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推进,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学校管理中引入了政府绩效评价,并把它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以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将各项主观性的评估指标进行改进量化,构建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校日常管理评估的绩效评价体系,既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诊断分析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也有利于国家和地区更好的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战略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与配置问题,监督引导学校讲求效益、关注效果、强化绩效意识。
一、中小学校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由多项评价指标共同构成,这些指标之间相互联系但又侧重点不同,因此对于指标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平衡各方面因素,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综合考量分析。
(二)客观性原则
为了更加科学客观的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指标设计时应尽量选取量化的客观性的数据指标,同时充分考虑到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减少主观评判性指标的选取。
(三)可操作性原则
对中小学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可操作、易获得,这就要求设计指标时要明确清晰的表述指标的含义和构成,定量化指标容易被评估人员统计,对评估人员技术要求不高。
二、中小学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黑龙江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对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主要包括履行政府职责和教育水平两大部分。政府职责主要考察教育地位、教育规划、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七个方面,其中:对于教育地位、教育规划、教育资源三个方面的考察权重总和不到2%,且均为主观评价,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将这三方面排除;对于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管理、教师队伍四个方面,将其按照评估侧重点归纳为两方面进行量化指标评估,即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考虑到中小学校对教育教学器材设施的需求,增加教学设施方面的绩效评估指标。教育水平主要考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其他教育七个方面,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因此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其他教育六方面教育成果整理归纳为一项,即教育成果,重点突出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绩效考核;考虑到各县域间少数民族分布及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将民族教育作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附加项进行考评;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学生及家长等社会因素对教育情况的影响,增加社会满意度方面的绩效评估指标;并将学生体质健康、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工作纳入指标评价体系,以期更加全面客观综合对教育水平进行绩效评价。为了消除不同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地域面积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县域间中小学校绩效管理具有可比性,将绝对化的数值改进为可供比较的相对化比例数值。如:在考虑教育经费投入时,由于不同县域之间财力不同,单纯比较财政拨付的教育经费绝对指标也就毫无意义,因此本文将教育财政拨款这项绝对数指标进行改进完善,研究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相对比例、财政拨付教育经费占财政计划拨付教育经费的比例即教育经费拨付率,将绝对性指标改为相对性的指标进行比较,使县域间中小学校的绩效评价指标更具有可比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进行绩效评价,要同时兼顾政府履行职责和取得的教育成效两个部分,并考虑数据之间的可比关系,尽可能将各项主观性的评估指标进行改进量化,从而构建出一套适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日常管理评估的绩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早在1631年,李之藻、傅汛际翻译了《名理探》,西方逻辑学开始传入中国,后来逐步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1978年,国内逻辑学研究步入了大发展时期,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逻辑研讨会,并且在1979年8月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目前中国逻辑学会下设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符号学、归纳逻辑、经济逻辑、科学逻辑、现代逻辑、形式逻辑、因明、应用逻辑、语言逻辑和中国逻辑史共12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向。2013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会上,逻辑学会名誉会长张家龙先生提出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要坚持三个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会议围绕中国逻辑学会如何充分发挥为社会、为会员服务的功能以及逻辑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会议决定,为了充分调动逻辑学者的科研积极性,设立中国逻辑学会学术研究项目,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研究选题,集中评审后,依照国家社科基金模式,进行公开申请、评审;规范社会各类逻辑培训,中国逻辑学会拟与相关社会力量合作,成立专门机构进行逻辑培训资格认证;通过开设若千门规范的逻辑基础课程,提髙培训老师的逻辑素质,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逻辑素质服务;并就是否进行逻辑素质等级考试进行了讨论。逻辑学会应积极推进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研究工作,推动筹备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成立相关的分支指导委员会。本次会议,为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逻辑学教学改革定下了基调。
2. 国内逻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印度逻辑和古希腊逻辑并称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传统,而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的西方逻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西方,逻辑学与哲学并起,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而以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成果最为杰出,他所创立的古典逻辑,经过后人的增补、发展,形成了传统逻辑,至今仍为大学逻辑教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世纪的逻辑学被当作神学的工具,而以西班牙逻辑学家彼得的《逻辑大全》流传最广、影响较大,成为13世纪至16世纪西欧各类学校广泛采用的逻辑学课本。近代培根的归纳法对近代逻辑学和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近代科学家笛卡尔、赫舍尔、惠威尔等分别对科学归纳逻辑进行了深人的探讨。17世纪末,莱布尼兹初步奠定了现代形式逻辑即符号逻辑的基础。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汉密尔顿创立了谓词量化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符号逻辑的发展。德摩根提出了关系命题和关系推理,乔治布尔创立了逻辑代数,使逻辑代数臻于完善。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构建了比较完全的逻辑演算系统,开创了公理系统的先河。后由罗素、希尔伯特和哥德尔等人所完善的一阶逻辑,是当代逻辑大厦的基石。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的逻辑语义学、图灵的“图灵机理论”,成为逻辑史上三项划时代的重大成果。促使形式系统的方法成为现代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而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成为现代逻辑的基本工具。形成了数理逻辑的研究方向。
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逻辑哲学主要研究逻辑的哲学以及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分析解决重大哲学问题。20世纪上半期,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和哲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推动了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主要以英美哲学家奥斯汀、戴维森、格赖斯、克里普克、蒯因、罗素、塞尔、斯特劳森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真理和意义、言语行为理论、指称与摹状词、名称与指示词、命题态度、可能世界与情境理论、隐喻、私人语言等领域。哲学逻辑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引进具有哲学含义的逻辑算子而构建扩充逻辑系统,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等;另一种是在某种哲学思考的背景下,对经典逻辑算子的变异解释建构择代逻辑系统,如多值逻辑、弗协调逻辑、模糊逻辑、直觉主义逻辑以及多值模态逻辑等。
归纳逻辑——归纳逻辑属于非演绎逻辑,前期的研究主要包括回溯推理、穆勒五法的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新归纳方法以及类比推理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归纳逻辑更关注于专家系统、知识工程和智能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归纳逻辑面临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同时,对归纳逻辑的研究,更倾向于对概率逻辑的研究。
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包括科学逻辑、语言逻辑、法律逻辑、决策逻辑和经济逻辑等。科学逻辑是经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论,包括发现的逻辑、检验的逻辑以及发展的逻辑三个方面,主要对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语言逻辑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人工语言作为分析工具,主要研究语言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以现代逻辑的成果为研究基础。有的则从广义量词理论、蒙太古语法、范畴类型逻辑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构造语言逻辑系统,研究通过演绎方式获得概称句的推理。而法律逻辑主要研究传统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研究法律推理或论语。经济逻辑主要研究概率逻辑、博弈逻辑等和经济相关的一些逻辑推理。决策逻辑则以哲学逻辑为工具,如认知逻辑,突出社会经济活动中主体在互动交流中所涉及到推理模式。
辩证逻辑——关于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还存在有广泛的争论。辩证逻辑主要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范畴理论方向、形式化方向和科学方法论方向。
逻辑史研究——包括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以及因明。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现在很多以先秦逻辑学家的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中国古代的一些逻辑思想,也有的将逻辑和文化相结合,研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西方逻辑史则以西方逻辑的发展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西方逻辑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不同时代的逻辑学家对逻辑所做的贡献。因明主要有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对因明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和研究。
二、国内逻辑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目前虽然国内逻辑学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令人堪忧的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远不如古希腊逻辑发展得完备、系统化,也不如印度的因明发展得充分。中国逻辑学以诸子百家中的墨家逻辑学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外,儒家的名学和辩学中也有类似于逻辑的一些片段,而到了后期,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学术的权威,而其它各家则渐趋衰落,从而形成了中国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传统,即重感性而轻理性的思维范式。虽然后来西方逻辑传入中国,但并未根本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并没有真正融人到日常思维之中,因此,逻辑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国内的逻辑学教材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本科生的逻辑学教材大部分都大同小异,皆以西方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研究生专用教材,各个高校选用的也各不相同,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比较通用的一些教材。逻辑学专业比较强的一些高校,则大部分以国外的逻辑学教材为范本,这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对于本科生的教材而言,一旦引入现代逻辑,则学生又会反映难学,受国内实用主义风气的影响,社会也需要大批的实用型人才,这些都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迫于就业、分配的压力而加大了应用学科、实用学科的发展,削弱了逻辑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的教育,普遍认为学习逻辑学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学习逻辑学没有什么用处。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者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正试图编写一些具有权威性的教材。
第三是我国逻辑学教师队伍与国外相比,整体水平不高。就国内而言,设有逻辑学博士点的高校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20个左右,而培养的逻辑学专业的教师,包括博士生,许多都改教其他课程,或者兼教一点逻辑,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而走上仕途,放弃了对逻辑学专业做进一步的研究的理想。同时,报考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的生源严重不足,无法培养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从事逻辑学教学的需求。另外,即使是逻辑学专业的导师,许多对现代逻辑也不是很精通,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研究生无法教授现代逻辑课程,这都制约了逻辑学教学质量的提髙。同时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不够科学,这些也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逻辑教学改革的策略
逻辑教学的改革必须针对逻辑学教学面临的困境,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髙校要重视逻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关注逻辑学科的发展,搭建逻辑学的学科平台,加强学术队伍建设,转变急功近利的观念,打破思维定式。从逻辑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从逻辑学课程的开设方式和逻辑教学观念的改革出发,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逻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逻辑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关于高校逻辑学教学内容的走向问题,郭桥认为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其一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该观点主要以王路为代表的学者’在高校应该教授现代逻辑,用其取代传统逻辑。因此被称为“取代论”者。其二坚持传统逻辑不可废止。以张盛彬、马佩、郁慕镛等为代表。主张中国高校,文科主要应该学习传统逻辑,不应以数理逻辑内容完全取代大学文科逻辑教材中的传统逻辑的内容,同时也应该在高校适当地讲授非形式化的普通逻辑。其三坚持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并举,认为逻辑教学改革至少应该是形式化逻辑和论证逻辑并重,传统逻辑的形式化不是逻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数理逻辑也不是现代逻辑的全部。我们认为,髙校的逻辑学教学应该参照国外逻辑学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科背景,开设不同的逻辑学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课时计划。同时各个学校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特点进行取舍。
据此,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材的设计至关重要。在本科教学阶段,针对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逻辑学专业性比较强,教材不能切合各个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所以要建立和完善逻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逻辑学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本高生的具体的学科背景,形成以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归纳逻辑、逻辑应用、批判性思维等课程体系,分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通识课等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的学习。改革逻辑学教学大纲、制作规范的逻辑学教案和课件,以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课程为参照,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目前的传统逻辑教材都大同小异,所以我国逻辑教学改革须借鉴国际逻辑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教材设计方面,尽量参照西方的教材,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开设不同层次的教材。对于高校的本科生,特别是文科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哲学、思政等专业可以经典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适当增加逻辑哲学、现代逻辑、归纳逻辑的一些内容。中文、外语、广电、新闻等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增设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言语交际等方面的课程。法律、经管、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增设现代逻辑,而仍以传统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增加法律逻辑、经济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哲学逻辑中的道义逻辑(适用于法律逻辑专业的学生)和MBA考试相关的逻辑知识等内容。至于学时数的设计,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应该选择36学时或者54学时,这样才能使本科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又能受到逻辑学的训练|51^2°。因此就需要对逻辑学这门学科有一个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制定较为统一的教材,同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材。
对于研究生来说,则主要应以西方逻辑史为基础知识,这里的西方逻辑史主要指国外纯英文的西方逻辑史手册为教授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了解西方逻辑发展的历史进程,逻辑学家们的逻辑理论和形成该理论的历程。然后根据不同的师资力量和生源的学科背景,有选择地开设四论(证明论、集合论、模型论和递归论)这样的基础理论,文科学生可以开设逻辑哲学、语言哲学、法律逻辑、经济逻辑、归纳逻辑、中国逻辑史、因明等逻辑课程。有选择地开设模态逻辑、人工智能、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哲学逻辑。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则可以对上述逻辑根据爱好进行选择。像阿姆斯特丹大学就具有很好的逻辑学教学传统,开设逻辑、语言与计算相关的逻辑学课程,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要求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要和人学前的学科背景相关,专业方向分为“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信息和计算”以及“语言和认知”。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对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方向,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悉数学中的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拓扑学、代数学、集合论中的和逻辑相关的基本概念,学好四论。对于“信息和计算”方向的学生,要熟悉集合论、证明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以及计算机专业中和逻辑相关的课程。“语言和认知”方向的学生,除了熟悉四论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外,还要求掌握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基本理论。其课程设计也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对“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方向的学生,开设模态逻辑导论与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模型论,以及集合论高等研究、构造主义、模态逻辑等。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方向,开设约束编程、自动化推理、对话系统、信息科学的博弈论、信息论、信息检索、神经网络和符号推理、语言和言语技术、语言学习、算法、复杂性和计算、概率系统、资料导向的分析及不确定性推理等。对于“语言和认知”方向的的学生,开设逻辑和认知、语义的结构和内涵语义、哲学与认知、理性、内涵和言语行为、意义指称和模态等。同时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同时各专业都应该开设批判性思维相关的逻辑课程,特别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因为他们面临着就业、深造等多种选择,这就需要参加各级各类能力考试,而逻辑学则为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可以为学生解答GRE考试、GMAT考试、LSAT考试、MBA考试、MPA考试、GCT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相关试题,为大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如考逻辑学研究生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逻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逻辑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关注国际国内逻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就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设计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而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等活动。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或者是历史、寓言、小说等事例,和逻辑学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指明其中蕴含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同时,课堂教学也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等方法,激发学生对逻辑学这门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领略逻辑的奥妙,从而更好地掌握逻辑基础理论。要求学生多读一些逻辑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国外的一些逻辑学方面的基础教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选择一个与本课程相关的主题作进一步研究,写出具有创新性的小论文,让学生沉浸到图书资料的海洋之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逻辑学的氛围,举办各种侧重点不同的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会,邀请逻辑学专业的导师或者学者做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学生组成专题小组,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创新点。对于研究生,还要鼓励他们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逻辑学术会议,多和逻辑大家进行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了解学术前沿。
3.逻辑学科研创新方面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00-02
0引言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榆林学院自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至今已经有了五届本科毕业生,虽然各专业的实验(实践)条件、指导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与学生规模的增长难相适应,致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较多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剽窃或抄袭是指科研成果的基本内容不是来源于自己的研究,而是直接、公开地使用别人的观察结果、实验记录与实验数据、原始性思想与语言等而不予承认的行为,它是科研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不端行为。”[1]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上各类信息资料也越来越丰富,而且查找和使用也变得极为容易。无论是老师课堂布置的作业,还是毕业论文题目,很大部分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到网上寻找参考资料,然后直接复制粘贴,不进行分析,提炼,不思考,这极大地助长了抄袭之风。复制加粘贴已成为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必用方法,抄袭似乎已成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公开的秘密。有的学生提交的作业或论文,自己都不知所云,大量地粘贴拼凑,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
1.2 捏造实验数据实验环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工科类专业,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并认真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和问题分析,才能够得到可靠可信的实验数据。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如记录试验现象、社会调研、野外考查,以及处理和收集有效数值,统计分析,单位换算,主动分析失败原因等,也不愿意尝试和探索,缺乏科学钻研精神。在分析和提炼数据时,网上任意摘录相关数据,或者从书上借用案例数据,最后做简单整合。令人更为震惊的是,在提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当事人没有丝毫的羞愧感,反而是洋洋自得。[2]
1.3 分析抽象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论文大多是由不同文章拼凑而成,且在完成过程中没有对观点进行提炼,或者学生本身对论题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或是没有真正理解所摘抄资料的观点,经常出现整篇论文平铺直叙,仅仅局限与罗列大量的论证材料,洋洋洒洒几万字,确没有抽象和分析,没有提炼,没有明确的论点,阅读完整篇文章,还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这完全不符合论文的要求。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学生各方面压力巨大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越来越重,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业负担过重。要学习和完成的各类课程越来越多,而专业课程所占的学时和学分确有所下降,同时各类考试应接不暇,除了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考试外,还有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以及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二是毕业后,合适的工作难找。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增大,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毕业之后,很多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四的毕业生们只能将找工作作为最主要的事情,他们从每年的十月份开始就忙于各类招聘、面试、实习等;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现在的本科生中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逐年上涨;而我国目前的高校政策又往往是招生和就业率直接挂钩,学校迫于压力也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就业、考研开绿灯。这样学生将大四一年过多的精力用于考研、考证、找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完成毕业论文只能是应付。
2.2 社会诚信的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认知领域中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逐步抬头,诚信意识也因此淡薄。少数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学术腐败现象,甚至一些大家、名师都在抄袭,一些名校集体造假,这些事件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成员之一,尤其作为还未成熟的年轻一代,一旦受到社会上诚信危机事件的冲击,就很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也逐渐奉行实用主义原则,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毕业论文本是用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可是,相应地,我们又时常听到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报告、剽窃论文等名词,毕业论文的抄袭、数据造假,甚至是花钱请,这在一些学生眼中成了无所谓、可理解,甚至是可炫耀的资本。[3]
2.3 指导教师疏于指导近年来由于高校普遍扩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造成师生比严重失衡,反映在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就造成每个教师每年需要承担指导的论文篇数过多。或者是教师队伍的数量虽然充足,但大多是在集中几年中新进的硕士,或者博士,这些教师几乎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尚不具备讲师资格,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讲师、教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所以有些学生的论文就只能由只有助教职称的教师承担指导任务。这些都无疑会使得论文指导的质量大打折扣。
2.4 高校扩招导致生均教学资源数量减少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连年增长,从1999年160万的招生量,到2011年675万的招生量,短短几年时间,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大增长,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多万,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校扩招未必就一定造成培养质量的下滑,但实际情况是本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就较为薄弱,连续扩招后,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问题更加恶化。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有3.48%,远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12才能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4%。种种现实导致高校内生均可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的数量极为有限。
2.5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太注重形式而偏于内容基于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现实,一些高校在毕业论文管理上往往采取一些过于苛刻的制度,比如一些高校开始简单套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这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广大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并不具备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在管理上形式主义严重,导致着力点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对过程的要求繁琐而不切实际,过于注重格式要求而忽略了论文的实质内容。一些高校制订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从字体、字号、体例编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并且作为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和指导教师在一些形式性的环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选题的分析和研究。在管理过程中对一些规定的理解过于僵化,比如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实现一人一题,不允许多个学生合力完成一个论文,这也是值得商榷的,对于高度强调协作能力的现代社会,多人合作、团队化完成某项工作更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做法。
3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治学的基础。[4]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必须恪守学术诚信。毕业论文的抄袭行为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而且会使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因此必须在毕业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净化学术空气,使教师、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学术抄袭等同于偷窃,是一种不道德、可耻的行为,应坚决杜绝。应积极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从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论文的最后阶段应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开题报告、论文独创性声明、反抄袭论文检索、论文检索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手段,排查有可能抄袭的论文。同时严格把好答辩关,使答辩真正成为检验论文水平的一个放大镜,而不能流于形式。
3.2 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感指导教师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论文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感。首先要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条件,一般要求讲师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同时还必须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可联合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与具备指导条件的科研所、公司联系,选择素质高、责任感强的人员负责指导工作。其次把握好选题关。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合理设置选题。再次指导教师严格管理、监督毕业论文各环节,对于在论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最后指导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处理、解决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3.3 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当前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也出现了一些新内容,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避免传统一刀切式的单向思维模式,才能真正符合大学培养人才的实际取向,符合多元化社会要求,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形式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是反映学生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的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艺术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竞赛取得的成果、方案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和带有学术性的实践、实习报告等等。
3.4 加强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任何活动领域要保持较高水平的成就,评价就不可或缺,要提高并保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环节较多,从选题、调研、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实验、论文评阅、答辩等等包含诸多的环节,而且不同的专业在每一个环节的评价侧重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选题、不同能力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在论文成绩的评定上,要执行严格的评分标准,对论文质量的评定具体化制度化,避免出现人情分、特殊分或随意打分的现象。
3.5 严格奖惩机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产生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是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及有些指导教师工作态度的消极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例如将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评选优秀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条件,或者学校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势必会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就业、考研前景相挂钩,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此项工作。对于指导教师,可将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教师的年终评价指标之一,并在教学课时量、津贴补助、评优晋级、项目申请上予以倾斜,从而提高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5]
4结束语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结束四年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次总的演练,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目前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导致一些地方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高校采用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结合自身分析导致毕业论文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洗礼,为学生今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荣佩,史庆南,等.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3(4):57-61.
农民工,是我国的特有名词,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而其子女则被称为“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主要分为“留守子女”与“随迁子女”两大部分;文章主要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即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随同父母来到异地生活、学习的6至14周岁未成年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虽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城市社会的陌生感以及与城市居民的双向排斥,其适应与融入城市的能力与主动性受到打击与挫败,造成其在城市融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障碍。本文以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市松江区的随迁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上海城市融入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与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海作为我国国际性的大都市,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大量的农民工来沪打工就业;近些年来,进入上海的农民工则逐渐以“拖家带口”的方式,把子女也带入上海,有的农民工子女甚至就出生在上海,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上海生活、学习和成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社会化初级阶段的人生道路与其父辈截然不同。随着大量农民工子女的到来,由此引起的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表现愈加突出和明显。针对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曾做过研究和探索,大致可从以下国内外两方面做出述评: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学界关于移民适应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学界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最早的社会融入研究是从西方社会融合理论开始的,用来理解和解释西方移民在社会的经济成就、行为适应、文化融合、身份认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查阅,有“融合论”、社会认同的理论和社会适应的理论等三种理论较具代表性。
(一)“融合论”
“融合论”理论最早由二十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和博格斯提出。他们认为,融合就是“个体或群体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融合论”把融合过程和内容系统地划分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和文化融合等四种社会互动形式。
(二)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提出的,其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他采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实验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现实存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和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社会自尊进行了区分。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
(三)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
高斯席德(美国社会学家)在其所著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表达了关于社会适应的理论观点:“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个方面”。在书中,高斯席德强调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强调应该将社会适应理解为在新的环境中移民本身的行为,以及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所进行的持续的行为调适过程。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针对农民工的相关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我国的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大批学者的关注;大多数学者是从农民工这个角度为切入点,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城市融入的层次和内涵。普遍认同的是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他们认为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与否,最重要的是看其父母是否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以及该职业在与城市居民沟通交流时所附加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还有就是农民工与当地人交往中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学者田凯提出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学者申振东则进一步认为这三大层面的相互关系应该是层层递进的。还有不少学者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强,对于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必然结果是被主流文化所同化而最高层次的城市融入,所以他们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这是应从心理文化层面上的融入。
(二)针对农民工子女本身的相关理论研究
1.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家庭也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过程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环境、氛围、家庭关系的变化、父母的言行与态度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些未成年的子女们。侯娟、邹泓(2009)的研究说明了家庭亲密度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满意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子女与家人的关系是否密切,是否彼此了解支持是其在城市生活中是否感到幸福快乐以及满意的重要因素。在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虽然更多地会是体现出一种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的家庭经济能力能为其子女提供多少物质基础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由于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能够为孩子提供的十分有限。家庭收入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上的投资,这就直接决定了农民工对其子女就读学校、教育投资等教育方面的经济支撑能力。薛笑甜(2012)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工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其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另外,张学东(2009)通过对农民工居住环境和条件进行研究认为,其居住环境大多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条件差、环境乱、空间小,公共活动参与机会低,在加上农民工工作时间和性质的不确定,以及工作地点的频繁变动,造成了“无序化的家庭生活”。
2.社会
社会是一个宏观概念,但具体梳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是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等等客观课分析因素。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针对外来农民工以及子女的各种政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产生,进而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特有的农民工及其伴生现象的出现,例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与劳动用人单位签署劳资保障协议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所涉及的入学就读、看病就医等等都无法正常的获取相关社会资源,另外还有学者甚至提出某些制度性或限制性政策因素则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方面,吴新慧(2004)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排斥和心理排斥极易导致农民工子女形成边缘化的城市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
3.教育
教育是每一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对于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并且在城市生活和成长的农民工子女而言,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学习知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同过在城市里接受教育,了解和认知所在城市的生活与文化,并逐步融入其中。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媒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它作为农民工子女经常所在的区域,同样对其城市社会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对学校的研究理论成果中,杰(2010)认为农民子女在流入地的接受教育形式有三种,一是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并且他认为这是各地区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渠道;二是在民办私立学校,这类学校的收费较高,不符合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支撑能力;第三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他认为民工学校作为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的过渡性产物,在未来近十年内是还会存在的。另外,虽然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相对较低,但是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这些学校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相当薄弱,并且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它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的。
三、结语
目前国内在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及城市融入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层次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另一方面以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三个重要外部因素(即家庭、社会、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和其自身文化水平等等对其子女城市融入的影响,以及从社会(政策制度因素、社会排斥问题)和教育(学校环境、师资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但是,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侧重从某一因素单独展开讨论并进行分析,并未将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共同综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维度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仅仅针对其中某个问题进行单独讨论和分析,会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结论出现;二是现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的外部因素(家庭、社会、教育等),缺乏从农民工子女自身角度的理论研究;自身维度是针对农民工子女本身而言的,家庭、社会、教育都是外界影响因素,虽然会产生影响因素,但最终决定其是否真正融入城市,还是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影响最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是对上海市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在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和障碍,以期最后能在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上海提出具有科学、合理及可行的建议,那么就应该理论结合实际、把农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家庭、社会、教育)与内部影响因素(农民工子女自身)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讨论,完成更具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理论报告。
参考文献
[1] 黄晓燕.外来工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与政策调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 袁巧玲.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 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教育研究, 2007(4).
[5] 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6] 张文婷.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保护[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94-02
青年教师指年龄在 40周岁以下的教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扩大,已逐渐为高校的主力军。据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 96.58万人,40岁以下占 65.23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数学者侧重于从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素质来认定。这种只侧重于外部客观条件的压力源研究,忽视了青年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时的反作用,显然是不全面的。
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表现为不愉快的消极情感体验,如愤怒、焦虑、沮丧等。从心理学的交互理论来看,若要面临情景的个体感到压力,第一,个体要认为面临的工作与个人有重要关系;第二,只有当个体对外部或内部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时,心理压力才会发生。因此,研究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更应该从青年教师个体本身的合理需求与外界要求的矛盾冲突及对这一矛盾冲突的认识与处理能力角度着手。
一、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分析
1.工作负荷压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时量越来越大,加班和熬夜备课对于很多青年教师来说成了家常便饭。加上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大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在飞速提高,这对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人不甘人后的性格,使得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巨大的挑战。对于从事行政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繁杂、琐碎的工作,使得生活一天天重复,缺少新鲜和激情,职业压力不断加大。
另外,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教师素质、确立教师地位的重要依据。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高校都把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水平直接挂钩。论文所发表的数量、刊物的级别等因素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依据,这直接促使青年教师凑合论文数量,并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高级别的刊物上。青年教师大多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本来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潜力都是很大的,但是巨大的课时量使得科研成为他们目前最大的压力。
2.人际关系压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与上级领导、同事、学生及外界经常进行沟通和联系。青年教师与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成效。因此人际关系也成为教师职业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青年人血气方刚,口无禁忌,个性鲜明,加上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让不少青年教师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不和,同事之间疏远、冷漠,想要取得肯定的认可、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支持并不容易。往往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却因为一切外在的客观原因影响了升迁、职称等,无形中更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压力。
3.生活质量压力。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使得大部分教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上下班路途中花费一小时以上时间,使得很多青年教师的睡眠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更不能进行合理的休息与休闲娱乐活动。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教师的就寝时间在 10点以前的只有 13.1 %,在 10~ 12点的占 61.6 %,在 12点以后的占 25.7 %,而且有 73.4 %的青年教师在晚饭后到就寝这段时间都在做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
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由于社会期待和知识更新的压力,本科要读硕士,硕士要读博士,博士毕业了还要发奋搞科研,久而久之,青年教师的健康被透支,紧张性头痛、颈椎疼痛等病症不期而至,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质量。加之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资历浅、收入较低,却又面临着恋爱、购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多方面的经济压力。迫于生计,一些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通过校外兼职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无疑这会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质量。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二、对策分析
1.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既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动力,又能成为高校教师工作的阻力。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在工作中的利弊则取决于他们应对职业压力的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压力反应。高校教师要想缓解心理压力,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对自己所处的压力情境做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控制,采取以缓解压力为目标的积极行为,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高校青年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过于苛求,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同领导、同事、学生及各类群体多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学校管理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高校应该在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青年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职后的再教育进行整体的设计,强调职业发展的连续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同时,领导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工作上严格要求但不要苛求,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给予理解、关怀,从政策、管理、情感、心理上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尽可能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应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地为他们创造更优良的环境,以全方位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从而建设一支健康高效的、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队伍。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开题报告不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砌罗列,简要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 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x年4月26日”或“xxx-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xxx]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xxx年11月—x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xxx年2月—x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xxx年3月—x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x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xxx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xxx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xx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xx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1.前言
体教结合一直是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上海市青少年网球训练在体教结合模式下也有过很多的案例。虽然实践中的经验较少,问题很多,但是,基于当前上海的社会环境和政府对于青少年网球的扶持力度,体教结合的发展空间已被打开。近几年间,部分学校已开始进行青少年网球体教结合的起步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尝试。可以看出,体教结合对于青少年网球的发展相比业余体校模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有很多的优势,所以具备可行性,并需要通过不断地完善各方面工作,解决各种制约发展的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青少年网球发展模式为研究样本,把当前体教结合模式和业余体校中的体教结合模式作为研究对象。
2.2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和本文相关的专著10余部,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教育学、学校体育、体育心理学、网球运动教程、学校体育教学论等。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相关论文资料。认真研读了体育刊物中关于青少年网球、体教结合等方面的论文100多篇。
2)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数据,进行归类,使用SPSS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处理
3)归纳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收集到的与青少年网球相关数据,对上海青少年网球发展模式的选取运用归纳法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当前上海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
上海作为中国网球水平和普及程度最高的城市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无论是专业队伍或者业余水平均被外省市赶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备力量的数量逐年减少,以及水平的逐年下滑。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对所管辖的网球队在硬件设施、资金支持、教练待遇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唯冠军论成为普遍现象。逐层输送的模式被逐步打破,由于比赛成绩形成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了带队教练的工作态度、思路和方向,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3.2开展网球体教结合的条件与途径
3.2.1网球运动体教结合所需要的条件
3.2.1.1硬件方面
在上海的学校中,具备建设网球场地的学校目前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以外。
3.2.1.2学校方面
目前在学校开展的主要运动项目包括田径、篮球、足球等,对于网球运动的认识,一方面是学校领导部门仍旧停留在以往的观念,认为它是一项贵族运动,学校开展不起来。
3.2.1.3家长方面
网球运动一直被认为是一项贵族运动,从器材到培训费用,如果想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职业网球选手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3.2.1.4教练方面
教练员是决定一个运动员成材的主要因素,因为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显得不是很成熟,高素质的教练员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低素质的教练员一定培养不出优秀的运动员。
3.2.2开展网球体教结合的途径
3.2.2.1国际网球联合会的力量
国际网球联合会在伦敦成立,有义务为它的成员国用各种方式来发展网球运动,包括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2.2.2国家网球协会的帮助
当受到国际网球联合会的帮助后,国家网球协会也应该帮助各城镇与地区、俱乐部以及各级学校与民办学校。
3.2.2.3培训机构与学校配合
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网球课程的学校很少,场地少、师资缺乏。因此,在学校无法短期内在场地投入和师资力量培训的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免费走进校园利用体育课进行网球知识的培训和学生兴趣的培养。
3.2.2.4多元化投入青少年网球发展资金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和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社会资金很少介入。欧美国家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来源较多,我国应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3.2.2.5建立相适应的竞赛体制
网球作为学校体育竞赛的一部分,应方便教育部门管理。在竞赛系列上,中小学部分应与体校生(包括联合办学)的竞赛系列分开。有了相应的竞赛体制,就会有更多的比赛可参与,孩子们学习网球的热情也就比较高。
3.3青少年网球体教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3.3.1业余体校中的体教结合模式与当前体教结合模式的比较
在业余体校的体教结合模式中,体校教练把运动员安排在对口的学校进行学习。从运动员以训练为主,学习时间相比一般学生要少,训练时间比较固定。而在当前的体教结合模式中,教练工作主要由体育老师担当,另外外聘专业教练。
业余体校的体教结合模式在上海比较少,而以学校为主体的体教结合模式近几年刚刚起步,很多具备条件的学校已开始着手开展网球项目。当前体教结合模式虽在专业性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队伍的整体性和持续发展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
3.3.2当前体教结合模式的问题和方法
在上海,当前的青少年网球的体教结合模式还处在起步和摸索的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1)校内的人均网球场数量很少,这直接制约了训练的时间和效率。由此,校方可以通过与政府协商,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网球场数量。
(2)校方可以通过专业教练入编的方法解决,同时,还需要定期组织体育老师,聘请专业教练进行网球教学的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
4.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还比较短,在我国的受关注度远不如足球和篮球,特别是我国的青少年网球,但是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杯系列赛”等大型比赛在中国的举办,开放而富有激情的网球运动将极大地激起广大青少年的热情,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4.1.2青少年网球体教结合模式还处在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解决,目前在上海全面展开体教结合是不可行的。
4.2建议
4.2.1上海网球目前的发展环境是有利于青少年网球的发展的,但是要把网球项目作为一个学校体育项目来发展,要依靠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共同推进,借助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帮助学校发展。
4.2.2在每个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选定几所学校,建立体育特色学校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者体校与重点学校联合办学。教育局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如对特别优秀的网球人才,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在升学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纯献.体教结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2]《金玉;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管理的启示》[J].体育科学.1997年,17(1)
[3]王龙.《山东省网球运动义务教育化可行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4]陶志翔,胡亚斌,赵源伟,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380~38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需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要求”进行了强调,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大,对于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实践无疑是培养的重要一环。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培养体系刻不容缓。开展专业实践教育是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没有扎实的专业实践,就没法培养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实践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力,增长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缩短他们的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导向不强
在“您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哪些实践相关环节”的提问中,受访毕业生普遍认为丰富的实践案例、邀请业界人士讲授以及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连都应该有所增加,其中,42%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最重要、32%的受访毕业生认为丰富的实践案例最重要、26%的受访毕业生认为邀请业界人士讲授最重要。笔者在和专业硕士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部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缺乏与实践内容的密切联系。
2.专业实践组织管理的落实环节有待加强
在“您是通过什么途经找到专业实习”的问题中,70.7%的毕业生表示是“自己联系”和8%的“亲友推荐”,有14%的毕业生表示“通过校内导师推荐”和7.3%的毕业生“校外导师推荐”。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专业实践多以学生自主完成,统一的实践组织、应有的引导和必要的专业指导相对缺乏,学生在选择实习时略显盲目,当然这和日益增长的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有一定关系。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普遍期待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专业实践,希望加强组织、引导、规划、总结等工作,让专业实践能够不止于实践而有更多的附加值。
3.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
在调查中,高达36%的受访毕业生表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和专业实践无关。这表明学生缺乏对专业实践如何与论文选题结合的指导,或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研究与思考的敏锐感,应该组织专业实践前的规划、指导,将论文选题和专业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4.专业实践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突出
87%以上受访毕业生认为2个月以上的实习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笔者在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日常交流中也发现,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毕业生来说,学生希望更多的实习经历为自己的求职简历增光添彩,实习的数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他们能否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却很少认真思考专业实践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能力是重点。要加强实践能力训练,明确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和比例,规范教学程序,提高教学质量。在“您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问题中,受访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习、与校外导师的交流、业界人士的讲座非常重要,同时实地参观调研和课堂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或缺。
1.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根据各专业学位的特点,积极推进案例库建设,提高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学应不仅限于课堂,可以到企业实地举办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在参观、体验中进行讲解和知识传授。邀请业界人士授课,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学以致用,相辅相成。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考虑到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实习时间的特殊要求(一般要求每周实习三天及以上),课程安排应尽量紧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入实践领域,也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会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高效和实用。
2.切实发挥双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起共同承担培养工作,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14%和7.3%的毕业生“通过校内导师推荐”和“校外导师推荐”找到实习工作。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通过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校外导师的业界资源和优势,这一比例定会有所增加。而且校外导师拥有业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情况更了解,通过校内外导师推荐实习,针对性更强,专业匹配度更高,这样的实习更符合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就业选择,对于就业会有更显著的帮助。
3.加强专业实践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实践训练的最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实践将流于形式。要积极拓宽信息来源,加强宣传,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网站、微信、短信等手段及时实习单位的相关需求信息供学生选择,如通过校外导师、校友、相关企业等多渠道收集实习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后及时。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信息来源渠道,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实习信息“采集――选择―全过程专业指导―紧密结合论文选题撰写―提高就业能力”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学生需求,定期组织业界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学生与业界人士的交流机会。组织各行业的校友分享工作心得,让学生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做好自己的专业实践及就业选择。在实践单位指派专家、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包括实践单位、岗位、主要目标和内容、计划安排、预期实践成果等,实践开展过程中允许对实践计划进行调整,专业实践结束后,对实践情况进行严格的综合考核和评定,并对学生实践期间的表现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4.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18.7%的受访毕业生表示,自己的就业单位是曾经实习过的单位,这说明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实习单位的关联度还比较大。虽然还有81.3%的学生的就业单位与曾经实习的单位无关,但大家都认为专业实习对就业很有帮助。适当、适量的实习,以及在实习中的收获、实践技能的提高,都对就业有积极作用。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学校品牌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①如何认识教育品牌现象以及如何创建和经营学校品牌已经是学术界以及各个学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行知小学研究概述
(一)关于行知小学的研究
关于行知小学的介绍,以早期的新闻稿居多。在程辰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对于行知小学的概况做了总体介绍,而综合性论述其发展历程最为全面的当属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地介绍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凝练了其品牌特征,分享了行知小学如何从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小学的成功经验。行知小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转折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具特色,经历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赏识教育和赏识管理等五个特色管理模块,现已基本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2015年1月10日,行知小学即将迎来更名三十周年的纪念日,行知小学从当年五里村的农村小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小学中的一面旗帜。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2014年会暨第十届行知教育三国论坛上,一段《精彩行知路,悠然三十年》的纪录片很好地记录和展示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住着泥娃子,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学”。这是五里村小学当年的真实写照,如今来到这里,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题写的校牌空灵飘逸,青石铺就的银杏大道悠长而宁静,错落的现代建筑尽显通透与摩登,齐康院士义务设计的徽式教学楼黑瓦白墙,一派徽州民居的写意。大气、大志、大爱,行知校园不经意间便散发着如此高雅的格调。这是一片希望的田园,一方美丽的花园,一座典雅的校园,这就是我们大家的行知苑――含苞待放,生机盎然。1981年,五里村小学的“行知实验班”是破土的种子,播下这个种子的是一群执着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行知人,在崎岖的山路上,泥泞的田野里,刺骨的寒风中,有梦想为伴,有激情想随,有行动开路。1985年1月10日,县教育局将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初担校长重任的杨瑞清忍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时节虽还是严冬,我校却尽吹着春风,春风带来了一个新生命,江浦县行知小学从此诞生!”行知实验班,不留级实验班,学前班,扫盲班,家长学习班,村级大教育,这样多的实验,当时恐怕被看做是潘多拉的盒子,但行知人就是敢做那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时刻践行行知文化的精髓,生活教育,爱满天下。然而,诸如留不住骨干教师,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之类的困难始终无法摆脱。此时,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神州大地,是该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了,于是有了晓庄师范第二附小的挂牌,有了校办工厂的经营,有了实验农场的创举,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行知人在期待着新的突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先生的话此刻有了不一样的启示,它似乎第一次那么重要地指导着行知人的行走方向,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多姿多彩的大社会。1994年,行知基地应运而生,“晓来采茗煮春寒,身许虾兵不识荷。黍薯才黄秋已老,制陶雪也作悠然。”这是何等的惬意!行知基地的成立是在村校联合的基础上达成的新的联合,那就是“城乡联合”,从此,行知之路柳暗花明。20年来,行知基地接待20多万城市学生,成为令人向往的社会实践乐园,本世纪初,周边8个村小陆续并入,行知路延伸到了长江岸边,老山脚下。2005年,新加坡南洋小学师生来校活动,行知人开启了国际联合之路。从此,行知之路洒满阳光。10年来,国际联合之路越走越宽,已有近万名境外师生来这里走近行知文化,融进乡土文化,体验南京文化,领略长江文化。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同行共同搭建的“行知教育三国论坛”已延续到了第十届,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学校”。中华文化体验中心,国际汉语教室的设置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让境外师生浸润着儒家文化气息。录播教室、信息系统的装备和“电子书包”实验的开展,又让行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外部的先进经验可以引进来,本校的师生得以走出去,对话世界,放开视野,加快成长。2014年,青奥会让行知之路延伸到了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作为青奥示范学校,行知小学和新加坡学校之间开展了“同心结”活动,行知小学的新加坡小屋在世界文化村精彩呈现,作为青奥会的文化教育场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来到行知基地,体验生态环保农业,感受行知教育魅力。三十年,行知小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和期待行知小学的下一个三十年,还能更精彩。
(二)关于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的研究
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位好的校长。行知小学的成功也离不开杨瑞清校长的努力付出。关于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的介绍,同样以新闻稿居多、经验介绍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对于杨瑞清校长报告会和著作的感想。在邹红梅的《听杨瑞清校长报告会有感》中她感悟最深的是杨校长对于差生的“花苞心态”,体现了爱的教育;王春芳在《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中提到,“感受最多的就是震撼”,认为“他的信念和理想令人震撼、他的忠诚和爱心令人折服、他的勤奋和探索令人感动、他的坚持和创新令人敬佩。”校长杨瑞清2004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的《走在行知路上》,分享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为农民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②。另有两篇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分别以行知学校品牌和杨瑞清校长为个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杨旺杰在硕士毕业论文《校长的道德领导――基于浦口区行知小学的个案研究》中细致地展现了杨瑞清校长道德领导的本质内容和关注层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杨瑞清校长领导行为的一些片段,就“校长如何走向道德领导”总结出了五点归纳性建议:(1)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关注所有学生成长的领导;(2)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有为整个社区发展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3)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与教师处于同一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并为其专业成长提供机会的领导;(4)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的领导;(5)校长的道德领导应该是自我超越的领导。
二、行知小学品牌建设研究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其自身的品牌特色,对于其品牌建设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学者也对行知小学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论证,“认为建设和打造学校品牌必须依托理论支撑,因校制宜,整体参与,着眼科学发展等方面,才会将品牌擦亮。
行知小学的品牌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三个十年,即第一个十年:学会“依靠”;第二个十年:学会“联合”;第三个十年:学会“经营”,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经营,即要凸显主体意识、要树立产业意识、要突出资源意识、要强化成本意识、要具有机遇意识、要形成选择意识,同时要“靠组织、靠制度、靠大家”才能更好地树立学校品牌。③杨校长在采访中曾说:“深深地感激我的每一位同事,深深地感激关心支持我们的每一位“陶友”,深深地感激这个无比优越于陶行知先生当年的伟大时代,共享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全球公民,走在行知路上,辛苦就是幸福,疲惫就是陶醉,奋斗就是享受。”诚然,行知小学的品牌建设可以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已有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行知小学的研究尚处于粗浅阶段,多是对于行知小学现状的介绍和评价,鲜少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于自身品牌建设理论尚未进行归纳总结,这也将是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突破口。
注释:
①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②王春芳.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③杨瑞清.学会“经营”农村小学[J].中小学管理.2005.06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2]邹红梅.荷的联想――听南京市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报告会有感[J].中国农村教育,2012,(12)
[3]王春芳.行知路上的震撼――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falls into three patterns:The tree pattern,the plate pattern and the globe pattern. The tree pattern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type of line, twodimensional type of plane and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of space. The plate pattern includes the theory of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 of core curriculum. The globe pattern prefers mainly to the theory of globe model. The three patterns , whi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respective theories, may be followed by the designers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 words:[JP3]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curriculum system; plate tectonics; cor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一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二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 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 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 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 activity-experience 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三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 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0
微积分课程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经济类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它不仅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好微积分课程不仅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保障,也是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然而微积分教学在大众化教育下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期末考试不及格率呈现递增趋势;另一方面学生抱怨数学课程枯燥无用,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我们也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并逐步取得一些成效。
1 守旧与探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微积分课程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它产生于十七世纪,经过了十八世纪的混乱时代,在十九世纪得以严谨化,到现在微积分课程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该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专业课程内容紧随时展,微积分依然故我。为了适应经济类院校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注入新内容。一方面,课程每章都以经济事件为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入新概念,新运算,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例如在引入导数概念时,首先提出问题:已知人口数是时间的函数即x=x(t),如何计算人口增长速度?经过老师的提示与学生的思考,最后得到人口增长速度为
从而引入导数运算。又如,在介绍了导数内容之后,及时介绍了导数的经济应用:边际与弹性。经过分析指出:低弹性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价格可适当定高一些,高弹性商品比如奢侈品就可以适当降价销售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于是通 过简单的生活实例的解决,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让数学史贯穿整个课程。例如在微积分教学开始时,先介绍它的产生与发展,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不仅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产生与发展,也使同学们体会了我们面对的冰冷的文字原来也曾是多少科学家火热的思考的结晶,了解到数学产生于实际,并用于实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开阔了视野。
2 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百花齐放
微积分属于自然学科,是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规律总结。由于微积分课程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用讲授型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分析,阐述,灌输与引导为主。
当然,教师在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时,还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补充,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我校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基础扎实,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而又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除了基本知识必须掌握之外,适当提高讲解难度,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他们的研究能力,为以后他们的研究生阶段奠定基础;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本科院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并适当增加练习,另外可以让他们多了解数学文化内容,扩大他们对数学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由于微积分中概念、定理繁多,大多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猜想、图示、比喻等直观性教学法,将微积分中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在介绍函数的连续性定义时,先画出几个图形,连续不断的和有间断点的,让同学们比较两类曲线,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同学们用极限理解连续与间断,这样当给出极限的定义时,就很容易被接受。
第三,由于数学课程的理论性与推理的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机结合,对于定理,定义,公式,用幻灯片直接播放,题目的推导与讲解采用板书形式。通过传统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使教师从依赖黑板,粉笔等简单的教学工具中解脱出来,我们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将抽象的理论 直观化,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每次课堂都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与提问。通过课堂的讨论,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同学们及时解决随堂问题。
3 统一与多样,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片面性较强,只能考查学生能力的很少一部分,而学生的很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等,仅靠一纸的试卷是难以考察的。另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差距较大,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解决不及格率过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能够平衡学生优缺点的考核机制。我们可以实行多种考试模式,考试多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提供多种考试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例如我们在公共数学教学中,每上完一个章节,进行一次阶段考察,内容是围绕本章主题,预先设定几种考试方式:笔试,口试,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方式,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在自愿基础上主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在期末结束时,可以同时运用两种考试方式:笔试本学期基本知识与综合论述或报告本学期内容。通过多阶段多方式的考试模式,可以把学生从单一的考试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兴趣。
4 被动与主动,学习自主性峰回路转
在传统的教学观和应试教育影响下,从中小学生开始,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被动式学习,进入大学后,仍是被动地接受,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仍是考前死记硬背,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上,许多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科学拥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例如,莱布尼茨,伯努利,罗比达等都是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在微积分领域做出成就的。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我们在微积分课程中增添数学史的介绍,使枯燥的数学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通过数学家的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数学贡献,更使同学们认识到辉煌的成绩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强调微积分的学习与中学数学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微积分的学习不仅仅是会计算几个题目,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比如微分与积分。其次,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微积分中定义,定理,注意条件。比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且举例子加以说明。其次,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提倡一题多解。比如在计算极限时,首先让学生指出这是什么类型的极限,再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计算。最后,鼓励学生善于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方法。例如当学习完极限一张后,我们会让学生总结本章知识结构图,并总结所有熟悉的求极限方法,并附以相应的例子。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回顾了一章的主要知识点,还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雅丽,徐秋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
[2]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10).
[3]李其胜,梁莉菁.谈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4]杨孝平,俞军等.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