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医预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5 21:52: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预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医预防论文

篇(1)

2教学模式不同

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与各国留学生其所接受教育模式不同。现在国内本科教学中在逐步开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因为语言障碍的存在,并未在留学生中开展或开展较少。在汉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授课,很多学生喜欢提出问题,与老师讨论。但在汉语水平较差的班级,提出问题和讨论较少。

3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进办法

3.1加强中医药留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教师在第一次课,预防医学绪论的讲解中,通过案例讨论等,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特点,与其他课程的不同。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是实现医学教育目的的需要,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疾病谱和死亡谱改变的需要[5];还是医学生向WHO五星级医生[6]标准培养的需要,即未来医生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卫生保健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健康的倡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在刚刚接触这门学科时,使留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中医药留学生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

3.2加强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留学生在还未通过HSK5水平考试的情况下,就学习专业课程,有很大的难度。故应在留学生来华前期,先过语言关,再学习专业课程,否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留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其英语水平也各异,采用英语授课更加增加语言障碍。或者按照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英语水平等分班,来最大限度减少语言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带来的不便。若进行英语授课,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学校需要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出国交流,参加国外知名高校语言、教学培训或者访问学者的机会,鼓励有留学经历及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多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

3.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在本科教学中应用成熟的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留学生教学中。在教师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准备。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课堂中教师要多借助手势、表情以加强沟通,课间及课余可以多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课后可以采用QQ、电子邮件等方式进一步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搭建师生互动平台[7]。

3.4积极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

青年教师刚刚毕业不久,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工作后所涉猎的知识与学生相近,思维方式与学生相近,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较好。尽管在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相对沟通起来要容易,通过接触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我们能得到授课质量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使课堂讲授更具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篇(2)

列宁曾经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了障碍,给翻译造成了困难。重视文化差异,了解民族习俗是翻译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当今外语翻译过程中,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在翻译过程中绝对不仅仅是要求语言形式正确,还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语言同文化相辅相成,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一般人可能懂得说语言,却往往不懂

得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真正的外语人才却可以看到这背后深藏的秘密,这是因为他对所学外语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认识,他不会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去简单的学习,而是去多了解西方文化习俗,从中挖掘出语言暗藏的文化背

景。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英语学习不能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应扩大人们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 运用,而且每每用错”。既然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所以语言得体性――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例如,英语She is a 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在西方却是关系密切。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理解和思维方式不同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对颜色词的理解和使用,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理解的差异,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如:

black tea红茶

blue film黄色影片

green with envy红眼病(嫉妒)

a white day吉日

blue- sky market露天市场

grey income灰色收入

hot travel route黄金线路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love pea红豆

blue tooth蓝牙

beauty红颜

yellow livered胆小鬼

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如:He loves his wife and so do I.如果直译为“他爱他的妻子,我也爱。”那就会存在误解,你也喜欢别人的妻子。因为西方人生活节奏较快,讲话喜欢用短句子,因此应避免使用长句子或者罗嗦的句子,对方会听得不耐烦,就尽量用简短易懂的白话英语,用字越少越妙。正确的译文应是“他爱他的妻子,我爱我的妻子。”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式。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注意词语的增减和句子顺序、结构的调整。如:

(1)原文: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

译文:Chinese thinkers of the pre-Qin days (over

2,000 years ago) advanced the doctrine “lov-

ing people and treating neighbors kindly are most valu-

able to a country.”

(2)原文: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

译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3)原文:lt is no good eating too much.

译文:吃的太多没好处。

2.历史背景不同

一个民族及其国家由于历史发展不同,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长河所形成的文化也不相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显然是不同的。语言的发展和民族历史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联的。例如西方国家的人们多数信仰上帝,所以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诅咒一个人时人们常说God damn you,危险过后常说Thanks God或God bless you。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相当一部分语言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与某个历史人物有关。如果对整个历史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的事情不是很了解的话,就难以翻译得体。如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安乐哲(Roger T.Ames)在翻译《论语》时,“仁”字就颇费脑筋。虽然是“仁”一个核心概念,但孔子却给出了六种不同的解答。可见,如果将“仁”视为一个普适性概念的话,就会破坏它的个别性。因此不能使用humanity这一译法。而benevolence也不能准确地表达“仁”的涵义,只是表达一种狭窄心理态度的简单词汇,而“仁”的意义却很广大。所以在翻译《论语》时,将“仁”译作authoritativeness,authoritative具有“礼貌”、“创作”、“权威”等含义。而在《中国哲学资料书》里,则将“仁”译作consummate person/conduct。

综上所述,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所以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3)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篇(4)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很明显就能感受到宗教对于美国人民的影响力,在影片中有一个小片段,珍妮拉着阿甘一起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解决她的困境,在她心目中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在中国,佛教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西方与东方的不同,并导致他们遇事情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一)生活习惯差异造成的影响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在形容他与珍妮儿时友谊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使用词组直接翻译的话,它表达的是“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是豌豆和胡萝卜一样”[4]。这样翻译会使观影的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双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豌豆与胡萝卜就像我们中国的秤与砣一样,代表着两人的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使用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表述,比如“从那天起,我跟珍妮形影不离”。

(二)种族倾向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例如《阿甘正传》:“Federal troops,enforcing a court or-der,integrated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oday”。联邦军队要求强制执行法院命令,令阿拉巴马大学黑白同校,该句台词的文化背景是六十年代,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黑人也有同白人一起上大学的权利。句子中“integrated”字面翻译为“整合”的意思,但直接翻译观众会因不清楚这个时代背景而产生理解上的空缺,所以字幕翻译为“黑白同校”,弥补了观众的文化缺失。

篇(5)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篇(6)

中国人传统上以肢体动作或是语言和人打招呼的(例如:拱手等)。一般的时候,两个传统中国人见面会说“你好”。如果在早饭的时候见到对方,会说“吃早饭了吗?”;如果是在中午看的话,那就会说“吃中饭了吗?”;当然要是在晚上的话,就会说“吃晚饭了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生活与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吃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内容。

相熟的朋友,会互相邀请着到家里去吃饭。当然吃的这个时间也是有火候把握的,中国人习惯要早一些到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本文由收集整理,自然是不能去的太早的,太早的话,主人还没有注备好,去晚了又是失礼的。还有就是,我们习惯去做客时,总是带上一些水果之类的,以示友好。一般在聚会结束后,离开主人家里时,主人通常会为了表示热情好客,再一次发出邀请。“有空再来玩,有空再过来吃饭”等等的话,自然以示回应客人会说“一定,好的”之类的回复。其实,我们只要明白,这里只是为了表示双方的情绪,整个饭局的状态是好的。而至于真的到底什么时候会再去吃饭,那又是不太确定的内容。除非双方真的又再一次敲定了时间地点。当然如果是外出吃饭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是,谁发出的邀请那么就是谁来买单的,很少会有aa制的发生,除非事先讲清楚那就另当别论了。

他们还有一个惯例就是喜欢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问什么。例如,看到相识的人出门,就要问“你出门啊?上街呀?”;看到别人下班就问“下了呀?”;如果不确定对方要去哪里情况下,就会说“这是去哪里呀?”

二、西方人的招呼语

其实我们所说的西方人的招呼语,也是各国这间有很大差异的。例如以法国人而言,他们最常见的方式是握手和吻面礼。当然握手时时间不宜过长,还有没有必要握信人家的手使劲晃动。大多数情况下见面是吻两次,男士之间不需吻,女士则只有在不认识的情况下才握手,否则一天中第一次见面和道别都是要吻对方的。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就更加随性一些。他们是以不拘礼节而闻名于世的。

遇见某人

当他们初次与某人见面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美国人习惯握手来打招呼,不论男女都是如此。当然拥抱的话,就只可能出现在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和法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也不常亲吻对方。美国人一般会用他们的全名(will·smith)来给别人做介绍自己,如果见面的场合很随意的话,也有可能只有名(will)。所以只要初次见面,对方说很乐意见到你,那么你就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除非他是有头衔的,像是你的教授等人,那只能尊称他的姓氏了。

讲电话

美国人接电话,一般只有简单的"hello",如果你只是为了公事打过去的话,那么电话会立马转到你要办公事的人那儿,而如果你要找的这个人必须要和你通话,那么你就必须得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行的,那么你应该礼貌地说“我能不能和他通话?”当然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会有电话留言机,同样许多的公司里也有有声邮件可供雇员们使用。所以当你想留言的时候,只要清楚地写下你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就好了。

外出用餐

篇(7)

二、文化因素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方面和文化意义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学习和掌握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掌握语言形式很重要,而语言的文化意义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更好的结果。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本身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生活。由于这些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的词句是很难翻译的。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指那些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随着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我们想到“松”、“竹”、“梅”,“岁寒三友”将立即想到其意义指的是人的情操,同时还有“不怕严寒”的意思。而在英国,“松”、“竹”、“梅”并不意味着特别的东西,它们只是植物而已。再比如“水仙”在英语中是一个象征春天和喜悦的词语,著名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写了一首诗“水仙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来形容当时的水仙花,同时展示他的心情开朗。而在中国,水仙是一种普通的花。

三、难句翻译的几种方法

(一)语义模糊难句的翻译

1、翻译用语。为了实现准确通顺的翻译,译者要考虑如何找到一个可能是最贴切地表达本意的字或词。词与短语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技巧。词的选择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原句。下面列举几个句子:Dr.Goldsteinheisfilledwithremorse,afterallwholovehim,butthisguiltinhedroveontheroadbe-comesweakened.较好的翻译:对Dr.Goldstein他深怀内疚,毕竟曾真爱过他,可是这点内疚都在他驾车开上公路后变得减弱了。在这个句子中,“责任”并不意味着职责或诚信。在小说中,德斯坦博士是凯文的导师。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由于凯文自杀他会感到内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它译为“内疚”而未译成“义务。Inhisfirstnight,Kevin'sscarwasfound"Iwasn'tagoodboy,"saidKevin.较好的翻译:在和他的,凯文身上的疤痕就被发现“我以前不是个好孩子,”凯文说。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克拉拉把刀片插入过凯文的躯干。当凯文摸了摸她的伤疤,她用的词是“fall”。而这意味着她骗他说她的创伤是事故引起的。她是用“fall”的比喻意义“过错”,在中国我们说“堕落”或“失足”。但这两个词可以使用一些更委婉的话来表达,就如此例。2、适当增补。此外,在翻译难句的时候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适当增补一下词句,使语法正确,语义明确,逻辑修辞更趋完美,这也是读者可以接受的。如下面的例子:Shesuddenlyknewwhothemanwas,andsome-thingpassedoverher,likeashadowcrossinginfrontofthesun.较好的翻译:她一下子就回忆起此人,心头忽然掠过许多往事,就像云遮住太阳。句中的“something”并不意味着一个物体或一些真实的东西。她想起了他的人和事,译者将其翻译成“旧时的记忆”。如果它被翻译成“有个东西飘过/越过了她”,读者会感到困惑。但如果翻译成“她心头飘过些往事的思绪”,其意义将十分明确。Infact,sheisnotlikebeforethetwopregnancies,thoughtofherefeelnausea,thetasteofthecake,shefeltalittlesad,sideasifenvelopedthemelancholy.较好的翻译:事实上,她不像以前那两次怀孕,对蛋糕的味道感到恶心,想到这里,她有些伤心,身边好像笼罩着惆怅。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感到困惑,为什么烘烤香味让她伤心,“两次怀孕”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怀孕的女人会觉得很多味道令人作呕,所以她可能已经有过两次怀孕了。“伤心”的问题后文会有答案。“她流产了,这让她很伤心。”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而无需在此时就急于解释“伤心”的情感来源,它会留一个空间给读者想象。

篇(8)

    二、文化因素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方面和文化意义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学习和掌握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掌握语言形式很重要,而语言的文化意义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更好的结果。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本身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生活。由于这些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的词句是很难翻译的。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指那些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随着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我们想到“松”、“竹”、“梅”,“岁寒三友”将立即想到其意义指的是人的情操,同时还有“不怕严寒”的意思。而在英国,“松”、“竹”、“梅”并不意味着特别的东西,它们只是植物而已。再比如“水仙”在英语中是一个象征春天和喜悦的词语,着名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写了一首诗“水仙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来形容当时的水仙花,同时展示他的心情开朗。而在中国,水仙是一种普通的花。

    三、难句翻译的几种方法

    (一)语义模糊难句的翻译

篇(9)

“中国风”是指歌词中含有中国文化元素,蕴含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流行元素二者有机结合的歌曲。既有传统的古典美,又有潮流的现代美。此类歌曲的兴起,不仅有利于中国文化在民间蔚然成风,更有利于在海内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改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代之以更易被接受的歌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好感度。“词圣”方文山凭借其具有古典情韵的“中国风”歌曲成为歌坛“中国风”词人的中坚力量,而后起之秀许嵩亦用自创自唱的“中国风”歌曲展现了其深厚实力。而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中国风”歌曲有何独到之处呢,笔者将从歌词的韵律、修辞格、中国文化元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阐释。

一.韵律运用的异同

歌曲的传播方式是演唱,这一特点规定了歌词必须具有韵律美和音乐美。清代文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有声响。”①方文山歌词的一大特点便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意境配以不同的韵辙,韵辙的开口度不同演唱所表达的效果亦不相同。开口度大则欢快响亮,开口度小则柔婉细腻。且他能保证全首歌词都同押一韵,使歌词呈现一种整体的和谐美。如下例: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弓,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龙拳》方文山词

《龙拳》全首歌押中东韵,低沉有力。歌词内容描述中国北方的地理,赞扬民族团结。北方地理自有气势磅礴之感,民族团结则有振奋人心和气宇轩昂之势,中东韵低沉有力传达出了恢弘的气势和厚重的情感。韵律和内容相契合,有烘托主题之用。而许嵩歌词的押韵较之方文山则难以把握整体,会出现某一句韵脚不协调的情况。如下例:

远方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清明雨上》许嵩词

整首歌词多押“ang”韵,而这一段一二句“雨”和“听”未能押韵。三四句押“ong”韵,五六句押“ang”韵,韵脚虽灵活多变,但没能做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另外,不难发现二人的歌词中多存在对偶。对偶是指两个句子保持字数、结构的一致性,语言匀称整齐,表意精练。如下例:

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牡丹江》方文山词

落花雨 你飘摇在天地,晚风急 吹皱芳华太无情。我愿意 化流沙躺湖堤,只陪你 恭候春夏的轮替。落花雨 谁深藏山水里,落花雨 谁深藏在我心。―《山水之间》许嵩词

此种句式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但歌词需要和乐谱相协调,这一特点使歌词难以保证整首词的对偶。整体对偶对作词者也是一大挑战,要用固定的字数精炼的语言表情达意且不违反语法规则。因此,他们的作品中较少有整首对偶的歌词。

二.修辞格运用的异同

(一)用典

引用典故是“中国风”歌曲的一个典型特征,以前人诗入词,笔端驱使,笔参造化。用新的笔法重塑意境,表己情达己意。典故的运用将中国古典文化与时代潮流有机融合,借音乐传承文化,以简御繁,营造唯美的古典意境。方文山和许嵩的“中国风”歌词可谓首首用典,或直接引用或委婉化用,词风和谐而不显突兀。如方文山的《龙鳞》中“策马往那寻,我沙场狂欢,醉卧有你的风景”一句便是化用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周大侠》中“谁在水一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则是引用《诗经・国风・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台》中的“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引用了《红楼梦》第八十回宝玉题“蘅芷清芬”诗:“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另一句“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是对《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的引用。此种修辞在《娘子》、《发如雪》、《千里之外》等歌中皆有所体现,下面将不再一一赘述。

用典在许嵩的歌词中亦有所体现,如《千百度》中的“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化用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白居易《草》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半城烟沙》中“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便是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庐州月》中“如今等下闲读,红袖添香。”出自赵彦端《自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一词中的“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典故的运用营造了歌词的古典美和意蕴美,情感含蓄的隐含其中,让歌迷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但若一味地用典故堆砌歌词,则会给人以“掉书袋”的印象。他们的某些歌曲成了典故、辞藻、意象堆砌的产物,其内涵却不经推敲,言之无物。另一方面,歌曲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市场推广盈利。这也就不难避免作词者为迎合热爱古风的大众喜好,彰显歌词的独到新颖,而堆砌典故、辞藻和意象。方文山开创了“中国风”的局面,创作的“中国风”歌曲也不在少数,但未有突破和改变。其歌词中亦存在硬凑搭配之现象,对方文山来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许嵩并非科班出身,其功底不如方文山深厚,该如何不趋前人之步创作出独特韵味对其来说亦是一大挑战。

(二)描绘类修辞格

修辞格多样化的运用使歌词行文多变而不单一枯燥,增强了表达效果。比喻和比拟为方文山和许嵩歌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清代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②通过比喻可以将抽象的情感、无法言说的心境转化为具象的事物,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如下例: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张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量。――《龙拳》方文山词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的山水画。――《爷爷泡的茶》方文山词

有些爱像断线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有些恨像是一个圈,冤冤相报不了。――《半城烟沙》许嵩词

三首歌词均用明喻将抽象不可感的事物用比喻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让听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形象。《龙拳》将中华民族的海岸线比作弓,弓本身有无限的魄力和潜力,以弓为喻赞扬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势。《爷爷泡的茶》将茶神陆羽所泡之茶比作山水画,其茶如山水画般虽只有单一色调但韵味无穷,耐人回味。《半城烟沙》将爱比作断线纸鸢,恨比作圈,即使将爱情紧握在手中也有断线逃脱的可能,而恨意无穷如圆圈般往复无尽。

比拟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给予人或物以全新的形象,使其更为鲜明有趣。如下例:

记忆在摇晃谁,微笑浅浅的一枚。――《女儿红》方文山词

满树玉瓣多傲然,江南烟雨却痴缠。花飞雨追,一如尘缘理还乱。――《山水之间》许嵩词

二者都是将物拟作人,《女儿红》把记忆拟作人,赋予记忆人的形象,表达出记忆撩动人心触动“我”心。《山水之间》将玉瓣、烟雨拟作人,把两者置于二元对立中赋予人的情感从而表现二者间的情缘,富有画面感。两人的歌词中皆有拟人和拟物,相较于拟物而言拟人手法运用更多。

除去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夸张和通感亦受二位词人的青睐。如许嵩《弹指一挥间》中“弹指一挥间,你竟已遥远。沧海成荒野,真情永不灭。”弹指一挥的时间只有一刹那,而你已远去。这里的距离为心理距离而非空间距离,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两人间的心理隔阂和“我”愁闷。方文山的《周大侠》“我稍微伸展拳脚,你就滚到边疆。”一脚把人踢到边疆将周大侠神化,以塑造其功高盖世的形象。另外,二人的歌词中也常出现酒香、花香、雨声、琴声、颜色等视觉、听觉、嗅觉一类的感官摹写。使画面更富立体感和真实感,栩栩如生,如临其境。

三.中国文化元素的异同

中国文化元素在方文山的歌词中俯拾皆是,种类广且数量多。笔者就其歌词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元素做了大致分类,(一)地理风物的涵括,如《娘子》里的“塞北”,《龙拳》里的“长城”、“蒙古高原”、“长江”、“泰山”,《刀马旦》里的“香港”、“西安”,《牡丹江》、《敦煌》等。(二)书文类的涵盖,如《大敦煌》里的“大藏经”、“菩萨说法图”,《嘻游记》里的“西游记”,《爷爷泡的茶》里的“茶经”,《本草纲目》、《兰亭序》等。(三)历史与人物的攫取,如《刀马旦》里的“虞姬”和“霸王”,《爷爷泡的茶》里的“陆羽”,《嘻游记》里的“唐太宗”、“玄奘”,《乱舞春秋》里的“三国”、“诸葛亮”等。(四)中药、武术名的引用,如《本草纲目》里的“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云南白药”、“冬虫夏草” ,《双截棍》里的“铁沙掌”、“金钟罩”、“铁布衫”、“双截棍”、“少林”、“武当”、“任督二脉”,《祥龙十八掌》等。(五)其他中国特色事物,如春联、店小二、三两银、楷书、弄堂、琵琶、龙、二胡、象棋、说书、女儿红、绣花鞋等等,种类数量繁多。这与方文山本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无关系。

许嵩歌词里的中国文化元素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与其相比则相对偏少。其歌词中出现的有《断桥残雪》中的“塞北”、“断桥”、“白堤”,《半城烟沙》里的“烟沙”、“i”、“剑”,《千百度》里的“楹联”、“鹧鸪”等。数量远少于方文山,但其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引用多为古语呈现书面语化,而方文山的引用则为今言呈现口语化。二者比较,许嵩歌词的意境更契合古风,更具古典美,引起听者的审美共鸣。另外,方文山歌词中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堆积,使得其词披着“中国风”的外衣,但剥开后内涵意蕴却与其他歌词无异。这与当下乐坛和市场紧密结合,出于商业考量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不无关系。

四.结语

“中国风”的时兴是大环境下社会风气和时代潮流的产物,也是词人和民众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意识的强烈体现。通过方文山和许嵩“中国风”歌词的比较,可以发现方文山的“中国风”是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古典元素在其笔下呈现现代化,其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带来歌词中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但也不免有堆砌之嫌。而许嵩则是以古语带入,保留了古典文化元素的原汁原味,具有唯美的古典情韵。一位是成功开创“中国风”的词人,一位则是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二人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了“中国风”的流行,促成中国文化在民间蔚然成风。

注 释

篇(10)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73-01

艺术和文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个主题。在西方文论中“诗”的含义近似于中国文论中“狭义”的文学的涵义,而“诗”或“文学”又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神话的源头,“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本文将通过对西方文论中艺术的形态分类进行梳理,来理清艺术和文学的关系。

一、“艺术”概念的历史变迁

“艺术”这个概念原来在古希腊是非常宽泛的,最初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在早期的神话中只讲到诗人们通常乞援的唯一一位缪斯:《伊利亚特》的起首“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位女神在古代地府神教中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化身,而且体现着所有一般深入到存在的深邃奥秘之中的认识活动。亚里士多德见解的涵义就在于:“因此,如前所述,艺术是遵从真正理性的创作习惯。”

在希腊时代,“缪斯”艺术远未包括艺术的所有样式,其中既没有绘画也没有雕刻和建筑的席位。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科学知识形式、而不是艺术创作形式的历史和天文学也包括在这类艺术中。人的活动形式的分类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活动和物质实践之间开始出现的差别而产生。但这种分工没有硬性规定。以前的手工艺、技术都被称为艺术,如雕塑、耕地、炒菜。但人们对艺术世界的疆界,缪斯艺术和应用艺术的同源关系认识愈来愈明确,对缪斯艺术同科学的区别和应用艺术同手工技艺的区别的认识也愈益清楚。艺术的结合和它们同手工技艺的分离更加显著。柏拉图将它们对立起来,因为手工技艺是对理式的和物体的神的原型的“模仿”而摹仿性的艺术则是对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那里“艺术”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但他使用较狭窄的涵义,即审美涵义,他在艺术的范围内使诸如音乐和雕刻或者是建筑师和音乐家的活动接近起来。亚里士多德系统对比了各种缪斯艺术,如诗和音乐。

到中世纪的时候。艺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工劳动的艺术即机械化艺术,艺人地位低。一类是动心智的艺术即自由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风气出现了变更,开始把人世的快乐当做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宗教改革后,发家致富不再是罪恶而成为侍奉上帝的表现。经济上富足的画家、雕塑家们不再甘心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认为他们从事的不是机械艺术也是自由艺术。为了挤进自由艺术的范围,他们重新想办法给建筑、雕塑等命名,最初被称为“七种艺术”。最后人们接受十八世纪巴多提出的“美的艺术”这个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建筑、雕刻、绘画等凑合在一起的。起源是这些艺术家们为了把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到和其他知识分子平等的地位才把这些艺术放在一起的,而不是发现这些艺术有共同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一定是美的。

二、“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语言艺术”是比文学术语包含更广泛的一组艺术现象的概念。它表示通过语言实现的一切艺术创作形式。它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在口头文学的范围内,艺术作品不脱离于艺术演诵,而书面文学则分解了“第一性”创作和“第二性”创作的这种历史上原初的统一,导致了两类新型的语言艺术家的出现:一种获得作家的称号,另一种获得朗诵演员的称号。这两种语言艺术样式之间的区别,归根到它们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中。口头的文学是以情绪、精神状态、感情趋向和思想趋向的一致性联合人们团结人们。但有声语言只能作用于给定时间和给定地位能够集合在一起的有限听众。书面文学较之口头文学在无可比拟地大的程度上诉诸作为个性的人,要求他的所有的个性性质,而不仅仅是他的意识中把他变成某种社会集体的一部分的那些方面参与到知觉中来。书面文学的发展和它对口头文学的排斥,不仅仅是与这些外在的状况相联系:如文字的发明,书籍的出版,文化的传播,而且与这些深刻的社会过程相联系,在越来越广泛的文学艺术价值消费者的范围内个性性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德界限

篇(11)

【关键词】

现代记叙文 议论文 教学方法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清晰指出,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着重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因记叙文和议论文存在多种文体,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记叙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初中是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并不理想,阅读涉及面狭窄。语文教师纷纷将精力转移到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并加大了在此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力度。其中,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下述方法:

1.目标递进法

首先,实现搜集信息、归纳整理、形成初步认识。明确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掌控记叙线索,确定记叙顺序。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依托英子的毕业典礼,借助插叙追忆过往,讨论眼前的事,主要讲述六件事,相互交织;其次,达到方法应用、大胆想象、协作探究。通过精读、略读等不同种方法来阅读文章内容,仔细揣摩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依托反复朗读,然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精读训练,共同探讨父亲的严厉教育;最后,感悟情感,达到共鸣。从课文中确立作者的态度,找到观点,明确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提升品德素质。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可透过父亲的严厉教育,感受沉甸甸的父爱。

2.彰显人性法

人类拥有复杂的感情,所写文章中也蕴藏着浓厚的感情。记叙文通常围绕人和事物进行描述,其所蕴藏的情感更加丰富。语文教师可从人文性特点着手,以此来增强情感意识[1]。例如,《我的母亲》一文赞扬伟大、无私的母爱,《斑羚飞渡》一文呼吁善待生命,《紫藤萝瀑布》彰显顽强不屈、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

(二)写作教学

1.实践法

为增加情感体验,刺激创作激情,塑造更多经典、真实、具体的形象,则一定离不开实践经验。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走进课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实践机会,冲破书本的枷锁,融入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仔细观察。

2.仿写改编法

在记叙文教学中,可通过模仿开展练习活动。旨在通过仿写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进而灵活应用在记叙文中。例如,完成《春》的教学任务后,可让学生参照《春》来叙述其余的季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议论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1.注重衔接法

初中生主要处于13岁左右,其逻辑思维尚不成熟,处在过渡时期,其作品中仍然保留了儿童特点,外加初中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常不喜欢议论文,认为议论文晦涩难懂,且与议论文的接触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从初一便着手议论文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有效衔接,进而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直白教学法

议论文教学一定要直白、简单,在阅读教学中应过滤掉无法直接、简明论证中心论点,刨除润色和修饰的文字,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组成结构,通常由论点、论据与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二)写作教学

1.创设氛围法

首先,强化日常观察,重视积累。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周边生活,认识到大多数议论都源自日常对话,做一个有心人;其次,聆听和阅读优秀文章。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虚心聆听优美、精炼语言,认真阅读优秀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标准的语言习惯。

2.逐步推进法

议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待具备一定基础后,提取论点,丰富素材,清晰表达,进而增强写作能力。

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整合策略

(一)阅读的整合

1.深化记叙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记叙文不仅是接触最多,也是接触时间最早的一种文体,教师可借助当前积累的记叙文基础,通过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议论平台,进而从记叙文顺利过渡到议论文。

2.比较教学

教师不应在学生接触议论文后,便反复强调冗杂和反复的名词术语,则应借助比较法,让学生慢慢习惯和掌握议论文。因记叙文中存在议论,同样在议论文中也包含记叙,教师可借助比较让学生正确辨别这两种认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深化[2]。

(二)写作的整合

1.叙述事物,正确判断

初中生比较擅长和喜欢写记叙文,则语文教师应借助记叙文让学生喜欢和适应议论文创作。在讲授记叙文写作时,应突显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多多思考、正确判断。所选命题应贴近现实生活,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创作热情。同时,针对这两种文体开展写作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象慢慢过渡到抽象。

2.科学区分,增加认识

因初中生自身倾向于记叙文,所以,记叙文会制约议论文的创作,无法充分发挥,使得问题中包含着大量的记叙成分,比例不合理,混淆这两种文体。因此,讲授记叙文时,语文教师可依托记叙文材料,设计论述性问题,以此来锻炼概括总结能力与论述能力;也可参照记叙性材料,自主设定题目进行写作。而讲授议论文时,应穿插过度训练,引导学生清晰认识议论文,合理辨别这两种文体。

【结 语】

综上可知,记叙文教学包含多种方法,例如,巩固基本知识法、突显课外实践法等。同时,在阅读记叙文时,还应有效结合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基本能力,不断提升写作水平。而议论文则注重基础的巩固和逻辑思维的增强。当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究记叙文和议论文,有机整合,灵活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而增强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