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0 18:21: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篇(1)

弗洛伊德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他9岁进中学,17岁时以名列第一的成绩完成中学学业,随后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第二年与玛莎・伯莱斯订婚,1886年完婚前,弗洛伊德给未婚妻写了400多封信。他们白头偕老。1882年,他用催眠术研究癔病,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由此产生了他的第一例精神分析病例――安娜・O,即佩珀海姆案例。1885年和1886年间,他在学习和考察实践中,深信神经症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治愈的,从此对癔症和催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维也纳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开始治疗精神疾病。

1897年,弗洛伊德创立了产生深远影响的自我分析方法,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积累而引起的。之后十年,弗洛伊德进行了大量的精神病临床治疗和研究,诞生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这个名称,并于1900出版了《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正式形成,成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著作。尽管现在人们对此书的评价很高,但在出版初期,却遭到了一片批评和反对之声,导致此书出版后的8年间仅售出600册。1910年,在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这表明精神分析学派的正式建立。至30年代,他的理论影响力登峰造极,精神分析理论成为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主要方法。1938年,他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并于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的一生卷帙浩繁,论文、著作多达300多种,代表性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17)、《文明与缺憾》(1930)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等。在1982年由美国心理学史史学家评选的1600年后世界影响最大的已故104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一;在2002年由世界心理学界最负盛名的《普通心理学评论》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三。

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

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表达一组有关人类心理性质的观点;二是描述一种对心理失调予以治疗的干预技术;三是意指一种研究方法。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与该理论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该理论形成与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的奥地利和维也纳,社会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各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作和职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很大,焦虑和恐惧情绪不断增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维多利亚时代的伪善道德观,以及犹太人家庭性道德的压抑,导致整个社会对性的禁忌十分苛刻,人们的性本能受到严重压抑,产生了心理上的扭曲和变态。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引起的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极大地震动了精神分析学界及整个医学界”。可以说,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病态现象所做的努力。

其次,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哲学思想背景。弗洛伊德对哲学有深入的研究,柏拉图的性本能、“灵魂三部说”,莱布尼茨的“微觉”,黑格尔的“无意识精神”,叔本华的“无意识”、“”和“双本能同一”思想,以及尼采的深层心理分析和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等,都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为精神分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帮助。在上述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将那些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当作前意识;将那些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当作潜意识。由此,弗洛伊德将无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后,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特定的科学背景。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细胞学说等科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的医学背景,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及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弗洛伊德受过长期的物理生理训练,这种经历使他相信,通过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方法,让心理疾病患者将内心的力量表达出来、转移出去,精神病症就能够得到治疗。再加上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促进了弗洛伊德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有机体有规律发展的观点和泛性论的思想的确立,这些观点或思想结合弗洛伊德的医学和精神病学背景,特别是当时心理病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发展,使他对精神病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上述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和科学背景,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使精神分析理论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考验后,仍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为提高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二、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的要素

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思想,集中反映在精神分析理论中。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也是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在精神病医疗实践中逐步建立、积累的一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无意识)。他认为,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的潜意识:通过对潜意识的认识和了解,找到精神病症的根源,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潜意识和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总是会在人的前意识无法知觉的情况下出现,进入意识中,支配人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意识和前意识只占人内心想法的很小一部分,占主体的是潜意识。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相关的欲望,它们不容于社会文化而被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分别与其人格结构中超我、自我和本我相对应。本我完全包括在潜意识之中,而自我与超我的一部分也包括在潜意识中。因此,人们不应该对潜意识进行好与坏的价值判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心理和生理交界领域的未知部分,是生理刺激的心理表现,是生理对心理的要求度量”。这个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他进一步把本能发展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本能受到道德和规范的抑制,不能够完全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心理矛盾,引发了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精神疾病。

心理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精神疾病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性力就是“里比多”。个体人格的发展也是“里比多”驱力的结果,他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以口唇区域为的中心。如果这个阶段的摄入没有得到满足,往往会倾向于形成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人格,对烟、酒、零食等能够放入嘴里的东西有超出常人的依恋。第二阶段:期(1~3岁)。以区域为的中心。在这个阶段受到过于严格训练的人,在成年后倾向于形成洁癖、固执和强迫等过度控制的人格,反之则倾向于产生邋遢、浪费、凶暴,甚至等人格特征。第三阶段:性器期(3~5岁)。以生殖器为的中心。人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超我,用来压抑内心对异性父母的欲望。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发展,就会陷入本我的混乱中,之后的成长会一直伴随仇恨、自卑、嫉妒等消极心理。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仍以生殖器为的中心。这个阶段的人由于脱离了家庭的环境进入学校,会将家庭中对父母性别的认同和回避延伸到同伴身上。第五阶段:生殖期(12岁之后)。随着个体的性发育,生殖器依旧是的中心。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满足,“里比多”的释放会引发更多的欲望,甚至产生人格的扭曲。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引发人的“里比多”的失衡,导致心理行为问题。此时,需要了解低级阶段的特征,找到根源问题,通过各种方法加以满足和调节,再次恢复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婴幼儿时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未能满足的欲望,如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形成症结。这种违反伦理道德观念的症结仍会要求在意识中表现,与自我构成心理冲突,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加工,最后以不带明显内容的神经症症状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自我防卫机制等都是精神分析的有效方法,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他曾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到一个从表面上看似与愿望达成相反的案例。那是个年轻的女子,在对梦的自由联想报告中说,她梦见她最挚爱的姐姐的小儿子逝世了,她出现在葬礼中。她很伤心,不断的自责,认为自己在潜意识中诅咒姐姐的儿子,但事实是她非常爱她姐姐的儿子。于是,弗洛伊德对她的生活经历及日常琐事进行了了解,最后发现,这个妹妹曾经有个深爱的人因为姐姐的无理反对而分手,但分手之后,她仍旧追随他的踪迹。就在那个梦之后的几个小时,她将再次见到那个人。之所以出现葬礼情景,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她姐姐的大儿子逝世的葬礼上。于是,在妹妹的潜意识中,那种希望再次见到她所爱的人的愿望和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场景相重叠,构成了她的梦境。

三、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的评价

弗洛伊德虽早慧但大器晚成。在精神分析理论真正得到国际心理学界认可的时候,他已经53岁了。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首先,人们肯定弗洛伊德对心理治疗的贡献,以及心理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不能否认,弗洛伊德用潜意识理论,对变态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全新且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心理治疗的历史地位,促进了心理治疗职业的发展。至今,精神分析仍是心理治疗的基本范式。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精神分析方法对现代人的影响余音绕梁。在实践中,人们会自觉应用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来发掘自我意识,现代一些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采用弗洛伊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帮助患者找到思想的根源。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行为如口误、遗忘、逆反心理等,也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从而使人们对自己也有更好的认识。在理论上,人们原来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医学和生物学方法和技术,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人的生理病变引起的,而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去分析和治疗心理疾病时,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是由内在的心理冲突引起,必须采用消除压抑消除抵抗等缓解心理冲突的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这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方法,奠定了心理疾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模式,理论上功不可没。

其次,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性发展阶段理论与人格发展理论,对更好地理解与指导个体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他的理论,使人们对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很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都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采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方法等帮助患者摆脱无意识的控制,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恢复自我,有助于正确面对心理压抑和心理冲突,从而实现心理健康。他认为,有强大的自我,才有健康的人格,现实的自我要同时受到来自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压力,这三者若能保持动态平衡,个体就能保持心理健康,反之,就可能形成心理冲突,并产生心理异常,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是,人格固然受到本能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作用于人格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对本能的满足只是低级的满足,在本能得到满足之后,人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出现,这是一种对“自我实现”的满足,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追求。

篇(2)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

2、《拖延心理学》

作者: [美]简·博克/ [美]莱诺拉·袁

你想要向拖延的恶习开刀吗?这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3、《梦的解析》

篇(3)

可是……

释放欲望的梦

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开启了人们对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基础认识,认为“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在中国也大有人在。其实,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理论已经被现代心理学抛弃了,其地位与其说是心理学先驱,不如说是先烈。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什么会被淘汰我们先按下不表,还是专门说说《梦的解析》吧。

《梦的解析》,或者说整个精神分析学的架构上,都将“潜意识”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对于现代心理学来说,“潜意识”大致是这样一种东西:你每天能看到、听到和感觉到很多东西,基本上从你醒来开始,各种画面、声音和感觉都会经过你的感受器官转化为神经信号进入你的大脑。但是,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基本上只能认知你投放注意力的东西,比如你现在看的本文,而剩下那些东西――你余光或许能看到的地上的小强、你耳朵中或许能听到的其他人的交谈声,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地都被你的感受器官接受了,也都转化为神经信号进入你的脑袋里,但你不会意识到这些东西,除非你转移你的注意力。这些“多余”的信息,进入的就是“潜意识”,并且可能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被忘记,而且很难被想起来。

弗洛伊德则认为,潜意识不止如此,潜意识还包含人类的一些欲望,而且相对原始、没有经过“文明”审核,比如类似“弑父娶母”这样的愿望,这些欲望平时会被人的意识自动压制,因为这些欲望被意识和大脑认为是错的。可当意识放松的时候,比如睡眠的时候,这些欲望就会真实地跑出来,显示在你的梦境中。

弗洛伊德在书中举了个例子:有一位年轻女士,在梦中梦到自己非常喜欢的表弟死了,她非常难过。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梦是人类的原始欲望,难道这意味着她希望她表弟死去吗?弗洛伊德“呵呵”一笑,不是的。他通过盘问这位女士,了解到这位女士曾经在自己姨妈的葬礼上看到一位非常英俊的男青年并对他一见倾心,但随后就再也见不到了。这位女士思念这位男青年甚深,最终梦到了自己表弟的死――因为可以在自己“娘家人”的葬礼上,见到这位或许跟娘家人有些关系的男青年。

这是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理论,但同时又是一个极难证伪的例子。首先,你凭什么将那位男士和表弟的死联系在一起呢?就不能是“表弟小时候趁我上厕所的时候偷走了我的裙子让我光着屁股到处跑很丢脸,我虽然长大了已经忘掉这件事了,但潜意识还记得,所以我一定要报仇”这种解释呢?

梦与睡眠

我们回到现代心理学,通过大量实验和脑部扫描,认为所谓“潜意识”基本仅仅只是一个记忆的缓冲区,只能暂存少数信息,不具有判断能力,更不可能具备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强大精致的“计算能力”(如此精致的剧本描绘能力,很多人醒着还未必具有呢)。那么在现代心理学理论中,梦是什么呢?我们得先从睡觉这件事儿说起。

如图,从入睡(失去意识)开始,我们将经历由浅到深的睡眠,然后由深度睡眠再回到浅度睡眠,这时候会经历一个过程叫做“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这个阶段有几个特点:

1 这个人还在睡眠,但如果你翻开他的眼皮,会发现他的眼睛在快速转动。

2 与前面浅度睡眠到深度睡眠的状态不同,在REM状态下,脑电波的活动是相对活跃的,基本上和清醒的时候在一个幅度,而深度睡眠的时候脑电波的活动很弱很平静。

为什么会有快速的眼睛转动和活跃的脑电波呢?科学家认为,这是记忆回路在对白天意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或者说是脑神经各区域在进行神经震荡巩固记忆),其中涉及到视觉的记忆会激发眼睛的活动。这基本上是一个无序的过程,会将一些最近1~2天见到、听到、想到、感受到的信息粗略地“扫”一遍。在REM的过程中被叫醒,是可以记得梦的内容的,因为你的大脑正在经历一个意识过程;在REM以外的过程中醒来(比如由浅度睡眠再到自然醒)的时候,由于记忆已经整理完成,此时的你没有意识,也很难记得梦到什么。

基于这些对脑神经和REM的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另一个理论:梦是意识碎片的整理过程。所谓意识碎片,可能是人偶然的想法,可能是看见的人或事,可能是没注意到的某些一闪而过的东西,总之是无规律提取一些意识片断,组成一个小故事。所以梦的情节常常荒诞无逻辑、且有时候跳转极大。还有一些理论认为,梦是由婴儿早期的记忆习惯保留下来的神经活动(刚出生到半岁左右的婴儿,“不会睡觉”,没有规律的睡眠时间,醒半小时、睡半小时,因此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可能在这个时段,大脑养成了“醒着时候接受信号,累了睡过去了就整理信号”的模式)。

别因梦困扰

既然梦只是意识碎片的随机排列,那“解梦”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赋予随机数列和事件特定的意义,这件事听起来是不是很傻呀?

在现实生活中,依然会有些心理咨询师会询问来访者最近都做什么梦。当然,刨除掉一部分不靠谱的“精神分析学信徒”(没错,精神分析学是一套“古代的”、落后的方式),询问梦境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1 大众被弗洛伊德的陈旧理论或伪心理学蛊惑,容易相信自己的梦境有意义,心理咨询师以这种方式切入,了解这个人“认为”自己是怎么想的。

篇(4)

当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应该多读书。我们平时所认为读了多少书,真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当读的越多,了解越多,才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识海洋的浩瀚。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关于做梦的三个来源解释。有一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的,就是梦是属于神明的指示,是属于超自然的范畴,于是也就有了很多解梦的说法。另外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所说的,是人们精力过剩所产生的一种没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关于这一点,因为有些梦实在是不能单纯地用无意义去解释,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篇(5)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写实绘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运用上,还是对人内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卢西恩·弗洛伊德1922年生于维也纳犹太人家庭。其祖父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其著作《梦的解析》曾经让无数饱受精神问题困扰的人获益匪浅,他的心理学也使很多的艺术家从中找到了灵感与表现的题材。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卢西恩·弗洛伊德从他祖父那汲取了创作的源泉。在他幼年时期“维也纳意识”便对其产生深深的影响,在日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那是一种强烈的怀疑与探索精神,就如同古代

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弗洛伊德定居在伦敦,他将自己处于孤独和封闭的状态。他远离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全力地向具象写实领域开拓。60年代后他的绘画风格基本上保持了一种稳定性,此期基本上以室内肖像,肖像为主。他致力于对周边人生存状态的表达,其绘画摆脱了叙述情节或是戏剧性,这也使他的风格逐渐定型,他从生活于其周围的人身上不厌其烦地刻画着普通人的存在状态,挖掘着人物存在的本质意义,这一时期他喜欢畸形甚至病态的主题,其作品风格由精细逐渐转向粗率,而注重绘画性的表现。他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试图做相同的事。”正是这种重复的绘画题材和反复锤炼的粗犷风格使他在后来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如《罗斯》、《夜之画像》、《自画像》等作品的画面结构紧缩而有力,其所描绘的人体通常是紧绷而饱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拙的状态,具有表现性的效果。他说:“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这“生命的色彩”就是彰显人的生命力与生命的节奏。

7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渐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晚年劲健老辣的风貌。1987年,他在华盛顿的赫施霍思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举办了一次回顾展,次年又在伦敦的黑沃德画廊举办了展览,展览的结果是完全改变了他自50年代以来的默默无闻,一跃被视为世界级的大师。人们从他的画作中看到了画家对于生命、社会、人生的历史性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他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典型的沉郁模式得到了全面的修正与更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有力的厚重笔触的色彩造型,弗洛伊德审美的视点由关注微妙的灰色和形体变形产生的意味逐渐转向对形体语言本身的重视,对人体的描绘成为主要的题材。

篇(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创立初期,由于他得天独厚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与“语言”有密切联系的“谈疗法”来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来,精神病人被封闭压抑了的内心障碍,可以经由语言交谈而得以宣泄或净化。可见,精神分析学说在初期阶段就与文学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重视,考察病人的语言反应到对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语误、笔误、读误的心里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与作家的文学创作现象联系到一起了。这种联系实际上在标志着精神分析学说诞生的《梦的解析》(1900)一书中已显出端倪。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学创作上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作家与精神病患者联系在一起,而这一联系的桥梁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写作也是在做梦,只不过是在非睡梦状态下作梦,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内心无意识本能的变形显现,欲望的替代满足。我们往往会说自己作的梦是混乱、荒谬的,完全是一种变了形的东西。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篇(7)

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引入美学研究中,认为美的对象一定是带有“性”的特质。“虽然精神分析学很少谈到‘美’,但美导源于性感的范围看来是完全确实的。对美的爱也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抑制性的情感的完整实例,‘美’和‘吸引力’首先是性的对象的特质。”可见能否作为美的对象最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引起人们的性冲动,人的性的冲动属于感性体验的范畴。也即是美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源自于人的内心,把审美和艺术置于无意识的性力之内是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而美的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美的对象的可变性

具有性吸引力的对象比如人物、自然景观等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丧失吸引力或者因为其它因素而遭到破坏。当这些美的对象消失了之后美还会存在吗?

弗洛伊德在《论非永恒性》中给出了答案,“自然与艺术的一切魅力,外部世界给我们感官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真会化为乌有吗?不,不可能。相信一切魅力会消失殆尽,这或许太无意义,亵渎神明。……一旦对象被毁灭,或者我们失去了对象,那么我们的爱本能就会面临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它可以寻求另一对象来作为补偿,或者暂时退回到自我中去。”他把美永恒存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性力的永恒存在,美的对象的毁灭不仅不能使美消失还会使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审美物象的价值

弗洛伊德把美感同混为一谈,他认为能引起的事物就是美的对象。而且认为审美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生活的幸福首要的就是去追求美的愉悦。……作为生活的一种目的,审美态度虽然很少能防范痛苦的威胁,但却能做出大量的补偿。” 这样的审美就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目的性就是人对的满足。

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我们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那里可以找到答案:“弗洛伊德派的文艺观还是要纳到‘享乐派美学’里去,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朱光潜认为,跟美感是有关系的。美的对象一定能引起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人的事物都是美的,而且在审美中一旦认识到美的对象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从审美体验中脱离出来,变成是纯粹的享乐。这一点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有失偏颇的地方。

美和艺术

弗洛伊德的审美观告诉我们:美和艺术不过是被压抑的性本能的欲望的满足,也可以说是的满足。他认为梦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是心理愿望的满足,艺术家的欲望促使他去创作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包含着这种欲望展现给欣赏者,引起观者同样的欲望满足,从而产生审美。他指出:“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幸福(相当突然地)产生于被压抑的那些重要的满足。”审美的作用就是要获得这种欲望的满足,“美的享受有一种独特的令人微醉的感觉;美没有显而易见的用途,也没有明确的文化上的必要性。但是,文明不能缺少它。美学所要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事物本能被人们感觉为美;但是,它不能解释美的本质和根源,而且,正像时常出现的情况一样,这种失败被夸张而空洞的浩瀚辞藻所掩盖。”为了实现通过满足得到幸福的目的,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升华”的概念,并说;“升华是一条出路,这条出路能够满足‘自我’欲望,而又不使‘自我’感到压抑。”

艺术与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欲望,他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愿望的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艺术家是被强烈的本能欲望所驱使的、渴望得到满足但却没有满足途径,只好用幻想来发泄的一群人。同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禀赋”可以将幻想通过作品变为现实。第二,他们又有一种神秘的本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们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

篇(8)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写实绘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运用上,还是对人内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卢西恩·弗洛伊德1922年生于维也纳犹太人家庭。其祖父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其著作《梦的解析》曾经让无数饱受精神问题困扰的人获益匪浅,他的心理学也使很多的艺术家从中找到了灵感与表现的题材。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卢西恩·弗洛伊德从他祖父那汲取了创作的源泉。在他幼年时期“维也纳意识”便对其产生深深的影响,在日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那是一种强烈的怀疑与探索精神,就如同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教育孩子学会仁、义、礼、智、信那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弗洛伊德从童年时就具有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敏感,这为他将来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埋下了迸发的因子,因为敏感对于一个画家来言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西蒙·弗洛伊德让幼小的孙子阅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种启蒙与训练让卢西思·弗洛伊德从小就具有了一种对于事物的特殊感知力,这种知觉能力和他的祖父有关系,因为他直接的,从血液里继承了祖父那些怀疑、孤独、好奇和直觉。wWw.133229.COM这些性格特征在日后被带入画面,成为他独树一帜的鲜明标志,使他在艺术创作上终生受益。

卢西恩·弗洛伊德于15岁时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由于犹太人的背景,在1933年他们全家便迁往伦敦,1939年弗洛伊德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受业在校长莫里斯门下。20世纪30年代他的绘画题材宽泛,此期他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技法,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最多的是人与静物、植物相搭配的室内场景,绘画技法较为精巧细致,吸收了丢勒、安格尔、门采尔、荷尔拜因等古典大师的线描风格。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弗洛伊德在造型语言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已经开始具有了某种对客观对象精神状态的敏感,画面中有种出奇的静谧,包含了很多令人忧郁、孤独与不安的信息。其作品具有这样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和当时社会大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正笼罩在二战的阴云下,人们在心理上普遍具有一种忧患意识,而弗洛伊德正是以他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到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的描绘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更是他对于时代以及人性的真实刻画,对现实存在透射以关注的目光正是他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从他早期绘画风格的总体来看,整个基调是沉郁静谧的,在造型上注重精细的线描风格,利用夸张变形的形体以及微妙的灰色调传达出忧郁的、惊恐的、疏离的精神意味。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会注意到画面平装光洁、精致细腻,这显然是受到欧洲古典绘画的影响,但已注入了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浪漫主义气息。此期他以一些静物植物结合的画面以及人物肖像,如《穿白色睡衣的女孩》、《女孩和白色的狗》等为代表,这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均采用了带有夸张变形的写实手法,整个画面形体处理具有“外刚内柔”的艺术效果,人物的轮廓清晰可见,轮廓内的形体处理则是平缓细腻,笔触过渡柔和,色彩推移轻微舒缓,作品中呈现出浮雕式或二维式的画面效果,既有绘画图像的平面张力又有一定的体积感,画中人物的精神几乎都呈现一种惊惧或忧郁的状态。

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弗洛伊德定居在伦敦,他将自己处于孤独和封闭的状态。他远离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全力地向具象写实领域开拓。60年代后他的绘画风格基本上保持了一种稳定性,此期基本上以室内肖像,肖像为主。他致力于对周边人生存状态的表达,其绘画摆脱了叙述情节或是戏剧性,这也使他的风格逐渐定型,他从生活于其周围的人身上不厌其烦地刻画着普通人的存在状态,挖掘着人物存在的本质意义,这一时期他喜欢畸形甚至病态的主题,其作品风格由精细逐渐转向粗率,而注重绘画性的表现。他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试图做相同的事。”正是这种重复的绘画题材和反复锤炼的粗犷风格使他在后来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如《罗斯》、《夜之画像》、《自画像》等作品的画面结构紧缩而有力,其所描绘的人体通常是紧绷而饱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拙的状态,具有表现性的效果。他说:“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这“生命的色彩”就是彰显人的生命力与生命的节奏。

7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渐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晚年劲健老辣的风貌。1987年,他在华盛顿的赫施霍思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举办了一次回顾展,次年又在伦敦的黑沃德画廊举办了展览,展览的结果是完全改变了他自50年代以来的默默无闻,一跃被视为世界级的大师。人们从他的画作中看到了画家对于生命、社会、人生的历史性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他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典型的沉郁模式得到了全面的修正与更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有力的厚重笔触的色彩造型,弗洛伊德审美的视点由关注微妙的灰色和形体变形产生的意味逐渐转向对形体语言本身的重视,对人体的描绘成为主要的题材。

篇(9)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写实绘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运用上,还是对人内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卢西恩·弗洛伊德1922年生于维也纳犹太人家庭。其祖父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其著作《梦的解析》曾经让无数饱受精神问题困扰的人获益匪浅,他的心理学也使很多的艺术家从中找到了灵感与表现的题材。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卢西恩·弗洛伊德从他祖父那汲取了创作的源泉。在他幼年时期“维也纳意识”便对其产生深深的影响,在日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那是一种强烈的怀疑与探索精神,就如同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教育孩子学会仁、义、礼、智、信那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弗洛伊德从童年时就具有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敏感,这为他将来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埋下了迸发的因子,因为敏感对于一个画家来言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西蒙·弗洛伊德让幼小的孙子阅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种启蒙与训练让卢西思·弗洛伊德从小就具有了一种对于事物的特殊感知力,这种知觉能力和他的祖父有关系,因为他直接的,从血液里继承了祖父那些怀疑、孤独、好奇和直觉。这些性格特征在日后被带入画面,成为他独树一帜的鲜明标志,使他在艺术创作上终生受益。

卢西恩·弗洛伊德于15岁时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由于犹太人的背景,在1933年他们全家便迁往伦敦,1939年弗洛伊德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受业在校长莫里斯门下。20世纪30年代他的绘画题材宽泛,此期他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技法,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最多的是人与静物、植物相搭配的室内场景,绘画技法较为精巧细致,吸收了丢勒、安格尔、门采尔、荷尔拜因等古典大师的线描风格。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弗洛伊德在造型语言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已经开始具有了某种对客观对象精神状态的敏感,画面中有种出奇的静谧,包含了很多令人忧郁、孤独与不安的信息。其作品具有这样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和当时社会大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正笼罩在二战的阴云下,人们在心理上普遍具有一种忧患意识,而弗洛伊德正是以他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到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的描绘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更是他对于时代以及人性的真实刻画,对现实存在透射以关注的目光正是他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从他早期绘画风格的总体来看,整个基调是沉郁静谧的,在造型上注重精细的线描风格,利用夸张变形的形体以及微妙的灰色调传达出忧郁的、惊恐的、疏离的精神意味。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会注意到画面平装光洁、精致细腻,这显然是受到欧洲古典绘画的影响,但已注入了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浪漫主义气息。此期他以一些静物植物结合的画面以及人物肖像,如《穿白色睡衣的女孩》、《女孩和白色的狗》等为代表,这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均采用了带有夸张变形的写实手法,整个画面形体处理具有“外刚内柔”的艺术效果,人物的轮廓清晰可见,轮廓内的形体处理则是平缓细腻,笔触过渡柔和,色彩推移轻微舒缓,作品中呈现出浮雕式或二维式的画面效果,既有绘画图像的平面张力又有一定的体积感,画中人物的精神几乎都呈现一种惊惧或忧郁的状态。

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弗洛伊德定居在伦敦,他将自己处于孤独和封闭的状态。他远离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全力地向具象写实领域开拓。60年代后他的绘画风格基本上保持了一种稳定性,此期基本上以室内肖像,肖像为主。他致力于对周边人生存状态的表达,其绘画摆脱了叙述情节或是戏剧性,这也使他的风格逐渐定型,他从生活于其周围的人身上不厌其烦地刻画着普通人的存在状态,挖掘着人物存在的本质意义,这一时期他喜欢畸形甚至病态的主题,其作品风格由精细逐渐转向粗率,而注重绘画性的表现。他说:“如同我的记忆,我总是试图做相同的事。”正是这种重复的绘画题材和反复锤炼的粗犷风格使他在后来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如《罗斯》、《夜之画像》、《自画像》等作品的画面结构紧缩而有力,其所描绘的人体通常是紧绷而饱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拙的状态,具有表现性的效果。他说:“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这“生命的色彩”就是彰显人的生命力与生命的节奏。

7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渐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晚年劲健老辣的风貌。1987年,他在华盛顿的赫施霍思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举办了一次回顾展,次年又在伦敦的黑沃德画廊举办了展览,展览的结果是完全改变了他自50年代以来的默默无闻,一跃被视为世界级的大师。人们从他的画作中看到了画家对于生命、社会、人生的历史性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他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典型的沉郁模式得到了全面的修正与更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有力的厚重笔触的色彩造型,弗洛伊德审美的视点由关注微妙的灰色和形体变形产生的意味逐渐转向对形体语言本身的重视,对人体的描绘成为主要的题材。

篇(10)

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叶至善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他的父亲叶圣陶并不因此而焦虑。

小时候,叶至善对胡同里的小作坊特别感兴趣。放学后,经常在那些木匠铺、铁匠铺、烧饼铺里晃荡。叶圣陶从不对他加以限制。

到了晚年,叶至善还对胡同里的作坊不无怀念:

“直到现在,我都非常羡慕那些工匠!烧饼铺的伙计就一个人,他一边要和面、打饼、烤饼,一边还要随时翻动瓦片来调节炉温,来了客人还要卖烧饼,一切都是一个人完成,安排得那么有条不紊,那么艺术……这个世界简直太奇妙了!”

发言:叶至善,我国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编辑。

一起走进大自然

卡尔・威特出生后,曾被认为是个痴呆儿。父亲老卡尔.威特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相信正常孩子的天赋都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培养。

当儿子j四岁时,他每天早晨都带着儿子出去散步。父子俩走在植被繁茂的山间小道上,父亲会顺手掐起一朵野花,说:“儿子,我们一起看看这朵花。”儿子好奇地凑过来。父亲给儿子讲解:“这是花瓣,这是花蕊,这是花萼。这是随风飘洒的花粉,没有它,花儿再好也结不出果实……”

父亲利用大自然的实物,给儿子讲述有趣的故事,教给儿子各种科学知识。后来,卡尔・威特成长为一名天才式的人物。发言: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人,他的父亲根据对他的成长观察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

民主的家庭会议

弗洛伊德出生在一个开明、民主的家庭里。家里经常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家中遇到的难题和重要事务。

弗洛伊德十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家庭会议研究给小弟弟取什么名字。弗洛伊德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说:“我们应该叫他亚历山大。”妈妈问:“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弗洛伊德接着向大家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亚历山大的故事。爸爸很惊讶:“你连这些也知道!”妈妈说:“就听你的,小弟弟从今天起就叫亚历山大。”于是,全家人都接受了他的意见,给小弟弟取名叫亚历山大。发言:弗洛伊德,犹太人,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少女杜拉的故事》等书。

可以“离经叛道”

学校的圣诞节联欢会上,老师向孩子们分发糖果和蛋糕,说:“孩子们,你们瞧,圣诞老人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啊?”邓肯立即站了起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老师十分生气:“糖果只发给相信圣诞老人的小孩儿。”邓肯毫不示弱:“那我不要您的糖果。”

篇(11)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48-01

张爱玲的陈年旧作《小团圆》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浮出水面,但给平静的文坛所带来的涟漪却连绵不绝。在《小团圆》中,张爱玲多出写到了梦境。梦境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在反应作者对人生的欲望,人类命运的体验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作是一种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的延续。所以如果我们把作品中的梦看做是人物种种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实现,我们就可以通过梦境的内容来探讨压抑在人物心灵深处的潜意识状态,了解人物的“本我”。以此来建构人物完整的人格结构。

《小团圆》中写到的梦境,两处最为重要,即在小说结尾和开头作为点睛之笔所提到的两个梦,一个是关于考试的噩梦,另一个是和邵之雍有关的美梦。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说,作为白日梦的动力的愿望被天然的分成两大类。他们,或者是野心的欲望,用来抬高幻想者的个人地位,或是性的愿望。显然,这两个梦就可以作为弗洛伊德所说的两类梦的代表。

一、第一个新梦:噩梦

在《小团圆》开头结尾都提到的关于考试的噩梦是九莉即是老年时也常常做的一个噩梦。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寓言。弗洛伊德在《梦的工作》中提到,梦特殊表现力之一就是”即将思想变为现象,用幻觉的形式表达某种心理意识和观念。”张爱玲在这个编织这个梦时,用改装的方式把隐藏在潜意识中有罪感和对于命运无可掌控的恐惧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宣泄。由于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战祸连绵,自己的家族也从鼎盛走向没落的时期。所以她对个时代有一种不安全和毁灭之感。这种不安全感更多的是来自其特殊的家庭,更进一步说是来自她和母亲之间的特殊的关系。在《小团圆》中,从其母亲身上我们或明或暗的找到她以前的小说中女性家长的影子。张爱玲自己说,“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她是位魅力敏感的女人。”所以张爱玲从父亲家出走时,和其家族断裂时,就奔向了这位精神导师一样的母亲。但张爱玲真的与其母亲朝夕相处时,其母觉得为张爱玲做出了极大地牺牲,而且怀疑这牺牲是否值得,处处给张爱玲自尊上打击。那种琐屑的难堪,一点点毁了她对母亲的爱。

从父亲家出走,面对这个战火轰鸣的世界张爱玲充满了恐惧与孤独。加上母亲的打击,所以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空间。在张爱玲生命中充满了否定和挣扎的焦虑感,且有一种有罪感。这种有罪感,让她时时有被审判的感觉。所以张爱玲把这种被审判的焦虑在梦境中化成考试前的等待的噩梦,如影随形的缠绕着张爱玲,终其一生。

二、第二个新梦:美梦

和邵之雍有关的美梦,出现在作品最后。那是一个有着令人羡慕的快乐家庭生活的美梦。张爱玲的童年与少年的生活在《小团圆》的的叙述中几乎是一片灰色的生活,我们处处感到横亘在人们之间的冰冷的金钱的纠缠,不信任的目光,自私的博弈。所以张爱玲对人之间一切的美好都冷眼旁观,置身事外,把苍凉的人生掩藏在华丽的物质世界中。但九莉遇到邵之雍之后,无论外界对这对恋情如何评价,但我们在小说中确实感受到那爱情的幸福。有一次九莉和邵之雍在一起时,使她回忆起小时候姑姑和母亲常弹唱的一只英文歌:“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此时的九莉完全沉浸在一片纯净完美的幸福之中。这其实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个人生命中高峰体验。在主观感受上,九莉觉得这是最高快乐实现的时刻,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存在体验。此时的她会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感,最接近于她们真正的自我。此时的九莉摆脱了从父母获得的生命的挫败感,从对新生命的可怖到感到生命的美好。

弗洛伊德说“一片创造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替代物。夜间的梦完全与白日梦――我们全都十分了解的幻想――一样是愿望的实现。《小团圆》就是作者为她和编织的一个白日梦,是以往灿烂年华生的一个旧梦。在这逝去年华里最令她魂牵梦绕就是就是她对爱情的高峰体验与被审判的焦虑。是至今都常常做的梦,这两个梦就如同是寄在旧梦里的新梦。为我们揭示了作者现时的心灵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