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关于母亲的诗歌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5 00:38: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关于母亲的诗歌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于母亲的诗歌

篇(1)

随着时展,社会对儿童早期保育及教育的关注日渐增加。但是,由于母亲角色意识的不断变化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育子女以后选择继续工作。在我国,从1950年至今,年龄在20-45岁的女性劳动就业参与率基本上在90%以上。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母亲参加工作的数量已占美国劳动人口数量的63%。发展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质量会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从这一观点来看,出于工作时间的限制而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养育子女,无疑会对子女的生活造成影响。

一、美国家庭母亲工作风格和幼儿保育模式及质量的关系

在美国,母亲工作期间父母选择由谁来照顾子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儿童认知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家庭中成员少、教师适当的教育、儿童与照料者间温馨和支持性的互动等都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幼儿保育。Allison 等人提出了三种影响幼儿保育质量的因素:工作轮班制、工作时长和工作场所支持系统。在美国,有43%被雇佣成人的工作是轮班制或无固定工作时间,这会对员工及他们子女的幸福度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员工精神压力大、容易疲劳,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子女,不能找稳定的幼托机构,患病率增加,幸福感大大减弱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员工子女较低的在校表现和更多的攻击行为。工作时长会间接影响幼儿保育质量、家庭环境的和谐以及母亲的敏感度,而且对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有预测作用(如果母亲每周工作超过40个小时,会阻碍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另外,高水平的工作场所支持系统会提高父母的家庭责任感,降低家庭中的不幸发生的几率;相反,低水平的工作场所支持系统使父母很少能参加子女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和陪伴子女。

美国一直非常重视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而联邦政府在学前保教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为儿童福利提供的项目支持有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儿童保育发展综合拨款(CCDBG)、开端计划(Head Start)、儿童和依赖者照顾税收抵免项目以及儿童税收抵免项目。这些项目都对早期保育与教育发展有积极影响。

二、我国家庭母亲工作类型与幼儿保育模式及质量的关系

在我国,女性兼顾工作与育儿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职业女性通常会对自己的母亲角色有以下几种认识。第一,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母亲仍把自己视为子女不可取代的照顾者,即使孩子在她们上班的时间必须由他人照顾,也会尽量减少照顾者对孩子的影响力。这种方式虽然会使母亲的负担加重,但子女仍然可以获得母亲足够的关爱。第二,有些母亲认为,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是为了给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这种方式可能部分地解决了家庭的经济问题,但它将造成子女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隐患。第三,年轻一代的女性大多会选择聘请保姆。这样做给年轻的父母提供了很多便利,却也改变了母亲与子女间的关系。多数保姆声称自己成了必要的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的替代者。第四,许多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都认为,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她们宁愿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在家照料子女。这种方式使母亲与子女得到充分的互动与交流,让儿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中国现代社会,家庭首选的孩子照料者就是祖父母。隔代抚养虽然可以减轻父母的家庭负担,但也会导致年轻父母的责任感减弱甚至丧失,而且祖辈普遍缺少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过度溺爱孩子,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我国幼儿能否进入正规的托幼机构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由于家庭处境不利和母亲缺少来自政府的必要帮助,使得家庭经济状况恶化,幼儿难以得到优质的学前保育和教育服务,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展望

目前,我国虽然对儿童保教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与美国相比,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国政府应从主观上对幼儿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和投入,从而改善学前儿童保教状况;其次,关注弱势群体,为贫困儿童提供免费的儿童保育教育服务;再次,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 周庆行,孙慧君.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及效应分析[J].经济经纬,2006(1).

[2] Us Census Bureau.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United States Employmentstatus[EB/OL].Http:// factfinder.census.Gov,2005.

[3]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Child care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child care quality on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

[4] Allison De Marco,Ann C,Crouter & Lynne Vernon-Feagans.The relationship of maternal work characteristics to childcare type and quality in rural communities[J].Community,Work & Family,2009(4).

篇(2)

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找了许多关于母亲河的诗歌,最后,和两名同学一起讨论,决定朗读《黄河颂》这首诗,我们排练后,就信心十足的等待明天的朗诵。

第二天终于到了,大家早就等不急了。

篇(3)

给我夹好吃的菜;

妈妈的爱,是一个个彩色的皮筋儿,

给我扎漂亮的辫子;

妈妈的爱,是一把撑开的雨伞,

为我遮风挡雨;

妈妈的爱,是一本本精彩的故事书,

给我讲动听的故事;

妈妈的爱,是一支支细细的铅笔,

教我写规范的字;

妈妈的爱,是关心的眼泪,

我勇敢地在打针,妈妈却在心疼地哭;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

让我舒舒服服地睡着。

我爱您,妈妈!

感恩母亲的诗歌范文二潺潺流水晶莹透亮

岸边绿树映在水中

我同初夏一同降临

母亲在自己的光荣中半含着羞涩

仁爱的目光像草叶上的露珠一般轻柔

我有着水仙般的明眸

玫瑰花似的脸颊

罂粟花样的小嘴

还有长大后如同夜色一样黑的长发

母亲

是你虔诚的祈祷

奖赏给我成为美的化身

你将生命与我连在一起

抽打在孩子身上的风也撕裂着母亲的心

我们都是漂浮在世界的流水之中的

我们的生命将要被分开

我一口气饮下你带给我的爱

在不舍的目光中只身踏入新的人生

你用一颗慈爱的心

播种着幸福的希翼

却用回忆的镰刀

收割着思念的灵魂

树叶窸窣,小溪淙淙

在这属于你的节日

我决定归来献唱这首小诗

动听的旋律漂浮穿越天空

天使们都倚身出来静静聆听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

你一定听出了我爱你的心意

感恩母亲的诗歌范文三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

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

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

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

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

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

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

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

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

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篇(4)

偶尔读到阿恒的诗歌

你能否心若止水地向他们诉说

关于那个美丽的夏夜和初吻

告诉他们——

他们的祖母或者母亲

曾经走进阿恒的诗歌

阿恒呢,早在数年前就只留下爱情

远涉重洋的雾都走向海

现在只有他如火的梦呓

仍回荡在诗行中

当你老了,皱纹如沟

苗圃里最后一棵小树已经参入云天

你以老人的慈爱

端详那些芬芳的桃李

你会发现某朵花像阿恒的微笑

某枝丫隽永如阿恒的诗歌

你是否为这样的发现欣喜或者不安

当你老了

回忆并思考年轻时的一切

你能否感到时光流逝的美丽和公平

篇(5)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墙青瓦之间,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来。同泉水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诗人的文思,在老墙老院中,“一些印象”书吧聚集起了一群爱诗之人,共谈诗词,共谈风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当时的诗人眼中,百花洲一带的风景分明是桃花源。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王展、张普四位诗人在同样的地方留下诗迹。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编的《山东文学通史》中,曾经这样描述山东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意象化新诗向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东当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前,桑老经历了一次“生死”。从医院的ICU活着出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墙,我没倒下,就为后代隔绝了另一个世界。”桑老对于生死的态度,从他的诗作中可一窥究竟。《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中收录的一首《卧成一座大山》中,能够体味到生命的轮回。

青藏高原

冷月边关

我听到自己

送别母亲时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纷纷的泪雨

纷纷的纸钱

年少不懂事

问奶奶

“西南有多远?”

为寻母亲的去处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亲为啥不走了

路太颤?风太寒?

是牵挂儿子

是断了盘缠?

有钱舍不得用

凝成皑皑的雪峰冰川

母亲终不肯再挪动一步

静静地卧成一座大山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诗做的人”,眼里、心里应该处处有诗。“诗应该从生命中来。”七十五载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学部门做行政工作,与人合作写过报告文学《爱的暖流》,在全国获奖,也曾写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来随着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决定放弃叙事文学,专心写抒情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写怀亲诗,其诗意象之浓,情感之深,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对于一个“诗做的人”而言,诗无处不在,“只要生命在,诗就在”。

“相互照亮”诗城济南

济南自古就是一座“诗人之城”,最早的诗篇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这首诗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济南东部的谭国。到了今天,山东一大批优秀诗人正在崛起,但山东诗人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他们的实力。

文学评论家马兵说,“山东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现代诗歌出现的重要现象、争鸣中,山东诗人都没有缺席。”另一位文学评论家房伟补充道:“山东诗人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很高,而济南在山东又具有辐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一书收录了四名本土诗人的作品,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笔下淙淙流淌的诗意,并留下诗歌在这座城市的回响。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联主席王亚非为《四重奏:济南的声响》做的序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诗人的“诗心”。

是一位生于济南长于济南的诗人,他待人宽厚、做人谦和、良师诤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济南的文朋诗友赞赏有加。诗人雪松曾评价他:“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这颗心敏感、忧郁、多情、细腻,对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这样的个人气质上生长出来的诗歌,天然的具有一种唯美的情调。”

王展,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精短而富有灵性。自然而流畅,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张普的诗歌,题材广泛,内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庄”系列,无不透出浓浓的对故土的情怀,对生命与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确认,人生真味尽在其中。他所的军旅题材的诗歌,则是他对部队生活怀恋的精神延伸。

“诗人”是他们统一的标签,他们将创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听生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

关于济南,新的文学表达在不断进行。1月11日下午,《诗意历下》首发式在泉城中学举行。这本书成书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诗人来到济南采风,各自写下精美诗篇,赞颂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全书分为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三个部分,收录了围绕历下人文、风光、历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150多组。

目前,《诗意历下》已经发放到历下区两万多名中学生手中。

本书的开篇之作,黄恩鹏的《在济南历下老街听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济南老街与泉水之间的关系。他在最后写道:“所谓民生,就是漾动着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湿湿的、满满的一片又一片洁净安详的月光……”他所描绘的,也正是以4位诗人为代表的济南作家不断付诸笔端的精神家园。

■资讯

再别康桥――

篇(6)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北京求学。求的是中文文学之类的学,有点虔诚有点神经质,算半个文学青年半个混混级人物。那时候圈子里谁都可以成为好朋友,前提是谈海子,对海子的熟悉对海子诗歌的理解,在每日关于海子的话题里便成为知己了。

那时候我听大家谈,听大家朗诵海子的《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听得懂了,或者根本就不懂。我看谢冕、西川、骆一禾或苇岸写海子的文章,慢慢就喜欢了海子。我开始读他的诗,追随他的足迹,一段时期,我成了海子尘世的影子。海子让我走进一个飞翔翩翩的世界,我徜徉在他童年幻想中的梦境之河,走在他洒满阳光飘着花香的五月麦地,感受他笔下草原古老而清新的风和秋天丰收的果实,我看到牧羊小姑娘温暖无邪的微笑

从他的诗中,寻找明净,澄澈和悠远。

我在北师大读的作家班,牛汉、任洪渊、王家新常在诗歌课给我们讲诗歌,他们都会谈起海子。我们比较喜欢西川的课,他是海子北大同学,诗歌的兄弟和挚友。人长得俊雅深沉,说话也有趣味力量。最重要的他讲起海子,必会绘声绘色谈一阵,海子的趣事海子的性情,然后用他浑厚的男中音读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西川沉于一种诵读,带着七分的情绪,很有感染力。我们可以感觉他眼里盈了绿水,诗人内心肯定装了很多的东西。

我心中已是有了“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以后,我参加过关于纪念海子的诗歌朗诵会,也看了大量朗诵海子诗歌的视频。诗人也好,专业朗诵家也好,我没有了那种震撼和感觉,我也只有了“天空一无所有”。

倒是在凤凰中文台看海子母亲读海子的诗,这位没有太多文化的农村女性,普通话也实在太普通,但读得非常诗性诗意。“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女亚洲铜//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她的声音和神态一直在我脑里,让我感到了麦地的光芒和情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亚洲铜这首诗挂在嘴上,神情一如海子母亲的庄重。我以为她是真正理解这一片黄土地,理解和痛惜他的儿子的。也许她就是一首诗,一片麦地,因此才有了诗歌的儿子。

海子死时25岁,也许死才能成就海子,成就一首伟大的诗,也成就他的麦地和姐姐,让他得以涅槃与升华。让我们记得安徽怀宁的高河,也是埋葬我们的地方。

海子生前太孤单,也太绝望。

诚如西川所说,海子的生活缺少一双有力的大手,没人把他从铁轨上拉出来,他的肉体终是在火车轮下分裂。

海子死于1989年3月26日,至今22年,我认定他22岁。

如果不是山海关他的卧轨,不会有这么多人谈论海子,不会有这么多人知道海子。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将少却一段光彩和传奇。

最先预见海子将成为时代神话的是西川。我想,如果不是一个群体的不懈努力造神,海子也难有今日的荣耀,他的村庄和麦地也难有这金色的阳光。

尽管海子作为时代或诗歌的精神和象征,死亡的诗人使他的诗歌和灵魂永恒。他是幸运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海子死后,我们的诗歌没有太多的幸运,我们的诗人也没有多幸运。同样,有着很多优秀或不优秀的诗者,他们跟海子生前一样,落寞、伤情,他们已自杀或准备着自杀。但是,他们再难有海子的幸运。

精神总是被嘲讽的,诗歌尤甚,诗人尤甚。

我常想,假如海子不死,这个世界能包容他吗,这个冷硬的社会能认同他吗?

这功利的人类很难放过他,尴尬和寂寞将伴随他一生。

海子是单纯的,干净的,诗人的心灵是高贵的。他在诗歌的道路走得很深很远,他忽视或无力于生活中的物性。

人总是世俗的、市侩的。海子来自农业,经济拮据。他尚算五官齐整,但不修边幅,头发凌乱,衣着寒酸。他个子矮小,干瘦,谈不上精干性感。他整天沉浸于诗歌哲学而心远于生活,没有太多的生存技巧。他的宿舍时常凌乱狼藉,散发着一股馊味。海子经常受着排剂和歧视,他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又无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是的,他曾想过离开,到海南或那个地方。他不愿象别人一样勾心斗角毫厘必争,无意鸡毛蒜皮的计较。而任何一个群体难免吱吱歪歪,不愿做生活中的小人,便必被小人当作小人。除非你象俞心樵所说的,只有巨人,才会知道我是巨人。他的不屑便成了他的偏颇,这是世俗庸众大爷们无法容忍的。

这个从乡村中走来孩子,依然农民的质朴。他渴望城市光芒的照耀,却在这个城市中找不到一把椅子。他无所适从地猫在客厅里,不知道主人要对他如何的客气?他缺乏友谊,茫然爱情,他渴望“有一所房子,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但是他土老帽又囊中羞涩,性格内向,很难赢得女性的青睐。在他的诗歌中,很多质询拷问,他是无奈的伤感的。处于青春骚动的他,难免有着性压抑的苦闷,他甚至羞于看一眼美女的裙子。他象我所处在的伶心岛一样,黑海恶浪,遍布蛇蝎。他恐惧,痛苦而又无奈。他孤独成“王”,自封为太阳,并要成为太阳进入太阳。这些无疑宽阔了他的内心也拓展了他的诗歌,让他走火入魔而具了神性,走向无限。

在生活和诗歌中,他颠沛流离,无家可归。他伤心痛绝,无力握住一滴眼泪。象西楚霸王,孤苦绝望,唯有一戮。海子,这个以诗歌为王的“王”者,最后把自己推上断头台。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要说我一无所有/不要说我两手空空”他贫穷、孤独,家徒四壁。他没有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不会跳舞,不会游泳,不会骑自行车。他每天在单调的读书写作中度过,他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不能融入一滩浊水,共同进退,必须会导致更多的压力。这使得他惶恐、敏感。他躲进小楼成一统,将他心中的纯粹和激情,一心地用于创作中。“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姐姐令我落泪。诗人走向孤独,走向无以复加的疼痛,漫入无边无际的酸楚。这世,果然便容不了一颗纯洁而浪漫的灵魂。

海子的诗是激烈的,由一个乡村水质的温和,而在幽暗阴霾的包围里化为烈火。他在心慌害怕里放弃了诗歌中的母性、水质的柔情而转向了父性火质,象老夫子一样让诗歌构成他的城堡和利器,在暗世燃起烈焰。他不胜孤寂而自虐,当黑夜从大地上升起,他的大火便有了迦太基女王狄多自焚的况味,他抵达自戮。生命得以极致,丰收后,大地一片荒凉。

我读过海子大量的诗,他的内心深处是广阔的有着太多的奥义隐秘,难以进入。但他的诗歌也有着很多的局促和急迫,我们可以从他生活的状态和他生活了15年的农村找寻源头。我也读过很多写他的传记,觉得里面有太多误读。然而我能读懂他的宽阔吗?我常常拿着一本《海子诗选》在海边和野山上哭读。“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地/在蓝色的月光下/飞翔的是我/感觉到心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醉倒在地,头举着王冠/头举着五月的麦地/举着故乡晕眩的屋顶/或是星空,醉倒在大地上/大地,你先我而醉/你阴郁的面容先我而醉/我要扶住你大地”我也和海子一样亲近了大地,与土地与海子痛饮共醉。仰望夜空,心底里有了两分浪漫三分诗意。而对了这落花流水的缤纷世界,我一阵沮丧。

篇(7)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读完这段话,我不禁感叹:啊!好美啊!是哪位诗人的诗篇,能让我的心弦又一次颤动!后来才知道,这是著名诗人冰心的诗集《繁星》的一小段!日后看到别人对她文章的评价有3点: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怀着对她文章的好奇和崇敬,这几天,我读了她的著名诗集——《繁星·春水》。

  这本书总能让我在失意时开朗起来,在喧闹时平静下来,在寒冷时温暖起来……

  这本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三部分,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诗歌。读她的诗歌,我了解到她的心是金色的;读她的诗歌,让我感到自己的心总是暖洋洋;读她的诗歌,让我觉得天特别蓝,花特别香,草特别绿……我觉得她懂我们,她有一颗美丽的童心。

  她的诗歌总是从景物上写起:美丽的春夏秋冬;纯洁的雪花;快乐的孩子们;金色的阳光;翠绿的大树;娇人的荷花;还有那来无影,去无踪的风……我总能从她的字里行间里看出她的心灵美,我觉得我们这些成长的孩子很幸福!因为有这样一位美丽的诗人懂我们这些孩子,她发自内心的想让我们快乐,她总是把我们比作凡间的精灵,让我觉得世界真美好!

  读她的诗歌,总觉得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有凉爽,有舒适。但仔细一看,她的诗歌从来都没有过华丽的词藻,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加一丝修饰的文章读起来竟如此的生动?”这也许就是她的美丽所在!她在用心去感受世界的一切事物,她在用双臂去拥抱崭新的明天!在这本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冰心。

  是啊!我们也应该学会去爱生命中的一切,去接纳生命中的一切,并且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美丽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懂得包容的心,一颗快乐的心,一颗永远灿烂的心……

  《繁心。春水》带给我的不只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更让我学会怎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怎样去感知世界!我细品着……我回味着……

  关于最新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夜,即将入睡,月光洒在书桌上,我拿起那本闪闪发亮的书,翻开了……这本书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今天我细细品味了《繁星·春水》,一翻开,几行黑色的字体,把我的心都拉过去了:“梦里采撷的天花,梦醒来不见了——我的朋友!人生原有些愿望!只能永久的寄在幻想里!”“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一时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凄凉又带有些美丽的画面:春,已过去。干枯的枝干七零八落的,上面只点缀着五六朵残留的花朵。鸟儿拍着翅膀飞离了,仅留的花朵也飘落满地,地上是一片鲜红的,温馨的,又凄凉的。鸟飞花落只剩干枯的枝干,这仅仅在一时之间。

  我继续看下去“生命不也是这般的一瞥么?”这反问,问得我心头一颤!是啊!生命不也是花开花谢这么短暂的一时吗?在做作业时,我总是想着今天别做了,反正还有明天,出去玩玩吧,每次都是在最后几天里手忙脚乱地赶作业,赶得又累又困却又无奈,谁叫我刚开始不抓紧时间呢!常常悔之晚矣。

  “嫩绿的芽儿,发展你自己!”;“淡的花儿,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牺牲你自己!”是啊,人生是短暂的,他需要我们去热爱去发展,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冰心女士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我才领悟出了这首诗的'含义: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继续读下去,更是明白了许多道理。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深深触动了。深夜,我捧着这本书——《繁星·春水》迟迟不能入睡……

  同学们!在这美丽的世界上,我们更需要的是自信呀。它不仅是灯的照亮,更是照亮后的燃烧,燃烧后的宁静,一步步,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于最新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这本书中写的全部都是诗,像这种书我从来也没有读过。

  《繁星春水》这本书最先写的就是冰心的自序,上面写了冰心和弟弟谈论泰戈尔的《迷途之岛》,认为自己的零碎的思想也可以像泰戈尔那样写下来,印在纸上发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诗句就是”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不可以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你的手。“这几句诗看起来很通俗易懂,实际上却表达了冰心那颗关爱儿童和爱护花草的心。

篇(8)

关键词:弗罗斯特,成长,嬉戏,顿悟,家庭伦理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前言:

在《影响的焦虑》中,哈罗德.布鲁姆将弗罗斯特与惠特曼、狄金森、史蒂文森、哈特.克兰并称为美国的伟大诗人;在《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的评价里。弗罗斯特不仅被视为20世纪的伟大诗人,而且也被视为整个美国文学史中的伟大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和其他现代派诗歌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在商业化、工业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现实和人的自我危机问题,并都尝试探寻对这些现实和问题的解决之途。弗罗斯特的一些诗歌从家庭视角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危机的一个方面,剖析伦理的自我问题。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不少诗歌直接向读者呈现家庭形象及相关问题,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儿童形象,儿童成长与教育,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的伦理关系。

二.成长中的嬉戏与顿悟:

弗罗斯特在诗集《波士顿之北》以及《山间低地》和戏剧诗“科阿斯的女巫”及叙事诗“枫叶”这几首诗中描绘的冷漠与残缺的家庭中子女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儿童成长问题、对家庭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其他一些诗歌中,我们更能看到诗人对这一问题多方位的思考,这些诗歌大部分都被诗人选入1959年出版的专为青少年读者选编的诗集《你也来吧》。这一诗集的选编和出版本身就说明儿童主题对诗人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嬉戏与困惑是与成长相随相伴的;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上,父母与家庭显然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诗人更是通过强调父母性别差异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来说明父母双方在子女成长问题的共同责任,通过强调成长中的实践与嬉戏来突出家庭的教育职责。

1.“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

“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里读者看到一个期盼与其他儿童嬉戏,对学校充满期望却又感到困惑的学龄前儿童。诗中,远足的“我”在荒凉的新英格兰乡村“转过一个又一个路口,风吹袭的树林没有尽头。(460)在这里,“我”只遇到一座房子,只碰到一个同样孤独的不到四岁的孩童。这种孤独感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更加强烈,因为他对他的世界的局限无计可施”。孩童在这个孤独的世界没有嬉戏的玩伴;他之所以是“旗帜的崇拜者”,是因为旗帜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学校,是个“大人”的公共场所,是个可以与玩伴嬉戏与共同成长的地方:

那孩子的口音不太清楚。

但我慢慢也听出了眉目。

他说某个我能去的地方―

他不能但我能去的去处。(460)

口齿不清的他想让“我”这个大人“去趟学校”,去证实那面大旗今天是否挂出。孩童显然对他不能去学校感到困惑,进而更加深了对大旗和学校的向往。

2.“枫树”("The Maple")

与这位学龄前儿童相反,诗歌“枫树”的女主角梅普尔的困惑则开始于学校,并伴随着她成长的整个过程。在这首典型的成长主题的诗歌中,母亲临终前给她取的名字迫使她去探寻名字的意义―进而也是自我身份的追寻,因为“正是她名字之与众不同使人人都/对它注意―而且对她加以注意”(236)。学校的老师否认她这一名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亦即对她的自我的否定)―“但老师对全校说/没有这个名字”(235),而其他人“要么注意它,要么拼错它”(237)。父亲也无法解答梅普尔的疑惑:

我不知她替你取这名有何含义,

但这名似乎是她的遗言,想要你

做个好姑娘―像棵美丽的枫树;

父亲的含糊其辞在小姑娘心中播下了谜一般的种子:

以后我慢慢告诉你我知道的一切

关于不同的树,还有关于你的母亲

的一件事,那也许会对你有用。(236)

然而,父亲从未告诉她这个谜是什么,而是任由她自己去探寻;她想知道母亲给她取这名字,想知道母亲希望她“应该怎样穿着,应该有何举止……”(237)。可以看出,他所探寻的不仅仅是名字的意义问题,而是她的自我身份问题。在诗的后半部分,已经完全独立,有了自己完美家庭的她仍然在为这个谜,为名字的意义追寻,然而丈夫的话多少让她有些豁然开朗:

因为这很难说,说不定那只是

你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什么事情,

对我们毫无意义……。(239)

显然,丈夫的点拨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观点:子女的名字或许对父母亲来说有着某种意义,代表着父母的寄托;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和期待自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成长便意味着自立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即如诗中所言―“花与父母播下的的种子迥然有异”(236)。因此,卡伦.基尔卡普对此诗的分析―诗人“既想融合又想压制强有力的女性声音”,值得商榷。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嬉戏般地写道:“所以我得说人名没有意义更好,因为留给天性和机遇的东西会更多。随便给孩子取个名,看他们会怎样”(242);即父母不应该“过度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3.“白桦树”(“Birches”)

成长中的困惑,是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而弗罗斯特在诗歌中更强调了在嬉戏的顿悟中,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成长。这与他对教育的看法相一致;他认为“没有什么方法或学科可以取代保持敏锐的感悟力的重要性”。名诗“白桦树”("Birches")以成人“我”的视角,回忆童年时的摇荡的白桦树那嬉戏的快乐,并从这种嬉戏中顿悟人生的真谛:

……人世是适合爱的地方,

因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164)

对那个“离城太远没法学棒球的孩子”来说,“他唯一的游戏就是他自己的发明”,“他把父亲的白桦树当马骑”(163)。男孩在游戏中逐渐地领悟到“能保持住身体的平衡”的重要性,而在“一遍又一遍地挨个儿制服”父亲的白桦树的过程中,他又象征性地获得了某种自立―成长的标志。

4.“野葡萄”(”Wild Grapes”)

对成人的’“我”来说,孩童时的嬉戏令人回味和向往,令“我做梦都回到少年时代”(164)。而该书的姐妹篇“野葡萄”(”Wild Grapes”)中的女主角则叙述了小时候她与哥哥在嬉戏中成长的故事。最早刊登弗罗斯特诗歌的编辑及诗人的朋友苏珊.沃德(Susan Ward)曾想让诗人以她儿时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首女孩摇荡白桦树的诗,与“白桦树”相呼应,诗人欣然允诺,创作了这首诗,于1920年发表在Harper’s Magazine,后收入《新罕布什尔》。诗歌的开头,身为老太太的“我”便以幽默嬉戏的口吻为诗歌定下了基调,制造了一个深深的悬念,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从什么树上不可以摘到无花果?

难道从白桦树上就摘不到葡萄?

你对葡萄或白桦树的了解就这些。

作为某年秋天曾把身体挂在葡萄

之间并从白桦树上被摘下的姑娘,

我应该知道葡萄是什么树的果实。”(255)

5岁的我在向导兼“父亲”的哥哥的带领下来到他所熟悉的林间空地,在哪儿无数串葡萄缠在一颗孤零零的白桦树上。哥哥“为了让我能完全自食其力”,“把树压弯到地面,/让我用手抓住树枝自己摘葡萄”(257),结果却是“我”像一串葡萄一样被树枝高高挂起,本该马上松手的“我”却因为求生的本能而死死抓住树枝不放,最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回到了地面。

诗歌的第一节中提到的“我一年过两次生日”,不仅仅指她的这次“劫后余生”,更指她在这次嬉戏中所经历的“重生”似的成长。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词是“抓紧”与“松手”,使读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它们的辩证关系与象征意义。哥哥把树枝压倒地面时,让“我”抓住树梢,可“我”却树抓住吊起,于是哥哥喊道,“松手,/傻丫头,难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松手!”。可当时“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松手:为了活命我却忍痛把树枝抓得更紧,显示婴儿抓住什么就不放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从这种树上传下来的,因为远古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母亲。(257)

显然在这首诗中,树延续了其传统的象征意义―母亲、生命等等,而“我”显示的婴儿似的本能―抓住树枝不放,暗示着对母亲、对父亲保护的依赖。最后在哥哥的帮助和指引下,“我”终于学会了松手,安全回到地面,也领悟到便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会如何挣脱父母的保护”。

5.“一个姑娘的菜园”("A Girl"s Garden")

收入《山间低地》的“一个姑娘的菜园”可以说是这部诗集,乃至所有弗罗斯特诗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首。究其原因,或许是这部诗歌表面上的简单,或许是诗歌中缺乏弗罗斯特叙事诗中常有的幽默与浓重的地方色彩,又或者是这首诗歌不像其他诗那样充满含混和不确定性,给读者多层解读的空间。实际上,这首诗与“泥泞时节的两个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等诗歌一样,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嬉戏与劳作、工作与休闲等动态二元关系的思考,也同样可以用来阐述诗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中对诗歌的定义”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一位邻居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邻居女孩为了体验自立的感觉,“要求她父亲给她一块小菜园/让她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与“枫树”、“野葡萄”等诗不同的是,这首诗里女孩的父亲走到了前台,并对女孩的要求欣然应允―“父亲说‘为什么不呢’”(177);父亲认为这块单人农场会给女孩一个机会,“锻炼你瘦弱的肩膀”(178)。在女孩的务农活动中,劳作与嬉戏是无法分开的,她的“自立”实际上就是在嬉戏中体验成长,在成长中玩味嬉戏。

三.结语:

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弗罗斯特对自立的理解在其上述的几首诗歌中深刻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对父母在子女成长中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上述几首诗的分析,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位诗人的思想及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Nancy Lewis Tuten and John Zubizarreta.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CT,West-point: Greenwood Press,2001.

[2]Mordecai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1991.

[3] Karen L.Kilcup.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tio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篇(9)

活动现场火花不断,佳丽们或三两一组,或独自上阵,在数位著名诗人组成的评委小组面前动情地朗诵。她们吟诵着风格各异的诗歌,或哀怨,或凄婉,或愤慨,或高亢……就连台下担任评委的原作者们都不禁动容,掌声不断。

最终,北京赛区的40号选手张紫琦获得了冠军,来自山东赛区的8号选手鲁丹妮和来自河北的28号佳丽邢嘉妮并列获得亚军。

热情活泼的张紫琦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不仅在大赛的新闻会上献唱了一曲,今年刚刚从中戏表演系毕业的她在走台、话剧表演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诗歌朗诵对她来说自然不在话下。表现突出的她不光在朗诵会上完成了精彩的朗诵,还担任了整场活动的主持人。对流程、串场、念旁白,现场最忙的人就是她了。大气的主持和朗诵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这个第一可谓实至名归。张紫琦说自己来参加这次新丝路模特大赛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了。父母的身材都很高挑,当模特也是自己母亲的一个心愿和梦想,得知进入了决赛,张紫琦的父母都非常高兴和支持。

如果不是亲历了朗诵会的前前后后,很难想象得到台上这群姑娘们的精彩表现是两天突击出来的成果。刚抽到自己要朗诵的诗歌时,女孩们根本不得要领,不知道何谓朗诵,多数像对着白纸念对白。朗诵会的前一天,评委们给选手进行了一次统一指导,一个一个地调整,让她们领悟每一首诗的内涵和要表达的情感。高人指导后的姑娘们才像开了窍一般找到了门路,于是在紧张的形体和走台训练、外景拍摄之余,选手们见缝插针地练习诗歌朗诵。有时是在开集体会时小声呢喃,有时在吃饭的餐厅里就开始高声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选手还把自己的朗诵录下来一遍遍检查提高……正是在这些小细节上,我们看到了姑娘们的认真和努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来自北美赛区的6号选手刘婉,作为华人的她一直生活在温哥华,只来过中国三次。第一次是在5岁的时候回到母亲的故乡武汉,第二次是15岁时利用自己的假期回国探亲,现在19岁的她还是个金融系在读的高材生。她被分到的诗歌是诗人肖江的一首《初夏的心情》,中文不是特别好的她在和其他三个女孩一起合作时得到了工作人员以及队友的特殊照顾。她在白纸上把诗歌认真抄写下来,并标注了每一个字的拼音和诗歌的英文解释,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朗诵。虽然在练习朗诵的时候,台下不时有善意的笑声,但这个乐观的姑娘说自己有了很多进步,“只要有了这些improvement(进步),我就很开心了。”

篇(10)

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到今天,李松涛经历了大约40年的诗歌写作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滋养了他,使他成为了一个艺术功力深厚、创造成就显著的实力派诗人。优美的意境与文采,精到的母语与章法,以及严谨的推敲提炼之功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无倦沧桑》以“水浒一日游”的历史线索为牵引,展开了多维的诗意抒写;《拒绝末日》张扬民族文化的悲剧精神,表现了深重的危机感;《黄之河》充满文化底蕴的形式架构可谓气度恢弘,以十二地支为标号的黄河景观,以十二个民间节日贯穿始终的气脉,以十二个中国历史人物为诗的内容主线,对母亲河进行了全方位的关于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思考。重视民族文化内涵和中国诗歌传统,并没有使李松涛思维封闭而裹足不前,在坚守自我创造本色的同时,他在新诗潮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改变和提升着自己的诗歌。

随着中国新诗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李松涛对诗的追求也不断新锐化,但他的新锐不是无根的悬空之论,而是从“诗”的基点出发,发展、强化、更新诗的艺术表现,使诗歌更有力地朝着人性人情的本质大踏步迈进。他的诗不属于文化传统的陈旧性,而是充分地体现了一种新时代新观念的诗歌精神。《黄之河》中的《成吉思汗》一诗有这样几句:

一块宋朝的乌云溃散,露出了元朝的天空。

篇(11)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程,但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却涌现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开启了文学现代性的新纪元。一大批新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冰心、宗白华、冯至等,而冯至作为现代诗歌的一员大将,鲁迅先生在回顾20年代新文学时,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而经过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冯至的诗是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的。这其中又以他的《十四行集》最为著名,而冯至是从里尔克的变体诗中得到了启发,开始了十四行诗的创作,并且将这种诗体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对诗的雕塑美、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性、对死亡哲学的理解等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询。

一、冯至对十四行诗体的吸收和创新

(一)对十四行诗的尝试性创作

随着西方文学的涌入,十四行诗这一新的诗歌体式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冯至受到里尔克变体十四行诗的启发,开始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当他在观察自然万物花鸟鱼兽时,在体悟整个世界的纷繁无序的世事时,诗歌开始在他胸中自然的流淌。这同里尔克所秉持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他看来,只要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就没有不可以入诗的,他在《布里格随笔》里写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2],而冯至的十四行诗正是从那狂风乍起的中心形成,在那秋风里萧萧的玉树间脱颖而出。

在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过程中,冯至从里尔克那里学会了观看,学会了发现事物的魂灵。如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首里写的那样“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深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3]在这里,冯至通过对树、花、蝉蛾、残壳等自然物的观看,将这些事物的魂灵解析出来,并且给予哲理上的思考,认为在无限的世界中,必然死亡的生命历程就像蝉蜕一样没入尘土,所有的一切可以歌唱的都被默默的青山消解,而人的存在本质也在这种消解中被隐喻。

(二)对旧十四行诗的挣扎和创新

冯至的诗歌创作吸收了里尔克的变体十四行诗的创作形式,而且也不拘泥于诗歌的十四行韵和严格的对仗体式,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群,如其《二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深夜又是深山/听着夜雨沉沉/十里外的山村/念里外的市廛/它们可还存在?......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在这首诗里诗人创造了深夜、深山、夜雨、山村、市廛等一系列物象,形成一种古朴、沉厚的意向群体,而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将作者内心对摆脱束缚、走出自我困境的渴求,这首诗将现在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意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里尔克在他的诗《预感》中说“我像一面旗被包围在辽阔的空间......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里尔克在这里将自己物化为孤独的旗帜,在表达在风暴中独自起落时的自我忍耐具有救赎的神性和自我的成全,这种物我合一的哲理性诗句也正是冯至在其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诗意,但是他的诗意更具有中国古典气息,如他在《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结尾所写的那样“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首诗可以说是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宣言,既包括了诗人的一种感性的诗意抒发,又包括了对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哲学意味,@种理性的哲思正是冯至对里尔克的吸收和继承。

二、冯至对里尔克经验诗学的吸收和挣扎

(一)诗是经验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4],但是里尔克却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情感性,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经验。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就在于将冯至从浪漫主义抒情性带入到经验诗学。我们通过冯至的很多诗歌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诗歌态度的转变,如诗人早期的诗《夜步》写寂寞,是“我永久从这夜色中/拾来些空虚的惆怅!”,而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寂寞就化作了一脉的青山默默。诗人摒弃了原先那种“全身血液沸腾”的写作,而主张以一种严谨性的阅读积累和认真观看来对自然宇宙进行经验化的哲理抒写。

里尔克的创作也是一种逐渐经验化的过程,他也有过“情感泛滥”的时候,如他写爱情的疯狂“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而在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情感的外露则演变成了一种谦逊的经验化写作,他更注重外物的本原对自我内心的映照。而冯至正是吸收了他这种写作方式,摆脱了之前的写作困境。如从他30年作的《威尼斯》“傍晚穿过长怨桥下,只依稀/听见了叹息三两声”,到他40年代的《十四行集》的第五首“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虽然是对同一座城市的回忆,所要表达的依旧是关于寂寞的主题,但是后者却更为严谨,情感也更为克制,也更具有经验化的诗学特征。

(二)冯至诗的古典性和歌德情怀

冯至的诗歌不仅具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歌德的影响。冯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艺和西方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如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二十一首“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里运用了许多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意象,如“铜炉、瓷壶、飞鸟”等,也与中国古诗中借景抒情的特点一脉相承,小小的茅屋、吹起一切的狂风和又将一切淋入泥土的暴雨,这一切场景的组成也可以看作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再创作。在这里诗人又巧妙地运用西方新的思维模式和句子结构,写铜炉向往矿苗、瓷壶向往陶泥,将物人格化,句子别致巧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如果说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是一种宿命,那么冯至的歌德情怀则是一种必然。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三首就是关于歌德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的写道:“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与变”,冯至在这里直接化用了歌德《幸福的渴望》里的诗句“飞蛾,你追求着光明/最后在火焰里献身/只要你还不曾有过/这个经验:死和变!”,在这个时期冯至虽然走出了情感泛滥式的写作,但是其精神困境仍然存在,里尔克的谦逊和忍耐也不足以为冯至提供一个出路,而歌德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就吸引了冯至的注意,这个时候的冯至无论是在自我精神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渴望实现一场新的“死与变”,而这种死与变是克制的,更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冯至关于孤独的哲学思考

(一)宇宙中的一个人

从冯至发表他的第一首诗歌《绿衣人》开始,孤独就一直是他诗歌挥之不去的情感表达,这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童年母亲的去世有关的,而这同里尔克早年感受到被母亲驱逐的恐惧和脆弱的感情是相通的。里尔克在他的《严重的时刻》中写道“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在这首诗里,诗人将自我的感受扩大化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诗中“某处”“无缘无故”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那种孤独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极为深刻。而冯至在其《十四行集》第六首中写哭泣的农妇和村童,“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的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这种脆弱莫名的哭泣其实和里尔克《严重的时刻》中无缘无故的哭泣是一样的,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的渺小和事世的无常都将人推入到一种孤独的绝望之地,只是冯至写得更为脆弱具体。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存在就像他人生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其生命中孤独的时刻,并且带领他走出情感的荒芜之地。在冯至看来:“在人间有像里尔克这样伟大而美的灵魂,我只感到海一样的寂寞,不再感到沙漠一样的荒凉了”。最初,冯至的寂寞是一条蛇,冷冷的没有言语,后来冯至的寂寞是一块磨刀石,逐渐磨掉了他心中情感的枝枝蔓蔓。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中写道:“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诗人在面对遥远的山川和久远的幻梦时,个人的孤独犹如在母胎里的孤独,而我们狭窄的心所渴求的不过是一个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却是孤独的,就像永远低头行走的G衣人,可怕的时辰到了!

(二)一个人的宇宙

对于冯至而言,里尔克教会了他发现宇宙万物本身的姿态,并分担他们孤独的命运,这也正是冯至从宇宙中的一个人走到一个人拥有一个宇宙的重要的一步。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身存在是与宇宙万物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都与我们有着莫大的联系。他在《十四行集》的第十六首中写到:“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这里诗人将自我融入到整个宇宙中来,化成了平原、蹊径,与每一道水、每一阵风相呼应,所有经过的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并不是在孤独中等待死去,而是在孤独中与世界达成统一。

里尔克在他的秋日里写道:“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在他的诗歌里,孤独的底色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幕布,笼罩一切,而冯至就是在这种幕布下小心翼翼的行走,努力寻找自我灵魂的出口。他在《一个消逝了的村庄》中所塑造的那个坐在夕阳之下山丘之上,聚精会神的缝着什么东西的村女形象其实就是诗人宁静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镜像,她让诗人知道了“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而这也正是冯至走过里尔克孤独幕布后内心达成了自我的和解。

冯至曾经说过:“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对于冯至而言,这种因缘或许就是指的就是同里尔克的相遇。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则是这种诗意栖息的必然,里尔克就如同那风中孤独的旗帜,指引着冯至走向诗意的栖息之地。在这诗意的栖息之地,冯至不仅走出了那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胡同,而且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

注释: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第5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②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读本》冯至、绿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③冯至《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④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