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物体的下落运动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错误认识。本节课拟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空气阻力影响的缘故,从而有效地消除学生从生活中得来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然后结合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水到渠成”地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下运动的信息,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探究运动规律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纸片,刻度尺,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重锤,电磁打点计时器1只(附铁架台、重锤、纸带、学生电源),牛顿管1个(附抽气机1台)。
六、教学过程
[引入]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靖远二中和大家一起交流,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我这里有一张钞票,我提住它的顶端,你用两个手指头放在钞票的中间,做好夹得准备,但是注意在我放手之前你的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钞票,当看到我松手时就立刻去夹,如果夹得住归你,否则归我,哪位试试?为啥夹不住呢?这个钱太短了,如果长点就好了。为什么反应灵敏和物体长短有关系呢?通过本节课的学家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本节课我们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板书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实现以下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经历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探究过程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物体下落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落的物体有的轻有的重,那么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如何呢?
【多媒体探究一】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
请同学们利用硬币(有吗?)没有就换成橡皮擦或课本与纸张一起来观察。
[演示实验]①让一张纸与小硬币同时同高度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哪个重?
②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废纸做这样一个实验撕一小片,将小的这片揉成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落地的情况。哪个重?
③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几乎同时落地)。
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矛盾呢?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片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片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那么如果要验证他的想法需要怎样的环境呢?(学生: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的环境。)
[演示实验]老师这里有这么一个实验仪器——“牛顿管”(上课前老师已经将其抽成了真空,先将牛顿管弄成真空演示,再将空气进入演示,观察羽毛和铁片的运动),充分说明了空气阻力导致它们不能同时下落。往往直观感觉是不够准确的,连聪明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现象的蒙骗。
分析总结:大量事实证明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空气的阻力,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我们把满足这种条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学生:总结一下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板书)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1)只受重力;(2)从静止开始。
说明:这种运动只能在真空中进行。而实际生活中这种真空常见不常见呢?(不常见,因为我们生活在空气中。)有些物体的下落,像羽毛、纸片等把它们由静止释放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但是硬币下落和苹果的下落所受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过渡]大家猜想一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运动吗?显然不是,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运动越来越快了,它可能是什么运动呢?(视学生回答的情况)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多媒体出示】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学生:同学们回想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有一些什么特点呢?(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引导学生回答它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是一定的。)
【多媒体出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特点:
相同时间间隔内的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在v-t图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要验证这个特点就要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想前面我们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方法,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可以结合课本44页实验来互相讨论。
提示:选择相隔相同时间的若干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它们的瞬时速度,观察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是否相同。
介绍仪器:打点计时器、重物(密度大体积小)。如何操作这个实验呢?叙述实验过程。
[演示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的位移关系,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那位同学叙述一下实验过程呢?
【强调】我们分两种情况实验,拉纸带的重锤质量不同。
(1)将计时器的限位孔与铅垂线平行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下方;
(3)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重复几次从其中选出点迹比较清晰的一条纸带。进行数据的测量,第一个点为计数0点,每隔1个点为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号。注意读数时有效值;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数值关系,并作图。
下面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打几条纸带?【安排学生具体任务,装纸带、开电源、测量、计算、绘图。】教师巡回指导。打出纸带后交代直尺测量。选几个点计算瞬时速度。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的统一。
图像作出来了大家观察点的分布,看描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什么?(学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家通过图像可以看到在v-t图上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分析:大量的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书]3.运动性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既然轻重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同的,那么也就是说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地点有一个相同的加速度。那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图像计算一下一条纸带如果用另一条纸带是否一样呢?反复多次试验得到相同的结论。
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写出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及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公式为:
【点击多媒体】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板书]
[学生活动]请参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相应的公式。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大家要注意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物体从静止开始的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大家要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理解它。在做题时,首先要物体所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才能使用相应的规律解题。
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普遍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
本案例设计从课程标准出发,定位于力求做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恰当分析学情,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考虑在内,使教学起点尽量定位准确,并从三维目标要求,确定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从实验引入课题,层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思维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反复多次通过实验分析、讨论认识规律。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应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只有重力 从静止下落
3.性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理科学作为一种完备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科学探究在本质上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为了掌握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本质,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物理学科教学也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文章从研究的实践意义出发,着重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实践研究。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提供指导。
下面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自由落体的性质,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启发与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的含义及适用条件。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 情感目标:渗透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思想,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牛顿管、铁片、纸片、钢球、刻度尺。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展示事实。学生:激发兴趣,形成问题。
导入新课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滴水、落石、落苹果、雨滴、跳伞等现象。
教师设问:这些现象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这是一种从高空到地面的运动形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运动形式。
演示:教师手中的球松手后下落。
教师设问:物体下落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物体下落的快慢和重力及空气阻力有关。
教师提问:不同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与什么有关?
(二)教师:引导自学,个别指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预知。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共同构思探究步骤,从而得出问题答案。此时,学生对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已有直观的认识,他们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如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或者也可能有学生会想到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也有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自接提出与重力以及空气阻力有关。教师应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并且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指点,监督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问,避免有学生不动脑思考,或者不根据事实和经验而作凭空的无谓的猜想。
(三)教师:分解问题,方法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具体探究步骤:(1)用一张纸片和一个铁片实验,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2)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纸片,将其中的一个团成团,另一个不成团,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3)将两个纸片都团成团,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4)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这一步要求学生写出探究目的、探究仪器,并根据实验假设制定出探究步骤,设计如何记录探究结果。在学生制定完计划后,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操作,要分析自己的计划,小组间相互交流探究计划,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
学生的设计方案往往不那么完整。部分学生会考虑实验不全面,不注意实验结果的纪录,他们没有考虑到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没能从整体上把握探究计划。教师要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一方面,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设计方案,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启发性的建议。针对考虑实验不全面的学生,比如对没有想到实验(4)的学生提问:“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吗?”这一点在指导学生时尤其要注意,因为学生受到认识心理的限制,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提示卡,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整理到提示卡上,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发放提示卡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可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或者教师对一个小组进行指导时间过长,来不及兼顾其他小组的探究活动。而且,教师可以适时检查学生对提示卡上的问题的思考结果,更好地对各小组进行调控和指导。
(四)教师:适时启发,适当点拨。学生: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针对重力,实验(1)结果:铁片下落得快。实验(2)结果:团成团的下落得快。通过实验(1)、(2)可以简单地说明物体的下落快慢和重力无关。针对空气阻力实验(3)同时落地、实验(4)两个钢球同时落地,通过实验(1)、(2)分析得出纸片比铁片和纸团下落得慢是因为纸片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大。通过实验(2)、(3)、(4)可分析得出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师演示真空管实验,在真空管内,金属片、羽毛、小软木塞下落快慢相同,从而证明了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没有空气阻力时,它们的下落快慢相同。同时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做演示时要提到实验注意事项。这样一步一步层层深入地研究,从不同条件下得出不同结论,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使学生确信:物体只受重力时不同质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五)教师:组织讨论,积极鼓励。学生:讨论争辩,尝试表达。
学生独自反思后,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或组间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学生当众表达的机会,让某组学生当众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其做出评价。这样,通过采取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探究报告(探究报告见附录),其内容应该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等。不要求学生用刻板的格式来写探究报告,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受到的启发、取得的经验教训等。
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物理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助于扩展物理学科的学习领域,能够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要实现新课堂中师生、生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首先就要老师转变角色,拆除师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没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课堂上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即使学生的观点、方法是错误的或理解上的有偏差,也要表扬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采用“扬弃式”的处理,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自由”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才能应运而生。过去我们搞“语言”、“思维”、“行为”上的霸道,批评、指责、抱怨充斥课堂,学生战战兢兢、怕出错挨批、遭训斥、或被嘲笑,以至于金口难开。老师是课堂的“独语者”,学生只剩下听的权利,没有质疑、没有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一节课下来,仅留下稀里糊涂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做不完的习题。我们古板的结果是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收效甚微。有时还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物理学的灵气和美感荡然无存。因此,新课改下,我们要成为课堂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成为对话的启发者;成为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是成为课堂秩序的组织者,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的空间。
二、把握课堂、有效引领
课前,我们精心准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但在课堂互动中,不时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问题,有时“尴尬”,有时“精彩”,有时“若有所思”。这时,我们必须作出决策,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或避而不谈,按部就班、或浅尝则就,点到为止。下面我就这方面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逢“精彩”,趁热打铁,激活动力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6 m,第4 s内通过的位移为9m ,据此求该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此问题给出后,大部分同学的解法是方法一
方法一: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a
由位移公式x=v0t+1/2at2得
第1秒内 6m=v0×1s+1/2a(1s)2 ①
第4秒内 9m=(v0+a×3s)×1s+1/2a(1s)2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得
v0=5.5m/s a=1m/s2
有同学提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
方法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0.5S末的速度V1=6m/s 3.5S末的速度V2=9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a=(9m/s-6m/s)/3s=1m/s2
由速度公式得V0=V2-a×3.5S
最后,又有同学提出用V-t图求解,课堂气氛迭起。个个都有成就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尊重和赞赏,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满足,会极大地激发潜能和创造力。教学过程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其间必然具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特别是出现“精彩”的声音时,我们要抓助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正确回答当成理所当然,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加以赞赏和肯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保持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2.得“先知”,执“果”索“因”,培养科学态度
在“自由落体运动”新课教学中,原本想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进行探究,结合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寻找落体的规律――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并进一步证明,落体运动就是匀加速运动。
师: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和飘下树叶,谁先落地?是什么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吗? 生:苹果先落地,是阻力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39-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物理这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尤其紧密,如何利用多媒体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1 网络上有海量的备课资源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备课的质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的物理备课是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然后明确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精选一些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这些多来源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订阅报纸杂志,摘录下来有用的东西等,但是这种方式积累的资料不是很多。有了网络,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无论想要什么方面的资料,只要进行网络搜索,就会有许多。当然也同样可以在网上寻找到别人的优秀教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来。物理学是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物理教学离不开丰富的网络资源。
1.2 可以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
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师只能做口头分析,说服力不强,学生会感到知识深奥,难以理解,因此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的物理模型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弹簧振子”时,强调在振子来回振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般的演示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振子的来回振动现象,不能观察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的变化特点。用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出各量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看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是如何周期性地变化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透彻,记忆牢固。
1.3 再现物理情境和过程
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物理情境中的具体过程。在有些具体习题处理中,学生往往较难把握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按钮控制可以实现过程再现,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以发挥它的优势。有些习题涉及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要分阶段去分析,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又很繁琐,在计算机上展示一下过程就可以很快使复杂的问题明朗化。有的物理过程虽然简单,但要讨论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不易掌握。
比如在讲小船渡河问题时,要用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可以把运动分解为沿水流方向的运动和沿船头方向的运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并不透彻。这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和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都模拟出来,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处理方法。又如飞机上扔炸弹的过程,同样可用计算机再现炸弹的运动过程。这样的做法既吸引了学生,同时可使教师本来费时费力讲不清楚的问题只通过一个动画设计就轻松完成。
1.4 充分体现物理课堂的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到学生做的练习,都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在一定的范围内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不必一切听从教师的摆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的作用。
2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2.1 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的思路总往多媒体上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中学物理教学。教师必须要把物理实验作为基本的教学媒体,使它成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比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的情况下,怎样验证这一猜想?可选择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如果一味往多媒体上想,就得用计算机和传感器,虽然体现了探究手段的时代性,却不一定每个学校都有这个条件。但假如思路放开些,自然可以想到打点计时器,这一器材比较普及,学生熟悉,操作时间短,便于进行课堂上的探究性实验。
教师还能用光电门和电子计时器做这个实验,如果把遮光板尺寸设计得不大,可以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成是遮光板到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因而可以直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跟时间的关系。当然,在数码照相机普及的今天,还可以利用数码照相机连续摄影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生也必定会大大增强运用家庭用具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还可以用“落棍”实验来探究自由落体规律,相信学生也是会充满探究热情的。
只有那些在课堂上无法做成功的,或者在中学阶段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才能用信息技术去模拟,毕竟有时候用计算机软件做出来的实验现象给学生一种“蒙”的感觉。要时刻记住,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并不是淡化演示实验教学,而是需要教师更重视演示实验教学。
2.2 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冲淡物理教学本身
现在有的多媒体课给人的感觉是在展示个人制作课件的水平,整堂课,屏幕绚丽多彩,切换频繁,一会儿音响效果,一会儿又是电视画面,一会儿上网搜索……好像在一堂课上要把自己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部展现出来,而根本不是为了物理教学。其实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实验的演示、教材的阅读、题目的分析等。在物理课堂上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某一片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无论是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必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刻记住,现代信息技术是用来辅助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教学,一堂课也无需全部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完成,该用的时候用,没有必要的时候还是用传统教学方式。
2.3 忽略了传统的板书
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时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外部支撑点。可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对黑板视而不见。如果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在使用PPT,只要鼠标点点,嘴巴讲讲,教师是轻松了,但肯定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本节课上重要的东西呈现在黑板上还是非常必要的。
2.4 物理实验在实验室遭遇的尴尬
冲突的词语解释中有一条:冲突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例如:革命与旧势力相冲突.心理学中的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物理教学中的冲突是指意识层面上的冲突,主要指新旧知识相遇时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已知.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情况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新旧认知的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以完成新旧知识的融合,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方式来看,引入冲突的概念更有其实际意义.人类的大脑似乎偏爱于故事,要将教案写得像故事一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故事的结构有一个“4C原则”,第一个是因果关系(causality),第二个是冲突(conflict),第三个是多样性(complications),最后一个是角色(character).要完成故事结构,冲突犹如承上启下的关节,是让内容胜利进行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也可以利用故事的“4C原则”,像导演一样设计冲突,利用冲突来串联课堂的环节,使物理课堂成为像故事一样精彩的有机的整体.
2在物理课堂中引入冲突设计的优势
笔者认为,物理课堂上利用冲突串联的课堂设计,至少有如下3点优势.
2.1冲突设计使教学过程更为流畅,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整体冲突设计可以作为课堂上知识点转换时的衔接内容,防止教学内容生硬转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内容更流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让思维胜利过渡,消除思维惯性的影响.案例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节课中由力的概念入手,首先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当要将内容转换到重力部分时,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设计:教师提问:“放在桌面的粉笔盒与谁发生了相互作用?”学生思考后回答:“粉笔盒与桌面发生了相互作用.”教师提问:“放在桌面的粉笔盒还受到什么力作用?”学生:“重力.”教师提问:“有重力说明粉笔盒与谁发生了相互作用?”学生明确:“地球与粉笔盒也有相互作用.地球吸引粉笔盒体现出重力,粉笔盒也在吸引地球.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回顾力的概念的同时,引入了重力的产生原理.在这里“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与“地球与粉笔盒也有相互作用”两个概念所引发了认知冲突,成为引发学生下一步思考的关键.有时我们甚至还可以用几个冲突设计来串联整堂课,让课堂像讲故事一样起伏发展.
2.2冲突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冲突设计就像课堂导入内容一样,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如果能巧妙的设计成与旧知识的冲突,就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无尽的思索当中去.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时的师生对话如下:教师:“纸巾和粉笔头做同时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谁会下落得更快呢?”学生:“粉笔头下落快,纸巾下落慢.”教师拿起一张纸巾和粉笔头做同时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实验.教师:“是纸巾轻才下落得慢吗?”学生:讨论.教师:再把纸巾揉搓成纸团,重复第一次实验,“发现谁下落得更快呢?”学生:(观察)“几乎一样快.”教师:“物体下落的快慢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对落体运动产生了新的思考.这种利用学生已有固定认知与实验结果的冲突而引发的思考,有助于建立新的认知.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知识是思考的产物,教师的任务更多的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案例3:“弹力”一节课中,教师想让学生建立弹力产生原理的模型.教师:“(在中间架空的塑料尺上放置一个重锤)请同学们观察塑料尺的变化.”学生:“塑料尺中间凹陷下去了.”教师:“塑料尺的凹陷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甲:“重锤的重力.”学生乙:“重锤对塑料尺的压力.”教师:“谁对塑料尺有直接的作用呢?”学生:“重锤对塑料尺有直接的作用.应该是重锤的压力使尺发生了弯曲.”教师:“那么弯曲的塑料尺对重锤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学生:“塑料尺对重锤的力就是支持力.”教师:“对,我们可以明确的说这是塑料尺对重锤的支持力,那么尺的形变是力的结果呢,还是产生力的原因?”教师通过设计、引导,使学生产生两个平行的认知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
2.3冲突设计有利于学生建立长时记忆从某个角度说,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在放学以后还能记得什么.怎样让学生记住重要的知识?认知学家认为,学生当时的思考和之后的记忆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课堂中通过设计冲突也可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案例4: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中速度与位移关系的公式应用范围的教学为例.教师:“(画过程图)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运动时间,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吗?”学生:“可以用位移公式来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教师:“(修改运动的过程图,出示例题).如果已知的是运动过程的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还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吗?”学生:“可以先用速度公式计算出运动的时间,再用位移公式来求出位移.”教师:“是的,我们可以用分步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求出了一个中间量———时间.如果‘时间’这个中间量不是我们必须要的结果,是否可以选择放弃代入数据的步骤,而消去时间这个物理量呢?”学生:“可以进行公式的变形,把v=v0+at变形为t=(v-v0)/a,代入位移公式后,就可以整理得到一个不含时间的关系式,再代入数据.”教师:“你们整理得到的这个关系式,在以后遇到的类似情况中直接应用,是不是既直接又明了呢?如果可以,请大家整理一下使之成为一个公式.”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入不同已知条件是否都能求解位移这两种情况,从形成冲突,达到了如下3个目的:第一,完成了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二,对速度位移公式有了一定的记忆;第三,明确了两个公式的应用范围.这些可能都是需要记忆的过程,通过引入冲突,通过一定的思考,对这个过程有了较为深层次的记忆,而不是毫不相关的独立记忆.这是我们引入冲突的一个重要目的.
3在物理课堂中引入怎样的冲突设计更有效
因为每一节课都只有40分钟,面对几十位学生的40分钟,你不得不反复地思考课堂设计的有效性问题,冲突的设计当然也不例外.从教学的实际经验出发,对冲突设计要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
3.1要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冲突设计的科学性在教育史上,有很多的教学流派,有很丰富的教学理论.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倡导者,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他认为,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他提倡由“学习的促进者”来代替“教师”的角色.我们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是我们能够达成的共识.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思想水平、知识基础以及个性特征和智力状况的了解等基础上的,只有了解学生,才有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提出希望和要求,从而设计出的冲突,更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应该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有一个总的思考。与初中相比较,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要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就要使学生学会把探究的课题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会思考解决每个问题的不同方法,根据现实条件选择、优化有关方法,从而形成探究的方案;学会从原理、器材、信息收集技术、信息处理方法、操作程序等不同方面来构思探究的计划;学会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查询相关资料;学会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探究计划。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表格,让学生“照方抓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思维品质,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探究假设相符的物理事实上,同样需要观察和收集那些与预期结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科学解释的评估。为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并比较不同的解释,看看所收集的证据究竟更支持哪种解释。学生之间的公开讨论、评议是提高评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于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是交流内容的组织,包括课题的提出、探究计划框架、信息收集过程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有所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准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所发展的能力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生在某些环节的探究行为中自主性较强,与这些环节相对应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在另外一些环节中,教师需要作必要的引导或指导,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实施科学探究教案时,应该对不同案例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行认真分析,以便了解学生在探究经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三)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庭中新型电器、炊具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新型通信工具;等等。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例如:游乐场中的物理;车站、码头上的物理;超级市场中的物理等。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
物理学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分别从资源(能源)、人口、环境和生态、交通、居住等方面,结合本地的社会现象进行讨论。恰当地采用照片、图表、模型、幻灯、电影、录像、光盘等视听媒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通过自己收集信息所形成的有关见解。
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把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例如:进行小型水电站调查,学生从能量转化的估算、发电和配电设备、发电功率跟当地用电需求的关系等物理知识;从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等生物知识;从水电站周围的地质结构、水电站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等地理知识来综合思考研究主题。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科学与经济、社会互动作用的认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共同必修模块中的物理实验,是新教材对高中学生最基本的实验要求。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但要避免进行刻板的技能训练,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对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是在相关原理的指引下进行的,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物理这门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尤其应在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面为其它学科带个好头。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种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如个别教学模式或协商讨论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要求。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在讲物体的平抛运动时,洪恩网上有这样一个课件: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三个小球,一个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另一个小球以水平初速度ν0做平抛运动 ,还有一个小球以 速度ν0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就理解了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并轻而易举得出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的结论。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靠内容的“有趣”,更重要的是“有用”,学生都清楚,计算机和以其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由于处理信息的快捷和存储信息的巨量而着称于世,所以学生都希望各科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以便达到既学习了本学科知识又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的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着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1)。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起到放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8-02
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了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过程,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过程。假如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初步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指出:“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预先设定”是指教师的教案,而“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就是指要把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变成过程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成性课堂”。
二、高中物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物理教学的生成是指物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以学生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及思考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按照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物理教学活动而获得成功的过程。物理教学中的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物理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物理课堂的一个起点。有了充分的精细的预设,才会有丰富的精彩的生成。没有预设的物理教案的准备,我们的物理课堂追求必然是空中楼阁。物理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随时生成相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应该是以课程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的高效的新课堂。
三、预设与生成必定在弹性设计中契合
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根据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完全可以向学生渗透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在热学中向学生讲解低温的获得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在电学中向学生讲解工厂供电设备情况,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日常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等。
比如在学习抛体运动与平抛运动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举出生活中物体做平抛运动的例子。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抛运动?为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出平抛运动的概念,列举生活实例。思考抛出的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通过对纸团运动的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教师再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进一步揭示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通过演示实验,例如喷出的水柱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测?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直线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分运动的规律,最后再合成。并进一步探讨出在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与以前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条件吻合。由此猜测竖直方向分运动可能为自由落体运动。
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四、使调整贯穿过程,使预设融入生成
物理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在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有的预设未曾顾及到学生认知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有的预设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力不从心;有的预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物理课堂的教学缺乏张力。无论遇到上述的哪种情况,都需要对预设进行调整,使物理课堂发生根本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参与意识更强,使以推理为重点的物理思维训练、以类比为重点的物理思维训练、以实验为重点的物理探究能力训练、以形象或抽象为重点的物理内涵感悟都得到动态的生长。使抽象内容得到直观理解,具体形象内容得到抽象概括,使预设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学生。
备课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然而,很多教师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一些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前将教材简单地浏览一下,这样的备课效果不好。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围绕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现行的人教版物理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且在教材中,知识面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外延也很大,作为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内涵,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延伸、重组,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现如今,在新课改中要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三维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自主构建,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重视备学生,这个环节容易被教师忽视。学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对象,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接受能力等,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才可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行。
二、注意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重视导入环节
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导入环节的功能,一方面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新课的教授做好铺垫。因此,我们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定要把握好导入环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采取相应的导入方式。在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旧引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等等。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在上课之前拿了一个排球和铅球从同一高度,做垂直下落的演示实验,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铅球和排球下落的速度不一样?”“因为铅球比排球重。”学生答道。接着又问:“如果把排球和铅球绑在一起垂直下落,结果会怎样?”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说,下落的速度会介于排球与铅球下落速度之间,有的学生说下落的速度比排球和铅球单独下落的速度更快,因为两个球加在一起的重量更大。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时候,学生感到十分吃惊。这时候,再分析错误的原因就可以顺利引入新课“自由落体运动”。经过这样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了,从而使接下来的教学效率显提升了。
2.重视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双边活动,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知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后,还需要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自主构建,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且,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活动,而非单向的知识输送。因此,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制定教学策略、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适当吸收学生的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总而言之,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形成有效的互动,才可能使教学活动变得科学有效。
三、注意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作业设计得有效与否,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习惯给所有的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这就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分化的现象,要想使作业科学有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依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具有选择性的作业,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一、前言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功能,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钥匙。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二、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是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类比引入法、现象引入法、问题引入法、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例如:讲初中物理第二章《机械运动》时,首先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平常我们能不能抓住向你飞过来的子弹?那么要随手象抓一个昆虫一样,抓住子弹你有没有方法?书上引言中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通过设疑,让学生激起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扮演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要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启发学生探求物理的力法和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学习过程的“主人”。例如:设计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时,可以一反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常规,采用先引导学生实验(1)石块和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2)小纸片和大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3)小纸团和石块同高同时释放下落。(4)提出问题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使学生带着疑问观察教师做的牛顿管自由落体实验,并利用快速摄录方法记录下落过程,然后,利用慢镜头重放使学生看清:铁块和羽毛同时下落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物理概念,规律,教师则指导学习重点、关键和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求索导学,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判断、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物理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方法。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者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虽然能测得大气压值,并能理解测量过程及原理,但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达不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批判的历史。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例如,正是由于伽利略敢于批判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才建立起正确的力和运动的观点,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哥白尼正是敢于对“地心说”宗教理论进行批判,才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方面的典型事例是很多的,只要有意识地将这些事例结合在平时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敢于批判的意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教材及相应的各类参考资料,都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提炼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和参考书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向它们挑战,需要胆识过人。其实,就算是教科书,有时也难免出现失误。教学中首先教师不能迷信教材,用批判的观点去研究教材,然后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总结、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阵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学生科学素质的高低,反映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败,体现了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目标上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不断地探索。
下面我结合物理教学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充分运用科学素质的因素,物理教学就能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
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因素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真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行为和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科学审美观,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等。
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最重要的因素,科学素养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就是使学生在已具备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创新思维,自觉形成科学意识,传承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中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强调:“一切希望寄托于青少年,只有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由此可见,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已经到了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教师更应肩负责任,增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1挖掘教材,提炼内涵。
物理教材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因素,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梳理教材中每一章节、每一单元和整个教材所涉及的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因素,提炼出每一节、每一单元所侧重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因素。
物理教学中有的课型可能会体现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有的课型则突出某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或某种科学精神,甚至有的课型有着多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因素。比如教师在自由落体课型教学中,就要把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审美有机结合。
1.2精心设计,科学渗透。
经过整合教材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在教案中明确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并在教学中把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科学渗透。
比如在自由落体课型中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将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加以充分地体现,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实现目标铺路搭桥。我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比较真空管中羽毛与铁片和实际操作中粉笔头与纸片、粉笔头与纸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使学生深刻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性和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我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提供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然后提出问题:伽利略研究问题中蕴含着哪些科学态度和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
1.3领悟真谛,体验精髓。
物理学中蕴含着科学家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务实创新、锐意进取、追求真理、遵循规律、揭示奥秘、敢为人先、服从真理、协作奉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要将其作为重点加以诠释和充分地体现和有机地结合,逐渐启迪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深刻领悟科学研究的真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深入体验素质教育的精髓。
上述提出的伽利略研究问题中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探讨,领悟真谛,体验精髓,从而培养学生求实进取、锐意创新、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服从真理的科学态度。
1.4方法灵活,效果显著。
物理教学要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须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以采取专题辩论、讲座恳谈、创设情景、模拟再现、设疑探究、操作验证、承载信息、交流感悟、体验生活、联系实际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拓展,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上下功夫,做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地运用科学素质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保障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思维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学生技能的培训。
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重心”转移到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上,注重解决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关的具体问题,突出时代感,在学中用,用中学。例如在讲折射现象时,教师可让学生解释雨过天晴后天空为什么出现彩虹,以及解释海市蜃楼;讲电功,教师可让学生掌握电能表的使用,电能的计算,电费的计算;讲动能时联系风力发电,等等。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实验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技能的训练。
2.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竞赛和各种课外活动,加强科学技术和前沿科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有机的渗透。
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科技制作和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如制作科技模型、航模等,把课堂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加强高科技和前沿科学知识的渗透,比如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2.3让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性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综合,然后作出判断推理的过程。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因此,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在解决综合性计算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探究从未知问题出发借助定义、定理、规律等寻找已知条件,再由已知条件回到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能够通过高效、快捷的方法解题的途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参与,自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制作,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实践、勤于思考的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让学生参与创造性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4使学生自觉形成科学意识,传承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学生的科学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地形成。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的同时,也播下了一颗传承科学文化的种子,教师必须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根植于学生中,激励学生、影响学生,逐渐地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学生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学培养的核心,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逐渐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2.5鞭策学生敢于质疑与扬弃,勇于突破与创新。
在物理学中教学设计的采纳,教学手段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环节的执行过程,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编排、实验设计,等等,教师要尽可能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课改,提出新颖的观点,敢于质疑与扬弃,勇于突破与创新。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就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思维模式,在尝试中不断总结,不断充实,不断拓展。同时,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仅凭单一的课程无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使各学科间相互协调,才能保障学校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因素,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不懈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