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实训半期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2 06:52: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实训半期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训半期总结

篇(1)

数学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也是一门应用型基础理论课程.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学习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实践性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从而形成从事数学教学的初步能力.针对学生数学教学技能的培养,微格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目前,在各高师院校微格教学已被作为一种用来培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优化模式而广泛应用.作为《数学教学论》任课教师,在微格教学指导中,笔者就存在的问题尝试着根据微格教学的特征,突出教学理论的指导性,进行教学探讨,得出应对策略,以期达到有效训练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一、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实训前学生对教学理论认识不足,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已经将微格教学训练穿插于数学教学论课程中进行实验教学,但是存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不合理,不能很好的体现教学论的指导作用;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理论课开展的同时没有根据具体知识的教学情况及时安排微格实训课;数学专业的学生习惯了纯数学上的演算、推理,面对教学论理论课程觉得枯燥无味,而在实践课上目标不明确,为训练而训练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2.在实训过程中时间没有有效利用,训练模式简单,学生、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

现今的高校学生人数多,微格教室有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仍然没有有效利用.根据笔者所教几届学生实训情况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实训前微格教案准备不充分,抄袭情况严重,缺少独立设计;二是在微格教学这种非正式教学状态下学生在态度上存在过分随意和过度胆小两种极端;三是学生之间协作意识不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互助表现不够.四是学生互评时因学生表达能力个体差异浪费时间较多.

3.在实训后反馈不及时,评价缺乏科学标准,教学论课程的考核制度不明确

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很重要的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反馈仅限于形式.另外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也缺乏科学标准和完整的体系,评价停留在泛泛而谈.这样的评价不符合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的要求,不利于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另外,目前教学论课程的考核具体制度不明确.有的采用笔试加试讲,有点采用说课加微试讲,有的采用制作课件加试讲等等,评分主观性大,致使很多学生可以蒙混过关.这样的考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二、微格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数学教学论》理论知识与微格实训课有效结合

在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结合微格实训课,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上把前大半学期用于讲理论,后小半期集中进行微格实训,笔者认为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微格实训,可以及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更有利于师范生的技能训练.

2.实训课上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科学分组

开展微格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的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拥有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自控.在开展实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严格要求.在每次实训之前明确告诉学生训练某项教学技能,要求围绕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案编写,留足微格教案撰写时间.教师在实训前要对教案进行指导修改,杜绝严重抄袭教案行为,确保试讲有备而来.

(2)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时间.首先教师对每次实训要精心设计确保时间有效利用.每节课每组试讲约3人,每人试讲10分钟,15分钟时间及时进行师生点评.教师在主控室观看实况录像时应集中精力,实时记录学生问题.然后有效组织学生观看回放录像,共同点评,教师总结,并及时指出学生试讲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改进建议.其次,课余时间灵活利用.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与学生进行不定时互动,课堂上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余处理个别问题.鼓励学生自行录视频通过现代通讯方式发送给教师进行指导.

(3)积极引导,科学分组,促进有效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扮演好教师、学生和评价者的角色, 互相配合已达到共同进步.对学生要进行科学分组,认真考察全班学生特点,每组人员各种类型混搭.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组长,协助教师带领全组同学畅所欲言,共同提高.总之,微格训练要达到讲的要有准备,看的要有思考,讨论的要有深度.

3.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有力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评价;慎重处理好学生不同的问题;系统归纳总结反馈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教师要制定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高校要建立教学技能的考核制度,加强微格教学的经验总结、交流,增强信息的了解,不断地总结经验.明确教学论课程的考核具体制度,笔者认为教学论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考核也必须两项结合.理论部分笔试加实践部分试讲更为合理.试讲分值严格按照技能评价体系评分.只有严格考核制度,才能促进有效的学习.

篇(2)

谈及教学改革,往往侧重于专业核心课程,而忽略了实训实习环节。事实上,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实习占据了重要的一环,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如此。

反观我们传统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现状是:过度依赖于企业、实训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几乎全部委托于企业,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仅仅依赖于专业教师为数不多的实习巡视和学生实训实习手册的检查。而事实上,相较于医院等实习单位对实训实习环节比较严谨的态度而言,不少企业则对实训实习的学生使用大于教学,整体教学管理不够规范、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鉴于上述专业实训实习的重要性和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我们着眼于这一人才培养症结,从2010年9月开始,在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类课题“专业实训和创业教学基地建设”下开展子课题研究,将重点转移到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上来,并借鉴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成果,针对实训实习环节提出建设和改革思路。这一建设改革思路概括来讲主要是两条:实训环节课程化、实训课程项目化。

一是着眼于实训实习环节,推动实训实习环节课程化建设;也就是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意识,把实训实习放到与专业核心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与核心课程一样开展课程建设。从“实训环节”到“实训课程”,称谓的转变折射的是认识的飞跃。

二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推进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因为涉及到实训实习,所以更加依赖于一个比较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以便于协调沟通共同推进,同时也因为是实训实习,所以更有条件开展项目化教学以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诉求,并有利于教学的质量监控。

课题组基于上述思路,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从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建设以及实训教学项目化探索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并实施了有效的教学改革。

1.校企合作,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实践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双赢为考量,系统设计,突出三个环节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综合见习到综合实训再到企业实习,保证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有机整合。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综合见习2周,侧重行业背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印象感知;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综合实训4周,侧重业务单元专项技能的操作训练;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实现顶岗实习,从而保证零距离就业顶岗。这样的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打破课程条块分割的界限,更加强调综合性,且逻辑衔接、梯度递进、时间递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

在此基础上,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真实性、标准化建设,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微缩,旨在便于课程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则强化教学服务功能,做好相互衔接,旨在便于实践教学。

2.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高质量的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训课程的教学,其根本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的平台可以复制、可以建设,但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却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经验的积累。因此教改期间,要求所有专业教师轮流参加企业进修培训,我们称之为教师企业行动计划。

开展专业教师企业行动计划以来,陆续分派课题组主要成员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进行锻炼。教师在合作办学企业进修期间,必须经历所有部门轮岗实践,重点学习与所任课程相应的岗位流程,并注重经营案例的采集和一线管理经验的积累,以有效填补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经过两年努力,我们逐步建立起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全脱产的进修阶段的学习交流,进一步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新的理念、岗位技能及职业标准;了解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从而在回校后参与实训课程建设、项目化教材开发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校企合作,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

在整个实训课程的体系框架下,加之课题组成员在企业进修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技能提升,特别是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的把握,回校后在实训课程的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教师进修后带回来的很多意见建议,成为实训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作为主力军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发系列项目化自编讲义。以面向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训为例,专门针对企业主管经理层次设计三个部分内容十项技能:角色认知、零售认知、商圈认知、品类管理、陈列管理、目标管理、市场调查、顾客沟通、会议管理、收银作业,大体上涵盖了企业主管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知应会。并且此类实训教材也被企业借用于内部基层员工的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在相互借力中获得双赢。

4.校企合作,实训教学项目化探索

以校企合作自编的项目化教材为基础,一书两用。学生校内实训期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实训项目,并进而由教师总结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样是这本教材,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期间,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各实习小组针对上述实训项目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虽然是相同的项目,但是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更具有适应性和指导性。这样强化中有提高的实训教学,明显地提升了实习效果,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能力的提升使得毕业生在实习后半期即可有充裕的时间在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实习带教老师的合作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

5.思考与总结

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环节,确保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把好技术人才“产品”出口前的最后一道关。传统的实训教学往往依赖于企业、委托于企业,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手段有限。相对于医院等对于实训实习教学的严谨态度而言,企业对于实训实习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考核则重视不够。由此,实训实习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反而成为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将实训实习环节纳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视域,并积极开展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职院校实训实习的教学,应把握高职教育特点,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实训教学系统。首先是构建有机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参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改思路,将实训实习内容阶段化、项目化、课程化;其次是做好实训平台建设和师资建设,根据功能定位差异打造校内校外两类实训基地,并通过专业教师企业行动计划和高校进修计划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第三是依托师资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的自编讲义,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教材支撑;第四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基地为平台,开展双师指导、学生主导的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训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提高实训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推进实质性校企合作模式,以有力保证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合力培养技术人才,企业直接参与人才规格的确定、参与课程计划的设置和实施、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有利于极大地节省了人工培训成本;教师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极大地积累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能力。

实践表明,强化实训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超市零售人才培养,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更加自觉、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晰,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思考和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更加富有深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也满足了企业参与合作的价值预期,最终实现的是学生、学校、企业的多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专业实训和创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SJD880022)。

参考文献:

篇(3)

谈起童年,大概都会有“过家家”的回忆。和小伙伴一起,你扮妈我扮爸,然后模仿大人们的语气进入“生活”;道具可以是一根筷子或一支铅笔。孩子们随意进行各种生活场景,结婚骑马打仗买菜做饭等。过家家是一种儿童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游戏,其实质都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客观上能帮助儿童理解不同的生活角色,更容易和直观地学习各种生活语言和技能。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教授《酒店韩国语》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对学生采取更直观的教学方式,将生硬的课本对话,日常用语和复杂的理论业务流程通过情景再现和以身效仿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快速准确地“捕鱼”。本文试对酒店韩语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和应用性作初步探讨。

1 酒店韩语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1.1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适用性。《酒店韩国语》是高职高专应用韩语专业学生在大三上学期所设立的实训课。高职高专学制短,两年半的语言基础和专业技能学习在时间上稍逊一筹。针对社会需求,快速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增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把握就业方向,对症下药。其次,高职高专学生年龄在20出头,从生理年龄来看,还处在青春期末端,对新生事物善于模仿。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开展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孩提时代的模仿天性,充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感受酒店韩语课程的魅力。

1.2 韩语语言学习的环境缺陷。孟母三迁的故事众所周知,讲的是环境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语言学习也同与此。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样,学习韩语,在韩国留学学习和在国内课堂学习,听说读写效果是不一样的。在韩国对韩国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感同身受,但在国内的学习只能通过看韩剧,听老师讲述课本知识,间接了解和死记硬背。然而由于情况迥异,不可能所有学韩语的学生都有出国机会。在这种语言环境缺失下,我们自我创造场景,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酒店韩语的场景设定可以是前台服务,客房管理,或者餐饮预订。学生可以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语言技巧,学习服务技能。

1.3 准毕业生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大三上半期的高职高专生正处在惊慌的人生十字路口。面对到来的实习期和毕业季,专业储备知识不足,对社会认知不足,因此有些茫然失措。此时实训课上单纯的酒店韩语课本知识就满足不了专业技能的实践性。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把每课重要交际语言列出,让学生敢说敢演,像母语一样自然流畅。学生有成就感,在面对未来时,就会带着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自信轻松处理遇到的每一件事。

2 酒店韩语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性

2.1 突出主体地位。酒店韩语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法,将学生推到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说、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逼”学生积极学习,让静态学习变为动态学习,让学生觉得上课是必要的事、有趣的事。教学时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课堂角色转换,推动学生的积极性。

2.2 提供就业保障。酒店韩语是韩语专业的一个就业方向。如今山东半岛对韩贸易蒸蒸日上,沿海城市涉韩酒店遍地开花,因此酒店韩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这个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掌握酒店服务行业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为迅速就业提供保障。

2.3 拓展性格能力。酒店韩语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选取场景。像“需要客服给在首尔的朴会长打电话问询何时来中国”,诸如此类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参与交流表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性格与个性拓展能力。

2.4 提升教师业务。笔者在本情景模拟教学中,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调整。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自身协调、组织、处理能力会有很大提高,并且在设定的场景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参演,分饰角色,不仅提升了教师专业技术业务的能力,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

3 结语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在各类学科中屡见不鲜,韩语在供不应求的趋势下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人才,发挥儿时“过家家”的率真天性,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摒弃“满堂灌”所导致的“害羞孩子”和“哑巴韩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充分运用到课堂模拟教学中,使实训课发挥最大效力,为高职高专学生工学结合、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词条

2  服务专业教学论文

3 全国花.酒店韩国语.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12:2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教育,目前正面临着国际化变革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级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目前正面临与国际无缝接轨的挑战和机遇。很多中国大学比如清华、北大和浙江大学都选择了一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进行双语或全英文教学。陈江锋等就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本科生培养进行了剖析。北京交通大学强调强化英语,强化实训,注重团队等;张席等认为国外教材较国内更新,教学内容较国内更细。

为了探索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在双语教学上非常努力,然而英文教学对中国本科生来讲,还是有很大挑战。下面这些问题可能对本科生英文教学比较关键:

(1) 对哪些人何时采用英文教学(教学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选择)

(2) 选择什么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课程的选择)

(3) 选择什么教材和选择教材中的哪些内容(教材和教材内容选择)

(4) 教案设计

(5) 如何考核学生等

本文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PREPAID教学方法。

2教学对象和时机选择

在中国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进行英文教学对

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授课老师不仅需要英文流利,还需要对所讲内容了如指掌,这是无需质疑的;同时老师还需要相当的授课艺术和技巧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和容易被学生理解。对学生来讲,一般需要很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和相当的专业基础(如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基础知识)。这样的话,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因为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计算机专业课和大学英语甚至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当然也可以从大一就开始选一些较容易的基础课程进行双语/全英文的教学。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在学生选择英文教学课程时进行指导。

很多中国学生对全英文教学心理上还有些不适应。正如陈江锋等总结的:“学生们从开始很困难,到逐渐半懂,最后能理解听懂,有一个过程,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一个考验。事实证明坚持下来的学生收效很大,只是投入成本较大。”教师宜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采用一些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投入地适应英文教学。

3教材和授课内容选择

目前普遍认为,美英等国的教材设计比较先进而且更新快,被世界很多国家广范采用,很多教材是国际一致公认的经典,我们可以选择这些教材来进行英文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可能面临几种情况:比如《软件工程》就有主要有如下几种教材:

(1) 全英文正版(或影印):比如Software Engineering― an Practitioner’s Approach by Roger R. Pressman,地道美式英文,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 全英文正版(或影印):比如An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by Ian Sommerville,地道英式英文,理论概念稍多;

(3) 缩减影印英文版,浙大等学校从英文原版本中选择部分章节并将某些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1)和(2)的共同点:内容很多,对本科教学只能选择其中一半左右内容;专业术语或复杂单词多,英文理解和阅读难度较大,需要解释;(3)对原版章节进行了合理删减浓缩以适合本科生接受。一般的英文原版教材内容都很多,对于中国学生,可以考虑选择其中的主要部分。例如,软件工程,可以选择简介、需求分析、设计、项目管理和估算、测试等涉及软件工程主要流程的主要内容,共计10章左右(约300页)进行详细介绍。

4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时可以考虑中国学生对英文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接受能力,在初期教学时多参照课本进行(类似大学英文的授课方式)配以适量的ppt课件(特别是需要参考图表的地方和涉及到多媒体的地方);后期逐渐增加ppt课件内容而减少完全参照课本授课的内容。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觉得比较新鲜但又觉得英语难以理解,所以有畏难心理。我们可以采用“慢启动,线性增加”的办法:前一个月左右放慢速度介绍,多解释英语术语;在以后的介绍中逐渐加快进度。

结合作者留学经历和授课经验,作者总结出PREPAID 方法:Preview textbook and slides(预习教材教案);Review textbook and slides (复习教材教案);Exercise and exam key principles and points(练习关键内容);Practice in team-work project(项目团队合作);with An Involvement/Interactive Desire(投入互动)。关于预习、复习、练习等与其他学科基本相似;项目团队合作宜提倡学生及早开始,并先收集学生自己喜欢做哪些项目(参考学生实际能力)然后进行整合分配;投入互动包括课堂教学时多调动学生提问提建议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作业和项目等并随时通过网络(教学专用交流社区网)和email与老师及其他同学沟通。PREPAID方法旨在倡导一种预先准备,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投入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这也是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方式。

教案设计还可以考虑:针对本科生的英文水平,最好是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即要求学生上课时带上课本,初期多参照课本教学并结合适量的ppt课件。老师教学过程中,凡是可以涉及到具体实例的地方都用适当的案例介绍给学生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两节课让学生团队展示自己的项目进展:一是可以监督督促学生的项目进展;二是让学生结合所学关键内容做实践练习;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促使他们把自己团队的项目做得更好。不同小组的题目尽量不一样但可以接近(避免抄袭)。

5考核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团队完成项目的良好习惯。可以考虑以下考核方式:

平时课堂练习+半期考试+项目+期末考试。

正如陈江锋等所指出,美国教育:老师课堂上讲的相对较少,除了讲授基础知识之外,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即重在加强方法的传授;另外是学生课外练习相对较重,强调学生实践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传统应试教育可能比较注重考试成绩(特别是期末成绩),这与美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平时有所不同。 我们考虑课堂练习(quiz)五次,占20%,每月一次以避免抄袭等;实验项目占的比例多些,比如20%;半期和期末考试各占20%,40%。半期和期末考试都认真命题和监考,杜绝各类作弊行为;项目允许团队合作,同时又通过中期和期末的课堂讲解展示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把项目做好。通过作者的观察,大多数学生对项目设计非常感兴趣和投入,课堂展示的确促进了他们相互学习同时也让老师督促和考察他们的工作。不过也有少数同学在团队中贡献很少,这时可以结合各小组长对其成员的综合评价来考核每个学生。关于考试题目难易的把握:可以适当降低考题的难度和减少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而增加理解记忆的内容,因为毕竟是英文考试,学生在理解问题和记忆上的确有困难。

6小结

本文主要从教学对象和时机选择,教材选择,教案设

计,以及成绩考核等主要方面探讨计算机专业本科英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和建议。提出了PREPAID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总之,我们不能为全英文教学而全英文教学,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背景在相互交流互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机专业双语/全英文教学。

参考文献 :

[1] 陈江锋,姚淑珍.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本科生培养剖析”[J]. 计算机教育,2007(1):41-43.

[2] 吴晓桃. 不行不至,不为不成-访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韩臻教授[J]. 计算机教育,2007(1):5-7.

[3] 张席,王志强.国内外Java教学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1):44-47.

[4] Roger S. 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5ed, McGraw-Hill, 2001.

[5] Ian Sommerville. An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USA: Addison-Wesley Publishers Limited, 2007.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in English Using PREPAID Approach

TIAN Wen-hong , ZHU Feng , XIANG Yan-ping

篇(5)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2期.

篇(6)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45-02

旅游管理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行业与岗位需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旅游专业办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

一、“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架构

校企合作的最佳状态是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学校获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获得赖以谋生的专业技能、补贴生活的实习工资乃至就业机会、企业获得低成本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可概括为“三进三同”、“三层递进”和“三力并发”。

1.在教学中推动“三进三同”。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着力打造“三进三同”特色平台。“三进”即教师进企业、企业家进课堂、行业标准进课程。建院三年以来我院已派出两位专业教师分别进入重庆海逸酒店和天来集团挂职锻炼,邀请数位酒店、景区及旅行社行业专家进校为学生授课,有三门酒店管理方向核心课程的教学讲义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编制完成的。“三同”即专业教学与目标岗位同要求、与行业规范同标准、与生涯规划同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始终围绕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要求进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在其中增加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并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使专业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成长同步。

2.在实习中推动“三层递进”。实习是学生在就读期间接触行业的最佳途径。我们在学生实习中力推集中实习,一方面便于学校各方面管理,另一方面可杜绝学生以实习之名做无益之事,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在行业中的就业意愿。在实习中构建了“三层递进”模式,即大二上半期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大二至大三暑期进行行业顶岗实习和大四上半期开始的毕业实习。通过三个层次的实习推动,结合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可完成从岗位认知到掌握独立实践操作的逐层递进,逐步熟悉并掌握旅游行业核心岗位的工作要求。

3.在考核中实现“三力并发”。在教学考核和实习考核中,我们意识到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资源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引入行业一线操作人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校内专业教师三股力量,完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如在《重庆导游词讲解》课程考核中,我院就通过引入重庆野生动物世界讲解部的讲解员及部门主管,与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程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目前,我院与重庆主城及永川地区多家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探索,与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江鸿国际大饭店、天来酒店集团、喜来登国际酒店、重庆益兴国际旅行社、蝶舞咖啡厅等企业合作程度较深。

1.与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的岗位认知实习。重庆野生动物世界是永川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旅游景区,我院自2008年建院以来一直与重野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国庆期间均有学生前往重野开展为期两周的岗位认知实习,主要运作模式如下。实习指导方面,我院指定专业教师担任实习开始前的校内培训及实习期间学生的指导监督工作。同时重野方面由行政人事部(验票组)、经营管理部(商务部、龙凤轩餐厅、游览娱乐部)、自驾车队、安保部、车辆管理部、市场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担任岗位导师。实习流程方面,学生实习前由我院指导老师进行实习动员并宣布实习纪律,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及学生承诺书。学生于国庆节前一周进入实习单位,重野安排一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岗位认知、规章制度及安全知识学习,并实地熟悉景区景点。接下来四天为在岗培训,重野方面配备业务熟练的老员工和部门主管领导作为岗位导师,以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操作规范。国庆期间为在岗独立实践,我院指导教师与重野岗位导师按照要求指导学生并解决突发问题。国庆后我院与重野召开实训总结大会。重野方面为实习学生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建立学生考评档案,并设立重野奖学金。

通过两周的岗位认知实习,学生能够了解游客接待、服务的基本流程,完成对旅游景区内游客接待、服务中各岗位的认知,并可根据专业教师的课程安排,有侧重地对游客接待、服务中某环节进行实习实践,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开展提供感性认知基础。

2.与重庆江鸿国际大饭店开展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重庆江鸿国际大饭店是永川地区软硬件条件最好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10年3月份已与其进行过两个年级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学生由江鸿国际大饭店副总经理及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校内集中培训后,由江鸿大饭店按照学生自身特点及工作意愿分配至合适岗位,江鸿大饭店安排部门主管作为学生职业指导,我院派出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与江鸿沟通并处理实习事宜。学生一周中四天在江鸿饭店完全按照在职员工要求顶岗工作,并得到实习工资,两天在校集中上课,一天休息。

通过“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学生可获得4~5个月独立实践机会,能够在行业真实环境中,学会处理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校内两天的课堂学习,能够将实习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授课教师,并得到准确解答,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帮助。

3.与重庆益兴旅行社开展的校企合作实践。我院与益兴旅行社开展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方面。依托我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我院与重庆益兴旅行社开办了大学生旅行社创业基地。其运营模式为:学校提供免租金门面及水电气配套,我院派出专业教师以指导教师的身份作为基地责任人,益兴旅行社提供线路信息、品牌支持、安全保障并做技术指导,我院学生全面负责散客组团、线路促销、计调、机票销售等日常经营,并由持有导游证的同学直接作为全陪派遣旅游团队。

通过与益兴旅行社的合作,专业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反哺教学。学生可通过全面接触旅行社各个岗位,熟悉旅行社操作流程,且可为学生创业提供经验。

三、“三位一体”模式下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对上两届旅游类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高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2.1%。在旅游行业对口就业的学生中,毕业后三至六个月内走向基层管理岗位的占32.4%。其中通过毕业实习直接留在实习单位的学生占实数的18.9%,这一部分也是在较短时间内走向管理岗位的主体。

在就业稳定性方面,没有换过工作和换过一次工作的毕业生的比率占到了近88%,而换过两次工作以上的占到了近12%,由此可以看出我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更换工作的频率不高,就业比较稳定,这与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毕业生薪资的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在1 501元~2 000元的占了33%,月薪在2 001元~3 000元的占了35%,1 500元~3 000元占总体的68%,是主要的薪酬区间。调查显示,出通过校企合作,我们的学生提高了适应岗位的能力,储备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对学生就业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裨益。

四、“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

对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我们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1.推动优秀学生挂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充分完成岗位认知实习及行业顶岗实习的,表现优异的学生,由学院直接推荐到旅游企业挂职基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并提高较高平台,并可对同级及低年级学生起到较强激励作用。

2.打造院级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并提供专业支持。与本科生导师制结合,以公司制运营结构为主体,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类岗位角色,实现公司运作,同时可根据理论课程的要求,完成专业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举措可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实现企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无缝链接,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企业的运营模式。

3.校企合作编著应用型教材,使课程教学紧密贴近行业需要。通过与旅游企业负责人联合编写应用型教材,固化旅游企业的知识需要及岗位要求,提高对行业思想把握的准确度和持久度,教师自编的实训课程讲义也将通过与相关企业业务能手、主管领导的共同研讨,争取获得校本教材建设立项。

4.探索设立企业班或项目组,构建“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与企业沟通用人需求与要求,与其合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企业需求以项目制形式纳入课程设计,班级名称以企业命名。对于需求量较小的企业,可以项目组或岗位群的形式命名。经过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企业行业实践等模块化培养之后,学生进入企业后可直接成为基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常常出现物流毕业生“找工作难”与企业“招人才难”的矛盾局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正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其核心要素应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本文对此作详细阐述。

1、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建设

1.1 实践教学目标

物流实践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工作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能“通业务、善合作、精管理”。所谓“通业务”,即指通晓各类商品的性能及储运条件,熟悉现代物流作业流程及规范;“善合作”则指在现代物流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等环节中,需要不同领域人员的合作与配合,要求专业物流人才具备很强的合作意识;“精管理”,即所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是以成为管理者为职业发展规划方向,并非物流产业的一线人员,要成为合格的物流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管理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企业运营组织计划协调、人际交往与沟通。物流实践教学应达到这样的目标: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具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专业能力,如物流流程设计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社交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2 课程实践教学

为力促教学改革,教育部指出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弹性学制。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创新要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目标、专业需求、知识积累、发展兴趣等),以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为目标的跨学科立体化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专业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但是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方能显现,实践课程则需要有理论知识作为主线贯穿其中。这意味着理论课程的教学可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吸收理解理论知识,一般可在授课中通过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方式方法,借助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况,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纵观现有课程实践教学设计,通常是将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整合起来,分为若干能力模块,有序开展课程教学及阶段性专业实训,实训课时占一部分,以此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如某物流学院根据物流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体系包括基本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扩展学习领域等四个部分。

1.3 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综合实践是在专业课程有一定积累基础上,通过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模拟操作,如ERP模拟实验室、供应链管理系统、电子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模拟仿真等。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开发应用能力。因其综合性,通常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开展,以项目为导向,将物流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串连起来,模拟真实岗位情境,如商品采购、入库、定仓、转仓、分拣、出库、调度、配送等环节进行操作。

本科阶段前三个学期因专业课程还未全面开始,一般可安排专业认知实习,通过安排每学期一两天的物流企业参观,了解物流管理职业的工作特性,接触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带着疑问到课堂上寻找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对物流专业有初步的认识,有一定专业知识积累,可安排一个完整周期时间(最短至少一周)进行社会调查或企业见习,以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能串成一个系统,而非仅是单独的知识点,~方面了解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如何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发现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与局限,引发学生深入研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在第五、六学期应安排综合性专业实习,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物流企业整体运作流程,培养学生系统看问题的能力,扩大其全局观,调动自主学习主动性。第七学期,专业课程开始接近尾声,应安排一个完整周期进行实训,至少一周时间,让学生在全真模拟企业环境下,在给定企业情况下,要求学生设计物流流程,以培养其判断、决策、组织协调及动手创新的能力。

1.4 工作岗位实践

工作岗位实践一般是指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两大部分。顶岗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则侧重于学生到各种企业单位的实习活动。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长至少3个月,实践目标是要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锻炼,让学生明晰物流岗位的相关职责,并在企业员工这一角色中提升工作胜任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可让学生按自身的就业兴趣方向来选择相关物流企业及顶岗实习的岗位,并给予配套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

毕业实习一般需要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6个月,这是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的重要时期。学生可自行寻找相关物流企业或通过学校推荐获得毕业实习机会,实践目标为充分认识企业具体物流功能的运作、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及保养,发现企业物流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并最终以毕业实习报告的形式将自身在企业的各种收获记录下来,总结分析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建设

2.1 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操技能,针对目前这类“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可从“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请进来”,是指可通过系列人事政策,引导教师来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可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相关管理者担任实践教学辅导教师,独立开展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或者与学校教师联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以将其经验传授给学生,充实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另外亦可通过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形式,聘请物流企业骨干作为名誉教师,定期为校内师生开设专题讲座,解疑答惑。这一模式在我国台湾地区得到大力的推行,如台湾大学的兼职教师占比近40%。

所谓“走出去”,是指物流学院应在不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机制,鼓励物流专业教师到相关物流企业或部门兼职,或让其脱产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参与物流实践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体验物流工作,思考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探讨研究这些问题,以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另外,也可在带领学生实训或实习中,深入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并收集丰富的实际案例,将企业真实场景引入课程,丰富课堂案例。

2.2 实验室设施建设

实验室是加深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理解、提高其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实验室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成效高低。物流学院应根据其所设定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物流核心理论及流程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特色,参考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岗位,通过物流软件模拟与物流仿真实训的有机结合,完善校内仿真实验室建设。从培养学生能力上看,实验室建设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更好理解物流流程及基本概念,并掌握各个操作环节;二是培养学生的关键物流技术能力,通过让学生操作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设备,锻炼其操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分析物流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各职能模块的掌握,提升对物流应用及分析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基本素质,通过实验室模拟、角色扮演、问题研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树立物流职业人的基本素养。

一般而言,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需要不同条件的实验室来实现。从功能来看,分为纯系统演示实验室、模拟操作实验室和配备一定物流设施及技术工具实验室。纯系统演示实验室通常是多媒体教室,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向学生提供投影模拟、软件演示等;模拟操作实验室则是通过条形码、电子拣选系统、RYID技术、物流仿真模拟等形式,以配置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仿真技术为支撑,实现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验室,以便学生能上机模拟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货代报关管理及配送管理等;配备一定物流设施及技术工具的实验室,通过实物演示加深学生对物流工具的认识,实现从模拟到学习实际操作。

2.3 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办企业,其组织管理较为方便,但因投入有限,可供学生实习的种类较少,无法完全展现现代物流真实环境,也就无法给以学生真实感。校外实习基地则能够弥补校内实习基地的缺陷,真正到物流企业现场,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给予学生真实的实践环境,锻炼其专业操作技能及沟通执行等能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企业往往因担心引入学生实习不利于按计划进行作业,再加上宣导不足,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仅接受少量学生,导致工作岗位实践质量不高。目前在“产学研”机制引导下,物流学院顺势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企业联系,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下,积极与物流企业或部门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成立校友会,促成实践基地建设协议的签订。

2.4 规章制度建设

科学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制度则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合理、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达到实践教学高水平产出。本科物流专业经过近几年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在吸收和借鉴其他以往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从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计划执行、安全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考核等全过程的规章制度,形成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校内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制度等,以良好的制度条件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

3.1 对实践教学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

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评价是对其实施情况的监督及改进,它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实践教学实施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见图1)。

3.2 对实践教学参与主体的评价

3.2.1 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情况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的态度是否端正,学生物流操作技能有无得到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学生对物流职业认知是否有提升等。通过教师的评价及反馈,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论联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教师指导下能不断进步。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用的有三种类型:一是日常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差异进行不同评价;二是阶段性评价,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并指出下一阶段的改进建议,一般在每学期的1/3或半期时间开展;三是期末评价,教师在期末针对某一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或工作态度、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情况、工作效率及效能、职业道德给出书面评价报告。教师要保证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教师日记是其重要的原始资料,需要记录每个学生做得好与不好的事件记录。通过测评,能全面、系统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也能从这些反馈信息中获得不断自我提升的方向。

3.2.2 学生对教师实践教学情况的评价

篇(8)

摘 要:分析传统课程存在的问题,针对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这门课程,提出以真实问题、任务和项目为驱动,开展校企结合、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实践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改革;CDIO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041号)。

作者简介:熊祥光,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数字水印技术,xxg0851@163.com。

1 传统课程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课程教学一直以任课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难以体会到课程的挑战和乐趣,缺乏主观能动性。以数据库系统概论和软件工程这两门课程为例,它们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所有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院都有开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重点讲解与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创建数据库和表等基本操作,对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模型和一些新的开发方法有所了解,但是授课教师往往没有实际的工程实践经验,不能针对当前主流的数据库软件和开发方法进行讲授,即使涉及相应的生产案例,因没有亲身体验开发过程,获得的体会相对而言也比较肤浅,所举案例较简单,且远离生产实际。对于上机实践,教师则仅注重解决教材后面的习题,但是这类习题往往是教材例题的演练,学生依葫芦画瓢,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由于实践机会较少,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大多数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2)教学课时少。

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行的教学计划为例,数据库系统概论和软件工程这两门课程的学时数都分别为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上机18学时。这两门课程所选择的教材分别为王珊、萨师煊老师编写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和Ian Sommerville著、程成等译的《软件工程(第9版)》。两门课程的内容都很多,部分章节偏重理论,较难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此外,多数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到了学期的后半期往往都会“赶进度”。

3)学期成绩重考试、轻平时。

由于现在的课堂以灌输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为主,所以学生的学期成绩往往以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为主,平时成绩的比重较小(即使有,平时成绩也主要由考勤、平时作业来给分),考核方式单一,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就很少关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部分课程存在的实践或实验环节往往也远离生产实际,造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数不对等的现象十分突出。

2 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的开设背景及安排

学院于2008年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新开设了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1-2]。该课程从2008—2009学年开始,首先在2006级和20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班中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之后对该专业的每一届学生都从大二的第一学期开始开设该门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该门课程总计约220学时,12个学分,历时4个学期,以“导师制+小班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规划大致如下:第1个学期对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进行加强,提高学生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个学期以小型的系统为案例,重点讲解系统设计的一些简单方法和补充学生没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第3个学期,学生已有了设计一个完整系统的基本知识,因此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实战开发一个小型系统的某几个模块,当学生遇到困难,涉及没学过的基本知识时,再以专题讨论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用处;第4个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第3个学期设计的系统进行完善,使设计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 基于CDIO的实践课程探索

针对传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实战课程的规划,在项目实战课程教学中,学院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是一种国际工程教育的创新模式,其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3]。CDIO 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它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实践的学习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和经验[4]。

通过第1和第2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和实训,学生对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网页设计等课程已有了基本了解。因此,第3个学期的实践课程主要是整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开发一个具体的小型软件系统。

1)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以开发一个完整的驾校学员管理系统过程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几个专题。以每一个模块中的问题为基本开发活动,先由任课教师讲解开发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原理和技术,演示每一个模块的原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掌握某一个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开发方法后,要求其通过构思,在原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实现。当学生遇到问题或没法继续开发时,再来讲解相应的专题,这样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学生就会意识到知识的用处,提高学习的兴趣。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开发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确定创建哪些表、表中有哪些字段、字段的类型和长度等。由于MySQL数据库具有跨平台性、开放源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优点,本系统中的数据库选择MySQL数据库。根据该系统的基本功能,需要设计User表、StudengInfo表、HealthInfo表、CourseInfo表、GradeInfo表和LicenseInfo表,分别存储用户信息、学籍信息、体检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和领取驾驶证信息。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时,并不是一次性地把所有的表、视图、索引、触发器等设计好,而是当开发系统遇到新问题时,在学生思考后才进行讲解和设计,使学生明白相关知识的实用价值。

3)以软件工程思想为基础构建新系统。

驾校学员管理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减少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学员信息查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因此,可将该软件系统划分为5大模块,即用户管理、学籍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体检信息管理和领证信息管理。在授课的过程中,以这5大模块为基础,采用循序渐渐的方式,先讲解用户管理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之后让学生进行构思、设计和实现。当大部分学生实现该模块后,再讲解其他模块。当然,在讲解完相应的原理和方法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实现每一个模块的基本代码,而不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以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4)平台的选取。

以Java语言为基础,该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为MyEclipse,Web服务器为Tomcat。在上一个学期中,学习小组学习了Java和网页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因此,教师从构建工程入手,先讲解访问和操作MySQL数据库的方法,继而对系统的每一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实现。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先开发出系统的原型,再开发余下的每一个模块。对于每一个模块,给出学生可以运行的部分源代码,之后再让学生在所给源代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友好。

教师给出部分可以运行的源代码,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开发学籍信息管理模块时,考虑到若有学员退学时需删除其学籍信息,这时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个学员退学后在HealthInfo和GradeInfo等表中的信息是否需要删除?若要删除,是不是需要编写相应的方法对每一张表中的信息进行删除?给学生时间思考之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可通过在StudentInfo表上创建一个触发器,只要在StudentInfo表上执行DELETE操作,就会删除HealthInfo和GradeInfo等表中相应的记录,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从而让学生理解触发器的作用,提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5)项目的运作。

许多虚拟的项目或课程设计所做的小项目往往止于考核结束,但是对于实训,实践课程却是学生CDIO创新项目的起点。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开始对所做的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部分学得较好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调研,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使开发出来的系统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促进自主创新研究。

4 今后的改革方向

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以CDIO教育理念为基础的项目实战课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该门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

对于理论教学,在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重点是以真实的问题、案例或项目为驱动,通过让学生编写能运行的程序解决具体的问题、案例或项目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要以CDIO的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目标,让学生树立“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当然,在初学阶段,选择的问题、案例或项目应该是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能解决的,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

2)增加上机学时数。

目前该门课程的上机学时较少,学院计划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增加该门课程的上机学时,使其与理论学时等同或超过理论学时,保证理论和上机实践并重,以体现CDIO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所做的课题。

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让部分学得较好的学生参与教师所做的课题或开发富有挑战的选题,让学生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程序设计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4)开展校企合作,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

根据企业真实项目的需求,将学生组建为若干项目组,由任课教师和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毕业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5)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课外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推荐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主动查询相关的资料。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以便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让任课教师改进其教学方式。

6)考核方式改革。

在今后的考核方式上,需建立多元和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不仅注重对基本知识的了解,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而不只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对于学生的最终成绩,理论考试或上机考试占最终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其中考勤占5%,平时作业占15%,实验报告占20%,答辩成绩占20%。

5 结 语

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2012级的应用课题实战与项目开发训练课程中进行了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或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强,做项目占用学生相当多的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和业余时间,使少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因此,还须合理安排学生的项目难度并开展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祥斌. 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特色课程中的报表设计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2(6): 103-106.

[2] 王祥斌, 唐翠芳. 应用课题实践与项目开发训练特色课程中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4(5): 114-117.

篇(9)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ng Model of Film Art Major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KONG Wei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高职影视艺术专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尤其是在近1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影视、网络媒体、数字制作公司等企业超速扩张等因素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增大,导致全国各大高校包括高职纷纷建立影视艺术专业,招生和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由于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对高职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一、影视媒体产业对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影视技术数字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特别是在现代经济的推动下,数字视频技术在影视、广告、网络、多媒体等各行业、企业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视专业人才需求。目前,全国有2000多家电视台、5000多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大小近万家的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影视艺术制作人员。然而掌握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现在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需求。随着影视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从目前企业需求上来看,需要的人才有以下三种类型:

(1)自主创新型人才。创新创意能力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尤其需要具有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2)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从策划、编导、摄像、后期剪辑、节目包装到,熟悉整个流程,并通过影视数字设备、技术和艺术构思加以实现。(3)实践应用型人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影视相关的技术人员基础技能扎实熟练,能控制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点,掌握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能够胜任小项目工作,也能担当大型项目的任务。

因此,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影视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按传统的影视教育模式来培养,应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高职院校在办学本质上是属于高等教育,但与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类型不同,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以能力培养为特征来构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体系。所以,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明确的岗位定位,主要是从事电影、电视、新闻媒体、网络制作、广告设计、摄影摄像和影视后期编辑等工作。他们是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新闻媒体、网络公司、影视制作部门、音像出版社等单位从事影视艺术制作工作。

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生既能胜任第一次就业的工作岗位技术工作,又具备一定的影视艺术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别是综合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影视艺术专业某一个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也能够具有较强的事业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为学生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职业性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掌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要取得某类职业资格。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以及结合现在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在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和教学方法设计上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模式

高职教育既然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那么,在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中设置的每门课程就不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存在,更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设置而存在。把影视媒体行业里的典型就业岗位所需掌握的应用技术培养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因为课程的结构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涵。

因此,以“技术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结构作为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模式。“技术平台课”是培养学生在影视艺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以外的基本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着眼于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它把影视职业岗位群里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所需的公共技术课程组合成一个基础技术课程体系,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基本知识、能力和专长,并能适应影视职业岗位的不断变换。“专业方向课”是以培养学生在影视企业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岗位专业能力而构建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它注重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在第一次就业时所需的岗位知识和技能。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将获得影视动画职业技术领域里以影视后期制作为平台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训练,以及在该领域动画设计制作、影视短片制作、摄影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从业岗位(群)的专项能力培养,毕业后可在影视制作职业技术领域的生产和技术第一线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动画设计制作、图片摄影及后期制作、影视短片摄影摄像拍摄等方面的工作。在职业技术领域里的共性专业能力要求:(1)影视专业理论:了解影视史论、原理、制作流程等专业理论知识;(2)艺术造型及表现能力:具备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形式表现对象的能力;(3)软件应用的基础能力:具备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影视制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4)艺术创意能力:具备运用形式美的原理进行影视艺术创意设计的能力;(5)影视制作能力:具备运用专业设备进行摄影摄像和影视后期制作的能力。在方法能力要求方面:(1)独立完成岗位工作的设计建构能力;(2)具有不断钻研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3)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4)借助参考资料、网络、手册等途径进行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能力;(5)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6)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在社会能力要求方面:(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协商沟通能力;(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和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控制等职业素质;(4)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为了能达到以上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按照三年的培养计划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技术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课程总学分为142学分2664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656学时3分占27.5%,技术平台课920学时52学分占36.6%,专业方向课1088学时51学分占35.9%。

这种课程结构的设置模式,使高职影视职业教育不单纯针对企业具体岗位和工种的培养,扩大到学生的整个影视艺术生涯的培养,把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艺术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职业素养、社会能力,促进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设计

篇(10)

本期是本人作为电子商务班主任的第二个学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本人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以创新的要求对全系的工作进行管理,本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对全系的人力物力进行调配,充分合理地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以求得最大的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效益,在此基础上,全系的工作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起色,有了一定的创新效果。

这个学期,是我系有史以来,教职员工最多,学生人数最多,情况变化最大、最多的一个学期。从招生规模上来看,我系原计划是500左右,但最后总新生人数达到了950人,由此引起了开学之初教师与辅导员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一些动荡。但我们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把被动的局面基本扭转过来了。另外,本期我系先后共有五位专职教师生病住院动手术,这对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合理调配教师,教师也积极配合,使整个教学工作相对平稳,没有出现教学事故;并且,这个学期,我系面对的还有两个专业的教学评估、职教国际研讨会资料的突击翻译以及教研室主任的调换等重大事情,但我们脚踏实地地工作,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使我们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来说,本学期本人的工作思路十分清晰,坚持以教学工作的中心的原则,使全系的工作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全系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我系在开学之初,就制定了工作指导思路,即: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效率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实习就业为落脚点,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结合,全面推进经贸系的各项工作。(2)制度建设有长足的发展。本期,我系对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科研奖励制度、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实习与就业推荐制度、实习就业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进行了修订。现在各种制度基本完善,在制度的约束下,全系的管理就变得简单而有效了。(3)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好,有一定特色。本期,我系各个专业教研室都根据系里开学之初的布置,在期中相继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每个专业的二年级,都选出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特别是文腊梅老师主持的市场营销实践课程、财会教研室室的会计模拟实践教学、证券投资专业的模拟投资活动、电子商务专业的各项技能实践与培训考试等活动,对我系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4)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本期,我系建立了三大会议制度,即:辅导员与教研室主任联系会议制度,辅导员、学生代表与任课教师交流会议制度,辅导员不定期参加教研室会议制度。并且规定每个学期的开学与期末的两个时段,各专业教研室必须与相关班级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引导。(5)实习与就业工作得到合理的安排与规划。本期,根据我系下学期毕业生多,实习与就业压力大的情况,我系提前对实习与就业工作做出了规划,将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并将相关的安排提前通知学生,提高了透明度。(6)合理规划毕业生工作,把毕业生的管理办法、教学与实习安排以书面的形式随学生成绩单通知家长,让学生家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以配合学生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本人本期的工作与管理情况。

一、教学管理方面

(一)狠抓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日常教学程序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是系部工作的中心,是系部发展的关键,我系是全院最大的系部,教职员工有100多名,学生人数超过2500人,有6个专业教研室,涉及8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而教学管理人员与其他系是一样的,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教学管理工作没抓到实处,将会严重影响全系乃至全校的教学工作,所以,从20**年暑假开始,就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以学院有关教学文件为依据,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培养制度、考勤管理制度、教师考核暂行办法、教师岗位工资实施暂行办法的教学管理文件,规范了日常教学程序,使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师考核公式化,岗位职责透明化,制度制订后,经过系务会议及系教师代表会的多次讨论、修改、定形,并于本期开学的第一周就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一期下来,已初见成效,系部领导、教学干事不再整天困扰在琐碎事务中,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系部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加强。广大教职员工自觉遵守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本期系里除一名教师因故一次上课迟到15分钟外,无任何教学事故发生,调课请假现象也比过去减少许多,教学反应也很好,除了3位新教师在开学前几周教学有不理想的反应外,无其它教学投诉。有了规范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本期系里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圆满地按质按量地完成了。

(二)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我系专业多,青年教师多,教师流动性大,教师的培养任务重,我系还要担任全院各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本期因扩招,有近10名教师是临时招聘上岗的,这无疑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压力。为了培养和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建立了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制度,各个教研室都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落实培养新教师的任务,并且及时根据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教师的日常工作,为了掌握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教研室主任一周听课达十次,为了帮助有教学反应的新教师,有带新教师任务的老教师,每周坚持听所帮对象的课,手把手言传身教,使我系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涌现了像XXX、XXX、XXX这样一批爱岗敬业,深受学生好评的新教师。

同时,我们大力调整教师结构,不公加大引进力度,也加大了淘汰的力度,本期,我系共解聘了十名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

(三)严抓教学评估,以评促建促改,推动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教学评估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各级院校的一种检查、考核、监督办法。我系本期有2个专业参与由省教委组织的评估,由于我系还是首次接受这种评估,无经验,无参照物,所以工作难度大,任务也很重,本人在前一个学期,就建立了专业评估领导机构,对评估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督促。所有的评估资料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收集、整理、撰写,参与评估的经英专业教研室、经贸管理教研室的教师们在各教研室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历时半年多苦干加巧干,加班加点,认真仔细地完成了从撰写自评报告、实训指导到各种资料的建设工作,每个教研室都建立了40多个评估档案,编写了2本评估报告及实训指导书,顺利接受了评估专业组的评估,并且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此次的教学评估,耗费了我们2个专业教研室各位教师的不少心血,同时也给我们系里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质的跃变,规范了我们日常的教学管理,使我们的教学管理

有章有据,整个教学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了系里的教学工作规范地向前发展。现在我系其他各教研室的工作及系部的考核管理工作都按评估的要求来做,所以专业评估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评估通过后的喜悦,更多的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使我系的教学管理工作有了一个长足健康的发展。

(四)抓教学考核,促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建立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抓贯彻和执行。本期的第8周和第16周我系各教研室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全面的教学大检查,严格按照院系制订的教学考核制度进行考核。从2次全系性的教学检查、考核来看,日常教学正逐步规范化,所有教师做到上课有教案或课件CAI,作业批改次数都达到了要求,老师互听课次数都能完成,有的老师听课多达十多次,下班辅导答疑也达到了规定的次数,杜绝了教学事故的发生,无故请假和调课得到了控制。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对有违纪行为的教师一律按制度规定处理,及时反馈和公示,并由系部及教研室主任分别找教师谈话。后半期,这些教师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规章制度得到了全面的贯彻执行,教学工作也在管理中见到了成效。

(五)抓教研教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科研成果的开发可以提高和升级学院的知名度,我系由于教师结构问题,年青教师占80%,科研力量较弱,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系里一再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并且就科研工作订立了专门的奖励制度。20**年度,我系有财会教研室和大学英语教研室的两项科研教改课题《高职院校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高职大学英语1x考试模式的研究》获得院级课题,有19名教师在30多种刊物上公开40多篇,而且还有5名教师在全国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使我系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为了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中、青年教师在完成好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的同时,还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有10多名教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不少专业教师还参加了各类职业资格证的考试。有10名教师作了全系或本专业的学术讲座。还有5名教师参与了一些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本系的教研教改工作正在蓬勃开展,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学生管理方面

如何加强学生管理,使学生管理与教学紧密相结合,是本人一直思索的问题,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期,针对我系学生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管理创新,建立了三大联系会议制度,具体如下:

(一)学生工作基调明确,学生工作机制较健全,学生工作定位较合理

本期,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的基调是以下这三个方面:(1)全员管理,使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2)加强正面引导,结合制度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学生管理由表现管理深入到实质管理。在这个基调下,我们结合前面所述的“三大会议制度”,把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全员动员,齐抓共的新局面。具体有如下创新之处:

1、20**年5月10日,我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系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和两课教师、辅导员代表为成员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2、制订了三项以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联系的会议制度;分别为:

(1)辅导员与教研室主任联系会议制度;

(2)辅导员、学生代表与任课老师交流会议制度;

(3)辅导员不定期参加教研室会议制度;

(二)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本期,我系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严抓了夜不归宿、出勤、男女交往出格、自习课等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1、“经贸系学生奖励条例”、“班级考核条例”、“经贸系勤工俭学实施办法”、“加强晚自习管理的通知”、“关于对迟到、旷课学生的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2、立了特稳时期(如十六大召开期间)辅导员全员值班制;双休日和长假期间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值班制;

3、注重信息的掌握,成立了系文明劝导队、系消防安全检查小组;

4、注重特殊对象的日常表现与帮教、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

5、严格依据条例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全年勒令退学XXX人,其中考试作弊XXX人、旷课XXX人、谈恋爱XXX人、不正当得利XXX人;处分学生XXX人;与家长、学生签订试读协议书XXX份。

除此之外,我系在催缴学费等方面,花了大力气。从系主任到辅导员都行动起来,能向学生解释清楚,给学生做好缴费的思想工作,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不激化矛盾,又能催缴学费,最大限度地做好这一重要的工作。如果剔出历史因素,我系连续两年缴费率在全院各系部中名列第一。

三、实习就业方面

今年我系本届毕业生有837人(除涉法专业),包含六个专业,在上届毕业生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24%。在本学期十月份的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中,总的来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钟情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本届毕业生中将参加“专升本”考试占总人数的19%,需学校安排实习占总人数的63%,希望推荐就业的占总人数的54%。英语过级达标率是68%,计算机过级达标率是9%。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大环境来看,今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67万人,并且目前毕业生就业因经济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重组等而使很多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计划受阻,社会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供需结构上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出现用人的奇异现象,各高校毕业生给纷纷抱怨今年毕业生就业更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这些情况来看,感觉我系20**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压力之大、任务之重、道路之远是毫无疑问的。面对困难与压力,我系主动出击,提高安排,做了许多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月、十一月份,通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结合上届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意见的征集,并经系务工作会议的研讨,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制度、毕业生就业推荐制度,也初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以书面条约形式规范了毕业生实习、就业推荐手续办理、实习纪律条款等,如重新修改了实习纪律、实习协议书、就业推荐协议书、就业推荐申请材料等,基本上使实习、就业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

(二)十月份,在全系毕业生中进行大规模的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从就业指导形势、内容、毕业生实习就业推荐到毕业生对教学与学生管理三大方面进行大摸底,作出了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了解、分析了目前毕业生的现状、心态、意向,使今后工作的目的性更明确,并为各专业教研室、学工部提供了参考资料。

(三)十一月下旬汇集**集团、**彩色制版公司、**印刷公司开展专场招聘会,我系全力配合用人单位进行人才招聘,通过反复接触、互相深入了解,再加上毕业生的踊跃参与,这次专场招聘会共有31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其中2名为高职部毕业生),迎来了本届毕业生就业一个好的开端,但因学校在本期毕业生工作上偏重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只举行了一次校内专场招聘会。

(四)通过一段时间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规划,已建起比较完整的毕业就业指导网页,从就业政策、法规、求职顾问(求职择业技能、技巧等)、就业形势、招聘信息、毕业生信息反馈等栏目着手充实内容,完备网页资料,分门别类,现在就业指导网页能全面地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就业的指导。

(五)十二月份开展了两次毕业就业指导讲座,第一次是由熊苹主讲的“毕业生求职成功之道”­­——择业技巧指导讲座,毕业生班级积极参与,座无虚席,此次讲座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次是由湖南百花人才市场副总、就业指导师傅日新主讲的“毕业生求职经验之谈”——形势分析、用人之道讲座,因讲座与学院辩论赛相冲突,人数相对较少,但讲座效果理想。其次,我受部分毕业生班级的邀请,为他们提供各种求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解答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学校有关毕业生实习、就业的疑问,毕业生深受欢迎,毕业生就业指导为他们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方面

今年以来,我系在职业技能培训与其它各种类型的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工作在不断改进,目前,已经慢慢形成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生学习以及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的思路。

20**年、20**年湖南省电子商务师第一场鉴定考试都是在我院举行的,其中,20**年10月25日组织的这次考试也是我省历史上首次开始电子商务师的考试。在院培训部、计算机电教中心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这两次培训都非常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培训学员的合格率在全省名列第一

电子商务师的培训考试从去年下半年由我院开始在全省各地推广开来以后,已有五个考点举行了鉴定考试,其中,株洲考点的合格率为XXX%,涉外经济学院为XXX%,交通职院为XXX%,而我院两次鉴定考试合格率均在XXX%左右。

我系开办的两次培训班,共有180人左右,其中,我系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班的所有同学都参加了电子商务助理师的培训与考试,全部都合格;这样,对我系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今年的实习与就业,就有一个强大的推动作用。不少同学凭这一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就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相关的岗位。并且,有一些公司与实习就业单位都明确表示,只要我们的毕业生拿到了助理电子商务师的资格,他们就可以部分地接纳我们的毕业生。这也为我系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真正做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

2.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最早的和合格率最高的考点,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在与各兄弟院校的交流中,也产生良好影响,我们的学员的满意度也是非常高的,学员普遍反映是,不仅拿到了一个职业资格的合格证书,同时,与日俱增为可贵的是,开拓了视野,学到了新鲜有用的知识。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正在考虑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委员会挂靠我院。

在第二次考试过程中,我系的主要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与省鉴定中心的杨主任及史科长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对我系电子商务及其它相关培训业务的开展充分交换了意见,这为我系实行证书教育,完善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系也在英语过级辅导与培训、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报关员证、外销员证、物业管理师、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秘书证、会计证、注册会计师证、商场管理员证等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会计证与注册会计师证的考试,我系已连续开办了几个学期,一大批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其它专业甚至其它系的学生(如民政系与社会工作系的学生),都拿到了会计证;相关的专业都有大部分同学参与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不少同学都通过了相关考试,并顺利地拿到了证书。

开办这些培训与考试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拿到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也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培训,也锻炼了我们的教师,比如,我系的XXX、XXX以及一部分英语教师等教师,参与了各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不仅让学生学有所长,也让自己在工作与培训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第三方面,通过培训这种方式,把专业建设与学生培训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工作中的不足与明年工作的思路

总结经验,是为了发扬与交流,为了更加提高我们的工作;同样,总结不足与教训,相对来说,显得更重要些。只有认识到了不足,并针对不足对症下药,我们的工作才会真正有更大的起色。

篇(11)

一、专业项目论文的工作观

技师技能考核或鉴定首先应注重的是工作者专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的评价。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过程。

技术工人的专业工作目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有效益价值核算或向好性预期。凭借论文关于专业工作项目立论确定、技术路线解析、工艺方法选择、调试过程记录等的描述,充分显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专业规范把握、主流技术运用、工艺方法适当、工序工步明晰。

技师论文应该强调较高级工艺性内容,应该是工作技艺和业绩展示、以专业文献范式表述的文章,并不一定要用某效益指标来显示工作价值。如工艺改进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专业技巧水平;又如新技术应用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对工程新技术或复杂工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1.强调论文项目的工艺性价值。技能,应理解为专业工作的技能工艺能力。也许是简称,总易误认为技能偏指技术能力,而忽视工艺能力。技术一般是指工业过程的方法论,即一般是可行性确定后在标准化设计前提下选材、加工手段、加工流程以尽可能的高效率获得目标产品的方法。而工艺,可以理解为加工的“艺术”,强调工作过程中获得目标产品的技巧性、保障性和完美性。技术工艺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工艺互渗而形成的知识型、技巧型、成熟型的生产力。

较高级的专业技能型人员的工作,应能体现技术工艺引人入胜的技巧性,工作项目论文也理所当然要求显示出工艺性价值——论文应显示出写作者关于工作项目的基本技术理解能力和工艺质量层次。基本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的引用或引证,工艺质量则涵括改进能力、工作技巧、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和补足能力、安全防护构思能力、提高工作对象商品化的能力。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目标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市场性。

2.注重专业性表述的标准化概念。技师的基本技术理论理解力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其工作的方式、目标往往约束了专业理论的扩充速度和应用空间。许多长期在特殊电气工程岗位工作、工艺经验丰富的技艺型人员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出色,工作质量的工艺价值突现。一般认为长期的专职工作经验中积累着较高的专业工艺悟性。应该看到,高专业工艺性主要表现为相对行业标准、生产规范有很强的理解力,对生产流程有很强的连接、补足、改进的能力。正是高的专业悟性使得技艺型人员与技术设计人员的工作配合相得益彰。

3.把握过程分析的理论深度。一些技师工作项目论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的依据——数理公式推导过程或教科书式论说,然后绘出基本原理图,最后给出相当肯定的可行性结论。必须注意,这种论文往往是有缺陷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没有表达—作者的操作工艺技能水平得不到显示。缺少相关工程经验公式或者经验系数(理论公式受客观实际过程条件的约束),易使得项目实施性这一关键工艺环节受到鉴定评价者质疑。这类论文的缺陷在论文大辩的有限时间里难以弥补。

4.妥当运用“技术进步手段”、“技术创新理念”、“精湛工艺过程”。机电工程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视下述工作能力为工艺能力;把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运用方法、流畅的专业语言(术语,编程,工程图,解析图表等)表述、撰适用的工程文档、规划工作技巧和效率。

技术进步:在产业规范约束下,采用现代的、主流的专业技术成果。

技术工艺创新:在产业规范约束下的工作能够在去除隐患、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形式优化、节能提效、减污去噪、降低维护成本、智能化诊断运行等某些方面有显明的特色成果。

基本完备和适配的资料:是指可以作为施工提纲或设备的档案基本资料。

二、电学原理在工程运用中的本征性理解

机电技术中的电工技术是关于电能量分配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应用电工技术的基础原理是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1.本征性理解。客观导电材料上的电量分析应划分为以电压(电动势能信息)为主量的“信息变换及传递系统”和以电流为主量的“能量传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控制系统传递信息不一定依赖固形材料(例如可通过空间电磁场感应传递)。

使用电动机为电能耗用终端的设备继电器线路形式控制电路主要形成运动控制“逻辑、时间、顺序”机制,自保、互锁、延时、中继等都是形成控制信息的电路。

采用集成运放器为核心的信号电压调节器主要解决比例(信号放大)、微分(信号即时变化率)、积分(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而整流、检波、限幅、隔离、跟随、调零、保护等都是附加电路。

电能量传输的第一要素是电路成为回路,依赖有形的导电材料,再者就是能量规模(大小)和传输时间可控。因此,控制电路的关键功能是信息“变换(如电压放大器)”和“调节”。

主电路的关键功能是能量的“被控”和“驱动”,而反馈电路则是对于完成基本运转功能的、由基本控制器和驱动器(主电路)组成的开环系统输出量检测并形成修正信号的“智能化”部件。

现时的机电“主流技术”指由集成PID运算器件、逻辑运算器件(CPU)及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件为核心的控制器运用技术、由可高频全控大功率无触点开关元件为核心的驱动器运用技术及由新型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信号接收变换电路技术。

2.机电能量转换技术离不开磁材料技术,也离不开磁路分析技术;传统的磁路材料由于磁传导敏感于温度和介质成分,其电气特性检定比较困难。但是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磁性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其运用空间(特别是在机电技术领域)急速扩展。

再者,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双引擎,感知设备运动状态和形成系统信息的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系统的前端。

从对于控制方式本质的理解判断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一个四端电路(网络)为例,若以改变激励能够实现相应响应,则控制方式可分为:a.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流放大系数),b.电压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导(跨导)),c.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压放大倍数),d.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阻(跨阻)),实现电能利用的机电设备的电路多以电流为被控量,所以上述a,b两种控制方式是驱动器电路,c是信息处理电路,d不是机电设备电路优选形式(能量控制信号)。

上述a、b方式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电能传输电路(主电路、驱动器)形式。

a方式中,电流控制电流的中心技术是: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路电流控制多路电流。代表性功能器件有三极管和继电器。

三极管,响应速度高,无动作触点,但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有公共支路,控制量与被控量的高次谐波相互影响或制约,而且可承受功率在瓦特级,一般不符合机电设备功率规模要求。

继电器(接触器),以电-磁-力形式驱动开关触点动作,实现电流的小控大和一控多。但触点动作时间不准、电弧现象、线圈断电反电动势高并形成高频干扰源、体积大等固有弱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理想器件”。

b方式是经典控制技术体系中理想的控制方式——信息控制能量。

上世纪后半期,业界使用大功率半控型电子器件晶闸管加之PWM技术的移相触发器实现有缺陷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于机电设备能量控制——主要是直流电动机的荷载调速。

上世纪末期大功率全控型电子器件IGBT(一种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器件)的商品化普及,机电设备用全控型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成为现实,例如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交流电动机实现宽范围荷载的变频调速。

3.电气主流技术发展的瞻望。机电设备机械构件的技术进步程度受制于材料技术发展及其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通用机电电工技术范畴的技术开发重点有:

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成果。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开发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

电动机技术:强磁材料与低温环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型传感系统分析与仪表。

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液压、电子融合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效率、性能、品质、可靠性等大大提升,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深海或隧道的巨力液压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技术:常规电气系统元器件微型化组件化甚至实现“叠层组件—集成化”,即把微型化的敏感元器件、微处理器、执行器、各种机械构件、电动机、能源、光学系统等都集成于一个极小的几何空间内,并且能像集成电路一样大批量、廉价地生产。

电致流体相变技术: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ERF,electrorheologicalfluid)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转换,转换过程可控而且可逆,转换时间为ms级,利用其电控力学行为,可以预期得到较之传统力学元件更为理想的(机—电能量转换控制的)响应指标。

磁致流体相变技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黏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黏度、低流动性。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硅胶导电与绝缘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可以在电磁场发挥“柔性”功能的新型器件必将影响机电设备电路构造技术。导电硅胶是具备导电性能的硅胶制品,用于一些电子硅胶产品上发挥开关接通的作用,现时应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家用设备、办公设备中,比如导电硅胶按键、电线连接管、影印机滚轴、电缆插头、连接器衬垫等。

三、要强调通用电学知识与电工新技术运用衔接的工艺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超级公司企业标准)的意志和执行能力。标准化是机电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国家标准中对机床的控制方式、接地方式、抗干扰、容错、机械连锁、危险部件防护等,作了较完善规定,有效保障了机床的安全可靠运转。经验证明,符合标准的机床,故障率较低,反之故障率则高,可靠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器件和装置损坏的重要方面。

当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体系强调了标准化水平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如技术资料规范化编整能力、微机控制应用程序解析能力、逆向工程能力(逆向于在确定材料条件下设计制造的路径对产品拆解—解析技术工艺特征,提交改进或改性方案,以期获得结构或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工程数学与物理运动现实的映射解释能力。

四、提高论文的精致程度和新技术含量的着眼点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技术工艺核心领域(空间范围,对象)。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主流技术、前端发展技术(如机器人,城市电动载人设备(电梯,搜索救生设备,无人驾驶运行设备,物流基地自动化设备等),注意:在机电前端技术领域;与电路系统运行规律模式相似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微型化、精准化、多种指标信息传递同道化的技术水平提升。

机器的电气系统运用主流技术改造的工艺路线和工步流程。

一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改造方案的功能指标的得失)和适用性。

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的引用和“创新价值”的保障。

五、论文正文的编辑策略

通过这里的工作全过程的描述而展示个人的工作实力状况,明喻达到专业技师水平。正文应涵括以下内容:

1.详尽细致的立论表述:现实性、可行性、绩效预期等。立论的过程是运用专业范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简述预期的项目工作的流程、效益目标、专业技术层次特征和工艺精华综合;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应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现实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环境,仪器工具,基础性技术资料等工作先期条件,适配一些示意性插图、流程框图、曲线图、简表等。

可行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团队情况,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主流技术采用的决定,需要增加的仪器工具,实施方案或技术工艺路线。

绩效预期:有重点而且简单的、与现实性情况可比较的谈说,重点是预期的技术或形式先进性、工程安全性、设备的控制或运行可靠性、节能减排等的定性谈说。

2.主流技术采用、工艺方案、实施过程等的详述。例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继电器电路中的中继、延时、顺序、串并逻辑、传感信息处理等的硬件功能而提升了机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又如: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对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编程控制而实现交流电源变频控制,使得电动机“宽范围、恒功率或恒转矩的调速”成为普适技术。

工艺方案:展示工作者专业软实力的平台,以分类的技术工艺设计资料及对其简单注解说明文字为主项。资料文件要符合专业规范,要基本完备,要适配。例如:机床设备电气系统档案基本资料文件一般有电路原理图、电器件位置示意图、接线图、元件明细表、电气原理说明或控制流程注解、维修或改造记录等。

三项资料:工作对象技术改造之前的电路原理图及工况表述、改进工程技术路线设计(流程图与功能框图)和主要零部件明细,是工艺方案论证的骨干依据。

对于要遵循物理规律,以推演、论证、解析为主要技术路线的项目论文,建议采用机电工程手册为理论蓝本,引用工程计算方法处理数据。

调试过程:调试工作的工序、工步罗列,调试过程状况和数据的记录。

3.结果与讨论。这是全文的重心,应精心筛选技术工艺成果,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

概括项目工作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解说它的工程意义、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进程记录资料进一步标准化编整的见解、意愿与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