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期中考试教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0 12:28: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期中考试教学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中考试教学总结

篇(1)

端正学习态度,改变懒汉作风,建立一个团结、文明、守纪、刻苦、勤奋、互助的班集体。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 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62人,女40人,男生22人。通过上学期的要求,培养。此班干部责任心强,有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本班学生上进心比较强,人人热爱班集体,个个能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差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卫生意识比从前强,良好的卫生习惯慢慢养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思想开“小车”,作业态度不端正。

三、 任务与目标

1、做好学生开学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进入正轨。

2、做好会考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本学期的会考

3、制定班规,明确班规要求,自觉遵守班规纪律。

4、开展比学、互助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风围。

5、增强卫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6、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四、 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第一周:做好学生开学思想工作

第二周:开展性教育活动——“长大未成人”

第三周:高二学生基础会考动员宣誓大会;开展“学雷锋、送温暖”系列活动。

第四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初步准备。

第五周:会考复习摸底、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做好会考复习、树立信心。

第六周:高二会考一模;

第七周: “法律进校园”第二阶段工作检查及整改。

第八周:高二会考二模;总结会考模拟。

第九周:第九届“欢乐杯”中小学生书画展评比活动;发展新团员。

第十周:期中考试动员会,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高二会考三模;“红五月”系列活动。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近期学生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及下半学期的工作打算,请家长配合班级的工作;

第十三周:高二会考四模;奥运知识竞赛活动。

第十四周:会考考前心理辅导

第十五周:高二会考。

第十六周:会考总结

第十七周:学习计划交流。

篇(2)

年级决定本周五下午召开家长会,将分两个阶段进行:3:30—4:30全体家长在阶梯教室听我们请来的宜昌市心理咨询专家黄兴芹教授作报告,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年级组要求全组没课的老师们务必参加。之后各班召开家长会,考虑到天气*寒冷和学生在户的安全问题,建议各班让学生带小凳子与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要求:黑板上写一句家校共勉的主题语;家长填写“家长学校签到表”;不许公布学生成绩和名次;担任本班语数英物学科教师要到会;通过召开家长会,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工作思路,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校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培养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老师们,是教育的力量把我们联在一起,形成了八年级这个大家庭,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团结一心,愉快合作,共创八年级的辉煌!

接下来:

1、 命题老师进行质量分析,每人5分钟

(语文:房鸿权;数学:刘昕;英语:闫光琼;物理:杜家全)

每人4分钟

3、支部书记刘洪玉反馈八年级家长在“五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中反映出的问题。

4、学校领导徐校长讲话

八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小结

为了开展好本次质量分析会,会前年级做了以下工作:

1、与徐校长协商开会的时间及各班召开家长会的时间和要求;

2、与支部书记商议如何向教师反馈家长在“五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中反映

出的问题;

3、向备课组长书面传达学校对这次质量分析会的要求;

篇(3)

然而,仅凭中职生的三个优点就能上好实训课是不可能的,还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挑起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学习实训课的兴趣。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这是我上实训课的初步尝试。

尝试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都会让人感到乏味。教学也是如此,如果长期重复一种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的,必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循序渐进、分组研究和独立尝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归纳总结学生巩固。这是教师普遍喜欢的传统教育方法。然而,训练中发现:如果长期使用此法教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心不在焉、缺乏兴趣,有些同学甚至把实训课当作是玩耍课。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是跟随教师的步伐,而缺乏提问,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和举动。优点:训练中,学生能避免盲目无序,易接受,实训的纪律好。例如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明线配线时,本人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因内容简单,又刚刚接触电工实训,学生充满了新鲜感;加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所以,实训结果不错。弊端: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主动性差,盲目跟从,依葫芦画瓢,缺乏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分组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研究小组操作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

优点:这种方法学生占主导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眼、手、脑三者并用,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但是同样存在缺点,那就是个别同学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分组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要求小组成员都掌握研究成果,教师检查时任一同学都能向教师汇报研究成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尽可能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评分方法是小组成员同分。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明线配线时,采用此法,同学们研究的情绪特别高涨,十组当中竟然有两组与教师事先做的一样,器件安装合理,布线整齐明了,材料节省,无搭桥,无跨线,工艺水平较高。当公布总结评价结果时,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种方法较循序渐进虽然用时较多,但学习效果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

独立尝试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训课题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富有挑战性,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然后给予理论指导,促进了学生独立操作技能的形成。它的特点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学生学习兴趣高,印象深,技能掌握得牢,能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的能力。例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时,就可以采取独立尝试教学方法。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线槽配线时,我便采用了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尝试二: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09-01

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题,也是大学生就业后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往的植物学考试中仍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色彩,而素质教育的表现不足,因此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致使学生以通过课程考试为大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也将导致本来对植物学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丧失了继续提高的勇气。上述结果必将导致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往往也是高分低能,在进一步深造或工作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制度也在与时俱进,在改革中求发展。[1-6]

一、以往植物学理论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八年来植物学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与前期教学改革经验,在肯定现行考试制度大方向的前提下,对植物学理论课程考试制度的弊端总结如下。

学校考试制度现行的植物学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有或无)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实际考核是以出勤和回答问题为主要考核对象,期中和期末考试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内容的设置除了最高占期末总成绩20%(无期中考试时)的平时成绩尚给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知识能力保留了部分发展空间外,其余80%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这种卷面成绩比重过大的理论课考试制度却会诱导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以通过考试为目的,造成学生的创造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考试的压力下被搁浅。这也许就是当今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力本来是有的,可是在大学考试中搁浅了。

二、设计针对性的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植物学理论课教学,从素质教育观点和当今人才需求标准来看,最终目的只有两个: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相当于万丈高楼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在前者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应用植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避免以往我校植物学理论课程考试制度弊端,在继承以往考试制度优点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如下改进方案——探索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

(一)探索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概念模型

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是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为前提,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提供必要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兴趣行为的结果、在正常考试总分基础上进行加分的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励式考试制度。大胆规定加分值上限为课程总分值100分的一半,加分后课程总分上限仍为100分。加分值上限的设定代表改革力度,和改革效果密切相关,但该上限值究竟是偏高还是偏低还有待于在考试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二)改进方案的理论依据

1.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是以教学的创造性原则为基本理论依据。该考试制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符合心理学动机行为原理。该考试制度使学生的学习或研究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与发展,这种学习或研究活动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因为动机决定行为。而动机的产生又是来源于需要和诱导,加分式的考试制度能够满足对植物学有兴趣学生对探究植物学奥秘的心理渴求状态,是促进学生由兴趣到学习或研究活动行为转变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本质上成为激发和调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研究的动力,因此,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按照兴趣主导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三、预期效果

根据前期研究工作,预期课题研究结果如下:

1.从兴趣入手的加分式考试制度实施以后,学生学习质量应该具有明显提高。

2.对植物学感兴趣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有所加强,能够善于将植物学知识学以致用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植物学现象。

3.学生以后想从事植物学研究的热情会被激发,考研比例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伟.高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135-137.

[2]刘小芳,周莉蓉.适应时代需求,加强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J].大学学报,2003,18(1):75-78.

[3]王晔.高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56-157.

篇(5)

着名教育家巴班斯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育、教学和发展三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笔者结合初中作文教学的内容,从知识的引入,启发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再优化,科学处理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题目、写法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探究作文教学的规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结构;才能真正的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展现学生个性,实现作文教学效果的优化。笔者就这个问题反复思考,进行一些肤浅的尝试,仅供同仁教学参考。

一、优化教学过程要有优化的教学设计

当前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是:教学效果佳,时间消耗少,精力耗费少,过重精神负担少,经费花费少。那么,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知到比较完全知,并把前人认识转化为自己认知过程。因而,优化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

优化教学设计就是要有整体优化的意识,它包括教材选择,教法安排,教师水平,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原有的写作水平,学生中写作水平的差异等。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应从教学设计入手,而不是只注重几次作文题目指导的教学。一堂作文指导课质量的高低,不但要看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掌握情况如何,写作态度及写作兴趣怎样,还应看学生在思想品质、文化底蕴,以及写作技巧知识方面有没有得到提高。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其方法而言,采取教师先指导,学生后起草、修改、誊抄,然后由教师批阅——评讲。结果是学生只管听评讲了事。教师不愿去亲自按评讲的优劣,再让学生进行提高性的重写过程。实际上,这一过程是一个再提高的个性展示过程。为此,我做了整体设计,即期中考试前指导,如何能使自己的作文写得夺目亮丽——考后再评讲——再指导,为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并合作探究考场作文再提高的写作方案。之后,再对教学设计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二、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提高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的优化,是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环节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

1.作文前的指导。

在期中考试前,我作了“如何能提高作文成绩”的写作指导。其中,写作技巧中有一项是“采用小标题写法”可提高作文分数。它的主要特点是条理分明,结构醒目,能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小标题如果命得得体,可引人入胜,不妨可在考试作文中一试。

如此简明的导语把学生引入一方绮丽的天地,让他们品尝到知识之花的芬芳,采撷知识圣果的魔力。然后师生互动,请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其写法的奥妙。因此,给学生带来了尝试这种写法的盎然兴趣。

2.重新去热爱,探究写法奥秘。

(1)激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考场作文,精心引导学生“再去爱一次”。

期中考试批阅试卷后,发现我班果然有采用“小标题”写法的文章。我做了认真的教学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发现,居然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学生敢大胆尝试,真的令我喜亦令我忧。令我欣喜的是,有的学生作文成绩接近90分;令我忧的是,有一部分学生“小标题”命得不尽如人意。采用小标题的写法这把火是老师点燃的,可如何让它烧得轰轰烈烈,而又温暖持久,并成为写作历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这对我是一次憾动,对学生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

为让学生在这方面真正的成熟,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已写出的文章重新去热爱。为让学生喜欢而又娴熟地掌握“小标题”的写法,我又作了优化过程的设想与实践。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把期中考试的作文题探讨如何重写,然后再去实践。

众所周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名教师,就是要能让凝固的岁月动起来,让感动常驻心田,并努力向这个世界贡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爱心与诗意。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为创设作文再指导的教学情境,我精心设计一段导言,就如磁石吸铁,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从而为新课内容顺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激起学生思维探究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考后再次指导作文的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是否知道苏小妹在结婚洞房花烛之夜的故事,其中两人作诗答对的对联是:“双手推开窗外月,一石击破水中天”。还有当今流行的一首歌曲题目是《让我再爱你一次》,我想借它山之石来攻世间美玉。也就是说,利用同学们在考场上写出的作文,来探究“小标题”写法的奥秘;对同一作文题再修改、再提升、再做一次。同学们:你愿意对考场上写的作文“再爱一次”吗?问题的抛出,犹如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学生探究再提升自己作文水平的涟漪也随之荡漾开来。

(2)合作探究,百炼成钢绕指柔。

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是说,教学要教学生去发现疑问,提出问题,从而再引导学生去解决疑问。一切理论都应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我请学生分别反思自己写的考场作文,有无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有无改进的举措,对于好一点的作文如何提升文章质量等等。先反思后交流。特别是对少数学生的作文不知如何才能提升,在老师的点拨下,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既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之目的。

例如,我班学生刘元同学的作文,小标题分别是“宁静——幸福”、“投入——幸福”、“情感——幸福”、“劳动——幸福”。不难看出,结构完整、醒目,但仔细推敲在所命的小标题并不是很得体。比方说“情感——幸福”就显得牵强附会,况且内容对小标题也只是泛泛而谈。不过这次考试,她起到夺分的良好作用,30分的作文,她得了26分;即100分的作文得了近90分的好成绩。

就这篇作文而言还能再提高作文质量吗?几经同学专题讨论,共同拟定了这样三个小标题:“宁静是种幸福”、“竞争是种幸福”、“劳动是种幸福”。老师让她和同学们一样再重写自己的作文。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重写的作文更让人耳目一新,不仅结构完美,命题醒目、得体,而且语言也更加经典、优美,内容更加充实而贴近生活。读来朗朗上口,更令学生叹为观止。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重视作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可把作文课堂教学创造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继而达到学生愿写、乐写、会写的效果。俗话说得好,“攻玉可借它山之石”。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同时,也达到了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过程还要及时反思

优化课堂反馈要及时,信息交流渠道要广泛,体现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项信息交流的特点。老师应作为评价过程中的主导者和信息的传递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控制教学过程,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为此,本人已作了优化过程,亦提高教学效果的尝试,并及时反思该过程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激励今后的优化教学过程的再创新。细经反复思忖,本人优化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是:

其一,用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去指导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本次作文的成功之处与失误之点,并进行同题作文的再指导。比如,结构清晰、醒目的“小标题写法”对初中学生来讲是“窗外月”,如何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启迪学生互动、合作探究,并对原作进行再创新——列出贴近大标题又更具特色的“小标题”。即让学生“重整旗鼓”,创造出一片“艳阳高照的佳境”。因此促成学生既掌握“小标题”这一写法,又使学生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篇(6)

从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关注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基础较好的班级,有意识的引入一些话题讨论,比如:人性的根源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在正金字塔、倒金字塔以及橄榄球的社会结构中,橄榄球的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案例分析…….作为政治教师,我将致力于努力促成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新鲜思想和观点的习惯,并能以冷静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去有所取舍,从而丰富坚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鼓励学生成为一个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思维深刻睿智的人。

1 2 3针对期中考试以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学生撰写自我总结书面报告,就老师授课提出建议。在中考之后的政治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辩证思维的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要点性。从期末的考试情况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根据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政治科的老师都清楚了一种考试趋势:基本上所有的政治考题都趋向于信息题,每道题都有一则或大或小的背景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材料的相关问题。目前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知识还没有达到条理化、框架化,以至在做主观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联系材料和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往往就停留在纯粹的简单的分析材料的层面上。这本质上就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的框架化还有所欠缺的表现。鉴于这次考试,下学期的关键任务就是:研究各地特别是东莞的政治中考趋势和命题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和巩固知识框架;继续促成学生政治学科思维的发展;继续督促答题的规范性等等。

篇(7)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10-01

一、现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高职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教育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以利于学生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的各类高职校在教学改革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成果,但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评价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期末“一纸试卷”方法。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这个特征,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不能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点,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表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会计专业的特点,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现实工作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毕业就业。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看,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的科技含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以考核来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二、现行会计专业考核形式的弊端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应该在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一纸考卷”中,“一纸考卷”的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期间我主要承担的是《财务会计》教学任务,在《财务会计》考核中,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一般,高得很高,低得太低,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在期末考试时,学生由于平时学习较懒散,期末复习,临时抱佛脚,根本不可能将知识理解透,只能是一知半解,虽然成绩比较理想,但是不可能灵活的运用,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对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2.“一纸试卷”选择判断等题目所占比重很大,学生只是在考试时突击一下,背背就可以了,因而学生就有了临考试的投机行为。学生很容易就能取得高分。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很难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对知识很好的理解和运用;3.期末的“一纸试卷”也会给一些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把他们都逼到“应试教育角落”,没有给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有的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或者期末未复习好,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就放弃答题,有的甚至一题未做交了白卷,长此以往便产生了消沉的学习态度,再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考试改革的核心应紧紧围绕教书育人,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理论知识上,而是要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到主动的探索学习,这对于客观、全面地考核评价学生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等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改革课程考核多样化的措施

篇(8)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的脱离教学课程标准,而全面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目前,以初中为例,许多学校断绝一切与考试无关的语文课外活动。平时的语文实践活动除了搞与中考有关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竞赛以外,几乎再没有其他的语文活动。学生的语文思路,语文知识点都局限在“中考指挥棒”的辐射范围之内。而初三毕业班则更是把语文三年的课程硬压到两年半内完成,挤出半年的时间,按中考试卷的模式进行几轮的强化训练。以考试为唯一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而素质教育则要求语文教学更注重人的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包括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心理。不仅着眼于学生现阶段的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封闭型内容转变为开放型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参观、市场调查等活动内容,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知识,正确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结合劳动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技能和意识得以锻炼,把培养学生的人格、心理素养、自立意识、人际关系等均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革教法和学法。语文教学改革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已经创造、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如“自学通编教材法”“学用结合法”,以及“创造教育”“情感教育”“兴趣教育”“三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这些经验都取得了理想的成果。而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具体的教学人员,则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有如下几个问题或者说误区须待解决。

篇(9)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落实市县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校本教研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加强教研组和教师培训力度建设,探索“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的规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重点:

1、以课程实施为主重点,规范办学行为。

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教学效能。

3、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6、加强教导处规范管理,为教学第一线做好服务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学理念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表述具体、准确,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内与课外(内容、活动)的联系、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做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学效果要当堂检测达标率在80%以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培养与发展,学生满意度在80%以上

要确立有效教学,打造成功课堂的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要缩短机械无效的讲练时间,增加有效的思维训练时间,提高课堂的时效。要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

3、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

(1)抓实备课。力求做到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同组教师相互听课、研讨,每周不少于1节,对集体备课效果进行捆绑式考核。加强青年教师的备课指导。

(2)抓活课堂。要求每堂课师生情绪饱满,互动面广,思维空间大,并留有一定时间练习消化,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活”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师生互动的多样,思维程度的深刻,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抓勤辅导。要求学生要明确学习内容,教师要及时辅导。确保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温习预习功课,使疑问及时得到解决。

(4)抓精练习。每天各科作业除了量的要求适度外,特别注重质的要求,强调出题规范化、有针对性、分层要求。精心组织每次考试,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

(5)抓细分析。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及具体措施;精细分析考试质量,分析到每门学科、每个学生、每种题型、每个知识点、每次考试后,年级组开好质量分析会、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重在揭示问题,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4、加强检查,作好教学常规反馈工作。本学期教导处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建立“备、批、听”月检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同时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

5、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要有研究性课题,要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期末对教研组进行评比,真正通过教研活动落实改革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对同一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特别是参照杜郎口教学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案,努力发挥备课组应有的作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按照执行省市县素质教育的规定: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

(三)加强学生学科课程评价工作:

1、平时作业:

(1)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

(2)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配套练习册。数学和英语设作业本和配套练习册。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配套练习册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作为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

(3)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作业当堂完成,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

(4)作业批改: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50字左右的批语。配套练习册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ABCD四个等级。作业批改要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批,讲评要及时。

2、单元考试(平时质量检测)

(1)单元测试等平时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

(2)考试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考试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两周不能超过1次。

(3)单元考试时间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一同确定。

(4)单元考试成绩不使用等级制,更不得使用分数,只有对错符号。

3、统考

(1)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卷面使用等级。

(3)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可以将学生本人的成绩等级以“纸条”的形式通知学生和家长。

(4)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

(5)期末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期末学业成绩=期中×30%+期末成绩×70%

(四)加强艺体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管理工作。

1、教师要高度重视艺体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常规要制订计划、认真上好课,认真组织评价工作。未按照规定上课按照旷工处理。

2、加强艺体卫工作。体育教师认真组织好早操和课间操。每周五下午安排一节集体体育活动。要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计划制订、组织工作。要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评价工作。

(五)重点抓九年级教学工作。

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九年级工作是教学的核心工作。努力扩大优生面,抓好学科平衡,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为完成毕业和升学积极作好准备。作好九年级师生的动员工作,增强师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学科间不挤占时间,相互协作,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要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及时组织必要的单元、章节的针对性诊断检测,认真研究中考方向及近两年考试的改革思路、走向、题型、结构、知识点、知识体系,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注重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及时召开月考、期中、模拟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控学科的教学工作。

(六)认真做好教师评价工作

篇(10)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首先在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物理老师的课。

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我则会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到了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科任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每个老师各有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我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方法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我们班是文科班,学生普遍不喜欢物理,课堂气氛不活跃,原因是他们觉得无论枯燥、难懂。所以在备第一节课时,我花了很大心思设计课堂结构和实验,尽量使课堂生动起来,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即方便又能吸引学生。

在院系老师罗老师和指导老师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多次修改教案并进行多次试讲,虽然这期间我暴露了很多不足,但老师的亲切鼓励让我变的有信心,有热情,让我觉得如果将来针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可以做的很好。同时,我们实习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

篇(11)

众所周知,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教学效率就只能是空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素质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如何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我的看法如下:

一、规范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规范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抓紧抓好常规教学“备、教、批、辅、考、研”六环节,就相当于抓住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相当于抓住了教学质量,六环节环环紧扣,一环扣一环,一环都不要放松,如何抓?

一抓备课。为了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自己备课与定期的科组集体备课活动结合起来,既备一节课,也要备一章书,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完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切忌面面俱到,尽量做到一课一得,这是由农村薄弱学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的特点决定的。

二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为了促使每位教师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导主任、科组长要随机进课堂听课、评课,作具体指导,督促教师有意识的使用教具,使用教学仪器,使用农远工程资源。学校要建立听课、评课制度,保证课程计划的有效执行。

三抓作业布置和批改。对于作业,一律要求布置,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资源缺乏,作业布置是一定要强调的,只不过在量的方面不宜过重而已,若连基本的作业都减掉,他们也许真的无所事事了,教学质量也无从保证,更谈不上素质教育的成果了。

四抓辅导。辅导包括辅导差生和提高优生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方式,一定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学生,有些连基本的识字能力都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则无从谈起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辅导差生的效果,每位科任教师都要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及时记录每个差生阶段性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或者采用大课堂对差生集训或者采用小课间对优生集训都不妨一试。

五抓考查。我认为期中期末考试是一定要进行的,另外在开学到期中考试的这段时间的中段、期中考试到期末考试的这段时间的中段很有必要试行自考,所谓自考,即在课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出题,学生考学生,以求收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考查之效果。

六抓教学研究。教师要善于研究自己的教学,要善于反思,学校科组要及时组织研究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阶段性的反思心得学校要定时检查,并形成长远机制。

常规教学的六环节,务必长抓不懈,使其成为真正的教学常规。因为行不成常规,就不会有创新。因此,学校的校长平时每天要做到“三看”:看教师的课前准备,看教师的出勤情况,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导主任每天要做到“三查”:随机查教师的备课教案,是否先备课后上课、是否认真钻研教材自己备课、备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是否及时、学生的反馈情况如何;查教师的提优补差工作,是否有学困生跟踪档案、学生是否有提高。学校要办简报,以简报的形式通报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要求。

二、立足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主渠道在课堂。没有课堂的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必须正确认识一堂好课的特征。一是目标的丰富性。素质教育的课堂既关注知识点,关注考点,又不限于知识点和考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的教学目标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单一的,只重知识点和考点的掌握。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有区别的,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三维目标,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单一目标,虽然如此,如果适应素质教育,一味的每节课中刻意地去追求三维目标,我认为是死板机械的教学教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课堂关注知识的应该是最基本的目标,课堂教学应该向传授知识点适当倾斜。二是方式的实践性。素质教育的课堂不仅关注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还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关注学生有没有参与实践,他们是不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如何做到?并避免学生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出现,除了老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前提,在农村尤其如此。因此,在这块,我们必须重视并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过程的创新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充满创新的气息。教学过程要创新,学习过程要创新,学习结果要创新。高质量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以人为本”,培养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措施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以教师为本,既是教师不再是教材和知识的奴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主动发展的指导者。以学生为本,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再完全服从于教师及教材,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心态得到开放、主体性得到突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解放,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发展,但都要发展。这样一来,对教师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当好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学校必须把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做为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倡导刻苦的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