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个人专业技术电力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1 15:40: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个人专业技术电力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个人专业技术电力总结

篇(1)

本人在生活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与外界人员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向上级师傅、领导、同事不断学习进步。生活中,克己守法,能树立并保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知识水平方面

至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重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认真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学习了相关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及科学管理知识,加强了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能熟练运用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导则和规程。努力学习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主动收集有关施工方面的技术资料。经常钻研工程相关的档案资料,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全面专业技术人才。

三、工作能力方面

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施工流程管理、工作内容和公司工作标准,并按此开展工作。具备工程施工的管理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处理好与各单位的关系。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在开展工作时以本行业规范为标准,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

篇(2)

***,男,汉族,1987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12月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1988年12月参加工作,在3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从一名配电线路工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先后担任过线路班班长、供电所所长、分局副局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营销管理经验,现就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凝聚全体员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我学习了集团公司,初步理解了依法治企、诚信担当、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团结协作、服务至上六大理念和“融.通”文化新内涵,提升了自身文化素养,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同时为了做好分局营销管理工作,我不断地学习《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营销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意识,丰富营销管理知识,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在专业技术上的业绩成果

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以来,我在多个工作岗位上一直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谋福利。

2003年,参与诺尔公供电营业所成立筹建工作,成立后就任该所所长。面对着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加大辖区内配电网建设工作,完成多条10kV线路及配套低压线路架设送电工作。结束了诺尔公苏木、***苏木、阿拉腾敖包镇无电历史。网电的接通,极大的丰富了当地用户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为当地用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外完成及机务连、雷达连、边防部队等用户送电工作,为我国国防事业提供保障。

2006年,通过积极与宁夏电网公司及甘肃电网公司对接,陆续完成了孪井滩地区及温都尔图地区的供电接收工作。从此,以上2个地区的供电回到国家电网管理。顺利完成接收意外着***电业局的电网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接收完成拓宽了我局电力市场,增加了我局售电量。

2011年—2012年期间,在***分局试点开展电能采集终端安装、调试及系统维护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电能表实抄率,并且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试点成功后,为全局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电能量信息采控系统为智能费控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5年至2016年“十个全覆盖”期间,全力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配电网改造工作。主持开展了线路架设改造、计量安装、验收送电等工作。同时做好用户管理工作,及时接入营销信息系统,保证用户有序用电。针对“十个全覆盖”实施期间停用计量装置,及时进行拆回,避免计量资产流失。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电力升级改造,解决广大农牧民用电问题。

2015年8月—2016年2月期间,在***分局辖区内开展营销基础业务信息大普查工作。对基础信息、电价执行、变压器信息、计量信息、采控信息等信息进行全面普查。通过此次普查,完善了营销系统各项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堵塞了营销工作漏洞,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篇(3)

其次,电力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没有采取很好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没有构建起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由于深受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电力公司在制定薪酬待遇时,没有充分地将工作绩效纳入到薪资评定中,这样容易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电力公司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资本投入方面力度不够,一些电力公司尚未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没有为那些希望吸收新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一些现有的培训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无味,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产生吸引力。

第三,电力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考核存在不足,由于考核制度不科学,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很少有主动工作的意识。当前电力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的惯用形式是通过让员工填写年度考核表,仅仅以年终的一份表格很难全面客观真实地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定。使人事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员工所取得的最新工作成果,容易错过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培养的最佳时机。在评价体系里,对相关指标无法进行具体量化,评定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很好的评定体系等都会造成工作考核效果不明显。而且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并未第一时间告知专业技术人员,使他们对考核结果一无所知,使他们对考核产生反感情绪。

二、电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的目标定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电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需要进行全新的定位,以指导实践,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对专业岗位紧缺的人才人事部门要积极开展招聘引进工作,电力公司可以和对口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借助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定向培养公司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公司有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人才输入的目标。在进行外部招聘的同时,公司也要拿出一些岗位用于企业的内部竞聘,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发挥其专业技能,在对岗位人员进行考核时,对于不满足岗位要求的技术员要进行专项教育培训,培训仍不能胜任的应当及时调离技术岗位。通过这些举措保证技术岗位人员技术过硬。为电力公司的日常生产通过可靠保障。

其次,电力公司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与激励体系。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富有成效的激励体系对企业人事管理部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人事管理部门要对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时可以根据不用的环境情况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如物资奖励、精神慰问以及岗位晋升等。在进行激励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综合能力素质是技术人员后续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人事管理部门要为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特征,制定出他们今后的培养方向。通过培训不仅能让他们熟练掌握其所从事专项工作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并从职业道德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另外公司还可以激励员工自主学习,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进修自身欠缺的知识,让他们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人事管理部门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考核时,要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公司制定系统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体系是保证公司健康运行的前提。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作为他们岗位职务安排的重要依据,优化人员配置,使公司的人才运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依靠工作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问题,以考核结果作参考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教育。总的目标是让技术人员积极进取踏实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使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篇(4)

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二、学识水平,专业能力

从20xx年参加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我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通过了除灰岗位的考试,并掌握了脱硫巡检岗位要求,在这个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今年我又参加了我厂电力培训中心的仿真系统的培训,收获很大,进一步学习了脱硫系统运行工作的全部内容。20xx年10月,我被从我厂五期脱硫岗位调至七期的脱硫岗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又意识到了自己在安全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欠缺,于是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因为七期是我厂2×1000mw的运行机组,相较于之前的300mw机组岗位,对我们肩上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13机组的小修设备改造,即将逐步取消旁路和增压风机,在新的运行模式下,也对我们的运行工作的重要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在过去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电学习,加深认识。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融会贯通,通过更加孜孜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素质,使自己的系统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以更好的去适应岗位对我们的要求。

三、工作态度,职业道德

篇(5)

中图分类号:TM73 文I标识码:A

1前言

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使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使整个工程项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好地促进电力工程的良性发展。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效解决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难题,不仅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还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施工前,需要编写适合本项目的管理大纲,并在大纲通过审核后,与中标的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在编写工程监理规划以及实施细则时,要严格按照合同以及管理大纲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保证在电力工程中能够有效实施。工程开工前,要在严格遵循合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工程特点、可行性高的施工规划,保证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并将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整改。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通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即可实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相应的书面记录、影像记录。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各类规划文件必须在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图纸会审中,必须要有指挥中心、规划商、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商等部门参加。在出现规划文件变更时,要及时下发变更通知单,并将变更原因清楚指出,由监理单位、指挥中心签字后方可实施。工程竣工后,要按照图纸对施工企业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审核,由监理单位和指挥中心审核签字后通过。

3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难题

3.1综合管理水平不足

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决定了技术管理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要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内容贯穿工程设计、施工规划、工程施工等阶段,但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却缺少足够的管理意识。此外,我国电力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从未真正理解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以致于影响了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3.2缺少必要的监管

从工程开工前的图纸会审到过程中的施工测量,再到技术交底等内容都属于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范围,但是在实际的技术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数量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管理人员很难对所属工作内容全面进行管理。甚至有时出现发现问题,却无法有效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施工进度。

3.3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由于大量电力工程的开工建设,造成了有经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大量不具备足够专业技术知识的管理人员被投入到一线管理工作中,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说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不足也对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3.4技术管理工作难以彻底落实

要想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功能,我们就必须彻底落实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但是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由于缺少中长期发展目标,导致不断缩减电力工程支出,继而出现了技术管理工作难以彻底落实的情况,技术管理工作最终名存实亡。

4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综合水平

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改善技术管理现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要总结出电力工程中综合管理水平较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改进和革新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技术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在强化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改善企业的技术管理现状。

4.2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监管力度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对于电力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优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流程,并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的方式,实现技术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平衡电力工程技术资源的方式,对工程的总体技术效率进行平衡调整,不仅要保证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还要通过降低技术风险与成本的方式,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4.3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管理水平,因此我们要把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当成一个长期任务来抓。首先,在招聘技术管理人员时,就要注意其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并在招募之后对其进行有效复核。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设计、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保证其能够迅速在日常工作中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技术管理专业性的不断提升。

4.4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落实到实处

想要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应当从实现技术管理目标着手,通过发展技术能力的方式将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要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出发,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电力工程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技术合作等进行合理管理,在将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5结论

综上所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力资源,因此我们要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充分发挥电力工程的作用。在发展电力工程的同时,不断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探索、发展新技术管理模式的方式,不断改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现状,为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篇(6)

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个企业、尤其是现代化的电力企业,员工教育不仅成为企业管理、完成生产目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电力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电力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但培训成效与企业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既有培训机制的问题,也有培训方法的问题。

1 准确把握成人学习特点

企业员工培训属于成人培训范畴,因此其培训机制与方法必须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1.1 成人学习动机明确

现阶段,我国成人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利可图,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价值,拓展自我发展空间,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二是现实应急,学习短缺技能,应付手头工作,解决面临问题;三是满足兴趣,通过对新知识的掌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上述三个方面中,有利可图、现实应急占主导。

1.2 成人学习自我导向性强

成人学习是一个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实际选择性的学习过程,追求自我决定、自我负责、自主学习,对外部强行施加的学习安排、内容、方式往往不愿接受,应付、排斥心理倾向严重。受自我导向作用影响,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在过程和结果上形成巨大反差。

1.3 成人学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成人学习行为发生的根本诱因在于各种动机的驱动,而动机的产生则与具体的职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学习特征。新进厂毕业生,最初动机是希望通过自己优异的表现,尽快获得企业认同,以便立好脚、起好步,所以学习的热情最为高涨。对已走上专业管理岗位上的员工,随着对岗位业务掌握的日渐娴熟,及地位、身份的日趋稳定,学习的激情会慢慢淡化,甚至懒于学习。

2 培训的思路与框架

了解成人学习特点,就可以有的放矢的确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思路与框架。

2.1 用机制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成人学习功利性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必须与其个人发展、薪酬收入相挂钩。在实践中,可以围绕“晋升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做文章。通过“晋升机制”、“淘汰机制”的建立和运作,可以使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习惯长久保持,将学习贯穿到职业生涯全过程中;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端正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2 用方法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成人自我导向性强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应尽量减少强制性、灌输式培训方法的使用。下图描述了职业发展阶段与培训方法的对应关系(如图1):

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贯穿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系统。在这一大系统中:岗位职责描述是基础,明确培训方向和内容;岗前技能学习、在岗能力提升是日常培训的重心所在,需要正确的方法做支持;选拔上岗、绩效评价、岗位晋升、薪酬奖励是培训工作的推动力、加油站,是培训工作持续运转的重要保证。

3 配套机制的实施

3.1 晋升机制

晋升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准确了解自己技术水准达到一定标准后能够触及到的岗位高度,且这一高度是与其努力程度密切相关的。与晋升机制配套的措施是公开选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推荐人选,被推荐人选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步是公开竞聘,以竞聘大会的形式进行,参加投票的人员要覆盖到各相关层面,既要包括主管领导、本专业技术专家、技能专家,也要包括一线班组长、操作人员等。

3.2 淘汰机制

淘汰机制是一种强制、震慑机制,如果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不能持续满足岗位需求,则有被岗位淘汰的可能。在实践中,因淘汰机制的直接结果是岗位人员岗位丢失、收入薪酬下降,所以与晋升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相比,其难度往往更大,这主要是我们长期形成的“能上不能下”的思想在作怪。但此机制不能有效建立,慵懒、不思进取的工作氛围就会蔓延。具体到淘汰的比例,可以在综合考虑企业的需求、现有岗位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后备人才的多寡等多种因素后确定。

篇(7)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一、前言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具备雄厚的人才资源。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大[1]。根据发展的要求电力企业多采取开放式的招聘方式,不断纳入和吸收高校毕业人才,使得企业的新员工人数不断增加。新员工在企业的工作过程当中,会有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本文从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对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路径。

二、新员工职业发展的路径

(一)企业管理下的职业发展路径

1.重视职业生涯管理打造专一的发展路径

电力企业对于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对这项工作负责[2]。企业对于新员工和人才的培养甚至随意而盲目。新员工在实习期间进行某一方面的特定培训,但是由于企业的发展调整,在该员工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之后,将其安排到了其它的部门,这样不仅造成了培训期间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该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长远规划。

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大对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通过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来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管理员工的重要部门,在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人资部门应该从新员工入职的那刻开始,就为其打造一条专一的发展路径。在新员工培训初期,应明确该员工所要专注的职能或者技能,对其进行专业而系统的培训,在培训期结束之后,把该员工安排到相对应的岗位工作,这样新员工可以在与培训相对应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到的技能知识,也使该员工在工作时有明确的目标,能更加投入的工作。另外,企业应发展需要而进行人员调整时也要综合每个员工的能力和专业,来进行适当的安排。

2.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设置的不同发展路径

企业在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规划时,容易受到传统体制和思维的影响,规划的路径往往比较单一[3]。这种刻板的规划并不利于新员工的长远发展,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员工很容易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失去工作的兴趣,从而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中的各个岗位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岗位员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在对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规划时,要结合不同岗位的特点来进行规划。

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企业可以为新员工规划如下的职业发展路径:1.管理类型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个类型的路径主要是针对处于企业管理部门或者是中上层的员工,这个路径处在这些岗位的员工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技能类型的职业发展道路。这个类型主要是针对技能职业性强的新员工,比如处在营销岗位或者是生产部门的新员工,可以采用这个类型的职业发展路径;3.技术类型的职业发展路径。拥有各项专业技能的技术型新员工,适合在这个类型的职业发展路径上发展,这有助于在技术岗位的新员工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4.复合类型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个类型的发展路径适合于在管理方面、技能方面和技术方面都能综合发展的新员工。这种类型的新员工往往综合能力较强,对不同职责的工作岗位都有很好的适应性,如果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发展他们,会限制他们真实实力的发挥,因此针对综合能力强的新职工,企业要为他们规划复合类型的职业发展道路,让他们能在工作中真正发挥能力,避免人才的浪费。

(二)从个人能力出发的职业发展路径

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中的岗位部门类型较多,员工的职业发展在企业当中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除了利用好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条件之外,企业职员特别是新入职的员工更应该从自身出发,注重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为自身争取更好的发展方向。

电力企业的新员工往往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少足够工作经历和实践。因此新员工在入职后应该多把握企业提供的各种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在工作上要积极主动的吸收学习经验。新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更专注于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员工在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要具备更加丰富广阔的知识。因此新员工要想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更好的争取到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发展路径,就应该为自身设计一条知识专业化、丰富化的发展路径,全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晋升机会。

三、结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员工的能力得到发挥,价值得到实现,企业才能从中获得效益以实现长远的发展。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新鲜动力,对于他们的职业规划是帮助他们提高工作动力和实现工作价值的重要手段。职业发展的路径应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新员工来进行设计与选择;而对于新员工个人而言,要充分意识到工作的复杂与多样性,个人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自身选择专业化和知识丰富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不仅能实现新员工的个人价值,也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2

二十一世纪现代化企业的竞争主要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岗位练兵、短期培训、定期轮训、技能竟赛、学历教育等培训,使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技能技术水平。一个企业、尤其是现代化的特大型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已成为企业管理、完成生产目标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双机同时检修交叉作业使得技术难度更高,只有系统的做好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才能应对更繁杂的检修项目。

一、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最重要的生力军和潜在资源,新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项人力资源投资。

新员工队伍有其鲜明的特点与特性,但劣势也比较明显。每年检修部都会接收从全国本科院校、外国留学归来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知识层次高,接收能力快,但他们经验缺乏、技术操作能力差,真对新员工的这些特性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经过多年总结,结合历届新员工培训后的反馈意见,加上不断的调整。首先新员工报到后,由检修部领导、部门负责人针对企业文化、制度等进行一定的理论授课、参观、请老职工讲解企业历史等,培养新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其次,由检修部、专业队、班组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新员,帮助新员工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岗位培训及评估

新员工到达班组时,已经过厂、部、车间三级的岗前培训,到班组后,通过签订师徒协议指定专人对其专业技术技能进行培训指导,包括定期专业知识讲座、技术问答、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培训指导,使新入厂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具备相应岗位上岗条件,即在半年内达到检修工上岗条件。新员工定期考评包括入职培训考评、见习期满综合考评、专业技能取证考评。考评成绩记入员工工作档案,作为评优、提拔使用的依据。考评后及时找新员工谈话,听取想法建议反馈考评结果,指出改进方向和目标。

二、在岗人员培训

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职工素质工程”的推进不断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员工的综合素质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各项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1.安全培训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检修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1)根据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检修部实际工作情况,检修部的部长、安全监察专兼职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安全监察管理资质,一律持证上岗。

(2)其他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必须每周脱产半天进行安全培训学习,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规程》考试。

(3)特殊工种(包括低压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叉铲车、天车司机、地操司机、架子工、指挥司索、化学危险品管理、电梯司机等)必须通过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或北京市安全监察局指定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培训取证,并且每两年进行复审培训考试。

(4)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

2.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严格遵循“学用一致、按需施教”、“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面向实践,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训。真正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转岗”的培训制度,确保“持证上岗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

(1)常规培训

技术报告会、技术讲座、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学习先进工作方法、传授先进经验、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术比赛、技术示范、现场培训等。职工每年每人的培训不得少于54学时,每月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5学时,值队级以上领导每年每人的培训不少于60学时,每月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学时,培训时间以实际的培训记录、培训报表和培训积分手册记录为准。

(2)管理培训

有计划安排中层管理人员,参加管理能力提升班,并结合外聘知名培训师或委托专门机构到厂开展培训,使更多管理人员在组织协调、高效执行力、表达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员工,要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或评审,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方能上岗。对集团公司和安全规范要求持证的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在岗、转岗或升岗的员工应根据岗位规范要求,进行全面培训,未参加资格培训或未取得合格证书者,不得转岗或晋升;未达到岗位规范要求的在岗人员要参加限期达标的岗位资格培训。

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快管理人员获取国家职业(执业)资格和集团公司相关专业岗位资格,并对取得资格后人员的继续教育给予保证。

借鉴传统调考模式,扩大专业范围,使调考成为管理人员加强岗位学习的助推器。

采用轮岗培训方式,促使管理人员在新岗位上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实现一岗多能。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组织单元,定期组织面向班长的如: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劳动管理、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3)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完善,增强创新能力。培训形式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检修部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在职研究生培训。与北京交通大学协作,利用大小修间隙聘请教授到厂给班组技术员以上生产技术人员办班授课培训等。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厂和上级主管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4)生产技能人员培训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生产技能人员“应知应会”为前提,重点开展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并拓宽培训内容,实现“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标准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加强与系统内培训基地的合作,对一些关键岗位开展培训;利用自身资源,完善焊工、钳工等技能培训基地,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每年定期举办技能竞赛,拓宽成才通道,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及时选入专业人才库,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完善专业试题库,并确保内容及时更新,可采用试题软件进行管理、为开展岗位学习、考试提供内容支撑。

班组是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前沿阵地,各班组应充分利用我厂的《员工在线培训》平台,做好技术问答、一天一题等培训,借助专题讲座、现场考问、师带徒、技能鉴定、事故预想、技术比武等手段,根据分层培训原则,组织开展班组培训,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积极性。

3.学历教育培训

学历教育是提高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岗位规范的要求和电力科技进步的发展,适应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使员工队伍的学历结构逐步优化。

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单位出资出时间的委培,精心挑选生产骨干和党内先进份子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和党校学历教育。另一部分为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的学历教育。毕业后持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和学习档案到劳动人事部注册,注册后开始享受相应的学历待遇。凡自费、利用业余时间、专业对口学习,取得国家承认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者,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元。检修部原始学历大专以上23人,占总人数的0.7%,现学历大专以上学历149人,占总人数的47%,提高了40%。

三、协议工培训

人是生产活动的第一要素,是完成好检修任务的根本。随着职工平均年龄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几年,退休人员数量多于新入厂人员,自有职工的检修队伍数量逐年在减少,于是开始启用协议工。

经过不断摸索,为了留住人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引进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协议工,定位为辅助检修工人,并提出施工人员1+1概念:人力配备1+1要大于2的概念,即:正式工与辅助检修工在优势上要形成互补,一个正式工带领一名辅助检修工工作要高于从前两个人的效率。他们在检修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检修劳动力不足和人员年龄老化的问题。辅助检修工的培训纳入企业培训管理体系,参加所在班组日常培训管理,岗位资质和培训标准与正式职工一样,由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检修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检修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能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电力企业检修员工培训显得非常重要。电力企业检修员工培训管理主要包括对新员工的培训、在岗人员培训以及协议工培训,这不仅是提高检修人员专业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方法。

篇(9)

一、时间

2012年10月28日报到,10月29日—11月2日培训考试及复训。

二、地点

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西安市长乐西路180号,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燃料管理中心)

三、培训考试认证及复训认证

(一)培训考试认证:分培训与考试两个环节进行。

1.培训:以专题讲座和研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电力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仿真新技术的开发及发展。

2.考试:采用答辩的形式,分电气和热动两个专业进行。每位参加考试人员答辩时间为 20分钟,首先由参加考试人员简述自己的主要业绩,包括从事仿真培训工作经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获得奖励的情况等,然后由答辩专家提问。

3.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颁发培训考试合格证书,证书自颁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四年。

(二)复训认证:采用培训与交流方式进行。

1.培训:以专题讲座和研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电力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仿真新技术的开发及发展。

2.交流:安排专场大会与分组交流。

3.复训合格者,由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颁发复训合格证书,证书自颁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四年。

四、培训考试认证申报

(一)基本条件

1.从事仿真培训或生产运行岗位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副高职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如从事仿真培训或生产运行岗位工作20年以上,则只需具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已取得电力行业仿真培训指导教师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认真执行本单位及电力行业颁布的培训大纲、计划和质量标准。

4.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具体要求

1.对仿真培训教学、管理或仿真技术等有独到见解。

2.对本单位仿真基地(中心)建设以及培训教学、管理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3.近四年的教学、研究成果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与仿真培训与技术有关的论文二篇及以上。

(2)主编与仿真培训相关的培训教材一部,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未正式出版但能证明已得到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中心广泛使用,本人承担部分不少于60%。

(3)参编两部及以上与仿真培训相关的培训教材,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未正式出版但能证明已得到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中心广泛使用,每部本人承担部分不少于20%。

(4)获得仿真培训教学、管理或仿真科研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三)申报材料

1.填写电力行业仿真培训高级指导教师培训考试认证申报表,个人工作简历、业绩表,本人所在单位推荐表。

2.最后学历的毕业证书复印件。

3.职称(资格)证书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本人近期同一底版黑白一寸照片两张(不包括申报表上的相片),请在相片背面填好本人姓名。

6.获奖证书复印件。

7.论文、著作复印件(著作复印有关页码)。

8.电力行业仿真培训指导教师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9.其他证明材料。

以上所有材料用A4纸复印,排好顺序,装订成册。

(四)申报程序

请将申报材料(一份)于 2012年 9月 25 日前,用特快专递寄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以邮戳为准)。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94信箱彭学斌,邮编:071003。或将扫描件电子文档发送至以下电子信箱:。

经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通知申报人参加培训与考试认证。

五、复训认证人员报名

(一)参加人员

已取得电力行业仿真培训高级指导教师培训合格证书需复训认证人员。

(二)申报

填写报名表,提供一寸照片2张,高级指导教师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取得高级指导教师培训合格证书后的培训工作总结。将上述材料于9月25日前, 寄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以邮戳为准),或发电子邮件。

六、费用

每人交培训认证费 1800 元,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食宿,食宿费自理。

七、其他

(一)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乘车路线

1.火车站:乘坐13、231、240、105、42、511路公交车到安仁坊下车,步行至电专燃管楼;

2.咸阳国际机场:乘机场大巴至钟楼美伦酒店,步行至钟楼,乘坐4、15、11、K605路公交车到安仁坊下车,步行至电专燃管楼。

(二)联系人及电话

华北电力大学 彭学斌,0312-7522051,13803120606;陶 哲,0312-7523363,13930805790;马少华,0312-7522164(传真),13785435421。

篇(10)

1.1忽略关键因素出现的失误

电力工程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最基本的要求是电力工程设计时所选的各个因素都负荷相关规范和现场实际的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某些因素疏忽了或遗漏了,系统投运后可能会无法工作或即使运行也是带着缺陷运行,早晚会引发安全事故,而这些遗漏或疏忽在电力工程设计中使比较常见的人因失误形式。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周全。

1.2对不明因素持侥幸心里造成的失误

电力工程设计必须以对应用环境各因素的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前提,容不得半点马虎,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往往会存在一种侥幸心里,对一些重要的因素不进行严谨的调查和核实,仅凭经验、假定或参考就草草则作出设计,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电力工程设计人因失误的防范措施

2.1成本控制失误的防范策略

为了防范在设计阶段出现成本控制问题,在电力工程设计中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和规范,同时设计人员应该在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将项目的经济效益考虑在内,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的各个阶段。并在设计人员中强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同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以制度的约束来优化项目成本。另外还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引入价值工程原理,实行限额设计,从而加强工程设计概算的实用性,按照最初审批的初步设计任务书进行成本控制。在设计时在确保工程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优化设计成本,避免因习惯性思维而导致的成本控制问题出现。

2.2节能失误的防范策略

在电力工程设计时,为了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要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对电力材料的最佳横截面的研究,分析电压损耗、温度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确保投入最小资金成本的同时减少电力工程的用电损耗,从而实现节能目标。其次在设计中还要对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设计中以供电设备供电距离、用电容量、电力工程的实施环境等位依据确定供配电的电压等级,以此来避免因供电距离和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电能损失。

2.3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电力工程设计的主体是设计人员,因而设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这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作为电力工程的设计人员要有创造性的思维,不能墨守成规的用习惯性思维去解决问题,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范,注意细节和关键部位的设计,对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多加关注,严防应付了事的心态出现。此外还要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程序,保证设计资料齐备准确,制图规范,各专业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防止专业之间边缘错误的出现。

2.4引入PDCA管理理念

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引入PDCA管理理念,PDCA是英语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调整)的的第一个字母,即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的不断循环,并在设计过程中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并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出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如此循环,从而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完善。这里的反馈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对自身设计的功臣改进型充分的调查了解;二是通过多渠道考评来了解已建各类工程的运行效果,有了扎实的反馈工作,以及通过反馈对设计工作尽心持续的改进,形成闭环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失误的再次发生。

篇(11)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高素质的生产技能人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服务水平。对于生产技能员工培训,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员工弥补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从而使员工能够符合岗位技能的要求。对于培训来说,主要遵循的原则是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因此,电力企业要结合本单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及岗位要求,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从而来提高培训的效果。

一、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的主要做法

1.岗位胜任能力评测。对于公司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的评测,也是公司培训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岗位胜任能力评测主要流程有:①进行岗位测评的调研,以及前期方案的制定。摸清相关技能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技能的测评方案,以考试、答辩等方式进行测试,对企业员工的基础、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应的测试,从而对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②岗位测评的实施,要在公司内部进行理论测评的实施,利用笔试的方式,在考试中一定要加强监督,杜绝抄袭现象的出现,以保证成绩的真实性。另外,也要对员工采取答辩测试,将员工分成几组,分别进行相应的答辩测评。③岗位胜任能力差异性分析,在进行岗位的测试结束之后,要针对员工的成绩进行相应的分析,对员工的综合成绩进行全面探讨,根据其成绩能够了解到员工的知识及技能水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2.制定差异性培训方案。根据岗位胜任能力差异性分析报告,可以充分地表现出电力公司员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电力知识掌握方面,员工对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不够了解,对电网运行方面的知识掌握有所欠缺;在员工岗位技能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一些操作不够规范,对事故处理不是很熟悉、判断能力差等。因此,电力公司应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3.培训的实施。在电力公司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可以设置相应的鼓励以及奖励措施,设置一些进步奖,并且对进步较大的成员进行绩效奖励。

二、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1.组织措施。通过成立员工培训小组进行全员的考核和学习,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全员培训考核办法和制度,以此来充分调动生产技能人员参与岗位胜任能力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员工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和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此外公司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完成,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勤学苦练的精神,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员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达到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目的。

2.评估过程。考核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内容是在公司单位绩效考核情况;另一部分是培训效果的考核。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负责考核的各层级领导和同事对被考核人员进行考评,对被考核人员在公司单位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德、勤、绩、廉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考核,以公司单位下达的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对培训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实操成绩的变化和分数进行逐一评价,做到公平公正,最后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总结,每项得分的总和为考核最后成绩。

3.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存在的不足。通过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可以找出员工的技能与岗位要求的技能之间的差距,通过比对,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员工存在的不足和确定员工所需的培训需求。但如果想要解决培训中动力的问题,还要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互结合,真实地实现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由培训人员需要到培训人员想要的观念。

4.对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的改进方法。岗位的培训应该以培训人员为中心,将培训规模和形式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把培训过程中组织需求与员工的需求相结合并统一,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员工自身职业发展能力和技能。通过正确和科学的培养渠道,为每一位员工解决职业困惑,提升岗位的胜任能力和技能。

综上所述,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同时要建立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