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子工艺实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教职成[2011]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去向在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建筑行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采用“411”模式,即第1~4学期完成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各专项技能的训练,第5学期通过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证训练等综合课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维修、技术服务等能力逐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我们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在课程的微观教学设计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单片机应用设计》课程中从开发仿真到模仿真实产品项目开发,在电子产品开发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单片机开发、测试工具设备、加工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开发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分配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通过实践培养PCB板制作、SMT贴装等工艺技能,另外可满足教科研和学生课外兴趣制作项目中的电路板加工。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主要承担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配备有计算机、单片机和FPGA实验箱、仿真软件(Proteus),可使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测控应用电路设计和编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可支撑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电子CAD、单片机应用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等课程。另外该实训室是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课外兴趣制作的主要平台。电子材料室主要支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项目,储备电子元件材料,库存系列阻值的电阻、电容、二三极管、IC芯片、及各种接插件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艺设计管理经验的积累为目的,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素质的养成。因而我们注重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通过率达到96.61%,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10、2011两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文,2011.
一、 结合生产实际,急需加强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从目前“电子教学工厂”生产情况来看,5.5'小型电视机的开发、定型、到小批量投产工作已经告捷,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投放市场后受到用户好评。目前十几名专业生产工人经我院培训,工作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现已上岗操作,并且正在紧锣密鼓地投入大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约计年产量可达3万台。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一旦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生产管理确定完备,生产工人的技术素质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在产品优质高产的生产要求下,如何把实训教学有机给合进去,的确是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为此在理顺产教关系的前提下可如下安排:
根据产品要求的难易程度,将实训学生分为二个层次(即分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
1、低年级组学生在指导教师详细讲解和示范的带动下,参加产品的辅助加工。例如掌握和完成各种导线加工工艺,元件引线折弯加工工艺和另部件的加工。使学生从生产实践中了解生产加工过程和掌握加工工艺方法以及提高对元器件的感性认识。
2、高年级学生,为迅速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熟练操作水平,以适应在批量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短期培训,经焊接、装配工艺考核合后方可上岗操作。从而使学生从生产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学习和掌握整机调试、故障修理和整机检验等关键生产工序的操作。
3、关于产品质量攻关、电路改进、新品开发、生产工艺设备改进、生产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等若干课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与毕业班的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统筹安排。
二、 适当延长学期实训周数是确保“产教结合”的必要条件。
“产教结合”的生产实训教学过程不同于短暂的参观见习,实训学生人数要求相对稳定,参加生产实训的时间应基本与生产实际相适应。并且每个实训学生应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通过生产实训教学活动,使其真正体现出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指学院通过教学活动,把自然的人转变成生产力要素——创造价值的人,从而体现出生产性)。因此,适当延长学期实训周数是达到“产教结合”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
1、建议责成教务部门,根据“产教结合”的教改特点,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在编排全年实训计划时予以考虑适当延长学期实训周数,或进一步合理调整全年的实训计划。
2、通过不断探索,初步设想:能否利用第二课堂形式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勤工俭学之路,勤工俭学人员可组织参加生产或承接外来加工业务。从而使“产教结合”更趋完善。
三、关于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训并举的考虑。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内容、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是建立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参照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修订而成的。实践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的项目少、且往往以理论设计为主,毕业实习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设计制作为辅,应用性不强。
(二)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编排在某些课程的实验中,且课时量严重不足,实训场所、师资力量缺乏,一个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十名学生实验、实训,教师讲解、演示几乎占用了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只能模拟教师重新验证一遍。
(三)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具体表现是,实践教学考核的随意性。多数实践项目的考核,都是与相关的课程一起综合评定完成的,实验、实训成绩比例通常不足课程成绩的一半。因实践场地受限、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对实践课学生的管理难以到位,学生有没有操作、操作过程和结论有没有错误,教师难以辨别,只要学生上了实验课,实践考核就算通过。实践考核成为学生最容易通过的项目。
二、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以实践性、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测试技术,电路设计与PCB技术的制作技术,现代电子设备的维护技术”等三项专业核心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以核心技能课程为主线,设置专门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立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训、电子测量与技能训练、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电路设计与制板Protel、AutoCAD、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实践技能课程。
在实践技能内容的安排上,将实践内容分配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几个层次,建立一个与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
改善、更新原有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实验室,增加电子仪器设备的品种;新建电子工艺设计制作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创新实验室;开发仿真实验室,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场所。
注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步步高、广州瑞通千里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旭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电子类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以缩小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加快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进程。
(三)实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的转化。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实训转化,如将“串并联电路分流、分压关系的验证”改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测试”,“日关灯电路的测试”改为“日光灯的安装与测试”等;大幅度增加实训项目内容,如“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板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等。这些实训项目的改革,强化的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改革实训主导地位。从“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动手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变革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专业知识的转化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目的,鼓励学生实训过程的多样化、实训结果的规定性和独创性结合。如:在“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训中,只给出“将220V/50Hz交流电压变换为输出6V稳定直流电压”要求,由学生自我完成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制作。学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设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可以是固定的6V直流电压输出、也可以是包括了6V的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可以是先仿真再进行实物制作,也可以直接进行实物制作;可以采用万能板安装制作,也可以自制印制电路板后、再进行安装制作。不拘一格的实训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的结合。对于较复杂的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本领;即复杂的实训设计制作项目,先运用Protel、AutoCAD、Multisim7等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得出最佳结果时再进行实际制作。通过“电脑设计-仿真-改进设计-制作-完善-创新”这种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缩短设计制作的时间,降低设计制作成本,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成功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制定好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40%总课时),加大设立实训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课程理论,但又有所突破。鼓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采用开放实训场所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场所,完成自己设想的项目或需要巩固的技能知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电子竞赛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电子竞赛,使学生在竞赛前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巩固和升华电子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社会团体-电子协会为平台,在业余时间开展电子知识讲座、电子作品小制作、电子产品维修、学生优秀电子作品展、获电子竞赛奖励学生的经验交流等活动;不定期地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行阶段性讲课、讲座或实训指导,注重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利用假期让学生去校外电子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践辅导,学生在电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大大缩小了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真正做到学校教学与实际的衔接、扩展。
多方位、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进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毕业之后的就业率。
(四)实践成绩评定的改革
采取实践教学单独考核、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竞赛成绩列入考核(创新考核)、实践项目和实训报告综合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使之对实践课教师和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都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
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求,对学生进行逐个现场操作测试评分。实训报告考核的主要内容:条理是否清楚,实训的内容、测试方法、实训结论、改进创新方法等是否齐全。创新考核是指根据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电子竞赛的情况(完成情况、获奖名次等),进行不同的加分。
三、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一)教师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践性课程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我院教师编写出版的实践性教材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Multisim7.0仿真设计、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等;其中,由我院教师主编的实践性教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入选为国家级“十一”规划教材,并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江西省的各类电子科技竞赛活动,并获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参加江西省及国家级各种电子竞赛获得多项奖励:其中12人获得一等奖、25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次获团体三等奖,1次获团体第3名。
论文摘 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 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 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 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于2001年12月获准成为国家级专业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12月被列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近几年来,课题组在学院专业教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制定本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该项目于2004年底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以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要求社会、企业真正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学院联合纺织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以及科研院所成立了“学产研”合作教育领导小组。本专业一开始就建立了具有广泛行业和地区代表性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开展活动。他们帮助分析本专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业务规格,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来设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直至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他们还参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修改,自2001年专业教改以来,先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调整,保证了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直接参与表明,他们是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员;是学校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指导员:是学校加强与企业联系的联络员;还将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质量的评判员。
南通市经评估招标在我院设立的“南通市纺织服装技术服务平台”,下设的“纺织工艺技术中心”、“纺织品设计技术中心”、“纺织品检测技术中心”三个技术服务中心,与本专业三个专业方向相对应,保证专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窗口。目前,省级“家用纺织品实训基地”、省级“家用纺织品工程中心”又相继在本院建立,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与纺织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了校企合作机构,将专业实训基地、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基地、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相结合,建立了十多家“四合一”的综合基地。其中与南通东帝色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色织新技术研究开发室;.,与南通英瑞集团合作,成立了新型纱线开发室;与南通华业纺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纺织产品研究开发室,为专业教师进行工程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校企合作机构的建立,不仅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教师对企业的渗透力,而且也密切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形成了校企双赢的机制.成为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初步成为“利益共同体”,企业更加主动地关心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来。本专业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对社会和企业开办了十多期的“纺织品知识”、“色织工艺”、“剑杆织机维修”等各类技术培训班,为企业和社会培训了近千名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经批准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纺织企业和在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明确要求学生从企业生产实际中寻找课题,目前学生的毕业设计基本上做到“产品化”设计,不少毕业生的设计课题已被企业采纳,其中01级学生的毕业设计获省首届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
二、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采用大类化招生,分设“纺织工艺”、“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品检测与经贸”三个专业方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主线, 采用“CPTM”(Communal Platform& Technology Model目p公共平台与技术模块)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设计。CP为三个方向的基础性和公共课程的组合,以满足素质教育与专业基础的基本要求。TM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确定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以职业核心技能为基础,构建核心课程模块与就业方向课程模块相结合的选修课程组合模块,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促进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体系上的结合,构建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在教学组织上采用“1.5+l+0.5”三段式,第一阶段为一年半时间,主要学习三个专业方向公共平台的内容;第二阶段为一年时间,在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后,学习技术模块内容.进行针对性专业内容学习和技能培训,完成上岗前的知识和能力准备,达到本专业方向“精”,其它专业方向“通”的要求;第三阶段集中半年时间,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努力达到毕业生就业的零适应期。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有利于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问题,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
三、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加强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在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时.做到以纺织产品为龙头,以典型产品为分析对象,根据产品风格的特征、生产过程的技术要素来分解、梳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力度的增删,改革教学内容体系,整合成相应的课程。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和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制,《纺织机械基础》、《纺织应用化学》、《纺织应用数学》、《纺织纤维》、《现代织造技术》等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项目作为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其中《纺织纤维》课程代表学院参加省厅优秀建设课程评选,并获“省优秀课程二等奖”。
在教材建设方面,本专业的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采取先自编讲义,经试用并修改成熟后再逐步过渡为教材的办法。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按照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化,在广泛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们意见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体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介绍企业需要的实用生产技术、经验和方法,并增加大量的生产实例。《纺织应用化学》打破了传统的化学课程体系,大量增加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诸如纤维、浆料、染料等内容,并以专业需要为体系编排章节,大大地增加了应用性;《纺纱工艺与设备》、《新型机织工艺与设备》、《色织物设计》等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于一些计算公式,淡化公式的理论推导,强调公式的具体运用,并增加了简单实用的经验公式.更好地与企业实际生产相接轨;《纺织品性能与检测》直接将一些实验实训的要求与方法编写在有关章节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目前已完成了《纺织机械基础》、《纺织应用化学》、《毛纺概论》、《棉纺产品设计与质量控制》、《纺纱工艺与设备》、《新型机织工艺与设备》、《纺织纤维与纱线》、《色织物设计》、《纹织CAD教程》、《纺织品性能与检测》等一系列校本教材,在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其中《纺织应用化学》和《新型机织工艺与设备》等教材施教数轮经修改后已正式出版。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发了一系列多媒体课件类的电子教材,完成了《纺织纤维》、《纺纱设备》、《机织设备》、《织物 CAD》、《机织工艺》和《纺织品性能与检测》等电子教材的编写与制作工作,其中有多只课件在省级课件比赛中获奖。
四、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要教学形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采用导课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同时,大力推行“现场教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社会化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三个淡化”,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淡化、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身份的淡化、教室与实验实训室场所的淡化。《纺织纤维》课程不再分理论课和实验课,整个教学过程在实验室进行.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尽可能地做到能在车间或实训基地讲的课就决不在教室里讲。《纺纱设备》、《机织设备》、《纺织机电技术》等课程,通过在现场结合设备、结合实际操作的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在生产现场无法看清楚的机构及其运动情况则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如剑杆织机剑头运动速度极快,肉眼根本无法看清其动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反复慢速播放,看清其动作过程,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室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物质保证。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织机实训中心.织物CAD实训中心等,在此良好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近两年又投资数百万元,购置了电脑测色配色仪、电子显微镜、电子提花小样机、电子大提花剑杆织机、毛巾织机、喷气织机等中高档仪器设备,建成纺织标准实验室等。在努力保证仪器设备先进性的同时,兼顾了设备的台套数。纺材基础实验室是目前为止全省高职院校中首批申报并获得通过的基础实验室,实验室内不仅可以完成六十多项纺织品性能的检测训练,而且还能进行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科学研究,承接社会和企业纺织材料的各类测试任务。充分利用新落成实训大楼的良好条件,高起点地进行实验实训室的规划设计。专业实验实训室在布局上模拟企业生产实际,按工艺流程布置设备.体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校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如纺纱工艺实验室规划建立一个从梳棉、并条、粗纱到细纱的生产模拟车间;机织工艺实验室规划建立一个从计算机产品设计到小样试制再到大样投产试制的全过程模拟工厂。加上各实验实训室之间采用通透式设计,具有宽敞明亮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前后衔接、上下配套、浑然一体的感觉。这不仅能对实际生产流程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能从总体上更好地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
在已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江苏大生集团、南通二棉集团、江苏联发集团、中国华芳集团等十多家企业签订协议,使之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受实验实习设备投资大、更新快、训练项目单一、缺少企业氛围、不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等的缺陷。
一、专业项目论文的工作观
技师技能考核或鉴定首先应注重的是工作者专业素质——岗位工作能力水平的评价。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过程。
技术工人的专业工作目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有效益价值核算或向好性预期。凭借论文关于专业工作项目立论确定、技术路线解析、工艺方法选择、调试过程记录等的描述,充分显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专业规范把握、主流技术运用、工艺方法适当、工序工步明晰。
技师论文应该强调较高级工艺性内容,应该是工作技艺和业绩展示、以专业文献范式表述的文章,并不一定要用某效益指标来显示工作价值。如工艺改进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专业技巧水平;又如新技术应用型课题论文,突出的是对工程新技术或复杂工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1.强调论文项目的工艺性价值。技能,应理解为专业工作的技能工艺能力。也许是简称,总易误认为技能偏指技术能力,而忽视工艺能力。技术一般是指工业过程的方法论,即一般是可行性确定后在标准化设计前提下选材、加工手段、加工流程以尽可能的高效率获得目标产品的方法。而工艺,可以理解为加工的“艺术”,强调工作过程中获得目标产品的技巧性、保障性和完美性。技术工艺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工艺互渗而形成的知识型、技巧型、成熟型的生产力。
较高级的专业技能型人员的工作,应能体现技术工艺引人入胜的技巧性,工作项目论文也理所当然要求显示出工艺性价值——论文应显示出写作者关于工作项目的基本技术理解能力和工艺质量层次。基本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的引用或引证,工艺质量则涵括改进能力、工作技巧、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连接和补足能力、安全防护构思能力、提高工作对象商品化的能力。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目标产品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市场性。
2.注重专业性表述的标准化概念。技师的基本技术理论理解力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其工作的方式、目标往往约束了专业理论的扩充速度和应用空间。许多长期在特殊电气工程岗位工作、工艺经验丰富的技艺型人员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出色,工作质量的工艺价值突现。一般认为长期的专职工作经验中积累着较高的专业工艺悟性。应该看到,高专业工艺性主要表现为相对行业标准、生产规范有很强的理解力,对生产流程有很强的连接、补足、改进的能力。正是高的专业悟性使得技艺型人员与技术设计人员的工作配合相得益彰。
3.把握过程分析的理论深度。一些技师工作项目论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的依据——数理公式推导过程或教科书式论说,然后绘出基本原理图,最后给出相当肯定的可行性结论。必须注意,这种论文往往是有缺陷的——项目的实施有效性没有表达—作者的操作工艺技能水平得不到显示。缺少相关工程经验公式或者经验系数(理论公式受客观实际过程条件的约束),易使得项目实施性这一关键工艺环节受到鉴定评价者质疑。这类论文的缺陷在论文大辩的有限时间里难以弥补。
4.妥当运用“技术进步手段”、“技术创新理念”、“精湛工艺过程”。机电工程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视下述工作能力为工艺能力;把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运用方法、流畅的专业语言(术语,编程,工程图,解析图表等)表述、撰适用的工程文档、规划工作技巧和效率。
技术进步:在产业规范约束下,采用现代的、主流的专业技术成果。
技术工艺创新:在产业规范约束下的工作能够在去除隐患、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形式优化、节能提效、减污去噪、降低维护成本、智能化诊断运行等某些方面有显明的特色成果。
基本完备和适配的资料:是指可以作为施工提纲或设备的档案基本资料。
二、电学原理在工程运用中的本征性理解
机电技术中的电工技术是关于电能量分配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应用电工技术的基础原理是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1.本征性理解。客观导电材料上的电量分析应划分为以电压(电动势能信息)为主量的“信息变换及传递系统”和以电流为主量的“能量传输电路”。控制信息传递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控制系统传递信息不一定依赖固形材料(例如可通过空间电磁场感应传递)。
使用电动机为电能耗用终端的设备继电器线路形式控制电路主要形成运动控制“逻辑、时间、顺序”机制,自保、互锁、延时、中继等都是形成控制信息的电路。
采用集成运放器为核心的信号电压调节器主要解决比例(信号放大)、微分(信号即时变化率)、积分(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而整流、检波、限幅、隔离、跟随、调零、保护等都是附加电路。
电能量传输的第一要素是电路成为回路,依赖有形的导电材料,再者就是能量规模(大小)和传输时间可控。因此,控制电路的关键功能是信息“变换(如电压放大器)”和“调节”。
主电路的关键功能是能量的“被控”和“驱动”,而反馈电路则是对于完成基本运转功能的、由基本控制器和驱动器(主电路)组成的开环系统输出量检测并形成修正信号的“智能化”部件。
现时的机电“主流技术”指由集成PID运算器件、逻辑运算器件(CPU)及大容量数据存储器件为核心的控制器运用技术、由可高频全控大功率无触点开关元件为核心的驱动器运用技术及由新型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信号接收变换电路技术。
2.机电能量转换技术离不开磁材料技术,也离不开磁路分析技术;传统的磁路材料由于磁传导敏感于温度和介质成分,其电气特性检定比较困难。但是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磁性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其运用空间(特别是在机电技术领域)急速扩展。
再者,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工业技术发展的双引擎,感知设备运动状态和形成系统信息的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系统的前端。
从对于控制方式本质的理解判断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一个四端电路(网络)为例,若以改变激励能够实现相应响应,则控制方式可分为:a.电流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流放大系数),b.电压控制电流(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导(跨导)),c.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电压放大倍数),d.电流控制电压(控制机制参数体现为转移电阻(跨阻)),实现电能利用的机电设备的电路多以电流为被控量,所以上述a,b两种控制方式是驱动器电路,c是信息处理电路,d不是机电设备电路优选形式(能量控制信号)。
上述a、b方式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电能传输电路(主电路、驱动器)形式。
a方式中,电流控制电流的中心技术是: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一路电流控制多路电流。代表性功能器件有三极管和继电器。
三极管,响应速度高,无动作触点,但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有公共支路,控制量与被控量的高次谐波相互影响或制约,而且可承受功率在瓦特级,一般不符合机电设备功率规模要求。
继电器(接触器),以电-磁-力形式驱动开关触点动作,实现电流的小控大和一控多。但触点动作时间不准、电弧现象、线圈断电反电动势高并形成高频干扰源、体积大等固有弱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理想器件”。
b方式是经典控制技术体系中理想的控制方式——信息控制能量。
上世纪后半期,业界使用大功率半控型电子器件晶闸管加之PWM技术的移相触发器实现有缺陷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于机电设备能量控制——主要是直流电动机的荷载调速。
上世纪末期大功率全控型电子器件IGBT(一种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器件)的商品化普及,机电设备用全控型的信息控制能量方式成为现实,例如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交流电动机实现宽范围荷载的变频调速。
3.电气主流技术发展的瞻望。机电设备机械构件的技术进步程度受制于材料技术发展及其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通用机电电工技术范畴的技术开发重点有:
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工业规模电能变换的技术,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工原理和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上的新兴学科成果。器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开发电能转换电路,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
电动机技术:强磁材料与低温环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型传感系统分析与仪表。
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机械、液压、电子融合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效率、性能、品质、可靠性等大大提升,如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深海或隧道的巨力液压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技术:常规电气系统元器件微型化组件化甚至实现“叠层组件—集成化”,即把微型化的敏感元器件、微处理器、执行器、各种机械构件、电动机、能源、光学系统等都集成于一个极小的几何空间内,并且能像集成电路一样大批量、廉价地生产。
电致流体相变技术: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ERF,electrorheologicalfluid)可在“固”—“液”两相之间转换,转换过程可控而且可逆,转换时间为ms级,利用其电控力学行为,可以预期得到较之传统力学元件更为理想的(机—电能量转换控制的)响应指标。
磁致流体相变技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黏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黏度、低流动性。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硅胶导电与绝缘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可以在电磁场发挥“柔性”功能的新型器件必将影响机电设备电路构造技术。导电硅胶是具备导电性能的硅胶制品,用于一些电子硅胶产品上发挥开关接通的作用,现时应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家用设备、办公设备中,比如导电硅胶按键、电线连接管、影印机滚轴、电缆插头、连接器衬垫等。
三、要强调通用电学知识与电工新技术运用衔接的工艺能力
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超级公司企业标准)的意志和执行能力。标准化是机电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国家标准中对机床的控制方式、接地方式、抗干扰、容错、机械连锁、危险部件防护等,作了较完善规定,有效保障了机床的安全可靠运转。经验证明,符合标准的机床,故障率较低,反之故障率则高,可靠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器件和装置损坏的重要方面。
当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体系强调了标准化水平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如技术资料规范化编整能力、微机控制应用程序解析能力、逆向工程能力(逆向于在确定材料条件下设计制造的路径对产品拆解—解析技术工艺特征,提交改进或改性方案,以期获得结构或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工程数学与物理运动现实的映射解释能力。
四、提高论文的精致程度和新技术含量的着眼点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技术工艺核心领域(空间范围,对象)。
维修电工岗位工作的主流技术、前端发展技术(如机器人,城市电动载人设备(电梯,搜索救生设备,无人驾驶运行设备,物流基地自动化设备等),注意:在机电前端技术领域;与电路系统运行规律模式相似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微型化、精准化、多种指标信息传递同道化的技术水平提升。
机器的电气系统运用主流技术改造的工艺路线和工步流程。
一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改造方案的功能指标的得失)和适用性。
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的引用和“创新价值”的保障。
五、论文正文的编辑策略
通过这里的工作全过程的描述而展示个人的工作实力状况,明喻达到专业技师水平。正文应涵括以下内容:
1.详尽细致的立论表述:现实性、可行性、绩效预期等。立论的过程是运用专业范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简述预期的项目工作的流程、效益目标、专业技术层次特征和工艺精华综合;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应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现实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环境,仪器工具,基础性技术资料等工作先期条件,适配一些示意性插图、流程框图、曲线图、简表等。
可行性:有重点而且简单的描述工作团队情况,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主流技术采用的决定,需要增加的仪器工具,实施方案或技术工艺路线。
绩效预期:有重点而且简单的、与现实性情况可比较的谈说,重点是预期的技术或形式先进性、工程安全性、设备的控制或运行可靠性、节能减排等的定性谈说。
2.主流技术采用、工艺方案、实施过程等的详述。例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继电器电路中的中继、延时、顺序、串并逻辑、传感信息处理等的硬件功能而提升了机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又如:基于用计算机软件对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编程控制而实现交流电源变频控制,使得电动机“宽范围、恒功率或恒转矩的调速”成为普适技术。
工艺方案:展示工作者专业软实力的平台,以分类的技术工艺设计资料及对其简单注解说明文字为主项。资料文件要符合专业规范,要基本完备,要适配。例如:机床设备电气系统档案基本资料文件一般有电路原理图、电器件位置示意图、接线图、元件明细表、电气原理说明或控制流程注解、维修或改造记录等。
三项资料:工作对象技术改造之前的电路原理图及工况表述、改进工程技术路线设计(流程图与功能框图)和主要零部件明细,是工艺方案论证的骨干依据。
对于要遵循物理规律,以推演、论证、解析为主要技术路线的项目论文,建议采用机电工程手册为理论蓝本,引用工程计算方法处理数据。
调试过程:调试工作的工序、工步罗列,调试过程状况和数据的记录。
3.结果与讨论。这是全文的重心,应精心筛选技术工艺成果,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
概括项目工作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解说它的工程意义、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对相关进程记录资料进一步标准化编整的见解、意愿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97-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是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实施“应用型”理论教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作为独立学院,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自建校起就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多课程中均配有实践课程。为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正努力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应用型课程要求高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同于一般的实践课程,是综合了应用、实践、技能的知识的课程体系。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机械工程专业综合实训为试点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
独立学院在课程组织方式上必须有别于母体高校,特别是要破除母体高校那种大而全、宽而广的课程组织方式。独立学院可以建立灵活、高效的课程组合方式。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老三段课程组合方式,建立交叉融合的组合方式,以加强课程之间的融合和渗透。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注重拓宽学生就业面。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其中机械设计基础整合了力学、公差、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等课程的内容。这些课程是后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的基础。
机械设计是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设计》课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前后承接的课程有《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等。要求学生掌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根据课程特点和独立学院的教育特色,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改革。机械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有很多相关联的课程,比如“机械设计”,“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这些课程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如果单独讲授,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课程的组合方式采取交替排列的办法,使这些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将几门课的知识综合到一个大作业上,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比如“互换性课程”中安排了一个综合设计,在所给的零件图上标注几何公差,确定尺寸公差,根据零件加工的特点,确定表面粗糙度值。根据装配图的特点,确定配合类型,并进行标注。这样把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和互换性课程的知识都揉合在一起,难度加大,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要比单一讲授理论好得多。
对机械设计基础中齿轮传动的讲解,如果将课堂放在车间,直接面对车床的主轴箱进行讲解,这样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求知欲望。
三、专业核心课教学方式改革
专业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几门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CAD/CAM软件应用基础这几门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点,是技能培养的重点。其中每一门核心课程都综合了传统课程体系下的数门课程,这就为增加较多的实训环节提供了保证。
专业核心课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组成如下:
(1)通过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并训练相应的软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三维CAD软件造型的技能,并学会一种CAM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主要安排Pro―E和CAXA制造工程师两种软件的教学。
(2)通过学习《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学生掌握材料、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机床和刀具等加工常识;通过《金工实习》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车、铣等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相关工种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工艺特点;通过学习和专门训练《数控机床与编程》,使学生具备编制中等复杂零件加工程序和操作较高档数控机床的技能,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工艺特点、加工范围、刀具选用、一般操作技术和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3)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机电控制基础知识;通过实践项目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编程与调试、传感器的选型及应用等技能。
四、实训课教学方式改革
机械工程专业很多课程更加强调实践学习,才能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机械工程专业专门开设有实训课,比如金工实习,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液压传动,PLC编程等,这些实训都是在学完相应课程后完成的。而教学中实训类课程均是每门课程之间独立讲授,导致学生学完很难将这些课程关联起来,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数控类课程存在紧密的联系,每门课程的内容作为实际应用的一个阶段进行学习。
综合实训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工作,其内容多,分类细。涉及的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APP、及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这些课程要占到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程的一半以上,故这些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增强实训类教学的学习效果,需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之更符合实际的工程应用。可以在具体的项目的引导下,带着目的和自己的疑问去实习和实训,能够更好地应用和领会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拟在学生第七学期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结合已学完的相应课程,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制定综合实训课的教学大纲,大纲分两条主线,一条为机械设计制造,一条为机电控制。
机械设计制造方向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
若干零件的实际测绘一计算机二维绘图一绘制完整零件图和装配图一建立三维模型一编制工艺路线一计算机编程一数控机床加工等。
机电控制方面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
电力电子实验(熟悉继电器等元件)一可编程控制器软件编程学习一PLC实验室进行电控实验(包括:彩灯、交通信号灯基础实验、电梯升降控制、温度传感控制、邮件分拣控制、搅拌机控制、电机正反转调控、电机调速控制等)。
机械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课要求学生通过教师设立的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解决具体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解决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实践课程成绩结合,给出成绩。在实际的项目中学习和领会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协调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企业项目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人才机制非常重要,它既可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市场需求,又可以制定满足人才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还可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践条件,积极联系校外的企业和实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测绘实训室,将具体项目与各门教学内容挂钩,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工程实际。具体做法是:
第一、依托北京科技大学母体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第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与天津中德培训中心签订了建教合作协议,开展培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三、大四毕业生的毕设设计论文和校外工厂及职业培训基地联系,学生在工厂实习,并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实现双赢的价值。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培养目标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制造业背景
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入世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工程技术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2、行业背景
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工业,而装备工业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其核心代表是数控机床产业,要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数控机床产业。
据调查,抚顺挖掘机制造公司、韩国独资企业“双龙公司”、6409厂、三环机械制造总厂、煤矿电机厂、铝轮毂厂、减速机厂、抚顺机械厂、石油机械厂、星阳公司等都引进了机电设备及数控加工没备,需要相当数量高层次的机电设备及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操作、编程、维护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同时生产机电产品的厂家也需要懂机电技术的营销人员。
最近几年,机电专业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据2002至2003年就业统计,机电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3。为此,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一线机电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校背景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有二十多年普通人学专科机械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数控应用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一系列专业群。1999年以来,针对制造业对机电及数控人才的迫切需要,我校机械类专业主要围绕数控应用技术及产品安装、调试、维护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并于2000年独立设置了高职机电工程技术专业。
(二)业务规格与专业特点
l、业务规格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的“多元目标模式”。一级:具有熟练的AutoCAD绘图能力,考取AutoCAD认证证书;二级:熟练的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三级:常用传动件的设计及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熟练使用CAXA电子工艺图表;四级:能够熟练掌握手工编程及熟练应用一款CAD,CAM软件(CAXA、Pro/E、MasterCAM)和数控仿真软件,考取数控工艺员证书,五级:熟练操作至少一种数控机床(车铣或加工中心),考取数控车(铣或加工中心)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六级:熟悉机床电气控制、PLC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检测技术、微机和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知识,具有简单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考取机电设备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级别,达到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实现就业。
2、专业特,最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强化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特色,加强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机电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使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形成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模式一是在培养内容上,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知识够用,技能过硬。二是从培养方式上,做到“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三是从培养主体上,做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为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岗位人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能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文件,加大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实验、实习设施。
2、重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CAD/CAM(CAXA、Pro/E或MasterCAM)软件应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等。
3、实践环节突出四个特性
一是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普及性。对于金工实习,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立足专业方面,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以车工、钳工、铣工、焊接等工种的操作为基础,紧紧围绕机电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特别在普通车、铣床与简易数控机床操作上多下功夫。
二是专业基础实训的严格性。专业基础实训学习量大,范围广,学生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专业的认识。这一环节掌握好,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我们开设AUTOCAD实训、电工电子课程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
三是专业实训的必备性。我们建设了CAD/CAM实验室和数控实训基地,装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和正版CAD/CAM软件以及10台先进的数控机床,利用正版的数控加工系统仿真模拟软件实施教学,之后再到机床上真刀实枪的进行操作。把工厂中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常用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内容整合成“典型零件的工艺制订”、“数控机床编程”等实训项目,保证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学会常规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基本了解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四是毕业实习环节的针对性。毕业实习环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面向社会需求,学生尽管是同一专业,但实际工作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因而毕业环节就应该体现这一点,以所学专业为主,结合自己情况完成毕业环节,尽量以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为主,但考虑就业导向,有意拓宽,如在企业中流行的CAD/CAM软件的运用(AutoCAD、CAXA制造工程师等)、现代车间及班组的管理、机电设备的营销、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等,做到真题真做。
4、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有实验室8个、专业机房1个,已建成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第一期购置两台生产型数控车床,华中的数控铣和数控车床各三台以及方正系统的电火花、线切割各一台,并已陆续开始使用,使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了基本保证。
专业机房全天对全系学生开放,通过科学地管理,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实际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自身的务实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先求合作、后求发展”原则,已与沈阳金杯汽车培训中心、市煤矿电机厂、市机械厂、双龙公司等多家不同性质、地域、行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校内基地打基础,以数控加工操作技能为主,并进行数控设备编程与操作实训,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等。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针对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验收等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5、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机械设计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技能证书与毕业证结合
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教育。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考取美国Autodesk公司颁发的AutoCAD二级认证、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数控工艺员证书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等。
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教师“双素质”能力的培养;采用自身培养与送到国家指定的师资培训基地等地相结合的方法,使多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有3名教师获教育部颁发的“双师素质”证书,有8名教师具备劳动部门认定的考评员资格,有2名教师考取了加工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证书,还有4名教师专程到华中数控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合格率已达到80%,三年内将达到100%;现已基本实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8、毕业实践与就业环节相结合
改革毕业设计原有的限于纸面的图纸设计、毕业论文的形式,将毕业环节变为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制作,使其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过程多样化,逐步转为对职业技能培训更有促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控制器的实体制造与制作。在实体制作与加工中,培养综合运用单片机、PLC控制技术的能力,培养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力,培养机电产品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双赢的机会,一方面学生获得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缺少现代化人才的企业也招聘到了就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对学校则初步实现了后期订单教育。
9、教材建设与规划
专业理论课:以教育部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为主,自编部分教材,无论选何种教材,都要以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积极参加各类教材编写,其中主编了《机械设计基础》等教材。
实习、实训课:以实习、实训大纲为指导,自编实习、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项目、实习任务,实习、实训方式,实习、实训效果和成绩评定方法。实习、实训内容以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突出训练过程和操作效果。根据新技术出现的实际情况,实习、实训指导书应定期修订。
拟自编教材有:《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训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教程》、《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训教程》、《电火花型腔加工及线切割加工教程》、{(CDA/CAM软件应用实训教程》等。
大力推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现已做出机械制图、AutoCDA 2000、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原理与编程、CAXA制造工程师、MsterCMA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10、注重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从2000级开始,将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通过学生的演讲、爱国教育等,培养学生勤奋、踏实、朴素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高职特色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多元目标模式”,坚持多证书毕业。
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工程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是深人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为例,凝练出三个层次的建设途径。
一、基础性实训基地建设,创设认识性职业环境
1.建立专业认知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1)领进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是未来,将他育成才;学生是未来,一定能成才”。我们在新生人学的第一个学期设置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思想教育重点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职业素养;专业教育由各专业带头人负责,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学习模式,评价方式,就业前景做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目标。
(2)走出去。中职学生的特点是行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光靠入学教育来激发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以课外活动或班会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情结,参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职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定位做好思想准备,避免脱离现实的盲目行为。
(3)请进来。中职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自信不足,刚刚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请本专业的毕业生来校开设讲座,讲述自己走上社会后的点点滴滴,不一定会很精彩,但一定会很感人,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创设“做中学”环境,切合中专生特点。
(1)基础理论综合化。“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的知识。”“做中学”理论不仅塑造了现代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中职学生区别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对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根本听不懂,上课睡觉现象普遍,但对于动手热情较高,因此,给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创造一个“做”的条件很重要。我们将《电工基础》、《电工工艺》和《电工测量》融合为《初级电工模块》,确立“做中学”的课改理念,由专业带头人牵头,课程主讲教师共同参与,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维修电工》初级,制定以“做中教”和“做中学”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标准与课程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载体,以职业环境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学习内容,将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和训练有机整合,真正体现“做中学”,彻底打破学科体系,创造真正切合中职生特点的“做中学”基础性实训基地。
(2)基础技能职业化。将基础课程综合化以后,融进基础技能训练项目,还是以《初级电工》为例,其中一个课题为《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将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作为该课题的准备知识,这样将基础理论融进技能训练中,让学生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学习和工艺训练,而是将基础理论和电路设计相结合,工艺训练和维修技术相结合,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思”,基础课程不再是沉闷枯燥的理论课,上课场所不再是唯一的教室,学生技能不再是单一的操作,充分了体现基础课程的综合化和职业化。
3.注重专业文化浸润,提升职业素养。
(1)专业环境文化建设。专业环境文化是指:专业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学校实训基地以及其他硬件设施的环境文化布置是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是专业建设理念展示的窗口,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专业文化建设特色之一:“5s管理”,所有教学场所都有ss宣传标牌,教学场所实行5s管理,将5s管理作为专业课程的第一课;特色之二:实训基地环境企业化,3千多平米整层楼面作为一个整体,将教学场所布置成企业环境;特色之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将学生在学习,创新过程中的优秀作品成立一个展示区,作为专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
(2)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的刚性显现。通过专业制度建设将专业建设要求和口涵文化规范有序地制成文本来传递表达,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发展性,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我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做法之一:实训基地准人制:学生进人实训基地学习,首先要学习有关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经过考试合格,方能进人教学场所,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填写违纪记录单,作为和班主任、专业部,家长沟通的依据,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做法之二:教学工厂经理负责制,整个教学工厂由经理负责培训师人员管理、场室5s管理、设备维护与使用、耗材采购与使用,每个教学班级由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培训师共同负责教学,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培训师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
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创设真实职业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1)项目引领。要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技能,单凭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职业岗位为目标的教学场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部分,本专业目前拥有“电机安装与维修”、“无线电调试工”、"plc控制”、“机床电气维修”等项目课程教学场所四个,对应的工作岗位有: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电机维修工、维修电工中级、plc编程员等。将课程与职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
(2)引企人校。以项目课程为载体建设的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专业岗位,参与建设实训基地、开发课程的是学校专业教师,毕竟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有差距,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很好的途径,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于2009年与苏州某企业合作办班,将企业生产线搬入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1周内3天由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2天由企业派人来校上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别于某些学校将流水线搬人学校成为校办工厂,该流水线完全用于教学不作生产。经过一年的实践,成效显著,目前该班级的学生学习风气良好,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文明班集体,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明显高于同类班级。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设企业工作环境。
(1)校企紧密合作型。我校的中德合作班进行了“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2008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太仓职教走出“双元制”本土化特色之路》一文,全面介绍了办学特色。2009年11月29日,学校与德企合作的材料与经验在北京“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上展出和演讲。
(2)领校人企—中间实习。“中间实习”是我校继“双元制本土化”特色的又一衍生,即学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两至三周,亲身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为学生就业打开了渠道,许多企业表示欢迎中间实习的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学生经过中间实习再回到学校上课,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明显,目前我校将“中间实习”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列人人才培养计划。
3.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就业环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虽然是我校的品牌专业,但由于电子行业岗位、工作性质单一枯燥、上班时间长等原因,学生就业持久性短,因此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所以近几年对该专业尝试拓展,建立了全新的电机控制、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实训基地,专业方向由原来单一的电子装配扩展到电气运行与维修,学生职业资格除了无线电调试工外,增加了维修电工,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维修电工这个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电子行业,2009年,学校针对太仓港口码头的飞速发展,开设了新的专业方向—港口设备维护与管理,该专业方向已经被评审通过获得苏州市优秀新专业称号,目前已经和太仓万方码头、武港码头等公司确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校内有关港口电气设备维修的实训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预计2010年9月投人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是机电设备维修省级实训基地,资金已经到位,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三、社会化培训基地建设,创设再就业职业环境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0年9月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发表文章《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1],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现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2、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要求即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
二、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企业类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子行业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1、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2、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中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商业企业,数量也较多。3、拥有大量电子设备的楼、堂、厅、馆等专业场所,需专业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
以上几类电子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电子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检验、销售、售后、生产的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岗位需要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而生产岗位需要的是中职学历或经培训的熟练技术人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定位在销售、售后、低层的生产管理、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层面。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面向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模块:1、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2、以电子产品开发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线路的阅读、仿真、PCB电路板设计等能力。3、以电子产品销售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4、以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学生应具备常用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模拟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试制生产一种电子产品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倒推出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让同学们自己制作出一款温度监测装置,能进行温度的显示和报警。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给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学生读懂原理图,要进行仿真、PCB设计、电路板焊接制作、单元电路检测、故障排除、产品调试、产品检测、归档文件等工作。根据课程要求应该掌握的内容,应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DXP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训、传感器实验、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同时对PCB课、仿真课、单片机课进行课程设计。针对第三、四模块开设的理论课有家电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机组装与维护,同样这些课程也开设有相应的实践课,并集中统一安排时间到共建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收集查找能力,因此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由于电子行业的特点,很多元件、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很多企业的产品也外销国外,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电子设备装接员,为此学校开设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员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子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通信设备测试员、网络维护员等其它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转贴于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的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前沿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欣赏、公共礼仪、英语语音、文学欣赏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子专业竞赛,如毕昇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实习,要求学生全部到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时间要求五个月以上,全面了解电子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第二阶段为分散自由实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在该岗位参加工作做相应准备。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当前地区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用下图清晰的表示出来。
四、结束语
通过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运用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思想,依照理论够用、重在能力原则由需求设计应该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应该培养的各项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信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永新.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科技传播,2011,1(上).
[2]许秀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6).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30-02
作者简介:周柳奇(1975-),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应用与智能控制。(广东 中山/52843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一个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对产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势必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的教师,如何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发展要求,培养什么样的应用电子专业人才是亟待研究改革及解决的问题。通过企业调研,对有关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以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培养目标定位
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理论、基本技能基础,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电子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知识;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事智能电子产品方面的设计、生产、检测、维修、管理和销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设计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定位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上述目标。
(1)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创建“工程创新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将兴趣班、创新中心、实践基地三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环境中感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中的“6S”管理标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了解或掌握电子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论,培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实行教学做“六个对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积极实行“六个对接”理实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教师角色与师傅角色的对接,思想素质教育与职业文化素养的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的对接,能力考核与企业评价的对接,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学校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对学生进行现代智能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现场指导,了解现代智能电子产品中应用到的新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实训的机会。从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增强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感,养成守时、快节奏、严谨和敬业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联动培养“零适应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以科研项目带动教学的模式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合作开展电子产品及电子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以实际产品作为项目,以该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项目,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分支比较多,不同的学校定位,必需结合服务相关行业与地方经济,应专业复合方向为突破口,以模块化进行课程体系整合。
根据以上思路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基础课模块:涵养电子元器件、电路、测量仪器和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设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通过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同时该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这个阶段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6:4,做到理论够用,而实践课程以实验认证性为主,辅以简单模块的实训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循序见进,为后续的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专业模块:该模块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紧跟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动向,以项目为载体,项目中要体现现有的电子技术最先进的课程,如智能卡技术、SOPC编程技术、ARM嵌入技术、DSP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的引入、过程和考核要紧密结合,做到理实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三合一。
专业方向:体现专业的前沿性,先进性等特点,以公开课、专题报告的形式作为专业方向课程的载体,介绍电子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知识。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四、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将校外实训条件向校内转移,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创建“工程创新实训中心”方式实现。实践课程分为基本技能训红练、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三个层次。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要紧跟企业生产实际的发展和变化,根据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及时微调教学内容,以确保课程体系的职业性、时代性和实时性。
(1)以任务为中心将实践环节分三个阶段完成:一年级下企业进行职业素养锻炼,二年级进行技能提高(综合实训),三年级进行毕业实习。整个实践环节中,强化毕业实习环节,学生带着毕业设计课题到校外实训基地,且专业对口企业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学校按1:15的师生比安排指导教师,并邀请实习单位现场专家参与毕业实习指导。毕业实习结果以学生作品为主,辅以实习报告,并将实习单位意见作为重要考核依据。
(2)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做” 合一的原则,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建立课程教材网络资源库,逐年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主干课程的教案、课件、习题、实验实习指导、授课录像、在线测试等资料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
(3)以技能为中心,建设专业对口的、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由过去的模拟教学转变为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下的教学。同时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以提高其科研能力;并且广泛吸纳优秀职教人才,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以保证师资队伍能完全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技能训练实践性教学环节当中,要求组织学生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现代企业的“7S”管理要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考核评价办法
考核办法对职业教育的质量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不同教学模块,提出一种动态考核办法,笔试与面试的比例随教学模块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时,考核笔试为主,面试为辅,总成绩由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专业模块则以面试为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笔试;专业方向课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核,面试主要是实践操作考试;平时成绩由过程评价成绩(20%)+教师与学生互评成绩(10%)+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考核成绩(20%)组成,做到过程和结果同时重要,克服了学生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理论不重实践的现象。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要以教考分离的原则,做到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身份分离,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提高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
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复合化方向整合课程体系,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家梅.关于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
[2]李佐军.高职教育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
[3]高源.辽宁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