个黑发黑眼的大号美人儿,也是当今美国食评界的女扛把子。她奉献出的这本书体例很是特殊,就像部双线并行的电影:一条线索讲述自己的生活,在《纽约时报》担任餐厅评论人的五年时光;另一条线索就是伴随着每段奇遇而生的当季评论,让我们看到写食评怎么做到优美与火辣的极限。

露丝这样的权威话事人,照片会像悬赏的江洋大盗一样贴在城中知名餐厅布告栏上,以备主厨和侍者随时竖起雷达小心侍候,而这样如对大宾、精心布置的菜品和服务可信度有多高?所以露丝的评论生涯同时也是“乔装生涯”。除了各家餐馆,她最常跑的是旧货店、古着店、假发店……为的就是变装成不同阶层的穷老太/女嬉皮/跋扈/放荡俏妞……以神鬼莫测的思路和角色打进每一家懵然无知的餐馆!

篇(9)

美食节目《风味人间》于2018年10月28日21:15分于浙江卫视首播,每周日晚更新一期,另外在腾讯视频也会同步播放,网友们能够通过该节目游遍祖国的各大美食地点,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美食的特色。

《风味人间》也是继《舌尖上的中国》后,时隔四年再次播放的美食节目,导演是陈晓卿组合,不仅仅有《风味人间》,节目中还会播出一些清淡类的节目,解刨了美食的做法和细节,游遍大江南北,陈晓卿认为东西方的文化毕竟有差异,通过这个节目,能让外国人也能该受到中国美食的魅力,能引起美食界的共鸣。

第一期的节目播出后就是大受好评,评论也都是正能量话题,谈到了网友的看法,陈晓卿认为,我们团队一直都在努力,不过大家还是别期望太高了,中国是美食大国,还有很多地方我们没有经过,所以拍摄期间是非常劳累的,除了美食外,节目还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1食物表征的“国家”想象

单从纪录片的名字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就提供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条独一无二的舌头,拥有属于自己的味觉感受。当观者在舌尖上体会中国时,食物成为了其想象国家的中介。食物是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东西,食材生长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人去种植;当食材转化为食品时,需要人对它进行加工。因此,食物不仅为人的生命提供能量,它还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国家关系的一部分,“国家”的概念中包含了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而且国家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共同体。

索绪尔认为,表征是由语言(不论是说话、写作、描画,还是其他表征样式)所使用的各种表达形式――能指――和与它们相连的各种精神观念――所指――之间的信码所提供的联系。这两个表征系统的关联产生了符号,而符号被组织到语言中,产生各种意义,并能用于指称“现实”世界中的物、人和事。[1]罗兰・巴尔特发展了索绪尔的观点,他指出表征是通过两个分别的但相互联系的过程发生的。在第一个过程中,各种能指和所指联合构成一个带有单纯的直接意指的信息的符号。第二阶段,这个完成了的信息或符号被联系到第二组所指。第一阶段完成了的意义在表征过程的第二阶段作为能指起作用,当它被读者联系到一个更广义的主题时,产生了第二层更精妙复杂和意识形态化的信息和意义。[1]

纪录片的宣传海报就是一个符号,它使观者对于国家的想象具体化。海报第一阶段的能指是一双筷子夹住一片肥瘦相间的咸肉。图片经过形象化处理,所指是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肥瘦相间的咸肉和水墨山水画构成了表征第二阶段能指。第二阶段的能指是一个戴斗笠的人撑着一叶扁舟,徜徉在山水中,欣赏如画的风景。所指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在海报中有两层内容指向:(1)国家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整幅海报的背景就是一片咸肉,片名又是“舌尖上的中国”。因此中国可以通过食物来理解。(2)国家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用山水代表国家。这是另一种想象国家的方式,不同于人们熟悉的抽象的国界线的定义方式,也不同于地理学中用经纬度以及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的定义方式。

不仅海报是符号,影片的内容也是符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的主题是“主食的故事”。片中介绍了陕西的馍馍、羊肉泡馍、臊子面、兰州的拉面、贵州的米粉、米皮、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国家”在影片中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各种抽象概念,而是通过视觉和味觉想象真实可感的食物。北方的主要粮食是小麦,南方的主要粮食是水稻,观者通过各地的不同种类的食物想象国家的疆域,感受不同的地理空间以及其中的风土人情。

2食物:一种定义自身的方式

文化是个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食物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的华人圈中也引起热议。有留学生表示,即使语言改变,思维习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但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一直不变,因为他有一个中国胃。在留学生的叙述中,食物也有了国籍。“中国胃”这样的表述不仅是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也是对由食物组成的共同体的认可。即使国籍改变,只要对食物的喜爱和偏向不改变,那么通过食物认定的共同体也不会改变。因此,食物成为定义自身属于何种共同体的要素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激发了人们通过食物对共同体的认定和想象。

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它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天然地和整体发生联系。英雄和伟人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显而易见。钱理群在《我的精神自传中》谈道,“在我们的历史视野中,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只有历史伟人而无普通人,只有群体政治而无个体心灵世界。”[2]诚然,普通个人很难在宏大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中找到自己,那么普通人通过什么定义自身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呢?制作食物是普通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讲述阿刘晒盐的故事。阿刘在粤东农村晒海盐,年收入不到一万元。除了晒盐之外,阿刘还需要出海捕鱼或者做电工贴补家用。即使晒盐的收入微薄,阿刘仍然坚持着。中国人利用海水制盐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质地均匀的海盐不仅是调味品,也是制作盐鸡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阿刘看来,他晒海盐的意义在于保护传统制作方式,保持海盐制作的盐鸡的味道。制作海盐的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的反映。阿刘在制作海盐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文化,保护了历史。他通过制作海盐,找寻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和意义。

3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提供了想象国家的空间,还展现了别样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人们熟悉的报道中,国家通常以崇高、严肃的形象出现。人们在其中常常感受到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例如,某人的房子被强拆,某地的城管打伤小贩、某地市民抗议游行等。难道个人和国家之间只有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强制性的法律关系吗?在这样的国家想象中,人们常感叹“生活为什么这么难”。以往的美食节目并未提及被媒体叙述遮蔽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摆脱了对“国家”抽象地表达,还展现了不同于监管和纯粹金钱关系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观者向往《舌尖上的中国》中悠游自得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中国乡土生活的向往。久居城市的人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自然希望拥有简单、朴实的生活。观者心中保存着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田园梦”,这使他们对纪录片通过食物展现的乡土生活产生共鸣。乡土社会展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今天人们向往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的是一对母女采摘松茸的故事。松茸长在大山深处,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只有阳光、空气、水分达到合适的比例,松茸才可能生长。挖好松茸后,必须把周围的土壤和树叶重新掩埋好,否则它的生长环境就被破坏了。中国乡土生活中,农民依照节气的变化安排播种收割。他们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收获食物。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告别了农耕生活,在超市和菜市场中能方便地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城市人在配备着现代化设备的房子里工作和生活。空调可以随意地调节冷暖,即使屋外风霜雨雪,室内依旧温暖如春。朝九晚五或者三班倒的忙碌生活令人无暇关注自然四季的变化。在城市人的生活感觉中,自然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他们渐渐失去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只有当城市人受到酸雨、沙尘暴、雾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时,他们才猛然发现自然的存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在细碎的日常生活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弥漫在各处,可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当遇到特定事件或涉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纠纷时,人们才注意到它。国家有责任保护人民,而人民也要敬重国家并遵守法律和各种规则,二者才能和谐相处。

人民对国家的敬重建立在信任国家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是目前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食品安全引发的信任危机是国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当企业和政府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时,个人对国家的信任出现动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很多来自家庭作坊、来自乡村、非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纪录片中介绍的吉林的辣白菜、四川的豆瓣酱、安徽的毛豆腐都来自家庭作坊,由家中年长的女性制作。现代化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农民自给自足,若是自己生产的东西不够,可以在集市上以物换物或购买别人的产品。大家互相信任对方的产品。反观眼下,农民不吃自己生产的食物。城市人虽然对农民的产品抱有怀疑,却不得不吃。由于工作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自己生产放心的食材。制作食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上班族没有闲暇和精力学习食物的制作方法。因此城市人不得不选择食品工业产出的食品。为了满足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的需要,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一些不良厂家和商贩为了经济利益,在食品中非法过量使用添加剂,甚至造假。《舌尖上的中国》使人们看到重建信任的希望。如果人们认识卖食物的人,彼此间建立信任关系,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人们就能相信食物是安全的。当国家可以保证食品工业生产安全的食品时,人们对国家的信心才能建立。否则,人们的信心来源就无从谈起了。

食品安全和温暖融洽的人际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对家乡安全食品的怀念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暖融洽关系的怀念。纪录片讲述云南苗族自治区的农民,世代在陡峭的梯田上耕种稻米。每到稻米收获的季节,全村的青壮年都到梯田里参与收割,并捕捉水田里无污染的稻花鱼。丰收后,村里开流水筵席,青壮年和老人们一起吃新打的稻米制作的饭团。他们一起劳作、一起收获、吃自己种植的食物。乡村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关系融洽,长幼有序。中国曾经的乡土社会中,乡村有“公田”,“公田”由大家一起耕种。获得的收益用于赡养村中无子女的老人。现代社会打破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村中的青壮年到城市谋生,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一些农村老人不仅要做繁重的农活,还要抚养孙辈。虽然老人能收到子女寄回家的生活费,但是他们缺少子女的情感支持。当然还有部分老人既得不到经济支持也得不到感情支持,他们迫于无奈自杀。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更加怀念曾经乡土生活中互相扶持、守望相助的传统。

4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它的功能就远超出一部食物纪录片。由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各方的力量都在争夺和利用它,其中资本的力量最明显。“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和美食、乡愁、怀旧、文化等各种词语结合起来,为消费打开市场。淘宝网上出现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套餐”“吃遍中国”、旅行社推出“舌尖上的中国”旅游路线……凡是和“舌尖上的中国”产生联系的东西都火了。纪录片中的陕西卖黄馍馍的老汉和北京西贝餐饮公司签约,成为形象代言人。资本的力量锁定“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各种商机,这对消费者来说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方面,他们能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和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被不断挖掘,欲壑难填。消费者通过商品可以建立对国家的想象,若商家们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货不对板,那么由《舌尖上的中国》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个人对国家的想象和认同又能持续多久呢?参考文献:

[1] 斯图尔特・霍尔(英).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6,3940.

篇(11)

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人纷纷运用互联网思维探寻新的电视节目形态,“T2O”模式应运而生,这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产物,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T2O”模式(TV TO Online/offline),即从电视到线上或线下,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传播到电子商务终端,进行即时消费;或者将电视节目内容带到线下产业链,进行即时体验。 “T2O”模式最初是在O2O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O2O 模式,即 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即消费者在线支付线下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从互联网O2O概念中延伸出来的“T2O”,成为电视人践行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尝试。

2014年5月,旅游卫视和淘宝网“阿里旅行・去啊”一起,第一次提出了“T2O”的概念,双方以《鲁豫的礼物》试水,共同探索旅游节目电商化的全新商业模式。观众可以边看节目,边感受旅游产品,淘宝网同步上线《鲁豫的礼物》栏目活动,内容包括互动及出国蜜月游等产品售卖。随后,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2》纷纷试水“T2O”。

进入2015年,“T2O”模式迅速升温。江苏卫视的《一票难求》东方卫视《女神新装》、旅游卫视的《超级旅行团》等栏目全面融入“T2O”。不仅如此,电视剧开始试水“T2O”,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四川卫视的古装大戏《华胥引》等纷纷与淘宝天猫合作,观众边看边进行互动消费体验。

一、T2O:互联网+电视的融合新思维

过去,传统媒体是社会各种信息的主要生产者、传播者。当新媒体浪潮滚滚而来时,电视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手机客户端,以电视+互联网思维方式办节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殊不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社会需求、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更促生了人与人之间以互动、分享、交流为主要特点的新的传播关系。当我们以主体思维模式办节目时,不是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而是电视主渠道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这种以“电视+互联网”为主导的方式很难立足于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如何融合新媒体?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渠道改造传统媒体?去年以来,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纷纷开启“T2O”模式,无疑为电视融合新媒体找到一个很好的融接点,这是在互联网+电视新思维主导下的媒体融合新突破。

旅游卫视总监韩国辉谈到T2O运营模式时,提出了旅游卫视栏目新的评判标准,“第一,有没有产业链条;第二,有没有新媒体气质;第三,有没有线下活动。”基于这一思路,旅游卫视去年底推出了一档旅游体验式栏目《超级旅行团》,栏目中四位主持人运用真人秀的表现方式,在旅行顾问的带领下开始一场半自由行状态的旅行,栏目配套相对应的旅游产品线路,同时上线旅游卫视“年假旅行App”。旅游卫视通过《超级旅行团》《疯狂星旅行》《我家厨房》《鲁豫的礼物》等一系列节目,和淘宝等电商合作,实现“所看即所买,所看即所行”。

“T2O”模式是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成功尝试。我们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电视节目,不是仅仅只开通节目的微博、微信,而是将电视节目内容和电商、用户消费紧密结合,运用互联网构建栏目新平台,将平台、产品与用户进行链接。当我们用“互联网+电视”的方式运营电视节目时,电视节目的价值判断和形态发生了质变。

二、T20:内容+消费的场景新构建

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通过看报纸、电视选择信息,面对的是一个有限的媒体竞争环境,但是当今互联网将信息连接到一个无限的市场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当受众将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从朋友圈、消费圈中根据自己所需定制信息来源时,电视、报纸可能是受众被选择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传统媒体面临渠道失灵的窘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解决传统媒体渠道失灵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内容+形式”的两要素模式升级换代为“内容+形式+关系+场景”四要素模式。他认为,传播的内容再重要,必须要和传播对象发生实际关联,嵌入各种环境因素,构造场景。

2015年东方卫视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出现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边买边看”。东方卫视和天猫合作,在《何以笙箫默》播出期间,观众可以在天猫手机客户端上购买与电视剧同步播出的男女主角同款服装,剧中涉及的家居、护肤品、手包等各类消费品,十多个品牌,都在天猫手机客户端在线销售。《何以笙箫默》的T20运营模式将电视剧剧情与消费内容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互动购物场景。

T20模式最初始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无心插柳”。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掀起了人们对地方特色美食的追捧,一时间,观众纷纷在各大电商平台寻找纪录片中的美食。2014年4月18日,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开播时,天猫出现了《舌尖2》的身影,天猫食品“舌尖上的中国”页面同步更新,从林芝野生蜂蜜,到四川的烟熏香肠,再到三门湾小海鲜,甚至陕西的臊子面和红油泼辣子,一系列产品都能在这个页面中寻找到。《舌尖2》通过美食和观众发生关联,营造让观众及时消费的新场景。

“T2O”模式为电视媒体融合之路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今年,电视媒体纷纷发力“T2O”模式。四川卫视与阿里巴巴影业合作,在古装大戏《华胥引》播出期间,推出手机淘宝“摇一摇”参与领淘金币、竞拍片中道具等活动。江苏卫视推出电影映前宣传栏目《一票难求》,邀请演员、导演在该电影上映前进行宣传评论,激发观众的观看欲。与以前电影评论类栏目不同的是,《一票难求》与电影票预订网格瓦拉联手,观众可以边看电影预告边在“微信摇一摇”里赢取格瓦拉发放的电影券,另外,观众还可以在格瓦拉APP《一票难求》专区中抢票。《一票难求》集电影预告评论和票务互动消费于一体, T2O运营模式更清晰。

“T2O”模式将电视节目内容和消费连通起来,弥补了电视和电商两大平台的不足,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电视融声画于一体,生动形象,但缺乏互动分享,电商平台传播双向互动,但宣传形式单一。电视通过“T2O”模式实现了内容与观众的互动,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要,弥补了传播单向性的不足。而对于电商来说,特别是在美食、服装、旅游等消费领域,以生动、丰富、直观的电视表达形式,通过纪录片、真人秀等电视栏目营造消费场景,极大地增强用户的购买欲,实现对不同产品的有效推广。

三、T20: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

“T2O”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8月在东方卫视开播的《女神的新衣》,每期节目出现六位明星女神和服装设计大咖,围绕着一个主题创意,每组设计一台T台秀,舞台现场有四位服装买家竞价,天猫网上同步发售同款服装。在每期节目中,节目内容变商品,观众变成用户,《女神的新衣》开创性地勾勒出电视+电商的跨界新营销方式。

今年8月,《女神的新衣》第二季《女神新装》再次亮相东方卫视。升级版《女神新装》的T2O盈利模式更加清晰。首先将栏目收看人群定位在18―30岁都市女性,并围绕着这部分人群喜欢的服装品牌、类型及明星订制节目内容;另一方面,将合作电商由天猫换成京东和微信,观众的互动性更强,只需要用微信“摇一摇”和“微信支付”功能即可实现边看边买。据微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期内微信“摇一摇”互动量峰值达到10万人次/秒,多款“女神新装”一上线便遭到抢购。截止10月31日《女神新装》收官之时,《女神新装》十二期节目共获近10亿的拍卖销售总金额,创下电视T2O营销模式的业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