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物业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1 05:02: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业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物业实训总结

篇(1)

自从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做一位幸福的教师》后,被他深深的折服了。折服于他永不言弃的精神、广博深厚的知识修养、宽容豁达的胸怀…更被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震撼。

陶教授用自己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还是接受繁忙的采访任务,总不会动摇他每天晨练的意志,在采访过程中,总会带着一些名著,不忘记随时学习、积累,尤其是他谈到自己练习盲打的经历,更使我自愧不如。多年来,自己的身体一直比较弱,明明知道坚持体育锻炼会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会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是天气不好就是工作太累,总是坚持不下去。尤其是在读书方面,更是不能养成习惯,老是觉得工作压力过重或被繁忙的家庭琐事困扰,这么多年来很少能潜下心来静静的读上几本好书,尽管也知道读书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陶教授的乐观豁达的胸怀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幸福的内涵。正如陶教授说的:情绪不只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晴雨表,还是其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高下的试金石。而我作为一个中年教师,常常抱怨自己工作辛苦,学生不尽人意,孩子不听话,总而言之,事事不如意。所以悲观失望、沮丧愤怒的心情始终萦绕着我,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我不再留意自己的形象,不再关注美丽的世界,生活目标十分渺茫。才不到五十的我,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通过陶老师的一席话,着实让我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啊,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我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跟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又有什么不开心的呢?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有什么理由去惩罚自己呢?

去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一切,在名著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心爱的学生一起度过愉快的校园生活……我的改变从现在开始,期待有一天我也会像陶教授一样享受幸福人生。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满足,知足常乐,这就是幸福;有人说做自己喜欢做的的事,心情舒畅这就是幸福;还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份舒心的工作,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再有人说平平淡淡就是福。不同的人,生活阅历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有所迥异,我听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演讲之后,觉得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我们“拥有了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 用平和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一切都顺其自然”“宽容大度,有一颗向善的心”陶老师讲的话不停地在耳边回响。是啊,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工作,又有多少做到了这一点。面对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自己总是一味的教育,不断的苦恼,从未认真的考虑,他们毕竟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孩子有自己存在的天性,好动、活泼,我怎么能奢望通过几次的教育就能改变他们的天性呢!还有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世界是多样的,孩子也是多样的,不是有句话说过:“上帝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是平等的,他关闭了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门。”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是要帮助学生去寻找到那扇开启的门,并助其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搞一刀切。以前这些想法自己曾没有考虑到,今天我想到了,悟到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用平和的心善待学生和工作!

情绪不只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还是其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高低的试金石。良好的情绪能带来高效的工作。我会不断的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用宽容大度带给学生阳光般的温暖。

陶老师的讲座带给我一种理念,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虽然我达不到陶老师的思想境界、理论境界和感知境界,但我可以离他的思想和认知近一点再近一点。幸福不在于从物质上获得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感触,同时每个人因职业、思想的不同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感受。听完陶老师的讲座,我豁然醒悟:其实幸福就在我身边,它缘于学生对我的爱戴和我对学生的关爱。

在教给学生知识中——感悟幸福。在课堂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光,我津津乐道地传授、深入浅出地引导;在课下我悉心备好每一节课,细心批好每一份作业;在座位过道间,我循循善诱地点拔、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吸取了知识的营养,奠定了成长进步的基础。

在关爱学生生活中——感悟幸福。当学生生病时,我嘘寒问暖;当天气变冷时,督促学生添加衣服;当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我寻其根源化解;当学生间弱被强凌时,我扶弱抑强;当学生家庭出现困难时,我奉献爱心。学生在我的关心、呵护下愉快生活、茁壮成长!

在塑造学生心灵中——感悟幸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缺点时,适时批评;当学生出现闪光点时,给予鼓励;当学生心情不畅时,与其谈心开导。学生心理健康,心情舒畅,愉快成长!

真心付出,不求回报。望着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幸福的笑了;看着学生一张张甜蜜的笑脸,我又幸福的笑了。我觉得幸福就这么简单,幸福就这么平常!我会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2)

再说回来,在工作中,互相谅解使我很感激他们。有时同事有事要晚来一点,就要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办公,偶尔我也会的,大家相处的很好,没有什么隔合。有几次要回学校办点事,去向经理请几小时的假,经理也都很体谅,直接就给批假了。这个时候心里很开心;遇到一个如此好说话的经理。所以,感觉现在的工作还是挺不错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周围的同事都很不错的。心里上没有什么额外的,不必要的压力,可以好好工作,学习。先就业,后择业。我现在要好好锻炼自己。再好好学习,之后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找个好工作来回报父母及其所有的老师的。别的没有什么奢求的,现在当然是把磨练自己放在第一位,更何况现在的待遇还不错。在这一个多月中,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即使都明白的事,可是刚开始有时还做不好。现在做事,不仅要持有需心求教的态度,还要懂得取长补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忍”了也就是坚持不懈。现在,我工作的时间虽然不久,可是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点,会比以前为人处事了。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发生在:[1]与上司沟通不好;[2]上司给的某份工作感觉吃力,难以胜任;[3]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怨烦;[4]与上司发生争执;[5]情感方面。

篇(3)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五.实训具体内容:

篇(4)

【关键词】

高职;物业管理实务;实训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真正意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可积极开展实训周教学。

1实训周教学的概述

实训周教学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实训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效途径。实训周是在课程内容构建、考核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三方面按企业岗位需求和管理模式而开创的全新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入了职业人的角色,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物业管理实务》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通过实训周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物业服务企业岗位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小与企业实际需要的差距。

2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学校教学课程安排,2015年12月安排2014级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到无锡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物业实训,以期提高学生对物业服务企业岗位认识,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

2.1前期准备

2.1.1实训场地的选择

实训场地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实训企业可以加深学生对物业服务行业的认识,并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以前实训单位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实训体验不够理想,为提升实训效果,通过学校和教研室共同努力,本次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和品牌的万科物业作为实训场地,本次实训地点为无锡万科魅力之城一期。

2.1.2实训内容的确定

根据物业管理实务教学内容和实训场地实际管理情况,确定了实训教学的岗位:物业保安、客服、绿化保洁和租售中心。在岗位确定的基础上,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物业费的收缴、投诉处理、治安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保洁绿化养护、物业综合经营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训周教学内容,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在一周的教学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2具体实训过程

2.2.1全程参与,以企业标准来要求学生

按照企业管理来管理学生,熟悉专业岗位的操作流程及要求。比如万科对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制服平整、佩戴工牌正确、发型得体、三米微笑、主动招呼等等,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工作制度安排和工作要求,体会职业规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2.2“一对一”企业师傅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操作技能

每组学生配备一位实训指导老师,结合企业指导教师每天工作内容实际,对学生进行边工作边指导。比如在处理客户诉求,首先接受客户投拆,再将客户诉求分类(客户咨询、客户报事、客户意见/建议、客户投诉);接着有针对性处理问题,要站在客户角度,尽最大可能解决客户合理的实际问题;要求30分钟快速响应。在此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也全程进行观察指导,并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2.2.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有效提高实训效果

实训周考核采用表现、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考核采用百分制,并转化为等第制。实训周结束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展示评价方式进行,每位同学要完成物业管理实训周任务记录表和实训周小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小组成员互评、自我评定、展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

3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训周教学模式的总结

(1)收获:向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努力规划职业生涯。一周实训,师生走出教室,进入真实的职场,真正感受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提升了职业素养;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充满了希望。

(2)不足:实训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一周实训周时间不够充裕,学生对每个岗位了解不够深入,刚熟悉新岗位,又要轮换至下一个岗位。同时到企业实训具体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应该结合教学计划和企业实际来确定时间,尽力做到双赢。比如:业主入住、装饰管理、双十一期间等等。

(3)建议及措施:①努力寻找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优秀实习基地。首先要挑选知名度高、有诚意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次,企业接受学生的实训或实习,要有专职教师随访,帮助学生解决实训中的各种问题;最后,学校要及时听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同时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做专业讲座。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为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欠缺,应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还可以从物业服务企业引进技术、管理人员,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作者:赵明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卢子敏.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境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2周物业管理实训活动为例[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8):64~65.

篇(5)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我国高职高专评估标准要求:高职高专实训课程的总数不能低于总学时数的50%,因此除了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相关专业课程在专业计划上就没有完成实训环节,但学生真正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从校内实训条件来说,很多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并没有专业实训室,而就校外实践基地来说,企业能给学生实训机会就很满足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学了公共关系与礼仪等课程,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见到客户连话都讲不明白;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到了实习单位,却连办公常用的EXCEL和Word都不能熟悉操作;学了物业管理实务,进入一个新楼盘,却不知道如何给业主办理入住手续;学了房屋维修技术与预算,却无法替工程部作出简单的屋面维修费用预算;学了房地产价格评估,却从来没有系统的完成一个房地产价格评估业务~~~~~~这些问题究竟其原因,都与物业管理实训环节的缺失有关。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是,由于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还没有这方面高层次的学术人才,因此,现在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大多数是由别的专业,如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管理学专业、法学专业等转来的。很多老师以前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即便现在教授物业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也仅仅是从自己当初所学的专业入手,而且,自己并没有物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也没有到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过挂职锻炼或深入调研,没有深入分析物业管理实战领域对课程侧重点的要求,只能照本宣科,但是,教材的编写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和现行的法律法规,这就难免出现问题。试问,如果任课老师都不注意学习最新的行业知识,不关注行业的发展以及自身行业知识的积累,这样能够培养出敬业爱岗,有自主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大学生吗?怎样弥补这些缺失呢?

1、科学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探讨,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

再次,由于物业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例如,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可以相应的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的课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可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再如,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要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化校内实训,强化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设备,改善实训条件里加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后勤集团、基建工程、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更好。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实习指导这一层面,而且这种合作更多的是学校单方面的向企业寻求合作,企业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在与物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还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邀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担任评委,鼓励企业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多数高职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都只有几年时间,而且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层次大多是专科,少数是本科,研究生阶段目前还没有物业管理专业。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物业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现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工程、管理学、法律等其他专业换行而来,对物业管理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关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内容。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到物业服务公司挂职、兼职,以提高教师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其次可以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从事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再次可加强本专业教师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

4、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度

除了获得毕业证书之外,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素质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的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业管理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调整,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基本完成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工作。

篇(6)

2.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构建模块化分层次教学评价体系,包括3个模块、8个层次和3个过程评价:素质能力模块、专项职业能力模块、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分层次教学体系包括8个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素质能力训练、项目实践课程、校内实训、企业课堂、校内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实践成果。包括3项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1]。以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托,学生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结合物业专业职业特点确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模拟物业公司,与不同规模、不同体制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实训及就业基地,确保各种教学所需的现实条件与人才培养环境,满足人才技能培养的客观需要。根据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目标,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教训评价体系,丰富更新校内、企业实践内容,优化过程性评价标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加大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力量投入;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模拟物业公司的环境进行情景式教学;加大与物业管理企业合作,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模块化分层次教学体系,将物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在课程实践、专题实践、校内实训及企业实践中完全的消化吸收,学生可以全面综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达到了直接面对企业工作的目标[2]。

篇(7)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项目信息]本文为山东省职成教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1ZCJG044)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1],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真正的“融合”应做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渗入企业文化,使学生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时时处处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所以应当深层次、多渠道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企业文化向专业建设领域的渗透,这是从源头上保证企业文化进入课堂的先决渠道。本文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对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向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渗透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向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渗透的意义

(一)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进入物业管理专业学习课堂

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文件的内容中涵盖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精髓,意味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和考核等方面渗透进了企业文化,创设了渗透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从而保证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过教学直接进入课堂。

(二)有利于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兼备的物业管理人才

在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物业管理专业技能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之外,更看重学生是否具备“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意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物业管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渗透到专业建设领域,在培养定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习实训等方面予以体现,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直接的指挥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兼备的物业管理人才。

(三)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

教师要使用渗透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教学文件开展教学,其自身必须对本专业行业、企业文化有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激励教师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熟悉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及职业生涯,经常下企业进行业务学习及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2],熟知本专业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人才观念。还可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或开发教材,使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的创设更加符合实际,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任务/情境)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企业文化。如此可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养,大大提高其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使学生直接受益。

(四)有利于凸显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特色

在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渗透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意味着在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评价、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打上物业管理行业、企业文化的烙印,使得物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特色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向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渗透的渠道

(一)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文件中渗透物业管理企业文化

1.在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渗透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方面:一是在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内容中涵盖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二是在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尤其是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中涵盖工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对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要求。

2.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渗透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提炼出物业管理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后,进一步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时,除了要分析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分析完成该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具体到支撑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所需开设的学习领域课程上,表现为设定课程目标时,在其素质培养目标中体现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具体到各个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的创设中要确定完成某个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的学习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素质要求,从而将职业素质培养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3.在教材开发中注意加入企业文化元素,并可将知名企业刊物作为教学辅助资料。在“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开发中,注意加入企业文化元素。在适宜采用案例教学的项目中,多采用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等的案例,让学生从经典案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可将知名物业企业刊物作为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选取其中典型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或让学生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一线的工作文化、员工生活、精神面貌等,缓解学生对以后工作的陌生感和神秘感。

(二)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中渗透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为实现各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的素质培养目标,须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组织形式及工作要求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在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的具体学习组织形式中,注意创设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让学生模拟员工的工作状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完成学习任务,按照工作标准评价学习过程及成果。学习评价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考核,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给予综合评价,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保证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统一,在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中注意企业文化渲染

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应安排在校企合作企业、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完成,重视职业训练活动,提升职业氛围[3]。将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统一穿上工作服,带上工作包,凭胸卡或报到卡进入企业或实训场所上岗实训,让学生在企业(或接近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训,实训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在实训指导过程中。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应按照企业标准或模式建立,例如客户接待实训室的建设,桌椅的布置、办公用品的摆设、家具的风格和色调、工作流程图等的张贴等要参照企业客服部的室内布置进行,力求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和精神引领。

三、结语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向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渗透,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进入物业管理专业学习课堂,对于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兼备的物业管理人才、提高专业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凸显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其渗透形式表现在:向专业教学文件的渗透,向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渗透,向实践教学环境中的渗透等。实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向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渗透,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必须积极引导校企合作企业主动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专业建设以及各类专业活动中,这些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3):1-5

[2]沈会超.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相融合问题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85-87

篇(8)

1.1 物业管理专业教师不足,专业经验缺乏,对当前物业管理行业认识与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定位存在差距。

物业管理行业尚属新兴行业,各高职院校专业成立的时间也较短,部分高校物业专任教师没有从事过物业管理实践工作,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大部分学历也较低,不能够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造成物业管理专业教师不足。

1.2 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行业机制还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公认的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都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

1.3 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尚不完善。

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在探索之中,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直观的、贴近应用的实践教学工具;实践教学中,大都是教师占主动,学生与实践老师的双向互动交流偏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校外实训基础利用效率低,对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帮助较小。

1.4 学生学习过程与社会现实接触不够紧密,不能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实际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和所需的能力,特别是素质能力认识不清,无法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能力锻炼方向,不能满足未来物业管理发展需求。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析构建科学的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使以学生为主导的物业管理实践教学更好融入现实环境,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综合性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2.物业管理实践学习研究

2.1 模拟企业教学模式

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后可以通过模拟物业管理企业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教师负责模拟组建物业管理企业,设置企业服务原则、人员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编制公司服务计划并组织学生实施。学生在模拟企业实践中锻炼组织、协调、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将学习的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内容,以物业项目为基础,模拟整个的物业管理全过程,学生熟悉物业管理企业主要工作及注意事项、考察学生对物业管理课程及专业知识的综合熟悉程度。

模拟企业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交流企业实践信息,分享不同的工作经验和认识。模拟企业教学期间完成各个阶段实践总结,学生通过企业模拟实践完善专业知识,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主动学习不断完善。

2.2 教师企业挂职锻炼

物业管理是新兴行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承担物业管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部分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没有没有从事过物业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迫切需要理论实务双精通的的师资,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了解高端的物业管理业务内容和流程、企业对物理管理人才知识结构、沟通能力、职业能力的需求情况,锻炼完成后编写物业管理实训学术论文和总结报告。

教师到到企业实践后找出自身欠缺知识和滞后的环节,发现自己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中存在不足。教师从物业管理纯学科理论解放出来,依据现代物业管理行业需求优化、整合物业管理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培养更符合物业管理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到高端物业企业挂职锻炼,深化物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2.3 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将教师职责定位为指导学生更好的实践,明确实践目标,采取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方式,树立学生自主实践辅助教师指导的方式,逐渐培养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观念模式。

加强与高端物业管理企业的实践合作,实践内容和方法开放,以完成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标准为导向。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实施,分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团队讨论案例设计、分析方法及路径选择与实施、提交实践结果等工作。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物业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达到毕业后迅速就业。

2.4 开放式实践信息共享

建立网络论坛发帖互助交流,彻底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时将物业管理知识、观念上传到本学校论坛主题讨论区块,通过网络方式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彻底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让学生和实践导师互动交流。

通过教学实践缩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物业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学生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加深认识与理解的同时,学习掌握了对物业管理相关场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践能力上得到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物业管理服务观念。

3.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构建模块化分层次教学评价体系,包括3个模块、8个层次和3个过程评价:素质能力模块、专项职业能力模块、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分层次教学体系包括8个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素质能力训练、项目实践课程、校内实训、企业课堂、校内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实践成果。包括3项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1]。

以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托,学生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结合物业专业职业特点确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模拟物业公司,与不同规模、不同体制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实训及就业基地,确保各种教学所需的现实条件与人才培养环境,满足人才技能培养的客观需要。

篇(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福利分房制度逐渐被取消,每一个家庭要通过买房来解决居住问题。房地产开发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物业管理服务业也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加之人们对物业管理的理解和认识的加深,物业服务企业开始出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要更加规范化、市场化,要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必须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管理人才。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

第一,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构架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的用人需求包括两个层次: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包括管理人才、策划人才;操作层包括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同时,从专业教师培育和学科发展研究角度上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要有学术人才,即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人才,这就形成了物业管理的学术层。

第二,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通用人才并重。现代物业管理涉及物业的种类繁多,有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和其他用途的物业。物业管理和服务对象有显著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物业特点、掌握常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每种物业的管理服务工作都会涉及到房屋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区域的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管理与经营,因此又需要懂得企业管理与经营、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学的复合型的通用人才。

第三,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兼备。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以人力资源及智力输出为特征,附着情感价值,并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持续动态创新的行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行业的发展速度使得工作中不断涌现新的问题,这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具体工作岗位来看,较为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动手能力要求颇高的技术工作居多,所以有无实践能力也是物业公司招聘人员的重要考察指标。

二、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系统性较差。一个专业设置前就必须考虑好专业系统性,要考虑该专业的特点,未来就业方向,设定好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编排好教学大纲。但由于起步时间短,目前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2.对教学规律缺乏研究。一个专业办好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该专业的教学规律,认真分析受教育者对该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其规律。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规律中有两点需要认真研究:一是文理交融,深度广度如何把握,太深了枯燥无味,太浅了无法显现科学性;二是理论与实践的把握,物业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哪些实践操作,其实践范围和深度如何体现,确实需要不断总结摸索。

3.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培养的人才既缺乏专业特色,也缺乏学校特色,更缺乏个人能力特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不足,与物业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突出专业教学的特色。目前的物业管理课程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一些外界的新的科学知识内容的包容性较差,使学生学到的是一些相对较陈旧的知识。另外,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也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理论教学环节应设立基础课、基本素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实验实训模块应设置实验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模块。在实践教学中,要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块运行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重新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评估体系,使专业建设体现出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端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中,要想法使学生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将传统的灌输方式转变为培养创造力的启发方式,人才培养从简单的专业知识型转为综合型、复合型、创造型和开拓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的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学和科研改革,加强与高端物业服务企业的校企合作。本着为高端物业服务企业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理念,物业管理专业应不断开展教学和科研改革,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高端物业服务企业关系管理、教学模式、科研选题、科研投入和科研合作方式上深化改革,以适应高端物业服务市场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与高端物业服务企业合作科研、合作培训等。聘请物业行业的职业经理、物业方面法律专家、物业方面维权志士、服务礼仪专家、优秀毕业生等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座谈,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切身了解高端物业的需求。

4.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努力调动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对物业管理专业来说,学校的后勤集团、基建工地、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然而,很多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忽视了这些校内现有的资源。物业管理专业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些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教学。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管理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其次,努力调动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技术类人才,必须多方努力,充分调动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需要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物业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24-04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目标岗位分析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物业管理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2015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64.5亿平方米,相比2012年的145.3亿平方米增长了约13.5%,在管规模持续扩大;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约10.5万家,较2012年调查的企业数量7.1万家增长了约48%;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约为711.2万人,较2012年的612.3万增长了约16.2%,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职层次应用型物业管理人员就业容量大,高职院校必须针对行业特点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精准的市场调研,将学生的主要目标岗位定位为客服专员、行政人事专员、品质专员、项目经理助理。目标岗位及描述如表1所示。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科学构建实习模式是有效推进“工学交替”的重要保证。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设计实践性环节,能够有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立足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目标,将多元化实习环节有机地嵌入其中,形成复合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三、物业管理专业主要实习模式的内容及关注点

设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时,横向上要考虑每个实践性环节与相关课程的有机衔接;纵向上应考虑各实习环节对职业技能的阶梯式提升、职业素养的持续内化。最终确定的专业实习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从而构成渐进式、多元化的专业实习模式。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知识结构、能力特点,每个实践性环节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实习内容和关注点。

(一)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认识实习是物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增加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开阔专业视野,培养专业意识,激发专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明确专业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认识实习的两周内,分别安排专业录像、企业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分享、参观优秀小区、参观城市综合体等形式多样的实习活动。邀请的行业企业专家可以有多种风格,如创新型企业家、学者型企业家等,让学生们多角度汲取专业营养。

(二)专项实训――参与前期物业管理

通过专项实训理解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入住、装修管理、接待等具体业务的工作规程,同时锤炼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专项实训的一个月,通常安排在12月份,此时集中交付的住宅小区也较多,企业刚好需要短期人力资源,学生在承接查验、办理入住的关键业务节点得到了锻炼机会,为接下来的跟岗实习做好“热身”。

(三)跟岗实习――体验客服专员工作

第六学期的跟岗实习,学生们在校内学完《物业管理实操》《物业管理法规》《物业服务礼仪》《楼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课程,安排学生到物业服务企业的客服岗位实习,按规定工作规程参与客户服务、物业管理现场服务,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内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素养,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提高模块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由于跟岗实习时间为一学期,所以需要提前和物业服务企业多次接洽,确认学生实习物业项目和岗位。因为学生在实习时尚处于三年级,还需寄望于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四)轮岗实习――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轮岗实习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不同部门轮岗。第期的轮岗实习,学生们已经完成了《物业服务品质》《物业财务处理》《分类物业管理》等提高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客服专员、行政专员、品质专员三个目标岗位中进行轮岗实践,全面拓展专业技能,更加人性化地考查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理性分析。二是不同业态轮岗。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住宅、非住宅等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一些大型城市综合体,其包含了住宅、星级酒店、写字楼、商业等多种业态,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给学生提供不同业态轮岗的机会,锻炼职业迁移能力。学生通过轮岗能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全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积累职场经验,为早日成长为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提供条件。

(五)顶岗实习――成为优秀员工

到了第十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完全具备物业管理综合职业能力,能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也有猎头公司锁定笔者所在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为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建立信息库,视为日后物业管理精英库的猎头人选。

四、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环节的管理

(一)实习前期充分准备

1.精选校企合作企业

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合作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学校教师一定要严加把关。学校可以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优选规模较大、业务规范的企业共同培养。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优秀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具有以下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人才培养的协作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模式的职业性。

为了严格管理,除了顶岗实习是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其余的专业实习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这要求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在行业中有较强的人脉关系和实习资源配置能力,在实习前就进行反复沟通。根据每次实习的内容和目标,学校优选万科、龙湖等知名物业企业和优秀物业项目,精准地落实实习岗位。

2.匹配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好的教师如同一名好的导演,给学生提供绽放能力的舞台,帮助学生成长,做到人尽其才。教师应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等细微差异,对应地匹配实习企业和物业项目。如将英语好的学生安排在涉外的物业小区实习,让其发挥专长等。实习之前进行统筹分组,每个物业项目实习人数通常在3人以上,并任命1名学生为组长。

3.重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

学生到岗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方位的实习动员,动员时除了需要强调实习纪律、实习成果、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脑勤)、待人接物、自尊自重等事项,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通常强调实习场所安全、暂住地安全、上下班交通安全、财物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心理安全教育就是使初涉职场的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增强耐挫力,减少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二)实习过程跟踪指导

走访与巡查。在校外实习期间,要求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教师定期到每个实习地点检查。走访企业指导教师填写检查记录、批改实习周记等,定期汇总学生的情况,及时诊断、沟通和改进。

指引与鼓励。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和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及时关注。学生在实习的不同时期会碰到各种状况,教师应该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指引,得意时给予提醒,困难时给予帮助,挫折时给予鼓励,成功时给予欣赏。

汇报与分享。校外实习学生每月返校进行实结、实习汇报、专题调研、心得分享。通过每个月的实习汇报,学生不仅总结了自己的实习岗位工作,还共享了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知晓不同岗位、不同项目、不同业态的管理模式的差异,丰富职场经历。学生的汇报分享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团队意识,提高了梳理知识和总结能力。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指导中明显进步。

(三)实习结束注重反馈

实习资料归档。每一个实习环节结束,校企双方结合学生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成绩评价。将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企业鉴定、实习成绩等资料进行装袋归档。

及时总结反思。实习结束后,对每一次实习的策划、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和专业研讨,也为后期指导实践性环节积累更多经验。

五、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多元化、渐进式的实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岗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气质。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环境有全真的体验,在工作中培育了敬业精神,渗透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是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等。这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都需要学生的积极互动。有过实习积累的学生,继续学习提高模块的课程时,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更快、更透彻,对课程改革内容的响应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学生整体培养规格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上。连续多年招聘会上物业管理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都被知名物业公司抢先录用。学生2016年准就业信息统计显示,60%的学生都进入了万科物业、龙湖物业等公司。

四是实现了校企共赢。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此模式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提升了学校形象,工学交替模式一经推出,数家媒体以整版报道此事。多元化实习同样深受企业的欢迎,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前渗透给学生,有了对学生的跟进和培养,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期和考察期;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减少用人风险,还可以树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总之,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只有认真策划、系统安排、有序组织、栏窆芾砗妹恳桓鍪导性环节,才能彰显专业特色,深耕学生未来,达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

参 考 文 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22-03

一、企业工作场地教学化的意义

在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目前高校的物业管理一般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这提高了高校物业市场化运作及管理的水平,实现了校园物业企业主体的自主经营,提高了运作效率。

在高职院校强调“技能培养、工学结合”的背景下,物业公司入住校园,作为高校最有便利条件实现校企合作、完全对口的物业管理专业,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深化校园物业公司与专业间的校企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校园物业公司而言,这是它的一个责任,同时,通过加强双方的合作,物业公司通过完全融入专业教学工作,形成紧密的互生关系,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能确保在下一次公开招标中击败对手;对物业管专业而言,这是落实“工学结合”,充分实现校企无缝衔接,实现企业工作现场教学化的重要资源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合作现状

珠海市中竣物业河源分公司,于2005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成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物业的管理方,已挂牌成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步参与到了物业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一)合作现状

1.中竣物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等制定。中竣物业作为物业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之一,在制订各级人才培养计划时,都参与相应研讨和指导,提供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使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在制订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原则上要求各任课教师,咨询中竣物业相应部门的意见,争取获得相应部门的支持,使各课程的重要实操内容能够与企业工作计划一致、同步,逐步实现工作场地教学化。

2.中竣物业在专业教学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实习。自2007年以来,中竣物业河源分公司为物业管理专业提供了100余人次的专业实习机会,提供了多批次的认识实习机会。为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及全面性,专业实习学生实行轮岗制,实习岗位涉及安保、宿管等,加深了学生对物业企业的理解,较全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2)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自入驻校园以来,中竣管理河源分公司逐步融入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教学,一是消防器材专项训练的校企融合,通过专业教师讲授理论,由公司主管向学生演练展示,主要是灭火器训练、水带的抛卷训练、营救逃生训练等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二是协助专业开展消防演习,包括逃生软梯、警用器具、安全器具等工具,并有相关管理人员实地参与指导,加强了演习的逼真性,有效提高了演习效果。

3.中竣物业参与物业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为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以赛促学,物业管理专业积极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在校内技能竞赛方面,中竣物业一是在大赛服装、器具等道具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参与技能竞赛现场的评比环节,并给予点评,促进了专业校内技能竞赛的逐步提高。

(二)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中竣物业作为校园物业的管理方,认为其工作就是做好校园物业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没有意识到校园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深化融合的重要性,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对配合物业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等有畏难情绪,认为是职责之外的工作。在物业管理专业方面,对充分利用校园物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挖掘中竣物业的资源,导致日常教学与校园日常物业管理衔接融合不够紧密。

2.缺乏常态的交流与协调机制。目前,中竣物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的交流与协调,主要由专业主任和项目经理对接,一般是有事情需要协调时沟通,临时性、随机性明显,导致日常校企合作对接一般是就事论事,缺乏规划与深入的协调,影响了校企合作效果的发挥。

3.中竣物业隐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目前,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实训器材、设备设施有限的情况下,没有主动去发掘校园物业公司已经拥有的相关器材及设备设施,导致不少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隐性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及提高。

另外,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都由各任课教师单独制订,任课教师只考虑到了课程的逻辑顺序、主次内容等,没有考虑校内物业公司的实际工作周期及日程排,导致任课教师在讲授需要实地操作或观摩的内容时,校内物业公司却没有相关的工作安排,二者的时间不一致,限制了校内物业隐形资源的利用,影响了授课效果。

4.中竣物业兼职教师人员有限。中竣物业经过多年发展,管理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较弱,能够胜任兼职教师的人员有限,限制了双方的深入合作。

三、校园物业公司与物业专业合作模型的构建

作为高度对口的校企合作双方,校园物业公司与物业专业的合作,可以考虑将物业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与负责相应职能职责的部门对应起来,校内物业公司资源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的对应关系有:物业设备类课程,对应泵房、配电房、配电柜、保安监控室、钳子、螺丝刀、万用表、电笔、疏通机、扳手等资源;绿化保洁类课程,对应枝剪、锄头、剪刀、打草机、喷雾器、竹筢、玻璃刮、地拖、手推车、扫把、拖把、铁铲、斗车,吸尘器、清洁剂等资源;安保类课程,对应消防监控室、保安值班室及岗亭、钢叉、警棍、木棍、盾牌、钢盔,对讲机等资源;实务客服类课程,对应宿舍入住管理流程、服务质量检查标准、各部门岗位职责,日常管理制度等资源。

为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无缝对接,实现工作场地教学化、工作内容项目实操化,初步构想的校内物业与物业专业深化合作模型见图1。

四、深化校园物业与物业专业合作的路径

(一)相互参与对方行政例会

一般而言,物业公司都有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物业专业也有每周一次的专业教研室会议或活动。为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教学与工作上的协调一致,建议双方建立常态的互知互通制度,即专业主任或委派教师每周或每两周参加一次物业公司的例会,物业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其他管理人员每周或每两周都参加一次专业教研室的例会。通过制度性的互知互通,可以使物业公司知道相关课程未来1―2周的教学安排及实践实操需求;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专业主任的传达,知道物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可以提前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或与物业公司沟通,探讨能否调整物业公司相关项目的工作计划,以便实现教学计划与物业公司的工作计划相协调。

(二)以公司日常管理项目为抓手,鼓励管理人员参与日常项目化教学

1.强化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外聘兼职教师地

位。对一些实操性强的课程,如安全管理等,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建议继续加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外聘兼职教师地位,进一步发挥校内物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校内物业管理人员担任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挖掘和运用校内物业公司的资源潜力,有利于该课程中实践实操部分的开展与实施,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2.制订更加灵活的外聘兼职教师制度。传统的外聘兼职教师,一般是聘请企业人员担任某门课程的兼职教师,完成整个学期该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其优点是课程内容及教学连贯,外聘教师的工作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企业人员由于工作任务或时间精力的限制,一般都无法接受此类教学任务,导致聘请合适的兼职教师比较困难。

为解决该问题,建议学校可以考虑允许按照总课时的一定比例来聘请兼职教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外聘的兼职教师不需要承担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校内专任的任课教师可依据课程的课内实践实操需要,灵活确定该门课程的外聘课时数量,常规的理论课程,建议按照总课时的10%―20%来确定。这样可以既保证课程的必要课内实践实操有企业导师的指导,又可以缓解企业人员对担任整门课程教学任务的畏难情绪。二是考虑到企业人员工作日需要上班,其空闲时间难以提前确定,建议此类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不确定,主要依据兼职教师的空闲时间,由任课教师与兼职教师沟通确定,从而解决此类兼职教师怕没有空闲时间而拒绝的问题。

3.深化双方人员融合,实现双向任职锻炼交流。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的互通互知,校企双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对有培养潜力或专业操作方面已能够胜任专业教学的公司管理人员,可以考虑进行集中的教学方法技巧培训,比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巧等课程,提高他们教学方法及理论水平。

二是继续培养、聘任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使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了解教学中存在哪些课内实操与实践需要外聘教师讲授,也可思考物业公司还有哪些资源可以融合到专业课程的实操实践中,深挖物业公司的隐形资源。

三是建议双方探讨专业教师到校内物业公司挂职锻炼,参与到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这样可以使专业教师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自己的实操技能,也能深入了解物业企业所拥有的能为教学所用的资源,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4.争取教学项目与企业项目同步,实现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为更好地以校内物业公司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避免教学中实操项目与企业工作计划不一致,充分实现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建议校企双方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在上学期末或本学期初,各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前,召开一次由物业专业全体教师及物业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沟通协调会,各专任教师详细介绍所负责课程计划进行的课内实践实操计划,初步计划进行时间及所需资源,物业公司相应部门负责人依据工作计划或惯例,介绍公司可能开展相应工作的时间。通过双向沟通,各专任教师可以确定所负责课程中实践实操计划的大致时间安排计划。

二是在实施课内实操计划前的2至3周,各任课教师,特别是房屋构造、安全、物业设备、绿化保洁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提前与物业公司相应部门负责人再次进行沟通协调,再次确定公司可能开展相应工作的具体时间,再结合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协调出一个学生可以现场观摩或实操体验的合适时间,实现校内工作现场课堂化、校内工作场地教学化。

三是在课内实操计划完成后,各任课教师应总结此次教学效果,总结此次校企合作共同授课中获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的协调合作提供建议和指导。

5.扩大合作空间,加大横向互利合作。校企双方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展合作空间,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探索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双方,可以利用双方完全对口、相互比较了解,能够较好地渗入对方工作中的便利,探讨开发基于校内物业公司日常工作内容课堂化、日常工作场地教学化的教材,探讨编写一本真正融校内物业日常工作与日常教学于一体的项目化教材,探索实现“工作教学相融合,企业专业相融合”的工学结合模式。

二是扩大双方的横向互利合作。基于校园物业公司的员工素质整体上还不够高,而高校相应专业拥有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建议双方可以开发适合员工培训的课程,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在我国物业将进一步兼并整合的大趋势下,校园物业公司也有必要进一步走出去,对外拓展新项目,对内优化管理,建议双方可以采取物业公司出资、高校付出人力开展研究的横向课题模式,探讨如何将高校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物业公司的经营发展优势。

三是深化校物业管理协会与中竣物业融合。校物业管理协会,作为物业专业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组织,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与视野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进一步锻炼学生技能,丰富课余生活,建议协会多与中竣物业协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公司日常的维修、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参与校重大活动的现场管理协调中。对中竣物业,建议探索加大对协会活动的支持力度,甚至可以考虑冠名赞助支持,使日常的员工培训等工作与协会的日常工作融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中竣物业在校的影响力。

四是为公司在本地的拓展提供支持。建议中竣物业与物业专业建立项目拓展小组,共同对本地的物业市场开展专项调查,及时掌握河源物业市场情况;在对具体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物业专业发挥其特长,为公司招标书的制作提供支持与协助,提高公司项目拓展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凤英.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韦柳.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

[J].高教论坛,2013,(3).

[3]叶昌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4]黄继刚,李琳.独立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