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政产学研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4 01:59: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政产学研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政产学研论文

篇(1)

关键词:

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52-03

产学研合作在国外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传统,相关研究已很丰富。但人们真正开始熟知产学研合作,日益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源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之一。我国引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概念把握不妥,认识不清的问题,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极力主张将产学研合作分成两层意义来研究,即第一,合作科研。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美国的“硅谷”;第二,合作培养人才。其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一区分,使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者们约定俗成将第二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1]。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拟对这方面的成果加以整理、分析。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缘起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之用[2]。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 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3]。

2.发展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Joseph A. Raelin对国际合作教育的一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他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产生“双赢”甚至“三赢”的结果。该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认为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l)得到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2)接触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知识;(3)寻找特殊问题的知识来源;(4)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等。而学校也有利可图:(l)在政府经费紧缩的情况下,产业界可以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研发经费的来源;(2)“产业界的”经费在运用上不像“政府的”限制那么多;(3)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务、实际问题的机会;等等[4]。因而,不仅政府有意愿促成产学研合作,而且企业与学校同样有合作的强烈动机。

3.重要经验

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美、英、德、日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时有以下共同做法:(1)委派或组织专门机构;(2)政策性立法;(3)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予以支持;(4)设立基金,拨出专款;(5)开辟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

由此可见,政府有意并从实际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产、学、研合作予以保证和支持,是西方国家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举措。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时间较长,国家、学校和企业能够切身体会到这种合作对各自发展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给其带来的损失;在共同利益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达成了空前一致的认识。所以,合作不仅成了学校和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国情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情差异,意识到我国实施产学研合作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产学研合作实践起步并不晚。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在政府的控制下曾成功地组织了一些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技术的影响,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政府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以中国知网期刊收录的文献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含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及国家标准等文献数据库)中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了10851项检索结果;以“产学研合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得到了3343项检索结果。而用另一个相关概念“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检索,亦可得到4930项检索结果;再以“产学研结合”为题名进行检索,仍得到1942项检索结果。成果数目之众令人欣喜。

将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高度概括后发现,研究成果基本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学者普遍赞同产学研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1)发展需要;(2)生存压力;(3)已有合作关系;等等。以“发展需要”为例,具体来说,包括国际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需要、学校提升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等。

2.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类型。许多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分类方式,最多的达二十多种模式。纵观下来,比较具有普遍性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十种左右,分别是:(1)N+X顶岗实习式;(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3)企业委托办学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指导办学式;(5)企业资助办学式;(6)合作培养“双师”式;(7)承接企业项目式;(8)校办产业式;(9)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10)企业办学式。

3.产学研合作的机制。(1)动力机制;(2)调控机制;(3)利益分配机制;(4)保障机制;等等。以动力机制为例,具体来说主要指政府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如修改《企业法》,增加明确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同样,学校也要明确把开展产学研结合视为必由之路,在管理和决策上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4.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问题;(2)技术供给问题;(3)利益分配问题;(4)风险问题;(5)政策环境问题;(6)信息交流问题;等等。以主体问题为例来说,学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学校、企业这三个主体在实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指出从政府到学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涵义及合作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企业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企业家们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项目昙花一现,浪费了资源。

5.产学研合作个案经验的总结。产学研合作开展至今,一些地区如深圳市、天津市、重庆市、辽宁省和广西省等纷纷成立专项课题组对本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摸查,形成了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不少学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已摸索出不少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公开发表了相关的经验总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公开出版《工学结合案例汇编》一书。

综上所述,产学研合作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近十年才丰富起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征是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水平良莠不齐,重复研究与研究薄弱环节、空白环节同时大量存在。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项目多,高职、中职里的相关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把产学研合作科研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混淆起来,加以笼统研究的多,分开独立研究的少;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表现形式、类型及模式等浅表研究多,而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利益分配研究、特别是反馈评价体系等深层次研究非常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个案经验总结多,而能在整个地区或整个行业推广的普适经验研究则太少;等等。鉴于此,我们亟待有针对性地加强后续研究,努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科技、经济特别是教育行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从产学研结合的类型和特征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李方葛,邵森万.产、学、研合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4]Etzkowit, Leydesdorff. Reflection-in-Action On Co-op:

The Next Learning Breakthrough[J].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Internships,2008(3).

[5]刘须群,陈星.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Production-Learning-Study Cooperative Education

YAO Yan-qin

篇(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经济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学生实践动手的创新能力。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学校教育离实际的社会需要很远,因而造成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可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学校只靠自身的力量已经难以胜任了。于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一种高校与社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目前有很多有关“产学研”方面的研究,然而,一方面,以往的研究都集中在理工科专业,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英语专业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尚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探索;另一方面,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重点院校,随着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地方高校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践中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文试图探索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从而实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相关概念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等院校最初的职能是传播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大学开始有了发展科学的职能。随着高校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加强,高校的职能由人才培养扩展到科学研究,再扩展到服务社会。产学研就是高等院校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产学研合作本意是指行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有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的一条龙体系。它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产学研合作教育属于教育学范畴。产学研合作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地方高校

高等学校是指隶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别行政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地方院校占了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它们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值得关注。地方高校按照规格,可以分为:1.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2.地方重点院校;3.地方普通院校;4.地方新兴院校;5.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本文使用的“地方高校”主要侧重于第三类,这类高校最主要的特点有四个:第一,大多是经高校合并组建于八九十年代;第二,这类高校大都以当地城市名称命名;第三,学校大多为综合性大学;第四,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

三、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现状和存在问题

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已成为共识,不论是广大教师、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和用人单位没有找到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因此双方都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一)高校和教师的动力不足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院校的考核大多针对校内的科研和教学,考核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重很小,因此高校普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高等院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两大方面,尤其注重科研成果。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途径为发表学术论文、出书立著。广大教师在授课之余,将精力主要投放在学术研究上。校企合作的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未纳入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务考核的指标体系。因而,高等院校和高校的教师普遍缺乏重视,没有充足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效果。

(二)用人单位缺乏积极性

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到实习基地进行集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这样既方便管理,又保证安全。而用人单位,尤其是大部分遵循市场规律的企业,则希望学生能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来实习,能够真正定岗并且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高等院校不能为其解决现实问题,甚至反而因为学生实习影响正常的运行,他们就会缺乏积极性。因此,虽然一些用人单位接收了合作教育的学生,但因担心影响正常秩序,尤其怕泄漏商业机密而拒绝安排学生参加一线的实际工作,因此合作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面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诸多困难,我们不能照搬理工科的成功做法,英语专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征。作为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英语专业主要有英语教育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探索产学研新途径。地方本科院校是教学服务型高校,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地区相关产业为导向。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培训模块,实习模块,研究模块。

(一)培训模块

地方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主要是引进兼职教师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进行培训。由于兼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所以培养本校的师资队伍才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质量。当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语言文学背景,对于英语教育这个专业比较轻车熟路,但是却制约了商务英语方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因此,学校可以一方面安排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挑选一些具有潜力的年轻教师或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到外省、国家重点高校学习进修。

为了提高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弥补教育实习期间实战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前演练试讲试教、说课工作,同时加强英汉语板书训练、英语教学课件制作、英语教案编写等基本功。为了使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学校可以从翻译公司、旅行社、外贸公司等单位聘请相关人士兼任学校的辅导教师,不定期地为学生进行实际工作流程和接待、文秘、管理方面的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认识,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二)实习模块

为了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校可以让教师到如外资企业、旅游公司、中小学或者外语培训学校等用人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良性沟通,为实现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教师通过开展用人需求的社会调查,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了解外贸类的用人单位目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信息,以便在教学中及时采用实用的新教材和补充教学内容。学校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力争使更多的教师成为既有教师资格,又有从业资格的教师。学校可以将教师的实习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切实加强教师对实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社会实习。对于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对中小学学习者进行个体差异研究,总结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经验和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可以了解工作流程,学习一定的外事、礼仪等相关技能,增加实战经验,实现教学与企业或行业的深度融合,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三)研究模块

学校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鼓励中青年教师围绕英语专业开展系列学术探讨与研究,同时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密切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选择本地区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特色领域申请各级各类科研立项,逐步打造服务于地方的一些有特色的学术品牌。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构建评价体系,让部分教学成果通过用人单位来检验,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形成以科研论文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实践为基础的,实现科研―教学互动效应的模式,使人才培养步入产学研相结合的轨道。

学校应以“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为原则,吸纳学生参与各种级别的课题和项目,通过学生助研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成论文,择优在期刊上发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鼓励学生达到“一凭多证”,除能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外,引导并鼓励学生报考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涉外文秘证、涉外导游证、BEC证、口译证、笔译证等,为英语专业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多渠道的上岗准备。

五、结语

本文主要站在学校的角度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旨在为培养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探索可行性的途径,并在地方高校推广,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增添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希望能够对今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获取资料有限,认识问题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府政策层面分析较少,这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大凤.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J].群文天地,2011(20):130-131.

[2]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1):71.

本文为2013年度邢台学院校级科研专项课题“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TXY13ZX17)的研究成果。

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编号SZ132156)研究成果之一。

篇(4)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54-03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制度、推进我国农业推广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旨在为农业技术推广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研究“政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依托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如舟山市港务局、舟山市海洋渔业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科技局、舟山市文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远见旅游发展机构等企业,舟山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合作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从这些基地选聘导师。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制定两类调查问卷,一类针对研究生导师,共51份;一类面向2011、2012级两个年级研究生,共152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是97.5%。通过对问卷的总体筛选,排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确立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5.1%。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培养现状

从2008年起,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地区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三年。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两年。截至2013年6月,该专业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78名,授予学位人数77名;非全日制招生人数141人,授予学位人数37名。

(二)合作模式

1.联合招生和培养

除了本校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外,近两年浙江海洋学院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教育学院采取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方式主要利用了浙江省境内温州、宁波人口相对集中,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也相对较多的优势。授课地点采取就近原则,在温州、宁波异地授课,而授课和导师选择由浙江海洋学院组织,此模式既扩大了招生范围,又为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高学历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2.采用“双导师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模式,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校内导师由该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在研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由其具体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及日常管理工作。校外导师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在相关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又取得该领域高级职称或者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担任,由其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实践项目研究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有52名专职导师及20余名兼职导师。其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确保学生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调查显示,目前该专业学生选题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所研究的课题方向大都结合舟山当地实际,与农、渔业实践相关。该校对受聘的兼职导师采取“请进来和引进来”的方式,导师采取现场授课方式[1]。兼职导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之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2]。

3.初步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基地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近两年来,浙江海洋学院充分利用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对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需求旺盛之机,逐步建立起一批“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基地。2010年,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与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文广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建立研究生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派研究生到这些实习基地接受外聘导师的指导,并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至今,在舟山地区已经建成5个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吻合度不高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这一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加之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其专业背景不同,使得培养方案与研究生自身状况吻合度不高。

2.合作单位性质构成不合理

与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政府机构。调查显示,浙江海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单位中,政府占63.8%,企业占26.3%,学校占9.9%。说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企事业单位比例失调。

3.合作培养规模小,合作地域狭窄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生源不多,第一志愿报考生源很少。这既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也和学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规模不大有关。

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地域主要局限于浙江省省域范围内,或仅仅局限于舟山市辖区范围内,与外界对接面相对狭窄,这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构建新型“政产学研”多样化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专业硕士合作培养的支持力度

专业学位教育要求把学术性和职业性密切联系起来。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政产学研”合作给予扶持,并在政策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立足学术工作的组合与融通,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传统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和外部系统之间搭建桥梁,构筑新的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3]。

(二)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立新型的培养基地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企业参与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结合学校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学校首先要向社会争取办学资源,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应成为首选的合作伙伴;其次,要以企业的生产和实验设备为基础,实行校企合作办学,联合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第三,要以高校基础实验室为基础,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拓展其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根据企业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现场能力实践训练,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政府公布的农业推广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三农”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以及自身办学条件等,并根据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建设项目《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探索》,主持人:付翠莲)

参考文献:

[1]黄雪,柳建良,张文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2(1):160,155.

[2]沈晨,李萍萍,施卫东,等.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权变理论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6.

[3]廖湘阳.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21-25.

Study 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Government-Enterprise-University-Institute” Collaboration for the Post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The Case of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ty of Zhejiang Ocean College

FU Cui-lian1,2, XIAO Chai1

(1.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College,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5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近30多年间我国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且逐年报名人数也处于增长阶段。截止到2014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10年间增长近72%,标志着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建设阶段。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其质量建设。回顾自1999年高考扩招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逐年递增,到2013年,普通高校大概2491所,在这之中很多都是扩招后新增的学校,其教学理念、制度、师资力量以及设施等各方面准备并不充足,这就造成了普通高等院校中生源质量以及培养出的本科生质量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伴随着近10多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建设的进行,直接性的造成了研究生生源质量也在下降,主要表现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等。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到:“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研究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应结合各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体系,注重研究生内涵及质量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创新思维与能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经过多年不断摸索,发挥自身优势,以导航与控制技术为支撑条件建设逐渐建设起“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在教师们进行了多次尝试与教学改革后,在如何夯实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等加强质量培养相关问题上已取得了初步且明显的成果。

二、从高校角度看待“政产学研用”模式

在“政产学研用”模式中,政府政策营造起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大环境,并起到了规划、监督与保障的职能。通过其政策导向,有效消除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壁垒,通过市场发展中的需求关系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同时又促进了创新型项目的孵化。

在高校角度来看,“政产学研用”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体系,重在对研究生的培养。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且善于科研创新与育人工作,但如果偏向超前引领的话,则“不接地气”,培养的人才“没有市场”。企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对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最为感敏,但却不善于科研创新与育人相关工作。所以在“政产学研用”模式中,就需要高校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其科研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使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转型,促进人才培养。

高校应以“政”“产”为导向,以“学”“研”为主体,以“用”为实践,将其延伸到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之中,发展适应自身情况的“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高端人才。

三、“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

高校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作为地方院校,虽然在研究生质量教育上与985、211高等院校有所不同,但可以借鉴其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做好自身的教育模式改革,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为例,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模式,以导航与控制为关键技术,逐渐发展起“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在研究生质量培养相关问题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完善自身教育模式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拥有教授、研究员10人;副教授14人占56%;20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劳动模范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深厚的科研功底,为建设“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境建设方面,根据科技发展与需求以及学科技术优势,为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服务于国家、北京、国防,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以其核心技术高动态运动姿测量与控制技术为基础,以“政产学研用”为机制,建设起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助推器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平台,从而推动学科、行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其功能与定位如图1所示。在该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中,为保证研究生能够进入更深入的研究,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设立了智能控制研究所、导航应用研究室、动态测试实验室、高动态导航研究室、高动态器件研究室等科研场所并购置了研究所需的各类先进实验设备和系统平台,这些都为研究生在科研中不断深入提供了可靠的环境。

在人才培养方面,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注重对研究生入学后的培养。因为研究生阶段作为科研生涯的开始阶段,研究生在入学后都怀有一颗对科研热忱的心。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教师应该重点把握好这一点,应调动其内在积极性,鼓励其为国服务与志存高远的精神,帮助研究生完成其自我实现,使之在身心将康的状态下自主式地成长。为此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采取了下列方案。

1.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刚刚入学的研究生作为科研界的新生力量,对科研有着一定的热情与执着,但其自身能力与知识储备尚不足以进入科研与创造,需要全方面的锻炼。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鼓励研究生指导一些具有科研爱好的本科生,例如让本科上参与到项目之中、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研究生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重要过程。

2.“头脑风暴”中出创新

创造不能凭空而来,想要进行创造一方面在于积累,另一方在于集思广益明思路。在研究过程中积累是基础,但有积累并不一定能创新,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很容易在某个问题上陷入思维瓶颈。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鼓励研究生每周进行内部交流,针对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人对此谈及自己的看法与拟解决方案,大家集思广益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3.开阔视野,知不足,明方向

科学研究需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内部讨论学习解决现阶段问题,开阔视野面向社会需求才能明确下一步研究。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一方面鼓励研究生参加行业内的各种交流,了解当今市场动向与社会需求,了解自身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激发其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鼓励研究生与合作企业、各高校以及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其提供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取其所长促进成长。

在“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中,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把握产教对接、工学结合的原则,将纯课堂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与以工程实践为主的生产、科研工作相结合。目前的在研项目共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工程项目9项、北京市科技计划2项以及其他项目3项,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立不同的科研团队,如图2所示,研究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实现,根据市场需求与项目经验将理论实体化,将本来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通过这一机制变得有趣和现实起来,激发研究生自发的学习研究,促进其自身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积累、交流,从而学会创造。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在不断的探索与经验积累中获得了众多成果,并实现其多元化转型,在近5年内总共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30余篇,撰写了3部专著,开设了水中机器人实训等课程。其代表性成果“免标定自补偿弱交耦脉冲式加速度计”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超5.5亿元,在服务社会及国防建设的同时,促进自身人才培养工作。在近5年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共培养985、211重点院校博士研究生10名,每年均有多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优质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占培养总数的近70%。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团队在“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四、结语

通过发展适用于自身的“政产学研用”教育教学平台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实体化,激发研究生兴趣,促使其在自主学习、思考、交流中学会创造,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可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45-49

[2]赵娜.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04-104

篇(6)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高专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途径。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额外负担。

2.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思路不够开阔或自身条件的影响等原因,还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原因剖析

1.宏观方面:(1)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行业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2)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包括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3)经济发展对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性劳动力所占据,企业还没有体验到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人才高消费,高职高专毕业生被一些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

2.微观方面:(1)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2)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二是许多学校在寻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岗位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因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实际部门不愿意接纳或只能接纳少数人,因而给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建立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目前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支持产学研的政策,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当前,政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政府通过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如《企业法》)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理顺产学研结合运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但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校企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基础。因此,理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双方合作层面如何,将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1.浅表层面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虽在毕业实习方面有一些安排,但也仅仅属于参观性的,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职前]练的作用。

2.中层面合作:企业开始关注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中,而且学生基本能顶岗进行综合训练,有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但这种层面的合作还仍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作。

3.深层面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到毕业生的实习安排,科研课题的合作,再到教学质量评估各个环节,企业都积极参与,把其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量身订做”人才。这种合作使校企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内外结合关系。

浅表层次合作和中层面合作都没有理顺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因而产学研结合工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建立深层面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转贴于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调控机制。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规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1)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2)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等。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等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为此,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合作保障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校企双方建立“三级双轨”模式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见图1)。(2)出台相关基础文件。为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研究出台下列文件:《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产学研结合开展情况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由于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指标极其复杂,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软”指标,还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硬”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否正确、效率快慢、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建立这种评价机制,包括政府与高职高专院校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各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应明确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2.必须具有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真正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必须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而且只有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

4.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专科接本科等多种层面相互沟通、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既要强化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兼顾专科接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更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依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高职高专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会越办越好,从而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景文.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 (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27-02

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有情况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构组成形式与本科不同,它由高职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协作的互动形式。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还处于初探阶段,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际应用中。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合作的方式都不同,合作的企业数量不多。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不像本科院校那么受重视,合作的企业也缺乏积极性。产学研合作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条件的不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可以有效地提供学生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通过学生表现选择合适的学生。

1.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高职院校有能力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然而高职院校的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使得无法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多数高职院校高层对于产学研合作不是特别关注和重视,主要活动只能在系部小范围开展,没有更大的合作平台发展。

1.3 政府的激励政策

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还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措施,没有对合作的各个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使得高职产学研合作运行中出现一些责任纠纷,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来支持和监督运行,由政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共享平台,可使合作机构双方都受益。

2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中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在稳步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如订单模式、项目模式等。虽然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合作运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2.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意识不强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但只限于纸上谈兵,并没有付诸实践。学校以为通过合作教学、顶岗实习、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搭建合作的平台就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更强调企业数量不看重质量,使得产生企业类别单调、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由于我国的大多企业不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使得科技人员数量少不集中,没有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团队,导致整体的创新实力不强,这样会与高职院校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合作不好开展和持续,进而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抑制的鸿沟和障碍。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品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进行推广和实践应用不太重视,而这恰恰是企业特别重视的成果,企业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和回报率,不从长计议,是一种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

2.2 高职院校参与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规划或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校内激励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工的奖励分配标准不明确、不固定。合作的企业、科研机构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及其他合作机构也一样。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在协同合作中,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只负责项目的技术领域研究,不考虑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这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成果是不被重视的,这种观念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目的南辕北辙。其二,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是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只要有论文和专利就可以评职称,重心落在了追求论文和专利的发表上,不注重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所以缺少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

2.3 政府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要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低层次的合作。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较少,使得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评价指标和资源配置达不到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的投入资金不足、涉及范围小也是导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原因。

3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3.1 构建优惠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在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文来保障合作的顺利运行。我国政府结合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制定了适当的激励政策,如科学进步法、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出台虽然可以有效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运行,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概况、科研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需求,提学研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利好适宜的政策和法规。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和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工作中来,明确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主体各方对利益分配的满意度等。

3.2 完善管理技术与标准

产学研合作机构一般是由校、政、企三个主体组成,为了充分体现主体间的公平地位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中,主体之间都是紧密关联的,同时也各负其职,分工明确。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生产环境和场所,承担设备、场地供给和技术实际应用,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实施,学校作为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主体。因此,每个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同,缺一不可,只有保证合作内部每个主体的平等地位,产学研协作才能稳定运行和发展,每个主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资源才能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标准,充分考虑主体各自的特点,选择既能发挥自身特点、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参与主体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受社会很多因素影响的,所以要处于综合考量,以适合自身发展为基础恰当的选择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标准。建立效益性标准。效益性标准是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参与主体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满足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果这几种效益之间有冲突,参与主体应该以社会效益或长期效益为标准。如果参与主体只看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可能会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动荡、产生分歧或损害,不利于主体间的统一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企业效益的绿色增长。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要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对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所以选择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效益标准。

3.3 搭建社会广泛参与平台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新来满足产学研创新的需求,便于共同发展,需要搭建一个知识创新的共享资源平台,保障协同创新的主体对科研技术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这就需要社会专业人员的广泛参与。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需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多样化的参与机构。企业高端人才和社会权威人士都能积极参与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来,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也保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顺利运行。政府方面要积极宣传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发展良好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予以推广、支持和鼓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信息网络平台,将产业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及时的呈现给社会各界,让社会更加了解。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依托,网络为平台的多元化服务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大蓉.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战略内涵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23).

[2] 于新颖.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5).

[3] 王章豹, 韩依洲, 洪天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

篇(8)

在国外,本科教育一般被视为通才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而真正体现科研水平、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是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不仅是地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在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其创新能力可以得到系统培养与锻炼,同时,这也缩短了研究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加快了其成长节奏;而企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金基础进行技术创新,拓展了企业人才引进的渠道等。可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整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研究生导师聘用、考核标准不规范,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企业要求较高,一般是要求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经营稳定的高科技企业;同时要求企业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较突出的工作业绩。而一般能够符合条件的导师在企业中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或生产任务,这就造成企业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精力上无法保证,在研究生整个培养阶段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校缺乏对企业导师的考核标准,一般是参照校内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对于企业的科研人员不一定合适。另外也缺乏一定的奖励性绩效机制,造成企业科研人员对于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热情不高,合作动力不足。

(二)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应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还是重点面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实践性课程。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角度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偏于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缺少实践指导,进入企业后动手操作能力差。

(三)企业和大学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

既然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就属于双向选择的关系,高校在企业的选择上,需要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研究方向、所涉学科以及与学校学科方向的契合点。同样,企业也要详细了解高校的信息,学校在与产学研联合培养上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以往的培养情况,这样才能在双方互相认可的前提下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而现实中,企业与高校之间往往缺乏这种长期的信息互通机制,造成合作单位更换频繁、企业导师队伍不稳定。

(四)联合培养研究生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易出现归属问题

当今企业竞争往往聚焦在人才和核心技术上,而项目技术由参与研究的科技人员所掌握。如果研究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如何保证当研究生毕业以后,企业技术不被泄漏?尽管事先可以制定相关协议加以约束,但是,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处理起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企业不愿意面对的。所以,企业宁肯让研究生参与一般性的技术项目研发,也不敢轻易冒风险让研究生参与更加需要科研力量攻关的核心技术项目。

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完善企业研究生导师制度

首先要建立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可以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负责本单位的企业导师的遴选初审工作,经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遴选工作可以与校内研究生导师同步进行。通过制定企业导师的遴选、聘用标准,明确企业导师的准入标准,切实把好导师质量关。其次要建立企业导师的业绩考核制度,明确企业导师职责。比如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生所承担的相关科研内容及社会实践计划;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及必要的科研试验条件或经费;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创作。

(二)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性质、目的决定了在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面要区别于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培养,更要针对企业实际需要,融合一些实践性、前沿性强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除了调整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外,还要尝试其他培养模式。例如将研究生在企业的课题研究与毕业学位论文密切结合,将课题的成果纳入学位论文,以产品研发、研究报告、规划设计等与实践操作紧密的形式撰写。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入与专业相近的课题组,这样有助于研究生理论与实践顺利结合。在研究生的指导方面推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指导,企业导师重视实践指导,校企互补,这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提升其科研实践能力。

(三)完善合作协议,明晰科研成果归属权

高校和企业之间应该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协议中将涉及的双方权利、义务 、责任等事项明确清楚,尤其是对于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的成果归属问题,要予以说明。对于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生而言,也要与企业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并由学校承担连带责任,以防学生在离开企业后,将课题中的核心技术泄露出去,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毕竟研究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是有限的,提前将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划分清楚,有利于企业放手让学生参与课题,避免产生合作纠纷问题,影响企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

(四)完善校企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基地建设

高校与企业之间要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平台基地,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主动去寻找与企业的契合点,与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以燕山大学为例,燕山大学在秦皇岛市开发区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三个主要方向的产业集群,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地方经济和传统产业特色的自主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是燕山大学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若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整合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和企业拥有的各个层面的资源,使培养研究生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达到“双赢”,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对秦皇岛市整个经济创新性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8.

[2] 李大胜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

篇(9)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扩大规模,在这种快速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高校研究生教学资源紧张和硕士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状况。从高校的教学资源来看,导师人数、科研经费、设备条件等一时无法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教育资源短缺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瓶颈,尤其是师资力量的瓶颈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如何解决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缓慢增长的矛盾?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些不仅是研究生教育和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发展背景下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它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完善的结果。与此同时,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在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开展了较多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提出了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沙龙、产学研合作、课题制、导师组等新型模式。在各种模式探索中,普遍认为采取与行业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但使研究生教育由高校得以向社会延伸,还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有利于培养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达到产学研三赢目标。产学研联合培养是解决高校研究生培养资源瓶颈的有效方法和必由之路。

目前,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立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校企联合开办专业培养研究生、创业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国内在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的典型模式、校企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和共识。在立体交叉培养新模式中,研究生的纵向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实验研究技能)和横向培养(工程技术创新实践)并举、内涵(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和外延(管理才能和社会应变能力)兼修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证明,在研究生教育超常规发展的新形势下,它对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是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一种好模式。

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培养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产学研合作对工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地方高校在地域上处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联系密切,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能起到更直接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工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由学术型转变为工程应用复合型,以硕士学位作为工程师职业的入门水准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地方院校由其特点决定,对于优势尚不明显的学科在如何建设和发展上,在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上面临的困难大、任务重,这些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改革问题,同时也是事关地方院校全面发展、整体上水平的核心难题。当前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关于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的研究课题不多,特别是地方院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较少;多元化培养主要停留在概念层面,可操作层次的研究不多,实践探索很少。因而,立足于应用型工科为主地方院校的特点,基于校际合作进行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方式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一、校际合作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方式的主要任务

笔者承担了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进行了校际合作的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方式的探索,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学校外部优质资源、缓解校内科研资源不足、探索富有弹性的、多元化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经过论证明确了以下主要任务:结合校际和校企之间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探索,以具有互补性的地方院校为主要合作对象,初步形成具有应用型工科地方院校特点的校际合作模式;结合教改实践,探索基于校际合作、以项目为依托的工科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和方法;多元化培养的实现过程包括产学研各方互动机制和责任的明确、学研合作指导中多师型的导师团队的建立和协作方式等关键问题和构建研究生的管理和激励办法等。

二、校际合作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的实施

1.实施思路

通过实际的大型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强化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宽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拉近校内导师及研究生与优势高校、企业的距离,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辟新路。

产学研联合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企业对科研人员的需求,这种开放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能够促进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实施中的重点问题

(1)校际合作基础上,以合作发展为核心的产学研联合对地方高校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环境的优化作用。

(2)加强与同层次具有互补性高校的校际合作,形成高校间、校企间、导师组联合的对研究生的多元化培养,激发灵感和创新。

(3)重点研究以项目为依托和培养基地为平台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突出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4)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工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5)开展校际合作,进行多元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

3.以合作发展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的校际合作方式的实施过程

(1)通过校际合作的指导教师进行联系沟通,探索以合作发展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的校际合作方式。

(2)通过与优秀企业进行沟通,不仅把企业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平台,还要为他们提供较好的科技服务,使企业实实在在感觉到研究生的价值,真心实意地参与合作,学校从中获得进一步的研究机会,企业从获益中为校方提供支持,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前景。研究基于校际合作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互动机制,对联合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校企合作互动的办法。

(3)采用“高校课程—基地研究—校基答辩”三段式培养进程,对课程学习、中期检查、开题、论文答辩培养全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创新奖学金、研究生科研成果突出奖等方式,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基于校际合作的产学研联合在合作、交流和实践中研究提高导师专业素质特别是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方法。探索改变导师重学术、轻实践的倾向,形成考评对导师专业实践水平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评价办法。

(5)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措施,引入质量控制的方法,在联合培养教改实践中对联合培养质量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并对研究生的研究内容进行产学研三方联合评估。

三、校际合作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和有效性

笔者课题组指导的研究生通过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的方式进入大型企业,参加和完成了多个工程检(监)测鉴定项目,参加了抗震加固工程设计,与国家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单位合作,完成了某大型风洞工程技术攻关中的节点关键技术试验研究。通过初步探索,校际合作产学研多元化联合培养方式是实现地方院校研究出成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导师队伍得到建设等多赢目标的有效途径。

加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实现科技创新最有效的途径。校际合作能使得高校间优势资源互补;合理利用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及地理优势、企业的行业优势,有利于缓解高校资源限制的瓶颈;校际、校企之间的互动可以同时解决“找米下锅”和“有米无锅”的问题,充分利用了高校外部优质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培养规模,通过服务区域经济以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

以项目为依托的联合培养中,通过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并为研究生创造好的研究条件,在完成研究成果的同时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突破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培养方式,发展导师团队负责制。导师联合指导组就是利用指导教师团队成员间的学缘结构、学术背景的异质性和思想上的差别,发挥导师集体培养研究生的辅助作用,使团队成员共享其团队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研究生在团队指导下可以学到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利于实现研究生由学习者到创造者的转变。此外,由于企业导师的引入,可以充分融合兼职导师的社会资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可能。

有利于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科研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提高培养质量,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研究生教育、课题研究和就业三过程的顺畅衔接和过渡;有利于研究生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发展;有利于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目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组成及与科研机构的关系等都存在于学校这个“小社会”系统之中,高校在与社会的合作、与同行的交流上呈现出一定的半封闭性。应探索富有弹性的、多元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是本文研究的特色,其主要特点有:

篇(10)

一、前言

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由于具有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特点,在以创新为经济主要增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从国家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到微观层面的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等的建立都涉及到产学研机制的研究。对于产学研的基本构成模式,在实业界和学术界都有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产学研主体优势以及如何分配职责形成联运机制。这些研究在一些以研究和创新为使命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及高技术企业中实施比较顺利。但是,对于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却有一些不同。首先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建在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受到省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地方经济缺少主动联系的激励;同时,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传统的学科分类和布局,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衔接不紧;同时,由于产学研本质上不具备一个法人实体的特征,因此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方面难以建立起良好的运行规则。经验表明,这种缺少机制和规则进行的合作在长期的创新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设计一份有效的产学研合同,平衡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风险与收益分配。

本论文安排如下:

1.通过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作为利益主体进行行为方式的假设;

2.基于行为假设,通过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模型分析其交易特征,特别是在风险分担方面的行为取向;

3.提出风险合同分配的形式;

4.就本市一个产学研项目进行风险合同分配建议。

二、假设条件

本文所分析的是产学研合作方为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以当地政府、企业及其它经济实体为代表)。由于地方高校多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高校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于应用能力而言处于次要地位,地方高校与的产学研合作由于较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而主要利用联合开发模式,表现在高校具有较强的应用人才队伍、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较为机动的合作时间分配,而地方经济往往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合作机会能通过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非经济实体型的合作模型。考虑到以上特征,为有效进行模型分析,作出如下假设:

1.合作的方式类似于地方经济委托高校承担某个项目的某些环节,各主体间存在较为严格的委托-关系;

2.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由于地域、人才等相对处在较集中的地位,各方一方面是利益独立方,同时各方对对方信息了解比较通透,因而过程假设为完全信息通透;

3.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在进行产学研时采用临时性结合方式和一般契约型结合方式,其发现的时间和方式难以确定,同时对产学研结果的估计缺少明显的证据支撑,表明产学研合作体系具有一定的偶然,因此,过程存在较大的风险。考虑到是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各方在承担风险的能力方面均处于弱势,本文假定各方均为严格的风险规避者。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第三部分将视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委托关系为信息通透前提下的模型。

三、风险分担合同的经济学分析

下面运用委托模型来分析地方经济体与地方高校的委托关系。由于合作的范围较明确,且受地域的限制,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之间信息较为充分,故人(地方高校)行动 (其集合为A)(或自然状态 (不受委托人或人控制的外生变量,存在一定的分布函数 ), , 为效用函数)是可观测的。此时,地方经济(委托人)可以根据观测到的行动 对地方高校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因为地方高校长期承担的使命中并不含有对产学研合作的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产学研的合作才逐渐受到重视,但地方经济的情况不同,对于不同地缘分布的地方经济,都建立有较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并设定一些科技项目向外招标合作,所以历史信息决定其合作对象选择的空间较大,地方经济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强制合同的方式选择人。另外考虑到合作的内容基本上是应用型的,决定高校在技术存量上不占有主动叫价的能力,因此高校选择这种强制合同的可能性较大。具体的激励方式是如果地方经济要求地方高校选择 ,这时如果高校选择 ,则地方经济就付给高校 ,否则只付给高校 ,使得下列条件成立:

式中 为效用值, 为分布函数, 为支付成本。

由于努力水平 给定,而产出 是一个简单的随机变量,这时候就是求解下列方程的最优问题:

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求出一阶条件为:

此时有:

上式意味着地方经济和高校收益的边际效用之比应该为一常数,而与产出和状态无关。方程可变为:

上式可以解释为:

1.在最优条件下,不同收入状态下的边际替代率对地方经济和高校都是相同的。在考虑进行合作的时候,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会根据项目的风险特征决定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虽然前提是强制合同,但高校可以选择不参与的方式而放弃产学研;

2.由于地方经济和高校都是严格的风险规避者,如果存在有合作要求的项目,能做出决策的可能性只有每一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不是通过由委托人或人独自负责的方式;

3.边际替代率相同意味着如果是在完全市场选择的情况下,能使合作意愿达成,但考虑到地方经济和地方高校都受较为明确的主管部门的影响,因而要实现这种最优还要求主管部门起到市场调控的作用,除了减少行政干预外,还要主动积极迎合双方合作要求。

四、风险合同分配的形式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可确定最优风险分担合同是每一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本部分将风险问题和利益问题联系起来,探讨产学研过程中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的标准。

在具体的合作中,会出现下面两个参数:首先是产学研合作失败的概率,即风险系数;其次是若合作失败,各参与者蒙受损失的大小,即具体的风险损失(损失中包含有双方合作的交易成本)。根据风险测定公式,风险损失=风险系数*委托投入。在实际中,会出现分阶段合作的情况,因此,如果这个合作过程分多个阶段,假设高校 参与其中的 个阶段,对于在第 个阶段的风险系数为 ,而作为委托人 的地方经济,也参与其它 个阶段,在第 个阶段的风险系数为 ,投入的资源为 ,则双方在各阶段的总风险损失分别是:

其中成功率与风险系数的关系为风险系数=1-成功率。

基于此,第三节中分析出委托方和方不论初始投入为多少,在信息通透的情况下,各方的边际收益应相等。设定 是在总收益中,委托方应该得到的数量, 是方应该得到的数量所以,确定风险收益分配原则为:

因此在进行风险收益分配中,不论最后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从产学研中获取的收益为多少,各方就分配的收益比为各方潜在损失之比。

五、某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合同设计

地方高校A成立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该公司是依法取得《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在2009年承担某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合同内容包括编制工程预算;协助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标底,并提供综合单价分析表;审核工程竣工结算,协助完成结算审计工作;结算完成后,协助建筑工务署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由于合同贯穿整个市政项目的生命周期,因此,在进行合同定价时遇上以下几个问题:

1.合同价格以什么原则确定。传统上是按照工程造价的0.2%提取服务费用,但对于工程实际造价并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完整确定合同价款;

2.合同期较长,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风险并不能由合同当事方能把握,譬如项目的施工风险、项目面临的政策风险等都难以由产学研合作方确定,对此就可能出现风险合理分配的问题;

3.对于合同中签订的服务内容,其边界并不是完全清晰,如规定的协助完成招标工作等事项,其绩效可能取决于项目的其它参与方的有效性。

对此,可以认为该合同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合同签订时对项目风险的考虑问题。运用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分析,可以认为在确定合同风险分配时,首先就应该明确项目损失的大小(对于本项目委托方已经通过了决策树进行了分析,项目风险量化情况良好);其次,通过计算项目现金流,明确项目的NPV和项目的总收益;第三步,方视项目的情况进行收益计算,并确定风险损失值;第四步,通过对比各方的估计风险损失值,按比例从项目的总收益中确定合同价款。

对于该项目,通过决策树计算,委托方在项目成功的情况下总收益为4800万元(概率95%),在失败情况下收益-1200万元(概率为5%),故项目的风险损失期望值为60万元。方在项目成功的情况下总收益为50万元(概率为93%),在项目失败的情况下收益为-8万元(概率为7%),风险期望损失值为0.56万元。项目的总收益期望为4500万元,故进行收益分配的结果是:

合同价款应确定为41.61万元。

六、总结

地方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由于较少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而主要利用联合开发模式,这就要求通过建立起对各合作主体能较好激励的合同形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的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所以如何平衡这些风险是这类激励合同的主要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说明:

首先,由于产学研合作并不具备很强的风险驾驭能力,对风险合同设计就必须考虑到风险规避的特点;

其次,不管收入状况如何,各合作方都会按照其对边际收益的衡量来决定合作内容,即在同一项合作中,只要是风险规避的,各参与方就必须承担合作的风险;

最后,对于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分配原则,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按阶段区分合作内容的风险特征后根据各方应承担的总风险损失按比率享受收益。

参考文献:

[1] 张卫国,李江.基于演化博弈的产学研合作稳定性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2] 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

[3] 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4期

[4] 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11)

作者简介:陆秋娥(1975-),女,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讲师,广西高新科技产业投融资研究中心、广西投资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投融资、保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5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139-03

产学研合作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是指我国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它是以加强学生素质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是指产学研合作的科学研究,它是以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由此看来,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是尤为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引起了我国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推进我国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发展,是我国教学界所致力研究的热点课题。

一、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别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以广西市场为重要的导向,并以各大企业为主体来促进广西的现代化建设。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产学研合作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将产学研合作推进向前,并且将经济发展与科技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广西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保证广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广西地区的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与各个企业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地区内部的各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有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对广西地区经济的最新统计可以看出,广西地区各本科院校试验以及研究发展的经费支出明显增多,本科院校所发表的科学技术性质的论文也明显增加,其中有许多经管方面的学术性论文申请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由于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广西地区的本科院校对产学研合作逐渐加大了重视程度,并且对产学研合作的环境进行了优化及创新。

二、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合作的思想不够开阔

在普遍认为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必要性的同时,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对其客观性及其内涵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致,突出表现为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同于常规的生产实习,只是单纯的把产学研合作限定在技术这一狭小的范围内,把其作为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上的突破还没有达成共识。在经济时代,对于地方学校来讲,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求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知识面较广、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人才,所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并不只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加强。但是有些高校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时,因为思想不够开阔,只是片面的强调专业对口,单纯的重视某一岗位的技能操作,没有真正地把培育学生能力和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忽视了教学计划的目标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价值观严重的受到限制。

2.产学研教育运行模式缺乏相应的针对性

当前,普遍认为较为典型的发达国家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企业与学校进行签订协议,双方共同来培养对路的学生;第二是“X+Y”教学模式,前几年在学校组织下进行教学,主要是以完成理论为基础,后几年是在企业进行,以实习为主,参加各种活动,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的课题,并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来完成设计;第三是“学工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使得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工程实践进行交替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在确定产学研教育模式下,因为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忽视本校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去模仿国外的成功模式,使得选择运行模式失去了存活的土壤。

3.缺乏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对本科院校、地方企业、科学研究部门、政府部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涉足,每一方都置身于不同的工作系统当中,并且都具备着自身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不仅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还希望促进各方的产学研合作,但是往往这两个方面会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比如知识产权的问题以及成果所有权的问题等,产学研合作当中对知识流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各方的知识产权的矛盾。本科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根本就在于利益,本科院校对产学研合作投入的主要是知识,因此,地方企业和各所本科院校都想控制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当中,对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一般都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所签订的合约来安排的,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产学研合作双方关系的和谐。

4.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不够健全

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不断的致力于推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但是仍然缺乏健全的协调及领导体系。各所本科院校所颁布的相关政策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国家有关科技条例所制定的,没有确切的贯彻落实其中,针对性和具体性的政策太少,而相关性以及概括性的政策过多,并且大部分政策并没有推进产学研合作,仅仅是流于形式,这就导致了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不能有效的发挥指导思想的具体作用。此外,广西地区各本科院校没有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造成了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方向与经济领域所迫切需要的技术不一致,最终导致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达不到良好的结合效果。

5.本科院校与企业资源不协调

广西地区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过程当中,本科院校和企业资源缺乏协调。本科院校的资源主要有教学资源、教师资源以及科学研究条件等,资源优势就是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人才的培训;企业的优势资源主要是具有精湛技术的工人、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工作设施,以及应对市场变动、技术人才需求、经济发展的能力。本科院校的资源与企业的资源是互相补充的,但是严重的缺乏协调。近几年来,由于本科院校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资金和设备,而且缺乏积极投身于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导致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偏低,不能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完成企业所分配的生产任务以及工作任务。

6.企业缺乏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就必须要以企业为重要的依托,促进企业参与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以及学生就业分配的整个过程当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但是在实际当中,许多企业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与企业结合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且由于产学研合作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提出的,并非企业本身所决定的,这就导致企业缺乏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有力措施

1.转变思想,坚持“全人教育”观念

当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及其人才的培养标准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将合作教育限制在应用技术学科这一狭小的范围内,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全人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转变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思想,充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开展各种技术、知识、人才、信息、资产、管理的合作教育模式。需要确定“全人教育”的思想,培养能够积极面对各种复杂变化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学生各种机会和环境,多个领域和部门,而不仅仅是完成理论指导,或者最多只给予一个方面的实践教育。同时,应该注意宣传合作教育在发展学生爱好、兴趣、能力、专长和人格方面的价值,及其在学习期间人的工作经历对人的一生发展的影响,逐步建立起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竞争力。

2.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调节以及组织

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广西政府部门的调节和组织作用,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基础设施的改造,创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本科院校以及科学研究部门积极投入到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借助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的作用,积极营造广西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氛围。还有就是要促进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并将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转规范化,将产学研合作的交流沟通的平台不断的拓宽并且不断的完善。加强企业生产力来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中介服务的建设发展;将广西政府部门的一些社会服务作用与中介服务相统一,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方法来促进广西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3.创建本科院校内部组织管理机构

广西地区本科院校应该切实把产学研合作放在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当中,必须在本科院校的内部创建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加强学校与外界企业的联系。组织管理机构应积极的为本科院校寻找能够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并参与到产学研合作的整个过程当中,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本科院校还应该建立能够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体系,并制定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全面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4.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科院校及企业应该借鉴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经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资金。政府部门对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发展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主导性,政府部门不仅是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规划的决策方,而且也是产学研合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方,在产学研合作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迅速发展,广西地区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企业与高校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主动的开始寻找与本科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机会,并为本科院校提供先进的设备以及大量的资金,协助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本科院校也为所合作的企业单位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业人才,企业与本科院校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在筹集的资金当中,社会团体为高等院校所提供的资金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资金在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本科院校应提高自身的实力

本科院校本着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理念,将产学研合作策略切实的贯彻实施,只有在实质上为企业服务,才能加强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若想打响专业的名号,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实力,利用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机会,锻炼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出企业所缺乏的专业人才,而且推进了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最重要的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本科院校拥有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找到了强大的后盾。

四、结束语

广西地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该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在产学研合作中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从根本上去发挥学生的潜力,为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且为国家各个工作领域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传芳.面向市场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05).

[2] 刘须群、陈星.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