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生物主要学习生物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植物的组成部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人类的生长发育、器官组成等。
三、农村生物课堂与城市课堂的区别及优势
根据上文提到的初中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不免看出,生物的学习不同于陶冶情操的语文、要求计算和理解的数学,生物的学习是在贴近自然的基础上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做出概念的学科。越是贴近自然越是便于生物的学习。农村学生家庭大多以务农为主要收入,许多家庭还兼职养殖业,甚至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还要跟随家长到田间地头参加农业活动、在茶余饭后喂养鸡鸭猪鹅。这就使得农村学生更加熟悉各种动物和植物,对于它们的形态、体貌、性状更加熟悉。这就大大有利于生物的学习。例如:当学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时同学们就会很快想到很多被子植物,玉米、小麦、水稻、豌豆等诸多农作物都是被子植物,他们常年与这些植物打交道,就能够在老师讲述完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概念后很快的将这些绿色开花植物与松柏等裸子植物区别开来。根据这些特征,教育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农村生物课堂的教学设计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生物问题,以提高学生生物成绩。
四、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举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首先我们知道,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水、光、温度和空气;非生物因素则包括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等。在设计该章节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列举影响农作物生存的因素。我想大多数接触过农业生产的学生都会列举出水、肥料、病虫害、光照、天气状况、土壤状况等常见原因。在提问多个同学听取不同意见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总结。水、肥料、天气状况和土壤原因我们可以把它归类为“非生物因素”,总结为“水、光、温度”在为学生补充上空气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影响),而病虫害的发生则归结为“生物因素”这是影响农作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于害虫对农作物有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再有同学们都知道大树下种植的农作物往往颗粒无收,这便是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大豆和根瘤菌则是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顾名思义就是有脊椎骨的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就是无脊椎骨的动物。农村孩子接触大量的动物,一说到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举例大家就会踊跃发言。猪、鸡鸭鹅、青蛙、老鼠、蛇等都属于脊椎动物;而蝗虫、蚯蚓、蟑螂、蚊子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再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举例进行归类可以得出——昆虫类基本属于无脊椎动物类,而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大多都是脊椎动物,这样不仅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还复习了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
二、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既是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1)通过简单的情境设置,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酶的本质”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酶本质的探究历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也可以通过利用巴斯德、李比希、毕西纳、萨姆纳等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作为问题情境展开。这样的情境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简单的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内容的时候,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分组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玩膝跳反应的简单游戏,当一个同学伸手后另一个同学将左腿置于右腿之上,在1分钟内让伸手的同学去触摸另一同学的左腿,并且观察其的反应。将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置身于生物知识的教学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比较的浓厚,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和提供教师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外,生物知识的特点也是比较细微、动态并且抽象的,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新颖有趣。(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我们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的内容的时候,这些内容就是涉及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实验及微观领域的理论,由于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缺乏感性认识,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豌豆植株,豌豆花的结构的彩色图片以及有关植物的闭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视频,通过动态视频的播放可以使学生们易于接受和理解异花传粉、杂交以及自交等的相关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2)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我们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一节内容的时候,生物老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一些关于孟德尔的生平轶事,将孟德尔的实验以及探索的定律的艰难过程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让同学们通过材料学习孟德尔的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动力。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自由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
设计好每一节课,要求教师:一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将所要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并且对教学中会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考虑;二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及本节课的知识中哪些知识学生了解一点,哪些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易理解和接受,哪些知识难以理解和吸收,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所谓愤悱就是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身心放松,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例如糖酵解的讲授,如果学生预习的话,他会发现在糖酵解中有很多反应、酶、产物。虽然反应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但是在他的思维中是紊乱的,搞不清谁前谁后,能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在课堂上就有畏难情绪。我们在本节课引入时这样设计:首先问大家,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在操场跑两圈后,第二天大腿会有什么感觉?(又酸又疼)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对最讨厌学习的学生也有诱惑力———他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容易引入肌糖元的酵解产生乳酸;肌糖元又从哪来,又是怎样酵解的?男生爱喝啤酒,女生爱喝葡萄酒,酒酿制的原材料是大米、高粱富含淀粉的粮食,淀粉是葡萄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分枝状的大分子物质,淀粉的降解可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又是怎样变成乙醇的?糖酵解的学习,为大家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课下DIY葡萄酒或酸奶,老师绝不反对。这样既和学生的关系拉近,又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讲授糖酵解过程中,告诉学生一共10步反应,不难记,首先记住反应的起始物和终止物,然后搞清糖酵解中的“三、二、一”,即搞清“三”指的是什么,“二”指的是什么,“一”指的是什么,糖酵解就学通了。在讲课时强调“第一次不可逆反应,催化的酶是......”,“第二次不可逆反应,催化的酶是......”,“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催化的酶是......”“,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催化的酶是......”,在糖酵解中有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然后问糖酵解中的“二”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唯一的一次脱氢反应,催化的酶是......”,接着加上糖酵解中的“一”指的是什么?学生也很容易就答出一次脱氢反应;“第三次不可逆反应,催化的酶是......”,糖酵解中的“三”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三次不可逆反应。糖酵解过程讲完,再总结一下糖酵解中的“三、二、一”。这样学生在愉悦中基本把酵解过程理解了,并记住了关键内容。
三、利用天盘记好课堂笔记,启发学生做好归纳和总结
生物在初中各科目中间,分值与理、化、地、政治一致,没有语、数、外占据的分值高,加上福建省高考科目文理分科的现状,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生物当做自己升学的基石。在各科目的学习时间占用上,语、数、外会明显蚕食生物课程的学习时间。特别是在课余时间的学习上,生物更加的边缘化。
2.生物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现状
由于初中生物在总体初中科目中的地位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生物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老师会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压力,理解学生传统的学习压力,并不会像语数外三门主科的作业量。在教学成绩方面,并没有语数外的竞争程度高,导致生物老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生物教学的积极性。
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现状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生物科目的教学改革来的更加不顺利。当前初中生物课堂,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照理论讲解,并没有将生物实验一并抓起来。师生角色依旧是师讲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生物探索。
二、当前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生物在整体初中学习科目中的被边缘化,就会造成一系列不利于生物学科发展的问题。我们通过分析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列出来一些生物科目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正确找出建议措施做铺垫。
1.师生互动能力差
在我们生物教学课堂中,很少遇到师生有很好的互动。课堂氛围缺乏活跃度。这也是由于生物知识不能纯理论教学有很大关系。师生的互动力度,是教学课堂效率的一项重要指示标。
2.生物课堂缺乏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理论指示的背后必然存在现实可行性的实例或者事物,其实她要比其他科目来的更加真实。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定理和公式我们不能透彻的理解,只会掌握用途,但在生物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细节。这点就是生物科学的实践因素。但在当前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生物老师还是学生,都缺乏这种实践能力。
3.初中生物课堂与生物实验脱节
在初中生物课本中,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有相应的生物实验让我们得以验证生物理论。由于我们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生物的实验设备在各个地区或者学校参差不齐,有很多中学几乎没有一间像样的生物实验室,很多学校即使拥有这些硬件实验设施,也几乎是存在于睡眠状态。生物知识与生物实验想脱节严重,这也影响了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三、多维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措施建议
通过我们分析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初中生物课堂占据的课时比例较小,课下时间缺乏保障。因此我们生物教学工作者,必须想办法把有限的生物课时时间充分的有效利用,提升初中生针对生物科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养成生物思维的习惯。
1.转换师生关系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主性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氛围或情境之中,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个体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牢固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主体力量,从而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意向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
2.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
2.1科学实验自主性培养
在上述陈列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中,缺乏很大的自主性。这样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首先就要求进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而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来讲,自主性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科学实验自主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都是教育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都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开展实验形式的教授。因此,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实验,倡导学生在课堂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安全性的生物实验,比如一些动物的解剖,以此来了解动物的生理结构,再者还能够进行一些观察实验,对各类型小动物进行亲身观察,查看其身体部位的形状,并且在保护措施下进行触摸感受。在初中生实验自主性的培养下,才能够加大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兴趣,在试验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2.2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多媒体下生活,更加具备有趣味性和现代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知识较为无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较大的兴趣。在新课改下,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使用PPT、Flash等软件。比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学习中,使用Flash软件,可以很生动地将绿色开花植物从胚胎到种子,再到幼苗的生长,直到其开花结果这一整体过程展现出来。初中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植物的生长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形象、生动地将生物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授课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强化记忆,并且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2.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生物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会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死记硬背,而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够获得暂时性的知识吸收,有极大的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因此,这就需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使用一些概念图。概念图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得晦涩的生物知识点得到具体的说明,并且有利于将相关性质的概念进行一个关联性理解。进而能促进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逻辑性思维的形成。最终更加有利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知识除去有些难以理解外,生物知识还比较散乱,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一样,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概念图的使用,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整合,最大程度地将知识点概括起来。初中生在这样的总结下,才能够认识到各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高效学习。
3.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意义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够良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避免以上陈述的诸多弊端,也可以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改进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增加学生对初中生物的极大兴趣,基于较大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最终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关注时事热点,挖掘生物知识
生物作为一门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还能让学生从时事热点背后感受生物学科的作用以及引发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如“禽流感”“艾滋病”是社会经常提及的关键词,那么如何防治?在学习“病毒”和“传染病”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及时讲解相关的知识。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禽流感来了是否还能吃肯德基、鸡蛋;是否所有的家禽鸟类都得杀死;是否与艾滋病病人握手就会感染,应当如何与他们相处……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整体考虑课堂电化教学的总目标
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过程与操作程序。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从属于教学设计,但与教学设计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介入了电教媒体,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
课堂电化教学即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最优化教学其实是教师所期望的一个理想目标,生物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要实现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的目标,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等。因为课堂电化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否则就难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
其次,课堂电化教学也不是每堂课都能进行的,因为中学生物学科配套的音像教材,并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配有的。因此是否进行电化教学,这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教师在进行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时,无论选择哪些教学媒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如果不从整体上去考虑,而是从局部去考虑,那么就较难取得最优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等人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布鲁姆等人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生物学科也同样包括这三个领域,由于《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只规定了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如何来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呢?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首先,教师应处理好《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与章节教学目标的关系。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的教学目标,它“统帅”章节教学目标;而章节教学目标是微观的教学目标,它受宏观教学目标的制约。生物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章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矗其次,教师应处理好全体与个别的关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等级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章节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在确定实际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真加以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日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无疑为实现生物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创造了可能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媒体的选择
要将生本教育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学生主体,改变过去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好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无论是在物理理论教学过程中还是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课.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谈谈在生活中遇到的大气压强导致的现象.这种突出学生主体的方式,更能带动学生学习激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转变观念,突出探究作用
生本教育的另一特点就是突出探究,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非常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突出探究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干电池和锡箔纸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短路的现象,这种小实验不仅安全利于学生操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求知欲望.布置这样趣味实验当课后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也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3.创建小组,突出合作作用
突出合作也是生本教学的特点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力和机械》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相关题目,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看哪一组能最快地讨论出结果,并向其他学生展示出来.创建小组也可以使组员之间互相督促,教师在分组时可以综合一下,将一些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等生分到各组,让他们带动和帮助学生那些成绩较差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使学生共同进步.当然合作不能仅限于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探究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等等.
生本教育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提升自己.良好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立足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从明确定位,突出学生主体,转变观念,突出探究作用,创建小组,突出合作作用三方面对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希望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给各位教师一些借鉴,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物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向心加速度
1.物理课堂教材、析学情、分模块细致地分析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5节《向心加速度》教材对这一概念的安排,可以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教学分为三个问题模块:
(1)分析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2)推导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意义.再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概念和方法:
(1)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概念的意义和公式的推导;
(2)学会了受力分析,知道加速度与合力之间的矢量关系;
(3)刚刚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刚刚处理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模型,掌握一定的化曲为直的物理方法.
2.串情景、做实验、提问题
(1)借助于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给出的例1、例2两个具体实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到稍微复杂的实际情景所示,引导学生进行受力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2)运用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点拨:首先,让橡皮条下端悬空,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缓慢地拉动套在细钢丝的滑块,模拟了没有提供指向圆心方向的力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接着如图3所示,将橡皮条的下端固定在圆心上,当再次缓慢地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时,可以观察到,滑块在继续沿拉线方向运动的同时向着圆心方向发生着偏移.其实这个实验的思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本章第一节学生观察过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借助这个实验现象,学生很快就能联系到进行运动的分解问题.
(3)有了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点拨,加之于演示实验清晰的现象,问题自然生成:如何分解运动?分解后如何求解向心加速度?
2.创新课堂,提高学生的自学、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高效课堂中,以小组为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在教师教授生物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成自强自立的优秀品格和良好的团队精神.例如在讲解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节时,需要学生去实验室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个实验是在先自学书本,然后再合作完成的一个实验,而且这个实验是一个连续的实验,需要学生连续几天分工合作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转变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依赖与教师的授课情况.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很快就露出了很多弊端,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走出这些弊端的有效出路.改变长久以来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将过去在教学中处于主角地位的教师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体.高效课堂由老师在讲课转变成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着问题去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会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能够及时的帮助同学解答问题,起到很好的辅导协助的作用.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激励工作,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个事实,同时还要学生体会付出就有回报的真谛,并且对于表现很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要一视同仁,关心和关注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在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2013年我在上一节市级公开课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堂高三讲评课的过程中,我都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发言,其他组帮忙纠正的方式,教师只在其中起一个扶正点拨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问题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构建、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运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而提问则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我以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
1.回忆式提问
在进入新授内容之前,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师: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生:实验方法: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细菌的体外培养技术。实验结果: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实验组出现了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其他组都只有R型肺炎双球菌。实验结论: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让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②师:他的试验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在对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离时,DNA纯度最高时也有0.02%的蛋白质,所以对他的实验结果有些人表示怀疑。
③师:那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呢?
生: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想方设法将蛋白质与DNA区分开来。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地回忆已经学习的知识,能用书本或自己总结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把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理解性提问
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问题,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问题,达到在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理解并掌握知识。针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教学中的同位素标记法,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师:用什么元素标记噬菌体?
生DNA。
②师:为什么这么做?
生:S元素只在蛋白质中存在,而99.9%的P元素在DNA中存在。
③师:能不能标记C、H、O呢?
生:不能。因为蛋白质、DNA中都含有上述元素。
3.台阶式提问
此种提问法是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过去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该种提问的设计中一般可由简单入手,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学生的思维循序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在教学“怎样大量获取标记性噬菌体(病毒)的方法”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师:病毒过什么生活?
生:寄生。
②师: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生:生活在活的生物的体表或体内,离开活的细胞或生物不能单独生活。
③师: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的宿主细胞是谁?
生:细菌。
④师:要获取大量的噬菌体必须先做什么?
生:首先培养它的宿主细胞细菌。
师:然后呢?
生:再用宿主细菌来培养噬菌体。
⑤师:获取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
生:第一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获取被标记的细菌;第二步:用上述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通过上述提问,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获取标记性噬菌体(病毒)的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分析式提问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原理后,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分析生物生命活动中或生理过程中的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分析性问题。
①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要经过短时间的保温,这里的“短时间”是指什么时间?为什么要短时间?
生:是在噬菌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后到子代噬菌体未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去之间。若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影响到实验结果,造成实验误差而使实验失败。
②师:记在上清液中。
分析性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仅靠死记课本的有关内容是无法正确回答的。这需要学生去仔细寻找依据、理清思路、组织语言,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简短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在教师不断提示、启发和帮助下,才能逐渐达到提问要求。因此,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必须不断给予提示。学生回答后,针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清晰的完整的答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综合性提问
改革中的生物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精神,更加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能对复杂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本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学习完本节实验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①要确保此实验能成功完成,在试验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②生物界中的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也有少数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你又怎样证明?
这一类问题往往有多种答案,并且与多方面的知识相联系,需要学生具有正确的判断力,仔细分析并综合相关知识从各个方面设想论证答案。另外,综合性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方法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关系。因而综合性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训练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特殊作用。
6.评价性提问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是新课标突出的特点。而求同思维、异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评价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给予一定关注。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②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及时地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提问方法,让学生思考、回答、解决。通过这些提问,学生了解了本节知识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围绕问题,进行持续的、发散的研究判断等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技能,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