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8 05:33: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

篇(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一,它承载文化熏陶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代代的中文学子,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成果,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实施到社会中去。第二,重视基础,夯实基本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固然不如新兴专业重实用技能,但重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这为学生打下功底、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文专业学生比之于新闻专业,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发优势往往强于新闻专业学生。第三,适应面广,融贯形上形下,为学生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中文专业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搭建一平台。藉此平台和能力,可迅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教师、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等多种行业,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体现

谈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是一种“情商”的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他的功利性、实用性。有的认为中文系培养的人才及其科研成果,都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在传统专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加以辨析。

1.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定位目前社会提出了多规格多类型的中文学科人才需求,且更多的是以中文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的具备,需要从所学的专业基础中提炼出需要的文字功夫和基本的文学素养,内化为自身对世界、对人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工作能力。因此,在中文人才的培养中,如果撇开专业特色,过分强调应用性,如秘书技能、新闻学,就可能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定位。

2.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所培养的单一模式的人才规格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途径。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保证基本的课程学习,应积极拓展专业方向,如语文教育、新闻传播、文秘等等。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3.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发展动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地方经济直接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例如中文系开设的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以及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案例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实现文理渗透,甚至提高企事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办学的新型办学实体。办学历史虽短,却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其培养对象与一般高校迥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必然有别于普通高校。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一规定,从政策上要求独立学院应以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同时,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也有着现实的依据。受传统“学而优则仕”和重学术轻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型人才为己任,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培养模式陈旧,办学层次较低,师资水平有限等现实令高职难以担当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有办学自,能够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这些优势都为独立学院培养优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的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建设发展的方向是应用型的,培养的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既不能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普通高校或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要有别于高职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较低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定位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汉语人才。”这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三、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建立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点上。任何专业的应用性都在专业基础上增强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独立学院的实践中去,本人结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即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工作者。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所谓“一岗定终身”的现象趋于消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专才型”,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两头、重内涵,即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如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培养目标的确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07年的招生计划中,打破了传统高校中文系只招文科生的惯例,招收部分理工科的学生,通过文科和理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强化文理兼容的教学特色,使学生具备交叉型的学科智能结构和综合素质,具有能在更宽广领域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潜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也是适应交叉学科的兴起的需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交叉衍生,融合渗透,也为培养新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沿袭了苏联式文理大分家后适用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目标模式相对单一的办学模式。近20年来,虽然这种专业模式不时地有所调整,但受习惯思维和僵化的办学机制的影响,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带有“计划教育”和“专才教育”浓厚的痕迹。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的办学原则,赋予独立学院改革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狭窄的专业设置、僵硬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使命,使其摒弃传统之弊端,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新生和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了新的突破。例如在保留传统中文培养风格的基础上,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形成了中国文学、高级文秘、汉语教育以及中文信息处理四个专业方向的发展特色。同时,注重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特色”的新型的课程体系,即4大教育模块:技能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重专业和基础,瞄准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注重文理渗透。技能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多方位拓展专业方向,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多样化,坚持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某个领域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力求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以能力为本位,设置相关的职业课程,例如公共语言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提高解决生产、服务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新型课程的设置,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应该是:课内外紧联系、校内外相结合,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本科教学专业实践的环节总时数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并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实习带队教师的遴选、培养,真正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教学与突出技能的培养,加大应用与实践的比例。有别于其他高校只设置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该系还增加“中期实习”,即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三周的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确今后两年学习的方向,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2006年暑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与石狮市委党校合作,组织实习小分队到石狮进行“文化强市”的课题调查,并汇编成“文化强市求索”的调研文集出版,开创了独立学院学生出书的先河,得到了石狮当地政府和学院的高度评价。同时,这次实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是探索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的有效尝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一直致力于开辟多样化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习基地,从建系至今,已经与各类不同性质的单位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如漳州二中、厦门市思明区政府、福建省电视台、福州晚报社等等。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学校联系社会的窗口,满足学生不同的专业研究、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真正实施的最重要保证。

(四)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他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两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满足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开展秘书证、人力资源师资格培训,让更多的学生获取高级秘书、人力资源师等从业资格。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的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篇(2)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普通高等教育传统学科,也是普通高校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然而,在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随之突显了出来。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弹性尺度也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被边缘化和弱化。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1)专业名称大,不利于招生和就业。(2)定位不准确,无特色。(3)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应用性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加以明确和强化。

一、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办出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明晰定性为应用“金字塔”中的“基石”。即在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用和地位时,不应只从单纯的专业冷热角度来考察,而应从学校的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审视。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基本的人文熏陶作用之外,对于学校还具有三大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识教育、文化陶冶和技能应用。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因此,本科院校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职业能力,也需要教给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感、审美价值观念和精神趣味。其中,汉语言文学等人文专业承担的功能就有:

1.全校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如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汉语”、“唐宋诗词鉴赏”、“老论精读”等公选课,有助于学校完成文理渗透的通识培训任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2.校园文化建设。汉语言文学等人文专业因其特有的内涵和底蕴,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校园文化氛围的主力军,可以为全校的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提供资源和智力上的支持。如定期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指导成立文学社、戏剧社、健言社等课外学生活动团体,推动文学创作。

3.职业应用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通过开设公选课和辅修课程等方式参与到全校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去,给各学科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如普通话训练、写作能力训练、礼仪知识培训、秘书资格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特别是申论写作)、现代办公技术培训、速记速录培训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岗位培训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能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涉外秘书”等专业的开设,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再以“专业”的水准去教“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在根本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具有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有机融合,从教学上实现“零距离”对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状况,需要制定一些方案,对教师实践能力、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实现与行业零距离的接触,以便胜任实践教学工作。此外,建立学术科研交流机制,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

目前,实用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方向,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固有特点。它应该是介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它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介环节,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职业技能训练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题中之义,否则也将会遇到就业障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新兴工管专业培养的人才,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是靠素质与修养支撑其技能,能力逐渐绽放的,具有极强的职业迁移性和自我发展的潜力,后者是靠技能曝光其素质与水平,能力是立竿见影的。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若无修养、功底来做根基,其技能之“花”不仅不会越开越有魅力,反而会日渐枯萎与凋敝。因此,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区别,合理定向,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一味地去强求一致和看齐。

在上述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全过程实践、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原则,建立起从课堂实践到假日实践再到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

(一)课堂实践。专业课程必须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将实践带入课堂,使学生在能力上有所锻炼。在第一梯级中,在开设《涉外秘书实务》课程时,让学生参与为学校或学院策划和组织一次完整的会议(由学生参与策划和执行,由老师和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在开设《文书写作与处理》课程时,将学生接触学校档案室,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创设情景环境,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书写作;在开设《现代办公技术》和《办公室事务管理》等课程时,组织学生了解和参与维护实验室的办公器材和设备,制定或优化学院的办公流程,同时轮批到教务办等部门去见习和锻炼。

(二)假日实践。所谓假日实践,是指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内,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假日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而且还为专业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比较合理。第一,学生已经基本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素养,其次,此阶段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可以长时间地实习,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了解和认识,为就业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其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培养专家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0.92.

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1.

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篇(3)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63-01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普通高等教育传统学科,也是普通高校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然而,在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随之突显了出来。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弹性尺度也越来越小,专业价值被边缘化和弱化。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1)专业名称大,不利于招生和就业。(2)定位不准确,无特色。(3)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应用性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加以明确和强化。

一、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办出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明晰定性为应用“金字塔”中的“基石”。即在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用和地位时,不应只从单纯的专业冷热角度来考察,而应从学校的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审视。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基本的人文熏陶作用之外,对于学校还具有三大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识教育、文化陶冶和技能应用。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因此,本科院校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职业能力,也需要教给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感、审美价值观念和精神趣味。其中,汉语言文学等人文专业承担的功能就有:

1.全校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如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汉语”、“唐宋诗词鉴赏”、“老论精读”等公选课,有助于学校完成文理渗透的通识培训任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2.校园文化建设。汉语言文学等人文专业因其特有的内涵和底蕴,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校园文化氛围的主力军,可以为全校的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提供资源和智力上的支持。如定期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指导成立文学社、戏剧社、健言社等课外学生活动团体,推动文学创作。

3.职业应用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通过开设公选课和辅修课程等方式参与到全校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去,给各学科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如普通话训练、写作能力训练、礼仪知识培训、秘书资格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特别是申论写作)、现代办公技术培训、速记速录培训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岗位培训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能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涉外秘书”等专业的开设,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再以“专业”的水准去教“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在根本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具有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有机融合,从教学上实现“零距离”对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状况,需要制定一些方案,对教师实践能力、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实现与行业零距离的接触,以便胜任实践教学工作。此外,建立学术科研交流机制,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转贴于

三、实践教学体系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

目前,实用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方向,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固有特点。它应该是介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它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介环节,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职业技能训练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题中之义,否则也将会遇到就业障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新兴工管专业培养的人才,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是靠素质与修养支撑其技能,能力逐渐绽放的,具有极强的职业迁移性和自我发展的潜力,后者是靠技能曝光其素质与水平,能力是立竿见影的。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若无修养、功底来做根基,其技能之“花”不仅不会越开越有魅力,反而会日渐枯萎与凋敝。因此,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区别,合理定向,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一味地去强求一致和看齐。

在上述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全过程实践、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原则,建立起从课堂实践到假日实践再到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

(一)课堂实践。专业课程必须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将实践带入课堂,使学生在能力上有所锻炼。在第一梯级中,在开设《涉外秘书实务》课程时,让学生参与为学校或学院策划和组织一次完整的会议(由学生参与策划和执行,由老师和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在开设《文书写作与处理》课程时,将学生接触学校档案室,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创设情景环境,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书写作;在开设《现代办公技术》和《办公室事务管理》等课程时,组织学生了解和参与维护实验室的办公器材和设备,制定或优化学院的办公流程,同时轮批到教务办等部门去见习和锻炼。

(二)假日实践。所谓假日实践,是指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内,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假日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而且还为专业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比较合理。第一,学生已经基本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素养,其次,此阶段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可以长时间地实习,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了解和认识,为就业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其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培养专家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0.92.

[2]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1.

[3]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4]王松泉,未来教师素质需求与高师课程优化战略[J].转引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篇(4)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上文提及,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的灵活能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制定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应用性教学水平。

3.设计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已经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普及。正确运用情境教学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人格,开创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局面,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情境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根据本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设计一些模拟场景,例如新闻采访,现场招聘等,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活动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科存在于我国的教育当中,加之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的地位呈现走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的提高没与达到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水平。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数量的增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已经是关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汉语言文学介绍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专业。汉语言专业的人文性与社会科性都比较强,与其它的理工科比较,实用性较弱,也没有明确职业定位,更没有像财务与医学那样专业的针对性。所以,种种特性导致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较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伴随我国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发展而存在,对于记载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都是人文性作用,对于其应用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我国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更加全面地认知我国汉语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将传承我国汉语言文学作为学习指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与重视作用。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汉语言文学是精神层面与文化层面注重较多的学科,其存在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培养的也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性是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了解汉语言文学可以对社会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利用此种影响为自己创造经济利益,以此为基本利足于社会当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一个长期存在的教育专业,其应用性低对于专业本身的发展与本专业学生的发展都有着负面影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顺应社会需求。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已经成为了社会、学校与本专业学生的共同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而一个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必定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分析与使用能力,这是形成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是对社会需求的顺应。

第二,顺应教育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行力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各大院校都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要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开始做起,要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三,顺应学科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存在,就证明其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表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语言文字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而语言与文字的常用性与易性性,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开发的必然性。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对策

1、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要加强对社会、学校与本专业联系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来确定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在定位的过程当中,将中文系的应用性作为重点的改革目标。要在原来的汉语言文学体制之上开发更多的相关,使其可以与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完美地结合,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其专业课程应当进行有效地调整,进行专业基础课、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区别。使学生可以根据对自己的定位来有效地进行学习,使自己满足自我社会定位能力的要求。

2、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教师对于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之时,要将双师型老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资历来看,大多数老师都具备硕士与博士的资历,但是却缺乏本专业的相关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指导水平不高,更不能成功地领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实践。因此,要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要先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要求教师先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环境当中进行实习或者与学生一同到社会环境当中进行实践,共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另外,教师作引导者,应当鼓励自己的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切入点。

3、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的打造

所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提高本专业人才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要提高专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条件良好的实践基础,为学生打造实践活动进行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与社会进行接轨,了解未来的社会生存环境。相关的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学生打造社会模拟基地,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基础的打造与使用也是其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重要的不在于方式,而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为题,对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必要性,以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希望我国广大相关院校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可以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对于本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本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勇于探索与创新,致力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河南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河南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高师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正日益严峻。为此,积极探索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将有助于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现状

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相适应,2000年之前,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多是供不应求,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走向了基础教育一线,2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新闻传媒、行政事业单位文秘等工作。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大批新升本院校、理工类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再加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老牌本科院校的存在,以及更多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开始走向教师岗位,师范生垄断基础教育市场的局面被彻底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优势地位也正在被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取代,河南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地方中小学生总量减少,原有教师数量饱和,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人数增多等原因,能够提供的教师岗位越来越有限;新闻传媒领域,新闻专业本身的毕业生就已经过剩,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竞聘更加白热化,加之专业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被划在了线外……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正面临着从“香饽饽”到“鸡肋”的尴尬处境。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企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单位对文秘、培训、宣传、策划、营销、文化产业、社区服务等人才的大量需求,给了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新的一展拳脚的可能。大多数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也都认识到了这一契机,并尝试各种方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并且相应地设置了具有师范特色的课程。但来自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则反映出师范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教师专业技能欠缺、知识面狭窄、无法适应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缺乏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以及实践能力不强等等,显示了多数地方高师人才培养脱离现实需要的困境。另外,一些地方高师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仅仅是将改革思路罗列成清单,却限于种种原因难以实施,依然自觉不自觉地照搬部署高校标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以课堂讲授文学、文化知识代替学生综合素养训练等倾向,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地方高师的发展战略,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健康、持续、协调和稳定地发展。

二、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010年前后,结合教育部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许多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过去的培养方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淡化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培养的是学术型、科研型甚至是万金油式的人才,没能准确地反映社会新的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新要求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设立新的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修订培养方案的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概括来讲,就是“培养‘能讲会写’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别是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早在2004年,他们就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后又重新做了修订,2012年后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开启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培养“就业有能力,深造有潜力,发展有后劲”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了分类培养的原则,确定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师资型人才方向和学术后备型人才方向。其中师资型人才培养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满足中等教育需求的师范技能和满足社会其他行业需求的文秘、公关技能。学术后备型人才方向则主要培养具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深造的高水平学术型后备人才。这种分类培养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

三、构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改革的创新既要有理论支撑,更要落到实处。因此,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课程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应用性技能的关键。

第一,构建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2010年之前,该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沿袭了研究型大学的既有模式,比较注重学术性、体系性,忽略了本专业师范性的特点。2010年之后,随着应用型办学思想的深入,社会对毕业生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课堂教学技能等专业能力的强调,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正逐渐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围绕“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这一导向,打破原有课程模式,构建体现应用能力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模块分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教育平台课程,选修课包括师资型方向、学术后备型方向课程。其中师资型方向课程包括中学语文教学情境模拟实验、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语文名师名家讲坛、青少年发展与学习、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解读、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教师科学素养教育、教师美术素养、教师音乐素养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本方向的应用目标,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写作、表达、鉴赏、教学技能等实际应用能力。

经过四年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中,在文学、语言类课程之外增加了教学技能课程的设置,特别是教师口语、教师形体训练、汉字书写、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解读、中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等课程的开设,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商丘师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毕业生160人,其中1人获得河南省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的学生通过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50%的学生通过其他形式的考试进入中小学任教,还有10%的学生进入其他行业从事文秘工作;2011级有2名学生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第十二届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第1名和第3名。

第二,以应用性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知识理论的体系性来设计,这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是语言类课程从语言现象入手、文学类课程从具体作品入手、文学理论类课程从文学现象入手、教学论类课程从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入手,以应用性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部分,以普通话的应用为主线,所有语音知识理论都围绕普通话这一核心,为教师口语应用服务,在传统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纯知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突出汉语在教学中的运用技巧。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部分也以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为应用对象,如课堂教学板书粉笔字的书写技巧,文学语言、话语修辞、言语交际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广告语言、报告演讲、公共修辞等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强调在应用中把语言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以高效课堂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劣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落实,也直接影响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衡量课堂是否高效,一是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是要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是否实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基本“南辕北辙”,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属于典型的教师“自说自话”,学生是“手机控、低头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遵循的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的,为了赶进度只能是只讲不练的“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使是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如写作课程,也可能把它上成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知识的宣讲课,结果学生对于写作知识知之不少,但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写好文章。

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打破教师“自我言说”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教与学互动,在应用中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第四,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学生将基本知识转化成应用性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缺乏实践能力的师范生来说,在就业和适应社会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从我们对商丘师范学院2012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有20%左右的毕业生写作水平低下,口语表达能力差,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足,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参加面试的学生因写作水平差、师范技能不突出而落选。因此,本着“加强基础课,强化主干课,重视应用课,扩大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曾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过调研,比如在师范生培养措施上,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做实实习环节。从师范生低年级就启动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粉笔字、教师口语、教师仪表的训练,尤其是书法训练,采取课堂教学、学生实际操作、各种竞赛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形式;高年级学生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让学生逐个登台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现场点评;引导师范生熟悉中小学教材和教学,把中小学课本交给师范生,让一线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在大学课堂上公开课,让师范生现场观摩。以上这些措施,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师范生适应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能力。

近年来,我们还结合“国培计划”,每年都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70%以上的大四学生用3个月的时间到农村小学“顶岗实习”,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所谓师范生顶岗实习,有的亦称顶岗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实习、顶岗置换实习,是一种全新的师范生实习模式。顶岗实习的实施,既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增强了高师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的联系,解决了师范生缺少实习场地和实践机会的难题,整体上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学科定位的层次性、专业方向的多向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技能培养的应用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就业指导机制的明确性及学生评价机制的全面性等入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7)

在理工类院校里,汉语言文学作为弱势学科,易被边缘化,其毕业生亦容易被忽视。本文拟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2009届-2013届)毕业去向状况、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来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考察其产生的原因,以便为改善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窘境作一个绵薄努力。我们首先通过档案查询方式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学专业2009至2013年应届生进行了统计与核实;其次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访问;再次,发放了问卷500份,收回456份,回收率为91.3%,其中有效问卷约422份,有效率为92.5%。综合以上工作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一些就业困局及其产生的缘由。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通过横向与纵向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困境一般呈现为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

1.文科毕业生的校内签约率低

作为理工科院校,虽然校内招聘会具有针对性强、签约率高和就业层次高的特点,但是这些优势是对于理工科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而言的。虽然校内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作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通常难以在校园招聘会上得到好的就业机会;毕竟,来此的招聘单位多以学校的强势、优势专业为目标,从而忽视了文科生群体的求职需要。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失去了很多在校内招聘会就业的机会。

2.读研逐渐成为一个明智之选

在理工科院校读书的文科生,承受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无论是与同校的理工科校友相比,还是跟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生较量,都常处于弱势。就业压力过大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文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之路,毕竟这是一条最直接有效的回避之法。通过考研,学习能力强的文科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去到综合类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通过继续学习改变本科毕业难找工作的状况。但是考研率的增大,并不意味着读研率的提高。考研未果,再开始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导致就业前景出现不稳定因素。

3.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波动较大,且未来不明朗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09年的毕业生为基准,出国人数占8.81%,待就业人数占1.26%,就业人数占78%,升学人数占10.6%。其中毕业生选择就业比例较大,其次为读研学生。其他年份直接就业比例分别为10年76.87%,11年76.58%,12年80.78%,13年70.93%。平均就业率为76.618%,09年至11年相对平稳,保持在76%的就业率,而在12年上升4.2%后,迅速下降9.85%。鉴于就业率从趋于平稳至大幅度波动,语言文学专业应届生未来预期就业率难以预测。

4.文科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且专业不对口现象逐渐增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9年毕业学生具体去向有:2.52%从事中初教育、10.06%升学、11.32%进入三资企业、3.774%进入其他事业单位、48.4%进入其他企业、0.63%从事科研助理、1.887%进入机关、3.774%进入国有企业、1.258%接受高等教育、4.40%进入地方基层项目、1.258%待就业、0.81%选择出国。由此看出,09年整体就业情况良好,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较为对口。从5年的数据分析来看,09年至1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平稳,变化不显著,但是从12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毕业生毕业去向出现多元化、复杂化以及非专业对口化现象;13年就业率更是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进入私营企业学生受影响较大,但是进入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学生仍然平稳。

5.相比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

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现竞争力低、工资低等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中,学生第一份工作地点几乎都在二三线城市,也有28%在一线城市,只有村官类型的在乡镇工作,基本无人在乡村工作。由此看来,在北京、上海类大城市找到工作对理工科学校的文科生而言并不容易。毕业生中,也不乏自己创业的学生。另外,薪资在2500-3500元占多数,另有一部分在3500-5500元区间,少数是2500元以下和5500元以上。在第一份工作中,薪资在5500元以上的毕业生或在一线城市,或是自己创业,拿低工资2500以下的基本处于实习阶段。说明理工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之初就拿到较高水平的工资。

6.相比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

文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不稳定性,理工类院校则呈稳定趋势在问卷中,对毕业一年的学生,只有36%的学生选择放弃第一份工作,仍有64%学生坚持自己的工作。从毕业生对当下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来看,76%的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0%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对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各占12%,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对现工作的状态并没有达到很满意的情况,但也不失望。以上结果表明,理工类高校的文科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要求不高,缺乏信心。因此,当毕业生遇到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后,便会选择保持现状,不再跳槽,从而使就业状况呈稳定趋势。

二.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

1.理工类高校发展不均衡,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亟待发展

过去国内的大学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理工类高校以理科与工科专业为主要发展目标,并且在相应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绩。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我国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逐渐增加,2000年前后出现全国理工类高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潮流。理工类高校因此纷纷努力开设文科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是90年代中后期,而本科是从2000年开始的。虽然如此,但由于汉语言文学在理工类高校内部是新专业,无法在内部竞争中取得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获得同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优沃的学习环境,例如师资力量不强、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与数据库资源使用不便等。因此出现了相对普通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更加困难的局面。

2.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学生发展定位不准确,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

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上述所说为一个学校内本就处于绝对弱势的专业,相比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科类高校,学生在就业时的表现与竞争力就也是处于竞争劣势。由于理工类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展定位不够准确,而且相比于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学生的培养方案可选择范围过于笼统,并没有细分模块教育,造成学生受到的教育范围大而不精的局面。

3.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明确,心理素质薄弱

一般而言,同等层次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相对于同类综合性大学要低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高考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考验,影响成绩的因素颇多,并不能作为绝对的素质考量尺度。但是由于国内社会舆论以及学生本身的认知和定位,会慢慢从怀疑自身能力到放弃自我。因此,原本只是一时失利的学生会在自我放逐中,降低自身的要求,对未来发展不明确。继而到毕业时,由于软硬条件不佳,在与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竞争时,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出现在面试时表现不佳等情况。

4.社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为二、三线城市,因为在大城市中除了毕业生自身的问题,社会对其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由国内高考的划分人才层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社会,尤其是企业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会质疑他们的能力与素质。有时候更会将这些毕业生划分在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之下,录取通过率因此出现低迷。

5.整体经济环境造成就业困境

在调查问卷中得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大部分去向为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但是在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仍然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地产泡沫依然存在,利率依然低迷,投资热度不高,尤其以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艰难,而民间金融借贷与网络p2p金融跑路事件频频,经济依然较为萎靡。由于央行调整利率,加大开放程度,国内汇率波动增加,人民币加速升值,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存艰难。而这些中小微企业与出口导向型企业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大比重的毕业去向,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尽管其文科专业学科建设近10年发展非常迅速,如语言文化学院近五年的国家项目有20项,获奖、高级别的论著发表等也都非常多,但因为文科学科发展的“慢热性”特点,仍然不能一下子改变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局势。所以,理工类高校在持续加大对文科类专业扶植力度同时,还应尊重其长线性特点允许其有较大的成长时间,而不可以“今天投资———明天回报”的功利观来看待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尚有待完善和提高,其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当中的竞争力亦有提升空间。在高校院系的建设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应注重学科均衡发展;通过有效可行之策,提高学生素质,差异化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再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N].文学报,2010-03-18.

[2]陈鸣.高校文学教育改革,需要破除偏见和成见[N].文学报,2010-03-25.

篇(8)

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

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

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

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

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篇(9)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基本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从基础技能到核心技能、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进行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说、写、读的能力及综合能力等。

二、实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能够转化为人的人文素养的往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经典著作所阐释的深刻道理,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内容。

2、浓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凝练文学理论精髓。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要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核心价值,提炼人文知识的核心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比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群,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将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分解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便教师的有效传播。

3、因地制宜的自编教材。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实训实习、提供社会服务;实施项目任务教学,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情境紧贴工作环境、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顶岗实习紧贴学生就业、考核标准紧贴岗位要求。教材要适应性强,针对性强,可以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满足工学结合需要,使用效果良好。为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和自主学习,本课程建立了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录像、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课件、经典教学项目等等,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4、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应用考核团队协作法,可通过项目的团队设计,来培养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团队攻坚一个项目,以整体团队的成绩作为每位学生的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竭尽全力获得高分,无形中培养了团结合作攻坚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做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转贴于

篇(10)

现在的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教师缺失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课堂上缺乏灵动的活力,教法呆板,学生不积极配合,思维被抑制;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亦步亦趋,缺乏创造性;教师只顾复制教材内容,然后粘贴给学生,使学生缺乏创新的空间和土壤,这样的课堂必然呈现出冷清的思维流动,教材便成了束缚学生自由灵性的锁链,大量的词语、语法、课文、阅读、写作等课程便成了许多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学生感觉乏味就在所难免了。

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解决这些弊端:

一、明确新课程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的培养以及与人沟通和团结协作意识的树立。

1、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对职业重新进行思考和审视,从而理解职业所应彰显的新的内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而言,要首先确保自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能,除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理论,还要努力在教学能力、道德修养以及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提升自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人生、享受工作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实自我,还可以践行自我价值观,实现职业梦想。

2、提升自我修养。

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其次,要注意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要突出广和杂两个特性,也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尽可能的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善教学环境,拓展教学环节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中专汉语言学问教学工作的质量,做到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环境,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渐渐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们从被学习逐渐转变为要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及即兴发挥演讲等训练,锻炼学生们的胆量,培养学生们即兴发挥的能力,开拓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起到以帮助及引导为主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的踊跃参与,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这种训练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大胆讲话,不怯场,不慌张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打下语言训练的基础。

而对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说,课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环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注意到教学环节的改进,过去的教学环节大多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实际训练,软件教学,多维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忽略了,使得学生们无法认真对待这样枯燥的教学课堂,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厌倦这种课堂,将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久而久之,汉语言文学课堂将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老师要将讲课与训练同步进行,以传授为辅,以沟通为主。用实际应用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在课堂中,尽量多的给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获得展现自己的信心,获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意识。

三、学会尊重、重视辅助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辅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1、学会尊重。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所谓尊重,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只有对他们的认知加以肯定了,他们才更有自信,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课堂尊重学生,教师要从观念上彻底放弃“完成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上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抓住契机,以学定教,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的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当然,尊重学生还应有个度,把握不当,就会误导学生,使学生的基本道德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偏差,只有真正理解“尊重学生”的内涵,才能使师生共同享受课堂带来的乐趣。

2、重视辅助。

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辅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禁会对教师的辅助作用有很多思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起辅助作用,学生可能就象没有灯塔指引的航船会失去航向,将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学生就象没有太多经验的猎人可能不仅打不到猎物,而且还会被猎物所伤,在森林里找不到回去的路;学生可能就象在大沙漠中迷路的远行人,不知所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辅助作用,切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切不可把学生直接放在炼钢炉中去锤炼,因为学生还不具备"钢铁"的素质,等学生有了"钢铁"的素质,再去锤炼,才能炼出好钢好铁。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起辅助作用,需要一个过程,要分步骤逐步推进,慢慢形成。四、重视创新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

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五、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工作

实训教学的平台主要在四个方面:其一是课堂教学,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要围绕实训做相应调整,方式方法手段要有改革举措;其二是利用实验室与相关实训条件开展课余实训教学,加强组织与管理;其三是将专业实训与校园学生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文化活动的专业性、特色性。其四是利用实习基地、校企联合等途径给学生开辟多样的实训条件与途径。

篇(11)

首先,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以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增设并强化部分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用较大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括文学类、语言类两大课程群。为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写作在我院继续开设。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几项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相关课程,形成课内教学指导与课外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叶圣陶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为此,我们压缩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尤其是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训练。根据学生实际写作基础,对文章字数不作过多要求。创建文学社,积极鼓励学生投稿。主讲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站上创建“雏鹰习作”平台,发表优秀的学生作品,并以作品发表的数量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及考核要求由课程主讲教师完成。同时,文学史及文学理论主干课程,结合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一的学生能够完成“读书笔记”;大二的学生能够完成“热点评述”、“问题综述”;大三的学生能够进行“读书报告”及“学科论文”的写作。具体实施过程及考评措施由相关主讲教师负责。围绕口语表达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同时结合《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规范及表达能力的训练。《演讲与口才》课程突出课堂实训,并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考核方式以口试为主。同时定期举办诵诗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围绕文章阅读解读能力的培养,开设《先秦文史哲精读》、《论语研读》、《外国文学名著经典精读》等经典文本解读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作品的赏析方法。文学类课程除了基本的文学思潮及知识点外,要求教师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作品,以培养学生阅读元典的能力。

定期开展读书报告等活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其次,分设专业方向,开设系列专业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此部分课程主要根据市场“出口”确定课程内容,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工作接轨。目前针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就业需要,开设了教育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文秘文员三个基本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选修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以适应学生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再次,加强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中国文化史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同时适当压缩专业深化类课程,保留一些对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和系内特色课程,如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增加选修课门数,扩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整体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和“动态型”。开放式指课程向就业所需课程辐射;动态型指除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核心课程系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部分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趋势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配。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强、适应面宽等多方面优势,但在以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经济指标为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却凸显劣势。尤其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基本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之生源素质的差异,培养的学生很难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同类专业学生相抗衡。因此,只有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错位竞争”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形成除了基本课程的调整外,还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切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内容主要为学院统一规定的课内实训、毕业见习、毕业实习。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较宽,很难进行统一的实习,大多采用分散实习方式,指导教师很难进行跟踪指导。因此我们将实践课与活动课列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变过去积极分子个别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普及式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