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学人文课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据2010年实施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毕业生要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标准,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追求,顺畅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健全的法律观念,完备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实际上,医学院校中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与人文相关的专业课课时较少,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形式大多为选修课和阅读、社会实践,开展程度取决于各学校情况和学生兴趣,缺少统一标准和衡量指标。
1.2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
目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专业讲座居多,人文培训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处理医患纠纷的策略了解不多,对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掌握不够。根据医生职业满意度大型调查,近75%的医务人员认为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90%对工作不满意,相当一部分对目前压力和职业发展持担忧态度。网络上疯传的“李芊医生列车助产被认定非法行医”其实是一名医生杜撰的谣言,反映出了医务工作者们的群体焦虑。在对医学科学的艰难认识和实践中,医务人员陷入维护道德修养、职业信仰和精神境界的困境。
2MOOC优势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综合分析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m等国外较为成熟的MOOC平台,可以梳理出MOOC的基本运行模式。教学开始前,教师课程框架及授课人员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并选择本门课程;教学启动后,教师定期10-20分钟教学视频,配以制作精良的多媒体幻灯,再布置一些扩展阅读和课后作业,有些教师还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学习;教学结束时,MOOC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安排测试,评价学习效果。无论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还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都有力推动了高教教育的普及、优质资源的共享,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与学角色的融合和转换。在医学教学方面,MOOC扩展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场景,延伸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借助互联网海量存储、便捷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使医学教学完成标准化任务后,也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2.1延伸教育功能
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MOOC放大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功效,降低了医务人员乃至大众接受医学知识的门槛和成本,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医学新理论的认同度,对医疗新技术的掌握度,从而助推整个社会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同时,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维护崇尚知识、法制、生态的现代文明体系,传递、保存、创新已有的医学文化和人文关怀,甚至助推人类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在个体发展功能方面,MOOC为促进医务人员适应医学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便捷的途径。
2.2拓展教育资源
MOOC诞生短短几年,已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几何式增长。在医学教育中,顶级大师授课、稀缺标本展示、高难度手术演示变成了可无限复制的资源。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点对面传播知识,MOOC中则变成了面对面传授技能,拥有更大决定权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安排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达到理想的目标。
2.3丰富教学手段
MOOC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更多采取贯通式编排。设计者在确定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后,围绕知识点优化学习路径,以问题导入为牵引,通过设置特定场景,展开话题,引导教学。游戏式、互动式、对话式的MOOC平台可以进一步延伸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ing,PBL),通过设置特殊诊疗场景、引入典型病案、实施同步会诊等方式展示知识点,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体的优势。
2.4实现教学评估与认证
传统医学教育偏重于由表及里的讲授、由师到徒的传承,MOOC与传统教学、网络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延伸了教与学的反馈链条,评估和认证使教学富有更完整的意义。一部分MOOC平台的检测方式结合了机器评价和学生互评,对学员的作业和结业测试打分;一部分MOOC平台借助哈佛、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的优质资源,MOOC可以在检测后向完成学习的学员授予经过官方认可的学分。
3通过MOOC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设想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目前,人类追逐越来越进步的医疗技术,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维度,这其实越来越背离医学的本质。技术再强大也仅是工具,关键看为谁所用、怎样使用。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可以借助MOOC等技术进步的成果,缩小医学人文价值与医疗技术发展的背离。
3.1规范整合资源,拓展共享内容
目前国内的MOOC平台主要有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MOOC中国(www.mooc.cn)、网易公开课(open.163.com)等。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MOOC中国和网易公开课为商业网站推出的非营利性教育项目。检索国外MOOC平台,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占医学、生命科学类课程比例都很低。Udacity未搜索到相关课程,Coursera中有“生命起源”、“基因和精密医学的社会和伦理调整”、“志愿者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计划”、“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Edx中有“美国卫生政策”、“健康与社会”等课程。在爱课程、MOOC中国、网易公开课中,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的公开课分别为6、1、2门,占医学类课程的5.3%、11.1%和50%。纵观国内外的这些课程,真正意义上的MOOC比例不高,尤其是国内课程大部分仅为网络教学,创新内容不多,教学方法有待完善。目前的MOOC课程是各高校自发推荐开设的,建议主管部门动员国内的医学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MOOC平台建设,并挑选国内医学人文领域的优秀专家,讲授科学发展观、哲学与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与职业精神、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人文实践等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等主流平台构建起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这既可以缓解医学生人文教育需求和部分院校相关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使优质的人文教育师资发挥出最大化效能。
3.2优化反馈通道,实施个性教导
Coursera等较成熟的MOOC平台要求学生学习前填写学历、兴趣等信息,学习中参与和课程相关的学习社区、讨论论坛,可以借助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推荐学习资源;Udacity甚至希望将学习信息提供给雇主,以便多方携手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建议国内的MOOC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注重在课程交流区、论坛中即时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课堂反馈,分析汇总出学习规律;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通过平台提供的分析报告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和效果,进而及时修订课程架构、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例,授课教师应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于医患矛盾的个体情绪和集体认知,帮助学生缓解执业压力、增强执业应对能力。
3.3延长学习时限,强化行为养成
目前,各类型医学人才培养大纲在人文教育方面,仅针对学历教育作了指导性规定,医务人员工作后接受此类培训的机会不多。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几十年执业中的人文素养大部分来自学校2-5年的人文教育。这一现状距离培养医德高尚医务人员的目标相差太远。所以,翻越高校“围墙”、降低学习门槛的MOOC平台,可能成为对医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执业操守、从业信念等终身教育的理想平台。主管部门应针对医学生、住院医师、中青年骨干医师、高年资医师等各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在MOOC平台开展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人文教育,包括从医患沟通技巧到价值观培育、医学美学、人类学等内容;强制性要求将MOOC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医护人员每年必须修够一定的人文教育学分,完成一定的MOOC人文教育课程才能晋升职称;促使完善学校阶段性成绩和职业生涯全程评价相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通过终身化的人文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执业操守、规范执业行为。
3.4增加情景教学,强化实践运用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其中的人文关怀需要学生们在情景教学、诊疗实践中仔细揣摩,互联网教学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但MOOC平台可以将诊疗室、手术室在课堂上真实还原,大大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针对性,弥补了书本学习较为抽象的劣势。MOOC平台应在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人文课程中,展示不同科室诊疗场景及可能发生的人文关怀疏失,邀请医学人文专家逐一介绍避免医患纠纷的方法,邀请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讲授开展临终关怀、绝症安慰的实践经验,邀请癌症康复者、器官移植患者介绍患病的真实感受;在考核阶段,结合标准化机考作答和情景化面试,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交往技能予以评估,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分娩场景教学中,教师不停地给模拟产妇鼓劲、加油,帮忙擦汗、喂水,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医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1.1教学对象授课对象为护理本科一年级学生, 开课时间为一年级第二学期。分别于2010年3 — 7 月对成都医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1〜4班231名学 生,2011年3 — 7月对2010级护理本科1〜4班204 名学生,总计43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医学文化概 论》和《医学沟通学》的课程教学。其中男生35名, 占8.05% ;女生400名,占91.95%。年龄17〜21 岁,平均(18. 39±1. 70)岁。
1.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2.1增进知识让护生了解文化和医学文化、沟 通和医学沟通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等;认识医学科学 发展与医学人文回归的相互联系及重要意义;拓展 护生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和 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1.2.2锻炼能力本着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护生分析解决 问题、团队协作、知识归纳、信息收集利用、与人交流 沟通、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1.2.3培养素质课程以“人道”主义引导学生热 爱生命,以“仁爱”思想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以 “人本”情怀引导学生正视患者的痛苦,以崇尚真理、 敢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使护生 建立医学是“人学”——医务工作者不仅仅要关注人 的“病”更应关注有病的“人”的意识,提高护生对护 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
1.3教学内容与方法
1.3.1教学内容《医学文化概论》是成都医学院 首先开设的一门医学人文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教材 选用昝加禄主编的《医学文化概论》。该课程的教学 内容主要包括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医学的本质内涵、 医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演化趋势、医学的价值和社 会功能以及由医学本质所决定的内在矛盾和面临的 难题等。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计2学分。其中理 论讲授30学时,实践训练6学时。《医学沟通学》也 为专业必修课,教材选用姜学林主编的《医学沟通 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沟通基本理论、沟通策略和沟 通技能三方面,使学生了解医学沟通学的学科性质和 特点及学习的重要意义。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计 2学分,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实践训练12学时。 1.3.2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 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1.4教学质量评价于2轮教学结束后,采用同事 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4种 方式对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教师自 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选用学生教育质量评价(students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quality,SEEQ)问卷,该 问卷由澳大利亚著名教育心理学家Marsh编制,自 1986年正式发表以来,分别在澳大利亚、美国、新西 兰、印度、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使用过[2]。 同事评价和专家评价采用我校教务处制定的“听课 记录表”主要评价项目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态度、教学风格与技巧、课堂组织与管理等。
2教学反馈
课程考试结束后,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生对《医 学文化概论》和《医学沟通学》两门课程的满意度。 从表1可见,护生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选择与 应用、教学内容实用性、思考题与讨论题及教学方法 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达到96%以 上),但是对教材规范性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及实践实 训内容安排的满意度较低(不满意率超过20% )。
3讨论
3.1 护理软技能的内涵与意义软技能(soft skills)又称为非技术技能(nontechnical skills),是 相对于硬技能提出的概念[3]。Kantrowitz[4]将软技 能定义为个人内在的和人际间的促进技术技能和知 识应用的工作技能。护理软技能是指在护理工作 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 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和管理技能,是与护 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其主要包括社会技能 和个人技能两大方面。社会技能分为人际关系技能 和组织管理技能两个维度,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 服务对象有效沟通的能力及协调与合作的能力;个 人技能分为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和认知技能3 个维度,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完成 护理工作所必须的个体内在品质。付艳芬等[]在调 查中发现,很多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非技术问题, 多是由于护士人文精神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有意无 意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与患者沟通不良、态度生硬、 责任心不强等原因所引起。国内外研究结果均 提示,临床护士的护理软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通 过培训加强护生的护理软技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效途径之一。
3.2医学人文课程与护理软技能的关系我国卫 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 - 2010年)》[6]中明确提出:“以适应护理工作发展趋 势、密切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加快护理教育的 教学改革。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护理基础课程设 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 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在专业知 识中,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 复指导、保健、老年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在能力方 面,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 培养。” 2008年5月12日起,我国正式施行的《护士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 者,保护患者的隐私”,要求护士具备“以人为中心” 的现代护理理念[7]。美国护理理论家Watson[8]更 是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 质”的观点,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 健康”为本的人性关怀的发展阶段[]。因此,对护理 专业学生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以提高护生的护理软 技能已成为必然趋势。
3.3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医学人文成为医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一、医学人文概念的界定
医学人文是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高度结合的一门复杂科学,它以医学科学为依托和落脚点,以生命伦理学为核心,从总体上研究医学,探索医学发展的规律、评价医学进展、探索医学功能并研究构造更好的社会建制以更好地发挥医学系统功能的一个学科群。具体地讲,医学人文是一个探讨医学渊源、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医学目的、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疗、预防、保健等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等。
当代的医学人文学已经以学科形态、知识形态的形式渗透到卫生政策、卫生法制与社会保障体制中。它的任务与历史使命就是要提示当代医学的人文内涵,反映医学与伦理、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当代医学技术所包含的主客观因素的道德、人文交流沉积的思想史与“外部史”,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交流与互补,从而丰富和完善医学。哺育医学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克服医学和保健服务中的技术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二、医院实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大多还是一种普遍性的医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而把人文教育与医院医学人才专业方向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人文课程实施上作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研究和积极实施的极少。医院是公益性社会机构,随着市场需求提高和经济化的影响,工作节奏和强度不断加快,医护人员医学人文观念日益模糊和淡薄,在实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两点质疑。一是关于内容范围的质疑:学得完吗?二是关于学习效果的质疑:学了有用吗?而医院医学人文教育在对基层单位医疗行为双方人的人格、价值和利益的相互尊重,是对社会利益、人类健康利益的共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尝试
(一)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和现状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一所科研型的专科医院,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科研水平和临床技能的提高。2010年卫生部在我院挂牌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是心血管健康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行政机构。随着单位职能的转变,继续教育目标也应立足于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转变的重点在于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人文,形成特色,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医院已经深刻意识到医学人文教育不能只是临床前的教学,医学人文的内容必须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医院要提高医疗质量,必须重视医学人文的建设。在对近三年继续教育活动统计发现,95%以上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是在学科领域内,围绕着探讨科学前沿,合理用药和技能提高等医学相关报告。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均是医院的人才储备,基本没有一项继续教育项目是专门针对医院全体职工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心理疏导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而这些个人综合能力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对象是大众患者,他们千差万别,现实的工作环境要求职工博学多才,能力全面。学习和掌握与自己奋斗目标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更新知识,结合实践,深入领会,注意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既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注意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以较宽的视野研究学术性问题。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是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医院教育管理部门对全院职工医学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从认知度、学习意愿、学习现状、学习内容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具体如表1:
统计结果显示97%认为有必要开设并愿意参与人文课程培训,但78%对医院目前开展的人文课程不满意,认为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影响了培训效果。最想开设的人文教育活动,排在前四位的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最想了解的其他医学专业知识,排在前三的有内分泌、肺心病、影像学。
(二)授课对象和授课时间的选择
群体范围是以临床人员为主,包括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鼓励后勤工作人员及临时工积极参与,利用工作日午间休息的1-1.5小时,丰富全院职工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三)课程目标的确立
1.医院文化:探索性地改善“重医疗、轻人文”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归属感。
2.服务临床:促进医院医务人员人文意识的养成,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良好医患、医医、医护关系。
3.人才培养:构建阜外人才人文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课程设置的原则
针对现实问题,突出横向的关联性、纵向的序贯性、整体的实用性。
(五)课程内容的选择
1.心理学培训:与医务处、护理部沟通调研,了解临床人员在沟通、减压问题上的典型案例,就“医患沟通”、“人际交往”、“压力排解”、“有效沟通与谈判艺术”等方面开展专业心理学指导。
2.管理学培训:针对中层及以下干部、各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和组织者,开展组织管理学课程培训,例如“高效执行能力”、“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会议组织”等。
3.成长经历分享:聘请本院院士、专家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给年轻职工的职业成长道路上带来启示。
4.法律常识培训:指导临床人员通过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5.教育学培训:组织全院人员开展“演讲与培训技巧”、“项目课程设置”等培训。
6.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普及培训:围绕心血管专业,普及相关医学学科知识,例如内分泌、中医、统计学、科研设计等。
(六)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
1.讲师的选择与沟通
选择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为授课讲师,要求讲师能非常了解医院的医疗背景,在前期沟通中,教育管理部门专门针对课程主题,搜集院内实际问题案例,供讲师参考,并与讲师共同商议符合授课对象的教学方式。
2.前期宣传
教育管理部门利用院内所有宣传媒介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例如院内宣传滚动屏、医师短信平台、宣传海报。宣传设计中除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外,还明确告诉学员,通过学习将会有何改变,能得到什么,以更有效地吸引目标学员群体。另外,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教育管理部门还将人文教育培训活动申报成“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获取学分来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
(七)课程实施效果反馈
为了及时了解培训效果,知晓学员的培训感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工作,在每次培训结束后,教育管理部门都会对所有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客观打分和主观描述两部分,评价维度包括培训内容、讲师、培训组织、综合评价四个部分,具体如表2。
以已实施的心理学培训课程——“自我状态提升”的满意度调查为例,共回收问卷131份,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74.04%。学员的年龄构成以30-39岁中初级职称的临床职工居多,高级职称和岗位为后勤人员参与的较少。在对课程评价的7个题目中,非常满意的比例都在50%及以上,比例最高的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占70.1%。此次培训的开展很有意义,而且课程目标、内容、案例丰富性、科学性都是很受到调查对象认可的。同时,学员对课程内容的记忆程度也很高,表明培训效果显著。除第12项外,其他的非常满意比例都在50%,其中最多的为培训师的互动性,占到了75%,说明讲师课程气氛调动得很好,与学员互动性非常好,明显提高了整体课堂质量,而且讲师在时间把握、语言幽默、营造气氛等方面很受到学员的赞成。但是第12项讲师的语言清晰度满意度比较低,而且有学员对此不满意,培训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以至于学员理解部分课程内容存在障碍,这也是讲师应该改进的地方。
四、整体效果分析
医学人文在医学行为、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提升医学行为的价值并使医学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融合是社会化医学行为的内在要求。医院实施的八次人文培训课程,综合满意度74%,参与人数占全院人数的47%,行政、临床、科研部门的中初级职称的职工占83%。但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体会到,不同年资、岗位的医务人员对于职业生涯中诸多问题的认识与感受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或因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于医学人文的认识与感受存在着差异。对于处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医务人员的不同人文需求,不能通过整合统一的人文课程体现出来。由于人文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解决他们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不能与他们的现有认识产生共鸣,那么课程内容本身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很难起到指导作用。
因此,人文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的区分化,以适合不同年资的职工需要。另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体现了医院文化和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深入考虑医院文化特色和发展方向,以有效培育医院文化核心价值,构建特色价值体系,作为打造、提升和传承医院文化的一项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 Robert M Veatch. How Philosophy of Medicine Has Changed Medical Ethics[J].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006,(6).
[2]Maenaughton J. The humanities in medical education: context,outcomes and structures.2000.Med Humanit,26;23-30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考虑必须以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空间中多下功夫,集合多种人文教育要素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定位,也就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确立以下4点基本指导原则。
1.1 全球性原则
全球性原则就是以全球医学教育为基本要求参照指标,明确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子系统即人文课程系统的建立。在这一系统中,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其次厘清它的教育内容包括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存在目标联系但差异性也很大,在这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体课程,而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主,并适当加入鲜明的人文知识承载度课程作为教学体系衔接,确保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2 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主要侧重的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人文知识普及,其中通识教育也是我国必须树立起的经典教学范畴。在这一点上有关通识教育专家就指出,不要将通识课程设计为概论式或仅仅普及理论的系统知识课程,而是应该深入实践它,将通识教育从形式思维教育发展成一种实质思维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普及上需要学习欧美国家的地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很多,尤其是在人文教育这种抽象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而缺少深度实践引导,所以通过恰当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感悟和巩固人文教育,从而实现对人文知识的升华。
1.3 整合性与交叉性原则
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中普及人文基础必须要首先适当整理课程目标,优先将历史、哲学、通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人文课程。就比如说对《中华文明史》在《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中的融合,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等科学思维理论。因此,可以说在医学专业中整合交叉了若干学科理论,这也让医学教育所能辐射的范围更广,内容体系也会更加丰富。
1.4 系统性原则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一定要从细节中反映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体现出人文知识融合于医学教学的连贯性和关联性。从人文基础知识反映医学技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层次,也就是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
基于系统性原则的人文课程体系首先要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设置具有普适性的人文核心课程,例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入门人文教育而存在的,它们非常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它是人文意识形成的最初基础,是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设置医学人文基础课程,在这里要实现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融会贯通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医学哲学》《医学与文学》等等人文主题相对鲜明,并强调学生学习医学中培养人文品性的课程类目。最后是设置医学临床教育相关联的人文素质课程,比如《医学社会学》《临床沟通技巧》《医患关系通识》。这些课程比较适用于已经开始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它们都是从医学人文理论的角度来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习操作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医学临床实操技能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实习中懂得社会环境保护、人情关怀等等人文理念。
2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创新设置方案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其关键一在于创新,二在于能够合理融入学校教学体系,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提高。该文简单介绍两种人文课程设置方案,以供参考。
2.1 对“医学人文学”课程的设置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必须凸显横向的关联性,呈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原则,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强调纵向的序贯性,从学生刚一入学到毕业整个高等教育阶段都要设置对应他们年龄与能力的科目教育内容,延续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理论实践作用。最后就是突出实用性,例如:在哈佛医学院就开设了基于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专题课程,它主要讨论新生物技术在所面临社会伦理境遇下的医学临床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诸如社会心理学、性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在内的诸多跨学科知识,并且深刻讨论了美国社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青少年上瘾、枪击、自杀等等负面社会现象。
“医学人文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达成上述的3种教育功能属性,它希望培养以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课程中,教师提出相关医学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人之为人的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等问题,并明确课程中所倡导的四个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它培养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第二,它鼓励发展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它以改善医患关系为最终目标,实现日常医疗教学与前3个目标的有机结合。所以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包含4门研讨必修课程:针对医疗咨询问题的初级研讨课程、针对历史、文学等人文要素的人类文学文献理论研究课程、对濒死病人的医患关系人文关怀课程以及病人心理研究课程。4门课程的时间均为8学时,其目标就是实现切实可行的医学人文教育,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在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人文问题,明确临床实习中所要遵循的人文规律。
2.2 对“医患与社会”课程的设置
“医患与社会”所阐述的是医生、病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该课程是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程,它的设计教学对象就是初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医学人文教育入门课程。它的目标是发展医生基于病人相关的各种技能,为医生建立与病人之间的良好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61-02
现代医学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除了由医疗技术支撑外,医学人文关怀、人文医疗手段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在加强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医学生在价值观、道德观、社会适应能力及责任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然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轻视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显示,医学生普遍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想法,他们对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及人文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表面。其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1.政治敏感性差。表现为:不关心时事政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的了解和认识,不能把握时展的旋律,对当今出现的医学社会问题缺乏辩证分析思考能力。部分学生面对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医患关系、医疗改革感到迷茫,没有追求,没有目标。
2.道德观念淡漠。表现为:在诚信、谦虚等基础文明方面缺失,道德底线非常脆弱。在进入临床实习实践阶段,个别学生对病人冷漠、不负责任,甚至出现“收红包”、“推诿拖拉”的现象。
3.责任意识蜕化。表现为:对生命缺乏关爱,缺少社会责任感,功利思想较强,协作能力差,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
4.表达能力差。表现为: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书面表达不规范,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流畅书写医学文件和应用文。
5.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受学习压力和网络影响,部分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相处,什么事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集体漠不关心,对老师“敬而远之”,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出逃避和自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易采用极端的手段。
6.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长期以来,医学教育“标准化的思想”阻碍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医学生只会墨守成规,在学习上表现更像高中生,即使参加所谓的创新比赛也多依赖老师的研究成果。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医学教育中,实行针对性极强的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单一,专业划分明确。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短缺。即使合并到综合大学的医学院校,也没有整合出高水平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2.对人文教育理解的偏差。教育者企图通过物化的、显在的教育方式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式不灵活性,缺乏实践环节,不能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医学发展的异化。现代的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方面使疾病的诊治手段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过度医疗与人性关怀失落的倾向。医学生要花更多时间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习,而不是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当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时,马上接触的还是异化的医疗体制。从而让其感觉所学的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质疑。
4.医学生自身不重视。高中开始的文理分科,直接导致了理科生过早失去了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机会。进入大学后,学生主观地认为当医生更重要的是专业技术,忽略对人文知识的摄取,不注意诚信、敬业、协作及自身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三、隐性课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1.将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战略平台。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将德智体美融入文化活动,将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战略平台加以统筹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浓厚的人文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能力水平。我院多年以来坚持组织“大学生文化节”,通过文艺比赛、体育竞技、知识竞赛、创新论坛、寝室文化等活动,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养成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团结协作、交流情感、相互学习。调查表明:80%以上的医学生参加大学生文化节的各类活动,学生普遍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很有收获,可以“锻炼自己”、“结交朋友”、“提升自我”等。同时,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吉大医学纪念馆,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中加入医学生宣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内心的源动力。
2.将人文阅读作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医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专业书籍多、教材厚,可用于人文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关调查发现:在校医学生中看过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不到5%,读过其中一部的占38%,有58%的学生完全没有读过。人文阅读是一种生命与心灵的探求,只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书籍,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培养医学生的人文阅读的兴趣,首先是加强哲学经典的阅读,让医学生明白学哲学对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一分为二、普遍联系、质量互变等哲学观点,贯穿于医学各门学科,体现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运用这些观点,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也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其次,是鼓励医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文学经典以其深刻的内涵及完美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体系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加大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力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提升人文关怀的思维与能力。近年来,我院通过扶持“白衣读书协会”和打造“大学读书月”系列活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阅读兴趣。通过医学人文大讲堂、读书沙龙、图书推荐、征文竞赛、辩论演讲等活动,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要求,营造阅读氛围。学生反映,这种有针对性的人文知识补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他们如何选择性地阅读,有效率地读书。
3.将实习、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做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医学生长时间的临床实习也是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利时段。由于学生在见习和实习阶段能直接接触病人,因此,让优秀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从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医德医风、人际关系等方面主动渗透人文精神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也可以从组织医学生进行门诊志愿服务入手,我院从2010年,组织门诊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的关注,效果明显。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其丰富性、深刻性和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其他教育途径和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我院从2009起开始大力推进医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建立了河北唐县牛眼沟村、长春市普阳街道、长春市乐山镇等几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开展义诊、医疗咨询、服务老年、关爱儿童等形式,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加深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理解。近年来我院开展的“全国居民健康档案问卷调查”、“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我的梦・中国梦’问卷调查”参与面广,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调查了解了国情、社情,也认识自身价值,同时也在耳闻目睹、亲历亲为中感知和体验了人文精神,拓展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从近年社会实践的情况来看,参加活动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凝练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我们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探索隐性课程在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最佳的结合点。隐性课程除了以上三种重要形式外,还应扎根于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才能形成全方位的医学人文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云涛.石琳熙.在临床医学见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2).
众所周知,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人才的标准是: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现代观念意识、完善的个性和良好的伦理道德等人文修养。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②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③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④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始终。笔者认为前三点容易做到,但专业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二者达到内在的统一是个难点。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属于科学教育范畴,是以物为中心的教育,传授的是科学知识,培养的是科学精神,积淀的是科学素质。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引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探索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它重在发展人的能力,是“如何做事”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传授的是人文知识,培养的是人文精神,积淀的是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和阐释生活意义、人生哲理等人文知识来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它重在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升人格的内在价值,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是相通的,前者是精神的支柱、追求真理的动力,后者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人文精神完全可以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使学生不仅获得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熏陶。
二、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不平衡状态。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较少,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都在60%以上,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备受学生的重视。教师队伍中,人文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较为理想的跨学科专业结构的教师;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师“重专业、轻人文”,他们往往只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没有意识到人文知识的积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常常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大多数,如果这部分人仅仅是纯专业性的,不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就会丢掉这片教育的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就难以深入,也难以持久。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使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三、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
(一)提高医学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质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活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健康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的认同,而自觉培养与效仿。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常常是专业课老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因此,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1.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只有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才能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志气和毅力。很难想象一位缺乏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学生。教师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学生平等相待,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进行辩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
2.要有良好的道德准则
符合道德准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道德准则就其范畴来讲,不外乎对人、对己、对事等方面,即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处理事情。这就要求:作为师长,为人要态度豁达,恭敬谨慎,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要行为谦逊而又严肃认真,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又不为纷杂的意见所迷惑;行为正直,遇事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
3.要有较强的读书能力
教师不但要自己会读书,而且要有指导学生如何读好书的能力。要多读经典的书,多读好书,如古文、诗词、散文、名著等,它们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气质,会使人受益终生。
(二)课堂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专业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如,教师在讲科学概念、原理、方法时,一定会提到发现科学规律的动机,提到科学家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甚至牺牲生命取得的创新,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还会以自己的认识、情感、体会去影响学生。
2.要引导学生求“真”求“美”
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错了、突然忘了要讲的内容、学生提问教师不能准确回答等意外情况。教师是否敢于面对,不回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处理,这种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就是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体现,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感受和鉴赏科学的“美”,比如人体细胞的多姿多彩、DNA的双螺旋结构、胚胎的发育过程等等。美的追求能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发展与升华对美的追求,使之系统化与理性化始终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3.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结合时事及时讲解我国在医学行业的发展状况,要挖掘优势,同时也讲不足及努力的方向,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1.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医学专业实践课的操作大多数是在模型上进行的,由于模型不能说话,无法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感受与医护人员交流,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际的人文关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思想,将模型当成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各种需求的人,多动口,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多动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2.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体素质和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不同单位、工种、行业的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一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课中,采取分小组进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教师要对小组的分工进行指导、适时调整,对小组成绩要评判合理,促使成员人人参与、积极配合。经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普通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不少差距,如何创立属于医学职业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职业教育关注思考的热点问题。随着对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科学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已成为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当前职业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职业院校医学生文化知识底子薄
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人文素质的高低与知识面的宽窄上。由于高校多年扩招,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本身人文素质薄弱,再加上多数职业院校注重对专业课学习及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多数职业院校医学生文化基础差、知识面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欠缺,有部分医学生写不出一份格式、用语完全正确的总结计划,有的毕业生甚至连应聘信也写得极不规范,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文化知识匮乏严重制约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另外,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宠爱造成一些学生自我倾向比较严重,缺乏爱心与同情心,导致在参加工作后不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思考与处理问题片面。
1.2 职业院校医学生公德意识弱化
社会公德意识,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交往行为的规则意识,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它规范和调节着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需要。医德医风是社会公德的晴雨表,医德败坏、医风不正极大地影响了公民对人生、对社会的信心,职业院校医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社会公德素质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面貌和状态。
目前,职业院校医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在追求个人利益至上,集体利益意识淡化;追求个人自由空间,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公德意识薄弱;劳动观念不强,独立能力较弱,依赖思想较严重等等。在这种社会公德意识弱化的情况下,出现了部分医学生毕业进入临床后,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对病人缺乏同情之心,态度生硬,言辞粗暴,方法简单,病历书写随意,字迹潦草,甚至收受病人红包,如果这些失范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必然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1]。
1.3 职业院校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较差
沟通表达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表面上来看,沟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实际上它包罗了一个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医务人员,他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医学专业知识及医学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驱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成功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比娴熟的医术对疾病的治疗更有帮助,人文精神应该是拯救医患关系的一剂良方。
当前,职业院校医学生中存在着沟通表达能力欠缺现象:部分医学生人际关系冷漠,追求个性张扬,刻意塑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表现;有些学生沉迷网络,其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也被网络的哪种虚拟环境模式化,而回到现实,难于融于群体之中,阻碍了合作团队的建设;有的学生孤僻,有事憋在心里,不与人进行沟通,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可能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缺乏尊师爱友、尊老爱幼观念,自私,懒惰,这种“唯我意识”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毕业后医学职业生涯的发展。
2 在医学专业课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思路与方法
2.1 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和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是关键。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对医学生影响尤其重大,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从着装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都应渗透人文精神,体现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为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应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推进以提高文化素养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应清楚认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医学技术的渠道,更应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医学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临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育人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导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恰当涉及医疗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改革、医患关系、社会学、法律法规等,将这些知识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这样不仅使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体现,而且提高了人文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2]。
2.2 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高的学科,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完全认知的领域,不是有钱就能包治百病的,因此需要医患双方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误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他说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3]。有情感的患者,将生命交给医生时,医生的一句解释,一句鼓励,一个点头,甚至一个微笑对病人都非常重要。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表现在使病人的全身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系统协调能力等大大增强[4], 病情可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有关课程内容和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中心发言,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沟通能力,要求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尊重他人,耐心、虚心聆听;在个人发言时,谈吐从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充满自信,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简练和易懂,同时注意眼神沟通和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在班级形成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2.3 在临床教学见习、实习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学生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选择职业道德高尚、人文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医生担任临床教师,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塑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医务工作人员形象,将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技巧,展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道德、伦理、社会、法律等不同角度去思考、研究、解决各类纠纷与问题,提高学生面对实际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第三,进行临床实习的人文素质评估,在制定实习评估标准时,应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包括:医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医患沟通能力等。这样在激励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5]。
2.4 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的重要途径。专业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广泛的接触社会,让他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人生的行为道德和价值,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去真正理解和践行“以病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医学专业特点,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等,开展慰问走访孤老病残、进行医学科普宣传、社会调查及医学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参 考 文 献
[1]马文樵,陈宜刚.加强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毛珍娥.职业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与研究[J].中国健康月刊.2011.2.
作者简介:苏磊(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哲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GZ20121206)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哲学原著类课程‘资源共享型’教学法开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2c42
在哲学等基础人文学科当中,对于经典传世文献的阅读一直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从古至今、由中到西皆是如此。在现今时代,随着我国大国和平崛起形象的日益显现,提高民族素养、倡导文明风尚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党和政府近年来一直关注、扶持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并理解与学习西方优秀的思想宝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属于小众的文史哲类经典著作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可以说,整个社会掀起了读经典、求智慧的宝贵学风,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于经典学习的要求也势必更加深入。因此,对作为专门从事科研与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加强经典研读方面的教学工作成为了重点。经由在哲学原著类课程的精品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发了“资源共享型”教学法,本文以哲学原著类课程为例,对本教学法进行系统的论析,与更多的同行教师们“资源共享”。
一、“资源共享型”教学法的开发思路
笔者认为,在现代中国已然开展了百年的大学教育中,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一方面是要吸收先进的经验,并加以提升和运用;另一方面则是要找到现有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辅以更好的方法来弥补。而源于有效性实践的“资源共享型”教学法正符合这两点。
(一)与国内外先进经验接轨
近20年来,随着各国对哲学理论重视程度的提高,对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讨论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美国、德国等著名高校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考察,可以看出许多名校大都强调以下3点:
第一,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同学校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如纽约大学的语言哲学研究与法律哲学研究,普林斯顿大学的形而上学研究与古代哲学研究,哈佛大学的伦理学史、康德哲学和分析哲学研究。上述大学都在围绕着哲学的基础问题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优势,如此绵延一两代学人便可造就出推陈出新的学派与思想,在国际学界产生影响力。
第二,为了保证上述研究的顺利开展,各著名高校的课程设计均体现出重视经典研读、形成专业特色的要点,除导论性课程外,课程体系的设计均围绕本专业的研究领域设置相关的原著导读。像哈佛大学的中级课程中,便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集合论导读”等内容。
第三,尤为注重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教学。在国外大学中中等水平的课程既为本科生开设,也为研究生开设。并将讲授式课程与研讨式课程(在课程目录还具体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级研讨班)结合起来。讲座课有固定的时间,附有一定的提问与讨论时间。而本科生每周一次与助教见面,研究生则单独与授课教授见面,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与国外的教学经验相比,国内重点高校的哲学专业近年来也一直在经典研读方面倾注力量,排名前列的哲学系都对此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比如:北京大学在本科生的部分课程、研究生的大部分课程中,均有教师自主开出代表其专业研究方向与水准的原著导读类课程;武汉大学国学班的特色,则是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合作,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即带领学生阅读东西方人文学科的经典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加强对于传统经学的研究力度,在师资引进上有所侧重;中山大学新成立博雅学院,从全校本科生中进行选拔,对于具有文史哲学习浓厚兴趣的学生,给予集中培养,重点开设专门教授《宋元学案》《诗经》《金刚经》等原著经典的课程;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以“大文科”为指导思路,进行综合性教学试点的探索,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以上这些先进的教学思路和经验,无不指向注重研究、课内外结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二)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原著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不足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以至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归纳来说,有如下3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教师单方面主导,学生纯粹听授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由于长时间地被动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知识的吸纳程度不高。对此需要在师生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方式上作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选读”与“通读”不可兼得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选取、也只能选取哲学史上的经典段落进行教授,而学生也只能从教材上习得只言片语,对于许多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背景缺乏掌握,归根结底,这是课下阅读量缺失造成的。对此,需要在课上选读的内容、课下通读的范围上作调整,引导和鼓励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大量阅读。而教师为学生讲授阅读方法,开列专业书目,乃至提供必要的资源便是教学工作中必要的环节。
第三,专业难度,难兼顿渐,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一无所知”的学术视野狭窄。在任何基础类学科的学习当中,都存在学习者长期积累、消化融通的漫长过程,这是学习的客观规律。但在本科教学当中,课程系统的设计是照顾整体和均衡的;而在研究生教学当中,课程设计又是有专业方向的。这样一来,对于具体的学生个体来说,往往由于自身的特长与偏好,会对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内容比较熟悉,从而激发兴趣深入下去,甚至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是由于此前的偏科,会造成对其他领域的不了解,但是偏科的人才也很难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创造出宽松但不间断的熏陶润养的学术环境就至关重要。
二、“资源共享型”教学法的改革目标
在上述先进思路的引导下,吸取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并针对固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结合人文学科哲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力图推进如下改革: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基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不把目标停留在闻一知一的低效学习中,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若仅就所学内容来作要求,学生可能连基本的掌握也不能完全做到,一定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精神和灵活态度。具体而言,经由教师的教授与引导,通过文献阅读、课堂讨论和撰写读书报告等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思想的把握和进行深度理解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经典文献能够进行正确地断句、准确地翻译、科学地分析、细密的论证和恰当地引用。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随着当代学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在每个教学周期均适当地对本学科研究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与呼应。对于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把握与介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将前沿问题引入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脉络,把握现实情况,开阔认知视野,扩大学习领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国外许多一流名校中,往往由博士刚毕业的年轻讲师担任导师,便是他们非常熟悉学科的前沿领域;而许多活跃于学术一线的资深教授的课程倍受青睐,便是他们的课堂不是简单的教学,而是能够融汇多年的研究体会给予学生深入浅出的讲授。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教学相长”的意识。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二者互动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转变以往那种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单向的教受关系真正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关系。[1]” 这正是许多优秀的资深教师的共同体验,交互式学习可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够加深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理解。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力图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多时空广角度的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读书会”、共享优秀学习资源等形式和方法带动学生阅读经典,并辅以研讨、笔记、论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交流式、对话式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带动学生的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方法在古今中外为许多大学者所使用,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喜欢和他的学生采用启发式对话来思辨哲学问题,从而产生了有名的“灵魂助产术”,“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2]。而孔子、朱熹、王阳明在和弟子的对谈中产生了《论语》《朱子语类》《传习录》等传世经典,这些都是教学相长的产物。
第五,在学生培养上,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方针。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设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采用原则性与灵活性兼具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各种层次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个性化、素质化的培养目标。
三、“资源共享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本教学法在实施上具有如下几点方式,力图从教学形式、人本资源和学术资源3方面实现真正的全方位共享,以实现以上5点的教改目标。
(一)在“教学形式共享”方面
在课程设计与讲授上,要特别注重历史背景、知识脉络、核心思想、重点文献的介绍,使之能够呼应本学科、本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然后选取有一定钻研价值、难度适当的材料,交予学生组成学术小组自主探索。其具体实施的重点在于提高课堂管理水平,安排每次教学均有学生做主题报告,鼓励其他学生提问与点评,为保证效果与质量,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记为相当权重的平时成绩,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加以引导,把握教学节奏,以及讲授重点、难点内容。
(二)在“人本资源共享”方面,有4项措施
第一,授课教师与学校、院系的学术社团共同负责,建立学术读书会,于每周选择一个晚上进行读书活动,基础书目由教师开列,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进行每学期的读书活动,我们已经成功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著作的读书活动,利用两个学期学习了《易经》《道德经》的基本内容,拟在每周内另开设以阅读《理想国》等西学经典为主的读书会。
第二,鼓励有相同学术志向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制定学习计划,并由青年教师、本专业博士生、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带动其进行科研训练,同时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激励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激发学习兴趣。而院系对于在此方面做出工作的教师、学生要予以一定的奖励,比如在评优方面有所倾斜。
第三,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鼓励学生以写作学年论文、读书报告为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并带领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项目,做调研、材料整理等初级工作。教师还可以关注近年来一些专为大学生组织的学术会议、夏令营等等,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以此开阔视野,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
第四,与院系辅导员、学生会、学生社团合作,展开访学、社会志愿者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亲历社会,将所读学识转为内在的真实体验,以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孔子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在“学术资源共享”方面
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校园网、公网平台建立读书会群、公共邮箱等,共享教学课件、原著摘编、重要论文等,推荐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并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总而言之,以上的3个方面既有硬件配套、又有软件建设,从课堂开始,结合院系、学生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将有追求、富于朝气的师生组织在一起,探索学术、参加社会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增添色彩。
四、本教学法的预期效果
本教学法以课堂教学、课下辅助、师生互动、资源共享为特色和创新,可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说,有助于总结和设计新的教学方案,编写更为合适的原著导读教材,并在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改革,总体上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则为展开个性化学习,以分组讨论为依托,重在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一套学习制度和方法,实行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动态进出、自主学习的机制,为佼佼者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机遇,以培养拔尖人才。
目前可以预期的困难主要是在学生的组织方面,由于高校的本科生都有较多的学分任务,时间又不易统一,因而在展开读书会、小组活动时场地、时间的选择常常成为瓶颈,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协调。而我们也呼吁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者与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应以综合提升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但素质的提升并非仅靠大量的课业与严厉的纪律能够达成,重点是在于创造一种追求进步的浓厚学风与校园文化。而本教学法的开发,最终的立意与追求正在于此。
《学记》有言:“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3]“资源共享型”教学法正是能够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达到“和易以思”,实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独立思考,是符合“君子之教”的方法。
综上所述,“资源共享型”教学法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弥补了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旨在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实现导师指导下的“宽视野、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个性化、开放式”的培养模式,深化人文学科原著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我们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不提问,问及什么原因,说不敢。那么为什么学生不敢问,如何才能让学生敢问,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科学课呢?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民主意识缺乏、课堂教学气氛不融洽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或与学生接触中,对学生的兴趣与心理特点要有充分了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他们感觉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他们真正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待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让他们处于一个民主而又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及问题与教师交流。对待学生要面带微笑,以风趣的语言、可亲的教态去感染学生;以耐心的倾听、肯定的称赞去鼓励学生,由此融洽师生情感,给学生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二、注重启发让学生善问
敢问和想问仅仅是善问的初级阶段,善问才是关键。也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这个“导航者”,要让每个学生善问。有的学生想问,但是不问,原因是他不会问,问问题的时候总是抓不住关键。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也就是说没有问到点子上,真正该问的却问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要善于发现,从他问的问题上就知道他想问什么,然后不但帮他解决问题,还要指导他如何去问。
(1)到生活中找问题。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稍作留意,便会滚滚而来。有些可能立时有解,有些可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 “水落石出”。例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书包里的学问:各种书籍所用的纸是怎样制出来的,各种纸张各有什么特点;橡皮是什么制成的,橡皮为什么能去污……
(2)到实验中找问题。科学活动中做实验,并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什么。因此,我在每次实验之前或之后,都要让学生们想一想:这个实验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实验观察是否认真,你是否有什么发现,除了这种实验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在研究“吸热和散热”这一课时,学生们在实验之前提出了很多注意点,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太阳的光照不强烈,探究活动就很难开展。这时,学生们就产生疑问:除了在太阳下研究外,还可以在哪里研究?经过一番讨论,设计出了在灯泡下、利用酒精灯、利用取暖器等进行实验的方案。
(3)到想象中找问题。人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世界、漫步宇宙。在科学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例如,小蚂蚁如果跟同伴失散了,它会怎样;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喜欢生活在哪里;再过二十年,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我到了太空,我会做些什么……学生们在想象的世界里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有些很离谱,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看他们动脑了没有,是否已经有了探究的欲望。
三、让学生不断反思挖掘提问深度
(1)反思探究过程。学生在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老师应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认真反思,总结分析在探究过程发生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找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提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科学与人文融合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调整,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设置高效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才能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注意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并开设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其次,人文课程教学改革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课程改革,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人文氛围中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同质化严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把“实用为主,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放在第一位置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表现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人文素质课程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专业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导致大量的人文素质课程被删除,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却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枯燥,教育方法陈旧,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人文素质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上仍然以选择性评价为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使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融入社会,真正服务于社会。
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背景下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努力把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与人文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观。正确处理好“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偏废其人文素质,导致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设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既要会做事也要会做人的人才,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同时,创新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也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新的教育理念里,学生不再是学习工具,而是学习的主人,具有自己的情感与个性。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人才。
3.2科学设置人文素质课程
倘若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那么课程体系便是课程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人文素质课程涵盖了多种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课程设置方面也比较分散。因此要正确处理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之间的关系,提高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充分发挥人文素质课程的功能。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丰富现阶段的人文素质课程,突出文理渗透、工管结合的特征,满足学生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师与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同时还要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既要保证人文素质课程的正常开设,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补充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3.3丰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确立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并将人文素质课程贯穿于人才培养计划中,以保证人文素质课程的正常开展。其次,更新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包括科学发展、文学历史、美术艺术、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内容,要从时展与人们精神需求的角度去丰富与完善。最后,还要积极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改革人文素质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活跃整个课堂。另一方面,营造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学科课程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与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大不相同的多重体验,通过学科课程统整,重组单元课文,多样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带给初中语文的课堂不一样的感觉,使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课程统整,从积累知识到运用知识,学习过程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使以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从此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自然也是兴致高昂,所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对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提出了对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的简单建议,仅供参考。
一、认识学科课程统整
对于“学科课程统整”,有许多说法,我这里选择了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和一种通俗版的说法,大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能会有与我不一致的看法,所以也是仅供参考。官方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拟定一个基本周期,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通俗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教师以统编教材为主,根据本校自己学生学情的需要,整合其他有用资源,打造出能够真正在自己学生的课堂中实施的教材。
二、整体分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1.教材体系
七、 八年级教材每册设有六个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九年级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
全套课本安排写作指导短文24篇,作文选做题88题,修改文章练习题19题。共设计了12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10个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安排为:七年级(上)《汤姆索亚立险记》、七年级(下)《西游记》、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下)《朝花夕拾》。
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典型特点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同样具备了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具备的几大特点: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除此之外,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还拥有几点典型的特点,在这里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五篇课文通过展示文学的魅力,为学生打开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的知识大门。然后,与某些教材大谈人生哲理不同,苏教版的五篇课文以体会文学之趣为主题。而且,苏教版的课文安排没有明显的精读和略读的区别,但是在单元课文安排结束之后安排了一些诗文的诵读与欣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积累知识有很大的好处。苏教版的课后练习改名为“探究――练习”,一般有四题,最后一题是对本文的朗读或是背诵程度的要求,在对文本的诵读方面要求较高。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叫做“有感而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观察,能够把生活情感记录下来,加以表达。最后,开始让学生修改作文,学会初步修改作文的方法,为下一单元的正式学习修改作准备。
三、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建议
1.教材统整
教材统整是对教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本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都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教材适应于教与学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跨专题、跨单元主题,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统筹、调整、重组教材。
2.学科内三类课程的统整
在教材统整基础上,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统整起来,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体系,防止学习内容的相互割裂,我们称之为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比如我们需要教学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从最初的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赏析,到后面的写作,把整本语文教材拉通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