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互联网创业计划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今天笔者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和大家谈谈互联网创业最开始必须要准备的一个东西—计划书。和大家说说我眼中的创业计划书该如何去撰写才能为自己的创业道路提供一份帮助!废话不多说,开始正文。
计划书分为四大块。第一块是方案整合;第二块是可行性分析;第三块是方案预算;第四块是运作方式。所以我们也会从这四大块来说!
第一块,方案整合。方案整合要细分为一下几点:
1.网站定位。网站定位这点应该详细说明该网站服务的对象,网站应该以什么为主,什么以辅,要实现什么。同时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什么。这里要详细,让合作伙伴可以很迅速的了解网站的大致情况。
2.网站目标。网站目标就是自己网站的发展,能达到什么,能获得什么,能给予什么。重点讲明为服务对象提供的解决方案,能让服务对象获得什么好处和快捷。这里所畅谈未来吧!
3.网站内容。这里就是网站拥有哪些频道,首页导航拥有哪些项目,内页频道的分布。要详细介绍每个频道的内容,每个频道的服务项目。这里就是简单说明网站的整体框架。
4.线下产品。以上三点说的都是网站内容和网站介绍。这点针对打算推广线下产品的网站。比如有的网站会推广杂志期刊,会员卡等等。线下产品这点应该写出,市场调研对产品的需求大小,实施准备工作,具体操作办法等等!线下产品成本比较高,所以前期的调研工作很重要,这里也一定要详细的说明。
5.远景规划。这里就是畅想当网站各项指标都在直线上升的情况下,网站应该推出什么样更具有创新的内容或者产品。并提供理由和解决方案。
第二块,可行性分析。分为以下三点:
1.目标市场分析。这里应该把网站针对的所有服务对象列举出来,并详细阐述,每个目标用户对网站内容和产品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同时能为网站带来哪些利益。
2.竞争优势分析。这里就是说明自己和竞争对手相比拥有哪些有点和缺点,还要写出竞争对手网站的有点和缺点,并做出对比,分析出自己缺少的,并提供详细解决方案,说明怎么才能超越竞争对手。
3.市场前景分析。对自己网站所处的环境市场做出合理的估算,分析出自己所处的市场大小,市场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市场用户群是否固定,用户群是否符合网站定位。第三块,方案预算。根据网站项目的投资要求和整个网站投资项目的长期规划,拿出多种方案预算。网站预算方案一般化会分为以下几点:
1.硬件方面。也就是网站用到的服务器。各种服务器价格也有所不同,有虚拟空间,有VPS,有独立服务器。看你网站的需求,把每个项目的几个列举出来。
2.软件方面。主要是服务器系统的购买,现在基本上不要花这个钱了。剩下就是网站程序的开发,是买开发好的程序,还是自己的技术人员开发,分析出各种方式需要的资金。这里要详细说明,开发时间,开发人员数量。
3.产品方面。估算出网站线下产品所需要的资金。
4.生活开销。根据平时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所需费用,估算出前期创业人员每月所需的费用。并估算出多长时间收入能维持日常开销,多长时间能盈利。这里所知的生活开销包括吃饭,租房,办公用品等等生活中的日常开销。
5.后期如果发展壮大,还会有员工加入,所以后期还会有员工工资方面的开销。这里就不特别说明了!
第四块,运作方式。创业的目的是也梦想,更多的是因为赚钱。所以在最后应该是运作方式,运作方式决定网站能否盈利。运作方式依然分为以下几点来介绍:
1.市场营销。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产品在推出时候都要去营销,营销了才能有销量,才能有收入。市场营销里应该详细说明营销的宗旨,以及三个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广告策略。这三大策略百度都有详细介绍,由于时间原因就不详细说明如何去撰写。
互联网商机创业计划书 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的使用者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地增长。最新数据估计,每月大约有750,000个新的用户。当评价网络增长时,测试使用者的数字和使用的次数是同样重要的。从收发邮件到查看股市行情、付帐单或是日用品的定购、信息的查询、产品的销售,所有这些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商业运行、休闲娱乐和家务事的模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事实上这个网是无所不在的,但网络登陆却往往被限制在家里或办公室。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对大多数互联网的使用者来讲这两个入口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社会中,人们常会发现,他们有时需要随时随地地上互联网,如收发e-mail,查询最近天气情况,进行一笔交易,而此时他们没有工具去做这些事情。又如当你在加油站排队等待服务,或是在机场侯车,在宾馆,在地铁站,在美发室,或停车处,同样没有什么设备或办法可以又快又简单的进入互联网,除非你有一台安有无线调制解调器的笔记本电脑随时带在身边。而Netpecker正是为这一需求而设计的,这种友好的互联网小亭子被放置在人们随时想上网,但又没办法上网的地点。
产品介绍
Netpecker公司上一个以麻省为基地的小公司,它出售全功能亭子机,这种机器能在公共场所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其用户界面互动性强、操作简单。目前,已有两种型号的亭子机,一种是4100型立式机,一种是4000型卧式机。这两种型号都配有lntel奔腾166mmx的芯片和一个56k的调制解调器,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亭子机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有一个开放式结构和防篡改软件,同时还有一个高频率,耐用的键盘和鼠标,Netpecker独特的友好用户软件使上网毫不费力。动态界面(彩色广告和网页链接)使整个上网过程充满乐趣,令您难忘。这种耐用、防攒动的机器构造使维修费大大降低,同时便于周边设备更换,软件更新。“亭子机”目前可使用的付款方式有现金、有价证券、信用卡。机器制造成本2500美元,由一家在麻省的金属制造厂制作。Netpecker目前的使用费用是每五分钟一美元(一小时12美元),16个原型机已被不同的人买去,放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并且产生了效益。当然,这些仅仅是开始。
未来发展方向
在产品目前的基础上我们还有更多潜在的增值价值,可以通过不断补充、完善技术,使Netpecker在将来信息技术的聚敛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实现在线会议、微电脑软件更新、公司局域网远程连接、网上银行支付、在线购物以及各种其它网上服务。还可通过配备打印机或与传真机相连实现更多的用途,解决大量文件处理工作。Netpecker可以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虚拟办公室”。它的发展前景还包括通过智能卡为网员提供个性化界面以及服务。
互联网是由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至目前已经历了4个阶段:起步发展、精英互联、大众互联、智能互联阶段。互联网基于网络中立原则而保持了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征[3],使得参与其中的用户能平等自由地连接互通,共享全球信息资源。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外界即时联接,技术创新的空间范围被无限拓宽,协作创新成本降低,开放创新等理论在更大程度上被应用。
1.1开放创新理论
开放创新理论认为技术资源的流动能够突破企业边界,企业应该有意识地流入和流出知识,通过与外部组织的开放合作获取、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同时充分整合内外部的资源,以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实现技术的发展[4-5]。高度开放的互联网,降低了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企业边界,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促使更多隐性知识显性化,降低了知识共享的难度,网络的平等、自组织特性使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且免费,从而使企业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网络资源的实施条件,在研发过程中同供应商、经销商、同行、用户、科研机构等进行广泛合作成为可能,企业的技术创新借助互联网可以扩展到全球[6]。
1.2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
社会网络是由包括个人及组织在内的社会行动者及其关系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集合系统[7]。拥有各种差异化资源的行动者的数量和密度、行动者的关系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会影响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在规模化的网络中,部分占据着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连接能力(即影响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并对该网络中资源的配置有着巨大影响。社会网络中行动者通过强链接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链接关系充当的信息桥,使行动者更能跨越边界获得异质性信息和资源,因而弱链接关系比强链接关系更能推动人们获得成功[8]。研究发现行动者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社会资本越丰富,其通过弱关系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9]。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及去中心化特性,使参与网络的行动者数量众多,他们的关系多为弱链接关系,这将成为企业建立规模网络,及与用户、消费者、竞争者甚至技术创客等建立弱联结关系的重要基础。企业可以借助这些丰富的弱链接关系充当的信息桥,获得企业边界外的异质性技术信息和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1.3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
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简称为SST)认为技术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社会条件(或因素)所决定的社会产物,技术形成的过程取决于形成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非技术因素的共同建构,进而“社会地形成”技术[10]。技术的主体不再局限于科学家和工程师,而是关系到更广的社会群体,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受社会群体影响的多向发展模式。SST理论认为任何一项技术发展路径都不是唯一的,在新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涉及技术发展的一系列的可能性路径的不同选择[11]。这种技术的社会选择本质上是用户的各种需求满足的体现,而用户需求的满足来自于用户群体对技术的共同认识,这种认识是在不同利益的社会群体之间通过协商的机制达到的[12]。依托互联网的开放和交互特性,企业可以建立基于技术的创新平台,聚集研发人员、供应商、经销商、用户、科研机构、技术创客等利益不同资源异质的行动者,发起对技术新需求和新解决方案的互动,通过协商选择机制取得包括技术商品的有效性在内的共识,达成技术的社会形成。
1.4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易观预测报告在2007年提出了“互联网化”概念,认为互联网化是企业将内部的行为、信息资源同网络资源相连从事的内外部商务活动[1]。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促进作用首先是信息化,其次是营销互联网化,最终将是企业的全面互联网化[13]。商业的互联网化主要是企业重新构建和消费者的关系,并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企业内部流程[14],而工业的互联网化是在低成本小型化传感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利用制造信息、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交汇来促使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化,将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联合起来,从而为制造者和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和信息解决方案[2]。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互联网化是通过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平台,将内部的技术信息和资源与网络资源相连,通过达成网络平台用户群体间对创新技术及产品有效性的共识而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活动。
2研究模型与假设
技术创新互联网化能让企业面对一个无比丰富的创意资源库。企业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会面临因辩认搜索信息而产生较大的成本以及虚拟技术交易风险等。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因素主要有网络资源丰富易得性、与网络用户交互程度、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网络资源搜索成本、网络交易风险及企业家精神等。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2.1网络资源丰富易得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关系
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压缩、互联功能,网络开放、平等、自组织特性,使互联网能以低单位成本汇集、整合和分析人类近年来所积累的巨大的信息量,网络数据呈爆发式、指数级的增长,根据新的摩尔定律,全球数据量将每两年翻一番。网络大数据的海量、多元、异构,非结构化、连续性、实时性等特征,使其就像一个记载人类行为和物理世界特征的数字写真,无限接近真实世界,被全球用户挖掘、分析和优化[2]。信息垄断被实时互动与异步传输并举的功能所打破,大规模使信息边际成本趋于零,人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得到同版本的免费信息[15],如果想获得技术创新的相关资源,世界就是企业的研发部[16]。企业只需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问题的研发上,新点子、新理念、资金源以及大量的开创性人才都可以直接从外部获得[4]。通过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其他检索工具,拷贝、粘贴、上传、下载、收藏、打印等方式,企业在网上查找、传递、存储信息资讯变得十分便捷。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以低成本、广范围的找寻创新资源,以开放式创新模式减少创新的时间并提高创新效率[17]。因此网络资源的丰富易得性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2.2和网络用户的互动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关系
互联网同时在线、即时交互的技术发展使企业与用户间的网络交往更加便捷和高效。企业通过互联网构建强大的异质性创新网络,为其技术创新的实施提供了社会场所。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行动者,企业处于该技术网络结构洞位置,是创新网络的设计、发起、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主体,通过与用户频繁的交流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获知其潜在需求及新创意新设想,并有意识地将用户转化成为开发、测试产品的人,使其成为企业技术迭代开发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可以把新创意或新概念尽快做成简单初级的原型产品,寻求用户体验和反馈,在与用户的高频度互动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认知,对产品进行快速、多次的迭代优化。每一次迭代优化过程都是技术及产品的趋于完善的过程,是用户们反复交互达成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过程,既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整体试错成本,又更准确地捕捉用户需求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企业与网络用户交互程度越深,从网络用户中得到的创意及反馈资源越多,越有利于企业技术的创新达成,因此,与网络用户高交互度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2.3企业网络资源管理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对资源的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忽略了对网络中心位置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的考察,则意味着企业从网络搜寻中获得的资源难以在其内部进行转换。用户从网络中获取资源是一个去除不相关或者冗余信息,降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提高数据质量的过程。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性、信息上传时间的累积迭加性、传递信息资源的用户对象无边界性及信息分享者无信用背书等特征,是企业高效利用网络信息的极大挑战。企业需要具备机敏的外部感知能力来定位新市场,新技术以及确认新出现的竞争威胁[15],同时还需要对网络技术信息具有较强的搜索与评价、甄别与采集以及转化利用的能力,从而能高效获得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快速的协同创新。因此,企业具有较强的网络资源管理能力能促进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2.4网络交易的风险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关系
互联网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使虚拟网络具有许多传统现实中具有的功能。网络中交往活动多是尚未谋面的陌生人,网络互动不具备实际交往的实体性和可感性,也不具有可察觉的时空位置与形态[18]。这种超时空性、无规范性下的交往使网络行动者能自由选择交流对象,借助虚拟身份在网上虚拟群落里呈现真实性的网络交往。在虚拟网络中产生的认知信任和关系信任使交往对象间的小额交易风险较小。然而,由于网络使用者呈现虚假信息的约束力降低,交易违约的惩罚小且易逃避,对利益较大的交易潜在的风险性较高。因而,互联网的虚拟性不可避免地让参与其中的交易个体产生疑虑和对不可控的恐惧,如网络交易诈骗、网络隐私曝光等。尽管网络上已经出现网店评级、网店交易第三方,甚至有行业正在讨论引进人品及信誉,但网络真假难辨的符号世界,原有的现实中的约定率现已变得模糊,使人与人间的互动在面前利益特别是巨大利益时容易产生信任危机[19]。这种信任危机会导致网络技术资源交易的一方受到技术泄密、资金损失及时间成本等风险,企业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的意愿及成功率会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2.5网络技术搜寻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关系
企业获取网络技术资源及信息的行为受到其对网络技术信息的识别和潜在成本的影响。在互联网中,企业首先要通过网络搜索知道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拥有方,并对其掌握程度有一个主观评估,才能开始深入的目标搜寻和知识索取。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体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总是倾向于采取那些路径最短、能耗最低的方法。联系人能否及时将信息提供和传达也是影响搜寻决策的一个因素。互联网的广域性使网络信息资源呈极度分散状况,企业需要浏览许多网站才能查到相关信息,而良莠不齐的信息进一步延长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尽管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工具在数量庞大的网络资源中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现有的搜索引擎存在的误检率和漏检率较高、查全率和查准率低、专指性差等缺陷,使企业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与利用出现了不一致。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员及时间成本从网络中搜索并利用相关技术资源,从而导致企业可能出现稀缺资源分散,甚至耽误创新进度。因此,出于对获取网络技术资源的搜索成本考虑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2.6企业家开放创新精神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关系
熊彼特把“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具有的不甘现状、刻意求新的精神。彼得•德鲁克继承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变革,包含着创新、冒险、信任等内涵[20]。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其主体作用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企业家精神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首先,高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凭借着高超的对外界的敏锐性,在网络时代更善于从互联网的运行规则中发现新创意实施创新行为;其次,高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往往更能承担网络中虚拟交易的风险承担更高的搜索成本,率先获得更多与网络用户接触、沟通和合作的机会,从而能找到更新、更多的时机去实现创新行为;最后,高信任感的企业家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性往往容易诱发他人信任,从而改善创新效果。总之,企业家扮演着一个发现网络、培育网络、维护网络的角色,并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拓展网络和利用网络的能力[21]。企业家精神积极推动企业在更广泛的互联网范围内寻求新的网络资源,提倡组织与网络用户的深层次互动;培育企业的快速搜寻和利用转化网络资源的能力并尽量节约成本转化风险,进而提高知识创新效率[22],力图把内外部资源组合成新的更具生产力的形态。高创新性、冒险性及信任感的企业家将强化各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影响,而相对低的创新性、冒险性及信任感的企业家则会弱化各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影响。因此,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3案例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3.1案例选择
至2013年底海尔集团累计专利申请15737项其(海外专利3299项),获得授权专利10167项,是无线电力联盟(WPC)的核心成员,主导和参与317项国家标准的编制。2012年度海尔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第八名,具有较强的创新及转化能力。同年,海尔集团建立全流程并联交互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推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三化改革”。海尔通过改革裁员近万人后将员工分成2000多个自组织,以网络化组织的企业无边界、网络化资源的组织无领导和网络化用户资源的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管理战略推进创新。某种意义上讲,海尔是中国真正践行开放创新理论并将之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企业,以海尔做为案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的相关课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2海尔的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张瑞敏[23]认为:“在网络化市场下,用户掌握了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用户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只有网络化的企业才能跟上网络化的时代”。海尔采取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进行技术创新的互联网化,搭建了HOPE(HaierOpenPartnershipE-cosystem)系统、资源共享云、创意工场、海立方、众创意等平台,依靠云技术建设了近70个成熟智慧社区,形成600多个云交互的网络入口,以“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层”的设计理念,吸引用户深度参与产品前端个性化设计,避免效率延迟和信息的扭曲失真。任何的注册用户都可查看海尔的创新需求并随时提交解决方案。提交后的解决方案会自动在平台上与其他用户等相关利益方进行反复的交互,直至形成可被选择的技术或产品方案。在开放系统上,每天有超过100万活跃粉丝参与海尔产品的互动,平均每天产生有效创意200多项。
3.3创新成功案例呈现
(1)改良式创新案例:海尔“雷神”游戏本。海尔研发团队对游戏笔记本价格、销量、抱怨等信息进行搜集,在筛选、归类、比对近3万多条中差评信息后确认重点研发解决13项技术问题如屏幕上有亮点、分辨率低等。研发过程中,通过微博、微信、QQ群、论坛、官网等平台建立由游戏本玩家参与的网络交流空间,如2000人的雷神QQ群、百度雷神吧等,结合线下的“雷神日”(每月24日)实地活动,完成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的互动,了解雷粉的核心需求、技术创意和及相关新技术反馈。“雷神”游戏本的规格参数、性能配置、外观、品牌命名以及LOGO设计,都是网络互动中雷粉们的共同选择的结果。研发团队通过互联网联系上游代工企业并采用网上预订的销售方式,将雷神产品推向社会并取得成功。(2)突破式创新案例:海尔“天樽”空调。海尔空调交互团队通过与用户的网上互动,发现“空调病”的技术难题,通过海尔生态开放平台上向全球用户进行创意征集,以整合全球的设计机构、专家资源及创客高手全力解决。在海尔开放式研发互动平台,几百万网友的需求得到交互,共形成了67万多条的有效交互信息,其中“空穴来风”、微信控制遥控等创意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最终获选。天樽空调的设计经过创意库的5次筛选,在海尔空调专家、网络高手和需求用户之间的多次交互后形成最终的产品。天樽空调拥有65项专利技术,其中送风核心专利25个。2014年,海尔天樽空调凭借其颠覆性外观设计、“让家电会思考”的智能理念和凉而不冷的健康功能,在众多国际品牌如3M、GE等参与角逐的艾普兰奖项的评选中胜出摘得桂冠,并获得由业内评选、网友投票的创意设计奖“百姓奖”。
3.4案例分析
“雷神”游戏本和“天樽”空调的成功是海尔实行技术创新互联网化战略的结果。海尔通过减少在册员工并提倡微组织在线,建立与全球互联的创新网络,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获取有益的技术信息,整理、归纳、挖掘目标用户需求,与目标用户进行高度互动,获取其核心诉求信息、创意设想及改进建议,从而将网络资源转化为自身创新资源,快速提升产品及技术的性能,最终形成用户群体对技术商品有效性的共识,此外引导用户参与技术创新加强用户对企业产品的粘性与忠诚度。在海尔集团的网络化战略及其技术创新的实现中,集团主席张瑞敏倡导企业向互联网转化,突破组织中的各种障碍,打破企业管理层级常规实现扁平化的网络结构,其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技术创新互联网化必不可少的强推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92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Stat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ZHANG Mi, FENG Qiwei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n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current situation
0 引言
所^“互联网+”指的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融入社会各行各业当中,进而成为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具体而言“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某某行业相加之后形成的产物,但其并非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巨大优势,使得科学技术及相关产品得以不断更新换代。而互联网+的出现也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进行分析研究。
1 互联网+背景下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1.1 创业政策大力支持
现阶段,我国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可见国家对创业极为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并且逐年在加大帮扶力度,对于创业的大学生国家将减免部分税收,同时在贷款等方面也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从而有效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难度,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当中;[1]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纷纷筹备建设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的部门单位,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1.2 相关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社会中愿意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团队越来越多,其能够有效帮助在校大学生完成网站制作与维护管理、定制开发相应软件等等。而政府或社会组织也正在与这些技术团队接触,彼此达成合作意向,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技术等支持,用于更好地帮助缺乏创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完成互联网创业,尤其是帮助其节省大量用于制作、维护网站等方面的时间与精力,从而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当中。
1.3 创业门槛逐渐降低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门槛正在逐渐降低,在校大学生无需支付高昂的租金用于租用“黄金旺铺”或实体店面,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成本非常低廉,无需考虑水电、租金等花费。学生只需要在网上进行申请注册,经过审核之后即可开始互联网创业,而此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创业模式也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开创了有利条件。
1.4 电子消费发展正旺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在互联网中开设网店,加之阿里巴巴、天猫、京东商城等一系列购物网站的相继出现,大大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与购物理念,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省时、省力、省钱的网络消费,而大学生恰恰可以利用发展正旺的电子商务,通过网上开店等方式进行自主创业,从而真正走上互联网创业的康庄大道。
2互联网+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2.1 互联网知识比较浅显
自从我国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以来,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均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一项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掌握互联网知识与技能也成为在校大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互联网知识与技能主要是网上聊天、网上购物或是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等,对于熟练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维护互联网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在校大学生却寥寥无几。缺乏丰富高阶的互联网知识与技能将给在校大学生及其客户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顺利完成创业之旅。
2.2 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
对于一直过着半封闭式校园生活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其缺乏大量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难以完成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工作。即便是专门学习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鲜少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与实践当中。[2]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以开设网店的形式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当中,常常在商品定价、人员分配、活动促销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因此网店被迫倒闭,造成创业失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营管理知识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3 创业意识定位较模糊
当前在“创业热潮”的社会氛围下,许多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对于在何领域开展何种创业形式等均没有详尽的规划与考虑,仅仅是本着一种“随大流”的心理盲目跟随“创业热潮”而走上创业之路。因此在当前众多加入创业大军的在校大学生当中,有着准确创业意识定位的学生人数非常少,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足够的商机意识,辨别市场的能力和敏锐度也明显不足,甚至还有诸多学生并不了解行业情况便急忙投入创业当中,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彻底丧失了创业的初始意义。
2.4 学校相关课程比较少
在现如今的国内高校当中,专业课教学仍然是许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不仅缺乏大量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课程,同时仅有的相关课程也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绝大多数创业指导教师在教学当中以简单地介绍几个创业成功案例的方式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能够让在校大学生亲自参与到创业活动中的实践课程,而这也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与创业能力,进而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2.5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即使是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在校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的方式也仍然以自筹为主,虽然互联网+下创业资金与创业成本被有效降低,但如果想实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作为重要保障,而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调整阶段,国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是对于许多出身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而言获取大量持续性的创业资金难度非常大。另外,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刚刚发展起来还不完善,因此使得大多数投资者对在校大学生创业保持观望态度,能够真正为大学生创业计划持续投入资金的投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
3在互联网+背景下帮助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3.1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成功,学校需要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等纳入人才构建目标体系当中,大力开设一系列与创业有关的教育教学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业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其能够灵活将所学创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另外,高校还需要做好在校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配套工作,譬如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对准备创业、正在创业以及创业失败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以平常心面对创业中的得失成败。
3.2 配置大量创业导师
互联网+时代下,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途径与方式却越来越多,但实施上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普遍偏低,而其中一项关键原因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缺乏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高效的点拨与指导。为此,学校需要积极为在校大学生配置大量有着丰富互联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创业导师。可以通过积极邀请拥有成功互联网创业经验人士到校开展报告交流活动,与在校大学生进行面对面接触,亲自传授互联网创业的经验和知识。而导师自身也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自主创业以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和点拨。[3]
3.3 拓宽创业资金来源
互联网+的出现也为在校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比如说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创业计划或是创业项目的发展计划做成计划书投放到众筹网站上吸引投资注资,或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蚂蚁花呗、还呗等申请信贷服务,不断为其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另外,学生还需要做足市场调查工作,避免出现盲目创业的情况。譬如说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尽可能在增强产品设计方创新性的同时将其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力求产品设计同时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而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推广方式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建立起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其他企业和合作商的注意力,增加创业的成功几率。
3.4 掌握丰富网络知识
高校在开展必要的计算机课程当中,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外,针对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可能面对的潜在危险与问题,例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病毒入侵等等,教师需要着重进行该方面的防范技能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安装杀毒软件、对重要客户信息等进行加密,正确判断网站是否安全可靠等知识技能,以有效应对和解决其在创业过程当中面临的诸多不安全因素,进而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扫清障碍。
3.5 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4]比如说学校可以在学生获取学分的途径当中增加参与创业实践的内容,另外为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同时对表现良好的在校大学生予以奖励,学校还可以视自身实际情况O立创业奖金等。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官网或是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向学生宣传与网络创业的相关知识,从而有效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念,进而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顺利完成自主创业。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将继续朝着“互联网+”的形势不断发展,生活在这一背景下的在校大学生需要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打响创新创业的“攻坚战”。为此,各校需要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互联网知识和创业技能,同时配置相应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自己也需要合理安排创业和学习的实践,并利用众筹等方式积极拓展创业资金渠道,从而有效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通讯作者:奉祁薇
项目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决策咨询专项基金课题 编号16JCD076
参考文献
[1] 周素娜.“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研究――基于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认知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103-106.
韩国的未来:“创造经济”
一直以来,以家族化经营为特点的财阀经济占据韩国经济半壁江山。2012年,仅韩国三星、现代、LG、SK四家总销售额7145亿美元,约占当年韩国GDP(1.17万亿美元)的61%。
然而,众财阀提供的就业岗位仅占全国的10%左右。韩国政府最新公布的就业统计结果显示,15~29岁青年就业人数多年呈现缩减趋势,青年层失业率高至7%-8%。
寡头垄断严重、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让韩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经济转型。
为扶持中小企业,韩国政府喊出了“创造经济”的口号。去年,朴槿惠总统提出“创造经济所代表的是韩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并承诺将为打造“创造经济”进行改革。
韩国政府吹响的创业号角,已经开始引发连锁效应。根据韩国中小企业厅统计,2012年新创公司增加了7.4万多家,比上一年增加14%,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创造经济”主要把焦点放在年轻人,以及小微企业创业上。近几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韩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寻找机会,同时,激励青年创业的计划也在政府机构的驱动和支援下全面展开,这当中也包括全球化浪潮下的海外创业。
中小企业厅是韩国创业支援体系的推动机构,由其主办的全球青年创业支援项目(Global Korean Start-up Incubation Program)在今夏迎来第三期学员。该项目由中小企业厅创业振兴院主办,邻得满亚洲(LINDEMAN ASIA)投资公司施行,后者是一家专注于投资大中华地区的韩国创投机构。基于良好的政府和行业网络基础,邻得满曾完成中国企业首次在韩交所上市、在中国发展的韩资企业首次在港交所获得上市批准,并成立首支中韩政府共同成立的中韩共同合作基金等。通过在华建立合资企业和直接投资,邻得满为中韩两国政府、企业跨国界合作搭建桥梁。
韩国创业振兴院院长康时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整体市场比较小是创业者的一大问题,而走出本国,在新兴亚洲地区,中国有不可忽视的市场增长空间。
此次全球青年创业支援项目,旨在为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韩国创业者提供初期孵化课程,以帮助创业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与理解中国创业环境。该项目每年一期,向在韩国创业5年内的小微企业和预备创业团队公开招募,限定每支队伍成员2人。通过层层选拔和资格评审后,入选队伍将获得来中国上海集训的机会。
激发创业热情:大学先导
大企业市场地位的过度强化,一度抑制了代表国家未来的韩国青年们的创业热情。在保护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实施后,这种局面逐渐扭转过来。而各种鼓励措施中,效果最直接的就是成立以大学为中心的“创业支援中心”。
康时雨向《东方企业家》介绍,韩国国内的创业支援主要通过跟韩国的大学合作,在大学内设立创业支援中心,让大学先导事业。支援中心实行“严进宽出”政策。对大学生要求进入创业中心的申请,韩国政府和学校要进行严格筛选。寻求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提供详细的创业计划书,然后根据创业的方向,由大学教授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评价团来评价决定。如果顺利进入创业支援中心,大学生可以得到“一条龙”的服务,创业所急需的人才、营业场地和资金,在这里都很容易找到。
伴随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日渐紧密,创业支援也覆盖到了在韩的中国留学生。一项针对7万名在韩中国留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留学生表示希望在毕业后留韩创业。而韩国政府也认识到,中国留学生在韩国自主创办的企业进入母国市场有其天然优势。
参加本期全球青年创业支援项目的团队之一“韩友”主要提供中韩留学的资讯服务,其创始人崔英姬就是一名朝鲜族中国留学生。尽管已到了毕业的年纪,然而受到了韩国大学的优惠政策的吸引,她选择延迟毕业继续在大学内创业。
创业青年走入中国
创业振兴院院长康时雨在2007年-2010年曾为韩国派华官员,驻任山东青岛。他表示,和在韩国国内创业相比,入华创业企业的首要问题是对中国文化、社会生活的不了解,其次则是建立业务网络的能力的匮乏。
因而,全球青年创业支援项目也通过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家演讲和人际网络支持来辅导创业企业。一方面,帮助创业者了解中国创业的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另一方面提供给创业者拜访中国优秀企业及投资机构的机会。据悉,整个基地培训项目历时三个月;除了专业讲座,也包含了汉语课程。
不可否认,受到韩流文化的影响,中韩两国之间的信息、文化交流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如何加深对中国的文化及市场理解,则是韩国创业者们启程的重要一步。对参与支援计划的创业者而言,在中国培训期间,能够对中国进行市场调查以夯实业务基础、积累当地经验也是相当可贵的机会。
Cuddly创始人朴大一告诉记者,其主导的手机App项目收录了韩剧名场面拍摄地的资讯信息――这款软件专门帮助中国人前往韩剧拍摄地旅游时使用。
本次参与团队的创业项目几乎清一色是互联网创业,包括韩国留学服务、旅游资讯、手机游戏、电子商务等等。事实上,特别支持“IT行业”创业已经成为韩国政府的激励政策导向,被称为“Smart创业支援事业”。
对此,康时雨院长表示,一方面韩国素有“IT共和国”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与制造行业的创业相比,互联网创业投入的资金规模比较小,适宜年轻创业者投入。
为了进一步减轻韩国青年的创业风险,韩国政府支援创业的另一项特色是建立庞大的专业人才导师库,从而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创业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根据创业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由不同导师提供差异化的帮助。”康时雨说。
2015年7月20日,华北科技学院创业基础教研室主任燕波涛在“第二期《创业基础》种子师资培训暨创业基础普及研讨会”(昆明)上,作了“基于MOOC和翻转课堂的创业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教学经验介绍。为了更好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理论授课的局限,燕波涛作为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带领创业基础教研室从零起步,以创业教学系统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面向全校1.6万余名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与服务体系,开发了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面对“互联网居民”的90后大学生,学校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而不是排斥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限于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进步并提高沟通表达方式与思维能力。创业基础教研室利用基于MOOC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模式,创建华科特色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PC或者手机端满足自主学习需求,教师通过大数据管理课程,学生在MOOC学习平台上学习的同时参加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还开发大量前置性学习资源,包括授课视频53个共计1283分钟,配套作业题53组;案例视频17个共计128分钟,配套案例思考题17组。实行以参与式教学为主的翻转课堂,课堂教学实现了模块化、项目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安排课后团队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把课堂作业整合纳入期末创业计划书。学生普遍反映:此种模式下,学习时间分配灵活有效、提高了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个人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潜能。
学校创设创业框架,落实“一二三四创业教育工程”。一个中心:以育人为中心。创业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不以培养多少位“大学生企业家”为考核标准。两条主线:以“课程”和“活动”为主线。课程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强大的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课外各种创业竞赛、创业文化活动,以及创业辅导、孵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方资源:以学校、政府与社会三方资源为依托。学校创业教育需要开门办学,除了立足学校自有资源,还要走与政府、企业家、校友等多方资源融合之路。四个阶段:以创业启蒙、创业训练、创业验证和创业孵化四个阶段为创业人才培养模型。零基础学生可以逐级培养,起点高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跳级培养。
学校开通微信公众号综合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类创业资讯并成功地应用于课堂互动教学中;通过“华科创业”QQ群构建了创业交流社区,有效加强了师生、生生沟通与交流。开通“华科创业学堂”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包括:创业知识传播、创业教学辅助、创业活动组织、创业团队对接、创业项目管理,内容及时推送,例如,2015年5月4日总理给清华大学学生创客(也是面向全国青年学生)的回信,就在第一时间推送到2000多名学生手机上。在部分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微信平台提供的案例素材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华科创业”QQ群作为社区交流服务平台,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放,目前累计已经聚集和服务了大批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介绍团队成员成为常态,创业讲座、辅导、访谈、竞赛等信息也在群里得到及时沟通。学校举办企业家讲座暨创业公开课,实现企业家进课堂。学校创业课程通过无缝对接创业计划竞赛,学生课内作业就是创业计划书,期末选出优胜者直接进入“创青春”(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学校复赛。
华北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蒋万金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看作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应对性举措;从根本意义上,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需要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植入创新基因,这样等到条件成熟时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然,这个“果”,可能是“创业”,也可能是“创意”,还可能是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林刚说: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十分明显,大多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实践能力,而且还强化了合作精神与责任意识。
服务体系建设效果
创业启蒙阶段,学校注重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思维与创业知识培养,重在通过参与式学习启蒙学生“创造价值”情怀,通过“开创事业”志向,“开拓创新”勇气,“不畏风险”精神与“整合资源”智慧等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就业方向。具体来说,创业基础的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为核心。
学校认为:在O2O学习时代,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体验,优化学习流程,及时回应与反馈学习效果,开展个性对话,善于用大数据分析学情、评估效果并实现快速教学内容的更新。华北科技学院创业教学团队,坚持“用创业的方法开展创业教育”,相信“起步就是与世界同步”,从2013年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的搭建完整的创业教学体系,为迎接更多优秀创业型人才诞生而不懈努力。
学校借助课程教学环节服务平台,强化创业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要方向的转变,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以及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创业教育教学,系统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
2015年,学校先后推送精选创业资讯近50余期,有数万人次阅读相关信息;举办企业家创业公开课3次,近2000人次直接受益。作为课程学习成果,电子商务专业两个团队的创业计划书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河北赛区比赛并获一、二等奖;国际贸易与信息管理专业2名同学获学校创业实践奖,并选送到2015年“互联网+”创业峰会路演,先后有数十位同学也通过他们获得创业实践的机会。
创业基础教研室主任燕波涛说: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能在各个领域开创性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创业”并不仅仅“创企业”,而且要“创事业”,创业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加强创业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企业成败论英雄。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此意义上,对于普及型创业基础教育来说,比起创业技能的训练,创业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
社交平台的综合应用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已建立一支专家型创业导师库,鼓励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支持企业家兼职导师常态化。学校认为,创业教育教学与服务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旨在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创业教育以教学效果为目标、以认知规律为依据,将创业竞赛体系、企业家讲座内嵌在课程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固有区别。在大数据、精益创业、设计思维理念与方法的创新运用上,学校利用学生在线访问与学习过程记录的大数据,根据对学生动态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与督学方案。学校借鉴“精益创业”和“设计思维”中挖掘真实需求、原型制作、最简可行产品(MVP)、快速迭代等方法,不断对课程进行内容和体验的优化。
在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班级的276人调查中,99%的学生认为创业管理课程对其有极大帮助;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必修课(试点)班级249人调查中,8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2014至2015第二学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跟踪调查中,28个专业1742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重要性认可度达90%,对课程知识与技能了解度为100%,100%的同学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有了科学、理性的了解和认知。
市场营销B142班学生黄亚玲说:在学校创业教育实践中,我成立了“小葵的店”这一营销实体。2015年暑假前,当我发现学校14号楼的小麦公社旁边有一间空房,正适合做与学生闲暇生活对接的“窗口”。于是,我赶紧把房子租了下来。小店装修及最初的设计,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因为资金原因,我不得不在网上精挑细选,与同伴一起贴壁纸、涂油漆、组装货架、安装射灯。我们一起去考察花卉市场,去大棚挑选商品,去跟花店老板谈合作。那时,尽管北京的夏天很炎热,我们从不觉得辛苦。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直到现在,每一次收获与付出都代表着我们又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电信B143班学生王佳宇说:2015年11月的一天,我们从慕课在线学习及创业基础课中获得灵感――创意设计出可供中小学生语文学习配套教材的具有专利的“游戏卡牌”。“游戏卡牌”以卡牌与骰子相结合,是一款让“运气与谋略共同发挥作用”的多人卡牌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通过运用手牌、掷得的点数和拥有的角色牌的技能来保护自己,并对“敌人造成伤害”最终获得胜利。此游戏中大量采用中外神话典故,让玩家在游戏中了解中外神话故事,改变了传统回合制的游戏模式,玩家等待时间更少,更能集中精力投入游戏中,可以帮助中小学能更好理解学习,运用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此游戏卡牌已受到部分边远学校及学校教学改革相关部门的关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秘书专业B141班管静雅、唐瑞丽、周大柳、云旦曲吉4位同学组成R.L团队成员,她们于2015年10月在学校Roselove12345678朋友圈发出第一条动态消息,标志着R.L团队正式打开创业大门,迈向创业之路。团队的主要项目是用专门的折纸材料纯手工制作川崎玫瑰,经过精心挑选装饰材料,最终成为工艺品和礼物销售。虽然这种折纸玫瑰制作很复杂,由此也磨练了团队成员的耐心。R.L是一粒种子,从发芽成一棵小树,在它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里都藏着一个故事。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感恩身边的人,懂得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在收获创业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学习的最大幸福……
搭建创业孵化直通车
学校强化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研究,采取自主培养与外部师资引进相结合,通过加强自主学习与研究、强化内部研讨与提升,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与创业教育经验交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创业方向博士学位,鼓励与申报研究课题,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研究能力,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与教学能力支撑。
在创业训练中,学校通过各种创业选修课、创业竞赛等训练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与能力,在此阶段学生不需要投入或者整合资金来实际运行项目。在创业验证阶段,通过创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让想创业的学生先从身边现有的资源进行实际运行,但不注册公司。经过验证能够获得盈利的项目,则进入大学生创业园或者地方政府的“众创空间”开始孵化。
创业基础教研室与燕郊科技创业园(开发区下属创业大厦)、百世金谷京东创客空间等社会孵化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及创业团队搭建面向创客空间和创业苗圃直通车,经过创业教研室审核推荐,可以在创业空间直接入驻,并给予1年房租水电费全免的扶持、以及相应的免费孵化、政策性支持等服务。未来将以此为基础,打造覆盖京津冀的创业实践平台。
在每年“创业计划大赛”上,学校创业基础教研室为创业类竞赛及活动提供支持。2015年举办“创业实践赛”,教研室对于已经投入和启动创业项目并取得收入的项目和团队,提供与风险投资机构与天使投资人的对接服务,并通过竞赛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另外,学校还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全球创业体验赛(新西兰)、全国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等赛事提供咨询和支持。
给内容一个社交的支点,会撬起什么?给用户一个分赏的支点,又会撬起什么?王卫宁握着手机,看着庞杂混乱的朋友圈内容分享,陷入思考。
他站在互联网的大门边,仿佛找到了一个入口。藉由此,顺着思绪,继续深挖。赋予思考以行动力,他做出了产品“微值”。如今,微值App已经上线。从有这一想法,到产品初具规模,却用了两年时间。
王卫宁喜好哲学,喜欢用辩证的思维去看世界。微值,从某些方面说,是王卫宁的思维产物。
从意识思考到微值出现
时间往前追溯两年,2015年3月底,中央二套正在播放对彼得蒂尔(硅谷的知名投资人)的采访,“意识”这个词突然从脑海中蹦出来,就像火花,蹭地窜了一下。王卫宁抓住那一瞬,问自己。“淘宝、京东可以卖商品,为什么我不能卖意识?”
那一晚,他激动得一夜无眠。
“意识”这个词,或许是微值的种子。就这样埋在了王卫宁的脑海里。
彼时,他正在一家公司任职,已经成为公司高管,生活渐渐迈入规律的他,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朦胧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用意识这一概念去敲开互联网的门。
谈何容易?
唯其不易,才有意义。
如何卖意识才是王卫宁的难点。王考虑到,“意识的载体有文字、图片、视频,而意识真正想要卖出去需要传播,就需要社交。而‘卖意识’在互联网中,就是内容变现,合在一起就是知识付费+社交”。
种子开始萌芽,他听到了内心创业的热望。辞去安稳的工作,他开始走访互联网巨头的公司,也去见各路天使投资人。当时正是互联网业的低潮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浪也已过去。他拿着脑海中关于意识哲学思考,付费社交的互联网的思考路径,并没有征服各种投资人。当然,在此期间,王卫宁也是有收获的,在与20余位投资人见面的过程中,他的笔记本中开始添加了近300余条笔记,以及一位投资人送给他的外号:互联网的堂吉诃德。
也是在与互联网大佬的交流中,他慢慢厘清了自己关于意识的思考,将它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微值”产品呼之欲出。
也不是真的没有人投资,曾有一著名企业家看了他的计划书,明确表示,如果王卫宁愿意放弃关于“微值”拥有者大股东的身份,那他愿意出资2000万人民币。
王卫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摆摆手,飘然而去。
王卫宁觉得,做微值是为了实现传播价值、净化人心!不能为了钱而跑偏。对方的思路和王卫宁的初心有很大不同,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追求。
抛却现实中的货币估值,王卫宁真正在意的是,微值的意义。“这是我数十年的思考结晶,也是我的产品,说得白一点,就像自己的孩子,怎能轻易改变初衷呢?”他说。
微值让传播有价
在微值的PPT页面上,第一页赫然写着:看优质内容、秀个性自我、分享拿红包!王卫宁想要做的事情是:让传播有价值!
“我们期待做有意x的知识共享。”王卫宁说,“在我长期的观察中,我发现,订阅号及作者不是没有好内容,只是好内容传播、变现不容易,数以千万计订阅号有好内容、无阅读,打开率低至7%;变现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用户则被动接受、被动消费,阅读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无法筛选,被迫吸食信息雾霾,浪费时间、也无参与感,无价值感。”
微值立足改变这种现状,“让信息更广泛的传播,的信息所有人可见,流量平等,解决曝光问题;变现的方式,就是分赏+杠杆;两重过滤垃圾方法,免费看付费内容,只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王卫宁说,“微值就是让人们接受更有营养的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样的理念下,微值APP进入了研发阶段。在此阶段,王卫宁已经摒弃了以往寻找天使投资人投资的想法,转而开始启用小额筹款的方式,因为他深知,创业者的最初,是最出一款能够完全体现其思想价值体系的产品,一旦有大额资金入驻,难免不会被资金的力量所左右。
一个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创业计划以及筹款计划小范围告诉周边的人后,他的诚信与良好的人缘助力他很快便筹集到了100万元。王卫宁的个性中有着陕西人特有的质朴,信奉实实在在做人,真诚待人的信条。他给人留下的信任感与信誉度成为他创业道路上的助力器。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辩证!这是王卫宁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的,微博以及微信的崛起为内容创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缔造了具有规模意义的新传播主体,即“谁在说”由过去的“单一”变为“多元”、“少数”变为“海量”,一个“内容市场”正在无可阻挡地生成。在这个市场中,主体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叙述是多维的。尤其是近几年,内容创业风起云涌,诞生了一批拥有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并且有独特个性的自媒体大号。这些大号的成功,一方面源自资本的助力,另一方面得益于自身得天独厚的核心优势。这批自媒体人很多来自传统媒体,他们凭借长时间的专业沉淀、行业积累、个性魅力等,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内容创业者、内容生产者来说,如何创业甚至如何变现是一个没有答案或者说没有头绪的问题。
“用户的阅读行为有价值,更重要的是,用户的传播行为价值更大!能主动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应该获得信息价值的一部分。”这是王卫宁的理念,“并非用户的所有传播行为有必然价值,为了防止滥用传播行为,有必要对传播行为设置门槛,即付费分享、付费转发。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内容都值得去传播,所以有必要让作者内容时对自己的内容进行审视,并承担一定的成本,即付费。”
通过这一门槛设置,微值就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垃圾信息的清理和传播价值的提升,通过传播体现内容价值同时完成内容变现。
“首先,微值通过强制付费、自主付费转发和按照价格、热度等因素的多维度筛选三种机制解决垃圾内容的过滤问题,再用分费模式和分赏模式解决内容变现问题。分费模式是指作者付费读者免费阅读、付费转发,将用户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消费。分赏模式是微值提出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作为用户也可以获得收益,用户将内容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获得打赏收益后赏金的50%将返还给用户,增加用户的参与感。”这是王卫宁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最初的内容变现模式是以分费的形式体现的,现在则以分赏模式为主模式,以分费模式为副模式。
目前,微值APP的分赏模式已经上线。与同样是内容变现的分答、小密圈这样的平台不同的是微值在实现变现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模式和一定的收益。
微值的盈利方式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付费内容的收入,第二是广告收入,第三是分费和分赏模式收入,平台在这两种模式中收取10%的赏金作为平台收益。据介绍微值现有注册用户3000多人,入驻内容作者500余位,其中包括雾满r江、樊登读书会等自媒体大V,内容总计万余篇。
在微值App“世界”板块,其中的所有内容对任何用户都可见且免费浏览。平台采用了自创的5221分费模式,内容者可自由设定内容定价,转发用户需按规定付费,并能从下一位转发者那里获得相应收益,以此类推。用户都有分享的习惯,在分享的同时还能实现分享变现确是一个有趣的玩法。
创业理念中的哲学
关于微值,王卫宁想到的远比现在呈现出来的更多。在王卫宁的创业版图与未来规划中,“微值,不仅整合了内容的展现以及变现方式,更重要的是具有天生的社交属性。未来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微值会打通即时通讯功能,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未来拓展。重要的是,微值首先要在内容市场站住脚,再通过多种创新方法吸引用户(得用户者得天下),逐步切入核心。”这位爱看哲学书,也喜欢用逻辑思维去思考的创业者分析道:“用户的需求包括内容和通讯,两者缺一不可,通讯是刚需,是基础。目前,内容获取的渠道多样化,内容创业如火如荼,用内容的潜在价值吸引用户,同时固化用户的社交关系(关注、粉丝、好友),达到一定量级,再找合适的机会切入即时通讯,通讯就成了顺手牵羊、水到渠成。”
在互联网的战场上,他是新兵;在他的个人创业史上,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的领域是传统农业,立足于自己的专业,但当互联网的风刮过来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每个人都无法躲过去的飓风。他愿意奔跑着加入其中,他并不怕“互联网新兵”这个称呼,他有很强的学习力,曾经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兴趣与努力,就职于宝洁,浪潮等公司。现在,有深入的思考,有能够体现他的辩证逻辑的产品“微值”,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战斗,创业道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并不畏惧。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用在董一萌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他大学生时便名扬全国。但是在他的创业历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他走在太多同龄人甚至前辈的前面,对于他,我们套用张爱玲的话来说他时,却更愿意用另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创业要趁早!
董一萌1980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实实在在的“80后”,但他的思想意识却远远越过了他年龄的局限,可以说他是个早熟的孩子。
上高中的时候,董一萌就是一个很活泼很聪明的高中生,他的脸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他的笑容显得异常沉稳。和别人讨论起事情,他经常“口出狂言”,他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感,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按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成长。大家都是念高中读大学,然后就去找工作就业,这种缓慢的发展模式是他所不愿意接受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虽然当时并不那么清楚自己该干点什么,但是他总是反复地告诉自己――我不这样过一辈子。 我不能只是读完大学后就简单的就业,而是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高一的那个寒假,董一萌忽然被蓬勃发展的股市所吸引,他在证券公司看到了一群疯狂炒股的大人们,董一萌内心萌发起一股巨大的冲动,我要学会炒股,然后炒出我的创业基金,以后好做自己的事业。可是,自己的口袋里根本就没有钱,家里也不富裕,更不会给他钱炒股。于是董一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募资”,他拉来很要好的同学商量,鼓动他们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合资进入股市。同学们最后被他的想法打动了,纷纷掏钱支持他。
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他就开始了炒股,在股海之中,他年轻的心情随着股市的涨跌而起伏。他一边刻苦地学习书本知识,一边刻苦的钻研炒股经。后来,由于高中的课业一天比一天地沉重,他终于无法兼顾炒股和学习。他只好结束了自己的炒股生涯。在他结束自己这段炒股历史时,他开始清算自己的账目,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过多的额外收入,只是基本上保持了不赔本。虽然炒股并没有给他带来财富,没有赢得自己“创业基金”,但是却让他增强自己的理财思想,更重要的是,让他认识到了一个疯狂的新产业领域――互联网产业!
就是在炒股过程中,董一萌一边关注国内股市,同时还关注着远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那时,在美国的股市里,网络股正经历着鸡犬升天式的飞涨,这似乎以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创业成了一个最吸引人的黄金领域。董一萌从内心里开始确定了一个目标:向互联网进军,自己做网站,以后让自己公司的股票上纳斯达克!
高考结束后,董一萌开始了一个想法,为了以后的事业打基础,必须拉拢一群有共同志向的人,形成一个自己的创业团队,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很快,他就拉拢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团队,他也成了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一鸣惊人,他打造了中国第一部网剧
1999年的7月,这个炎热的夏天,董一萌接到了长春市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因为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9月份一开学,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拢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他的创业团队。他不断地鼓励那些有才华的同学进入自己的创业团队,他用最大的真诚换来了许多很好的朋友。他的团队的成员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人员达到了一百多人,而他的这个创业团队主要从事的是互联网业务,他们一同学习,一起研究。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能够互相提高的大家庭。很多人当时并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团队后来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
刚上大一的董一萌默默地经营着他的团队,当他看到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他内心狂热的创业冲动在疯狂地燃烧,但是他却苦于没有人给他一笔启动的资金,让他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一天一天过去了,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必须吸引到别人的投资。于是他开始组织自己的团队拍了一部网剧,就是将拍摄的录像放到网上,让网民看到,看是否有人愿意给一个“有志青年”提供支持。
于是,2000年,一部叫《原色》的网剧诞生了,而这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部网剧。《原色》是一部描述高中生生活的网剧,男主人公原型就是为创业苦苦挣扎的董一萌。内容描述了两名高中同班男女同学在网络上成为知己的故事。男同学行为十分乖张,甚至利用学习时间去炒股票,入股市试水自己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观察发现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女同学自闭倾向严重,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两人很偶然地在网络上相遇,成为彼此人生道路上的知己,帮助对方找回了自己,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这部网剧一诞生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新华社、CC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等20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是大家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内容,而是在于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网剧。
董一萌成了一个小名人,成了中国网剧的第一人,但是他的创业计划却仍然没有进展。
创业艰难,苦中自有苦中苦
《原色》的成功虽然没有达到董一萌的最初目的――吸引到风险投资,却吸引了来自美国西雅图中华商务网的创业者一起创业。他们的团队中华商务网合股经营电子长春网站(),他的团队真正第一次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由于有国外的商务网站做背景支持,他带领的这个团队很快步入正轨,并为后来自己创办公司积累了技术上的经验。他的团队在一天天地成长。2000年12月,他们的团队竞标吉林省著名上市亚泰公司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成功,网站竞标总价值达到240万元人民币。
2001年,由于董一萌的团队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在长春市政府部门评选创业新星的活动中,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获得了“长春市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这“一大笔”资金让董一萌和他的朋友们兴奋得彻夜未眠。他们当即决定,马上成立公司,就用董一萌的名字命名,叫“一萌电子有限公司”,他将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于是,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董一萌开始着手办理公司的营业执照。2001年9月11日,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营业执照,兴奋之余,董一萌迅速决定把业务锁定在主营网站建设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
董一萌从以前的团队中精挑细选了十几个人,成立了这家公司。但是所有员工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学生。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虽然干劲十足,却没有一个人确切地知道公司应该如何运作和经营。行事沉稳的董一萌通过网络了解到类似公司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在考虑到企业的性质和地理因素后,董一萌把公司选在了当时位于长春市某开发区内的一处办公间里,并置办了在当时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员工的工资也定在很高的水平。
广告打出几天后,董一萌的公司接到了第一个前来咨询业务的电话:长春市某企业希望董一萌的公司能为他们做个企业网站。让这家公司没有想到的是,董一萌的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很多技术人员从事网站建设的经验都很丰富,而且技术也比较先进。一场谈判下来,董一萌拿下了这份订单,虽然这个单子价值仅仅三四千元,但这毕竟是公司开办以来的第一份订单。
随后的一段时间业务量很少,董一萌总结以后发现:通过广告来吸引客户的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由于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太大,流动资金迅速枯竭,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10万元创业基金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他不得不决定先停止广告投入,并把公司搬进了一个租金相对便宜的办公区,而且办公面积缩小了近一半。就在这时,所有跟随他一路走来的员工都主动提出把工资降低一半。员工们的支持,令他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董一萌通过自己对网络的了解,又提出了公司要做“复合媒体”项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提出要做的这个项目绝对是孤注一掷,如果项目不成功,就意味着创业要失败。”
随后的一个月里,董一萌开始为这个项目的启动,四处活动募集资金。但事情的结局很不乐观,项目没做成。
到了2002年上半年,公司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伤感,公司的员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都纷纷离去,到最后几乎走光了,只剩下了董一萌、副总和几位兼职员工。他的创业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不屈不挠,苦尽甘来事业成
巨大的困境并没有把坚强的董一萌打倒。董一萌与公司仅剩的员工经过不断的反思后,决定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开发长春市的互联网市场,董一萌亲自跑业务。他再一次开始了自己的“背水一战”!
那时,他每天上班要做的就是坐在电话机旁,守着“黄页”挨个打电话,平均每天打出的电话就有上百个。
2002年6月,一家单位向外界招标,要做企业的门户网站,董一萌在接到信息后,立刻采取了行动。他开始接触并深入了解这家公司,为网站的整体形象定位。最后,凭借技术和价格的优势,他中标了!2002年8月,该媒体的网站正式开通。
这一次,董一萌又一次笑得开怀――这一笔生意让他整整赚了10万!
有了这个成功的开始,他在长春市场上的业务迅速打开,名声远扬,订单纷至沓来。他在经营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他的公司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2002年年底,公司全职员工恢复到了原来的数量,而且重新募集了包括技术、市场开发人员在内的业内精英,业务量也扩大了好几倍。两年多的时间,他积累了上百万元的财富。他的公司业务已经包括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软件开发、财务管理软件、短信增值服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版软件采购、硬件采购等多方面,新浪、用友软件等知名公司已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由于其突出的经营业绩,一萌公司被吉林省信息产业厅列为首批“双软”认证企业,同时,他被大家所认可和拥戴,当选为长春软件园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2003年12月,一萌电子入股天缘信息公司,成为该公司的中方股东,董一萌作为中方代表任天缘公司的CEO。2005年1月,一萌公司与搜狐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搜狐吉林地区专版。2005年2月,董一萌被省政府评选为“吉林省创业标兵”,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省级创业标兵。
同时,董一盟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开发了一种使公司网站符合搜索引擎搜索规律的软件,并命名为“善财童子”。2005年5月,公司与台湾最大的财经网站钜亨网、香港上市公司财华社合作,将“善财童子”正式推向市场,仅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几十万元的销售额。
2005年,董一萌开始研发下一代搜索引擎,他把对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构思写进了自己的商务计划书,该计划书在吉林省青年创业能力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12月底,他又代表吉林省参加团中央青年创业周活动,并一举夺得了最高奖“中国最具潜力创业青年奖”,一萌电子公司的产品“善财童子”也获得了“参展项目银奖”。
很快,他们公司的新一代搜索引擎“deyeb”又问世,包括《大公报》在内的全国几十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搜狐、天极等专业网络媒体认为:“deyeb有可能成为社会化搜索领域的又一个百度。”
后记
[摘要] 大学生创业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近几年来,广东高职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局面,在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技能培养、创业资源链接、创业品牌塑造和创业文化建设方面影响深远。但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走在前沿的社会经济大省,在新形势下,高职创业教育应该进一步创新发展,要加强学生合作创业意识、电商创业意识、文化创业意识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加强社区创业、公益创业意识培养等等。
[
关键词] 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24-04
[收稿日期] 2014-10-29;[修回日期] 2014-12-23
[作者简介] 王义明(1965-),女,河北遵化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青年创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当前大学生创业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首先是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如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创业门槛;小微企业减税,减轻创业负担;对新创业者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等等,激发了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其次,各大高校、共青团、人社部等各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创业推动措施等等,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文化兴起。再次,社会经济的转型,诞生了许多新的创业机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也给无数小微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空间。
伴随着大学生创业进入一个新时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并要求“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新世纪以来国务院下达了一系列文件要求职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认为:“我国的大学教育需要开展创业教育,我国的职业院校更需要开展创业教育。”[1]开展创业教育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广东是个经济大省,市场经济和商业氛围浓厚,也注重创业精神的倡导和宣传,相关部门出台许多政策措施鼓励创业,各地方性、行业性高职院校纷纷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在校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类型和层次
2014年,我们对广东省八十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创业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提高。各院校对创业教育都有所重视,但是在类型和层次上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有研究将创业教育模式划分为“综合性的课程模式”“单一课程模式”和“课程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2]三种类型。我们认为,对广东省高职创业教育的描述不宜直接套用这种模式的划分。新时期,我国创业教育仍处在发展中,各院校都在不断地创新和推进,固定的模式显然与当前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不符。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异彩纷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和层次。
(一)注重系统的专业教育,开设创业专业或方向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办创业专业是一种显著的趋势,2014年有超过13所院校开设创业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方向),而2011年仅有5所。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和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较早开展创业专业教育的院校。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站介绍,其创业管理专业(小微企业创办与管理)“为全国首开专业,以中山市创业型城市发展定位为依托,着力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小微企业创业者的摇篮。”这些院校开设创业管理专业,目的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服务地区经济,依托本校相关专业和院系,注重创业的专业性、系统性教育,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小微创业者。创业专业或方向的开设加强了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实用性;依托相关专业和院系,开设创业专业或方向,有效利用了原有教学资源,对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加系统和全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也是较早开设创业专业的院校之一,其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是针对电子商务创业和连锁经营开店方向开设相关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初创型企业财务实务、市场营销实战、销售实战、淘宝小学童、精明店小二、专技经理人、五星客服服务、金品人生;综合技术技能(融合)项目:金牌店长、SYB集训;创新技术技能(融合)项目:小企业家、职业素质素养等等,课程灵活且具有时代特色。
当然,同样是开设创业专业或方向的院校,创业教育水平也存在差异。有的院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脱节、课程设置与师资不匹配,课程设计比较陈旧、与时展脱节等问题。
(二)以活动促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各院校充分利用校内场地,开辟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街,通过学生自主服务,满足部分校内市场需求。学生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在创业园或创业街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技术类服务,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创业中所需要的商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这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在广东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创业园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定期举办创业集市,能满足更多希望尝试创业的学生的愿望,校园中创业园和创业集市活跃的气氛还能感染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创业实践中来。
创业孵化基地则是较高层面的创业实践教育,通过课内课外培养以及筛选,将好的创业项目在园区进行孵化,经过专业化指导,提高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甚至注册为一家真正的市场化运作的公司。提供这一层次教学和服务的高职院校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肇庆工商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孵化基地大大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经过孵化后的项目,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生存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创业孵化基地对项目的孵化,还引领和带动整个学校的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在创业孵化基地的引领和带动下,获得了2014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1个金奖4个银奖9个铜奖,在高职院校中成绩斐然。
(三)与社会共享资源,开办创业培训班
创业教育注重创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对象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社会青年创业者。为新兴创业者培训,需要有较强的培训师资力量;参与社会创业人才培训,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成长,丰富教学资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广东顺德创业培训学院是一家二级法人机构,是在顺德市政府倡导下成立,采取政府启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创业型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参与全市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中山火炬职业学院的培训机构也具有类似职能,并获得省级创业培训定点资质机构。此外,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都参与了当地的创业人才培训。
对在校生开展创业培训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十几家院校积极与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开办SYB创业培训班,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服务,促进了创业教育的普及。当然,各院校还应积极挖掘更广泛的资源,促进创业教育开展。
(四)注重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成立创业学院
“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专职机构的组织领导,不同院系课程教师的协同参与,教学的制度激励,以及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的课余活动。”[3]目前有几家院校为了提升创业教育的综合育人效果,加强了创业教育的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了创业学院。如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强效工程,目的是整合创业教育优质的校内校外资源,打造“学校+企业+政府”的创业教育综合育人平台,与企业共建创业基地,与政府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合作培养创业人才,企业资源、政府资源和校内原有的教育资源深入对接,实现创业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特色实践教育,实现创业教育全覆盖、分层次、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职能和效果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广泛深入地展开,创业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显性文化,不仅对人才素质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对社会文化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知识传授
经过各院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开办创业培训班,甚至是开设创业专业,经济知识、企业创办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在校园内得以普及,学生对创业的流程、步骤、方式等所运用到的具体知识逐渐获得了解,并在校园内传播开来。学生们逐渐认识了商业职业,在大学生创业时机的选择、创业机会的识别、商业模式的建立,以及如何编写创业计划书、如何开办小型企业、如何进行工商注册等方面都得到系统的学习。
(二)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包含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的两阶六维度概念,即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可细分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两个二阶维度,运营管理能力可细分为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四个二阶维度。”[4]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在企业经营和运作能力、市场开发和推广能力基本空白,只有通过大学阶段的针对性培养才能得到补充。这些技能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获得。广东高职创业教育使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参加创业集市、创业街实践、甚至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实践等学校组织的校园实践学习,接受企业家指导,和其他创业者交流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商业点子,并做商业计划;探讨出一些独特的商业想法,学习做出一系列选择与决策,并在校园内外尝试实施自己的创业项目,获得一定经验。逐渐地,商业机会的识别和企业运营管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创业资源链接
创业教育能够在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机会、创业技术和创业需求等资源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链接。如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合作的“以从化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团购交易平台”项目,成立大学生爱心创业基地。这是大学生创业的平台,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电子商务为手段、公司制为运作模式、公益事业的推广为目标,秉承“致力公益、奉献爱心、激情创业、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大学生创业的实战基地。项目的开展有效地将大学生创业人才、当地优势产品资源、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技能和企业的创业技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培养人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社会和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四)创业品牌塑造
创业品牌不仅包含创业者个人品牌、特色创业班品牌、创业产品品牌、创业项目品牌等等,还包含创业教学团队品牌以及创业研究团队品牌。广东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了一批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几乎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本校毕业的创业榜样,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旨在提升学员的电商创业技能,提高网店经营能力,促进电商企业发展,培养一批电商企业家”的揭阳军埔电商班是一个典型的品牌创业班。据调查,目前揭阳市仅一年多就将军埔村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淘宝电商村”,月成交额已达到1.36亿元,在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军埔电商班和军埔村共同成为了创业的品牌。创业教育还有助于办学品牌的塑造。办学特色如何凸显、学院品牌如何塑造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问题。好的创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提升作用。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提出“创办创业型高职院校”,因为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实践;创业教育还意味着倡导创新精神;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在市场环境中反应机敏等等,对学生的精神品质、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有所提高。
(五)创业文化建设
有学者认为,“创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中的一个文化丛,是依存于创业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更直接,影响力也更大。”[5]广东的高职院校注重创业实践教育,有利于创业文化建设。学生通过创业榜样、创业案例的学习,树立创业目标并尝试挑战自己,参与各类活动,创业意愿和创业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创业集市、创业街等校内实践,感受到市场的力量和商业的价值,同时在校园传播了创业文化;通过创业系统学习,学习商业机会的识别,学习运用各种创新手段竞争,学习创业团队建设和发展,创业文化得到深化;学生通过社团交流、创业者组织交流学习,通过参加各种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学生带着创业精神走向社会,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使创业文化传播更远。
三、新时期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创新
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2008年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36%,这一比例高于本科院校大约一倍[6],反映了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创业意愿和创业动力较高。但是,社会上大量的“底层”创业者和投机型创业者的存在,也促使我们对当前创业教育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对高职学生在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存在不足、对创业中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引导方面也相对薄弱。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创业的产业环境,市场的消费需求以及创业政策环境都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对创新型创业、文化型创业以及公益性创业的需求迫切。广东高职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取得较大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意识和把握趋势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方面加以重视。
(一)合作创业意识
我们研究发现,新世纪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创业者群体意识更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群聚化和组织化趋势。创业者大都喜欢加入某个社团,如青年企业家组织,商会创立的青年创业分会,还有创业俱乐部、创业沙龙以及创业QQ群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创业者通过组织化交流激发创意活力,同时组织化还产生了群体内的学习、监督、合作、扩张等等,通过群体化交流、分享、碰撞,促进创新与合作。合作创业,这里不是指合伙创业。高职学生普遍属于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需要广泛交流与合作才能提高综合竞争力。鉴于创业者聚群会促进知识、信息传播,增加创新与合作机会,因此在开设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和集体活动,多走出去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创业的理念,提高其合作洽谈的能力。
(二)电商创业意识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带来新的机会,尤其是为传统行业转型带来许多新的机会。高职创业教育应引导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开设相关课程、实践项目,发挥90后在新媒体领域的先天优势和应用性技能人才的特长,在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创业等方面实践创业,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文化创业意识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层次变化中,如城镇化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人口结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关注健康、关注文化和精神消费等,这些转变都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去应对。高职创业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以创新精神去应对这些趋势变化,从而发现甚至是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关注政治、文化、技术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
(四)社区创业意识
中国制造业繁荣,而服务业还比较落后。随着我国连续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新型社区文化的形成是广大居民的需要,人们在社区服务的内涵和质量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对产品品质、食品产地、饮食安全以及其他生活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创业教育须引导学生开展社区创业实践,参与新型社区建设,成为未来社区经济、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公益创业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创造了现代企业,创造了商业文明。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存在,比如:对消费者的欺瞒、欺诈。一般情况下,有偷工减料、缺斤少两行为,情节严重的使用有害食品添加物质、造假贩假等等。对合作者不诚实、不守信。拖欠货款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还赖账出逃。对环境肆意破坏。如任意开采,排放有毒污染物等等。拖欠工资,对工人缺乏关怀。此外,还有假冒伪劣、货不对板、行贿受贿、偷税漏税、使用盗版等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不良影响,应该重视创业伦理教育[7]。具体在实施创业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公益创业以及创业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商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刘来泉.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5.
[2] 陈建华,赵振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6):62-63.
[3] 李家华,刘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挑战和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学报,2009(5):3.
[4] 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的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
[5] 曹威麟,张丛林,袁国富.论中国创业文化的振兴与繁荣[J].江淮论坛,200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